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布施波罗密

布施波罗密

因此,如果你想布施,应本着愿菩提心的理解而行。如果不想布施,那就别做;如果想布施的话,则不要抱着期望。这就是菩提心的修持。释迦牟尼佛开示的六波罗密,布施居于首位。其次是戒律(或德行),但这一点及其他各点留待稍后再说。布施是特殊的修持,因为施舍的不单是物质,还包括其他,例如法施(将法教布施)。

可能你还没有资格传法,因为你并非具格的上师,但至少可以向受苦的人布施一点安乐与自在。这不一定是正式的传法,而是一份鼓励或一点启发。光是让别人得到启发,即是极好的布施行持,比任何礼物对人更有助益。

还有第三种布施,就是给予保护(无畏施),这是很了不起的布施。譬如说,有人身处官司、疾病、失窃或生命受威胁等困境时,你给予保护,这是非常慷慨的布施。佛陀将布施分为三种,任何一种皆能成为菩萨的修行,需以诚心而作。

布施财物也应有诚心,不附带任何条件,透过愿菩提心而作。法布施亦应直截了当,不夹杂任何附带条件。


文/嘉旺竹巴法王《灵性革命》


如何理解佛教说的色即是空 ?

问答| 如何理解佛教说的色即是空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通过这五度我们可以累积很多福德资粮,在这凡尘俗世,大家不管努力行持多少善业,都叫“福德资粮”,因为还没能达到证悟空性的境界,所以现在叫福德。
就好象在一个广阔的大草原里有五个人,他们都很优秀,能歌善舞能做事,欠缺的是看不见,也没有方向感,因为他们没有眼睛。这双“眼睛”就是“智慧”,当这五个盲人在茫茫草原上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前行之时,一个没有脚但有眼睛的人能够很好地帮助到他们,那就是智慧,佛的空性见。 
佛陀告诉我们,轮回当中我们所认知的一切执着,比如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执着等等,实际上都是如梦如幻的,没有一个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我们说,轮回的本质是空性,没有永恒的存在。“智慧”非常重要,可以让我们得到法身佛的果位。智慧,是透过闻思修佛法而产生的
无始以来直至今,我们已经很习惯执着“有”,轮回--有,我的身体,我的家人是这个、我的朋友是那个,我的财产是这些,乃至我的国家、我的世界、我的星球。人们太习惯这种实有的感觉,所以要打破“有”,并不容易。
释迦牟尼佛第一次讲空性的时候,下面听法的比丘们吓得满身出血,把袈裟都染成了红色,到处血迹斑斑,他们有些人已经成就了罗汉果位,但听到佛陀讲 “诸法皆空”之后,却深感恐怖,猜测佛陀是不是进入了断见,不再相信因果了。后来,释迦牟尼佛就“奖赏”了一件衣服给僧人,就是我们现在穿的“汗衣”。很多人以为喇嘛师父们披着的是袈裟,其实是汗衣。古代印度很热,擦汗用的,而汗衣的来历,就源于此。
很多华人都非常喜欢《心经》,我记得在台湾时,有个自诩才高八斗的人曾说过,所有佛教徒都没能领悟佛法的真谛,只有他才理解迦牟尼佛教义的密意。他说:“释迦牟尼佛,从头到尾都在讲佛法是不存在的,轮回是不存在的,因果是不存在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因为他不了解佛法,所以这样的解释可以说是胡说八道了。
他只看到了“色即是空”,完全没有理解“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陀并没说这个世界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空即是色”,就在说“没有”也是“有”。要把这两句结合起来理解,不能割裂去思考。


人们平时喜欢说佛教出家人四大皆空。四大皆空指的是“水火风土”,加上空;皆空,是指这“四大”本身没有永恒的存在。比如一块木头,把它烧成灰它就不叫木头了,改叫灰尘了。把灰尘撒向天空,风一吹没了,这时尘归尘土归土,就变成空了。但这些灰尘真的没了吗?如果我们用最大的放大镜去寻找,灰尘们还在那儿,用我们的意识还是能抓得住它。
土壤、水分、人的身体等等都是这样。人类从一个受精卵慢慢发育长大成人,死亡火化后被放进一个骨灰盒那么小的地方,如果把骨灰一撒,就化为空了,但其实它融入外境的其它因素里了。本质永远都是“空”转成“有”,“有”转成“空”。
从头发到脚趾甲,找不到所谓的“我”在哪里,就算解剖尸体,也找不到这个“我”到底去了哪里。因为灵魂离开他的房子,就像你们离开自己的房子跑了,你的房子还在那儿,但那房子现在变“空”了,就像人的尸体一样,等你回去了,那房子里就又“有”了你。

