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如何判断自己是走在正确的觉悟道路上或是迷信?

如何判断自己是走在正确的觉悟道路上或是迷信?

宗萨钦哲仁波切 


首先谢谢大家,我很荣幸来到这个学术中心演讲。感谢诸位提交了很多深奥的问题,我现在会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一、社会现象

1、从20世纪起至21世纪的现在,世界上经常发生文明间或宗教间的冲突,政治学者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指出“文明的冲突是当代冲突的主要起因”,请问佛法在促进世界和平安定上能发挥什么作用?

这是个大问题,要涵括一切面向来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从许多方面来讲,世界和平都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我不知道是否真的会有世界和平的一天,但我相信个人是可以得到和平和谐的状态。
然而宗教也导致了人们心灵的诸多冲突,问题中提到缅甸最近似乎发生了非常不幸的事情,作为一个佛教徒,我认为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我们应该谴责这样的事情。我们人类活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时之中,我相信我们努力想要活在当下,然而我们却一直受到过去的纠缠,又总是对未来感到害怕而不确定。也许我是带着些偏见,但我认为在所有宗教中,佛教是最不暴力的宗教,不论在历史记录或经典之中,都找不到任何佛教教法鼓励我们以宗教之名行暴力之实。当然也有很多不好的佛教徒,诸位现在面前就有一位,如果你惹恼我,我也可能会给你点颜色看,我不是那么安详平和的人。但若说到以佛法或传布佛教的名义而使用暴力,可以说几乎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就算有,也只是极少数的事件,可以说几乎完全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像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以前都是佛教非常兴盛的国家,但是看看其现况,事实上甚至有人主张说,正是因为佛教徒完全不拿起武器捍卫自己,所以才会沦落到失去这些地方的地步。甚至在印度,很多最最重要的佛教建筑、大学、寺庙也全都被伊斯兰教彻底摧毁了。所以当知识分子在看缅甸、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地的冲突时,也应该思考过去发生了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而不单只是看现在BBC或CNN上有什么。

我是个佛教徒,我无法隐藏这个事实,但身为佛教徒,我相信佛教能够对世界和平、社会和平与个人和平做出贡献。像是来台北三四天之后,我会发觉竟然没有听到因为什么暴力事件而警笛大作的情形,我认为这是佛教对台湾的贡献。当然这也是出于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但我相信佛教也必定起了作用,因为佛教教导慈悲、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因缘等等,因此可说最能接纳多元性的就是佛教了。

佛教三大原则之一的僧伽或僧团,也与我们所谓的民主最为接近。佛陀告诉弟子不要轻信他的话,而是要亲自检视他说的话,这在两千五百年前是非常先进的理念。而且佛陀还发现了“时间是相对的”这个真理,远比爱因斯坦早多了。我们拥有的东西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会说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心像国王一样主宰着我们。我可以很确定地说,几乎没有任何其他体系对心的研究比佛教更深入,而且佛教对心的研究不是读书、填填表格、加上批注,而是有传承至今的修持、技巧可以实际运用。所以我相信佛教对于世界和平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不过对我来说,世界和平依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信心不退(资料图)
2、在这个互联网、智能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发展出诸多科技创新,例如Pokémon Go、社群软件、穿戴型装置、虚拟现实等等,有人进而主张机器在未来即将取代人类。请问佛法如何看待科技创新?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与仁波切具有相同证悟的机器人?

