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早晨起来,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早晨起来,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南怀瑾先生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凡是要想成佛,都必须根据此圆觉修法,才能成佛。本起因地--成佛的工具从哪里找?在我们自己这里找。在我们普通凡夫里有个东西,就是会思想,会起烦恼的东西,人的一切活动都靠他,要把他找出来,他是成佛的本起因地。
这又如何找呢?很简单,就在人的一念之间。什么是我们的第一念?当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很稀奇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念了。各位能不能记得,早晨起来第一个念头想的是什么?想不起来,好,没关系,那么,你有没有把握知道,明天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会想什么?本起因地要在这个地方去找。
你说我还是找不到,怎么办呢?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这就是传法了,把修行的方法也告诉你了。随时圆满观照,照什么呢?回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的思想念头怎么来怎么去,要清清楚楚。记住,要圆照,不是偏照。打坐的时候观照很清楚,下了座就乱了、迷糊了,那不叫圆照。要在忙中乱中,随时随地观照自己的念头。
观照念头并不是要你不想,唉哟!我怎么又去想?好像“想”与你是冤家似的。有念头来,不用怕,要知道人的思想念头是留不住的,不信,你留留看!留得住吗?人的思想妄念留不住,但是,要送也送不走。你不去想它,它偏要想,很可恶!对不对?人的思想就那么怪,注意,这就是无明。例如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咦?外面下雨了!门不晓得有没有关?糟糕!妄想又来了,不应该!不应该!我们一天到晚就在后悔妄想里转,如此妄想无明如何清净得了?
那么,有些人打坐,静静地坐在那里不动,是否就圆照清净了呢?一点也不,忙得很,心里想的可多呢!我坐了那么久,气怎么还没有动?是不是上了当?我怎么还没有开悟?如来大法难道是这样吗?那不叫圆照,换一个字,叫怨照,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当你察觉妄想来的时候,就是清净,因为妄想早已跑掉了,当下清净,本来清净,不用再去想把妄想空掉,妄想不空而自空。如此一念清净下去,圆照下去,慢慢修下去,便可以永断无明,便可以成佛。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普巴扎西仁波切:三不动摇修法

普巴扎西仁波切:三不动摇修法

养性读书会


上师:甘露丸你们都得到了吗?都有了?弟子:感恩上师!上师:好的好的。
弟子: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我之前是在桑吉尼玛仁波切那边接的龙钦宁提。我自己在修行的时候,就是我在安住觉性的时候,如果是睁眼的话,基本上是过一段时间整个视野消失不见,眼前只有金色的光。睁眼的话,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安住了,不知道该怎么样突破这里?
上师:按照无上窍诀大圆满的观点,从直断的角度分为“三不动摇”——身不动摇稳如大山、五根不动清如大海、意识不动净如虚空。五根不动清如大海,主要讲解眼根。在很多无上窍诀大圆满,尤其宁提派当中讲解“修所生慧妙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讲解的呈现神通或神变的一系列智慧或功能,都要在“五根不动清如大海”角度当中才能呈现。因此,密宗非常注重告诫我们,尤其是眼根,必须要睁着眼睛修行!
你刚刚说,你是学宁提派的。直断的要点是“三不动摇”。你却连第二“五根不动清如大海”都没做好,还说是修大圆满。眼睛爱闭上的缘故是什么?就是由于定力不足,怕外在的形象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汉地有句话叫做“眼不见为净”,这个就叫逃避,不叫面对现实,更不叫解脱。
修行应该是很自由自在的!无论是眼睛闭上、睁开眼睛,没有丝毫之区别的时候才是一种“定力”。一切都是被眼睛看着或看不见而左右自己的心态,完全定不住。什么叫 “觉性”?这个名字都不要去用的,否则显得“觉性”太渺小。觉性本来就是任运自成,眼睛睁开不睁开哪有那么大的情绪飘动呢?所以,只是说你当前的见地,眼睛闭上感觉到清醒一些,能定得下来。原因是什么呢?啥都看不见,稍稍专心一些。哦!我的心好像能定得下来。眼睛一睁开,完啦!前面啥都出来了,心就容易随着它而飘动。这就充分地说明了你的定力还是不足。
所以,还是像刚开始步入修行时一般,睁着眼睛修学。第一次我们讲解身不动摇,再讲解气不动摇、心不动摇。先从第一开始,就是身要七支坐法,语要排出九节佛风,意要发菩提心。这三个要点逐步逐步开始修学着走。像刚刚没达到这个地步之前,一瞬间什么都不想,这哪叫什么“觉性”?觉性哪是这样?
所以,我平常看见很多修学者,最缺乏的地方不在修行,而是在于系统。一开始修学就没有一个系统修法,很多人有一种高攀的思想。一直心想着能得到一个高点的法,一瞬间我就变成一个非常特别特殊的人才。不可能的!不是这样。按照次第修学是最安全、最保险的!
尤其是法与根机不相应,哪怕临时用什么好的名称代替,就像你刚刚说的“当我安住在觉性当中”。诶!听起来多好听啊!眼睛闭着是一种什么状况。眼睛一睁开,心就定不下来,是觉性吗?所以,前面当我在觉性之中,觉得挺好的、非常好听;后面当说到我心很散乱的时候,这是觉性吗?就产生矛盾了。所以,用词要恰当。按照次第修学是最好不过的,好吗?(N0520)(文字内容对应录音时段为0秒~4分48秒)

安住在无念状态,还是在安住中观皈依境?(文字内容对应录音时段为4分51秒~8分05秒)
上师:我们第一次在修学禅定的时候并没有做什么辨别,就是在修学禅定的过程当中,哪一些属于纯纯的无念状态,哪一些属于一种智慧觉性,它并没有做辨别。不做辨别的主要原因——因为你压根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好的稳定的禅定,所以这时候无论是好与不好,我们先还是不要加以取舍或辨别。
就是说,当时在修学过程中无论它叫阿赖耶识,还是叫五根识,还是从这么一个状态当中有所脱离,有点“了了清明”的感觉,我们都不在上面添加各式各样的名称,也不做什么辨别。所以,有什么样的状态,先去护持这样的状态。单纯在这么一个状态当中,当然我们都知道明明是阿赖耶识,为什么还要安住呢?因为我们还有一个观察修,因为这样安住修的时间不会很长的,它还会有起心动念;这时候再做观察修、再安住的时候,前面即便是纯纯无念之状态,由于拥有了观察修的陪伴,你的明分就会越来越提高,最终会达到一如。所以,第一次无论在哪一方面,它都有一些缺陷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要在这上面做太多的辨别。
虽然在大众面前我们也讲过什么叫做第八识阿赖耶识、前五根识,第六识耽著,第七识末那识等等,但这时候不要去加以分析,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里?因为行不行我们只有这么一个东西,那时候就先把这个捧着,慢慢慢慢去创造更高的见解。当自己的见解已经达到可以相比程度的时候,我们再去比较。在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之前,无论当时状况临时看似有多么不好,先还是如如不动地在这上面安住。刚刚已经说过,它本身可能有很多缺陷,但是它这种安住的时间一定不会很长的,此时再做观察修,又安住、观察。因为观察本来就是一种提念,它可以影响到你的安住修的,明分就会越来越提高,目的就是达到胜观的地步。大概就是这样。
这时候不要再加以很多很多分别,说有点不像这个,有点像这个。我们先举个例子,当时我们仅仅有这么一个禅定,若这个禅定也否定,那修什么呢?好的禅定我们又修不出来,坏的禅定一律全都搁置一旁,那没得修了,只能放弃所有一切修法。所以,要慢慢慢慢的。像很多挖金的人,他前面在挖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土,看不见什么金子,所以他要在里面不停地筛选、不停地筛选,到后面的时候就纯粹变成金子啦。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中医的阴阳学说,跟哲学名著《矛盾论》二者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

