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你业障真的消除了吗 ?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们造下的恶业,身语意的恶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这就是业障。而如何消业障,放生,义工,诵经,甚至生病也可以当做消业障。很多人觉得做的越多,就表示自己业障越轻,所以,今天就讲讲,怎样才算业障减轻了。

很多人似乎比较喜欢形式,比如诵经要讲数目,佛号也讲数目,放生要讲金钱,布施也讲金钱。××论坛上有人诵地藏经三千部,那是很了不起的,每部地藏一般要诵1个半小时。而有些人把工资除了维持日常外,剩下的就是拿来放生了。每年放生好几万,救命无数条。那么业障消除了吗?业障消除的标准是什么呢?
很多人诵经,因为求婚姻,求孩子,求爱情,求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而且也真的达到了。八苦中求不得是一种业障,但是求得了,不代表业障消除了。很多人说,我诵经很多部,参加法会无数场,参加灌顶无数次,放生无数人民币,业障应该消除了吧。先讲个故事,当年梁武帝问达摩:“我一生建寺无数,斋僧无数,该有功德吧。”达摩说:“实无功德。”为什么实无功德呢?功德不能向外求,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向外求的,是福德。所以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菩萨不会和凡夫算账,也没有说过说你念多少部我消你业障。当然,能诵三千部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起码要有很强的定力。业障和你读诵经典多少没有关系,礼拜的数目没有关系。跟你的心有关系。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出离心就会升起。那么你的贪心,执着就会慢慢减少,起码的你看淡世间的物质的执着,情感的执着。如果你学佛了,抓着佛法紧紧不放,世间的物质情感名利也放不下。说明你的业障并没有消除,因为学佛修行要的不是抓,而是舍。有的人学佛,不过是为了现世过的更好,根本不想出离,那么你不是修行佛法,不过是在修行世间法。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智慧就会升起。智慧是每个人本有的,不用向外而求的,书本不会给你智慧,经书乃白纸黑字,如何度人出离生死,只啃经书,不肯从心底下功夫,那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修行是用在刀锋上,是在烦恼,是非升起的那一刹那,看看你能不能觉知,降伏。有些人虽然懂了三藏十二部经典,懂了各种名词,但是当下的烦恼却降伏不了时,只能说明我们都是研究佛学,不是学佛了。研究佛学不能减少你的业障。时刻观察自己的念头,让智慧升起,这就是学佛的根本。而不是天天啃书中不肯出来。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慈悲心就会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无法慈悲,因为执着于一个我,我执障碍了我们的慈悲。很多人虽然啃了很多经书,也知道了慈悲的含义,但是慈悲不是嘴巴上讲讲就过去的,而是真正实行的,才能发觉自己够不够慈悲。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别人,甚至逃避自己的责任呢。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菩提心就会生起。三世诸佛都是因为发了为众生离苦得乐的愿力而成佛。菩提心就是不忍众生苦的心,你发愿去救他们出苦海,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拔苦海众生出离苦海,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精髓,佛教徒应该发菩提心,但这种心不是嘴巴念念“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就是的,而是要切实的去实行的东西。我们诵经时也懂得回向法界众生,但是也许“法界众生”对我们来讲只是四个字,简单念过而已。因为菩提心还不够。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的恭敬心就会生起。业障凡夫都是看自己很了不起,看大家都是凡夫,唯独自己是菩萨的。而真正的菩萨,则是看自己是凡夫,看别人都是菩萨。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有修行,这说明我们业障并没有消除,只有看到自己没有修行时,那时你的业障才减轻。

如果你本有的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恭敬心,智慧都生起的时候,说明你的业障在减轻,如果学佛后,你越执着,越我慢,越贪心,那说明你的业障还没有减轻。为什么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是本有的呢,本有就是我们本来具足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具足一切,只是自己被障碍,蒙蔽住了而已。修行就是要露出我们的庐山真面目,去除我们的执着,妄想,分别,那如来藏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啊。

上师身边的修行者 | 公案一二

上师身边的修行者 | 公案一二 


如果能如理如法的承侍上师的话就是最好的上师瑜伽了。在这样的承侍上师的所有时间当中,修法的证验一定会刹那刹那不断增长的。
敦巴

阿底峡尊者的大弟子仲敦巴以做翻译来承侍上师,阿密以做饭来承侍上师,甘巴瓦则专门打坐,其他的什么也不做。有一次阿底峡尊者因为示现老病,大小便不能自理的样子,此时仲敦巴尊者一点也不嫌弃,恭恭敬敬地亲自用双手捧拾了上师的便溺,就在这一刹那仲敦巴尊者就入定了,等到出定时,突然就能了知飞鹰飞翔十八天路程之距离内,下至小蚂蚁的所有众生的一切心念。没作什么修法就获得了殊胜的他心通。