只要这个机器或机器人它不想要受苦,那我就非常满意了,因为我们跟机器之间只是型态差异而已。佛陀自己在阿毗达摩教法中讲到非常多不同的世界,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只要这机器是有情,有感情,会嫉妒、会生气、会感到被忽视,只要这机器会高兴地说:“你今天看起来很棒!”那么即使这个机器看起来像个盒子,貌似与我们一点也不像,那都无所谓,因为我们相信有各式各样的有情众生。而且我们相信,凡是有有情众生的地方,就有菩萨,凡是有菩萨的地方就有佛,所以我相信将来会有像机器一样的菩萨,会有像机器一样的佛。
我明白这个问题的严肃性,但我自己不太担心这样的问题。我第一次来台湾时还没有手机,而现在我们有手机,现在是4G的时代,也许十年后就是10G了。我要说的是,从我第一次来台湾到现在,台湾人还是在受苦。这么多年来,台湾人还是有所偏好,机器人等这些科技创新并没有改变台湾人的偏好,像是有人喜欢牛肉面胜于蕃茄面,大家有各自的偏好和习气。无论科技进步与否,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思维、省思,我们需要往内看而不是往外看,而且要学会设计自己的程序。各位年轻人会设计很多东西,如果你能设计出一个应用程序让我不分心散乱,让我能够专注,像是闹钟一样的一个机器,只要我一散乱就发出声音,那么科技可以非常有帮助。
然而我明白也有科技就是设计来让你散乱的,例如PokémonGo,但是要不要去追逐Pokémon是掌握在你手上、由你决定的。Pokémon不过是2016年的散乱。事实上一直都有着大量令我们散乱的各种事物,过去的散乱是侵略别的国家、把其他部落杀掉等等,所以从某方面来说,Pokémon比那些事情好多了。不过,是否要沉迷于Pokémon完全是掌握在各位自己的手中。不只是Pokémon,各种时尚、造型也一样,基本上那些东西都是在博取你的注意力。
3、台湾近年来有些关于社会改革的呼吁,例如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减少贫富差距等等。请问仁波切如何看待同性恋与贫富不均?佛法能否针对这些社会议题提供一些洞见?
诸位知道佛教已经衰落很多了。根据美国Pews研究中心的民调结果显示,佛教人口大幅减少,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人数则在增长。其实很多学者过去曾谈论过佛教和印度另外一个宗教“耆那教”的衰败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两个体系都不涉及社会议题。佛教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实相,佛教的目的与建构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或社团毫无关联。这很重要,在座的年轻人应该要知道:佛教是佛陀教导的,而从世俗的角度看来,佛陀拥有一切,他有家庭、花园、孔雀、宫殿等等的一切,所以佛教并非来自某种政治冲突或种族冲突的副产品。从世俗角度看来,悉达多是个快乐的人,他娶妻生子,拥有一切。但佛陀因为看到有人死亡,心想:“这会发生在我身上吗?”于是促使他去寻求真理。所以对佛教来说,真理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讲这些的重点在于,我经常和朋友说其实佛教中没有结婚这类仪式,我们没有婚礼。我们要如何用佛教的原则来举办一场婚礼?我们不能对新人说:“好,你们现在结婚了,要知道一切无常,你们可能不会长久......”我们没法讲这样的话。我要说的就是:在佛教里,真理最重要。所以你有什么样的性行为、你和谁或什么性别的人有性关系,对佛教来讲完全不是个议题。
话虽如此,不过随着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像是传到了藏地、汉地、日本、韩国等地,佛教多少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这是非常可能发生的情况。纯粹从宏观的佛教角度来说,不能保证异性婚姻一定会比同性婚姻来得长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同性婚姻对思维、禅定之道更有帮助,那么我们会喜好同性婚姻胜于异性婚姻。
基本上我们在谈的是偏见。最近我去了一趟尼泊尔,在入境时有很棒的事情发生。我们要填一份入境表格,有名字、护照号码等等,若是男性要勾选M,若是女性要勾选F,然后竟然还有一个O(其他)!就连台湾都还没有那么进步,诸位还在为同性婚姻这个议题争执不下,这已经是一个过气的议题了。如果是双性人怎么办呢?实际上他们会需要不一样的厕所!台大有双性人的厕所吗?我们在谈偏见,而偏见永远不是好事。真的,偏见是人类最糟糕的性格之一。然而去除偏见并非易事,因为有时候偏见作为一种文化是很受保护的。

