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什么?读懂圣者帕坦伽利《瑜伽经》前四句即知

什么?读懂圣者帕坦伽利《瑜伽经》前四句即知 

迪帕克博士
当我们在瑜伽馆挥汗如雨的时候,我们是否问过:瑜伽是什么?

瑜伽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高难度体式吗?还是强身健体、美化体型的健身方法?或是去印度朝圣、唱诵以求静心的生活方式呢?

想要真正了解瑜伽,一定不能错过印度圣者帕坦伽利所著的《瑜伽经》。这本书,恐怕会颠覆我们绝大多数人对瑜伽的认知。

在《瑜伽经》中,一句又一句清晰、简洁、深刻、优美的文字都在诠释“瑜伽是什么”。

比如:“约束心灵的变化就是瑜伽”。
比如,“苦行是燃烧或者创造热量”。什么意思呢?任何东西在被燃烧以后就净化了。其实,不一定走迢迢千里的朝圣之路,也不一定过如苦行僧般的生活,只要当你投入做事,忘我地燃烧自己,为世界创造热量与价值,便可抵达灵魂的完满。

今天,和大家分享有着30年阿育韦达(又被译作“阿育吠陀”)经验的来自印度的迪帕克博士对《瑜伽经》前四句的阐释。这四句虽然简单,但清楚地表达了帕坦伽利圣者对于瑜伽的阐释。瑜伽,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修行方式”,它真正内涵和主旨远比我们知道的深远的多!

——生命是一场创意之旅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印度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详细讲述了瑜伽的内涵和完整系统,他也被尊为“瑜伽之祖”。

《瑜伽经》前四句,已经把瑜伽的含义讲清楚了。

《瑜伽经》的第一句:“अथयोगानुशासनम्।।१।।”

“अथ ”  意味着“现在”(now)。

这句话真正的涵义是:

历经无数追寻,去过很多地方,拜访过很多人,阅读了许许多多的书籍,今天,你终于来到这里,来了解“瑜伽”。

这是“现在”的真正含义。

需要我们理解的是:心灵内在的秩序。“秩序”意味着什么呢?秩序在这里意味着一种有序的思维。

一般来说,当我们思考的时候,我们思维是发散性的,像一只猴子从这里跳到那里,跳来跳去。所以帕坦伽利非常强调“秩序”的重要性,心灵内在的秩序,意味着秩序地思维、思考,这种内在的秩序才能够让我们领悟瑜伽的真谛。它不是告诉你去思考什么,它是告诉你,不管你思考什么,你需要有一种清晰、有秩序的思维。

当你开始有秩序地思维,你就开始了解了瑜伽。然后,我们来到第二句“योगश्चित्तवृत्तिनिरोध:।।२।।”。

这句说的是:当你的心灵能够有秩序地思维时,你才能够理解什么是瑜伽;而当我们能够化解我们心灵所有的倾向时,这才是瑜伽。

怎么理解我们心灵的倾向性呢?我们的内心有很多很多倾向性。

比如说执着,我们非常容易执着于某种事物,我执着于我的家,我的车,执着于一切;
欲望也是一种倾向,我想要豪车洋房巨款,以及年轻漂亮的老婆等等;
贪婪也是,我需要很多很多东西;
以及常见的嫉妒、比较,我的邻居有一辆大车,我很嫉妒他......

这些倾向是如此多地占据我的心灵空间,以至于我无法去思考其它有意义的事情,而且这些倾向造成了我生活中很多问题,所有的痛苦、迷惑、希望,都是源于内心的各种倾向。帕坦伽利想要表达的是,当我们化解了内心这些倾向,当我们没有贪婪,没有痛苦、仇恨,我们会到达祥和、平静的状态。这就是瑜伽真正的目的和宗旨,这就是真正的瑜伽。

第三句“तदाद्रष्टुस्वरुपेऽवस्थानम्।।३।।”

这句的意思是:当你化解了所有这些倾向性之后,你将会经验“你自己”。你整个生命的存在和显现,会很自然地达到一个更高的状态,这就是瑜伽的目的。

达到更高的状态之后呢,帕坦伽利说“वृत्तिसारूप्यमितरत्र।।४।।”(第四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化解掉所有这些倾向后,我们将会与这个美好的存在合一。

倾向被“化解”的意思是说这个生命不再有任何倾向性,所有的倾向都被消融了,那么留存下的是什么呢?留下的是我们的灵魂。它与我们整个的显现合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散播到整个世界。散播到整个世界意味着这个完美的存在能够最大限度地影响到它周遭的人事物。

