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水腫是否都是腎病?

圖: Getty Images
圖: Getty Images
很多腎臟疾病都會出現水腫,但是否所有的水腫都是腎病所導致?顯然不是。水腫在主觀感覺上病人覺得困重乏力、水腫部位按之凹陷。

臨床上判斷水腫,首先要確定是否真有水腫。水腫表現為手指按壓皮下組織少的部位,如小腿前側,有明顯的凹陷。

對於肥腫難分者,則需要進行量體重來鑒別。如病人為隱性或輕度水腫,或體重明顯超重者,有時單憑肉眼觀察難以確定,可進行量體重瞭解是否有水腫。每天在同一時間、同一條件下,如穿著同樣的衣服、同樣條件下進行量體重,若體重突然增加1kg以上,基本可以確定有水、鈉瀦留,屬水腫。

水腫可分為全身性與局部性,明確水腫之後,需要對水腫的類型進行確定,也就是分析水腫的原因。

全身性水腫包括心源性水腫,肝源性水腫,腎源性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黏液性水腫,經前期緊張綜合症,藥物性水腫及特發性水腫,等等。因此不能見到水腫就認為一定是腎病。臨床需要進一步分析。

中醫認識水腫有悠久的歷史。漢代《金匱要略》稱水腫為「水氣」,按五臟證候分「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腎水」。宋代嚴用和則按陰陽分類,將水腫分為陰水與陽水。

腎性水腫常見的部位包括眼瞼水腫、手指關節、腳背小腿等部位。按輕重可分為三度:一度水腫是指踝腫,按之凹陷易恢復;二度水腫是指浮腫過膝,按之凹陷沒指,不易恢復;三度水腫是指全身浮腫,腹大胸滿,出現胸水、腹水等,臥則喘促。

一些水腫的原因可能有多種因素,如有的患者可能存在腎性水腫,但同時存在血管功能障礙或血栓形成等而構成混合性水腫的情況。如慢性腎臟病病人存在有血液高凝狀態(血結),病人原來有水腫,突然出現一側肢體水腫加重,或者是在水腫利尿消腫的過程中,突然出現一側肢體水腫,一般來說都可能併發血栓形成。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高級講師徐大基博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