如何才能明心见性
原创 小心间隙 小心间隙
如何才能够明心见性,或许我们可以先问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明心见性?或者是什么障碍我们明心见性?
心向外看,而未曾见到心本身
尽管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心,心从不离开过我们,但我们几乎很少深入去了解心。就像我们能通过眼睛看到一切事物,但却从未真正“看到”过眼睛本身。眼睛无法直接看到自己,而心却是可以直接经验到自己的。就像光既能照亮外物,也能照亮自己。可是,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外在的世界,却忽略了正是光让我们能够看见。
我们能看、听、闻、触、感受、思考,都是因为心的作用。然而,我们几乎都是专注于这些外在的事物,且没有去观察心本身。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个客体,例如水,我们会观察、分析、甚至做实验去研究水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这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础。然而,除了我们自己的心,谁也找不到一个“外在的心”来研究。
由于习惯,我们的心总是向外看,几乎没有回过头来观察心本身。这种向外看的方式,我们是无法发现心的真实本性,这也是几乎很少人能明心见性的原因。要想认识心性,就必须“返闻闻自性”。
只看到对境,而没看到心本身
如果去看心,其实什么也不会看到,能看得到的都是客体,而不是心性,心性不是那些可以被看见的东西。我们去看心,总是会带有一些期待,希望能看到特殊的东西,或特别的状态,其实这种期待本身就是一种障碍。期待本质上就是一种抓取,想抓取特别的客体,而抓起导致很难看到心本身。
我们看一些祖师的传记,会发现有些祖师是在特殊的状态下明白心性的,例如间隙(念头与念头之间)。尽管心性任何状态都在的,但的确有些状态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比较容易认识出来。就像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但是在非常光滑的表面下,更容易直观感受到惯性原理。在念头非常少的时候,可能对一些人来说是容易认识出心性。然而我们每个人其实经历了可能都数不清的念头非常少的时刻,但是却没有认识出心性。可能因为我们是不知道如何去看心本身,而是把无念的状态当成一种对境去看。
概念心的局限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都是通过概念来进行的。概念虽然很重要,但它有其局限性。就像一个盲人的拐杖,拐杖是盲人探索道路的一个好工具,但拐杖无法真正地让盲人看到路。概念心也是如此,尽管它有局限性,我们却必须依赖它。建立正确的知见是理解和体验到心性的重要的一步。
当我们学习一件事物时,往往是通过概念来理解的。我们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经典,可能我们学习到很多关于心性的知识,但我们依旧无法真正明了心性。举个例子,我曾尝试描述一个朋友的外貌特点:
- 身高:170厘米
- 眼睛:杏仁形,眼角微微上翘
- 鼻子:挺直、窄高,典型鹰钩鼻
- 嘴巴:上唇略薄,嘴角上扬,常带微笑
- 耳朵:略微外凸,耳廓分明
- 脸型:国字脸,下巴饱满,轮廓分明
如果你没有见过他,且没有看过他的照片,尽管我把他的外貌特征描述得再具体,你也无法通过我的描述认识出他。如果我给你看一张他的照片,你或许能在某个时刻遇到他,就能认识出他来。尽管照片不是他真人本身,但是和真人有联系。而如果你曾经面对面见过他,下一次就算是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遇到他,你可能一眼就认识出他来。
认识心性也类似。仅仅通过概念去理解和认识心性是非常不稳定且有局限的,这种理解和认知也很容易改变。如果仅仅停留在概念上了解和认识心性,而没有在经验层面直接去认识,就认为心性就是这样,这反而是一种障碍,就像牛皮在高温的阳光照射下导致变硬,再也不能变软。禅宗的教义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能找到直接描述关于“心的本质是什么”的资料是比较少的,因为关于心性的描述是给人一种关于心性的概念,而不是直接的体验。认识心性需要生起现量的经验,就像直接看到了火一样,而不是停留在思维概念层面。我们通过思维概念去认识心性,更多的像是看到远处有烟,就推测有火。
通过直接经验认识心性
我曾听明觉仁波切讲过一个故事,关于他的闭关老师萨杰仁波切。萨杰仁波切年轻时就去闭关,他的上师拉滇南达教授他如何认识心性。上师教他如何去观察心,然后再做“看心”的功课。
几天后,上师问:“什么是心性?”萨杰仁波切回答:“心性是空性的,因为看不到。”上师说:“错了,再去看!”