二、个人心灵
1、我觉得很快乐,没有什么痛苦,那我还需要学习佛法吗?佛法对大学生有什么好处?
我很喜欢这个问题,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显示出大家对佛法的误解。因为我们经常在教导佛法时讲“四圣谛”,第一个圣谛就是苦,于是大家就认为佛教徒喜欢谈苦,觉得佛教徒是那些喜欢谈苦、一大屁股坐在垫子上、不吃肉的人,一般人会这样很笼统地骤下结论。不过很重要的是,佛陀可从来没说过要弃除苦,佛说的是要了知苦,佛说要断除的是造成苦的原因。
回到这个问题,我想问提问的这位同学,你是否受到时间的控制?我很抱歉,不过你必然是受到时间的控制,因为我们全都受制于时间。如果你受制于时间,那么很不幸地,你就是被不确定性所控制。我很高兴你觉得快乐,但是我必须告诉你这个真理: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我祝愿你快乐,但不只是快乐,我更希望你知道自己的快乐受制于时间。若能了知这一点,你的快乐就会持续久一点。
所以如果你感到快乐,你就更应该成为佛教徒。因为难道你不希望自己一直快乐下去吗?并且你也应该希望自己能让别人快乐,这会为你带来更大的快乐。
我们所经验到的最大快乐都是来自于让别人快乐,像是我们给乞丐一个铜板时,事实上施者可能比受者获得更大的快乐。
2、如何面对失落感、被厌恶、被背叛、失去信任等负面情绪?人与人之间互动时难免会有争执或不愉快,如何接纳、原谅并祝福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我可以在这里滔滔不绝地说一堆各式各样的话,但那些不会有帮助;我相信那些话听起来会让人印象深刻,但不会有什么用处。就像我先前提到的,省思极为重要。你去过星巴克多少次?你点过多少次冰咖啡、拿铁等任何一种咖啡?你是非常仔细地做选择,对吧?有多少次你去柜台加糖、拿搅拌棒等等?有多少次你坐在一个位子上喝咖啡?有多少次咖啡缓慢进入你口中时,你有真正体会、思量那阿拉比卡或摩卡咖啡的滋味?更重要的是,有多少次你有真正想到正在品尝咖啡的那个人?这个人有一个舌头、一张嘴巴,这个人还会思维,这是非常奇妙的事情。有多少次你曾经这样省思过?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当然要做的比这多一些。大部分时候我们刚点完咖啡就忘了自己到底点了什么。以我自己为例,就算我点的是一杯卡布奇诺,但经常店员给我拿铁我也不会发现,因为我的心忙着传短信给人或想别的事而没有好好思维。
基本上我说的思维就是对自己做省思。请到故宫博物院观看那些美丽的字画,同时也偶尔观照一下正在观看字画的自己。一旦你这么做,就能渐渐控制憎恶、嗔心等情绪。
这是个大问题,不过只能说到这里。
3、仁波切总是非常忙碌地修法、传法、演讲,甚至拍电影,请问您会感到疲累吗?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安顿自己的心?
我感觉提这个问题的人以为我的心相当安定。我应该获颁奥斯卡奖──因为最会扮演貌似有颗安顿的心而获奖。我的心一点都不安定。
是的,现在我已经活了超过半个世纪,所以我确实感到疲惫。我可以告诉大家为什么我感觉累,因为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一般我们会想自己必须做这件事、做那件事,这样才能让自己轻松一点,但最终做的事情却变得更多。
就回答的实用性而言,又要回来讲对先前那个问题的答复:要做省思、禅修。各位应该好好省思,像是有时应该觉知自己有十根手指头。你知道自己有十根手指吗?也许不是这样哦。你要不要仔细看一下?说不定多长了一根出来,也说不定掉了一根手指你都不晓得。所以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心、情绪进行省思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哪些是真正能够依止的善知识?
三、法的抉择
1、什么是宗派与传承?现今在台湾与世界各地有相当多出家人或在家居士主张自己具有某派传承,各式各样的宣称令人眼花撩乱,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哪些是真正能够依止的善知识?
这是个很不幸的状态,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人类总是会冒出传承、习俗、派别之类的东西,而且我们往往珍视这些传承、文化——对我们来说这种认同感非常重要,不是吗?所以同样的,在佛教里也有各种宗派、传承。
我必须说,这些宗派、传承有其意义,各个传承略微不同的各种仪式、风格、纪律都有其效用。举例来说,如果你去缅甸,那里的出家人会托钵乞食,托钵被认为是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僧人托钵,一拿到足够的食物就离开,这在缅甸被认为是最高贵的生活方式,因为完全不伤害任何人,你是乞食,所以不会去偷窃,不会欺骗任何人。可是你在伦敦就无法这样做了,因为乞食在伦敦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所以这就是我在说的,当佛法传到各个不同地方后,有时当地的影响力会迫使佛教形成一些变化。