用佛法来耕耘心灵的沃土

用佛法来耕耘心灵的沃土 


用佛法来耕耘心灵的沃土:在初耕的土地上播下智慧的种子,让心灵不在荒芜;用佛法来耕耘心灵的沃土:使心灵的春天常驻心间,把春天希望与气息洒满人间;用佛法来耕耘心灵的沃土:用辛勤的汗水编织着希望与梦想诗篇。



每个人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心田,或肥沃,或贫瘠,或广袤,或狭小。佛陀是众生的无量福田,为众生心田滋养种种善法,在一块块荒芜心田里播下善法的种子,令其萌发菩提道芽,在法语的滋润下茁壮生长。故此,六祖慧能大师说:“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用佛法来耕耘心灵沃土。佛菩萨是众生心田的无上耕耘者,开示悟入佛知见,使众生都能成为自己心田的耕耘者,如同给人心灵插上翅膀,使人生上升一个高度,使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所谓耕耘,就是把自己内心中的计较、算计、委屈、争斗、嗔恨、嫉妒等杂草转变为随喜、赞叹、惭愧、忏悔等智慧果实。


用佛法来耕耘心灵沃土。人生无常,虚度空过,多少年来心灵的荒芜使自己麻木不仁,如野马般的桀骜不驯,载众生到烦恼丛生之险恶处不能出离。如何降服这匹烈马成为佛门弟子的一大心结,惟有通过佛法真理,才能降服这批烈马,须按佛法真理准则,把安逸的心收回来,看到放逸三毒(贪、嗔、痴)导致伤人的苦果,才有迷心外见到返现内心,见到执着恶念的伤害性,就会把这个经常放逸的恶念灭掉,内心就会增加一分定力,同时也增加了一份智慧,这个智慧区别于世间凡夫的世智辩聪,是一种透过表相见到实相得到解脱智。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法能像佛法这样引导众生去观照内心,破除烦恼。参透了人生的烦恼痛苦,源于心田的杂草丛生。一块没有经过耕耘的土地不是荒凉的,需要用佛智光明来磨练心性,把烦恼化成甘冽的清泉来浇灌自己的心田;使原本的瘠薄之地变成良田沃土,在供养无量众生的实践中,使自己的心田变得无量的广袤与肥沃;使佛法的智慧果实挂满人生大树,使佛法智慧光明照亮人间。

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


心语丨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 



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压抑的时侯,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的时候,换个角度去思考;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郁闷的时候,换个环境找快乐,烦恼的时候,换个思维去排解,抱怨的时候,换个方法看问题;自卑的时候,换个想法去对待。换个角度,世界就是另外的样子。



时光偷走的,永远都是我们眼皮底下看不见的珍贵。

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来世就是传说。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


过去介意很多事,看到有人做事懒惰,做人圆滑;有些人性格冲动,有人做事没长性。都会说出来,劝几句。慢慢发现,这么做,别人会指责你挑剔苛刻,自己也不开心。所以面对不信任你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别介意,不说话,让他们该干啥干啥去吧。



看到很在理的话:一个人一眼能够望到底,不是因为他肤浅,不够深刻,而是因为他太简单,太纯净。这样的简单和纯净,让人敬仰;有的人云山雾罩,看起来很复杂,很有深度,其实,这种深度,并不是灵魂的深度,而是城府太深。这种复杂,是险恶人性的交错,而不是曼妙智慧的叠加。简单,是一种大美!

