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化疗换髓,揭秘治愈白血病的中医疗法
原创 张胜兵中医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在儿童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较为常见,急性白血病占据了儿童病例的80%。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高峰集中在5至10岁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高峰则出现在1至3岁的小儿以及青少年时期。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贫血,由于患儿体内红细胞生成受阻,孩子会出现脸色苍白、指甲发白,以及皮肤和口唇黏膜变得苍白。严重时,孩子可能会感到头晕、乏力。
另外,反复感染和发热也是白血病的典型表现。这是因为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异常增生,异常细胞取代了健康的白细胞,导致高热和感染等症状。
出血是白血病的预警信号之一,多因造血系统受损,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所致。若孩子在无外力撞击的情况下出现出血或淤青,家长需提高警惕。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症状是无痛性肿大。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恶性增殖,并侵犯其他组织和器官,导致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大。
我曾接诊过一名5岁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经过诊断,判断其为阴虚外感型白血病。采用玉竹白薇汤方进行治疗,仅三剂药后,患儿的发热、咳嗽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血液已无白血病的迹象。
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我的辨证用药思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病情分析
【患者】王某,男,5岁
【主诉】发热10天,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家属代诉,十天前不明原因发热,到当地西医小诊所予以解热、抗炎、退烧处理3天,无效。后转至当地儿童医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由于此患儿乃家中独子,上面只有几个姐姐,再无男孩。家属得知后当场崩溃,医院准备予以化疗治疗,家属不甘心,遂经他人介绍请我去医院会诊。
【症见】患儿两颧潮红,轻微咳嗽,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读完主诉和病史资料,可知患者按西医的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根据患者的主诉“发热10天,加重3天”和症状,可知中医诊断为阴虚外感病。
症状很少,但还是可以判断证型的。
舌红少苔,脉细数是典型的阴虚,由于有外感所以脉偏浮,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两颧潮红,也是阴虚的表现。
所以患者属于阴虚外感之证,应以养阴,清热,发汗解表为主。故拟方玉竹白薇汤加减。
治疗过程
玉竹10克、白薇3克、淡豆豉10克、桔梗6克、薄荷6克、南沙参6克、铁皮石斛6克、甘草6克、葱白两根,大枣两个。
服用3剂后,患儿烧退了,咳嗽也消失了。
经查血已无“白血病”指征,痊愈出院。
这样的病案,在中医界,不仅仅是我,大部分专业一点的中医对于这种属于外感的“急性白血病”都很拿手,所以说治好这个病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也没有多么神奇。但是西医觉得很神奇,家属也觉得很神奇。
方药解析
白血病若是在古代,医术一般的医生也能够通过养阴清热,发汗解表的方法治愈患者。
纵观此病案,可以发现中医与西医治疗方法差距是如此之大,西医需要用很多生化指标才能判断患者所得的是哪一种疾病,而中医仅通过四诊八纲、阴阳五行来辨证治疗,在无形之中治好“白血病”。
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3剂药就能治好“白血病”,是不是所有类型的“白血病”都是这3剂药可以治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这个患儿是属于外感的“急性白血病”。若是慢性白血病,或者是由于内因所引起的白血病,那绝非是3剂药就可以治愈的。
上述病案中的患者属于外感发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是阴虚的典型表现,因此患者属于阴虚外感。常见的“白血病”不会是单纯性的外感,必定会有体虚做为前提,也即所谓的正气虚弱,复感外邪。
据相关文件统计,临床上约85%的儿童、青少年所患的急性白血病的类型属于以阴虚血热,这就意味着玉竹白薇汤能够治疗85%的急性的、外感白血病。
常见的阴虚外感型白血病可以用玉竹白薇汤进行治疗。其实玉竹白薇汤是我在加减葳蕤汤的基础之上调整自创的方剂,葳蕤就是玉竹,经过调整之后,玉竹白薇汤就变成专门针对阴虚外感型的白血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阴虚外感型发热都属于白血病,但是凡是阴虚外感型的疾病,皆可用玉竹白薇汤来进行加减治疗。
剩下的15%白血病属于气虚外感或阳虚外感这两个证型。
白血病证型
根据临床常见的白血病所属的中医证型,我们可以进行归纳,并列出其代表方药。
