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分享:文殊菩萨亲传萨迦祖师的四句窍诀

分享:文殊菩萨亲传萨迦祖师的四句窍诀

养性读书会


萨迦派五位祖师大德之一的根噶宁波,是名副其实的观世音菩萨化身。有一天,他在禅定中真实地见到了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给他传了《离四贪》教言,教言文字不多,只有四句:第一,贪爱今生非教徒;第二,贪爱三界非出离;第三,贪爱自利非菩萨;第四,若有执著非正见。


他深深地体会到,在这四句教言当中,已经包含了所有显宗部分的窍诀。后来的很多萨迦派祖师大德,包括萨迦班智达在内,都撰写了《离四贪》教言方面的注解和修法。

从此,这四句教言就成为萨迦派法脉中非常重要的窍诀,也受到藏传佛教其他教派与汉传佛教的高度重视。所谓窍诀,是指不需要学太多知识,仅仅依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能找到一条解脱之路。

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不叫窍诀;用言简意赅的方式传讲深奥的东西,让大家轻而易举地通达、精通,才叫做窍诀。它是从佛法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文字虽简单,但内容却深不可测。


什么是离四贪

离四贪,即远离四种贪心。其内容,浓缩了所有显宗法门的教言,与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法王如意宝的《胜利道歌》的意趣基本一致。

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是从肯定的角度来论述的,比如:出离心是什么、菩提心是什么、什么叫空性见,等等;

《离四贪》教言,则是从否定的角度来论述的,比如:什么不是出离心、什么不是菩提心、什么不是空性见,等等。二者之间的差别,只是视角的转换而已。

离四贪是一把标尺

很多人常问:修外加行、内加行或菩提心要修多长时间?什么时候算是修完了?通过学习《离四贪》教言,就不需要问别人。

自己衡量对照,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算是修完了出离心或菩提心,还需不需要继续修等问题,所以,学习《离四贪》很重要。




这28个字背后的深意

一、“贪爱今生非教徒”

“贪”或“爱”,在佛经里的意思,都是指贪著。“教徒”特指佛教徒,即修持大乘佛教或小乘佛教的人。此句教言的意思是:如果只贪爱今生,不考虑后世、解脱,更不考虑成佛,就不算是佛教徒。

“贪爱今生非教徒”,是从否定的角度阐明:如果仅仅为了贪爱现世的吃喝玩乐做打算,则即使行持善法,也不算是佛教徒。我们可以用这句教言为标尺,衡量自己是不是标准的佛教徒。

二、“贪爱三界非出离”

出离,就是离三界苦,证涅槃乐。修外加行的目的,就是修持、培养出离心。很多人经常问:什么时候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外加行算是修完了?

检测外加行是否达标的尺度,是观察自己是否仍然贪爱三界。所谓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即六道轮回。

对三界中欲界的饿鬼、地狱、旁生三恶趣,应该没有人会贪爱,但还是有人会贪爱人、天两道的人天福报。真正的出离心,是对三界六道非但没有丝毫的留恋,甚至还有强烈的厌烦心。

即使修行不是为了现世利益,但只要还存有来世享受人天福报的心,不想成佛,不想解脱,就不是出离心。“贪爱三界非出离”,把挣钱、享受,作为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严重的贪爱,这样就没有出离心。

我们必须常常反观自心:自己贪爱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最低限的出离心?如果连最低限的出离心都没有,甚至以后都不能突破这一缺失,我们的解脱就没希望了。

三、“贪爱自利非菩萨”

所谓菩萨,是指发大乘利他心者。教言指出:如果贪爱自利,不喜欢利他,随时随地都把自己的事作为头等大事的人,就没有菩提心,当然也不是菩萨。

在没有证悟一地的无我见解之前,凡夫随时随地都会冒出贪爱自利的念头——资粮道的时候比较严重,加行道后期会逐步淡化。证悟一地以后,虽然没有明显的自利心,但还有自私的种子、习气。

所以,对凡夫来说,从低处入手比较切合实际,若是一下子要求太高,总看不到希望,久而久之,就可能产生对修习大乘佛法退失信心的危险性。

所以,佛也没有这样要求初学者,而是要我们循序渐进、次第有序地学菩萨道、行菩萨道。对很多人来说,做到不贪今生,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贪三界六道,也勉强能接受。

但不贪爱自利,就很难了。不过,我们也不用气馁,通过菩提心的修法,肯定能达到目标。如果发现不足之处,就相应地去修外加行、四无量心与菩提心。



四、“若有执著非正见”

正见,是指证悟空性的正确见解。不能有任何执著,甚至对空性的执著都不能有。如果存在着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执著,就不是证悟空性的究竟见解。

在修行初期,要破除对物质的执著,但是对空性的执著可以保留。当对物质有执著的时候,建立一个空的念头、空的感受,就可以推翻我们对不空的执著。

单空虽然不是高层的空性见,但它与轮回的根源是矛盾的,所以能断除轮回的根源。这样一来,对物质的实有执著就很容易推翻了。

“若有执著非正见”,若有执著,就不是正见。所以,最后对空性的执著也要放下,空与不空,净与不净,有为法与无为法,常与无常,幸福与痛苦,都是相对的法。

任何相对的东西,其中一个不成立,另一个也就不成立。比如说左与右,如果从来没有左的概念,自然就不会出现右的概念。同样,如果从来都没有不空的观念,空的观念也不会产生,空是观待不空而成立的。

凡是相互观待的,都叫做缘起;凡是缘起的,都是无常的有为法。所以,常与无常、空与不空也是凡夫境界中的概念,是释迦牟尼佛和后来的上师们为了方便给我们讲空性,而创造的法相名词。

在最后的境界中,根本没有语言能表述、意识能思维的东西存在。龙树菩萨在《中论》当中也再三提过:最后什么都不承认。在标准的正见当中,不能有任何执著!

所以,还是要先修出离心与菩提心,然后再修空性。空性也要分两个层次:先修中观自续派的空性——单空,这个比较容易接受;

然后再修远离一切执著的中观应成派的空性,这些全部修完以后,再修一两年的寂止修法,这样就为以后修大圆满或大手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后再去请一位真正的、有大圆满证悟境界的上师传授大圆满,并孜孜不倦地修持,最后一定会成功。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