一個可能不錯的世界


A.神是全能的。B.神公正並且慈愛。C.惡存在於世間。
把這三個命題放在一起,便構成了非常有名又非常古老的「神義」(或者『神正』)問題了。它的關鍵在於世間充滿了林林總總的不幸,一點火苗就能焚盡一座城市,地震海嘯更能在瞬息間滅絕生靈無數;假如上帝真的存在,並且真像大家所說的那麼全能而且慈愛,祂又怎能容許這一切災禍的發生。更可疑的,是除了這些自然規律造成的意外,還有人心陰險,罪的誘惑,種族滅絕等無法以言語形容的極端邪惡。如果上帝全能,祂定當能夠阻止人的墮落。如果上帝公正仁愛,祂一定不忍創造出這樣殘破的世界。然而現實冷酷,世界並不完美,天災之外,我們更得面對自己心裏的暗影。可見上帝要麼就不是真的無所不能,要麼就不是我們所想望的那麼慈愛。
古希臘人就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自從基督信仰征服歐洲之後,它更變成了西方歷代神學家及哲人都必須回應的核心詭局。萊布尼茲最流行的著作《神義論》,則是他針對這個課題,傾盡畢生才智與學識所作出的回答。甚至連他在哲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單子論》,原來也只不過是這部「通俗」著作的序章罷了。只不過,他的答案卻被後人當作笑話。壞心腸點看,你還可以懷疑他是不是想要討好當時歐洲各國王侯,肯定既存的世俗秩序。因為他居然在這本書裏斷言:「這個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當中最美好的世界」。
這是個什麼樣子的世界,難道萊布尼茲不曉得嗎?儘管不像笛卡兒那般親身上過戰場,可「三十年戰爭」的苦果,他一定也感受得到。這場牽扯了歐洲所有強權的大戰消滅了神聖羅馬帝國百分之四十的人口,經濟損失也一樣達到了四成。四處頹垣敗瓦,舉目盡是寡母孤兒,乃至於德語世界內少數躲過戰火的城市都成了今日備受觀光客喜愛的歷史活化石。戰爭結束前兩年出生的萊布尼茲怎麼可能如此天真,宣布這是一切可能世界之中最好的一個呢?
懂得治水、開礦、司法改革和貿易政策的萊布尼茲當然沒有這麼儍。《神義論》和他一輩子的學問恰恰是對「三十年戰爭」的回應。因為它至少是在名義上是場為了宗教而開啟的大戰,所以他必須找到能夠使得各大對立教派得以溝通,形成共識的基礎。那又是個歐洲遇到精神危機的時代,一方面有伽利略以至於牛頓等人所帶來的「科學革命」,使得大家越來越信任理性,感到冥冥中自有一套恒常穩定的秩序;另一面卻發生了前所未見的戰禍,使人頓感人世之無常。於是在原有的教派紛爭以外,更平添了一股從根本上質疑神的動力。於是無神論千年以來首次公然亮相思想舞台,不畏教權地攻擊那個既全能又仁愛的上帝。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宇宙萬事萬象的背後有一組機械般的理性法則,但那組法則和上帝無關,因為基督信仰裏頭的上帝不可能漠視世間邪惡。
萊布尼茲回應這些挑戰的辦法就是要找出上帝的真正計劃,既得從一切知識領域中勾勒出這個龐大計劃的全貌,也要在最基本的神哲學範圍內以細密的推理逼出這個計劃的中心。在他看來,不管是天主教、路德派、歸正宗,還是荷蘭抗議派,大家都同樣逃不過神義問題這道門坎。而且正是在人的自由意志與上帝的「神聖決定」(divine determination)等處理神義難題時一定會碰到的課題上頭,造成了這幾個派系那看似不可調解的分裂。
為了對付這些課題,萊布尼茲動用到了大量邏輯技巧,包括他那有名的「充份理由原則」。想要瞭解這個原則在神義問題上的角色,便得話說從頭,由他那句名言開始。為什麼萊布尼茲不乾脆指出這個世界已經好得不能再好,卻要那麼累贅地先補上一句「在一切可能世界之中」呢?那是由於他認為和這個世界不一樣的其他世界確實有可能存在。
簡單地講,「充足理由原則」的意思就是每一件事物的出現和發生,它之如此出現和如此發生,背後必然要有一個原因。例如我今天在這裏談萊布尼茲,就不可能是件毫無來由的事情。若要追溯原因,我可能會找出一連串的條件,比如說我讀過點萊布尼茲的著作。而我之所以會讀到這麼一位幾百年前的德國哲人寫的書,那是因為我曾經唸過哲學。我唸哲學,則與我小時候的興趣和遭遇相關。我童年時代的環境,又和我的家庭狀況分不開。那種狀況,恐怕只有在現代中國的特殊命運底下才能發生得了。因此可以發現,即便是寫些東西談論萊布尼茲這麼簡單的事情,也得依賴一連串的條件和機緣,比方說文字和書寫工具的存在。如果像個孩子似的一路追問下去,何以今天我能在此介紹萊布尼茲這件小事,便能牽扯出一整個世界的存在。這是個什麼世界?這是個今天我可以在報章一角談論萊布尼茲的世界。
任何一件物事,不論它到底有多麼細微,都全涉及到這個世界的全部。而在這一張大網當中,只要有任何一點小小的變化,結果就會變得完全不同了。也就是說,我本有可能是個和現在很不一樣的人,不會在這裏書寫萊布尼茲。我可能就是個報刊讀者,看到有人長篇累牘地大談和當下香港毫無關係的事情,非常不耐;這樣的世界,是可以想像也可能存在的。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思维有助深入理解事物