第一种证型:外感
1.阴虚外感
外感分多种,但是以阴虚外感占85%。阴虚外感的临床表现会出现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者汗不多,或者有咳嗽,或者有心烦,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者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代表方剂是玉竹白薇汤,它的成分为玉竹10克、白薇3克、淡豆豉10克。薄荷6克、南沙参6克、铁皮石斛6克、甘草6克、桔梗6克、葱白两根,大枣两个。玉竹白薇汤主要治疗阴虚外感之素体阴虚,外感风热。
2.阳虚外感
阳虚外感是阳气虚弱,外感风寒。《中医基础理论》里面有讲,阴虚体质内有火热,阴虚内热容易感受风热。而阳虚体质体内有寒,就容易感受风寒。所以,阳虚外感大部分是感受风寒,阴虚外感大部分是感受风热。
阳虚外感的是素体阳气虚弱,复感风寒。临床表现有头痛,身热恶寒,寒重热轻,无汗肢冷,怠倦嗜卧,面色苍白,语音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者脉浮大无力。
代表方剂是再造散,成分为黄芪6克、人参3克、桂枝3克、甘草2克、附子3克、细辛2克、羌活3克、防风3克、川芎3克、生姜3克。
这是对于儿童,如果对于成年人,剂量还需加大。
而气虚外感需要用败毒散,素体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这种情况可能会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濡,或者是脉浮数,重取无力。
败毒散的成分为柴胡10克、前胡10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茯苓10克、桔梗10克、人参10克、甘草5克。
第二种证型:非外感。
非外感就是内伤型的白血病的各种证型。内伤型白血病要从阴阳的角度来看。
阳证的白血病,从气血津液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说它是毒热蕴结、毒邪蕴结。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面色晦暗或面目红赤,胸胁满闷,急躁易怒,胁下胀痛,脘腹胀满,食后加重,食欲不振,或见潮热盗汗,口干欲饮,舌质暗红,舌苔薄黄或者黄腻,脉象弦数或者弦涩。
这种阳证,我们采用的治法是清热解毒,泻火凉血,软坚散结。代表方药是消瘰败毒饮,它是由消瘰丸加清瘟败毒饮加减化裁而成,给它取个新的名字叫消瘰败毒饮。
具体方药是:水牛角30克、生石膏3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生牡蛎30克、大贝30克、鳖甲30克、红花10克、丹参30 克、桃仁10 克、青黛10克、(包煎),雄黄1克、(冲服)。
阴证的白血病,从这个气血津液的角度上讲,可以说是阳虚痰凝;从脏腑的角度讲,可以说是脾肾阳虚。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面目虚浮,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男性可以出现阳痿不举,夜尿频多,脘腹冷痛,或见胁下癥积、瘰疬,或者痰核,或见尿血,便血,女性可以见到月经增多,经期延长,皮肤瘀斑、瘀点等等,舌体胖大,舌质淡,或者是淡白,舌苔少或者无苔或水滑,或脉细微,或沉细数。
这种虚损比较复杂,也有一些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的。代表方药是真武阳和汤,由阳和汤与真武汤合在一起加减化裁而成。
白血病除了阳证和阴证以外,还有其他夹杂的兼证,比较典型的兼证有两个,一个是气阴两虚,一个是精髓亏虚。
气阴两虚的情况比较常见,因为一般白血病发热居多,气阴两虚的主证:面色无华,两颧潮红,语音低微,怠倦盗汗,心悸气短,午后低热,咽干舌燥,失眠盗汗,可见,胁下癥积,瘰疬,痰核等,或见衄血瘀斑,舌体瘦小,舌红少苔,脉细数。
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的代表方剂是五参消瘰汤。
处方为:人参10克、西洋参10克、南沙参10克、玄参15克、丹参30克。那这就是五参。铁皮石斛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鳖甲30克、生牡蛎30克、大贝30克、生半夏10-15克、生南星10克。
至于精髓亏虚的证型,西医的“白血病”,很多都是与骨髓相关,在中医里面属于肾精,肾;肾生髓,骨生髓,肾主骨。精髓亏虚的主证:面色无华或者苍白,头目眩晕,咽干舌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可见胁下癥积、痰核或者瘰疬,或见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皮肤瘀斑等等。时有发热不退,神识昏朦,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等,舌质绛红,舌苔少或者剥落,脉细数或者细弱。
它的治疗方法为补肾填精,化瘀解毒,采用的代表方剂是填髓消瘰汤,根据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中的大补阴丸,加封髓丹,再加消瘰丸加减化裁而成。瘰是瘰疬的瘰,大贝玄参牡蛎是消瘰丸,由于证型为精髓亏虚,所以我们得“填髓”。
处方为:熟地30克、黄柏15克、知母10克、三七10克、 ,猪脊髓适量,鳖甲30克、龟胶15克、阿胶15克、鹿胶15克、砂仁6克、甘草10克、生牡蛎30克、大贝30克、玄参15克、生半夏10-15克、生南星1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
最后一种证型:气血两虚。
也就是所谓的虚症,是所有的癌症都有的一个证型,也就最后虚弱的证型,代表方药是十全五仙汤。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