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为何一些“庸医”的患者反而多?原因在这8种“江湖医生”的作业术上

为何一些“庸医”的患者反而多?原因在这8种“江湖医生”的作业术上

中医书友会


I导读:今天重发这篇文章,一是给普通可能成为患者的老百姓,二是给那些初出茅庐的医生。孟先生本文介绍的江湖医生作业术,到现在仍然存在,只不过名字和内涵有了时代的更新。让老百姓看,是为了规避。让初出茅庐的医生看,是让其清楚这里面的套路,避免被当了枪手,也千万别盲信一些看似“患者”很多的医生,以为他们医术很高所以才患者多。熟不知,有些是用了江湖作业术。真正有追求的医生,一定要远离。虽然这些只是手段,但要知道,手段用的久了,会反过来塑造你自己的思想和三观。会让你忘了“初心”而不自知。强调一下,之所以被称为江湖医生,是因为其使用的手段,并不是特指民间医生,在医院里,一样会有江湖医生。这个概念大家要清楚。

—本文约1700字,预计阅读4分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庸医与江湖医(节选)
作者/孟庆云
江湖医生走街串巷时,也如铃医或草泽医,手执葫芦医幡或虎撑铃串,也有一些技艺,甚至有几项绝招。有很多著作记载铃医或草泽医的神奇疗效。
但江湖医已经成为江湖百门中的一个以医为题的行当了。他们不以治病为务,成为地地道道的生意人。
江湖医以卖药为主,属于“文生意”。其中走方各地治病的称作“小帖生意”,卖药的称为“疲行”,因所卖的药是治不好也治不死的的“疲药”而得名。疲行中又能有诸多专工专卖。
卖药总名称“挑汉儿”的,其中卖大粒丸的称“挑将汉”,卖膏药的称“挑炉啃”,卖牙痛药的称“挑柴吊汉”,卖眼药的称“挑招汉”。之外,还有卖方书的,称“挑汉册子”的。
江湖人做生意讲究“尖、腥、合”三个字,“尖”是绝招,“腥”是会做生意人,“合”是守江湖规矩关照同行。江湖人常说“又尖又腥,赛过神仙”。
江湖医生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交际的三十年风盛一时。在北方以北京的天桥和天津的三不管两地为据点,向华北、东北辐射。例如天津人有称“小六子”的,走江湖,到哈尔滨,打出“王麻子膏药”挣了大钱。
江湖医看不起坐堂医,说他们“肝心脾肺肾,上街就赔钱”。江湖医也在集市上打场子坐地,称为“摆戏头”,全靠摆的好和有伎俩。据清末民初儒医恽毓鼎在日记中所记,有江湖医诊费竟高达九块大洋,在此医所开的方中有“糖炒石膏”,可谓苏轼所说的“医者以意用药”。

江湖医生八大伎俩

江湖医的伎俩有数种。一是摇大旗

,即说自己是某名医的几传弟子或多少代传人,有秘方。
二是咬碟子

,就是北方人弄口技说南方话,让你弄不清根底。
三是会打簧

,即治不好治不坏两头堵。
四是拉骆驼

,即现在所说的“托”。“拉骆驼”一语,来自明代江盈科《雪涛阁集·医驼》的故事。


某医生自诩善医驼背,而患者背直身死,此江湖医吆喝道:“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像箭杆一样直)。”后来将吆喝称拉骆驼。现在将找人帮他吹捧称“用托”。
五是找傻子

,即在打场子摆戏头卖药的时候,看到围观人群中,有憨厚可利用之人,让他说你这药的好话。
六是骂周仓

。周仓是给关羽扛大刀的,江湖医也有同伙的帮手,也在场子里在装药车旁坐着抽烟或替他倒茶水,他借骂帮手的机会调逗大家,活跃气氛。


这个“骂”后来发展成为“医骂”,医生给患者治病,总要骂前一个医生或者说其无能,或是给耽误了。
七曰“推”

,即往后推,说得吃多少付药见效。还有“送丧门”者,就是把预后不佳的病人推给其他医生,主要是推荐给竞争对手。
八曰“堆”

,即堆药,先开小方,以后逐渐加药味,堆到最后,一个处方八法俱全了。再无效,又回到“推”字上了,此次不是往后推日期,而是找借口,比如患者违反了饮食的忌口而使药无效,或者因某某问题,需到大医院检查一下什么才行,于是把责任和患者推走了,江湖医生称此为“医者移也”
以上八项,即是当年江湖医生的作业术。
如今这些故伎又沉渣泛起。以“医托”为例:北京叫“广告员”,四川叫“牵手”。四川将无证行医的医院叫“模场”,用自来熟的语言诱导上钩,以移花接木或祖传秘方的伎俩骗人相信。假名医包治百病称“千科”、“百病科”。
医托也得培训上岗,须记住暗语或手势,如摸摸头、摸摸肩,或咳两声都会代表什么症状,把患者领到假名医处,假名医就知病情,他一切脉,不用病人开口,便能说出病人病在何处,让患者信服。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医药文化》丨本文作者/孟庆云丨编辑/张亚娟丨校对/小熊、战士、党卫阁丨排版、视觉/十三丨值班、导读/居业。
•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