中医的阴阳学说,跟哲学名著《矛盾论》二者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

原创 陈彩声 经方漫谈

     毛主席是千古奇才,共产党在他的带领下,创造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东方强国。毛主席有什么法宝?他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就是他能战胜世界上一切强敌的不二法宝。
     阴阳学说,源于《易经》。古人称《易》为百科之原。山医卜命相,古代百种学问,无不受阴阳理论的影响。兵法,气功,武术,书,画,音乐,诗词歌赋,百般技艺,无不深涵阴阳易理。中医学说,正是建立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之上,故能成为超前科学,虽历万世,也不能越其纲领原则。
    临床中发现,中医的阴阳理论,跟毛主席的《矛盾论》,原理颇多相通之处。多看看《矛盾论》,对提高中医师的临床水平,会有莫大帮助。试举两个例子,就可以知道二者之间,何其相似?
    一,矛盾的外因内因主次问题:
   比如西医说的一切细菌病毒感染,中医统称之为伤寒。细菌病毒,中医称之为外邪,跟人体正气(抗病能力)之间,为一对矛盾,也称为一对阴阳。细菌病毒为外因,正气为内因。在内因外因这对矛盾之中,中医所重视的,是内因。《内经》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一观点,正符合《矛盾论》说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依据,外因依内因而起作用”。所以中医在治疗任何细菌病毒感染的时候,首先注重的是内因——体内正气的寒热虚实,而绝不是去查看感染了什么细菌病毒。
   《矛盾论》说,“在一对矛盾之中,要抓住居于主要地位的矛盾方面”。在内外邪正这对矛盾中,体内的正气,人的阳气,永远是居于第一重要地位的。不知体内的寒热虚实,只想着如何去杀菌杀毒,所以只能百战百殆,全军覆没。掌握了《矛盾论》“内因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理,从而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原则,让体内的脏腑功能恢复正常状态,才能百战百胜。
    这几年在接诊多例新冠病毒患者的治疗中,不论病情有多么凶险,还没有失败的案例,就是紧紧抓住“内因是变化的依据”这一治疗原则。紧紧抓住内因的“寒热虚实”,进行对应的温凉补泻,才没有打败仗。
     西医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病毒的战役中,都搞得灰头土脸,大吃败仗。熏蟑怨士肿难疝说,“对中药不抱有大的希望”,整天去研究它的“特效药”,天天叫人打“芋苗”,结果打出多少“疫苗后遗症”来?我全家兄弟姐妹,十多口人,全不打疫苗,全部身体健康。熏蟑怨士,只把眼睛瞪在“新冠病毒”的外因方面,全不顾各人体质“寒热虚实”的内因,本末颠倒,所以死了多少专家教授?死了多少院长名人?普通老百姓,就更别提了。这都是指挥抗疫的熏蟑怨士,不知《矛盾论》内外因有主次之分的原则性,只会瞎指挥之过也。
     二,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斗争的绝对性问题:
     阴阳是一对矛盾,既统一,又对立。什么时候统一?什么时候对立,这都是有前提,有条件的。不少中医,对于阴阳的对立统一问题,就是搞得一塌糊涂,一头雾水,因而搞出不少笑话来。让这种糊涂医生去治病,其疗效就可想而知了。
     比如有某中医大师,据说名震中外,还常被邀请去学校讲课。据说“著述甚多,收徒甚众”。但是看了他的两篇文章,难免让人大为泄气。一篇文章反对扶阳,说《冷了就扶阳,扶阳必耗阴》,另一篇文章叫《论湿热》,说“脏腑都毁在湿热上”,说“二阴病(大小便的病)都是湿热”。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中医现点,在水火寒热这对矛盾中,水多则克火,人体无正气之火(体内温度,能量),也叫亡阳,立即死亡;火多(阳亢)则耗水(人体津液),体内无水(没有津液),也必死亡。所以火盛则清火,白虎承气,不嫌其寒;水多(也叫阴盛)则泻水,大戟甘遂,不嫌其猛。阳虚则扶阳,姜附大热,才能救命。
     水能为身体所用,是阳气不衰之故。阳气一旦虚弱,不能消水,喝水即有大害。喝水有益,是有前提,有条件的;水火之间的斗争,则是绝对的——要喝水,就要消耗人体阳气。阳气被消耗多了,就百病丛生,命也没了。
    发现当今中医界,既有反对扶阳的寒凉派,也有一味扶阳的火神派,这都是“在一对矛盾中”,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缘故,属于一偏之见。
    宣传医学真理,保护人民健康。欢迎好友转发。
    民间中医陈彩声记于2024.10.31.夜。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湖北著名中医学家 朱曾柏先生 医案医话6则——自谦铅刀无华,实乃妙笔生花

湖北著名中医学家 朱曾柏先生 医案医话6则——自谦铅刀无华,实乃妙笔生花

中医书友会



I导读:作者用非常优美的文笔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六则选方制剂颇有困难的医案,“既有立体感,又有辐射力”,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向我们阐明“制药贵在适中”之道。

—本文约5700字,预计阅读15分钟—

医话六则
作者/朱曾柏
本文摘自《朱曾柏疑难杂症经验集》(1991)

作者介绍:朱曾柏(1932~2011 )男,汉族,湖北省监利县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世代中医,1954年于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结业。发表有180余篇论文,共60余万字。编著有《中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内伤热病学》《中医痰病学》等5部专著。《中医痰病学》被评为中南五省优秀科技图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及其相互渗透,中医的现状是严峻的,但中医中药中不少优势和特色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对于前者我们不能否认,还要使其为我所用,对于后者更要信心十足,还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发展。仅以医话六则为例,以实明事,以期证明这一点。
医话,要求在写作上说理透彻、清晰,行笔简炼、流畅,使人读后于医理、文理都有所启迪,讲一句时髦话,即:既有立体感,又有辐射力。然而笔者铅刀无华,姑且一试。

一、畅情志,起沉疴,心病还须心药医


鲁××,女,51岁,干部。
心慌、胸闷、咽中干涩如火燎,时发心房纤颤、咯血。夜寐不宁,时而梦中惊醒。心电图多次提示为陈旧性心肌梗塞。血压偏高。上症延绵四载有余,无日或已。
终日心境抑郁不快,食少纳差,以致形体疲惫不堪。经××医科大学××医院作“冠心病”科研观察对象,然屡屡更医更药而罔效。1981年9月27日延愚就诊。
诊其脉,沉伏不畅、结代不齐,示心气郁遏,脉道不利。望其舌,嫩红而少苔,示营血暗伤,血中虚热留伏。观其神气,颜面暗晦,忧郁不快之情溢于颜表,且言出泪下,语声呜咽,此情志受伤之症谛也。

