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开启空性之智,点燃智慧之火

开启空性之智,点燃智慧之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本来“空”是无一物的境界,但也有真假之分。通过《中论》或人无我、法无我等中观逻辑来推理、抉择出的“空”,实际上还不是真空,因为在我们心里建立起来的“空”和“不空”、“清净”和“不清净”、“光明”和“不光明”等所有对立的概念,都是相对的。因为有了“空”,才有了“不空”。因为存在“不空”、“实体”,才存在“空”和“虚幻”。如果没有“不空”和“实体”,“空”和“虚幻”也不存在,所以,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空”和“不空”都不存在。

但在初步了解或初步修行的时候,我们首先只能破“不空”和“实有”,暂时把“空”、“虚幻”之类的概念保留下来。但最终必须明白,空与不空、光明和不光明,都是内心的错误妄念,其中只有相对的准确,没有绝对的准确。

只有当我们证悟了才会发现,我们原来的想法,是一个错误幻觉。我们完全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

资粮道的时候,只能在文字上知道心的本性是空性、光明,但没有什么体会。在此之前若要用语言来形容心的本性,只有“真空”这两个字最适合、最恰当。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不可思、不可言”,禅宗说“不立文字”。因为文字无法说出其真正含义。

在密法里面,加行道要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时的境界,相当于看到月亮的图片,虽然非常模糊,但也算是一种证悟;加行道后期的境界,相当于看到水中的月影,虽然不是真实的月亮,但与月亮的图像比较起来,还是要清晰一些,不过还不是月亮本身;到了菩萨一地的时候,才开始看到真正的月亮。一地菩萨的境界,就好像从地球上远距离看月球,虽然比较模糊,但却是真实的,既不是月亮的图片,也不是水中的月影,而是月亮的实体;二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就更加明显而清晰了。在八地之前,妄念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在八地以后,虽然也有妄念,但相对来说很细微;直到成佛的时候,所有的妄念才会结束。

三毒生死本,智慧火能烧,法界体常有,朗然恒照曜。
智慧之火可以烧毁生老病死的根本——无明等三毒。法界的本体永远存在,始终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和染污。即使犯了五无间罪等严重罪过,堕入地狱受苦的生命最底层的众生,其心的本性也从来没有受过任何染污,永远都是光明、清净的。

此处“朗然”与“照耀”所表达的光明概念,不是我们概念中那些肉眼能够分辨的可见光,或物理学当中提到的不可见光,而是指没有任何染污,超越善恶的清净法界。

轮回本来就是无明的产物。要推翻无明,既不能靠信仰,也不能靠慈悲,烧香、拜佛、念经都没有直接的作用,而是要靠智慧。此处所指的“智慧”,不是世间人所说的智慧,而是超越所有世间观念的一种超凡智慧。

《入菩萨行论·智慧品》的最开始也讲到:“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从布施度到慧度之间的六度当中,最根本的是慧度,其它的只是一些分支,若想息灭生老病死的轮回之苦,应当开启空性之智,点燃智慧之火。


烦恼染称垢,世尊恒所宣,垢灭真如显,如汲地中泉。
此偈颂的前两句与藏文版有点不一样。

藏文版是说:所有释迦牟尼佛宣讲空性的经典,也即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等等,都只是破实有的污垢,而不会破斥本性或佛性。

汉文版是说:三毒等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染污叫做垢,释迦牟尼佛在《般若经》等经典中所讲的一切法都是空性,是灭除污垢的。

“垢灭真如显”,灭除污垢以后,真如就会自然显现出来。

在“垢”字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执着——人我、法我、人我执、法我执,或者是无明。

“如汲地中泉”,地下的泉水虽然藏在泥土、石头或沙子里面,却仍然纯洁、清澈、通透、甘醇。同样,无论我们的心再纷乱,烦恼杂念层出不穷,如来藏也如如不动、通彻无碍,一直在我们心里清净地存在着,只是我们没有去开发,所以它发挥不了作用。我们应该像汲取地下的泉水一样去开采如来藏。

法界体无垢,根随能覆藏,若除烦恼尽,莹净叵难量。
藏文版中没有后面的一句。

法界的本体是清净无垢的,观待众生的根机与能力,而会有覆盖时间长短与覆盖程度深浅的差异。利根者通过修行,可以迅速清净烦恼、污垢的障蔽,彰显出如来藏之光明;而钝根者修行见效很慢,所以如来藏一直被烦恼遮盖而深藏不露。如果所有的烦恼全部断除,晶莹通彻、难以思量的如来藏就会显现出来。

“叵难量”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不可能难量。因为所有的烦恼都断尽以后,就不可能难量,而是可以衡量、体证、感悟的;另外一种理解,是难以测量、不可思议。

如果有人提出怀疑:假如心里有一个这样的本性或者光明,又与外道所讲的自我有何区别呢?

《大乘入楞伽经》第三品里,大慧菩萨早就问过释迦牟尼佛这个问题,佛陀很明确地回答道:“大慧,我说如来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大慧,我说如来藏,空…”。外道所承许的自我,是实有不空的,而如来藏的本体却与空性不可分离。所以无论密法所讲心的本性,还是三转法轮所讲的光明,都不是不空的,而是空性的!光明、永恒、实有、不空等字眼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其所表达的内涵,是指光明和空性的综合体,既离不开光明,也离不开空性。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