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経—7 往生品第七

往生品第七

白佛言。世尊四十餘年所說經中。常說應念應稱佛名。如藥師佛阿彌陀佛。以心相 念。以相舌稱。得何功德。佛言天王有四種義。一者親近大聖。二者願樂聖□道。三 者加受聖助。四者因緣聖入。以如是義。說功德大。白佛言。世尊復說常念觀世音菩 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彌勒。是亦云何。佛言天王說。念觀音此菩薩從耳根圓 通。起大智慧。其智慧體。即大慈悲。其慈悲心。即大行願。是即一切諸佛道體。一 切眾生如是行道。念文殊者得大智慧。念普賢者入大行願。念彌勒得者得大慈悲智。 悲行者。佛道大綱。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東西南北上下諸佛。及其大


法。無一入悲智行。佛法無一如來非智行得成佛者。無一眾生非非悲智行當成佛者。 若說智悲行外有一成佛之法。是外道說。非七佛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菩薩。 為智悲行。難行苦行。度自化他。已成佛道。當成佛道。無有一佛及一菩薩不自修行 智悲行道。而依他佛他菩薩力得成佛道。若說有不自修行功。依他力。得成佛道者。 是波旬說。非說。佛說。白佛言。世尊何故。修諸善功德及觀佛稱名。往生淨土。其 故云何。佛言天王。初心菩薩。及下根士。大恐於此娑婆國。行六度萬行。及修開悟 佛知見道。或有倦勞。或有退轉。以佛方便。淨土成就根力而還。此土欲令成滿萬善 大行。而說此義。於如是類修行人中。有二種機。一者今生得利勝義。二者後生得利 劣機。何為今生得利勝機。初心中有利根敏慧。開見經道。即解彼佛阿彌陀及我釋迦 佛。建願示誨。勸往生者。是即諸佛善巧。所以不得止。說其真實。為令諸眾生修行 普賢大道是也。不求往生。即向普賢大道而行。即成大根菩薩。或有菩薩為往生故。 觀佛身時見己身了。是心是佛。悟是理時。頓知此土時全是淨土。不轉是身。即是佛 身。應時知得。成就根力。不借往生。真行方善。或有菩薩。為往生故。修行念佛 者。不可得具十大心念。如已前依彌勒菩薩問之所答。是十念者。一切菩薩修行本 念。為念佛故。常修十念。念念通徹於十念者。即得成就菩薩大行。不借往生。直行 萬善。或有菩薩。為往生故。修行三心。無暴。無散。無亂。無垢。無邪。是得至誠 心。於其心相。無偽。無欺。無焰。無妄。無疑。無貪。無瞋。是施是戒。是智是 理。是慧入悲。是敬是讓。是義是理。是觀音心。是即佛心。得大深心。於其心相。 無麤無動。無散無亂。無卒無暴。無暗無迷。是忍是定。是慧是覺。是見是辨。是明 是審。是慎是慮。是文殊心。入即佛心。得發願心。於其心相。無厭無倦。無懈無 休。無退無轉。無放無逸。是進是方。是願是力。是勇是猛。是活是發。是格是致。 是普賢心。是即佛心。是三心者。菩薩真行。心心成就。即得大道。不借往生。直行 萬善。或菩薩能知佛慮。能聞佛說。為往生故。修往生行。聞說唯稱佛名。修有福 者。皆得胎生。或宮殿中。或蓮華中。經五百歲十二劫。不見佛身。不聞正法。若有 開悟五大智者。即得化生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所寶座之上。即見如來。即聞正 法。即發信心。速解五智。所謂佛智者。心佛眾生。圓通根本。普賢菩薩法界大智。 不思入智者。菩薩所住。不思議解脫。□□菩薩大權方便自在大智不可言智者。真空 妙空。文殊菩薩般若大智無等無偏最上勝智者。諸佛知見。觀音菩薩一乘大智。往生 修行菩薩。欲得彼化生故。修行五智。阿彌陀佛以本願力。加被開悟。如是五智。即 證諸佛無上大道不借往生。直行萬善。如是四輩名為今生得利勝機。何為後生得利劣 機。若有下根愚痴菩薩。雖見如是諸佛方便。不解不覺。不志菩薩大修行道。唯念著 於彼佛國土快樂長壽。愚人是也。或有菩薩。唯稱名號。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一心不 亂。唯入此道。不見他人是非好惡。不思他法勝劣高下。不對住他行。毀譽信難。不 向他教遠近向背。唯恐自己罪咎邪惡。唯懺自已散亂麤動。唯責自己無道無法。唯愧 自己不正不和。修一心故。自然成善忘欲。亦忘邪見。及忘邪智。無罪無逆。自然作 成孝養慈悲柔和質直安樂之心。命終時至。遠離諸執諸著。即離生死。往生極樂下品