当询其致病之因,果如斯言。其夫沉冤未雪,心境郁郁不快,积忧哀而成斯疾,姑拟养心滋血,畅达情志之剂为治。
处方


药用:桂圆肉20克,枣仁15克,柏子仁15克,丹参15克,夜交藤20克,合欢皮15克,陈小麦30克,阿胶10克(烊化),炙甘草10克。水煎取汁,少少随意频饮。



服药三剂,心慌、胸闷已见减轻,咽中快利。五剂毕,病去过半。药既对症,效不更方,上方略减其制,加百合15克,再晋五剂,五剂毕,病情再度好转,能操持家务,虽小劳亦无所苦。1988年5至10月多次驱车至寒舍称谢。
患者其夫沉冤未雪,心含冤屈,复以情怀抑郁不快相加,不畅其情志,专事药饵以痊其疾者,鲜矣!盖人不可无思,然却可自遣除之,心病还须心药医。
三诊时,愚着意加以劝慰,谓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尔夫沉冤必能伸雪,勿须耿耿于怀。就医理言,抑郁不快能使暗伤阴血,患者信然。果因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其夫蒙冤得以昭雪,复以养心疏达之剂除疾,不期三月,病告痊愈,血压、心电图亦告正常。
中医情志学说不仅科学可信,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和实际意义,为医者且可不深究其也哉?

二、头汗腹胀兼作,痰瘀分消并举


伍××,男,59岁。
身如三截然:头、颈寝汗不止。午后腹胀尤甚。然自脐至乳则泰然无恙。斯症延宕年余,屡屡更医更药而罔效。服消炎清热之剂,则腹胀加剧,进补肾固下之品,则寝汗尤多。司保健之士茫然。

甲子秋,遂邀愚诊视之。“皇冠”急驰,松影倒流,愚合目沉思,莫非如论中所言之“汗出齐颈而还”、“其人言我满”之证乎?
舍车拾级入室,见其身形魁梧,谈吐自若,饮食、二便均可,惟血压偏高。医以血压偏高而禁诫之物殊多,酒醴尤当诫绝。
然患者欣然相告:“偷饮”醇酒一次,则腹胀必减一分,苟若口口相续,则感胸腹、浑身快然,故自开禁诫,颇不以医嘱和其妻之语为然。
诊其脉,沉实有力,望其舌,根部牢覆少许黄腻苔。究其所因,系始于营卫失和,继而痰热壅于上,迫液外泄,故寝汗不止。盖痰淤同源,淤血积于下,腹胀始作。

询其所服药饵,消炎清热者有之,补肾益阴者有之,径直止汗消胀、调整植物神经功能者亦有之。
消炎清热而腹胀反甚,是因寒凉之剂“利于松柏而不利于蒲柳”(明·吕复)。补肾固涩之剂,于痰瘀兼作之疾,无异于助纣为虐,实实之谬,故反使痰瘀内迫,寝汗尤多。调整植物神经功能云云,似是而非,习中医者,应本中医之理为务,尤不应为其所惑。
患者功垂戎马,现却以车代步,座机为常,肥胖之躯,静多动少,致使气脉运行不及而痰瘀内生。饮醇降压、减胀,是酒性辛散,通血脉,活气血,痰瘀得以暂解之明证。

姑以痰瘀分消之法为治。
处方


药用:莪术15克,怀牛膝15克,全瓜蒌15克,杏仁10克,浙贝母10克,炒川楝子10克,甘草6克。另用鸡内金二份,佛手一份,为末与服(碾极细末,每次随药吞服2克)。



“散者散之”,以冀痰痰瘀分之势。服药二剂,即见殊功。初战告捷,守法不移,药味稍事更变,续诊三次,诸症豁然,多年来健如常人。

三、血瘀血虚头痛,活血养血并施


陈××,女,51岁。头痛二年余不瘥,后脑部疼痛尤甚。
其所怪异者,行走时痛减痛止,静卧时反痛甚痛剧。长期服止痛剂罔效。为缓其痛,故常以步履代“药”,酷暑严冬,亦需履旋于室。
“好汉怕头痛”,头痛久宕不止,殊为所苦,且久痛致虚,因而离休在家。面色无华,脉弦滑而无力。
举凡痛证,不通之理则一,然虚实有别。血瘀作痛之机易识,尤其时值活血化瘀之法盛行,故瘀血作痛之症已为世所共知。血虚运迟,阴血瘀而不能上达,不荣则痛,亦属不通之谓,然血虚运迟不通之理,一时却难洞察。
血虚不能营于上,清旷之地失养,故痛作。血虚成瘀作痛,需假其行走伸展阳气以畅血行,故行走和小劳可痛减。
血虚、血瘀均为血痛,二者往往相兼为患,故其为治,固不可混,亦不可离。

程钟龄所言:“知其浅而不知其深者,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者,犹未知也。”是说有至理焉。
本症病涉虚实两途,治当养行并举。
处方


药用:当归20克,白芍30克,延胡索40克(醋制,延胡索止痛成分在酸性环境中能发挥更强的效应),郁金10克,炙甘草15克。




当归既养血,且活血,功备双相,一药而俱二功。芍药、甘草为伍,酸甘化合,养阴制挛止痛。郁金行气入血,誉称郁中之金。女性久病不瘥,心怀隐忧,气血郁滞,势所必然也,故使郁金以为佐。延胡索不仅是活血止痛之佳品,且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故不论虚实皆可用之。
现时元胡多系人工栽培之品,其药力远不及天然生长者良,故重用而复以醋制方效著,杯水车薪、炮制不良者,则无济于事。
中医制方疗疾,有单骑独战,以少胜多者;亦有四面出击,一病而分治之者。本方药仅五味。然“药对”、“药组”之厥功宏矣!归、芍养血止痛;玄胡、郁金活血解郁止痛;而芍药、甘草为伍,酸甘化合,养阴濡脉、缓急止痛。
仲景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其病在下,今用以治上,上下虽异,其理则一。盖一体之躯,岂可截然分为上下者也。欲效期乎速,必先法乎巧,古方今用,务必有创新,且重在一活字。
综合本方之主辅佐使,堪称物物为用,矢矢中的,虽不敢自信,亦为一失也!疏方毕,心境泰然。自谓审证真谛,纵不全瘥,当可小瘳。果一剂立解其苦,五剂而痛止病瘥(后二剂,加制乳没各1克,以定痛行瘀)。

四、顽痰生恶疮,治痰建奇功


丁×,男,6岁。患疡疹三月不瘥。
多番医治,耗资数百元而罔效。越二月,疡疹剧。疹如大豆,弥漫成片,遍身皆有,头面犹甚。渗水如胶,气腥臭,糜溃浸淫,七窍莫辨。人见之皆恻焉!亦令人作三日呕!疡疹虽糜烂不止,然搔痒不甚。
症之难辨者详于脉,脉之难辨者凭于舌。望舌时,患儿口中秽垢粘腻,腥酸之气扑鼻,询其二便,其父相告:粪便稀溏,气臭如败卵。
疡,皮肤溃烂、生疹之总称(包括西医所称之各类湿疹)。其辨有三要:搔痒甚者风甚;痛热多者血热(或阴虚血热);糜烂不止,滋水粘连如胶者,乃痰湿作祟。
湿遏既久,聚而为痰;痰湿化毒(可为化学性者,可为物理性者,可为生物性者等等),凝聚于皮肤肌腠,腐伤气血(是理见《灵枢·痈疽》),发为顽疡恶疮。
“风过花丛气亦香”,疡气腥臭,口中出秽浊之气如败卵,此痰毒痰热外溢之症谛也,当以化散痰湿之法为治。设若辨证有误,滥用清热消炎剂,自不啻以溉滋渍,雪上加霜。
楚地仲夏,虽炙热如焚,然湿气亦弥漫于六合之间,热与痰湿合,痰湿反复恋热,势如污泥入油,致使顽疡延宕不愈,病势日剧。
姑拟化痰祛湿解毒法一试。
处方