思维有助深入理解事物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当你念诵咒语或佛经时,用美妙的调子唱诵,然后禅修。这表示你随着调子思维并熟习周遭的事物,尝试放轻松一点,然后就可以松弛下来,仿佛随着节奏在深海里畅泳。这就是愿菩提心的巨大影响力,显示它正在发挥功用,这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加持。你可以借着诸如唱诵、念经、禅定与思维等方法的帮助,让你启发自己,获得希冀的松弛与内心的安宁。

对我来说,我喜欢思维,它让我感到对事物有深入的理解。我并非要追求极乐或快乐,我并不很喜欢这些感受,因为如果希冀这些官能上的乐受,大可藉由其他世俗的方法获得。

要获得这些觉受,有很多方法,但当你进行神圣的灵修时,真正想得到的,是一种深入的理解,同时兼具轻松舒坦的感觉。这是非常祥和与深邃的感觉,只有透过思维才能得到。譬如思维正在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如果你好好地思维,就会在没有什么困难的情况下结结实实地被感动,我敢说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出现的。

这就是所谓的愿菩提心,必需通过思维周围的情况以及个人的经历来修持。你的内心会经历各种起伏,但不必对此秘而不宣。你可以不让别人知道,因为不想到处张扬,可是为何连对自己也要有秘密呢?你应该对自己坦白,否则就是自欺,你自己肯定也不愿意如此。已经有许多人在欺骗你了,为何还要自欺呢?必需向自己揭露自己的秘密,并努力思维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

通常,可能并非有意识,而是在无意识中,我们对自己也保留了许多秘密。我们不想知道内心发生的许多事,也不想深入了解到底发生何事。我们很肤浅,因此不认识什么是慈悲和仁爱,以及这些品质有多重要。因此,在修持菩提心方面,我们是麻木不仁的。

我曾看过几本谈论慈悲与仁爱的书,里面说一个人必需对自己慈悲,然后方能尝试对他人修持慈悲。我年少时学习这些课题时,并不十分了解。当时相当困惑,直到最近才知道,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文/嘉旺竹巴法王《灵性革命》


每部经消的业障,其实仍有区别

每部经消的业障,其实仍有区别 


  
  学佛的人,往往会碰到一个问题,每部经都讲功德最大,最消业障。咒语也是,大悲咒,楞严咒。佛都宣扬功德第一,好像没有听过有第二的。每个都第一,就反而麻烦了。但实话说,应该是什么病对什么药,什么业障对什么经。这样子讲比较合理。

  就像有些人很迷茫,修观音好,还是地藏好。普门品说,念观音圣号功德等于六十亿恒河沙菩萨功德。地藏十轮经又说,拿种种的衣服饮食等供养文殊普贤观音弥勒的功德,不如一个人一顿饭来供养地藏菩萨。这样子就打架了。

