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內外調養解救偏頭痛


偏頭痛是常見的都市病,每一百人就有八位染病。女性患者較男性多,比例約二比一。此症不但難以醫治,西藥亦較昂貴,英國政府每年平均投資約二億英鎊於相關醫療開支。中醫學認為內、外因素均可導致病發,須分證型論治。
  偏頭痛臨表現主要分四期:「前驅期」指偏頭痛發作前數小時至數日,一般較難察覺。患者精神上會有激動、抑鬱等現象,亦會有其他症狀如畏光、畏聲等。第二階段為「先兆期」,症狀可持續數分鐘至一小時,但大多數患者於先兆期時並無明顯症狀,只有典型的偏頭痛者才有,複雜性偏頭痛者的先兆期更會持續較長的時間。先兆期患者大多有視覺上症狀,包括眼前閃光、視野缺損等。另亦有一邊身體或手部麻痹,甚至有一些像輕微中風的先兆如輕度偏癱、言語困難等,但較少出現。
  第三期是「頭痛期」,表現為搏動性或燒灼樣的劇烈頭痛,通常位於一側,然後逐漸波及整個頭部,引起惡心、嘔吐等症狀。在這情況下,患者若於安靜環境中休息,經睡眠或嘔吐後,症狀或得以緩和。最後一個是「緩解期」,患者會出現後遺症狀如疲勞、食欲不振、煩躁等,但一至兩天後會有好轉。
  那麼中醫如何理解偏頭痛的出現?博愛醫院沙田中醫中心蔡昕宏醫師指,風、寒、火、痰、虛、瘀乃此症病發的病理基礎,當中亦分外因和內因。感染風邪者乃歸外因,中醫認為頭部較易受風邪侵襲,令清陽之氣受阻,因而引致頭痛。內因是指因情志所傷,或肝氣鬱結,或肝陽上亢,上擾清空而致頭痛。另有的為素體脾虛,進食過度,食物難以消化,聚濕成痰,痰濁上蒙也是引起頭痛的原因之一。此外,正所謂「久病必瘀」,或外傷跌仆均會產生瘀血,導致絡道不通而出現頭痛。以上均為實證的病因。
  虛證病因包括氣虛及腎虛,氣血虧虛,不能上榮腦髓絡脈,故引致偏頭痛。腎主骨生髓,而腦為髓之海,故腎虛,髓海空虛,亦會引致偏頭痛。傳統中醫靠辨證分型,找出不同的病機論治。經期後的女性多數屬虛證,因為氣血少了,導致氣血不能濡養頭部而產生偏頭痛。虛證的證型包括氣虛及腎虛,前者的頭部會隱隱作痛,頭痛而暈,可飲用八珍湯;後者頭痛且空,影響思考能力,可以服用大補元煎。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前會長黃譚智媛醫生指,如果女士本身有食用避孕丸習慣,會受荷爾蒙影響而令偏頭痛更為嚴重。偏頭痛女患者如服用避孕丸,中風機會率較一般人高,因此建議採用另一種避孕方法。
  另外,因感染風寒而引致偏頭痛者可服用川芎茶調散;肝鬱氣滯患者可飲用散偏湯以疏肝解鬱;肝陽上亢的偏頭痛者,即頭痛、失眠、面紅目赤、口乾口苦等症狀人士,可服天麻藤飲平肝息風;因痰濁上擾的患者,可飲半夏白朮天麻湯化痰燥濕;瘀血阻絡者宜服血府逐瘀湯來活血通絡。蔡醫師指出,偏頭痛患者多屬以上幾個症型的複合,故必須諮詢醫師以斷症用藥。
  中醫食療具調理、預防的功效,以下介紹的食療可作平日保健用。第一種是調理肝陽型偏頭痛的天麻燉豬腦食方,但因豬腦膽固醇偏高,故要適量飲用。另外,痰濁型偏頭痛患者適合食用法夏天麻粥,具化痰作用。血瘀型患者可飲用川芎白芷燉魚頭湯,川芎有活血行氣、驅風散寒作用。另外,有風熱(或平日常稱的「熱氣」)、喉嚨痛、口乾者可沖調桑菊薄荷茶,以驅風清熱解毒。
  中醫師亦常用針灸治療偏頭痛,原則是運用辨證論治,按不同症狀施於不同主穴位,並加上配穴位,以調和氣血、通絡止痛。偏頭痛的選穴除有頭部外,亦會配合遠端取穴及耳穴。
  以下是一些個人調護偏頭痛症的建議,患者平日可做自我按摩。開天門:用食指從眉心之間的印堂穴推按至額上前髮際處。推坎宮:用食指分別從眉心向眉梢分推。然後是揉太陽穴和按風池穴。另外,患者應保持精神舒暢、心情開朗。起居飲食方面,良好飲食習慣有利康復,宜吃清淡及營養豐富食物,忌煙酒、辛辣,亦要注意睡眠充足及不宜過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