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俱舍论》的“聪明”观


《俱舍论》的“聪明”观

作者 |  释圆宇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世间共许的聪明是何含义,随后从两个角度切入,结合事例阐述《俱舍论》的“聪明观”,最后辩明二者的差别,避免读者误入歧途。
【关键词】世智辨聪;聪明论;多体观

  引 言  
在生活中处处有不同凡响的事,引起我们的歆慕和赞叹。古人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做同样一件事,能够有过人之处并超越我们的可谓大有人在。帝王将相、文人才子、大德高僧、朋友、同学、亲人等等,聪明人处处可见,甚至平时被我们认为愚笨的人偶尔也会有令人叹服的言行举止。《俱舍论》在佛教中被誉为“聪明论”,佛法不同于我们惯常的认识方式,诸多观念表述的目的就是要颠覆我们常规的思维与认知,在佛法中,甚至将“世智辨聪”认定为学习佛法、理解佛语意义的八种重大障碍之一。假如我们认为的聪明和佛教所表述的聪明相违背,或者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就埋下了学习佛法的隐患。对于熟悉的观念,因为执著,常人是难以轻易舍弃的。我们的思维方式很熟悉以往的认定,如果学习本论,心中所求的是自己内心认定的聪明,岂不落入了自设而没有觉察的陷阱吗?《俱舍论》是印度的大智者世亲菩萨所造,下文将逐步分析、比较《俱舍论》的聪明观和生活中所认为的“聪明”有何差别。

  正 文  

一、聪明的本体


何为聪明?聪明的体相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古代汉语对“聪”的解释是这样的:“聪者,耳聪目明也。”应该怎么理解?是不是无有分别的耳根灵敏,无病的眼根视力正常就算是聪明呢?若是如此,那么就有两个视力、听觉同等的人应该是一样聪明的过失。但这显然与所见的事实不符,因为两者以相同视力的眼根缘取对境,所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云泥之别。比如本师释迦牟尼佛睹启明星悟道,历史上,也有许多禅师因闻声见色而悟道,试想,目睹过启明星的人千千万万,闻声见色的人亦数不胜数,缘何他们没有悟道?如《量理宝藏论》云:“现量亦既无分别,是故无需决定性。”就是说无分别的根识是不分别所缘的,没有于对境下分别判断的决定性。遣除无分别根识,那就是能观察分别的意识了。意识的体性是于所缘境审查思量,通过分别取舍来决定才产生了后果的差别,能够分别抉择对境的意识才是聪明的本体。

既然能够分别取舍的意识就是聪明的本体,那本论所说的聪明与世间所说的聪明有何异同呢?

二、略说两种聪明的差别


1.世间聪明
世间的聪明有不同的理解角度,就普遍意义而言,人们常常认为成绩优异、学位高即是聪明。但是,取得优异的成绩、拿下高学位与《俱舍论》所说的“聪明”不同,成绩优异和高学位代表有很强的辨别、分析能力,辨析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法的含义,甚至种种不同的变化。就本论而言,佛法的聪明是要扭转心中的颠倒妄想和错误的认识,不是对对境法深入繁复地辨别,对对境的认识可以遣除粗大的错误认识,但并不是生起内在智慧的主因。书读得多、接触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观点论点多、遇事好辩、说得天花乱坠、著作繁多,上述种种在佛法里叫做“世智辨聪”。现代人的聪明,对于五欲六尘的感觉极其微细,生活中稍有一点风吹草动,便心事泉涌,妄念纷飞,煞费苦心地执著、分别身边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信息。此种聪明是世智,是耽著千变万化的法的分别执著,是有染、不净的,夹杂着错误的认识和烦恼。