我想这个问题主要是在问我们能够依止什么样的老师。如果你是初学者,我建议你不要匆忙去寻找一位老师,佛陀亲口说过:“依法不依人。”
2、修学禅定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觉受如何判断是否真实?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会把回答重点放在“禅修目的为何”这个问题上。
我们要知道佛教中的禅定目的是什么?因为禅定已经变成一种时尚,甚至度假酒店、SPA都在教禅定。在SPA里教禅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的执行长在经过三天的放松休息以后,可以变得更狠毒、更贪婪。但在佛教,禅定的目的又是跟实相有关,禅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见到真理或实相。这就是为什么佛教的名相称作“毘婆舍那”,意即“内观”。毘婆舍那具有看见更多东西、见到胜观、获得洞见的意思,也就是见到实相。参加缅甸上座部出家人所举办的内观禅修是很棒的事情。
最近我才送一个人去缅甸参加九天的内观禅修,他回来后跟我说他感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感受,就是我们在每一剎那的改变。就像沙丘时时刻刻都在变动,或在海平面上看到一艘船远远开过来,看起来好像船没在动,但其实船一直在移动,离你越来越近,我们的存在也都是如此,包括我们的身、心,一切都是如此,一直都在变动,不断变迁,形状永远在改变。单是体悟这一点就已经是非常不得了的洞见。我们还有其他技巧来帮助我们确实获得这样的胜观,例如修止以让自心变得调柔。
3、藏传佛教的特色是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藏传佛教?
将佛教贴上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日本佛教等等地域的标签,这又是件不幸的事情。我再强调一次,佛教真正要谈的是实相。例如佛陀有一项教法说“一切和合事物都是无常的”,这是实相,是一个真理,没有不同的中国式无常、日本式无常。你不能说日本式的无常比较有次序,像是会有五个人同时跟你说抱歉,五个人同时跟你鞠躬,你不能把佛教国族化。然而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被贴上标签,因而产生所谓的藏传佛教等等。但是西藏人读的《金刚经》跟各位读的《金刚经》是一样的,中国人读的《心经》和日本人读的《心经》也一样——中国人说无眼、无耳、无鼻等等,日本人说的也一样,日本人并没有多加一个器官或少一个器官。
不过我也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藏传佛教这个标签,因为差不多在七世纪末的时候,吐蕃把整个王国的国力全心全意地投入佛教之中。我们在谈的是大约百分之九十的国家预算,没有国防,没有经济,没有大学,什么都没有,全都投入到佛教里。基本上几乎可以说发明西藏文字就是为了把佛经翻译成藏文,数千名最聪明、最有能力的西藏小孩都被强迫送到印度去学习,那在当时是一种荣耀,就像现在把小孩送到耶鲁、普林斯顿、台湾大学一样。有数百年的时间,西藏对佛投入了大量的心力,所以从这个观点看来,藏族人确实值得拥有藏传佛教这个名称。但很不幸的是,当我们谈到密乘佛教时,大家都把密乘和藏传连在一起,这不完全是正确的,因为日本也有所谓的密乘佛教。
其中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双身法。是的,所谓双身法是一种密乘的修持方法,它涉及到非常高标准、高层次的哲理,然而实际上这也为密乘佛教带来很多的问题,像声闻乘、大乘等其他佛教徒会说:“怎么可以有性呢?”这造成了很多麻烦。
以下这些话是为了好玩而说,譬如在大乘佛教里我们会阅读《维摩诘经》,里头说莲花绝对不会从很清净的地方生长出来,莲花只会从污秽的泥水中长出。事实上佛教徒几乎是自豪地说:“看!竟然能从污水中生长出这么美丽的莲花!”在经文里佛陀说唯有在情绪或烦恼里面才能找到智慧,若是没有情绪就没有智慧。这是非常深奥的哲学,事实上我们在谈的是最高层次的哲学。密乘佛教有一些技巧来实修这个最高深的哲学,所以确实是有双身法之类的修持,因为密乘认为没有什么不能被用来当作一种修持的法道。
4、如何判断自己是走在正确的觉悟道路上抑或是迷信?求生净土与信耶稣得永生死后生天国有何差异?
不只是净土和天堂,慈心、悲心等等也与很多宗教都有相似处,但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对实相的见地不同。所以佛陀讲的净土,譬如阿弥陀佛净土,跟其他宗教讲的天国完全不同。我想大概没有其他宗教会说此处就是佛土吧?佛教徒却会说一切都是你的心,这是地狱,这也是天堂,这就是阿弥陀佛净土。
至于自己是觉悟或迷信,目前很难区分。现在我唯一可以与你分享的是:你的证悟程度越高,你就会越谦卑;如果你越是迷信,就会变得越自私自利,自我会大到让每一个人都受不了。
今天就说到这里,再次感谢诸位今晚的参与。我祝福大家快乐,愿大家都能过得很开心!