所以,帕坦伽利这四句经文,可以归为四点:

1、秩序的思维
2、化解心灵所有的倾向
3、倾向与存在合为一体
4、达到完美的生命状态和境界,这个生命将会影响整个世界

明白以上这些对于“修行”来说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四句经文,我们去做冥想、呼吸、念咒、瑜伽体式,或者其它的事,意味着我们在做我们不太理解的事情。我们需要明白:瑜伽更多是在关注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身体只是心灵的一个工具,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会练习到瑜伽体式,有一些很基本很棒的瑜伽体式,但体式不是瑜伽最重要的部分。

练习体式之后,接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呼吸。梵文中的意思就是“气”,在印度叫pranayam,在中国我们称之为气。它的意思是“保持”,呼吸法真正的涵义是我们保持我们体内的气息的活跃度。

气在我们身体的运作有两个层面,一个我们称它为gross qi(粗糙之气)。它负责我们身日的日常运作,比如你说我听,以及跑步、说话,运动这些动作,都是粗糙之气的运作。它来自于我们吃的食物,比如饮料,水果等等它更多倾向于我们的身体层面。假如我不怎么吃东西,那会发生什么呢?粗糙之气降低,我们易疲劳,无力,声音降低,视力下降,听不清,这都是因为我们体内粗糙之气下降了。

同时还有一个叫subtle qi(精微之气)。精微之气在瑜伽体系中我们称为昆达里尼(kundalini)之气。它沉睡在我们体内。在不同的文化中都会提到这个气,它存在于我们的丹田部位,只是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名字。精微之气一直都在我们身体内,只是它并不活跃,它静息在那个地方。精微之气更多附着在我们心灵的层面。所以我们做调息的意思是为了提升我们体内的精微之气。我们为何要提升它,因为它静息在那里,我们需要激活它。Kundalini的意思就是说它是不活跃的,好像睡着的,没有给我们带来好的影响。

粗糙之气影响我们的身体层面,比如说我们吸入的氧气,会燃烧我们吃的食物,那么就会增加能量,那么我们的粗糙之气就会增加。

但是精微之气不需要食物,它需要一种特殊品质的呼吸方式。这种方式就是调息。它有两个层面的作用,一个是保持我们身体层面的粗糙之气,另一个就是提升我们心灵层面的精微之气。

在此,我们推荐一个非常重要的呼吸方式:蜂鸣式呼吸法


花与蜜蜂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花要从蜜蜂那里得到什么?对,花粉的传播。所以花朵非常欢迎蜜蜂。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花朵,是为了吸引蜜蜂。当蜜蜂接近花朵的时候,花朵会感觉到蜜蜂翅膀的震动,花就把花瓣打开,让蜜蜂能够汲取花蜜。

我们看一下我们的大脑和顶轮,顶轮就是一个千瓣莲花,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大脑也就像一朵花。这个现象被古印度智者发现,就发明了一个这样的呼吸法。

方法:保持脊背挺直,嘴唇轻合,牙齿自然咬合,用鼻子深吸气,然后从口腔上鄂发出的“嗡”的声音。不是从喉咙发,而是感觉到声音是从口腔上颚和鼻腔那里发出声音来。做十次,然后放松,缓慢睁眼。

通过练习蜂鸣式呼吸,我们的脑细胞就会振动,这个振动可以去到我们大脑的很多地方,甚至到达很多缝隙,就像花打开它的花骨朵一样,我们的顶轮被打开,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精微之气开始活跃。让家中的小孩子来做这个呼吸也是非常好的,可以让他们更聪明更有活力。小孩子的精微之气是很活跃的,通过练习这个呼吸法,小孩的精微之气就不会静止下来,一直保持活跃的状态。

什麼限制了我们的眼界与智慧



14、懈怠

懈怠是让自己不能前进、只会倒退的主要因素。懈怠有两种,一种偏于贪心——贪睡、贪吃、贪玩等等;另外一种是不想学习,不愿意修行等等。当然,贪吃、贪玩、贪睡的人,自然就是不喜欢学习、没有什么追求的人。只要有懈怠,就不会精进。正在闻思打坐的时候,也盼望着打坐赶快结束,就可以喝茶、看电视、玩游戏、睡觉等等,这样闻思修一定不会有进步。