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15克,连翘15克,苍术6克,荆芥6克,天花粉15克,象贝10克,薏苡仁30克,地肤子10克,明矾6克,蜈蚣1条,甘草6克。



上药系由《妇人良方》之“仙方活命饮”和《景岳全书》之“连翘金贝煎”以及《医宗金鉴》之“五味消毒饮”三方增损化裁而成,同时用药液擦洗疮面,以期内外分消。

小儿阴阳稚弱,复为恶疮戕伤,罹患之躯,脾胃气血暗耗,故服药量宜少,更不能使其极。但药应少少频饮,即重剂之轻用耳!恰似微风拂煦,使轻剂以取重疾,化散肌腠间留伏之痰毒。
一周后复诊:病势大减,其父快慰,以躯代骥负子,言其药力神奇……云云。其时疮痂痊愈,稚丽之气外露,雀跃喜人,与病前判若二童子也。
“顽痰怪症”、“百病兼痰”之症,不独“不惑”、“天命”……之人有之,襁褓婴幼亦有之,内妇疾患有之,外科、皮肤疾患亦有之,识得个中趣,是为中医高手。
行笔至此,顿生感慨二端:
(一)严重皮肤疾患,若外用药不效,需改弦更辙,求治于内,外病内治,其效果往往比径直外用药效果为佳;
(二)不少中医同道,治疗皮肤疾患时,常步西医后尘,往往滥用抗生素类药物,放弃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良可叹吁!

五、痰瘀攻冲瞳神,化痰行瘀救危


张××,女,19岁。素喜恣食甘肥,且临盘大饱。
经期受风,忽右眼视物不清,胀痛甚,继而口眼㖞斜,经治二日,病尤剧。右眼及头之右半部胀痛甚,瞳神散大,视物不明。尿黄,便结。苔薄黄,脉滑数。
由于病情发展急骤险恶,阖家茫然,1984年11月28日由其父兄陪同就诊。
愚之助手沈君,攻读细心,因其母系西医眼科名教授,故临症疗疾多中西结合。对此瞳神散大,来势迅猛,胀痛难忍之症颇疑惧,示愚审慎为之。愚曰:西学东渐之前,中医疗疾,险恶危急之症,无日无之,何至疑惧如此耶!
瞳神之疾,固属重症,然中医救危之法亦多。举其大要有二:眼疾急症,多系痰瘀、痰火上攻之候。慢性疾患,多为肝肾阴伤,兼夹痰、瘀。
此症乃素体痰湿内盛之辈,汛期受风,痰瘀随肝阳上冲瞳神使然。其病急骤而剧者,乃正盛邪实,不足为虑耳,毋须杞忧太过!
处方


即揽笔疏方:夏枯草30克,玄参20克,决明子(碾细)30克,钩藤30克(后入药煎),菊花20克,赤白芍各10克,延胡索30克,川贝母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水煎热服,取离照以散阴霾之妙。嘱其带厚口罩使患处避寒。



夏枯草、玄参散结化热痰。决明子、钩藤、白芍、菊花平肝熄风,肝气平降,痰湿上冲之势可减。川贝、杏仁降肺化痰。延胡索、赤芍行血止痛,与化痰药为伍,分解痰瘀胶着之势,痰瘀分消,风邪自无附骊之地。
服一剂,头目胀痛减,瞳神已见缩小,再晋二剂,病大瘥,视力几近常人。带药五剂返里(药量减其制,加当归15克)。数月后寄书称谢,言其视力、精神、食欲均正常。
中医独特的理论与经验,系植根于长期的临床实践之上,故久胜不衰。然临危不惧,剑胆琴心,又是立起沉疴和积累新的经验所不可缺少的胆略,孰谓中医不治危急重症者欤!若有,是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六、燥痰叩金作鸣,滋阴润燥为上


某男,老年。咽嗌干涩,时时呛咳,目胀,或咯唾稠痰。胸膺痞闷,心烦,口苦,尿黄,常便秘。上症时重时轻匝月。侍医以二方见示:一为温化痰饮剂,一为养阴润肺方,谓愚孰可取而孰可弃?
望形色,察色脉,径问其所苦,是中医立方遣药之前提,而患者形色、舌脉未见,却要定方于俄倾,岂可为乎?
遂告曰:中医疗疾,不独四诊八纲不可弃,而形体之强悍羸弱,性情之亢奋抑郁,以及劳心劳力之不同等等亦不可废。医之使剂,犹将之用师,适则健体除病,反则罔效,甚至戕身益疾。
侍医信然,始悉患者已年逾花甲,虽形体魁梧,然公务繁多,运筹帷幄,日理万机。吸烟多而支支相继,饮食清淡而酷食辣,且素有便秘宿疾,殊为所苦。
盖人身津液几何?年半百而阴气自半,就年龄、工作而言,津液耗损势所必然,复为神思过度,彻夜“操刀”之累,肺胃阴伤已不待言。患者久受烟、辣之气灼炼,津液耗伤,燥痰之疾又首当其冲。
人身津液,五脏一气系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肺胃津液耗损,势必下汲肾阴,遂致阴伤而燥咳之诸症作。操劳太过之人,久受烟、辣灼炼,其伤津耗液之势,又较他人为害为烈。
自信推断无错,当取滋阴润燥之方为治。
处方


药用:川尖贝20克,全瓜蒌10克,麦门冬20克,清半夏10克,甜杏仁10克,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蜜甘草6克等13味药为伍,复以甜梨100克入药,寓食疗于药疗之中,以溉救沃。



滋阴养液可润肺燥,可柔肝直,亦可滋养胃肺之阴。津液充而金木得养,燥痰为祟之势自可减灭,咽嗌干涩、呛咳、口苦、心烦之症自平也。
顾松园说:“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顾松园医镜》)一般患者尚应如此,本案尤需慎审为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肥而修者饮剂丰”云云,只言其常,未达其变,若不深究其隐微,误投辛温、甘温之品,自不啻拥薪就火,焰上添油,势必轻症致重,重症致危矣!
汤液入咽,自感咽嗌滋润,胸中快然,口苦、呛咳减。一剂毕,愈疾过半,越二日,药晋五剂,疾痊。并亲勉慰其劳。至此对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的认识又深悟其一仞。
歧黄术,自古迄今,一直是一门综合性、辨证性很强的学科,为上工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著至教论》)这是中医学理论的优势和特色。为医者务必洞悉人情,谙练时务。
细心的读者当不难发现为本案患者选方制剂难度的!愚不忍自私其密,兹将其医理、事理条贯成文,与同道共勉。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专门讲小便问题各类验方