  每一种经,甚至佛号,都有他的性德在里面,医治众生不同的病苦。比如你缺少慈悲,对别人常提不起关爱,总觉的手脚冰冷。你应该去修一修普门品。观音菩萨具足慈悲的能量,这一点上观音菩萨排第一。

  如果一个人生命中带着残缺,有的人因为婚姻不顺,乃至事业破产,乃至受到一些伤害后,带着很破败的心来学佛的人,都是人格不够健全,这类人适合修地藏经。你要知道,常没有安全感,学佛也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你还是修地藏经开始。地藏菩萨排第一,地藏菩萨有弥补你生命漏洞的功能。

  我讲到地藏经很重要,因为目前有生命漏洞的人实在太多,尤其是年轻人,受了苦,才来学佛。对不对。这个苦让他学佛是好事,但这也是生命存在漏洞,你没有弥补,然后你修密法,修禅宗,都会走偏掉。

  历代祖师大德说,修行人,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人格上要健全。出家人是做人天师表,巍巍堂堂,文才武略都要高。首先人格要健全,是最好的。

  包括有的人,到社会上混了很久,一点财运都没有,常被人看不起,就来佛门学,期待发财。这也是危险,哪怕你发财了,仍然要注意,生命中有漏洞。你认为没有财富是可耻的,有财富是光荣的。有这个对比在,你都会有堕地狱的因。

  如果一个人心态好,事业好,善心足,福报大,做许多善事,但执著心特别重时,这个人适合去修《金刚经》。《金刚经》是给发大心的人修的,不是给贫穷的人,不发心,到处说空空空的人修的。

  如果要治疗悭贪嫉妒,不肯布施这一块。《药师经》是最好。药师佛有这个愿力,你知道吗,人悭贪嫉妒也是一种痛苦,但他无法解除这个结,药师佛来治疗这个病是最好的。

  每个经要受持,都必须要受一定戒律,而每个经戒律不同。比如修药师法门,最起码要受八关斋戒。修地藏经,还没有那么高要求,你只要受持好五戒,最好不吃肉就好了。你要修《法华经》,戒律受持的要更多了。六根都要看护好,比八关斋戒还困难。

m

人死亡的真正原因!

人死亡的真正原因!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这半碗饭不是无因无缘产生的,随意浪费不会折福吗?实际上,因果丝毫不会空耗,浪费财富是损减自己的福报。因此,想起物品来之不易、业果不虚,我们不能不珍惜福报。古人说:“一茶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有一首唐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劳累那么多的父母有情,想到这一点,为什么还不珍惜福报,反而以浪费为光荣吗?
这也是以拨无因果的断见所滋生的邪见。
从因果上思惟,就会知道其实浪费半碗饭、一张纸,也有很大的罪过。比如半碗饭来之不易,从播种、施肥、灌溉、收割、去壳、运输到最后煮成米饭,其间有多少劳动者的心血,要耗费多少自然资源,才能端到口边,供你享用。
有人想:现在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日新月异,过时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半碗饭、一张纸不值几个钱,不要搞得太约束。

先儒焦澹园说:“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着,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当时,乡民陈良谟对他的叔兄说:“我们村子会有奇祸发生!”叔兄问他是什么原因,他答:无福消受罢了。不久果然全村发生了大瘟疫,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则公案:明朝正德三年出现了大旱灾,楝塘地方因为有水库而得以避免。第二年又出现大水灾,也以堤坝高而没有遭灾。邻近的几个乡连续好几年没有收成,唯独楝塘地方接连丰收,而且他们乘形势得到了官府的两次免粮。于是这些村里人廉价买进了各乡的产业,生活变得非常富有。从此之后,该地朴素的风气荡然无存,奢糜成风。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当然应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吗?这显然是愚人自绝后路的做法,不为明年留下种子,最后只会饿死而已。可见,不顾及后果的过分享受,将会耗尽福报,给自己的未来和后世带来无量的痛苦。

弘一大师在他的一篇演讲中说:我五岁时,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严肃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
我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时,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

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或是初出家时制的。
在古德中这样的事例也随处可见。古时候,禅师和钦山禅师一起在溪水边洗脚,钦山见到水中漂有菜叶,很欢喜地说:“这山中一定有道人,我们可以沿着溪流去寻访。”禅师回答他:“你眼光太差,以后如何辨别人?他如此不惜福,为什么要居山!”