蓮華胎生之中。無苦無惱。安樂歡喜。經多少劫時開蓮華。即見彼佛無上相好。即聞 彼佛說一乘法。漸開聖悟。次得聖位。或有菩薩強欲強惡。常作殺生。深著肉味。偷 盜他財。大求富福衣服殿屋。美色亂行。憂悲短命。強求長壽。欲無頂絕。不知世 理。暗心迷倒。聖人下教。賢人示化。尚不云何如是愚人。隨於其人。其性其意。聞 說極樂世界妙事百寶莊嚴。寶珠充滿。百味飲食。甘露湧㪍遊行自在。無不隨意。菩 薩眾生。壽命無量無數沙劫。神仙不及。人相好妙美。絕口天女。歡樂無盡。無晝夜 春秋不來。無寒無熱。如仙宮年。尚於彼宮。絕出無對。言語道斷。心行所滅。令諸 愚人欲所欲達願樂往生。漸漸增進佛境界。樂改惡行。善合於聖道。遠離邪毒。現世 安樂。命終如願。即往極樂。蓮華胎生。時至開華。見淨土相。絕出人間仙宮天堂。 所願滿足。修菩薩行。終至菩提。如是二輩。名為後生得劣機。

人相有如是等。二種得利。大利益故。諸佛如來往生他方佛土。唯除以自愚痴無智。 不知道理。闇昧之心。而忘了解聖教義理。以自為勝。以他為劣。以私智教他人。欲 作自愚伴。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 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 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入守常護。娑婆世界修行大道。不以極樂住安修 行。為其本意。但發弘願。令得往生一心。愚人不堪於此修行成。故爾。不得止。立 往生願。彼佛心念。無隔娑婆安養之思。娑婆安養。一通平等。此界他界。更無有 差。彼佛心念無隔。念念他之心。何以故。爾一佛眾佛。眾佛一佛法身一體。此佛他 佛。無有差故。人間大君。尚無我。而念自念他。心不作差。何況於果滿地如來。梵 王果報尚清淨。而天上天下。目不見差。何況於果滿地如來。爾時阿難白佛言。世 尊。於已前。說光明遍照念佛眾生。此事云何。佛言。阿難。此光明照非有念我念他 差別。照之境界。眾生能觀佛三昧。三昧成見。是心是佛。解法身理。通一乘道。法 身光明常照十方。更無照。彼照是差別。自心合彼光明。則自當於此光。唯有彼佛因 地本願。取之不捨。白佛言。世尊。菩薩成就觀佛十念三心五智。其法何已成就一。 其菩薩永留此土。定不可求往生淨土。佛言阿難。若菩薩在無佛世界。戀慕如來。欲 得生他方淨土。見佛聞法。受法樂樂者。謂於法中成就一者。即得往生他方淨土。及 生都率。於極樂者即得往生上品上生。時見彼尊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一切菩薩。即遊他 見一切佛。即聞正法妙法華經華嚴般若一切大乘。於都率者亦得往生四十九重摩尼寶 殿。親直見我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寶生藥師佛等。即見供養教主。彌勒。觀音菩 薩。普賢菩薩。文殊。地藏。維摩詰。及虗空藏等。難見菩薩及見供養不動威德夜叉 三世難見明王。亦見供養辨才吉祥。多聞王等菩薩大天。亦復即見摩阿迦葉。舍利弗 等。菩薩聲聞。即聞大乘。成佛法也。白佛言。世尊入養都率。以何為難得安往生 土。佛言阿難都率天宮。是有漏土。一切凡夫修行十善。念彼彌勒。即得往生。念藥 師佛。念觀世音普賢文殊。一切亦然。諸佛常在於此宮中。一切凡夫。常見諸佛。此 土即是三世諸佛補所土故。極樂世界淨瑠璃土。有此宮中。譬如維摩斷取東方歡喜國


