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3日 星期三

改善脾胃虚寒的10步法(实用)!

改善脾胃虚寒的10步法(实用)!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不能伤了。伤了调理起来就会比较慢,而且很不容易。关于日常脾胃调理的一些方法,分享如下,供大家参考。


调理脾胃——十步法

1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

另外,要注意定时吃饭,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吃饭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

2

饭后慢慢走

道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饭后散步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但饭后并非指吃完饭立刻就开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钟再进行,若吃得过饱则需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并且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

3

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4

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方。

5

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

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6

推腹法

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7

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我就不一一道来了,反正你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8

捏脊法

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

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

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9

吞唾液养生法

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咽津亦称“赤龙搅海”,在古代被称为“金津玉液”,是古代的一种强身健体方法。越小的养生功法,长期坚持功效却惊人,可是往往因为这些小功法太容易却常被大家忽视。


操作方法

方法是以舌在口中搅动,兼以上下牙齿相叩,以使口中充满津液,然后以此漱口,分三次吞咽。吞时要用力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鼓漱的作用在于使津液充满气泡,吞下此液等同服气。可使血液氧分子增加,大脑不缺氧。

这个方法可以治晕车,有些人坐车的时候就身体不适,只要按上述方法不断吞咽津液,就可以转移自身注意力,缓解紧张,达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从而身体气机流畅,缓解不适之症。还可以治失眠。有些人晚上睡不着,只要按上述方法叩齿吞津,便能转移注意力,自然摄心归一,摄诸乱意。能使精神不散,安然入睡。

10

拉筋

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我个人的感觉是最好采用卧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显著!


灸疗

1

灸肚脐



肚脐,也叫神阙穴,是连接脐带的地方,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胎儿在母体时就靠脐带供给营养,就好像瓜蒂一样,是吸取营养的唯一途径。我们也可理解为它是联系人体先天和后天之要穴。

所谓神阙,即是指元神出入和居住的地方,地位极其显贵。实际上在人体当中,神阙穴也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心藏神,肾藏志,都是不可小觑的五脏神。

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不能通达调济,就会引起阴阳失调,导致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而在肚脐眼上的神阙穴,是腹部的核心,对于发生在腹部的疾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如五更泻、慢性腹泻、后尿潴留等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现代人的脾胃虚弱,大都是脾阳虚,艾炙则是升阳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可以通过对神阙进行炙疗而达到调理脾阳虚之目的。

直接艾炙肚脐(神阙穴)。也就是直接用三年或五年陈艾在肚脐之上悬炙。

闲来无事之时或是坐车无聊之时,试试用手指来按压神阙穴,效果可能不如艾炙,但长期坚持下来效果也会很好的。

2

炙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大穴,每天炙上十分钟,你一定会长寿。

不信俺就和你打个一元钱的赌。当然不用艾炙,用针炙也行的。所谓针必三里,炙必关元即是此意。


穴位



临床上发现,近九成的湿疹病人脾虚。道医认为,补脾虚经常刺激脾俞穴效果最好。脾俞穴是脾脏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和脾直接相连,所以刺激脾俞能很快恢复脾脏的功能。

刺激脾俞穴最好的办法是拔罐,其次是艾灸。早春和晚秋适宜拔罐,每晚8点左右在两侧脾俞穴上拔罐15分钟,起罐之后喝一小杯温开水。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不能断攀缘,那就少些名言分别!

不能断攀缘,那就少些名言分别!

净界法师 

我们不能够断攀缘,那至少你断分别,不要产生太多的名言分别。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事都不分别了,但是如果你发觉有些事情,它在你的心中经常出现,而且每一次的出现,都会扰乱你的心思,可能让你特别讨厌或者特别欢喜,那么这一条路你就要切断了,这一定是一个强因,你已经产生执著了。这一条路一定有地雷呀!

诸位,我再讲一次,你不是所有的名言都要把这个道路给切断,如果你发觉有一种分别,你经常会出现,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这个念头一起来的时候,会深深的触动你的念头,让你喜欢它,让你深恶的讨厌它,这个道路你要切断,这个分别你要切断,你不能再触动它,这个一定是一个轮回的力量。你先断那些已经形成执著的,就是言语道断嘛!你只要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切断了,第七意识就没办法执著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第七意识的执著要第六意识帮它铺道路,就是你的名言分别。

--《唯识学概要讲记》(节选)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1年2月2日 星期二

不修空观,你永远活在你的妄想里!