专门讲小便问题各类验方

原创 胡大森 青囊译录

小便问题有很多,包括小便失禁,小便不通,尿血,尿频;更广泛的阴部问题包括;阴痒,潮湿,阴部湿疮,尖锐湿疣,梅毒等等。


中医讲人有九窍,除了眼、耳、口、鼻上七窍,就是下窍的前后二阴。此统称为九窍。窍者,连通内外之通道,实际上人体连通内外的通道不仅仅是九窍,还有毛孔窍道,中医称之为“玄腑”,也叫“鬼门”。金元四大家之一,寒凉派代表人物刘完素谓之:“以宣通为用,以闭塞为病”。这是题外话,这里仅作参考。重点记录小便及阴部问题的各类用方。
一,梦中遗尿
桑螵蛸十个,焙干研成细粉,白砂糖调服,立愈。
民间土方:用肉苁蓉15克,炖猪瘦肉半斤,连续食用2-3次即愈。
二,小便不禁
白薇9克,酒炒白芍9克,研成粉,早晚各一次,温酒调服,效果佳。
三,缩阳入脏
硫磺6克,研成细粉,以温酒调服,服之立出。
四,小便不通
用葱三斤慢火炒香熟烂,用纱布包裹后反复熨烫肚脐下即通。又方:凡是小便不通,危急之时,诸药无效时,急寻白菊花根捣烂加入白酒调和,温服即通,神效。没有白菊时可以选家中种的菊花根,用同样方法操作一样效果。
另方:陈麦秸一把或陈年草帽碎下若干,水煎服立通。另一个方法:通天草(即荸荠叶)水煎煮后服用,立通。
民间还有验方:鲫鱼一条捣烂,以少许填在肚脐内,小便即通。
五,小便出血
血余炭6克(研粉),滑石粉3克,生地煎汤调服。
浮小麦加童子尿炒干,研成粉沫,以赤砂糖调服15克,一剂即愈。
六,绣球风(阴囊湿疹)
民间土方:茄子棵连根、枝、带叶,一起切段,煎煮后熏洗阴部,一周后即愈,此方甚验。
七,阴痒湿疮(妇人用方)
外洗方:蛇床子30克,川椒9克,白矾9克。水煎煮先熏后洗,数日即愈,此方效果极佳。
口服方:逍遥八物汤
人参6克,柴胡3克,白芍9克,当归9克,海螵蛸9克,山药9克,茯苓9克,生甘草3克,肉桂2克。水煎服。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其实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

 

其实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要先破意识形态变成概念,回到善恶念来,这个时候通常取善念、造善业,虽然是有为法,但至少是善念,不像那变异念那么多恶念。而且你要知道在善恶念这当中的第一念、第二念,根本也不是我们所讲的第一念、第二念,你讲的第一念、第二念根本就套用人家的话,跟生灭念那边无关,你完全都是综合法尘里头的一种概念,而且是很粗糙的。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跟你要求的是,你要先把为人处世的修养这个部分先做好。这个地方你不做好没用,你少装潇洒,那不是潇洒,那叫堕落,你先把自己弄好。譬如很多人看人家用个好东西就“哼!我都不重视那个”,那不是不重视,因为他没水平,好坏都分不清楚,台湾话讲的“鸭扁嘴吃粗糠、吃白米分不真”,那东西好坏,他分不出来的,他不是真潇洒。真潇洒的人很清楚这个好、那个不好,好的我可以给你,因为我不介意,那你现在是根本分不清楚嘛!好坏、粗糙还是精细,你都分不清楚。
  所以你一定要进到善恶念这边,那个变异念一定完全要除掉,你只要装潇洒的、装大方的,通通都是变异念。你要弄清楚,现在这个世间面具太多了,你很容易用这样来混淆,这个混淆会使你永世不得翻身。因为你的模式是错误的,你都是变异念的模式在那边转,你不是生灭念的模式,所以你进不来,你无法提升自己,关键在这里!
  不是我们不能原谅你,我们没有办法说原谅你,因为你造的业,谁来原谅你?你受报谁来原谅你?跟谁原谅你都没有关系,我们只是告诉你说,你一定要远离变异念。问题是你的杂讯、你的人生观,使你活在变异念里,又自命清高,这就很糟糕。自己明明就很低级,然后又要装成很了不起,低级跟了不起没关系,你不要扯在一起,这你一定要弄清楚。
  要修行先把这个地方调整,而且在放下变异念的同时,还能够把你不健康的人格给矫正过来。你假如变异念不放下,你一定有很严重的人格性问题,因为无法放下变异念的人,他的第一个缺点就是不知反省,没有办法反省、检讨自己,他不知忏悔,即使有忏悔也是演戏,演给你看,“好啦好啦!我错了,算我错了可以吗?”那叫什么忏悔嘛!“好啦!我去拜忏啦”,那其实拜给你看,一面骂一面拜,那有用吗?
  所以我们会经常反省跟检讨自己说“这样对吗,我应该怎么做才对?”其实这个时候你真心在忏悔的人,已经到了要入流的地方了。因为你经常在反省检讨,除了与人相处之间的应对进退关系以外,包括你的念头都在想“我这样想对吗?我这样想是属于什么?”所以我们常跟各位讲,其实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人生有好多路可以走,而且你可以走得很美、很灿烂,修行就是让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因为会反省、会检讨的人,你一检讨会发现其实不是只有这样,这样可以、那样也可以、那样还可以,那你就有很多种选择。不懂得反省检讨的人会在那一个地方一直硬拗,硬要说清楚、讲明白,那你只有一条路,而且那条路你已经弄错了,还硬是要找理由,那就完了,这是关键处啊!
  所以一直在变异念里头的人是不知反省、不知检讨、不知忏悔的人。那么到了善恶念里面,你会发现在这里的人很懂得感恩,很懂得跟人家分享,很懂得忏悔,所以在善恶念里面可以累积很多的资粮道跟福德。而且他不但积累资粮道、福德,还能结广大的因缘,所以他因缘很好、福报很大、资粮道很充分,你慢慢地去留意。
  所以光是这个部分,虽然属于有为法的部分,你都没有办法厘清,你怎么进入生灭念里呢?这个部分你一定要先弄好,你的人格性才会达到六十分以上。当你在生灭念里头,你的人格性的成绩会一直往上提升,只是快慢而已。人格性不健全,你的基本资粮道就不够,就没办法修行,你一修就出问题,所以我们这里一再跟各位讲,你要从这里开始。

撷自《耳根圆通章讲记》

從我的iPhone傳送

分享:文殊菩萨亲传萨迦祖师的四句窍诀

分享:文殊菩萨亲传萨迦祖师的四句窍诀

养性读书会


萨迦派五位祖师大德之一的根噶宁波,是名副其实的观世音菩萨化身。有一天,他在禅定中真实地见到了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给他传了《离四贪》教言,教言文字不多,只有四句:第一,贪爱今生非教徒;第二,贪爱三界非出离;第三,贪爱自利非菩萨;第四,若有执著非正见。