后来甘巴瓦闭关久了,心中想:阿密天天做饭也没空修法,仲敦巴天天翻译和服侍上师也没空修法,我自己天天打坐,专门闭关修行了很长时间,在修法的体验上面他们肯定是比不上我的吧。阿底峡尊者了知了甘巴瓦的心念后,命令他们三个弟子各自展示一下修法的证验。结果不用说比仲敦巴尊者,即使连做饭的阿密,甘巴瓦也远远比不上。


萨迦班智达在他的上师扎巴坚灿生病的时候,昼夜之中连饮食睡眠都顾不上,一心照顾上师。后来上师给他传了一个上师瑜伽的法,他修的时候上师就是诸佛的本性,真正的文殊菩萨的见解在心中生起了,于是他精通了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明等,以及三藏全部精通了,得到了无碍的辩才,神、鬼、人都为他服务,最后成为了元朝皇帝的国师。


优瓦
还有一个例子,金厄瓦格西有一个弟子名叫夏优瓦,在承侍上师方面特别的善巧,金厄瓦格西十分喜欢他,他也是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的。上师说什么,他一刹那也不会推迟马上就去做。如果他正在写字,还差一个笔画就写完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上师叫他,他不会等写完了这一笔再去,而是马上扔掉笔就跑去了;如果是正在修曼扎时上师叫他,他也会马上扔掉曼扎盘跑到上师面前。他就是这样用心服侍上师的。有一天他把垃圾包在衣襟中准备倒在外面,他下楼梯到第三个台阶的时候,突然就进入了法流三摩地,也就是进入了大乘的大资粮道位,面见了好多的佛,所有大资粮道的功德在他的心中一下就全部生起了!

罗睺陀珠杌奇丑 | 因缘故事


数年后,王子们长大成人,皆娶妻成家。只有珠杌太子因相貌奇丑,没有娶妻成家。后来,邻国的军队举兵入侵,国王派五百个王子前去迎战,双方经过激烈的交战,终因敌军强大,王子们抵挡不住,只好败退回城。珠杌太子见状,义愤填膺,请求父王准许他带上先祖天庙中的神弓、螺号,一人前去迎战。珠杌冲到阵地前沿,吹起螺号,宏大嘹亮的螺号声,吓得敌军四处逃散,珠杌张弓射箭,使敌军大败,珠杌胜利归来。

国王自此开始喜爱珠杌太子,听说它国国王律师跋蹉,有一位美貌绝伦的公主,于是,就派使者带上一位英俊的王子,为珠杌太子到它国求婚。律师跋蹉国王看到英俊聪慧的“珠杌”王子,答应把公主嫁给他,“珠杌”太子把美丽的公主娶了回来。摩诃赊仇利国王叮嘱珠杌太子,白天不要见公主。珠杌太子听从父王的话,只在夜里与公主同床共衾。时过不久,妯娌们聚游闲谈,各个都夸自己的夫君相貌英俊,德才兼备。因与公主相亲结婚时的珠杌,是由另外的王子代替的,珠杌太子完婚后,遵照父王的指示,早出晚归,公主始终不知道丈夫的真正的面貌,所以也夸夫君勇敢过人,身体强壮健美。妯娌们听了无不大笑,告诉公主说:“你夫君奇丑无比如珠杌一般,你如果白天看到他,准会被吓死的”。公主把妯娌们的话记在心里,待珠杌太子熟睡之后,持灯查看,差点被夫君的相貌吓死过去,连夜叫人备好车马,赶回自己父王的国家,并将真实的情况禀明父王。第二天,太子醒后不见公主,心中十分难过,背上神弓、拿上螺号,去找公主。