從我的iPhone傳送

内心开始不平静时,千万别讲话,别做任何决定。


内心开始不平静时,千万别讲话,别做任何决定。

净界法师 

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
这个「忍」简单的定义,就是于诸境缘安忍不动。遇到什么境缘呢?这个地方讲出三种的境缘:
第一个「耐怨害忍」。这个「耐」就是忍耐,这个境缘指的是「怨」家,一个有情众生的怨家,对我们种种身口二业的伤「害」,我们应该安「忍」不动,这第一个境缘。
第二个,菩萨在行菩萨道,在布施、持戒的时候,不是只是有情,还有环境,「安受苦忍」。这个地方的环境,前面的这个「怨」,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众生,这个地方是一个没有明了性的环境。你要去行菩萨道,你要布施、持戒,这个环境有时候不是很顺利,比如说炎热、或者是饥饿、寒冷等等,你为了要成就你广大六度的功德,你要安忍,你别无选择。

第三个「谛察法忍」。这个「谛察法忍」是非常重要,是前面二种忍辱的根本。就是说菩萨为什么能够对怨家的伤害、对环境的逼迫产生安忍呢?他主要的理由就是「谛察法忍」,他能够「谛」,能够真实的观察诸「法」实相,而在诸法实相当中,产生安住不动,这个是对真理的安住。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刚开始是一个贫穷的人家,我们没有珍宝,我们开始布施、持戒,让我们这个贫穷的内心,产生布施、持戒的功德,以布施、持戒来庄严自己。成就庄严以后,你就要注意一个问题:如何保护功德?所以《金刚经》就是在讨论「如何保护功德」?菩萨发了菩提心,也成就了广大的布施、持戒的功德,这个时候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内心很多负面的情绪,很多的盗贼要偷走我们已经成就的功德。

这个时候佛陀劝我们说:你应该怎么安住呢?你要安住在真理,不要安住在感觉,不要老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已经有很多的功德林,但是我们还没有成佛,我们要经常保持戒慎恐惧,因为功德随时会破坏,很多的盗贼,二个眼睛一直瞪着我们的功德,想要偷走的。

所以我们遇到逆缘的时候,要思惟二个道理来保护自己:

第一个安住在业果的道理,来降伏其心。我们今天遇到这个环境,这样的怨家跟环境完全没有关系,是我们心中的业力变现出来,我心中如果没有这一部分的罪业,我一定不会招感这个果报,你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这是一个业果。

第二个你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那就更圆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有的躁动、所有的瞋恚都是因为对立产生,我不能改变别人,我起码可以改变自己,我把这个自我意识拿掉,回归到一个平等法界,没有能所,这时候也可以安住。

总之,诸位要记得一个观念:我们内心开始不平衡、躁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讲任何话、千万不要作任何的决定,因为你这个时候所作的决定、所讲的话,对你的功德会产生致命的伤害。

所以一个菩萨,我希望跟大家共享的就是:你不但要努力的积集功德,你要知道怎么样保护你的功德。就是你心理不平衡的时候,什么事都不要做,赶快去佛前忏悔,然后用道理来降伏自己,等到平静以后,再采取行动。

附:【忍辱】

梵语ksanti,音译“羼提”,意即“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所谓“六度”(又名六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在佛经中是屡见不鲜的。如《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这就是说,修忍辱的人,能够忍受外来的一切侮辱和恼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像《大集经》中所说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

俗话说:“逆来顺受”(语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十二),也就是这个意思。对出家修行者来说,不论是大乘还是小乘,修“忍辱”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断烦恼。如果修行者对于外来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产生烦恼。这就没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所以忍辱,关系到他一生修持的成败。今引申为有事业心的人,若遇到意外挫折、打击和困难而不能忍受,则将一事无成。孔子曾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见《论语·卫灵公》)。忍辱一词在《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中引申为“忍辱负重”,形容一个人忍受屈辱并承担重任。(无名氏)

--《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從我的iPhone傳送

梦参老和尚:被打的文殊菩萨!

梦参老和尚:被打的文殊菩萨!



梦参老和尚 

问: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一天我看到九朵莲华跟阿弥陀佛出现在空中的时候,请老和尚开示应该怎么办?

梦参老法师: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就可以知道了。在五台山大华严寺有个文喜,他一天在做饭的时候,他是饭头师,刚把那大锅盖一揭开,文殊菩萨坐着金毛狮子就出来了,他拿着罩子就打文殊菩萨。打了之后他就念了,他说:你文殊是文殊,我文喜是文喜,你跟我什么相干,你走开。 

文殊菩萨也说了: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这是甜瓜,他连根都是甜的。那苦瓜是众生,总想求见我,就是见不到。佛给他现了,他还讨厌,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这个意思你看见什么不去执着,九朵莲花,满空中都是莲华,没关系,你不起执着,不起,照念,展现;就是你功力已经有一点了,才有这种现相。是不是魔试验你呢?你辨别不清楚。 

魔也好,佛也好,不执着。这个意思懂吧?你不执着这种相,长时有的。你要一执着了,以后没有了。执着是妄想、是业,不执着是圣境,就看你执着、不执着之间。每个修道人这种,就用我刚才讲这个例子给你听,不要去管。就说明他的功力,个人修行个人得,你跟我有什么相干,你走你的吧!所以文殊菩萨现相,文喜菩萨说你不能加被我,让我马上就能成,还得我自己修,所以你干你的去。


從我的iPhone傳送

这就是我们所要培养的,也是你们必须去做的...

这就是我们所要培养的,也是你们必须去做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 

禅修的时候,你看着念头,
知道它们在那里,但你忽视它们。
你没有款待正面的念头,
也没有劝阻负面的念头,
就只是看着,所以你没有跟它们交配。
没有交配,就没有繁殖,
没有一群兔子,如此一来你就不那么忙碌了,
因爲你不必去追逐或喂食这些兔宝宝,
你会非常自由。这就是禅修的理由。

禅修的持续性很重要!