他深深地体会到,在这四句教言当中,已经包含了所有显宗部分的窍诀。后来的很多萨迦派祖师大德,包括萨迦班智达在内,都撰写了《离四贪》教言方面的注解和修法。

从此,这四句教言就成为萨迦派法脉中非常重要的窍诀,也受到藏传佛教其他教派与汉传佛教的高度重视。所谓窍诀,是指不需要学太多知识,仅仅依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能找到一条解脱之路。

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不叫窍诀;用言简意赅的方式传讲深奥的东西,让大家轻而易举地通达、精通,才叫做窍诀。它是从佛法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文字虽简单,但内容却深不可测。


什么是离四贪

离四贪,即远离四种贪心。其内容,浓缩了所有显宗法门的教言,与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法王如意宝的《胜利道歌》的意趣基本一致。

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是从肯定的角度来论述的,比如:出离心是什么、菩提心是什么、什么叫空性见,等等;

《离四贪》教言,则是从否定的角度来论述的,比如:什么不是出离心、什么不是菩提心、什么不是空性见,等等。二者之间的差别,只是视角的转换而已。

离四贪是一把标尺

很多人常问:修外加行、内加行或菩提心要修多长时间?什么时候算是修完了?通过学习《离四贪》教言,就不需要问别人。

自己衡量对照,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算是修完了出离心或菩提心,还需不需要继续修等问题,所以,学习《离四贪》很重要。




这28个字背后的深意

一、“贪爱今生非教徒”

“贪”或“爱”,在佛经里的意思,都是指贪著。“教徒”特指佛教徒,即修持大乘佛教或小乘佛教的人。此句教言的意思是:如果只贪爱今生,不考虑后世、解脱,更不考虑成佛,就不算是佛教徒。

“贪爱今生非教徒”,是从否定的角度阐明:如果仅仅为了贪爱现世的吃喝玩乐做打算,则即使行持善法,也不算是佛教徒。我们可以用这句教言为标尺,衡量自己是不是标准的佛教徒。

二、“贪爱三界非出离”

出离,就是离三界苦,证涅槃乐。修外加行的目的,就是修持、培养出离心。很多人经常问:什么时候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外加行算是修完了?

检测外加行是否达标的尺度,是观察自己是否仍然贪爱三界。所谓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即六道轮回。

对三界中欲界的饿鬼、地狱、旁生三恶趣,应该没有人会贪爱,但还是有人会贪爱人、天两道的人天福报。真正的出离心,是对三界六道非但没有丝毫的留恋,甚至还有强烈的厌烦心。

即使修行不是为了现世利益,但只要还存有来世享受人天福报的心,不想成佛,不想解脱,就不是出离心。“贪爱三界非出离”,把挣钱、享受,作为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严重的贪爱,这样就没有出离心。

我们必须常常反观自心:自己贪爱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最低限的出离心?如果连最低限的出离心都没有,甚至以后都不能突破这一缺失,我们的解脱就没希望了。

三、“贪爱自利非菩萨”

所谓菩萨,是指发大乘利他心者。教言指出:如果贪爱自利,不喜欢利他,随时随地都把自己的事作为头等大事的人,就没有菩提心,当然也不是菩萨。

在没有证悟一地的无我见解之前,凡夫随时随地都会冒出贪爱自利的念头——资粮道的时候比较严重,加行道后期会逐步淡化。证悟一地以后,虽然没有明显的自利心,但还有自私的种子、习气。

所以,对凡夫来说,从低处入手比较切合实际,若是一下子要求太高,总看不到希望,久而久之,就可能产生对修习大乘佛法退失信心的危险性。

所以,佛也没有这样要求初学者,而是要我们循序渐进、次第有序地学菩萨道、行菩萨道。对很多人来说,做到不贪今生,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贪三界六道,也勉强能接受。

但不贪爱自利,就很难了。不过,我们也不用气馁,通过菩提心的修法,肯定能达到目标。如果发现不足之处,就相应地去修外加行、四无量心与菩提心。



四、“若有执著非正见”

正见,是指证悟空性的正确见解。不能有任何执著,甚至对空性的执著都不能有。如果存在着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执著,就不是证悟空性的究竟见解。

在修行初期,要破除对物质的执著,但是对空性的执著可以保留。当对物质有执著的时候,建立一个空的念头、空的感受,就可以推翻我们对不空的执著。

单空虽然不是高层的空性见,但它与轮回的根源是矛盾的,所以能断除轮回的根源。这样一来,对物质的实有执著就很容易推翻了。

“若有执著非正见”,若有执著,就不是正见。所以,最后对空性的执著也要放下,空与不空,净与不净,有为法与无为法,常与无常,幸福与痛苦,都是相对的法。

任何相对的东西,其中一个不成立,另一个也就不成立。比如说左与右,如果从来没有左的概念,自然就不会出现右的概念。同样,如果从来都没有不空的观念,空的观念也不会产生,空是观待不空而成立的。

凡是相互观待的,都叫做缘起;凡是缘起的,都是无常的有为法。所以,常与无常、空与不空也是凡夫境界中的概念,是释迦牟尼佛和后来的上师们为了方便给我们讲空性,而创造的法相名词。

在最后的境界中,根本没有语言能表述、意识能思维的东西存在。龙树菩萨在《中论》当中也再三提过:最后什么都不承认。在标准的正见当中,不能有任何执著!

所以,还是要先修出离心与菩提心,然后再修空性。空性也要分两个层次:先修中观自续派的空性——单空,这个比较容易接受;

然后再修远离一切执著的中观应成派的空性,这些全部修完以后,再修一两年的寂止修法,这样就为以后修大圆满或大手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后再去请一位真正的、有大圆满证悟境界的上师传授大圆满,并孜孜不倦地修持,最后一定会成功。


從我的iPhone傳送

真正的修行人:宁静、平和。

真正的修行人:宁静、平和。

宗萨钦哲仁波切

从前有个说法,8小时睡觉,8小时工作,另外8小时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工作、吃饭、在路上,剩下的时间就是晚上那几个小时。大多数人会看电视、上网、和朋友在一起,如果决定修行,娱乐的时间就会被取代。周一到周五,这段时间只有4-5个小时,当然还要收拾屋子、做饭、洗衣服。所以当你决定开始修行,将会逐渐远离一切娱乐,远离电视、网络,远离朋友们,因为打电话、聚会是很浪费时间的。远离娱乐,这算是修行人的第一个特征吧。

接下来,就是在这3个小时左右,自己面对自己,独处。在这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将是现代人所难以理解的。对我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忙碌的心态,拼命挤出来的时间,这么大代价换来的空闲,我们习惯了赶时间,习惯了完成任务式的生活,也许这时候我们很困、很累、很想休息,赶紧修完吧!
一旦开始修行,就会很想快点修完,这太可怕了!我会什么都不做,直到忘记时间;或放慢持咒念诵的速度;或是集中精神专注大礼拜观想,这一切都是为了进入修行的状态,远离忙碌的状态。真正的修行人,是宁静而平和的,禅定的力量,让他远离了忙碌的散乱和疲惫的昏沉。远离忙碌,这算是修行人的第二个特征吧。

接下来,便是远离有为的造作,远离期待和恐惧,强大的虔诚心和空性的体证,升起强烈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发起无伪的世俗菩提心。进而体会到修行的快乐,法喜充满,与上师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使得心相续发生着转变,到此不再怀疑什么。坚定的信心,使得你爱上了修行,把修行真正的融入到生活中。享受修行,这算是修行人的第三个特征吧。


