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本港躁鬱情緒病患者,推算約佔整體人口百分之五,即每二十個人中有一人患病。當中九成患者於五十歲前發病,三十歲以下的更佔三成二。醫生指出病情嚴重的,可導致失控消費及做出罔顧後果行為。
周先生從事珠寶生意多年,已經離婚,五年前結識一名年輕女子,三周內極速「閃婚」,並將大量財產贈予對方後,性情無故變得陰霾,最後與新婚妻子因爭執離異。一年多後,他結識另一名女子,再次「閃婚」,又向對方送上大量財產。家人無法理解他的舉動,半年後他情緒再次陷入低潮,甚至有輕生念頭,才確診患上躁鬱情緒病。
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王明爍醫生指出,躁鬱症無特定發病規律,病徵隨病人情緒變化,日常生活中難以發現,「患者會不時經歷兩種極端情緒,一時異常亢奮活躍,如在凌晨時分很多病人精力過剩,會到處打電話,最普遍是逼公司同事陪自己通宵工作」。由於在晚上情緒過分高昂,患者在日間會感到極度疲憊,甚至抑鬱及出現自殺傾向。
臨牀經驗顯示,除了面臨人生巨大變化的人比較容易患上躁鬱症,從事藝術及創意工作的人亦因情感敏銳而比一般人容易患病。他強調,躁鬱症每次病發如在患者腦內添一條刀疤,長久為大腦帶來嚴重損害,因此呼籲十五至二十五歲的高危一群,每當在人生重要關口,如放榜及升大學,要注意情緒起伏和性情變化。
香港腦學科研學會已發布首部有關躁鬱情緒病的微電影《沿途有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