入山后果然没有名僧。有人说:人生在世,应当好好享受,必须拥有豪宅名车、高档电器等,如果没有这些物质享受,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应当辨别哪些是生活的所需,哪些与生活毫无关系。
身为欲界人类,虽然不能缺少衣食、卧具,但是普通的饮食、衣服,就足以保证生存,身高不到二米,也用不了多大的空间。除此之外的物品,都只是虚假的摆设而已。动物也知道寻求饮食、洞穴和配偶,如果生命的意义只有这一点,那就和动物没有差别。如果把一切精力都用于追求生活享受,这样造作非福业,则连动物也不如。

人生的意义在于能成办自利利他的大义,不能少欲知足,就无法集中精力投入于修行,这样就不能成办大义,只是浪费生命而已。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给儿子做棉衣,家里本来有丝棉,她把丝棉卖掉换成棉絮。了凡先生问她:“家里有丝棉,为什么要换成棉絮?”她说:“丝棉太贵,卖了可以把钱送给别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样可以保暖。”了凡先生听了很高兴,因为这样做就不愁孩子将来没有福!
再来看反面例子:古时候,有户富人在孩子满月时,请客大摆酒席,杀了许多生命。之前,有位算命先生给孩子算命,说他一生的命运如何如何好。可是孩子活到两岁半就死了,富人埋怨算命先生,本来以为他算命很准,为什么这次没有算对。后来遇到一位有道高僧,高僧说他“折福太深,福尽而死”。
再看现代的青少年从小就知道享乐,乱花父母的血汗钱,衣服、鞋子、用具都要用名牌,每个月几百几千块的零花钱象流水一样用。家长也认为:现在时代不同了,宁可自己苦一点,也不能让孩子没面子。他不知道孩子从小养成骄奢的习惯后,由骄奢必然多欲,多欲则无德。长大之后,不是成为贪官,就是成为匪类、花花公子、寄生虫,百无一用。从结果来看,这不是爱护子女,而是毁掉子女。

因此,从小要教孩子惜福培福。我们都是大乘修行者,应当念念关怀众生的苦难。想到自己享福的同时,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连饭都吃不上,为什么不能省下自己的福报施给诸母有情呢?
以下是惜福舍福的事例:宋朝的范仲淹读书时,心中念念想着救济他人。后来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买一所园宅,他说:“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经常去游园,谁会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用来兴崇三宝。他的几位公子共用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时轮流穿着。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
某年旧历十一月,天气正冷的时候,苏州城有位大绅士带着工匠到印光大师的关房装置洋火炉,印光大师坚决不肯接受,大师说:“人生不可享受过分,要是自己没有德,空去享用,那就是折福。”这位大绅士非常诚恳,再三请求,必须供养,弟子也从旁边劝请,印光大师说“安在外间的客厅里吧!那里时常来人,让大家一齐暖和,外间的空气暖了,这间的空气也会变暖。”
我们应当随学过去的祖师大德,不仅惜福,而且把自己的福报舍给众生。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清苦一点,省下来的钱让别人享用,有这样的善心将来才能利益无量众生。

心中应常常记挂天下苦难的众生,常以福报回向。“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又说:“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愿我们如地水火风空五大种一样,恒时成为维持无量有情生存的大根本。
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 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着,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