土入其室中。阿閦如來在於室中。彼斷取故。會畢時則其土還本。是宮即是補所土 故。三世常住。不還本所。依如是理。凡夫往生都率為易。安養世界無漏土故未盡。 比丘亦不得往。何以故爾。雖已盡漏。是小結。漏道行。彼安樂土大乘土故。以是為 難。但有往生。一切凡夫依二生者。云何二生。是此依彼阿彌陀佛本願力故。以方便 功。造作蓮華。其品分九。華中胎生。上者一宿。下者十二大劫經中。隨其功德大小 多入或其罪障輕重多少。蓮華開有少遲速。不同。所謂二生。其一生者。現生命終。 從此土生。於蓮華中。此蓮華者雖有彼土。蓮華中者亦非彼土。經多少劫。自然合於 諸佛大道。懺悔先罪。罪已消滅。自然開悟。修行大道。是為一生。大道行時。蓮華 即開。其時實生安樂世界。阿彌陀佛。諸大菩薩。圍繞住所。是實往生。為是二生。 亦有九品。外有一生。此有四輩。一者修行六度。開悟發智。菩薩道人即得直生彌陀 佛前。二者漏盡大阿羅漢忽迴心發大乘道心。亦修其道。即得直生。阿彌陀佛前。三 者雖未得盡諸漏。亦雖未得六波羅密。受持法華一佛乘典。如說修行。隨分。達得於 佛智見。開示悟入。即得直生彌陀佛前。四者受持無上神呪。毗盧遮那。阿閦寶生。 不空成就阿彌陀佛。三世諸佛。一同總持神便呪術。諸秘神呪。諸佛秘呪。所呪呪 成。是故能成。非是諸佛私助私成。是呪法成。呪惡成善。呪迷成覺。呪罪成福。呪 凡成聖。呪障成淨。呪難成易。於呪力者。一切諸佛所不及力。意念圓月中座五佛毗 盧如來。放黃色光。阿閦青光。寶生赤光。阿彌陀白光。不空紫光。右手能作五色光 印。口誦神呪光明真言。呪自呪他。即成法身。即得直生彌陀佛前。是呪往生一切不 擇善人惡人智人愚人。佛力不及。但呪力成。唯有一障於過去世。不結緣者。不殖因 者。不遇此呪者。雖有遇呪。不發信心。為失大利。如是惡人。五佛諸佛不云之何。 白佛言。世尊若有惡人。聞此呪力。有如是功。以呪力故。還作惡行。為云何之。佛 言阿難。如汝所言依其理故。諸佛秘之。不妄授人。唯有宿善。得遇此呪。雖然如 是。信心持呪。依三密力。自然忘惡。自然去罪。心身清淨。作善人也。白佛言。世 尊已前所說。十念生為下品下生。今為十念。化生往生。云何解之。佛言阿難。已前 說者。臨命終時依知識教。具足十念。日□惡逆。其時功少。是故往生下品下生。今 所說者。常修十念至十念道道人是也。是故往生寶座之上。白佛言。世尊。如阿彌陀 本願言者除五逆生及謗法生。亦如下品下生人者。謗法五逆皆得往生。云何如是有差 別也。佛言阿難。如本願言是皆彼佛。成往生法故除之耳。若彼如來念我佛故曲今逆 罪。惡人往生。是不當理。若有爾者。阿彌陀佛。不成就願。不成佛道。應墮無理罪 過之中。非是大聖。如彼下品下生人者。依智識教。至誠懺悔先惡先罪。一切捨惡。 改心清淨。即成正心。具足十念。成改新人。當知是人正心無罪。而善人徒。是自往 生。非彼佛私。亦復如來加被力者。是人即是善人之徒。云何彼佛不加被之。不論凡 聖。於生一生。謂善人生。則為都率天宮是易。為安養難。亦論凡聖。於生二生。謂 惡人生。則為安養世界是易。為都率難。唯於依呪。三密行與行一乘道。佛知見者。 安養都率。同共為易。更無有難。白佛言。世尊於三密行呪。與印下凡夫下愚能堪修 之。於心月者。更所不堪。應云何行。佛言阿難。真言行人。有四種根。上智行人。