不修空观,你永远活在你的妄想里!

净界法师 

我们为什么看不到事情的本来面目?就是说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就是说你受了八识的影响。第一个第八识把它变了一次,第七意识又把它变一次,前六识又变了很多次,那么这样子是说明什么事呢?我们一个人叫做自变自缘,我们永远活在自己的水泡,你走不出这个水泡的。我们自己变似一个影像,让自己来受用。我们一般人,没有修空观的人,你永远活在你的妄想,永远!就是你的业力变一次,你的我执又变一次,你的妄想又变一次,然后你把你心中看到的东西都当真的,这个就是识变。

我们没有一个人看到人生的真相,没有一个人。

所以这个唯识学的意思,就是人生是恶性循环,我们过去做错了,有执著,然后今生就会因为过去的错误又把今生给毁了。因为你今生又受到八识的影响,八识是你把它创造出来的,它又再把这个今生的因缘又变一次给你看,直到有一天你学佛了,你开始回光返照了,你不向外攀缘,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个水泡才破裂了。

所以你得到的影像,完全是你自己的过去的业力跟今生的妄想捏造出来的,你感到痛苦是你自己的影像让你痛苦,跟别人没有关系;你感到快乐也是你自己的善业跟你一个美好的思想的结合让你快乐的,跟别人也没关系。因为你不能够超越你心中的妄想,你走不出你的水泡的,别人只是一个助缘而已,这个唯识的生命观就是这样的。
--《唯识学概要》(节选)



從我的iPhone傳送

证悟如来藏的次第

证悟如来藏的次第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一)学《赞法界颂》的重要性


《赞法界颂》是龙树菩萨将整个第三转法轮关于如来藏的经典加以浓缩,而形成的一部短小精悍的论典。其主要内容,是讲心的本性——如来藏。

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一直流转于轮回当中,没有得到解脱,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无明,也即不了解心的本性。

轮回当中所有的幸福与自由都是相对的,要得到绝对的自由和幸福,就只有解脱。要想从轮回当中得到解脱,首先要认识心的本性,这是最关键的。因为心的本性与我们的解脱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追求。

只有佛法,才把心的本性说得最清楚,通过佛的方法,才能证悟心的本性。除了佛法以外,其它所有的世间学科都无济于事。尤其是密法,更是把心的本性讲得尤为清楚、透彻,除了密法以外,讲得最清楚的就是第三转法轮。

在藏传佛教中,弥勒菩萨的《宝性论》,与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都是相当重要的论典,因为二者都浓缩了第三转法轮中所有关于如来藏的内容。就像龙树菩萨的《中论》,也浓缩、提炼并以很好的逻辑思路去解释了佛陀第二转法轮以《般若十万颂》为主的般若经典一样。


(二)证悟如来藏的次第

佛在传法的次第方面非常讲究,初转法轮的时候,并没有讲如来藏。佛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在听闻者根基没有成熟,也即对空性没有了解的时候,如果宣讲如来藏,不但对听者没有帮助,反而会让他们对如来藏产生执着——会认为烦恼等有漏法或有为法是不存在的,是空性,但如来藏是不空实有的——如果有了这样的执著,那就是证悟法无我的障碍。

麦彭仁波切有一个宣说中观他空见解的论典,其中第一句话就是:如果要精通他空中观,首先一定要精通龙树菩萨的自空中观。

这是相当重要的一句话。因为精通自空中观以后,就已经建立起“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性”的定解,那样就不可能对光明如来藏产生执著,即使三转法轮的经典中说如来藏存在,也自然而然地会知道顶多是如来藏的现象——光明的部分存在,但如来藏也不可能实有。


佛陀三转法轮中,哪一次最了义,哪一次最不了义呢?

在此问题上,虽说有不同的立场,但绝大多数高僧大德的观点是一致的。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也再三提到过, 第一转法轮和第二转法轮是不了义的;第三转法轮是了义的。第二转法轮基本上是讲般若空性,所以对第二转法轮有不同的观点,宁玛巴的龙钦巴(无垢光尊者)认为:第二转法轮是了义的,但却是相对的了义,只有第三转法轮,才是最了义的。三转法轮的三个次第,越来越接近于真理,接近心的本性。