2.《俱舍论》的聪明观
《俱舍论》被称为“聪明论”的缘由可从多个方面来认识,此论涵摄了七种小乘论典的观点,这七种论点详细叙述了小乘佛教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如何从充满痛苦的世间出离,出离的方法和修行次第,及所得的结果等,只要精通了此部论典就会对世界有深入、准确的认识。佛陀在小乘教法中所教授的真理是人无我,即一切聚合的法都是空无实体的,都是假象,由此就能熄灭贪爱的烦恼,令轮回大海干涸。

① 从建立真实认识的角度说明此论为“聪明论”
《俱舍论》详细分析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法的种类,和它现起的因缘,它引导我们剥开假象,清晰阐述了佛教的世界观。百千年来,人类有种种不同的解释世界的方式,如果仔细观察,甚至每一个人的观点都不完全相同。《俱舍论》的世界观是智者现起内在智能而发现宣说的,完全不同于依靠分析辨别和依赖工具测量的认识形式。《俱舍论》从物质世界和心灵世界两个角度提供了对世间相对合理的解释,其中包括了世界的形成、物质的组合方式、人类内在心灵的诸多不同现象等等。如果没有如佛陀般究竟圆满的智慧,就发现不了真相,如此世人会永无止境地讨论下去,出版无量无边的专著。离开佛陀的教导,随学世间不断更迭的观点就会陷入对外部世界的错乱认识和不断探寻中,无法止息心中的疑惑,也无法止息心灵意识的追逐与探求,至少从知识的层面它已经足以提供圆满的解释。这正是《俱舍论》的不共之处,称为“聪明论”的原因就如论典的开头所言:“无辨诸法之智慧,无法熄灭诸烦恼。”

② 从究竟观点的角度阐述此论的“聪明观”
如何才能入于“人无我”的智慧呢?这是本论要开显的佛法密意,其悟入的基础是通过辨析万法令众生远离迷惑,辨明他们是别别不同的体性,不是笼统颟顸地无从认识,最终陷入迷惑中,论中又介绍了它们的前因后果。

《俱舍论》共有八品内容,以下截取第一品的基本概念为例。

多体观是入于“人无我”的基础,如果对这个世界没有充分的了解,仍然迷惑,就很难趣入聚合法是假象的智慧中。例如,五蕴,平常最粗大地观察时认为是存在的身体和心灵,但是这其中是可以再分析的,如果只是身体和心灵,对于某些利根者而言,也是能够悟入到人无我中,但是对于其他根基的众生就显得过于简单了。因此,佛陀宣说,人作为生命体存在是五种法的聚合,即色、受、想、行、识。

其中色法的身体还可以继续分成各个部分,其他四者属于心法,也有不同类别。例一:如我们见到亲人时生起愉悦的情绪,我们来分析这个事例所涉及的主要法。首先缘取对境,这其中涉及眼球,眼球是根依,眼根取到了色法即亲人的形象形成眼识,第六意识取眼识的相,判断对方为亲人,内心对亲人有好的认为,并生起悦意的心态。上述过程,涉及了眼球、眼根、眼识、第六意识、想心所、受心所等。如果继续分析,为什么会遇见此人呢?这是往昔业力的显现,除了自己的身体外,其他的色法都属于依报,是业力在当下的显现。如果造作了愉悦的善业,将来就会显现令自心悦意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的心灵现象。

例二:我们如果久坐就会感觉腿部麻木,会认为是腿麻了,但是腿部是色法,麻是感受,这种麻存在于特定的区域,但它不是腿部本身,色法不可能是感受。腿部是必须使用眼根才能取到的法,而受是心法,但是平时我们把它们混在一起,不认为是别别的两个法,而认定腿和麻是一体的,如此等等就陷入了一体法的混乱执著中。色法的腿和麻是直接可以取到的粗大法,如此粗大的法通常我们都未能辨别清楚,其他微细法就可想而知了。