懈怠不仅会影响修行,也会影响世间的事业,比如,如果公司的老板、员工都很懈怠,这个公司绝对没有发展。

懈怠也是一种念头或情绪,佛教非常反对懈怠,因为懈怠和六度里的精进是对立的。六度里的精进之所以放在中间,前面是布施、持戒、忍辱,后面是禅定与智慧,是因为精进对前后两边都具有推动的作用,是前后都非常需要的动力,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

人生苦短,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已过半,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如果在这短暂的生命中还要懈怠,又怎能拔苦得乐、超离三界?所以,我们必须断除懈怠。

如何对治懈怠呢?首先要知道轮回痛苦,这样才能在心里生起寻求解脱的愿望。就像一个即将坠入悬崖的人,如果他知道掉下去肯定会摔死,那他一定会拼命往上挣扎;如果他觉得悬崖下面根本不可怕,那他就会无所畏惧、懈怠拖延了。

15、放逸

放逸就是该做的闻思修等善法不去做,该控制的烦恼与罪业不去控制,身口意各方面都不注意、很随意,没有什么追求,活一天算一天的状态。

佛认为,放逸是贪嗔痴等一切烦恼的根源。放逸的人不但永远无法成就,而且原有的闻思修功德也会慢慢减少,贪嗔痴却会日益增长。

当然,如果工作、生活与闻思修的压力太大,已经感觉到承受不了的时候,还是要出去旅游或在家里放松、休息一下,养精蓄锐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到下一轮的精进中。

现在流行着一种拖延症,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释迦牟尼佛认为这是一种负面情绪,是随烦恼。其实,拖延虽有一些客观因素,但主要都是当事人自己的毛病。通过心理训练,是可以调服、控制,甚至断除、消灭的。

工作上的懈怠,有老板、领导来约束我们;但修行上的懈怠,就全靠自觉了。如果没有自我约束,修行一直没有进步,加行永远修不完,就可能永远听不到密法的正式、具体的修法。即使听了,也没有用。如果出离心、菩提心没有修好,哪怕修大圆满、大手印再长时间,也不会有收效,最后还是要回来从零开始。

控制放逸的方法,除了自我谴责以外,更好的,还是修寿命无常、轮回痛苦等等。

有些人会说:轮回不痛苦啊,我的家庭很和睦,收入也很高、很稳定,所有的医疗养老保险都买了,车子、房子、存款都有,身体也健康,我为什么还要去修行呢?这都是眼界狭窄、鼠目寸光的表现,只看到眼前的一点点利益,缺乏远见卓识,看不到来世的去处,更看不到解脱的光明。就像站在地球上的人根本看不出地球是球形的一样。因为所处位置的高度不够,所以限制了我们的眼界与智慧。

因为“缘起”,所以“性空”

因为“缘起”,所以“性空” 

索达吉堪布 

您许有朝一日中,
现见空性缘起义,
方知自性本为空,
能有作为亦不悖。
——《缘起赞》
宗喀巴大师 

释迦牟尼佛在有关经典中承许,通过长期闻思修行,有朝一日会现见空性即是缘起、缘起即是空性的道理,那时就会通达一切万法的自性本来就是空性,而且因为自性空的原因,也可起各种各样的作用。在此世间,正因为万法是空性,产生、灭亡乃至起任何作用,都可在空性中进行;如果不空,生灭乃至因果的安立等一切的一切都无法实现,因为实有之故。
《中论》中也讲:“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意思是,涅槃和世间、空性和显现、解脱和轮回,一点一滴的差别都没有。
在《中论释》中,麦彭仁波切就以缘起理唱了一首缘起性空的见歌;在很多宁玛巴大圆满的见歌中,都能见到缘起空性的见解;在麦彭仁波切解释章嘉国师的见歌中也提到:一旦瑜伽士真正通达缘起性空的道理,就与密宗证悟大圆满的境界完全相同。作为开悟者,所有佛法的境界都是相同的;即使没有开悟,如果精通教理,在他的境界中,各种宗派都互不相违,各种境界也圆融无违。有些人真的已经开悟了,对缘起道理就会有真实的感受或体验;有些人虽然没有这样的感受,但因他对缘起理有坚定不移的见解,生起了不退转的信心,也可给别人指示,自己也能经常处于这样的正见中。
若真正通达缘起空性的理论,就会了知所有世俗假相都是应理的,一点也不相违。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为因果都是空性的,所以这种不虚因果的规律非常合理;如果不空,则不可能成立。
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无量无边法蕴或正法中,竭力赞叹一定要见到缘起空性。比如,在《楞伽经》、《华严经》、《大宝积经》、《缘起经》、《稻秆经》等许多经典里都赞叹说:一定要现见缘起,若见到缘起,就能见到四谛、诸佛、万法。不仅佛经如此,龙猛菩萨的《菩提心释》等许多论典也竭力赞叹现见缘起。