当然这也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为大乘佛教的绝大部分佛经都是在第三转法轮中阐演的,谁也不能说所有这些经典全部都是了义经典。更确切点说应该是,第三转法轮当中专讲如来藏部分最典型的十部经典,是最究竟的了义经。而其他经典当中虽然提到了如来藏,但不是很强调,主要讲的是菩萨的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等六度万行的其他内容,所以还算不上是最了义的经典。

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曾用一个非常清楚的比喻来解释三转法轮的次第:

古印度人喜欢到海洋中的一些小岛上去取宝。珠宝取回来以后,首先是把珠宝泡在盐水里面,浸泡很久以后,再用很粗的布来擦拭,把粗大的沙石、污泥清洗干净,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把珠宝泡在浸泡过一种食物的水里面,过很长时间以后,再用一般的布来擦拭;第三个阶段,是把珠宝泡在一种药水里面,然后用丝绸等柔软光滑的布擦拭,最后珠宝就变得清净无垢、纤尘不染了。


同样,第一转法轮的时候,人们刚刚接触佛教,不懂空性,更不懂光明,我执、自私等烦恼非常粗大,对世界的贪恋深重无比,此时讲空性、光明,显然还为时过早,所以第一转法轮当中只讲了诸行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人身难得以及简单的无我等小乘法门,首先让修行人明白因果轮回的真相。

第二转法轮的时候,人们的根机稍稍成熟一些,所以此时只讲空性,不讲光明。虽然《般若十万颂》等《般若经》中有很多“光明”的字眼,但此时的光明一般都解释成空性,没有强调如来藏。龙树菩萨讲解第二转法轮的时候,也只是讲空性,而不提如来藏。

第三转法轮的时候,人们的根机更趋于成熟,所以此时虽然偶尔会稍稍讲一下空性、无我,但主要讲的是光明、常住、清净。

在传法之初,就已经策划好传法次第,通过三转法轮,将从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到最后的光明境界,由浅入深地依次传授给愚痴众生。

但显宗经典所透露的,也就仅此而已,到底什么是清净,什么是光明,却没有解释,也没有讲如何证明光明如来藏的存在。佛陀只是说:“你们要相信我的话,相信我所说的话不会有错,我在多世累劫当中从来没有撒过谎,所以我的舌头才会是这样。如果你们相信我说的话,就可以证悟胜义谛。”说毕,便在大众中示现伸出广长舌给众人看,以证明自己不会说妄语。佛也说过,胜义谛要用信心来证悟,只要有信心,然后努力修持,就会慢慢证悟。



從我的iPhone傳送

因你的动机和以它为道的智慧不同,任何一种修行之道,都可能成为证得果位的障碍...

因你的动机和以它为道的智慧不同,任何一种修行之道,都可能成为证得果位的障碍...

宗萨钦哲仁波切

梵文的“法”(dharma)字,大约有十种意义,包括知识、道、真理和文化等等。佛教徒经常把“法”当成是道、修行或某种特定系统的同义字。然而,“法”也表示“执持”,一切现象执持或拥有其特性;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有可以定义、可以和其他事物区分的独特性质。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包含一切现象。依照佛法,现象有两种特性:相对和究竟。例如,火的相对特性是热、放出光等等,而火的究竟特性则是空性。

如果有人说他正在修行佛法,我们立刻就会想到物质世界之外的某种精神领域。正像“法”这个字包含了一切事物,广义的修行佛法不仅包含“精神的真理”,也包含了所有“现象的真理”。因此,不要把对佛法的了解局限在精神修持上,你可以把道的概念扩展到整个法界,这样子的话,修行佛法的时候,就是修行一切现象,而你全部的生活就都成为道——学习不受影响、不受干扰,如其所然地看到一切现象,只是真正的“道”。

一般而言,法作为道的意思就是一种方法,如果能正确地使用,它就有力量对治所有的染污,因此道能够引导行者了悟究竟实相。因为不同的众生有不同的烦恼来干扰、阻碍他们了解现象的本来面目,所以佛陀开示了八万四千种教授。

道的本身也是迷惑,因此法称〖编按:法称,南印度睹梨摩罗耶国人,婆罗门出身,是西元六、七世纪的瑜伽行派论师,也是著名的因明学者〗曾说:“最后连道都必须舍弃,因为道也是假。”有人可能会怀疑,迷惑怎么能除去它自己呢?有位禅宗大师曾这样解释过;“如果你被刺刺到手心,那么就要拿工具,例如用另一根刺,把它挑出来,等陷在肉中的刺拿出来之后,两根刺都不需要了。”