從我的iPhone傳送

这4种东西和蒲公英是“黄金搭档”,泡水喝,排肝毒降火,还补气血

这4种东西和蒲公英是“黄金搭档”,泡水喝,排肝毒降火,还补气血

彦页 金兰中医说



现如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了,而对一些中草药也越来越感兴趣。蒲公英就是常用的中草药之一,使用蒲公英与这4种草药搭配的话,能够起到很好的排肝毒、降肝火,补充气血的功效。

1.蒲公英+枸杞
蒲公英原本就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之效,同时对于一些肝火导致的疾病,如目赤肿痛、口干舌燥等都有较好的效果,若女性有乳腺增生或者是乳腺炎等,都可以使用蒲公英帮助消肿散结、通经活络。
同时蒲公英与枸杞相搭配的话,能够起到很好的养肝肾之效,对于肝脏功能下降所导致的一些症状,比如视力疲劳、肝火旺盛等能有很好的缓解功效。
2.蒲公英+金银花
蒲公英与金银花的搭配,对于治疗一些热性疾病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金银花与蒲公英搭配清热解毒效果能够更好,同时对于一些风热感冒,或者是其他热性疾病如痤疮等,都有较好的治疗功效。
3.蒲公英+山楂
山楂有很好的降低血脂的效果,而血脂一降低能够帮助缓解肝脏情况,所以蒲公英加山楂就能有很好的保护血管、延缓血管衰老,同时能够活血化瘀的功效。
4.蒲公英+甘草
蒲公英原本就有清热解毒之效,若长期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使用,如果蒲公英加上甘草的话,就能够充分缓和蒲公英的药性,同时有很好的补益气血的效果。那些体质偏虚弱,但是又有热性疾病的人群,可以使用蒲公英配合甘草使用。
蒲公英在平时的生活中虽然很常见,但是却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怎么使用的,所以若拿不准哪一种药物可以和蒲公英搭配,应该去医院咨询医生,最好是从药房拿药,而不应该自己在野外乱采,否则的话很可能因为眼拙用错药物,万一出现了一些过敏反应或者毒副反应,反而得不偿失。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与人相处,有些事情不要处理为好。

与人相处,有些事情不要处理为好。

净界法師

我们人跟人之间的相处,我们经常会讲一句话说:解决问题,我们之间有障碍,要解决一下,沟通一下。其实解决问题,只是对了一半,有些问题是不能解决。比如说:有些事情是有对错的,这个在因果上是有对跟错的,那应该解决,大家把话讲清楚、说明白,这样子就把问题解决掉了...但是有些问题,是没有标准的答案,通通对,只是个人看法不同而已,这样子,诸位要知道,人跟人之间就不能解决问题,叫作化解问题。诸位你可能会觉得有些事情,人跟人之间有些事情把话讲清楚了,会比较好;有些事情话不讲清楚比较好,话没讲清楚,彼此间的差异还能够互相包容,达到一定的平衡跟默契。
有些事情把话讲清楚了以后,大家扯破脸,永远形成对立。... 我们以前受西方教育,就是说什么事情请你过来,你怎么样,我怎么样,讲清楚。其实这样子,可以处理一部分的问题;有些问题真的是不要处理,通通不要动,不要动的时候,还能保持一定的平衡。大家不断地提升自己,从个体生命慢慢回到整体生命,把心带回家,慢慢慢慢悟到真如理的时候,大家看到生命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时候,大家会一笑置之....其实你在人世间的相处,就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解决的,只能够化解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让时间慢慢地淡化,这个是最好的方法。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中医张胜兵:皮肤黄又痒,竟是胆囊癌导致!自拟方见证瘤体缩小症状全无

中医张胜兵:皮肤黄又痒,竟是胆囊癌导致!自拟方见证瘤体缩小症状全无

原创 张胜兵中医 



胆囊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当胆囊癌进展到晚期时,黄疸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黄疸是由于胆道阻塞,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而引起的。那么,胆囊癌引起的黄疸怎么办?如何治疗缓解?
一、手术治疗
对于胆囊癌引起的黄疸,现代医学认为手术治疗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将胆囊切除,同时进行胆道引流术,可以有效地解除胆道阻塞,缓解黄疸症状。但是,手术治疗只适用于早期胆囊癌患者,对于晚期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胆囊癌引起的黄疸症状,主要包括抗生素、利胆药、保肝药等。但是,药物治疗只是缓解症状,不能根治黄疸。
三、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黄疸的发生与“湿”、“热”、“瘀”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治疗胆囊癌引起的黄疸应以清热解毒、利湿排浊、活血化瘀为原则。
常用的中药包括茵陈、栀子、大黄、黄芩等清热解毒药,以及茯苓、猪苓、泽泻等利湿排浊药,还有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
中医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并有效消除患者的黄疸症状,而且能够深入根源,从根本上铲除黄疸产生的病理基础,确保治疗过程后不留任何后遗问题。
我曾遇到了一个胆囊癌的病人,当时的情况也是非常的危险,癌性肿块已经侵犯肝脏、胆囊周围及腹膜,已经造成了腹膜淋巴结转移,这位患者已经做好自杀的准备了,还好子女没有放弃,辗转各地求医,最终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我处就诊。
最终我也没有辜负患者所托,患者在服药3个月,去做检查发现胆囊占位明显缩小,身体没有任何不适。
下面就请跟随我一起看看我是如何制服“癌中之王”胆囊癌的吧!



          右上腹隐痛三个月,竟是胆囊癌          




邓某,男性,62岁。

主诉:右上腹隐痛3个月、皮肤黄染1周。

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并进行性加重,CT示胆囊区占位伴周围组织侵犯,诊断为胆囊癌。1周前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如浓茶样,大便逐渐至白陶土样,并出现皮肤瘙痒。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

症见:患者皮肤巩膜黄染,肝区隐痛,纳偏差,寐可,大小便可,舌淡红苔白小腐,舌下严重瘀阻。脉整体滑涩,双关小豆。

既往史:肾囊肿、肺气肿、肝小血管瘤、动脉粥样硬化。

影象学检查: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示胆囊癌,侵犯肝脏、胆囊周围及腹膜,肝门区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肝内胆管扩张明显。




中医文献中并未明确提出“胆囊癌”的病名,但一些相关描述与胆囊癌的病因证治相类似,可属于中医学“胁痛”、“积聚”、“黄疸”等范畴。此患者的中医诊断就是黄疸
本例患者胆囊癌已经侵犯肝脏,由于胆管阻塞,胆汁无法排于肠道,造成胆红素入血,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如浓茶样;由于没有胆汁参与肠道消化,故大便逐渐至白陶土样
胆囊癌已经侵犯肝脏,导致肝气郁结,故肝区隐痛;肝血不足,肌肤得不到阴虚血滋养,导致皮肤瘙痒。
在五行当中肝属于木,脾属于土,肝气有余,木乘脾土,脾胃功能失常,那么消化也会出问题。若肝气郁结就会导致脾胃升降失调,导致纳差。
再看舌象和脉象。
舌苔白小腐,为脾虚生湿,湿聚成痰,痰湿壅滞;
舌下严重瘀阻、脉涩是血脉瘀滞,故脉整体滑为痰滑;
关脉小豆乃肝气横逆,气机壅滞中焦脾胃之象。
中医认为,肝与胆相表里,胆附于肝,二者经脉相连,胆汁来源于肝,受肝之余气而成,注之小肠,为消化饮食不可缺少的物质,因而胆囊癌的成因与肝胆疏泄功能的失常密切相关。
所以患者的证型就是肝气郁结、脾虚生湿、痰瘀互结。
问题找到了,如何解决呢?
肝郁脾虚了,那就疏肝健脾;痰瘀互结,那就化痰祛瘀;有癌性肿块了,那就软坚散结。
所以我采用自创方剂鳖牡逍遥散、体阴用阳肝瘤汤、五仙散加减治疗。