3.二者之比较
分析辨别诸法,能入于苦、集、灭、道四种智慧中,进而熄灭烦恼。比如我们对某人有很深的成见,认为此人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从而产生了对他的不良情绪。这种情绪通过分析对境岂能扭转?再次遇见时,会不自觉地再次生起不良情绪,如此一来,烦恼会不断增上。取得优异成绩仰赖的是辨析能力,然而辨析能力是基础但不是究竟,分析判断可以从认知的层面通达概念,但是扭转心的相续依靠的是内观智慧。本论中的其他品次就介绍了如何扭转的方便,持戒、修定是升起内在智慧的正因。现代南传佛教的传承,都是极为重视戒律和禅修的,并发展出诸多适应不同根基的禅修技巧和约束僧侣持戒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生起心中“内观”的智慧。

无论从世界观的角度,还是人无我的角度,《俱舍论》都要我们认识并接受真相,这是《俱舍论》被称为“聪明论”的内涵,当我们通过学习接受了真相,由此止息了心中的杂染、止息了粗猛而不正确的妄念,就可以被称为聪明者。反之,如果没有接受真相,就不可能止息错误的观念,即使学习了这部论,并对其中的观点极为熟悉,也不能称为聪明者。

  结 语  
三国时期的杨修才华横溢、聪明绝顶,但因为他随顺我慢烦恼,经常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聪明才华,最终因为“鸡肋”事件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

其实,聪明可为聪明用,我们认识二种聪明的差别,才能善用自己本具的聪明,悟入《俱舍论》的聪明中。而不善于用聪明的人,则会因为它而丧身败德,在轮回中受无尽的苦果。

寥寥数语,愚直之言,不当之处,敬请海涵,若有少善,自他往生。

貪嗔痴中,“嗔心”过失最重!四种观察,让你熄灭嗔恚

貪嗔痴中,“嗔心”过失最重!四种观察,让你熄灭嗔恚 


嗔恨心的害处非常之大,估计大家都有这种认识。
《大智度论》说:“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是说发怒、生气及怨恨,它的过失最深了。贪、嗔、痴三毒中,就算嗔心造成的后果最严重了。
又《佛说遗教经》说:“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嗔恨心比猛烈的火焰还要可怕,我们应当时常防守维护,不要让它趁机而入。嗔心好比掠夺我们“功业”的贼,没有什么比嗔恨更可怕的了。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就是此意。


因此,克服嗔心对我们来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教导我们利用四种观察,来消除嗔恨心。


一、观察有无、自在,不应瞋。
我们应当观察,思考我们嗔恨的对象,为什么会加害我们。
1、是因为他们,本来能做到,不对我们产生伤害,但偏偏就要伤害我们。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应该生气,因为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是由于长久以来的习气及烦恼种子,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出现了,即使他不想伤害别人,也是做不到的。假如因缘不具足,他就是想伤害别人,也一定做不到。这类人对自己全无主宰和控制,成为了烦恼的奴隶,因此,我们要在心理上产生怜悯,不该对他们生气。


2、他们自己做不了主,是由别人驱使他这样做的。
比如有人,为魔所驱使,听从了魔的指挥。对于来解救、帮助他的人,不但不感激,返回加害于他,还要打他。这个时候你肯定会想:他是为魔驱使的,自己毫无主宰,所以才这样子做。我不应该嗔恨他,仍然需要努力,能够让他远离着魔的烦恼。所谓菩萨行,就是难忍能忍,难做能做。


假如有情众生,能够自己主宰自己,那么都应该没有苦恼了。
还有一些有情众生,假如被猛烈、厉害的烦恼所刺激,连自己最爱惜的身体,都会做损害,比如跳崖、跳楼,或者自杀、自残,或者绝食等,对自己都是这样,何况他人呢?我们应当这样思考,来消灭嗔心。