公案| 妓女也有可能是菩萨!切不可慢待

公案| 妓女也有可能是菩萨!切不可慢待 


汉地高僧大德中,其实有许多诸佛菩萨的化现。譬如杜顺和尚,是中国华严宗的初祖,他生平神异事迹很多,被称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怎么知道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呢?杜顺和尚在世时,道德高尚,不攀外缘,每天白天上山耕地,晚间回寺诵《华严经》,天天都是如此。
他手下有一弟子,跟他学法有十多年了,刚开始信心很大,但慢慢久了以后,见师父白天种地、晚上念《华严经》,觉得这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学的,不如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求开智慧。他向师父请求,师父说:“不必去了,在这里修行和去五台山拜文殊菩萨是一样的。”弟子不明白师父的意思,一再求道:“师父,我已发愿朝山,请您慈悲,了我心愿。”师父见他去意已决,便开许了。临行前交给他两封信,一封给青娘子、一封给猪老母,让他顺便送去。
弟子将信收下,立刻启程。他按信上的地址沿路打听,找到了青娘子,没想到她是一个妓女。他十分惊讶:“师父怎么会有一个当妓女的朋友?”但信封上明明写的是给她,因此便照样交给她。那个妓女拿过信,拆开一看,说:“我知道了,我的工作已做完,现在该走了。”说完坐着圆寂了。弟子觉得奇怪,将信捡起一看,信上说:“观音,我现在事情办完了,要走了,你也跟我走吧。”原来青娘子是观音菩萨。可是他还没有醒悟。
他又继续赶路,按第二封信的地址找到猪老母,原来它是一头猪。猪老母接到信之后,用鼻子拱开看看,当场也死了。弟子又觉奇怪,捡起信一看,信里写的是:“普贤,我现在事情办完了,要走了,你也跟我走吧。”但这弟子,还不觉悟。
后来他到了五台山下,遇见一位老人,老人问:“你来五台山做什么?”他回答:“朝拜文殊菩萨。”老人说:“你师父就是文殊菩萨,你不拜师父,却千里迢迢来拜文殊,真是舍近求远!”说完就不见了。这时他才恍然大悟,于是立刻回头,赶快回去见师父。可是当他到寺院时,师父已圆寂多时。

美女造访佛陀的故事

美女造访佛陀的故事 


雨季安居结束前两个星期,一个异常美丽的女人造访佛陀。她坐一辆由两只白马拖行的白色马车前来。陪同她一起来的,是一个大概十六岁的少年。她的衣着和举止风度都十分高贵典雅。她请一个年轻比丘引路前往佛陀的房舍,但他们到达时,却发觉佛陀仍未行禅归来。于是,那年轻比丘便请他们先在佛陀房子的外面坐在竹椅上等候。
没多久,佛陀便在迦鹿荼离、舍利弗和那先沙摩罗的陪同下回来了。那女人和少年都站起来恭敬地鞠躬作礼。佛陀请他们坐下来后,自己便坐到另一张竹椅上。原来这位女士就是阿摩巴离,而少年就是频婆娑罗王的儿子——戌博迦。 
迦鹿荼离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女子。他才刚受了比丘戒一个月,一时间不知道应否目视美人。于是,他把眼睛垂下来,望着地上。那先沙摩罗也是同样的反应。只有佛陀和舍利弗直望进女子的眼里。 
舍利弗望着阿摩巴离,然后再望着佛陀。他看到佛陀自然轻松的目光。他的脸就像个美丽的圆月。佛陀的眼睛清澈慈祥。舍利弗感到佛陀的从容自在和喜悦,都在那一刹间渗进了他自己的心内。 
阿摩巴离也是直接望着佛陀的眼睛。从没有人像佛陀这样望过她。在她的记忆中,所有男人见到她都会感到不大自然或对她生起欲念。但佛陀的目光,就如他在望着一片云、一条河或一朵花。她似乎觉得佛陀可以看到她心里深处在想什么。她合起掌来,把自己和儿子给各人介绍。“我是阿摩巴离,这就是我学医的儿子——戌博迦。我们已久仰大名,一直都盼望着与你会面的时刻。” 
佛陀问戌博迦有关他学业上和日常生活的问题。戌博迦都一一礼貌地回答。佛陀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善良和聪颖的少年。虽然与阿世王太子同父异母,但他很明显地比太子具备更有深度的性格。戌博迦对佛陀充满敬仰和爱慕。他告诉自己,日后完成学业,必定要定居竹林附近,以能亲近佛陀。 


