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

承受生命的痛苦,是值得的!宗萨钦哲仁波切谈琼瑶轻生。

承受生命的痛苦,是值得的!宗萨钦哲仁波切谈琼瑶轻生。

宗萨钦哲仁波切 

  • 你们很多人大概已经听说,一位台湾的诗人兼作家(琼瑶)不久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消息引发了诸多讨论,我也被多次邀请谈论我的看法。我必须声明,我对这件事的了解完全基于道听途说,因为我没有亲自读过任何资料。我听说这位女士自杀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她不希望成为家人的负担。其它的原因包括想要为自己的死亡做主、不想经历衰老和疾病的痛苦及生命末期医疗过程的残酷。我会站在佛教徒的角度,从两个方面来谈我的看法,一个方面是自杀这个行为,另一个方面是动机。
动机是极为复杂和主观的。这也是为何佛教认为智慧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或许有所谓的好的动机,但如果缺乏智慧,这个所谓的好心最终却可能会为自身和他人带来更大的伤害。如果你问任何父母为何责骂自己的孩子,他们会说这样做是出于好的动机。同样的“好心”逻辑也滋生出溺爱孩子的行为、养育小孩的高消费行为,甚至达到倾家荡产的地步。然而讽刺的是,这些家长常常在多年后才意识到,他们的孩子从来没有按自己期望的方式成长。
一切所谓好的动机背后都藏着私心。私心是非常狡猾的,它总会让你确信自己的动机是好的...不想成为他人的负担是一个好的动机,但问题是,这个动机下的行为实际上不一定能够带来预期的结果。举例来说,如果我的一位朋友出于不想连累我的理由而自杀,我想我实际上却会因此而承受一辈子的心理负担。我甚至可能会极端地认为我就是这位朋友自杀的原因。
某些人声称他们自杀的理由是想要控制自己的生命。谁不想呢?但我们并不善于控制自己的生命,也从来都没能对获得这种控制采取正确的解决方式...我们都(有)一种叫做心的东西;心就像一块海绵,会吸收、保留各式各样的倾向和习气。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可能成为一种倾向和习气。这就像是抓挠长了疹子的皮肤,你会有某种满足感,但如果你持续抓挠,皮肤可能就无法恢复健康...
  • 这位台湾作家自杀的另一个原因,是不愿经历衰老和疾病的痛苦及生命末期医疗过程的残酷。当然,我们作为独特的个体,都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和取舍。对一些人来说,避免这些生命中的痛苦是很重要的,我也能够理解这样的态度。对我自己来说,即便是在这个地球上多生存一个小时,感受明亮的光线、深邃的夜空、婆娑的草木,都是值得的。
特别是对于一个追随释迦牟尼的人来说,即便是一个小时的时间,拥有感知能力去理解佛陀是谁及他的一部分教法--无论是依靠自身忆念还是依靠他人的提醒--都是值得的。就像战场上的勇士,如果我们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那么承受生命中的痛苦就是值得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