三。

薄伽梵在楞伽山中。為大慧菩薩等天仙大眾。說極大乘法。佛告阿難。汝等人天實欲 成佛。當直修如來真實禪。治身治口治意。以其散亂者。能入自覺聖智境界。成就無 上佛身。阿難當知。其禪那者。以三種義。成就其體。一者工夫法相法理。解除邪 理。證致正理。二者攝取聖道。正心解治放心。證得道心。三者會感三昧覺道解。轉 凡質證成聖果。佛告阿難。是如來禪有前方禪中得道禪後真實禪。云何方便禪當觀毗 盧遮那佛空理一道身。是此毗盧遮那如來。法性虗空體法界身。遍一切界。佛告阿 難。先欲觀如來虗空體。當□觀得自己一切心體。無相絕離。寂滅空莫。而無一毛。 我(我所有)是一虗無佛法身。觀之了令心為絕空真際體。而得一切無動境。是為定成。 能入畢者。離一切煩惱。永無歸生死。是名前方便禪。亦名大乘初門入道觀。佛告阿 難。云何中得道禪。菩薩欲觀如來法界身。當觀自己一箇心相。元來妙理。圓滿微塵 藏海。而自成自覺聖智體。常樂我淨德。此有五菩薩德。當修行是如來禪道。云何五 菩薩德。今思過去無數大劫。於阿彌拏之阿彌拏。劫前之阿僧祇之阿僧祇劫前。出世 阿彌拏之阿彌拏諸佛。阿僧祇之阿僧祇諸佛於其諸佛。有一毗盧遮那佛。此毗盧遮那 佛一躬。分定慧身成二菩薩。第一智慧身菩薩。其名曰應聲菩薩。是毗盧遮那佛右身 分也。第二禪定身菩薩。其名曰普賢菩薩。是毗盧遮那佛左身分也。應聲菩薩。依智 慧本體。分理智悲三體成三菩薩。元身理法。是應聲菩薩也。右手智慧。是空藏菩薩 也。左手慈悲。是地藏菩薩也。普賢菩薩依禪定本體。分智行二體。成二菩薩。元身 行願。是普賢菩薩別身知見。是文殊菩薩也。應聲菩薩住行願。西方主東方慈悲普賢 菩薩。住慈悲。東方主西方願空藏菩薩住智慧行。南方主北方儀業。文殊菩薩住儀 業。北方主南方智慧。地藏菩薩住誠信。中央主四方德用。故是一菩薩娑婆有緣菩 薩。此五菩薩法身自體周遍法界。故等流。而成人天眾生五理性心。云何五理性心。 一釋迦理性心菩薩當觀自己元心。有一箇大慈大悲心。是諸佛心。是諸天心。世間有 善人。是天地順生。人世能饒益世間。為是人生慈悲。是自然理性具心也。束諸心成 愛和心。束諸業成撫育業。是心是業。純善心純善業也。世間有惡人。是天地逆生人 也。會災厄苦害。為是人生悲心。是自然理性具心也。束諸心成惻憐心。束諸業。成 救濟業是心是業。純善心純善業也。向父母成孝。向子僕成慧。是心最上善心也。此 心為天之性。而覆葢育養萬物。能練熟此心。成常恒不變之位。是為定成二阿施理性 心。菩薩當觀自己心理。有一箇義理堅固心。為是菩薩行。是天眾道。一切世間皆依 義正乎而立。依道理而利。是心是道心。是理是道理善人依之得利。非於義理心有利 心。道理自有利。惡人為焉被尅。非於義理心有尅心。道理自為尅。是心向君主成 忠。向眾倫成宜。此心為天之體。而堅同保持。能練熟此心。成常恒不變之位。是為 定成三尸迦理性心。菩薩當觀自己心理。有一箇敬儀節格心。是上天法是眾聖法。其 體常不變。其用應於時。大梵王。天定是法於天。金輪聖王。定是法於地諸佛。定是 法於法界。菩薩定是法於人常。是心是正心。是法是正法。是心能成世間方法及天地