律师跋蹉国王周边六个国家的国王,听说公主返回了自己父王的国家,都想求娶公主做自己的王后,于是,纷纷起兵前来争夺。律师跋蹉国王无退兵之力,只好昭示天下,如果有人能打败六国的起兵者,愿将公主许配为妻。珠杌前去应战,以神弓、螺号退敌。律师跋蹉国王很喜欢珠杌太子,又把公主嫁给了珠杌太子。珠杌太子带着被降伏的六国将士,领着美丽的公主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摩诃赊仇利国王亲自到边境迎接珠杌太子,并把国家交给珠杌治理。珠杌虽然得到了王位和公主,但是常常为自己奇丑的相貌烦恼,甚至想到了自杀。天帝怜悯珠杌太子,给太子送了一颗宝珠,让太子把宝珠戴在头顶上。太子刚把宝珠戴在头顶,即刻变得健壮英俊,并更名为须陀罗扇,即力大无比之意。后来须陀罗扇想修建自己的王城,得到四海龙王的帮助,以金、银、琉璃等建成了七宝宫城,统管四域,城中百姓都安居乐业,修行十善。

珠杌在前世为卖油师,有一天,身患皮肤病的辟支佛,向珠杌讨油治病,珠杌虽然给辟支佛一点油渣,但是耻笑羞辱辟支佛相貌体型丑如珠杌,手脚脏黑如车轴,因此种下了恶果,其妻知道后,劝说珠杌应该施好油供养辟支佛,珠杌改过。因为这个缘故,珠杌后世之中所生的相貌就如他前世的恶言所喻,又因他后来的忏悔自过,乐于布施,又变得英俊起来。

罗睺陀珠杌奇丑因缘故事,出自《贤愚经》卷2《降六师品》等,该画绘于敦煌莫高窟第98窟西壁屏风画中,仅此一幅。



慈悲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

慈悲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 

 一念行者
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间对物质利益与名誉的追求之中,根本无法去理解和体会慈悲的真正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改变自私自利的后天形成的观念,就无法做到慈悲待人。慈悲的心可以沟通无限的能量;慈悲的行为可以引发无限的能量;慈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

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能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一个人如果慈悲心常在,那他的心量也能像宇宙一样博大,他就会拥有无坚不摧的巨大能量;一个人修炼到真正放下生死的时候,心中怀着的是永恒的慈悲。人世间的以恶治恶,无法起到根除邪恶的效果;当一个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敌人的时候,那种能量是比刀剑更强有力的武器。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不急不躁,忍辱不辩,对众生之苦充满恻隐与怜悯之念,淡然而无畏,慈悲而祥和,那就是觉者永恒的心态。

慈悲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它能溶化人们内心的冰雪。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隔阂,无论人们如何用人的办法努力去消除,都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人的办法缺乏能量。但是慈悲的力量却能化解一切冤结,使人世间的一切因果回到善解。慈悲之光胜过千言万语,它能使心灵之间的怨恨与间隔顿时消失于无形。

慈爱众生并给予其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称为悲。救度他人的灵魂使其不致堕落,就是对众生的最大的慈悲。慈悲是完全放下自我为他人着想的一种境界,也是修炼人彻底放弃情欲之后所产生的纯净善念。慈悲之光威力无比,它能融化人世间一切不善的物质,照亮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

慈悲能唤醒众生内心深处的善念。一个修炼的人即使身陷魔难之中,慈悲也能在瞬间成为他最有力的法器,铲除邪恶,救度善根尚存的生命。心怀慈悲,正念正行,无往而不胜。(文:理证法师)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迷妄的根源:无数的念头和记忆在心中生起

迷妄的根源:无数的念头和记忆在心中生起 

 顶果法王
迷妄的根源
无数的念头和记忆在心中生起,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气所搅动。一个接着一个,每个念头似乎已经消失,但只是被下一个念头取代;轮到下个念头,在它让路给未来的念头之前,也仅是短暂的现前一念。每个念头都会重拾前一念的动量,所以随着时间流逝,一串念头的影响力也增长了,这就是“迷妄之链”。如同我们所说的念珠,实际上是成串的珠子。因此我们也常称心是短暂念头的相续,这样连绵的念头构成了意识之流---心河,心河通向存在的大海。我们相信心是一个实体,是奠基在不充分的探讨上。我相信今日所见之河和昨日所见一样,但事实上,河水连一秒钟都未曾停歇--昨日之河的河水肯定现念已成了海洋的一部分。同样的事实也发生在从早到晚流过心河的无数念头上。我们的心河只是许多短暂念头的相续,没有一个你可以指出为心的单独个体存在。 