那缘起是什么样呢?实际上,所谓缘起并不是说一切万法都没有,就像石女的儿子、空中的鲜花一样。那是不是实实在在存在,永远也不空呢?也不是,它的自性并非永远也不改变,恒时都是成实、常有、坚固的。那既非实有,也不是非实有,或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这会不会相违呢?作为初学者或一般的凡夫人,显现和空性会有矛盾:显的时候空不了,空的时候显不了。但实际上,所谓缘起是指显现的法是因缘生,所以它的本体是空性的;虽然一切法的本体是空性,但在世俗中也可现前。也就是说,见到显和空无二无别,就见到了缘起。
所以大家一定要现见这样的缘起,因为在一切所见或所知中,这是最重要的。《中观四百论》中云:“若见缘起理,愚痴则不生,故此一切力,唯应说彼语。”其义是说,如果见到了缘起,世间一切无明愚痴的现象永远也不会产生;因为它在佛陀的教言或正法中,最精要、最珍贵、最甚深,所以我们在何时何地都要尽量宣说缘起法。
《华严经》中云:“见缘起法故,见法清净;见法清净故,见国土清净。”所以,若真正了达一切法并不像我们想象那样实有,而现见其空性、清净的本体,那就见到了国土清净。我前两天也说过,所谓的上师、阿弥陀佛,其实就是自己的清净心,而这也是相关大乘了义经典讲“心净则国土净”的原因。当然,这样的清净法并非实有,也非单空、无有,而是显而无自性。在中观中,“显而无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名词,它也叫做“缘起性空”。




但不知在座的各位,在平时或闻思的过程中,是否想过一切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一旦真正认识缘起性空,从世俗来讲,对世俗法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特别执著,因为在懂得万法因缘生,有因必有果后,就会很随缘;从胜义本体来讲,因为一切都是依靠因缘而生,其本体决定是空性的,如果不是因缘而生,也有可能不是空性,但因为是因缘生的缘故,决定是空性,这在前面已经阐述过。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万法决定是空性,那我们为什么看不见呢?这是因为我们有特别坚固的习气熏染着自己的心性,所以就会像盲人看不见阳光一样。实在说,在我们现在这种迷乱状态面前,不要说特别细微、清净的胜义本体,连万事万物的名言实相,物理学家所承认的——没有一个静止的法,一切都在不断地运动,这一点我们的肉眼也看不到、分别念也想不出、手也摸不着。因为除了极个别动摇的物体以外,像我前面的桌子,大家都会认为是静止或静态的。就像这样,凡夫人往往将自己根识前的错乱显现认为是真实的。比如今年看见去年见过的一个人,其实这个人已经老了365天,但根本看不到,还认为他比去年更年轻了。有些人就是这样说的。这可能吗?
宗喀巴大师面见文殊菩萨时,文殊菩萨给他讲了一个无有执著的甚深窍诀,即:当你面对显现时,千万不要去执著。但我们见到任何一个法都会产生执著,要么是好的执著、要么是不好的执著,有好的执著就会产生贪心,有不好的执著就会产生嗔恨心,如此进行取舍就会在相续中造下业。而这个教证已经讲了,在真正通达缘起空性的道理时,一切执著都不会有。《四百论》亦云:“见境无我时,诸有种皆灭。”所以,通达缘起空性的究竟意义很重要。
总之,在这个世界上,佛陀是无上善说者。因为他说:一切诸法都是因缘生,因缘生的法都是空性。这一句话,希望在座的道友一定要牢牢记住!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缘起赞》 

佛给我们开的治病处方,就是道谛

佛给我们开的治病处方,就是道谛


(接昨天)在没有学佛之前,我们不懂得这些道理,从来没有去观察过无明的合理性,只是盲目地认同,从众地附和,所以一直在轮回当中受苦至今,根本没有想过一切都是幻觉、错觉。哪怕世间最聪明、最了不起的伟人,都没有发觉,甚至没有怀疑过轮回的真实性。梵天、帝释天等天界的主宰,也没有这些概念。如果没有佛陀的教育,天下人都不会知道这些真相,哪怕是科学、哲学,都没有发现这一切。尽管现代科学的一些实验结果,可以证明佛说的空性的一部分。但如果佛在这之前根本没有讲过空性,也就没有人会怀疑自己是否存在。大家都是一心向外,殚精竭虑地去寻找基本的粒子是否存在,却没有想过要去研究自己存不存在。

