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当修到心里稍稍有一些空性体会的时候,就称为加行道;当我们只是空性有一些字面上的了解,虽然发了菩提心,也在精进地修持五加行——积累功德、忏悔罪业,但还没有稍许的空性感受,还没有切身体会到空性的意义,还没有什么修行的证悟,这个阶段,就称为资粮道。
通过闻思文字般若,而对般若波罗蜜多超越了字面的了解,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感受的时候,从见解的角度来说,就算是进入了加行道的状态。在资粮道和加行道这两个阶段,都离不开文字般若的引导。佛陀之所以留下了那么多的经典,就是为了度化像我们这样的众生。
此处要讲解的,就是文字般若波罗蜜多。因为实相般若波罗蜜多已经超越了任何语言与思维的范畴,所以我们无法如实地、直接地形容、表达实相般若波罗蜜多,但文字般若却可以把我们推到离实相般若很近很近的地方。在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不要文字,仅仅依靠自己的修行,最后就能到达实相般若的境界,因而,首先我们需要学习文字般若。
04
般若波罗蜜多的重要性
释迦牟尼佛圆寂的时候,将大、小乘的八万四千法门交付于阿难尊者,并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罗蜜多之外的所有八万四千法门全部忘掉、全部损坏了,我也不怪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罗蜜多当中一个偈颂的内容(也即四句法)忘记了、丢失了,我就要拿你示问,并责罚于你!”
这就说明,般若波罗蜜多之外的整个法门,都不及般若波罗蜜多当中一个偈颂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人类有史以来的各种宗教、哲学等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唯有佛陀,才宣说过般若波罗蜜多空性法门。除了佛陀以外,任何宗教、学派,都说不出空性这么深奥的道理,这是佛教唯一的特点。除此之外,像十善、十不善、前世后世、一般的因果取舍等等,在外道的经典当中也讲过。再譬如说:诸如守戒、修四禅八定等等,也不只是佛法的特点。包括外道也有他们的戒律,甚至外道的某些戒律比佛教的还严格。此外,外道也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也有火供之类的修法,也有四禅八定等等的修法。
在阿底峡尊者进藏之前的很长时间,到印度去迎请他的西藏译师一直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尊者。有一天,他跟着尊者来到了恒河边,正好看见一个年老的婆罗门背着一个小孩的尸体,到了河边以后,便放下尸体,在河水中洗得干干净净,并放在一边,然后就开始打坐。过了一会儿,只见小孩儿复活过来,而老婆罗门却断气身亡了。之后,小孩儿把老头的尸体扔到恒河里,便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西藏译师见此情景,便询问阿底峡尊者个中事由。阿底峡尊者告诉译师,这是外道的一种借尸还魂的修法。
这些事实证明,外道修法也能有令人咋舌的高强法力——可以将活生生的一个人的意识,迁移到另一个死人的身上,就像从这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或者像搬家一样稀松平常,这就是修行的力量。
不止这一点,外道还有很多其他类似的神奇修法,但他们所欠缺的,就是空性的修法,不但没有空性修法,也没有一个彻彻底底的空性概念。外道书籍里虽然也有空性的说法,但这种空性的范围是很狭窄的,既不够广,也不够深,更不能使人解脱。之所以佛陀会认为,般若空性之外的其他八万四千法门,都不如般若波罗蜜多空性的一个偈颂,就是因为不但般若空性是佛教所特有的,而且最终的解脱也必须依赖于空性法门。
虽然在此之前,也需要出离心、菩提心等等一系列的修法,但最终的出路,却是胜义菩提心,也即实相般若波罗蜜多。如果缺少了证悟空性的智慧,即使积累资粮、清净罪业等其他方面做得再完整、再圆满,也无济于事,既没有办法成佛,更没有办法帮助他众解脱,所以,空性是所有佛经精华的精华,是所有佛经的骨髓,这就是佛陀圆寂时对阿难说那段话的原因。
05
证悟般若波罗蜜多的方法
显宗或者中观抉择空性的方法,都是用理论、逻辑来进行推理;而密宗却有好几种方法,比较普通的,是气脉明点的修法,这种方法不需要逻辑、理论,直接通过修法,就可以证悟空性;另外还有大圆满、大手印的修法,这些修法都不需要气脉明点的修法,像禅宗的修法一样,直接证悟心的本性。
虽然此处我讲的《心经》,是属于显宗自空中观的经典,不过,在藏传佛教解释《心经》的论著当中,却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特殊见解:有解释为自空中观的;有解释为他空中观的;有解释为密宗的;甚至还有解释为大圆满的,但此处不谈密宗,而只涉及到显宗的部分见解。
待 · 续
连载中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