迷妄之链
现在如果我们依照中观的逻辑来探查念头的过程,很明显地,过去的念头已经死了,就像尸体一样。未来的念头尚未出生。至于现在的念头,也不能说它们有任何属性,如位置、颜色或形状等;它们不留痕迹无处可觅,事实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念头之间并无任何可能的接点。如果过去念和现在念之间有任何真实的连续性存在于其半的话,就表示过去念是现在,或现在念是过去;如果过去真的能以这种方式伸延到现在,那未来也必定已经是现在了。但无论如何,由于对念头真实本性的无知,我们保持这种习性,将念头视为不断的连结、一个接一个,此乃迷妄的根本。正是这个习性,使我们愈来愈被念头和情绪所控制,直到全然迷乱为止。


觉知念头的生起
觉知念头的生起,并平息那些攻击你的念头波浪是极为重要的。例如,瞋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习气,能毁掉你在其它方面可能拥有的一切美好功德。没有人喜欢和发怒者在一起;蛇的外表并没有天生骇人之处,但因为蛇通常具有攻击性,只要一看到牠们,就今人心生恐惧、厌恶。不管是人或蛇,如此强烈的瞋恨,只是未曾检视恶念日积月累的结果。如果在瞋念生起的一刹那,你了知瞋念是什么,并明白它有多么负面,你的忿怒就会自动平静下来,可以与任何人好好相处。相反地,如果你让第一瞋念引生第二瞋念,马上就无法控制怒气,甚至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惜要毁掉你的敌人。 

但请千万牢记,念头只是诸多因素与短暂机缘和合的历程。无论念头好坏,都没有具体的存在。只要一个念头生起,你了知它的空性,它就无力产生第二念,迷妄之链将在当下停住。

朝最好狂奔的蚂蚁


朝最好狂奔的蚂蚁 

我不愿意将我们的时代或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描述成坏的或负面的。然而,紧张的生活主要却是源于我们的教育与在灵性上的误解。基本上,灵性上的误解是由教育造成的。我认为这与我们的孩子与所有的人所受的教育有关,因为我们的教育都是与竞争挂钩。你得与其他人竞争,而你一定要成为最好的。由于没有一样东西是最好的,于是众多问题由此而生。你被教育成追求一些不存在,或是不可能的事物。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不断追求最好的。当发现没有一样东西是最好的时候,压力便来了。譬如说,在生意上你可能赚了上百万,也可能再赚上亿万,但却看到还有很多人比你更有钱,你在这一群人面前是无名小卒。你可能会想:「我怎么会是一个无名小卒?我花了好多年拼命努力地赚钱,理应得到一些名誉地位,但是却成了无名小卒。直到今天才看到比我更好上百倍的人。」于是你觉得沮丧,这是 可悲的。你又得再继续拼命,不知自身能力可否做到!但你必须再做下去,因为你要竞争,要追逐「彩虹」。彩虹是那么的美,你得尝试去抓住它,但是却不行,于是压力永无止境。

我们的生活充满压力,从早晨到黑夜,从黑夜到早晨,就是在梦里也会感到压力。我们总觉得应该拼命工作,因为我们要炫耀财富、房子、汽车,我们的生活得达到某种标准才可以。但是什么才是标准呢?我们不可能达到了一种标准就能够说:「好了,现在已达到我想要的,可以轻松一下了。我现在是最有钱的,也是世上最好的了。」我们无法达到这境地。

知足常乐 

其实我们一无所得,不仅是财富方面,而是一切。竞争是不必要的,因为无一物是究竟存在的,一切皆是相对的。假若我们知道自己所过的生活是相对的,大可在打工赚钱,成家立室,过着平凡的生活之余自得其乐。我们可以快乐和知足,这是再好不过的了!缺乏知足、满足及快乐,你还那么拼命做什么呢?只不过是在拼命地为痛苦而工作,也只会寻获更多的痛苦罢了。到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我不能说这世上无人自得其乐。当然,有很多幸运的人皆拥有美好的时光。谈到幸运,我的意思是这些人对真理有些许的理解。这些人确实可以拥有强烈的享受意识,成为别人眼中的快乐分子。反观我们,大部分皆追逐痛苦,就像千千万万的蚂蚁,在炎夏季节里,四处不停地奔走。虽然我们不通它们的语言,它们也不能与我们沟通,如果你可以与它们沟通,它们会告诉你,它们正努力追逐某种东西,它们会说:「哦!对了,我们正在追逐的途中,所以我们没有时间,请别再烦我们,我们已经快到了。」它们不会乐意花时间与你沟通,因为它们已经赶不及了!因为有所追求而有所误解,所以它们跑得如此快速。