但佛却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错觉。只要按照佛的方法去思维、去观察,当无我和有我这两个矛盾的观点在相互激烈交战之后,无我一定会获得全胜。这样就能破除实有的执着,生起无我的智慧,揭穿无明的欺骗。“我执”会慢慢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退出,这时候,我们就开始走向解脱了。即便在没有证得一地菩萨之前,仅仅有一些理论概念,就已经能够发现,证悟空性的智慧完全可以推翻我执。佛教不崇拜鬼神,因为鬼神无法给我们智慧。佛教崇尚的,就是无我的智慧,证悟空性的智慧。通过佛的教育与自己的努力,就能拥有这种超胜一切的智慧。我们是追求解脱的人,所以我们要追求智慧。

轮回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无因无缘的,它是由无明创造的。当无明从我们的内心世界中退出以后,因无明而产生的其他心理现象——贪嗔痴慢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也会随之而退出。当根源被拔除以后,没有东西让我们去杀盗淫妄,也没有因缘让我们去造作有漏的善业。当业与烦恼都从我们的内心世界中慢慢退出以后,轮回的因——集谛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轮回之果也自然成了空中之花,我们就开始获得了解脱。

佛教的成佛、成就、修行、行为等等一点都不神秘,都非常实在。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开的治病处方,就是道谛——修无我的智慧是最重要的,修出离心、菩提心,也即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等世俗福德是次要的。

但对我们这些刚刚学佛的人来说,次要和主要也是相对的。从时间的角度来讲,在目前阶段,证悟空性是次要的,出离心、菩提心等等才是主要的。因为我们还需要依靠出离心、菩提心的力量来证悟空性。当福德资粮非常圆满的时候,才有证悟空性智慧的能力。

在出离心、菩提心都没有的时候,帮助众生、度化众生虽然发心很好,但实际效果却不怎么样,而且对自己的修行也有损害。到了世俗菩提心非常平稳,基础已经很扎实的时候,去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可以成为菩提之因。提早去做慈善,反而有可能生起傲慢、散乱等烦恼。只有在一地以后,才真正有能力度化众生。在此之前,只能适当地帮助众生,做点慈善,以帮助自己生起慈悲心。比如,在放生的时候,也许会生起慈悲心,同时还可以转化为菩提心;在照顾病人的时候,会看到很多受苦的众生,也可以生起慈悲心,这些都是修行,但不是最好的修行,至少在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闻思修。佛经中也一再强调,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五明、十明都要去学,凡是对众生有利的,都要借鉴、学习。其中慈悲心、菩提心最重要,要打坐修行,要静下来训练自己。先寻找证悟空性的智慧,接下来是培养、提升证悟空性的智慧。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再去度化众生,这个次第才是正确的。


摘自《四圣谛》



什么时候算是进入加行道呢?


道谛可以分五道或四道。四道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与修道。五道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上成佛以后的无学道,但因为成佛以后没有什么可以修学的,所以只有四道也可以。

修道的方向一定要明确,如果方向失误,学佛不但不会有进步,反而会背道而驰。《入中论》、《现观庄严论》与弥勒菩萨的其他论典中,非常清楚地宣说了从菩萨一地到十地的过程。弥勒菩萨的很多论典既不是唯识宗,也不是很强调中观,而是阐述中观的修行次第。

资粮道和加行道,属于凡夫道。此时的修行人还是凡夫,尚未成为圣者。见道和修道的时候,就已经超越了凡夫阶段,是真正的菩萨圣者了。

刚刚学佛首先要进入的阶段,就是资粮道。

什么时候算是进入资粮道呢?小乘行人进入资粮道,与生起真实不虚的出离心是同时的。大乘行人进入资粮道,与生起不造作、真实不虚的世俗菩提心是同时的。有了世俗菩提心,就属于资粮道。反之,就不叫资粮道。如果连世俗菩提心都没有,那就只是一个佛教徒,还没有进入资粮道。获得资粮道最关键的因素,是菩提心。

另外,哪怕对佛有信心,行善断恶、烧香、拜佛、念经,都不能称为佛教徒。只有受了皈依戒,才能称为佛教徒。

什么时候算是进入加行道呢?证悟的时候,从见解的角度而言,就已经进入了加行道。如果密宗修行人在菩提心的基础上证悟大圆满,从见解方面来讲,就已经进入加行道了。但从修行的力度、层次方面来讲,还不一定到了加行道。