          服药3月,肿瘤缩小         



具体处方如下:

柴胡10克、香附10克、延胡索10克、醋鳖甲30克、牡蛎30克、浙贝母30克、法半夏15克、胆南星10克、炒芥子10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炒鸡内金10克、鸡内金15克、炒山楂10克、炒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丹参30克、红花15克、川芎6克、桃仁10克、青皮6克、山慈菇15克、茵陈10克,7剂,水煎服。

同时为患者配制丸药一疗程,配合水药同时服用。
二诊:肝区疼痛消失,胃口转好,在上方基础上加枸杞10克。
随后治疗在上方基础上略作加减,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服药3个月,患者反馈影像复查胆囊占位明显缩小,感觉一切正常,无任何不适。



          自创方子见效快          



鳖牡逍遥散、体阴用阳肝瘤汤、五仙散都是我自创的方子。
针对肝气郁结,那就派出柴胡、香附、当归、青皮、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
针对黄疸,派出茵陈以清肝热,祛黄疸。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提出了治肝当先实脾的论点。
脾这个脏器喜欢干爽,最讨厌湿乎乎地了,痰饮清稀又是寒湿属性的,你必须投其所好,顺应它“喜燥恶湿”的脾气。
所以针对痰湿,派出了千古祛痰名方——二陈汤,以及既能补气,又能化痰的六君子汤。
法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二陈汤),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法半夏、陈皮(六君子汤),再加胆南星、炒芥子,这些药组合在一起,燥湿化痰力量杠杠的,能迅速祛除已经形成的痰;更妙的是它们还有渗湿健脾的功效,从源头上杜绝痰饮产生。
脾虚的人消化能力一般都不太好,这位患者已经62岁了,老年人脾虚吃下去的食物容易不消化,反而变生痰湿为患。 
针对纳差,所以方中加入炒鸡内金、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炒谷芽(五仙散)以健脾消食,再次给痰饮的生成加了一道锁。 
针对血瘀,派出赤芍、当归、生地黄、丹参、红花、川芎、桃仁,此乃桃红四物汤加丹参,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
针对胆囊癌所形成的癌性肿块,派出醋鳖甲、牡蛎、浙贝母、山慈菇、鸡内金,软坚散结。
大家发现没有,肃然都是软坚散结的药,但是却没有发现一味类似三棱、莪术这些破血逐瘀消癥的药,为什么呢?
该患者已经发生了肝门区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而“肝体阴而用阳”,不可强攻,只能够慢慢的软坚散结,并不是硬碰硬。
全方以合方加减化裁,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各方兼顾,故疗效确切。
二诊时患者症状已明显改善,加入枸杞以滋养肝血。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從我的iPhone傳送

旧案反思录(26)——胃癌与小青龙汤

旧案反思录(26)——胃癌与小青龙汤

原创 刘毅 一三生

            小青龙汤治疗胃癌一例
     (一三生的博客 2010-10-07 18:27:29)
     某老妇B超显示胃小弯大面积溃疡,确诊为肺癌。本人坚决不开刀不化疗,要吃中药。
    来诊时主要症状是心下胀满(癌瘤堵在那里,还能不胀?)、呕吐粘沫1~2次/日(炎性分泌物)。
    小青龙汤的辩证要点是“心下有水气”。心下有水气的证象之一就是呕吐涎沫,所以这个病可以用小青龙汤治疗,而不管这个涎沫是从气管或肺里咳出来的还是从胃里呕出来的。
   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一周后,病人呕吐粘沫明显减轻,病人感觉也好了很多。后来又加一些降气化痰散结的药,治疗一个月后,胃胀和呕吐粘沫的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论小青龙汤的“心下有水气”
          (一三生的博客 2010-10-09 21:20:16)
       伤寒论关于小青龙汤一共有两条:“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这两条都提到了“心下有水气”,那么所提“心下”指哪里?“水气”又指什么?
       小青龙汤一般用于治疗咳嗽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的疾病,所辨的证为“外寒内饮”或“水寒射肺”,主要表现为咳嗽或哮喘并咳吐泡沫样稀痰。这些吐出的吐泡沫样稀痰,是气管或肺里的分泌物。
       还有一种咳嗽或哮喘,并没有从气管或肺里咳出稀痰,而是从胃里呕吐出一些粘液或涎沫(可以是在服药前也可以是在服用小青龙汤以后)。这种情况也可以视为心下有水气,可以用小青龙汤治疗,例子可见前文:小孩咳嗽吃中药后为什么反而吐涎沫 。
       还有一种情况,病人既不咳也不喘,也没有见到表证,仅仅是经常从胃里呕吐出一些稀薄的粘液或者水饮,这也是“心下有水气”,用小青龙汤治疗同样有效,可见前文:小青龙汤治疗胃癌一例 。
      可见,小青龙汤所谓是“心下”,可以是肺也可以是胃。



         小孩咳嗽吃中药后为什么反而吐涎沫
        (一三生的博客  2010-10-05 21:44:57)
      近来先后有三个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孩子咳嗽吃了我开的中药后呕吐涎沫,担心是不是药不对路?
       期中一个最小的才两个月大,因肺炎住院十天不愈,出院一天后又发烧咳嗽,吃中药一副后烧就退了,但是吃中药1~2小时后就呕吐出许多涎沫。还有两个小孩四、五岁大,来治咳嗽,服药后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其实这是一个好现象,是一种排病反应。
       这三个孩子都是寒咳,我用的药都是小青龙汤加味,药性很热。病人服用后,如果胃里有寒痰水饮就会呕吐出来,表现为呕吐涎沫并加有未消化食物。吐出以后,病人不但不难受,反而觉得轻松。这些寒痰水饮吐出来后,病才会好。
      那个两月大小婴儿在服药后吐了一周,但吐的量渐少,咳嗽和肺里的水泡音渐轻(肺炎肺中有炎性渗出,所以能听到水泡音),又服药一周咳嗽和肺炎就全好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了悟究竟本质,如同一个哑巴所做的梦。

了悟究竟本质,如同一个哑巴所做的梦。

顶果钦哲 仁波切

了悟究竟本质,如同一个哑巴所做的梦,
听瑞的人们啊
它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对一个无法言语的人来说,即使他清晰记得自己所做的一场美梦,也无法形诸於言语。同样的,心的本质是超越任何形述的;没有语言文字能够定义心的究竟本质--法身。你可以说心是存在的,但是除了空性之外,你无法展现心的任何面貌。或者你可以说心是不存在的,但你又如何解释心的无数化现?心的究竟本质超越所有的描述,更非散漫的念头所能掌握。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