我们马上要开始禅修。那些已经学过禅修的人知道要怎么做;对于初学者,把嵴背坐直,把臀部垫高,让它比腿还高,都是不错的方法。

你可以呼吸;如果需要,可以眨眼睛或吞口水。除此之外,在我说结束之前,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动。即使觉得哪里痒,也不要去抓,只要看着那个感觉。

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不论当下生起什么念头,就只是看着它。不需要想过去的事,也不需要计划未来。如果没有念头,那也很好。

如果你的脚踝酸痛,或觉得想咳嗽,不要动,不要清喉咙。如果你忘记关手机,而它响了,不要去关,只要看着这个内疚不安的感觉。基本上,什么都不要做。你所必须要做的只是保持觉知。好,我们就开始了。

你们或许知道,一些国际主要报纸报导过,禅修有益健康。现在科学家们也了解到,禅修有益于纾解压力、放松身心等等。如果你是佛教徒,真正的佛教徒,那么,我们不是爲了健康,也不是爲了放松身心。

谁在乎你是不是神经紧绷,因爲当人们说到放松,那意思是短暂放松一下,然后又再回到狂乱不覊,不是吗?所以在短暂的冬眠之后,他们可以做更多伤害自己和别人的事,这就是他们寻求放松的原因。

如果你真的是释迦牟尼佛的追随者,保持放松或免于紧绷不是你的目标,或至少你对放松和紧绷的定义应该有所不同。什么是神经紧绷?依照佛陀的看法,任何分别都是紧绷。凝视日出或日落可能是紧绷,依据佛陀的教导,这比较像是紧绷,而不是放松。什么是放松?离于分别的心才是放松。以这样的概念,我们才是在寻求究竟的放松。我们真的想要去除一切紧绷的根源,亦即「分别」。

禅修是一种方法。你可能会纳闷:「它如何帮助我们发现佛性?」它的作用非常大。事实上,像我们刚刚进行的禅修可能是最安全、经济、方便、容易使用的方法。

目前,每当念头生起,我们就跟它交织、交配。我们可能有许多不同的交配方式,正面的方式像是欣赏日落、做慈善、或拥抱。或者可能是极爲凶恶的强暴方式,比如当瞋心生起,你心里想:「噢,这样不好」,于是因爲你的瞋心,沮丧、内疚、气愤都随之而来;这就是我所说的强暴,你在强暴你的念头。不管哪一种情况发生,你都忘记戴保险套,而且你像只兔子,每回你都可以达到九次,这些每一滴都生出许多兔宝宝。

这就是爲什么一直会有兔子在你脑海里跑来跑去,所以你看不到佛性。我们刚刚的禅修方法——不管发生什么,只是看着,即便这个「看着」就已经有点像是交配,但在目前这个阶段没有关系,这是你唯一能够进步的方法。如何进步呢?你开始学习如何忽视念头。

什么是「忽视」?这么说吧,如果你在宴会上忽视一个人,这是什么意思?这意思是说,你知道他在那里,但是你没有直接看着他,是不是?这是我们所说的「忽视」。如果你根本没看见他,就不能算是忽视他,对吧?那只是单纯的没看见他而已。

禅修的时候,你看着念头,知道它们在那里,但你忽视它们。你没有款待正面的念头,也没有劝阻负面的念头,就只是看着,所以你没有跟它们交配。没有交配,就没有繁殖,没有一群兔子,如此一来你就不那么忙碌了,因爲你不必去追逐或喂食这些兔宝宝,你会非常自由。这就是禅修的理由。

禅修显然是个好东西,但要持之以恒却不容易。缺乏纪律、缺乏热诚、缺乏环境,都使这件事很困难,主要是缺乏纪律。持续性则是关键,如果禅修数小时,接着几个月都没修,你就退回到起点了。

如果每天禅修五到十分锺,持续大约一年,你就会对禅修産生一些喜悦和热忱。那种喜悦是很难産生的,因爲禅修很无聊,它没有一点娱乐性。什么都不做是很困难的,禅修是什么都不做的艺术,尤其是对追求迅速效果的现代人来说,它真的很难。

事实上,禅修的效果很快就出现,但它的效果非常微细。我们喜欢具体、生动、明显的效果,喜欢普拿疼这种止痛剂,这就是现代文化。所以,尤其在刚开始,要建立这种喜悦是不容易的,因爲禅修的效果那么微细,纵使它已经出现,但却无法看得见。

只是看着一般的、粗显的念头,这还算容易。假设你正在禅修,忽然听到小孩尖叫,这尖叫声触怒了你,你就只是看着这个恼怒。这样很好,就是应该这样!