我们也有类似的误解。虽然躯体各异、语言不同,但是却可以在蚂蚁、猴子、鸟类以及万事万物上看到同样的生命历程。所有人都拥有相同的思维方式。

当然,我们生来就比其他动物更聪明更敏捷,尤其在灵性上。自始至终人类就属于高等生物,有宝贵的生命。然而,这种「宝贵」的意义是什么?生为人类,我们应比蚂蚁及其他动物更能够清楚明白。但有时候,我们却反其道而行,比其他动物更卑劣。我们知道的其实不比蚂蚁多,动物却比我们纯洁,这是不幸的,但有时候真的如此。

发生这样的事,唯一的理由是我们的竞争态度。昆虫如蚂蚁也具有竞争心,但我们却比之更甚。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老师、父母、朋友、文化及环境,皆以误解为基础观念来教导我们。于是,整个社会都在误导我们──你和我。这是当我融入社会时感受到的,不论西方或东方的朋友们皆是如此。有时候,我觉得涉足社会,便必须具备竞争力。所以,觉得自己像奔走的蚂蚁,在追逐一些东西。我是如此想的!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的观点来看(假若真有人在那儿的话),我们有如狂奔的蚂蚁。举个例子,若你从天桥往下望向高速公路,肯定看到我们正如狂奔的蚂蚁。我们如此疾奔,比那些蚂蚁还要快,是因为我们有车,蚂蚁还没有呢!于是,身为人类,我们应更谨慎。

文/嘉旺竹巴法王

禅定的五种障碍和对治方法

禅定的五种障碍和对治方法 


一、禅定的五种过患:
修禅定的时候,有一些障碍会影响我们的修行,归纳起来,大致为五种:
(一)懈怠。懈怠,是贪着吃喝玩乐而不想修行的念头。修行没有成果,都是因为懈怠。如果懈怠,就根本不能进入禅定,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遗忘圣言。圣言,也即上师教给我们的修行诀窍与方法。修禅定的时候,把上师讲的诀窍都给忘了,致使无法正常修行,就叫遗忘圣言。
(三)昏沉和掉举。昏沉属于无明烦恼,因为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所以不能专注于修行目标或所缘境;掉举属于贪心烦恼,思维曾经吃喝玩乐的景象而心向外散乱,故而无法专注于目标。这两个是所有禅定最大的障碍,甚至会影响到禅定的本质。
(四)不行对治。在修行的过程中,心里已经开始昏沉、掉举,不是昏昏欲睡,就是胡思乱想,心根本不在目标上了,却不采取任何措施,根本不控制、不对治,任其发展。即使前面修得不错,后面也会变得很糟糕,就叫不行对治。
(五)无沉掉时行对治。当心安住在平静状态,没有昏沉、掉举的时候,却强行去扰乱这个状态。比如多此一举地去观察:我现在安住的境界是阿赖耶识还是心的本性光明,是无常还是痛苦等等,强迫让自心离开禅定境界,这叫无沉掉时行对治。
五种障碍当中的前两种,会影响进入禅定;第三种,会影响禅定的本质;后面的两种,会影响禅定的发展。所以,作为修行人,首先一定要设法对治、祛除这五种障碍。
二、五种过患的八种对治方法:
五个障碍怎么样对治呢?可以用八种方法,也即八对治行来对治五种障碍。
(一)信。也即对禅定的信心。信心有三种:第一是相信禅定的方法,能够清净、净化我们的内心,并让我们得到智慧等等;第二是在每次修禅定的时候很有兴趣。其实,世间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如此,做喜欢的工作和做不喜欢的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第三是渴望、追求禅定的境界。
(二)欲。也即欲望,意思就是追求、希求禅定。
(三)勤。也即精进、努力。
(四)轻安。开始修禅定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枯燥,身体坐久以后,会感到腿痛、不舒服等等。但是,当禅定训练好以后,就会产生禅定的喜悦——心里很平静、很舒服,不但内心快乐,而且身体保持毗卢七法的姿势坐了很长时间,也不但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反而很轻松,这就叫轻安。在禅定境界比较高的时候,才会有轻安。
依靠信、欲、勤、轻安四者,就能驱除懈怠。其中前三种是方法,轻安是结果。
还有四个最重要的对治方法:正念、正知、作思、舍。
禅定效果不好,往往是因为不知道何时需要用怎样的方法去对治。就像木匠首先要准备好所有的工具,到时候需要什么就用什么一样。修行人也要先准备好对治的方法,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后面四个工具非常重要。
(五)正念。正念的意思,就是一直不离开、不遗忘修行的目标。比如,在修菩提心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走神了,去想工作、家庭、婚姻等事情,走神很久自己都没发现,这就是因为没有正念。如果有正念,不管修什么,意识一旦离开目标,立即就会发现,马上就可以调整回来,中间一分钟都不会浪费。
(六)正知。“知”的意思,就是知道。在《修心七要》和《四法印》(见《慧灯之光》)当中,讲过一个侧面的监视或者观察,这就是正知。正知非常重要。如果有了正知,在修行的时候,有没有昏沉、掉举,都清清楚楚。否则根本不知道有没有掉举、散乱、昏沉,虽然修了一两个小时,但这一两个小时怎么过去的,却完全不清楚,这都是因为没有正知。
(七)作思。如果发现有昏沉、掉举,一定要采取措施控制、对治,这叫作思。《阿毗达磨》当中讲过五十一个心所,其中一个心所就是作思。其实,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动机:我要去上班,我要去吃饭,这些念头怎样产生的呢?因为在我们内心当中,有这样一个心所、动力或功能,就叫做作思。
(八)舍。“四无量心”当中的“舍”和禅定八对治行当中的“舍”是不一样的。八行当中的舍,是禅修时,如果没有昏沉、掉举,就要保持心的平等、平静,不要去扰乱、动摇这个状态,让它一直保留、持续,这叫做舍。
以上八个对治,可以去除五个障碍:“舍”可以作为无沉掉时的对治,作思则对治不行对治。正念则可以对治沉掉、遗忘圣言等等

