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糖尿病血糖檢測關注組籲餐前餐後「篤手指」 全方位監控血糖

【美通社】 餐後兩小時血糖高 心肌梗塞風險增四成 六成五病人自我監測血糖 成功改善血糖水平 香港2014年9月1日電 /美通社/ — 對糖尿病病人而言,最慘的是「無啖好食」,而更慘的是,在嚴格控制飲食之下,仍然不能控制好血糖,增加潛在心臟病的風險。糖尿病血糖監測關注組指出,雖然不少糖尿病病人已經會自我檢測血糖水平,不過大多只在餐前「篤手指」,卻忽略餐後兩小時再進行監察。其實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水平,與併發心臟病的風險有莫大關係,如果餐後兩小時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心肌梗塞風險會大增四成[1]! 而一項糖尿病病人自我監測社區診所試驗計劃的數據顯示,超過三分之二有進行自我監測餐後血糖水平的患者,糖化血紅素(HbA1c)有所改善。 不同時間自我監測血糖 了解不同血糖變化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國際認可自我血糖監測(SMBG)指引』[2],建議2型糖尿病且未接受胰島素注射的患者採用下述方案「篤手指」。不同方案有不同測試組合,重點為:1)除測試餐前血糖外,必須測試餐後2小時血糖,了解飲食對血糖的影響;2)每個月應包括早餐、午餐、晚餐的餐前和餐後測試;3)必須記錄測試當天的日期、時間、藥物劑量、飲食細節及運動情況。 餐後血糖高 心肌梗塞風險高四成 六成五自我監測患者 改善血糖水平 「糖尿病血糖監測關注組」召集人及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朱偉星醫生指出,目前很多患者都會在餐前「篤手指」監測血糖水平,但是卻忽略餐後監測血糖水平。但其實兩者作用不一樣。例如餐前血糖,可以評估藥物劑量是否足夠,防止藥物劑量過多;而餐後2小時血糖,則可以反映進食後食物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 他補充,近年有研究指出餐後兩小時血糖水平,跟心臟病有莫大關係。一項針對1139名30-55歲的二型糖尿病病人進行的研究發現,如果餐後兩小時血糖水平高於10 mmol/l ,出現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的風險,較餐後兩小時血糖水平為8 mmol/l的患者,高出四成[1]。 如果糖尿病患者有日常監測自我的血糖水平,可以更有效控制血糖。朱醫生引述一項本地餐後血糖檢測計劃的數據,計劃跟進了546名自我監測餐前及餐後血糖的糖尿病病人:「結果發現,有多達65%參加計劃的病人,糖化血紅素(HbA1c)獲得改善,而當中控制血糖較差的病人組別,更有81%病人的血糖水平獲得改善!」 同時,有97%參加計劃的病人,同意「篤手指」對於他們控制糖尿非常重要。朱醫生認為,該計劃結果顯示,密集式的血糖自我監測,有助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紅素(HbA1c),降低患者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糖尿患者:餐前血糖正常 餐後易突然血糖飆升 檢測餐後血糖很重要,二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常接近正常值,但餐後血糖值嚴重超標。55歲的Simon,2010年確診糖尿病,同時發現蛋白尿的情況。為了更有效控制血糖水平,Simon開始自我監測血糖水平。醫生發現,他餐前血糖水平等一直保持正常水平,但發現有時他餐後血糖水平會突然飆升至9 mmol/l 以上。根據他進食記錄,他當日進食了餐肉、豬扒等食物,影響血糖水平。Simon指出,以前並不知道個別食物對於血糖水平的影響這麼大,自我監測血糖水平之後,有助他了解自己飲食與血糖變化的關係,更能選擇食物,和控制血糖水平。 識揀低GI (升糖指數) 食物患者有啖好食 「糖尿病血糖監測關注組」委員、高級註冊營養師林思為指出:「很多患者跟溫先生一樣,以為平時均嚴格監控飲食,偶爾放縱一下沒有問題。好多時平時壓抑太久,患者一放鬆自己,可能就是大爆發,一發不可收拾。其實患者平時也不用『無啖好食』,只要識得選低升糖指數和升糖負荷的食物,一樣可以食得健康又美味。」 升糖指數 (Glycemic Index,簡稱GI) 是基於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對血糖水平影響的一個指數。若多進食低GI食物有助於減輕體重,控制血糖,並改善血液膽固醇水平,因而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如心臟病、糖尿病。升糖指數高於70便屬高升糖食物,如白粥、西瓜等;若指數低於55則是低升糖食物,如意大利粉、紅蘿蔔等。 即使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吃多了,還是會提高血糖升幅,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簡稱GL)的定義,則是指所吃的食物份量對於身體血糖的負荷的重要指標。例如: 150克煮熟的米飯,其碳水化合物的總含量為42克,而它的升糖指數是45,所以計算出的熟米飯升糖指數為 42 x 45 / 100 = 18.9。而食物GL的高低水平界定為:高:≥20;中:10-20;低:≤10。 「基本上,未經精製、高纖的食物GI值會較低,我們在今次設計的餐單中加入十穀米、各式蔬菜,以甜菊糖代替白糖等就是好例子。要注意攝取低GI食物時亦講求分量,例如不含碳水化合物成分的肉類,GI值是零,但當中蘊含的蛋白質及脂肪會影響低GI食物的血糖穩定性,故進食時要留意食物整體的營養及攝取量。」林思為說。 大餐後要加強監測 每次「篤手指」小心謹慎 免「篤」錯數 患者不免需要外出用膳,特別是跟朋友聚餐時,更容易食「大餐」,「糖尿病血糖監測關注組」委員兼香港糖尿病專科護士協會委員莫碧虹提醒,如果進食和平日不同,患者要增加自我血糖監測次數,以更全面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 「其實除了吃大餐後要特別加強自我監測餐後血糖水平之外,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時刻,都有可能會影響身體血糖水平,如懷孕、生病、治療、嚐試新食物、或處於重大壓力下時,都應要加強監測血糖水平。以便自己和醫生更容易掌握病況,適當的時候,及時調整用藥。」莫碧虹說。 除了要注意監測血糖的次數外,每次「篤手指」也要小心各項細節,否則「篤」多幾次,未能準確記錄血糖水平,也沒有用。她表示,最多糖尿病患者會忽略試紙的有效期限,未開封的新試紙,請檢查有效期限,確認是否過期;試紙開封時,寫上開封日期。不同血糖機的試紙開封後使用期限有所不同,為3-6個月不等,過期就不要使用,以避免試紙變質。而且試紙應放在常溫下,不要放在冰箱或潮濕、高溫的地方。 另外,選擇血糖機也很重要,特別是視力較差的長者,應該選擇大螢幕、大按鈕、字體大的血糖機,或是有語音功能的血糖機,又或者選擇試紙比較大片的血糖機種,方便有手顫症狀的人置放試紙入血糖機中。莫碧虹補充說,患者每次測得的血糖值應記錄在血糖紀錄本,並註明日期、時間、藥物劑量、飲食及運動,以便醫生能更好地評估治療狀況。   參考資料: 1. Yu PC,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glycated haemoglobin (HbA1c) and postprandial glucose (PPG) control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0;89(1):1-9. 2. IDF.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in Non-Insulin Treated Type 2 Diabetes. Available at http://www.idf.org/webdata/docs/SMBG_EN2.pdf Source:: 糖尿病血糖檢測關注組籲餐前餐後「篤手指」 全方位監控血糖 87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分享 Email Share on Tumblr

糖尿病血糖檢測關注組籲餐前餐後「篤手指」 全方位監控血糖 | 筆與置評 noTcommen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