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木惊破千年妄:说书人与书生的唯识照见录。
原创 末那非我
唯心城茶馆里,说书先生拍响惊堂木:
"话说项羽见秦始皇车驾,双目如炬道'彼可取而代之';
刘邦却在人堆里咂嘴'大丈夫当如是也'"。
满座茶客哄笑时,角落里青衫书生忽然抚掌:
"妙哉!此二人眼识同映九旒华盖,
项羽的相分是待劈的玉玺,
刘邦的相分却是待攀的天梯。"
这书生定是懂唯识的!
若把人心比作棱镜,外境如同穿过水晶的白光--
项羽的棱镜里折射出刀剑的冷芒,
刘邦的棱镜却漾开云霞的绚烂。
同一轮秦时月,
照进李白的酒樽便成"欲上青天揽明月",
落入杜甫的墨砚却化"清辉玉臂寒",
恰似阿赖耶识的种子各怀悲欢。
下次读《红楼梦》时,不妨也戴上这副"唯识眼镜":黛玉见落花凄婉缠绵的悲情,便第八识中"贪、痴"种子遇外缘现行,遂有葬花之举,泣血诗行。黛玉荷锄葬花时:眼识见落红、意识起分别:"明媚鲜妍能几时"、"他年葬侬知是谁"。
这般从唯识视角的解读,如同给古人做心灵解剖,见性情如观掌纹。苏东坡评王维"诗中有画",今人用唯识学,竟能读见"诗中有‘识’"。
传闻终南山脚有位怪和尚,逢人便递竹筒:"施主今日悲喜,且存此中。"
筒内纸条记录着:
"辰时闻鹊喜,是耳识牵动欣受心所"
"午时嗔饭凉,乃舌根引发嗔恚现行"
"暮时见落日,竟令藏识中童年晚炊记忆种子浮动"
这竹筒便是唯识学者的实验手册。
现代人手机里的心情日记,何尝不是数字版"八识档案"?
某白领在地铁上记录:
晨雾中瞥见樱花(眼识+欣受心所)
会议前胃部抽搐(身识+忧受心所)
这般观照,便见唯识的真实受用。
打烊时分,书生与说书先生对饮:"先生可知,这惊堂木一拍,听众耳识收声尘,意识生分别,现行又熏阿赖耶识种子,末那识起而执之?"
先生大笑:"照你这说法,老朽说书竟是播种机!(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
檐角铜铃忽响,月光淌过茶汤。二人倏然静默--原来真正的唯识妙谛,在于时刻照见自己的起心动念,识别善恶境界,从而净化心行种子,转‘分别识’为‘无分别智’。
窗外更夫梆子声飘来,恍如古德偈语在夜空回荡:"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八字真言,既可是学究案头尘封的典籍,亦可化作市井巷陌鲜活的月光,照着古今在识海心河中漂流的众生,同登彼岸。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