困惑之道是必须的,因为如果要走上超越迷惑的道路才能除去迷惑的话,我们根本不可能开始修行。我们所有的、所知的、所涉及和了解的,就只有迷惑;因此,没有选择地,必须以迷惑来开始。还好,迷惑的本身没有迷惑或者不迷惑这回事;因此,相对上它是无明或污垢,在究竟上则是空性,超越了垢净——这是目标,这应该是困惑能成为完美之道的原因。即使我们有其他选择,困惑之道可能仍然是最好的。

如果你在战场中,你就必须以战场用语来处理所面对的状况,否则你就无法发现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对方拥有什么武器,以及我方的作战计划是什么。没有这种沟通,你根本不可能通过战场到后方的和平地区去。

不论目标是打仗或是交朋友,一件事物如果要对另一件事物产生影响,就必须有某种交互作用。如果你中了毒,就必须吃解毒剂;解毒剂要产生效果,就必须和毒药产生作用;在产生交互作用前,两者必须先遇到或相互接触才行;因此,除非解毒剂与毒药相遇、相互作用,否则解毒剂无法达成它的目的。同理,道必须和我们的迷惑相遇、互相作用,才能对治迷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道必须使用迷惑的语言才行——迷失在困惑中的人永远无法了解不用迷惑来沟通的道。沟通的方法从完全直接到极度精细而不直接的都有,要看你是什么样的人来决定。

道的目的就是帮助你超越迷惑,任何方法能让你证悟实相、了解正见,不论是行善、遵守道德规范还是完全疯狂的行为,都算是道。其实任何东西都可以当作道,只在于你是否聪明到能用它为道;同时,也因你入道的动机和以它为道的智慧不同,任何一种修行之道,都可能成为证得果位的障碍。

当你斟酌佛陀所有的众多修道和教法的时候,要注意不同的道是为不同的人开示的,否则,佛法中就会看来像是有许多矛盾。对某些学生,他教导持某个特殊的咒能确保他们往生净土;但他可能又告诉其他人,供油灯能得到最大的功德。他对某些人说,舍弃世间生活是最好的;有时候他又说,了悟自性最重要,不悟自性则做任何努力都没有多大用处,也不能成佛。


转自《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1年2月1日 星期一

缘起,是引导进入空性的极佳门径

缘起,是引导进入空性的极佳门径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缘起赞》中云:“缘起是无性,无上引导门,若即由彼名,反执有自性。”

既然已经接受了佛陀的教育,就应该接受佛教最核心、最精华的缘起性空。缘起,是引导进入空性的极佳门径,是证悟空性的最好方法。如果有人因为缘起这个名词,却反而执著是有自性,那是不应该的。

“今有何方便,导彼众生趣,胜圣善行阶,无比尊喜道?”

有什么办法,能引导这些人进入无上空性之门呢?答案是没有!本来缘起法门是引导众生进入空性最殊胜、最善巧的解脱宫殿的阶梯,也是佛陀极力赞叹、欢喜的胜妙之道,但小乘佛教和大乘唯识宗的一些修行人,却反而会因为缘起这个名词而执著为有自性。这好比一个人如果生病了,可以用药去治疗。但如果药也变成了毒,这个人就无法救治了。同样,普通人有执著是可以理解的,还可以通过空性来推翻这些执著,但如果他已经对缘起性空有了执著,把缘起执为实有,那就无可救药了。此处所谓“善行阶”,是指进入佛陀境界的台阶,也就是证悟空性的道。“解脱宫殿的阶梯”,是指证悟空性。“胜圣”,是指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菩萨。

小乘佛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最小的物质——粒子。宏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假象,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粒子这个最小的单位。如果连最小的粒子都不存在,世界是没有办法形成的。粒子必然存在,缘起有因有果。在小乘佛教中,缘起这两个字就代表着真实。因为有缘起,所以世界是真实的。如果连粒子都不存在,就不会有因有缘,这就是执著有自性了。这个观点,和经典物理的观点是一致的。在很早以前,物理学家也认为,原子是不能再分割的最小物质。小乘佛教虽然没有用“原子”这个词,而是用“微尘”代表最小的粒子。


大乘佛教唯识宗认为,所有物质都是假象,甚至包括我们内在的大部分精神,也是虚假的。唯一真实的,就是阿赖耶识。世界的基础,也是阿赖耶识。如果阿赖耶识都不存在,那世界也不会存在。因为阿赖耶识有因有缘,所以它是整个世界的基础。整个世界的产生,就是缘于阿赖耶识这个因缘。