二、观是自性,及是客现,皆不应瞋。
那些犯了伤害别人的人,无非有两种情况:
1、本性如此。假如说他的本性就是这样的,那就不该生气了。就好比火的本性就是烫的,我们不该为火是烫的而发脾气。
2、外来的因素(“客”是外来的意思)。那也不应该嗔恨,也不必嗔恨。就好比虚空有烟漂浮,不应该因为漂浮的烟,而对虚空发火。因为烟的去来,虚空做不了主。无论是本性的还是外来的,都不应该嗔恨。




三、观其直间,由何作损,皆不应瞋。
你观察直接、间接由什么来损害你,不管你怎么看都不应该发脾气。如果你观察是什么东西直接来伤害你的,你就不应该对人生瞋恚了,为什么呢?譬如说他拿刀来伤害我们,直接伤害我们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把刀,你应该瞋那把刀。他拿刀来伤害我们,我们不会瞋那把刀,跟刀打架,却会跟那个人打架,而人是间接地来伤害,如果要瞋间接来伤害我们的,还是不应该对人发脾气,为什么?

如同这把刀来伤害你,但刀本身不会来伤害你,是这个人所使的,所以你会找间接使用那把刀的人,同样地,这个人现在被瞋所使,他自己也做不了主,所以你还是不应该瞋那个人,应该瞋他的瞋心。所以不管是以哪一个方法去观察,找了半天,找不到一点点可瞋的!


四、观能发动,作害之因,不应瞋。
最后一个,观察能发动来伤害你的原因,那也不应该发脾气。我们受伤害产生苦时,假定是无因、不平等因,那么就不会产生苦;佛法告诉我们,一定要有随顺的、相应的种种因缘才会生起苦。追根究底,找到这个因,是宿生的不善业。前面是就眼前来观察,最后的这一点,是深入去观察这个因。这是由于自己的往昔恶业所感,既然是你自己所造,怎么能够怨别人呢!应该责怪是自己造成的啊。

在任何情况之下,你怎么看都找不到一点点可瞋恚的,瞋恚就破除掉了。就像地狱里面的狱卒一样,是自己造了恶业,感得他来伤害你,就是这个道理。就像我们犯了罪,然后被警察捉起来,是自作自受。我以前伤害了别人,现在就还给他了,所以我理应受此损害。

个人习性、性向,,极难更改

个人习性、性向,,极难更改 

 南怀瑾先生 
 个人习性、性向,与生俱来,极难更改

我们做一个比方,等于一个人生下来这个脾气,我们现在讲这个人的脾气,这个人的个性,他从娘胎出来,由婴儿变成幼童,由童子变成成人变大人,他的脾气个性,天生的,所以我们现在在教育上特别注重孩子的性向问题,孩子有这个天才,有这个个性,他有画画的天才,结果呢,你硬想他学物理,或者学电子、工程,这就要了命,不行的。如果这个孩子生下来有文学的天才,你硬要他学运动,学科学,违反他的性向,他的本身……这个现在教育非常注重这个,所谓性向教育,这完全是准确的。我常常说世界上一般人做家长的,一个教育,文化教育,基本在家庭教育。自己做父母的,对于孩子基本的教育,没有弄好,要求学校,这是不可能的。学校教的是知识,基本的教育在父母。由一个婴儿到幼童,到十几岁的一个孩子,父母两个人的一举一动的生活就是教育。假使父母两个人天天吵架,这个孩子受的教育,已经非常高明了,甚至孩子对父母是反感,下意识里头已经种下了种子。

下一代之教育,令人忧心
  所以我说今天我们的国家最严重,我所担心,忧心忡忡是下一代。一家生一个孩子,然后两家配来宠爱他。等于一个婴儿生下来两方面,五六个人在爱他,宠爱得比皇帝比太子还厉害,下一代不晓得怎么办,我所忧心的是这个,而我们做家长的人呢,做父母的,老实讲,自己的教育还成了问题,如何把这个模式教给下面。同时做父母的还有个错误呢,自己一辈子没有做到的希望,都寄托在后代身上。因为自己读书笨,希望儿子读书啊,要读书啊,实际上你都不会读呢,读个屁,就是要严厉的管他读,因为自己做不到,要他来做,下意识的,他不是有意的。自己想发财,做不到,叫孩子赶快啊,拼命发财呀,做不到的。性向问题,我们现在不谈教育,谈的太多了。