未见佛陀之前,阿摩巴离以为他就只像她见过的其他著名导师。但她现在发觉她从未遇过像佛陀一样的人。他的眼神充满着难以形容的慈和。她感到他全然了解锁在她心底里的痛苦。单是佛陀对他的凝望,已把她的苦痛溶解了一大部分。泪光盈睫,她对佛陀说:“大师,我一向命苦。虽然我衣食无缺,钱财丰足,但一直以来,我的生命都全无意义,今天才是我生命里最快乐的一天。”
阿摩巴离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歌舞家,但她不是随便给人表演的。行为态度恶劣或不合她心意的人,就是肯给她再多的金钱,她也不会为他们表演。
十六岁的时候,她经历了一次痛心的恋爱。之后,她便遇到了当时年轻的频婆娑罗太子,双双堕入爱河。她替她生下了他们的儿子戌博迦。但宫中没有一个人肯接纳阿摩巴离和她的儿子。一些王族成员更扬言戌博迦只是太子在路边一个大桶旁拾回来的弃婴。
为了这些诬陷,阿摩巴离的自尊大受损害。因为宫中的人对她嫉妒成仇,她也只是忍辱负重。最后,她发觉只有她的自由才是唯一值得维护的。她从此便不愿在王宫居住,也立愿永不会再放弃她的自由。 
佛陀对她温和地说:“美丽的生和灭,正如其他现象一样。只有从禅定中得来的平和、喜悦和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阿摩巴离,你要珍惜生命剩下来的每一刻。不要让自己迷失在不察觉或无意义的娱乐中。这是十分重要的。” 
佛陀告诉阿摩巴离她怎样可以重新安排她每天的生活——修习呼吸、静坐、留心专注地工作和遵守五戒。她很高兴获得佛陀这些宝贵的告诫。在离开之前,她说:“我在城外有个芒果丛林,那里清凉恬静。我希望你和你的比丘会考虑到那儿一游。那将会是我和儿子的莫大荣幸。佛陀上人,请你考虑一下我的邀请吧。” 
佛陀微笑接纳。 
阿摩巴离离开之后,迦鹿荼离禀请坐在佛陀旁边。那先沙摩罗请舍利弗坐到另外的椅子上。他自己则依然站着。几个经过的比丘也前来加入他们的谈话。舍利弗望着迦鹿荼离微笑。他又同样望着那先沙摩罗微笑。然后,他对佛陀说道:“师傅,一个僧人应如何对待美色?美,尤其是女人的美,会障碍修行吗?” 
佛陀微笑。他知道舍利弗这个问题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其他的比丘而问的。他答道:“比丘们,一切法的真性,是超越美丽和丑陋的。美与丑都只是我们心中创造的观念。它们与五蕴是难分难解的。一个艺术家的眼中,什么都可以被认为是美丽,什么也都可以被视为丑陋。一条河、一片云、一片叶、一朵花、一线阳光或一个金黄色的下午,全都具备不同的美。我们身旁的金竹也非常美丽。但也许没有任何美丽会比一个女人的美更容易使一个男人动心。如果他是被美色迷倒的话,他便会失去道业。 
“比丘们,当你们已因看透而得道,你们会看到美的依然是美,丑的也仍然是丑。但因你们都已证得解脱,你们便不会被系于它们任何一样。当一个解脱了的人看美,他也同时会看到其中包含着不美的部分。这个人会明白到一切的无常和空性,包括了一切美的和丑的。因此,他不会被美所迷,也不会抗拒丑陋。
“唯一不会褪灭和产生苦恼的美,就是慈悲和已得解脱的心。慈悲就是无条件、无希求的爱心。已得解脱的心是不受环境和外来因素影响的。慈悲和已得解脱的心才是最真的美。那美中的平和喜悦就是真正的平和喜悦。比丘们,精进地修行吧,那你们便会证得真美。” 
迦鹿荼离和其他比丘都觉得佛陀这番话非常有用。 
雨季终于过去了。佛陀提议迦鹿荼离和车匿先回迦毗罗卫国通传佛陀即将回去的消息。于是,迦鹿荼离和车匿便立刻准备动身。迦鹿荼离现在已是个稳重祥和的比丘。他知道都城的人看见他现在的模样,都会十分惊奇。他期待着宣布佛陀回乡的消息,但也同时觉得要离开只曾小住的竹林,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