其实,除了唯识宗和小乘佛教以外,我们自己不也是这么认为的吗?因为有因有缘,所以世界是真实的。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观的时候,不能一直都认为这是中观和唯识宗在辩论,或者是佛教跟外道在辩论,与我们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我们也在被驳斥的对象当中。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大乘佛教是佛教里面最殊胜的教派,其他教派都很低劣,从而对其他教派带有成见。所有的闻思,都不应该是针对外界,而是向内针对自己的。向外是一种哲学,向内就变成了一种修法。

比如,有些大学教授学习佛法,是为了研究佛教。他们研究的内容,就是小乘和大乘如何辩论,佛教和外道如何辩论等等。他们没有自己的观点,这些辩论也跟他们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到头来虽然研究了一辈子佛法,知道很多佛教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对他们没有任何帮助。佛教徒学习佛法,却不能这样。闻思中观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原有的观点,也放在被驳斥的执著对象中。要知道,有些时候我们的观点连小乘佛教的境界都没有达到。以这样的方式闻思,才会对我们自己有帮助。

在辩论的时候,必须引用大家公认的逻辑推理方式,而不能引用自己宗派的经典。比如,如果我们引用释迦牟尼佛的话去反驳其他人,不相信释迦牟尼佛的人根本就不会接受。同样,若外道引用外道的经典来反对我们,我们也不会接受。除非辩论双方都承认释迦牟尼佛的佛法,那时运用佛经来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才是有效果的。


比如,一个佛教徒和一个基督徒在一起,虽然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不同,但当他们都看到很远的地方冒着烟时,佛教徒就说,那个冒烟的地方一定有火,基督徒也不会否认。因为现实生活的常识,已经让他们达成了共识。以这种公认的推理方式来辩论,才是明智而科学的。如果是全世界都公认的大前提以及小前提下推出的结论,那谁都不得不承认。即使有点被动,但这种被动也并不是以权利或其他强硬手段来胁迫而达到的。

当然,有两种人是不能辩论的。一种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因为身份、面子、某种利益,或因为有着非常严重的偏见,所以仍然不认错。跟这种顽固的人辩论,是没有意思的。还有一部分人非常愚昧,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观点已经违背了逻辑,这种人也暂时不是辩论的对手。

无论是大乘、小乘还是外道,我们都不能有任何成见或偏见,都要站在逻辑的立场来推理,这样推理出来的结果,才是公正的。藏传佛教非常重视辩论,而辩论的前提,就是要站在大家公认的逻辑立场上。在辩论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有错误,就应马上承认错误,只有这样才会有进步。

还有,这种辩论对象,也仅仅限于人类。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逻辑,都建立在感官的真实性之上。但某一群众生,比如天人等等,就根本不能接受我们的感官结论。它们的感知,与我们的视觉、听觉结论,有着很大的差别。和这种众生,是没有办法通过理论或常识来沟通和辩论的。真理是非常模糊的概念,世上没有一个人会说他的观点不是真理,但真正的真理,是大家公认的逻辑。即便如此,也只是暂时的、相对的真理。绝对的真理是逻辑推不出来的,只有证悟才能通达。



從我的iPhone傳送

新年里必不可少的 “缘起咒”,让所有不好的缘起都能消尽,开启吉祥!

新年里必不可少的 “缘起咒”,让所有不好的缘起都能消尽,开启吉祥!

宗萨钦哲仁波切 
新的一年年刚开始,我们如果能多念诵缘起咒,所有不好的缘起都能消除。

缘起咒可以转变不好的缘起。一切都是缘起。如果念诵经文、仪轨、咒语时,有不好的缘起,就不会有成就和效果。
念诵缘起咒以后,所有不好的缘起都能转变,一切都会吉祥、圆满。

新年必诵

缘起咒


缘起咒功德

麦彭仁波切在《净除业障百咒》功德中宣说:

  • 缘起咒是一切善逝的法身,谁见缘起即见善逝
  • 哪怕是将它放在油柑子大的小塔当中,今生中也能生起梵天福德。
  • 持诵一遍此咒能清净一切罪业,平息,遣除一切违缘。
  • 如果观想任何事物而诵,相当于造佛像或佛塔。
  • 若观想任何供品而诵,则等于供养遍满世间界的供品。
  • 如果恒时念诵,则圆满一切心愿,任何损害也不能侵害,完整受持一切正法。
  • 如果诵十万遍,那么将如愿实现一切所求之事。