教育难改人之本质
  就是说我们根根上带来,这个小孩的性向、个性、脾气,这是基本了,如果这个孩子将来到了中年,长大了,成人了,或者他发了财,做个大老板的,非常伟大的公司的董事长,或者他到了政府机关做了伟大的首长,身份不同,形象不同,你说他那个个性、脾气一样不一样?一样,不过稍稍两样一点,那个两样一点,是外形的改变,脾气大的一样大,脾气好的一样好,甚至于说他到了六十多岁退休了,回来做老太爷了,那个脾气、个性还是一样,教育对他有没有改变?没有改变。我一辈子各种教育,都做过学生,军事教育、普通的教育,甚至大学里到大学研究所教育,在我手里毕业的硕士、博士也一大堆,我始终的感叹,我的结论,教育对人一点办法都没有,改变不了他,只是增加他的知识,他的个性。所谓改变不了,他原始是个什么本质,就是什么本质。

这个佛学呢,在《楞严经》来讲根性,就是根性,根根来的,本性,几乎是改变不了。所谓教育读到由小学到硕士、博士了,甚至在外面很多经验了,他那个本质是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教育等于在这个本质上加了油漆层,你把它油成什么颜色,就是,他本质还是这个。现在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了解了自己从生命带来的,这个个性、性向,对了,进一步就了解佛学了。--
《南禅七日》第十三讲(胡松年编辑)

「八苦」訴說人生感受的种种苦

「八苦」訴說人生感受的种种苦 

 明旸法师 
一、生苦
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有风刀刮身之苦,更有许多痛苦,唯有婴儿自己知道,他是哑子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二、老苦
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长,由长而老,这是发展规律。过去有位禅师说得好:“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老病衰残。”说来真是有许多痛苦临身。老年的人,是有着深刻的体会。


三、病苦
人生在世,四大不调,百病丛生,不但小病是苦,大病更苦,长年生病,真是苦中之苦,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真是苦啊!医务工作者,更会有深刻体会。


四、死苦
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没有一个人是生而不死的,这是自然规律,千古不变的客观事实。任你纵有千般快乐,可是无常终要到来。所谓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非坚,终归磨灭。人至死时,四大分散,百苦临身,无常一到,万事皆休,苦不可言。释迦牟尼佛有次问几个弟子:“人命在几许?”有的答曰:“人命在旦夕间。”佛说:“不对。”又问另一个弟子,答曰:“人命在饮食间”,佛说:“也不对。”我们一起来想想到底人命在多少时间里呀!佛最后又问一个弟子,那人说:“人命在呼吸间。”佛说:“对了。”

我们人的生命,实实在在是一息不来,呜呼哀哉,千秋永别,万事皆空。佛经里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佛就是要解决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的苦恼,坚决出家修行。
五、爱别离苦
我们人对于眷属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都有恩爱。一旦生离死别,真是万分痛苦,所谓回天无术,代替不能,泪如雨下,心似刀割,悲伤惨痛,十分痛苦。古人说“夫妻是缘,或善缘,或恶缘,因缘相会。儿女为债,或要债、或还债、无债不来。”我希望大家把这种道理认识清楚,自然会心安理得,离烦恼苦,得清净乐。


六、冤憎会苦
我们每当看到有冤有仇的人,心中非常痛苦。特别是眷属之中的冤家对头,或憎恨不和,分也分不开,离也离不了,生活在一起触目惊心,真是痛苦。古今中外,这类事例很多。