显宗认为,资粮道的时候虽然有修行,但仍以积累资粮与闻思为主。当对修行有一定的体会,对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空性有一定修证经验的时候,就进入了加行道。

资粮道也要分小中大三个阶段:刚刚进入的资粮道,叫小资粮道。小资粮道的时候,是修四念处,也即三十七道品里面最前面的几个。

南传佛教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修四念处。我们虽然没有这样修四念处,但在五加行的修法里面,已经包含了四念处。譬如说,观轮回的痛苦,就是观受念处。

四念处

第一,身念处

小乘佛教的身念处,是把自己的身体观想成不净物。大乘佛教的身念处,可以分为世俗谛和胜义谛。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一切都是空性。观察身体,最后断定为空性,叫大乘胜义的身念处。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观身体的如幻如梦,也可以修身体的不净观,就是大乘世俗的身念处。密宗的身念处,是把身体观想为佛的坛城,另外还要在世俗菩提心的基础上发心:“我一定要以密宗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方法即生成佛!”发了这个心,再加上受灌顶,从此以后才算进入了密法的资粮道。

三种不同的身念处,分别是小乘、大乘与密乘资粮道修行人的功课。

小乘佛教身念处的对境,仅仅是自己的身体。大乘佛教身念处的对境,不仅是自己的身体,也包括所有众生的身体,以及山河大地等色蕴范围内的所有东西。
为什么第一个念处要观身体呢?因为绝大多数的烦恼,来自于身体,所以先要对身体修空性。

第二,受念处

受,也即触觉,五蕴当中的受蕴。

为什么要观受蕴呢?因为绝大多数的贪欲心,来自于触觉、受蕴,所以要修受念处。

小乘佛教修受念处,是观想一切受,也即有漏的触觉都是痛苦。有些是苦苦、有些是变苦、有些是行苦,但都离不开痛苦。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又加上了如幻如梦。密宗与小乘恰恰相反,认为痛苦不是受的本质,受的本质是快乐。但此处的快乐,并不是一种感受,而是远离一切变化无常,远离一切轮回过患,所以叫快乐。但这是密宗的最终极见解,前期的密法修行人,也要修有漏皆苦,即四外前行的轮回痛苦等修法。

摘自《四圣谛》



修行是一场向内的旅行


修行是一场向内的旅行 

 大宝法王 

修行就是一趟逐渐熟悉自己的旅行过程。在这趟旅行过程当中,你将有许多的功课、许多的挑战,必须去面对,必须去完成。最终当你走过了所有的一切,你会领悟到:原来自己是丰盛的、是圆满的。当你明白了自己的真实自性,这就叫做解脱。

因此,修行并不是从甲地到乙地,而是从远至近,从外围走向里面的一段过程。换句话说,从你本来不认识自己,逐渐地转心向内,了解自己。

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我们时常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够好,或者现况不佳,因此希望藉由修行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期待着超凡入圣,而忘记珍惜当下的一切。

这时候一般的佛法已经无法满足你,你总是会觉得:这个法门太普通了,我都听过好多次了,我想要一些更高深的佛法。这其实是一种消费文化的观念,我们不再知足,不再感恩。

有些佛弟子就是如此,他们会忽略早年传授皈依戒或菩萨戒的善知识,然后一心找寻更出名,或者更会说法、讲的内容更为甚深的上师。当别人问他们说:他难道不是你的上师吗?他们的回答是:喔,当年他只不过传授我皈依而已。这种喜新厌旧的心态是不好的。

总而言之,感恩的心是很重要的。举呼吸为例,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或者修持过观呼吸这样的禅修方式。谈到呼吸,它是一件如此普通的事情,如果不去注意,甚至根本忘了自己正在呼吸。

当我们在做观呼吸的禅修时,你专注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上,就像现在,你会觉知到自己正在呼吸,而且是一口接着一口地呼吸,没有间断。事实上哪天呼吸断了,我们也就没命了。

透过这样的练习你发现到:原来呼吸是如此的重要,而且我们赖以为生的氧气,是如此的丰沛,得来也很容易,我真是太幸运了!这时候再好的别墅、轿车对你而言都不再重要了,因为你知道幸福就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间,无需远求。

珍惜你所拥有的,感恩你所学到的,这就是“道”的部分,也就是修行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