但接着,有许许多多其它的念头生起,它们过来,它们离去,这样来来去去好几回,而你都没有察觉到它们,这些是非常非常微细的念头。后来当你察觉到它们的时候,二十分锺的禅修大概已经过了十五分。白日梦,由极微细的念头所造成的全然涣散,这些都不像是觉知到由小孩尖叫声所引起的恼怒那么容易。

接着发生什么事?你感到后悔。后悔的时候,你又在交配了。后悔是另一种交配,「噢,我不该有这些念头,我应该专心禅修才对。」这个时候,你应该也只看着「后悔」。事实上,这个交配的伤害性小多了,因爲没有那么亲密。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就是,当你感觉这次真的没分心:「哇!我完全觉知一切,没有分心。」这时候你其实是在交配,非常亲密地交配,很难松开,你很想停留在这种状态之中。

如同我说的,禅修的持续性很重要,时间短、清楚、但次数频繁。依照龙钦巴的开示:「时短而次数多」时间长却仅修一次,不会有太大效果。

每天持续,不要限定只在早上或晚上才修,每当你能坐着时就应该修。一阵子之后,你甚至可以站着或在跳舞的时候禅修。但对于初学者,打稳基础比较好,所以我认为先坐着修很重要。

禅修时,如果觉察出妄念,正知就在那儿。

但有时候,对强烈的烦恼可能会有困难。如果你发现你的男朋友欺骗你,你却试着运用毗婆舍那,那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我们的骄慢,所以有清偿宿怨或寻求报复的习惯。

或者,如果家庭出了问题,双方都知道分手是唯一办法,但俩人都在等待看谁先说「我们分手吧」。刚开始时,专注很困难,因为心总是在追逐问题。

不过,假设你是比较成熟的禅修者,当忌妒、占有、骄慢、不安在禅坐中生起时,你只是看着它们,这样很好。可是当闹钟一响,你立刻回到「好,现在我们要做什么?」的状态去了!

只是看着,不投入,慢慢地你会变得更熟练,座上禅修和座下禅修之间的壁障会渐渐垮掉。目前,座上禅修和座下禅修之间隔着一面很大的墙。不过没关系,我想你们需要它,否则初学者没办法开始。一段时间之后,这面墙会开始垮下来。

座下的时间,当你被忌妒惹恼时,你会懊悔、内疚、失望、挫折——「为什么我没有保持专注?」一方面,你知道不该卷入或与这个问题交配;另一方面,你仍将继续卷入眼前的问题。

当这种情形发生时,就应该受奖励了,因为你那时已经修得不错了。假设你一天可以数到十次挫折、失望或内疚,那就很好了,至少有点禅修者的样子。

当你因为分心而感到挫折,这是什么意思?想想看!当你知道分心时,这自然意味着你知道什么没被分散注意,你就接近智慧了。所以,祝你一直感到挫折。

「毗婆舍那」的意思是非凡的了悟或深透的洞悉,因此称爲「内观禅修」,它基本上是禅修智能。智慧与佛性是一件东西的不同名称。

现在你明白了,佛性或智慧,毗婆舍那的那种智慧,不是任何超乎自然、超乎常人、非常神圣,或是某种需要培养的东西。我们到底在说什么?我们说的是,「智慧已经在那儿。」它就像一股清泉,但爲什么我们体验不到?因爲我们一直搅和在交配当中。那么要如何才能体验智慧呢?

要藉由什么都不做,藉由不搅和,藉由随它去。当你不再交配,不再随着一个念头而起心动念,无判断的智慧就出现了。这个智慧是什么?就是无分别,不是吗?那么无分别是什么意思?以非常粗略的形式来说,无分别基本上就是不判断。

你所要做的就只是看着,不要涉入,不要动念。看着念头,但忽视它们,不作判断。这可能只有非常短暂的片刻,但在这个只是看着、什么都不做的片刻里,你已经体验到无分别,已经体验到智慧。

这就是我们所要培养的,也是你们必须去做的。多么奇妙的修道啊!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却得到所有东西。得到什么?我们全都是有控制癖的人,对吧?我们都希望下命令,都希望成爲操控者。

要如何操控呢?用这个方法〈译:毗婆舍那〉。如果你起心动念,就没有获得控制权,对吧?慢慢地你会成爲操控者,这对于像我们这种有控制癖的人来说是再完美不过了。你们都将会坐在驾驶座上,先忘掉开悟这档事,就只去做个厉害的操控者。


從我的iPhone傳送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七)



慈诚罗珠堪布 

   二、正论


02

正文

色即是空

3.如何是空

(1)感知不可靠

还有一个关于这个魔术师的故事,最近不丹出的一个影片的原型,就来自于这个故事:

有一次,魔术师跟同住的另外一个朋友在喝茶聊天。他知道这个朋友非常喜欢马,就以幻术在朋友身边变出了一匹马。朋友一看到马,喜出望外,连忙跑过去,骑上骏马便一溜烟跑开了。

跑了很久很久,连他自己都不知走了多远以后,便来到一个从未见过的,似乎很遥远、很偏僻的原始森林当中。周围荒无人烟,既没有村庄,更没有熟识的人。不知身在何处的他在森林里徘徊了很长时间,最后终于找到了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里没有别人,只有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女人。除了这个女人之外,包括村庄、人等都一无所有。这个疲惫不堪的流浪者见到此情此景,知道自己已经走不出宽广而无有尽头的森林了,便打消了寻找出路的打算,迫不得已地留下来跟这个女人生活在一起了。

很多年过去了,他们生了两个孩子,两人的头发也开始渐渐变白。一次,小一点的那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大的孩子连忙去救,结果也失足掉了下去,最后两个孩子双双被急流冲走,不幸溺水身亡。女人见此情景,不由得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我的两个孩子都没有了!我也不想活了!”随即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

空寂无人的森林中又只剩下了孑然一身的男人!经过了无数的变迁,此时此刻的他已经是老态龙钟的老人了——两鬓斑白、牙齿脱落、满面皱纹……

 
忽然,他一下子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又回到当初两个人喝茶聊天的现实当中。他对此惊讶不已,连忙询问身边的朋友:“我经历了那么多的时光,怎么又回来了呢?”

朋友告诉他说:“我们只是在喝茶聊天,你看,我们刚才喝的茶还是热的,你根本就没有经历那些事情!”他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朋友是在跟他开玩笑,通过魔术,让他在仅仅一杯茶的工夫,就感受到一段曲折的人生经历,经历了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磨难,而这些感受又是如此真实,如此漫长。这,就是魔术的力量。

这是佛经当中很著名的一段公案,其中的故事情节是非常精彩的。记得以前我们在看这段故事的时候,其中扣人心弦、险象环生的描述,多次让我们拍案叫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仅仅在几分钟的时间内,也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当中,经历一个人几乎整个的一生。在这艰难困苦的一生当中,遭受了数之不尽的磨难,这一切,与真实的现实生活完全没有两样,但是,一旦故事的主人公醒过来,才发现原来所经历的一切,都像梦境一样根本不存在。

我为什么要举这些例子呢?这些例子可以帮助我证明,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并不一定存在;我们认为有的东西不一定有;我们认为很美的,事实上不一定很美。因为有了无明的遮障,所以我们感觉到的东西都是错误的。

证据三、二十世纪的新发现

关于这一点,不需要佛法的逻辑推理,仅仅借助于量子力学的理论,就足以证实我们的观点。

量子力学的诞生,对西方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哲学,以及经典物理学理论来说,仿佛是经历了一场灭顶之灾。原来看起来似乎牢不可破的理论与思想大厦,忽然之间就像在基础上投了一颗原子弹一样轰然坍塌。事到如今,虽然经典物理学的技术还在被应用,但它的有些理论已经被彻底推翻了。


多年以来,西方哲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一直就物质是否存在的主题争论不休,时而唯物主义占了上风,时而唯心主义又占领了主导地位,很多人都被搞得如坠云端,不知道谁是谁非。量子力学的出现,让这些争论都变得毫无意义了。

但是,对佛教理论来说,量子力学的诞生却是一个很好的支持和顺缘。虽然佛教并不需要什么外界的支持,它本身就有一套完整而无懈可击的理论基础,但现代物理学的这一新突破,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佛教理论的颠扑不破。从这一角度来说,现代物理学实可堪称为迈向空性殿堂的阶梯。
  
世间的很多人都受过现代教育,都有一定的量子力学常识,如果用量子力学的概念来推导佛教理论,就比较容易被公众所接受。比如说: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这个麦克风就是一个黑色的、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但我们都知道:在表层物质现象的下面,就是排布均匀的分子;分子再往下分,就是原子;原子再往下分,就是电子和原子核;原子核里面,又可以分出质子和中子;然后又可以分成更小的夸克和亚夸克。在夸克的概念当中,包含了“微子”、“虚粒子”的含义,所谓“微子”,就是非常细微的一个极小单位,而“虚粒子”虽然有现象,却没有什么实体;迄今为止,亚夸克下面的粒子还没有正式发现;最后,就是最基础的量子场。

也就是说,一切物质的基础,就是量子场。即使是像虚粒子一样的东西,最后也可以消失在量子场当中。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