七、求不得苦
人生在世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是财、色、名、食、睡五欲环境,都是有所希求,千求万求,求而不得,真是痛苦。譬如人们求功名显耀,反而名落孙山,求人丁兴旺,反而断子绝孙,求发财致富,反而贫穷困苦,求长寿健康,反而夭亡短命,这是所求不如意,所愿不从心,痛苦万分。


八、五阴炽盛苦
这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烦恼之火,在我们心中焚烧,我们常时感到心中郁塞、焦燥、苦闷,有口难言,说不出的痛苦。

上面所讲这八种苦,都是人人亲身感受,无法避免的苦恼。三界之内的众生,尤其是人道众生,都是随业因而感受苦果,不单有三苦、八苦。其实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无量无边的苦恼。所谓“千人千般苦,个个不相同。”各人痛苦各人当,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业报各人受,各人吃饭各人饱,说明无量诸苦,皆由人们起惑造业的结果,要知道苦的来源,须要明了集谛。

“四欲”熏得世人醉,他乡作故乡!占有、竞争、虚荣、权力


“四欲”熏得世人醉,他乡作故乡!占有、竞争、虚荣、权力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说明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毫无疑问,对食物的渴望曾经是,而且一直是人类的需要。粮食危机,会导致世界各国陷入争夺战。
但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毕竟存在一个重要的差异,那就是人类有贪欲、欲望,况且是无穷无尽、难以满足的欲望。蟒蛇在一顿饱餐之后就会去睡,直到需要另外一顿时才醒来,大部分人则不会如此。

因此,欲望扰的人不安,司马迁就有这样的感叹: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而有所感叹。叹息道:唉!谋利的确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夫子极少讲利的问题,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么不同呢?

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不意味着人类的欲望就可以消停了。
人类的其它欲望仍然非常活跃,比较典型的有四种欲望:
占有欲、竞争欲、虚荣心和权力欲。 

占有欲:渴望拥有尽可能多的财产权利,这是一种动机。这种动机,或许来源于,恐惧和对生活必需品渴望的结合。无论怎样对占有欲,进行心理分析,没人否认它是一种,极为强大的动机,尤其在有权有势的人们之中。占有欲是一种无限的动机,不管你已拥有多少,你仍将渴望占有更多,完全满足,那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虽然占有欲是人类的主要动力来源,但是人们解决了饥饿问题之后,它却无论如何不再是最强烈动机。 

竞争欲:是一个更为强大的动机。“我慢”炽盛的人,由“我慢”影响前六的作为,处处要光荣体面,在人上而不肯受人压制,总是想方设法去超越别人,而不甘心屈服于人,求名心盛。占有了衣、食、住、行的种种好处,也还是未能解决人类的痛苦,就是因为“我慢”的影响。所以整个世界战争和冲突不断,难以和平,主要还是“慢心”在作祟。
 


虚荣心:是一个有着极大潜在力的动机。自古至今,很多的哲学家和诗人,异口同声的为反对人类的虚荣心而说教。可是,虽然有了很多的教导,而人类的虚荣却没有因此而消灭。虚荣是人生的矛盾,人类的特征,它很可怕,而且这可怕的范围几乎是无限的。其实虚荣心,不过是人们想借它来遮掩自己低劣的心理罢了。圣贤、哲学家们都对此进行猛烈的攻击,就是因为它不但使个人受到损害,而且整个人类的文明也蒙受阻碍。
虚荣心的麻烦之一就是,喂它的东西越多,它就越膨胀。
虽然上述的几个的影响,已经非常强大,还有一种动机比它们更有影响。 


权利欲:如同虚荣心,不达无限权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事实上,人在年幼时,有了“我”的概念,权力欲便产生了,因为我们开始意识到,“我”和周围的一切都不同,“我”有我的意志,“我”亦有我的作为,“我”可以影响和改变我周围的东西。因此,基本上每人都有权力欲,只是程度不一而已。
知晓了人类的欲望和心理,就会明白为何世界总是动荡不安,难以长久和平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