在它的各种事业仪轨中也有宣说。



大圆满系解脱咒中说这也是能获得化生安住相续解脱的心咒。

总之,一切如来得手印,犹如诸法的生命一般,功德不可思议。


缘起


诸大德谈缘起咒的功德


宗喀巴大师:
我们有百万种原因来礼敬和赞颂佛陀——至高无上的说法者和无与伦比的导师,但其中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佛陀教导了我们缘起。

宗萨钦哲仁波切:

「缘起」是佛陀最独特的教法,因此,佛陀对真谛的阐述,无人能出其右。很多人学习了「缘起」之后,常常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明显的真谛,我们竟然一直视而不见。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太强烈地渴求「独立性」,以至于忘记了事实上我们是全然依赖的。也许我们知道需要依赖食物、居所甚或友谊,但是对于精密复杂的微细现象之网的依赖,我们却忘记或全然不知。我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失望的领域,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个事实。我们过度怀抱希望,却又落入痛苦的绝望,因而变得全然麻木。
但是,事实就是:我们的缘控制着我们。我们创造缘,我们也依赖缘。缘有些是好的,有些是非常不好的。我们活在今天是很幸运的,因为「释迦摩尼佛」的名号尚存,而且人们还懂得其义。因此,「释迦摩尼佛」是一个重要的缘、一个缘起,能帮助整理我们的生命。

多昂仁波切:
缘起咒能消除阿赖耶识中不好的缘起。

慈诚罗珠堪布:

仁波切在《菩萨戒浅释》中开示:关于讲经说法,佛经上也讲过:在市场或其他场合看到鱼、鸟等很多众生的时候,给他们念缘起咒与缘起咒翻译以后的意思:“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或者在山上修行的时候,观想周围的每一棵植物——花、草、树木等等跟自己一起念缘起咒,然后回向一切众生。在这个偈颂里面,包含了整个佛法的戒、定、慧三学。念诵缘起咒,也可以算作法布施,普通人的法布施就是这样。

索达吉堪布:

仁波切在《缘起赞》中开示:这样的缘起理,虽然文字很少,只有一个偈颂:“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表面上看来这个偈颂很简单,实际上佛陀所有法要都包括在里面。

什么是缘起咒?

缘起咒是起连接因缘作用的,这个缘起咒很重要,不管跟佛、佛法连接因缘也好,跟任何一个善因缘的连接,都是依靠缘起咒。

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可包括在缘起咒的内容中,也可包括在名言的缘起和胜义的缘起当中。

因此,缘起性空是佛陀教言中最主要的窍诀,是无死的甘露,是能摧毁黑暗的一盏明灯,是断除分别念和邪宗的锐利宝剑,是医治烦恼痛苦的妙药。

缘起咒



缘起咒音译:
嗡 耶达尔嘛 嘿度巴尔巴瓦 嘿敦迭 肯达塔嘎多哈 雅瓦度达 迭喀佳犹拟若达 埃旺巴迪嘛哈夏尔嘛纳耶娑哈

缘起偈(缘起咒的意译):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关于缘起咒的修持方法

宗萨钦哲仁波切

观想释迦摩尼佛在你面前虚空中高处,四周围环绕着出家众、在家众、阿罗汉、菩萨、摩诃萨等众多弟子,他们都以悲心凝视着你。当你念诵「缘起咒」时,光芒自他们的心中向四方放出。这些光芒所照射到的诸缘,即刻都化为吉祥而且具足真正利益的缘。你也可以观想释迦摩尼佛坐在你的头顶正上方。



從我的iPhone傳送

灌顶是由基、道、果三方面组成

灌顶是由基、道、果三方面组成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赞法界颂》赞离垢法身阶段的法界中云:“审谛轮回事,孰能免业牵,要知无苦恼,净土勿相缠。”
  
第十一地:此地不属于菩萨地,属于佛地。通过显密的修法,到了十一地的时候,都已经成佛了。
  
密宗在十一地的基础上,加了第十二地直至二十二地的名称。因为在成佛以后,虽然见解的层次没有高低,但从种种功德的角度安立了不同的名称。实际上这些在显宗的第十一地都已经包含了。
  