豁达,是到达幸福的一种大境界

豁达,是到达幸福的一种大境界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他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为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以后,上座就让他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贫子,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饭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地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世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
“弥勒菩萨偈语说——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世秘诀。”
有人谓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贤二大士化身。台州牧闾丘胤问丰干禅师,何方有真身菩萨?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礼拜,二人大笑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
意指丰干乃弥陀化身,惜世人不识。说后,二人隐身岩中,人不复见。胤遣人录其二人散题石壁间诗偈,今行于世。
寒山、拾得二大士不为世事缠缚,洒脱自在,其处世秘诀确实高人一等。
其实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蕴藏着无限的哲理与深意,它就像一本大书,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味到生活处处埋藏的幸福。只有明白的生活中的真理,才能去攫取生活中的未曾被注意的幸福。幸福就在平凡单调的生活中,幸福就在豪放洒脱的自在中,幸福就在怡然自得的闲情中,只有豁达胸怀,幸福才能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被释放。
看看呱呱坠地的婴儿,生下来都是两手紧握,成为两只小小的拳头,仿佛想要抓住些什么;看看垂死的老人,临终前都是两手摊开,撒手而去。这是上天对人的警示:无论穷汉富翁,无论高官百姓,无论名流常人,都无法带走任何东西。上帝总让人两手空空来到人世,又两手空空离去。既然如此,又何必偏执于某一点、某一事、某一物呢?
豁达一些,不必为尘世的琐事而执着,还需腾出一只手抓住幸福。