过了一段时间,上师再次问:“什么是心性?”萨杰仁波切换了一种说法:“心性是明性。”上师说:“又错了,再去看!”
再过一段,上师又问:“什么是心性?”萨杰仁波切这次回答:“心性是明空双运。”上师依然说:“错了!亏你还是个仁波切,你还是看不到心性!”
接着,上师抓住萨杰仁波切的衣领,狠狠地盯着他,怒骂并摇晃他。在这一刻,萨杰仁波切突然愣住了。上师告诉他:“这就是你的心性!”于是,萨杰仁波切认识出了心性。
心性是什么?需要自己去寻找答案
心性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由每个人亲自去探寻。那些已经明了心性的人,无法直接告诉你心性是什么。就像你饿了,别人吃饭,你不吃,是不会饱的。如果有人直接告诉你心性是什么,可能对你来说并非好事,关于心性概念上的答案会对你的修行和未来真正认识心性都会产生障碍。真正教导心性的老师是给你糖吃(生起对心性的直接体验),而不是告诉你糖是什么味道的(关于心性的知识描述)。
禅宗公案:见性之悟
百丈怀海禅师传法时,智闲禅师前来参学。智闲聪慧且教理通达,答问从容,但对自己的本分事却未明白。百丈禅师圆寂后,他改参师兄沩山灵佑禅师。
沩山问他:“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智闲一时无言以对。
回到寮房后,他翻阅平日所读的经书,几天后却依旧毫无头绪,叹道:“画饼不能充饥。”
于是他便屡次乞求沩山禅师为他说破,但都遭到沩山禅师的拒绝。沩山禅师说:“如果我告诉你,你以后一定会骂我的。我说的只是我的看法,始终与你没有关系。”
绝望之下,他决定放弃学佛,做一名长行粥饭僧。
某日,他来到南阳慧忠国师的旧址。在整理遗迹时,他随手抛起一块瓦砾,不经意间打在竹子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刹那间他大悟。他立刻回到住处,洗好澡,点上香,向沩山住的方向叩拜,赞叹道::“灵佑禅师真是大慈悲,恩逾父母!若当时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
结语
如何才能明心见性呢?开始认识出心的真实本质,或许需要向内去看着心本身,返闻闻自性。
如果我们的心是非常散乱,其实是很难稳定向内去看心的,浑浊的水难见水中的鱼。因此,我们需要稳定平静的心。为了让心平静下来且稳定,我们需要练习保持觉知。
当我们稳定地觉知时,会发现自己时时刻刻都在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若随此感受所动,心会局限于追逐外在快乐、规避痛苦之境,很难回到心本身。认识到想要快乐就是慈心,不想要痛苦即为悲心,理解慈悲心乃心的特质,我们的心将逐渐敞开,不再被对快乐或痛苦的投射外在事物所束缚。我们需要做慈悲心练习。
当心变得柔软、开放、敏锐且觉知时,我们会发现感受上快乐或痛苦都是来源于“我”的定义,而我们的注意力几乎都围绕在“我”上,很难回到心本身。实际上“我”只是概念而已,我们是无法找到单一、独立、不变的“我”。这是人无我。不仅人无我,外在一切事物皆是无常,相互依存,缘起性空。这便是法无我。在此理解中,我们会逐步领会到空性,认识到概念心的局限。
明白空性后,到底是什么在明白空性,是什么在知道着明白空性呢?这个知道便是心。这时,当我们进一步看心本身,或许会认识出心的本质。
愿每个人都能认识心的真实本性,认识到自己究竟是谁。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