之尊卑上下位。能緣熟此心。成常恒不變之位。是為定成四般若理性心。菩薩當觀自 己心理。有一箇智慧照明心。是諸佛光。是諸天明世間有山原谿谷河海橋船。無光 明。則何行往云。人間有物事是非萬法迷悟。無智考。則何執行云。多大少小。皆智 慧之任也。能練熟此心。成常恒不變之位。是為定成五曇末理性心。菩薩當觀自己心 理。有一箇誠信道源心。是薩埵德道。人依世間出世。失此誠信。則一切萬法無得其 據。上四心。皆得此地而為位。能練熟此心。成常恒不變之位。是為定成。佛告阿 難。所謂釋迦理性心。以大慧大宥為事。又有阿施理性心制之。而不救令釋迦理性心 恣慧恣宥。阿施理性心。以尤成敗為事。又有般若理性心制之。而不赦令阿施理性心 恣成恣敗。般若理性心。以廣計遠識為事。又有尸迦理性心制之。而不赦令般若理性 心恣計識。尸迦理性心。以專讓專節為事。又有曇未理性心制之。而不赦令尸迦理性 心。恣讓恣節曇未理性心。以偏實唯同為事。又有釋迦理性心制之。而不赦令曇未理 性心。姿實姿同。如是有互互制詰之理。而不赦毛端之妄。佛告阿難五理性心。得其 互制。居其本位。合本理而不亂。譬如轉輪聖王城。堀石石相疊。而互制之。互詰之 以不散亂墜落。而城形堅固德。五理性心。如是互制互詰。不令過分。不令不足。於 是釋迦居善。阿施居宜。般若居理。尸迦居真。曇末居道。而各位矣。世間悉依之。 大保建立。佛告阿難。是此五理性心者。唯一心也。共有共無。唯其有以為其成。又 其無以得其善耳。如環無端。能觀其元體。而成堅固。又其應用而成。正明以使物事 無量。皆致善也而已。如是五理性心成就者。下品在人間。修賢聖道利自利他。令世 界安樂。導眾生於菩薩道中品入神仙。修菩薩道。化龍鬼妖魅導佛道。保護世界。上 品生天宮。修菩薩道。保天鎮地。利益眾生萬物。最上品不定。或交地獄餓鬼畜生。 或住人間神仙天宮。或住他方諸佛淨土。分身無量。現形無數。而行佛道。自利他 益。佛告阿難如是善心。尚有制詰。成真善也。況於惡心。一切惡心。皆為五理性 心。被制詰不能生發。佛告阿難。生發惡心。惡事有二源。一名善過源。二名虗無 源。云何善過源。五理性心。偏過於一以不五者並在。亦復一一長過。不五者制詰。 則其佛性之理性。為無明妄氣。遂被漂侵。為妄過。速成惡心。其慈悲者。成愛著 心。其義理者。成憎害心。其智慧者。成侫姦心。其敬儀成謟媚心。其誠信者。成偏 頗心。大損聖道。譬如療病人。服藥治病。而過服。以還病藥毒。云何虗無源。以五 理性心。不至常成。而忽放之。則於其間隙。即生貪悋瞋恨愚惑妄想等邪意。若生此 心。則此心速成就惡作。身成殺害偷盜婬亂謾儀等邪業。口成惡口兩舌妄語綺語等邪 言生而破人。損身耻名。亡子孫。滅倒家門。死而落地獄餓鬼傍生修羅。終無離生死 輪迴憂悲苦惱。汝等世。如出世六通聲聞緣覺及世間五通天神仙鬼等。若見掌中安羅 果。始終森羅故。不可委說。如是悉觀世間微塵。得一切無惑一切成德。位是為成 定。是名中得道禪。亦名大乘中中常修道觀。佛告阿難。云何後真實禪。菩薩欲觀如 來全體成佛身者。即以應聲菩薩釋迦心。修智禪離壽者相得樂。德盡心意識有為。至 無量壽佛果。證妙觀察智。住無緣慈悲。以普賢菩薩阿施心。修聖禪。離眾生相。得 常德。盡阿羅耶有為。至阿閦秘佛果。證大圓鏡智。住無作行願。以空藏菩薩般若


心。修自禪。離我相。得我德。盡我我所有為。至華開敷佛果。證平等性智。住無得 福德。以吉祥菩薩尸迦心。修覺禪。離相人。得淨德。盡五根大識有為。至天皷音佛 果。證成所作智。住無相知見。以地藏菩薩曇未心。修如來禪。離法非見。得波羅 德。盡無明惑有為。至大牟尼佛果。證法界體智。住無漏覺果。三世諸佛皆依此道。 轉因成果。取正覺名如來應供正遍智妙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 尊。是名後真實禪。亦名大乘終室得道觀。佛告阿難。是修成佛禪者。下品行者。初 發心時。便成正覺。住凡夫地。即悟成佛。中品行者。得成三時。入普賢道。上品行 者。是名一生補所。最上品行者。即是三世諸佛。佛告阿難。修是如來禪者。於前中 後位。雖未得實行實證。世間者。治人間道。下品道者。得善人位。中品道者。得賢 人位。上品道者。得聖人位。現在明德。後生天宮。出世者。治沙門道。下品道者。 得善人位。中品道者。得覺悟位。上品道者。得三昧位。現在妙異。後生淨土。佛說 此經已。一切菩薩聲聞天仙鬼。一切人民大歡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