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一行禅师 :说这个问题 我是不会回答的

佛陀说这个问题 我是不会回答的 

 一行禅师 
 一天风雨中,一个名叫郁低耶的苦行者来造访佛陀。阿难陀带领他到佛陀的寮房,把他介绍给佛陀认识。郁低耶坐下后,阿难陀给他送上一条毛巾拭干身上的雨水。
  郁低耶问佛陀道:“沙行乔答摩,究竟世界是永恒的,还是会有一天灭亡的?”
  佛陀微笑说:“郁低耶头陀,如果你允许的话,我不会答你这个问题。”
  郁低耶又问:“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的?”
  “我也不会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身体和精神是一还是二?”
  “这个问题,我也不会回答。”
  “你死了之后,仍会继续存在吗?”
  “这个问题,我亦不会回答。”
  “也许你是认定了死后并非继续存在或停止存在,对吗?”
  “郁低耶头陀,我是不会答这问题的。”
  郁低耶觉得莫明其妙。他说:“沙行乔答摩,你对我所问的问题,全不回答。那么,有什么问题是你会回答的?”
  佛陀答道:“我只会回答那些可以使身心苦恼得以消除的修行问题。”
  佛陀答道:“我只会回答那些可以使身心苦恼得以消除的修行问题。”
  “你认为你的教化,可以拯救世上多少的人?”
  佛陀默然端坐。郁低头陀再没有多问。
  看到头陀正在怀疑佛陀是真的不想回答他,还是不知道怎样回答他,阿难陀对他有点同情。他于是说道:“郁低耶头陀,或许以下的例子,会帮助你明白我师父的用意。试想像一个住在四面都有围墙壕满巩固着的王宫里的大王。他的王宫只得一个进出口,而且又日夜都有巡逻守卫。陌生人是绝对不许内进的。守卫更在围墙上时作检查,以确保墙上没有任何缝隙可让小动物穿过。大王在他的宝座上坐着,全不需要理会有多少人进入王宫。他知道守卫是一定不会让不速之客进来的。这个情形就像沙行乔摩了。他不用理会有多少人追随大道。他只知道教导正法能帮助学道的人熄灭贪、瞋、痴,而证得平和、喜悦和解脱。如果你问我的师傅有关怎样做才可以替自己身心作主的问题,他一定会给你答覆。”
  郁低耶头明白阿难陀的比喻。但他实在被太多形而上学的问题困扰着,所以便再没有发问了。他离开的时候,仍是对这次与佛陀的见面不感满意。
  数日后,另一个名叫瓦卡瞿他的苦行头陀,也来造访佛陀。他向佛陀提出的问题,也是与郁低耶的同一性质。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沙行乔答摩,你可否告诉我,究竟有没有‘自性我体’?”
  佛陀默然而坐。他没说一句话。跟着问了几个问题都全没有回应后,瓦卡瞿他便离开了。他离开之后,阿难陀尊者问佛陀:“世尊,你曾在法会中谈过‘无自性’的问题。为什么你刚才不答瓦卡瞿他有关‘自性’的问题?”
  佛陀答道:“阿难陀,我所教的空无自性,是用来引导禅修的。它并不可以当作一种学说教论。如果把它这样看待,便很容易的纠缠其中。我常说教理只是用来渡河到对岸的木筏,又或指向月光的手指。我们是不应该被教理缚住的。瓦卡瞿他头陀想把我说的当作学说看待。但无论是关于‘我’或‘无我’,我都不想见他被困于其中。如果我告诉他有个‘我体’,那便与我所教的互相违背。如果我告诉他‘没有我体’,而他却执着此说,这也对他无益。因此,我认为不答他比答他要适当。人们以为我不懂答这些问题,总比他们被困于边见狭见为好。”
  一天,阿耨楼陀被一群苦行者拦着去路。他们要阿耨楼陀答了他们的问题,才让他通过。他们问道:“我们听闻沙行乔答摩是个已经彻悟的大师,而且他的教理更是极之深奥。你是他的门徒。因此,我们要你答这个问题,沙行乔答摩死后,他会继续存在还是停止存在?”
  “他们要阿耨杰出陀从以下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
  沙行乔答摩死后,会继续存在。
  沙行乔答摩死后,会停止存在。
  沙行乔答摩死后,会同时存在和不存在。
  沙行乔答摩死后,不会继续存在,也不会停止存在。
  阿耨楼陀比丘知道其中没有一个答案是与正法相符的。他于是保持缄默。他们想尽办法,也不能使他选出一个答案来。最后,尊者说道:“我的朋友,以我的了解,这四个答案之中,没有一个能准确地反映沙行乔答摩的正教。”
  苦行者不禁大笑起来。其中一个说:”这个一定是新受戒的比丘。他根本就没有力回答我们的问题。也难怪他这样推搪的。我们放过他好了。”
  数日后,阿耨楼陀尊者将苦行者的问题向佛陀提出来,说:“世尊,请你给我开示,她使日后再被问起这些问题时,我也知道应该怎样应付。”
  佛陀说:“阿耨楼陀,从意念的知识上,是找不到沙行乔答摩的。沙行乔答摩在那里?阿耨楼陀,从色相上,可以找到乔答摩吗?”
  “不,世尊。”
  “从感受中,可以找到乔答摩吗?”
  “找不到,世尊。”
  “从思想、行念和意识上,可以找到乔答摩吗?”
  “不,世尊。”
  “在感受以外,可以找到乔答摩吗?”
  “不,世尊。”
  “在思想、行念和意识以外,可以找到乔答摩吗?”
  “不,世尊。”
  佛陀望着阿耨楼陀。“那你从那儿可以找到乔答摩?阿耨楼陀,就是你现在正站在乔答摩前面,你也无法抓住他,更何况在他死后!阿耨杰出陀,乔答摩的真髓,一如万法的真髓,都不可以用意念的知识或分别心的类别来衡量和捉摸得到的。视每一样的法,都要以它与其他法的相互因缘关系为本。要领会乔答摩,必要从所有平常当作是非乔答摩的事物着眼,才可以见到乔答摩的真貌。”
  “阿耨楼陀,如果你想见到莲花的真髓,必先从平常认为是非常莲花的东西里见到莲花。这些东西包括太阳、池水、云、泥土和热力等。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撕破狭见的罗网,这分别心所形成的生、死、这里、那里、存在、非存在、垢、净、增、减等牢狱。要能见到乔答摩,也是同一道理。那些苦行者的四个概念,存在,不存在、同时存在和不存在、非存在非不存在,都是蜘蛛网中的蜘蛛网,永远都不能抓持住实相的世鸟。”
  “阿耨楼陀,实相并不是文字言语或意念知识所能表达得到的。只有禅定所生的智慧,才可以使我们确认到实相的真髓。阿耨楼陀,一个从未尝过芒果的人,你是没法可以用言语来表达芒果的真正味儿,让他知道是怎样的。我们只有从亲自的体验,才可以掌握到真象。这也是我时常劝比丘们不要在理论上浪费宝贵的时间,百应多实习彻观一切的原因。”
  “阿耨楼陀,一切法的性体,都是‘如是’的,这是万法之妙性。莲花从‘如果’而生起。阿耨楼陀从‘如是’而起。乔答摩也从‘如果’而生。我们可以称所有从‘如果’生起者为‘如来’,一切法从‘如是’生起,又将回归何处?一切法都回归到‘如果’。归到‘如获至宝’,也可称为‘如去’。其实,一切法都没从那儿来或到那儿去,因为它们的本性‘如是’。阿耨楼陀,‘如是’的更正确意思,应该是‘无从来者’和‘无所去者’。阿耨楼陀,从现在开始,我将叫自己做‘如来’。我喜欢这名词,因为它可以避免因分别而生起的字眼,像‘我’或‘我的’。”
  阿耨要陀微笑说道:“我们都知道我们全都从‘如是’而生起。但我们会只让你专用‘如来’这个名号。每次当我们如此称呼你的时候,便会提醒我们所有众生都具有这无始无终的‘如来’本性。”
  佛陀也微笑。他说:“阿耨楼陀,这个‘如来’很喜欢你这提议。”
  阿难陀尊者当时也亲闻佛陀与阿耨楼陀这番对话。他随阿耨楼陀到房外的时候,提议他们应与其他的僧众,在翌日的研讨会上分享这天的话题。阿耨楼陀欣然答应。他说到时会以在舍卫城初遇苦行者的对话作序。