第十一地是什么样的呢?在成佛以后,就要度化众生,故而需要仔细地审视、谛察轮回中纷繁复杂、森罗万象的情况,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转不同法轮。因为佛的能力已经完全成熟,从此不会受到任何善恶业的牵连,不会再堕入轮回。没有任何苦恼、分别念,真正从源头上彻底消除了所知障,由所知障导致的不清净显现也会全部消失,而不会纠缠不休,所以佛在自境中都是净土。
 
虽然小乘戒律中讲,佛也会圆寂、生病。生病时,还会让弟子念经回向。饿的时候,也会像其他出家人一样赤脚托钵化缘。但这些都是示现,佛不可能有病痛、饥饿。佛只是想告诉我们:只要你们用功了,就能像我一样断除烦恼。

“归命佛真子,位登智慧云,细微皆断尽,超苦离诸尘。”
 
顶礼已经登上了十地的佛真子。在十地的最后一个瞬间,最细微的所知障也断尽,从此没有任何障碍。超越了所有轮回痛苦,远离了一切烦恼尘垢。佛所度化的菩萨,就是这样的菩萨。换言之,度化十地菩萨,就是佛的事业。
 
“智慧云”也即法云地,十地的别称。
  
“灌顶诸光照,根尘普遍身,金刚寂大定,众苦勿相亲。”
  
佛用什么方法度化十地菩萨呢?
  
首先是十地菩萨自己的心口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发光,借助光也让十地菩萨看见十方所有的佛菩萨。诸佛菩萨显现眉间发光,九地以下的菩萨身体各部位发光。佛菩萨的身上发出的光芒遍照六根与六尘。最后各种光融入十地菩萨的头顶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并依靠光的力量,使十地菩萨获得犹如金刚般坚不可摧的巨大禅定力和智慧,从而断除最后一个最细微的障碍,之后彻底成佛,这叫做果灌顶。一刹那间,所有粗大、细微的痛苦都无影无踪,再也没有困扰修行人的机会了。 
 
灌顶是密宗术语,灌顶贯穿于整个密宗修法。密宗的灌顶,是观想从上师心口、眉间、喉咙发光融入自己,自己获得诸多禅定与加持。
  
其实显宗也讲灌顶,只是在十地之前没有讲。显宗到了八地以后,密宗的很多见解、修法都会陆续出现。
  
灌顶由基、道、果三方面组成:此生得到的第一个灌顶,叫基灌顶;之后得到的第二次、第三次等灌顶,以及没有一个真实的人赐予灌顶,只是通过修上师瑜伽而得到的灌顶,叫道灌顶;此处讲的,是果灌顶,也即得到佛果之前的最后一个灌顶。果灌顶不仅密宗有,显宗也有。
  
就像洗衣服,衣服上的粗大污垢比较容易清洗,但细微的污垢就很难洗得恢复如新了。同样,粗大的烦恼很容易断除,而最细微的烦恼最难断除。在所有的学道中,最有力量的是禅定,故而用“金刚”来形容寂止大定。要断除最细微的烦恼,就需要金刚一般强有力的禅定。

“大宝花王座,俱胝众妙成,庄严皆普遍,功德实难思。”
  
下面广述如何灌最后的顶:
  
佛经里说,佛给十地菩萨灌顶的时候,中间是非常大的莲花座,周边是成千上万的小莲花座,中间的莲花座也称为“大宝花王座”。十地菩萨坐在花王座上,九地以下的菩萨则坐在小的莲花座上接受灌顶。莲花座个个都很庄严,因莲花座是佛菩萨加持出现的禅定和智慧的力量,故功德不可思议。
  
“俱胝”,古代数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以表示花王座的数量不可胜数。
  
“十力兼无畏,三身四智圆,六通恒自在,应物化机缘。”
  
经过佛灌顶之后,就可以得到“十力”与四“无畏”。圆满“三身”与四种智慧。六种神通自由自在、运用自如,并能相应众生的根基、机缘,而广转法轮度化、教化各种各样的众生。
  
“照曜如圆月,恒时焰炽燃,十方无不遍,灿烂转光鲜。”
  
成佛后,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所有功德都圆满无缺,火焰一般的智慧恒时燃烧,智慧之光可遣除众生心灵的黑暗,度化众生的功德遍布十方。中间佛身上发出的耀眼夺目之光,与周边九地以下菩萨发出的各种光彩,都融入十地菩萨,最后永恒成佛,度化无量众生。
  
