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阿含経典揭示的“禅观与唯识”

阿含経典揭示的“禅观与唯识” 

阿含经典揭示之禅观与唯识
  如果说瑜伽行派之观想还较笼统、朦胧的话,那么,《阿含》经典则明显地对禅观实践有了详尽之说明。佛法各宗派之理论均能从《阿含》中找到原始依据,唯识观及其思想之形成,当然亦是含摄在《阿含》中的。后代唯识论师的唯识理论,亦是依据《阿含》所揭示而遂渐形成的。
  释尊教法所示的四谛理,不外流转之观察与还灭之趣证二门。流转面是对生死流之苦集的原因探究,趣证的还灭面是对治痛苦的灭道二谛。「知苦思断集,慕灭乃修道」,诸苦之灭除需从修道中才能实现,这是教法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的。戒、定、慧三学的设定即是全面地进行「修道次第」之建立,由清净的身心生定发慧,故定慧之获得乃由「观照」而来,通过「观照」能使诸苦痛泯灭,契证般若空慧而得自在,这是一切教派均不离禅观之原由。在《阿含》中我们即能随处发现释尊对修行者所开示「观照」之方法。如《杂阿含经》说: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是故比丘!当善思维观察于心,……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雜阿含經》卷十‧二六七經﹞
  在这段话中,释尊教诲修行者,当善观察于心,因为心能像画师一样,图画种种彩色的图像。在此心识对外界之观照,已是禅观之深层次境界,外界之所以种种变化是源于禅观者修观,在定境的观照中获得的,这与《华严经》的「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蕴……无法而不造」三界唯是一心作,已相类似。
  长期的修证实践,使许多禅观者明了:色法是随心之观照而变化的,外界本身没有实在不变的永恒性,一切烦恼痛苦亦是由自身之心所造成,苦痛之消除、自在心灵之证得,唯有通过禅观消除来自身心内外的一切困扰。在观照过程中主观的心识与解脱最相关,他们明了「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的道理,这一思想有力地促进了唯识观念的形成。
  原始佛教最基本的理念是三法印,从无常不居的生灭万法中破斥对我之执着,因此四念处、八正道,乃至三十七道品,均从缘起法中明了无我。这就要求行者必须切实地将教法付诸实践,通过观照体验才能达致无我境地。在《阿含》中常见释尊开示诸行无常、苦、空、无我的话,如《杂阿含经》说: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大正藏》卷二‧二二上﹞ 
  诸色法因无常变迁,故给众生带来苦恼,在变幻不居的色法中没有我体之实在性,同时诸法本身非我所有,这是真实之观照。可以说一切佛法之中心都可归结于此,因为明了诸行之无常、诸法之无我,涅盘之寂静亦即趣证了。这样的观照,发达以后的中观、唯识观、禅宗,天台宗何曾离此意?它们不但发掘其意,且更具体详尽地对如何观照作了系统精密的整理,形成一套完整之修证体系。
  在《阿含》看到了最纯朴的禅观修持,这和进入部派与大乘时期的佛教之间具有承继性,目的即是对治来自色法对主观心态之影响,在破除外界困扰后,使内心世界进入祥和安宁,静观诸法的缘起生灭,此中没有实我实法可得可取。
  《阿含》虽没「唯识」之名,但偏向心识之说明及心识在修持的观照已具备了唯识观的全部意含。故此对禅观与唯识思想之形成,不着眼于最原始之《阿含》经典作为考察依据,仅从《深密》为始点,是不能探讨其根源的。这便是我们在探究《深密》之前,欲从其思想最原始之源流作一番探求的原因。从所引的《阿含》片段文字中已足见其对唯识观形成,是不可替代的先驱者。

--来源:《禅观与唯识思想之形成略探》;作者:传发法师-新加坡《狮城潮音》主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