宣化上人 :你一个顿悟的法

教你一个顿悟的法 

 宣化上人 
六祖惠能怎么开悟?他一听《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豁然开悟。无所住什么?无所住于情爱。断欲去爱,才会了生死。 ——宣化上人

什么叫顿教?我今天对你们讲一点真话;天天我讲经,都没有讲真话给你们听,今天讲少少的。为什么呢?真话不能讲多;讲多了你就不信。讲少你都不信,讲多了,更不信了!
因为人不欢喜听真的话,不欢喜听真的道理,也不欢喜真真实实去修行,所以我没有法子给你们讲真法。我要等着,等机会,今天好像机会到了,因为讲到这个偈颂上,这个道理应该把它揭穿了。 
怎么叫顿法?顿,就教你断。断什么?断淫欲心。做得到?做不到?说:“这叫什么?这有什么用啊?”你不相信吧!不相信,我就不讲了,讲多,你更不相信。就是这么多:你顿断无明,无明也就是淫欲心。断得了?断不了?断不了,那你就不想听真的法。你若能断,那你就得着顿教法门。 渐,渐是什么?说:“慢慢的,断不了喔,我要慢慢来唷!这怎么放得下啊?不可以的。”这就变成渐了。就是这一点点,明白了吗?你聪明的人,我给你一点哪,你就断了;愚痴的人,还舍不得,放不下。说:“这,我不相信这是真法,我不相信这是顿教。”所以我从来就不讲嘛!你若相信,你早就成佛了;就因为你不相信,所以到现在还拖泥带水,在六道轮回里转!你愿意转,你就转去罗!谁也不勉强你一定不要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