“灿烂”是指九地以下菩萨身上发出的各种光芒。“光鲜”是指由佛眉间发出的明亮、鲜艳之光。
  
“永绝缘生染,恒时处涅槃,菩提称最胜,化益物情欢。”
  
永远地断绝了烦恼的染污和产生烦恼的因素,恒时处于涅槃的境界中,再也不会堕入轮回。世俗谛中的无常、有漏、有为法都逐渐消失,剩下真正的胜义谛。证悟了最殊胜的胜义谛菩提,转法轮利益众生,让所有众生在听到佛法后都皆大欢喜,因为种下了解脱的种子,故可以逐渐成佛。
  
虽然佛菩萨的化身经常会出现,既有显现为愤怒、寂静的佛菩萨,广转法轮饶益众生的化身,也有显现为国王、地狱众生、畜生、花、草、树木、水、风之类的化身。但无论如何示现,永远都不离开涅槃。
 
让十地菩萨成佛,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佛的功德。如果没有佛,就没有佛法。佛从菩萨来,菩萨从菩提心来,所以,一切众生的幸福、解脱,都来自菩提心。只要有众生成佛,就有佛转法轮度化众生,无论我们是否看见。
 



從我的iPhone傳送

眼睛不定,心就不定!

眼睛不定,心就不定!

南怀瑾 先生 

夹山祖师曰:“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这几句话很重要。道家《阴符经》:“机在目”、“机在心”。古德见桃花而悟道。“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眼睛不定,心就不定。释迦佛睹明星而悟道,佛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神光下视,永远不能得定。像电灯的开关一样,你把它插中,就对了。

(师召某某法师对面盘膝而坐,纠正其姿势,命法师注视师之印堂部分,眼神慢慢定住。师与法师交谈时,法师二目又定不住了,师命其如前法定住)以后说话时,行路时,看经时,一切时,一切处,均应如此定住,便有出家人的威仪了。打坐时,先把两目定住了,然后再慢慢半闭眼睛,闭眼目光勿下垂,把两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规矩。若是两眼向下看,绝对不能得定,只是坐着休息罢了。

--《习禅录影》(节选)

大家要注意的是眼睛的问题,中国古代道家的《阴符经》上讲“眼是心之机”,佛法《楞严经》也讲心跟眼睛的作用。我们脑神经也好、心也好,一动念,第一个最厉害的尖兵就是眼睛动了。像你们的眼睛,打起坐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都很低视,向下面看,是在下沉的一片无明中,而且心思更乱,这样不对!

换句话说,这个姿态,闭着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个样子,这时后脑的视觉神经跟着向下拉,影响了大脑,反而不得安详、不得清净。所以你开眼也好、闭眼也好,眼珠子平视,闭着眼皮没有关系,眼珠子也是平视,平平的不向上也不低下来。

你体会一下,眼珠子摆正,不向上,不向下,平正的,然后也忘记了眼睛,不看了,眼皮也闭起来,这样脑子也好了,心也清净了。如果眼珠子摆不好,低沉向下看,这是不对的,向上看也不对,左右也不看。眼皮一关闭了,眼珠子还是向前面看,然后不看了。你们说不看了,都在看,看什么?看眼皮,眼皮盖着是看不到外面的现象,但是看到眼皮里面模模糊糊的光影。你以为眼皮闭着清醒的时候没有看?看啊!看前面一片模模糊糊的光影,这个就不是眼球的作用囉!这是后脑视觉神经的反映。

所以大家戴眼镜的最好是拿掉,你懂得这个法门慢慢眼睛会好起来。我再讲一遍,眼皮闭着,眼珠子摆正,不低视,也不上望,这样定住,这个“定”不是打坐的定,是把眼珠子定住,正的。然后不看,当然没有看,眼皮关起来了,但是你不看嘛?看到前面白茫茫的或者像夜里黑洞洞的,你在看啊!这个就是生理内在有相的光明,你定在这个光明上就是内观色。道家这样修就是炼神,神光就定住了。

我告诉你,眼睛一闭,你们看到没有?看到了,里面模糊一片光,然后你眼珠子不动,就在自己内在的迷迷糊糊一片光中,安然入定,不是很舒服吗?这就是内观。佛法没有来到中国前,我们自己固有文化几千年以前就有了这个工夫,大家忘了本不知道啊,中国文化叫它什么?内视。所以道家“内视”之术这个法门炼神,可以长生不老。但是懂了这些还是方法,用这个方法着手入门好极了。 
--《南禅七日》(节选)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