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小陷胸汤对应的小结胸证?
原创 中医人 青泥草堂笔记
什么是结胸证?小结胸证是什么?那么有没有大结胸证?感觉听起来非常玄乎其神。笔者学医伊始,第一次知道结胸证的时候,认为这是一个怪病。
首先我先谈一谈大结胸证。关于与大结胸证有关的条文可以见如下:
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135条: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复杂的描述,晦涩难懂的文字,谁能理解大陷胸汤证的病人在现代医学中又是得的什么病呢?
按照《伤寒论》的说法,所谓大结胸证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
1.误治致邪内陷:多因太阳病或少阳病,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误用下法,使得表邪迅速内陷,与体内水饮等邪气相互搏结,从而引发大结胸证。
2.素有水饮:患者本身就有水饮停聚于体内,当外感邪气侵袭时,外邪与水饮相结,阻滞于胸膈脘腹等部位,形成大结胸证。
从这两方面可以得知,大结胸证的形成主要是邪气和水饮等胶结,停留在人的胸部到腹部。通过症状来看,这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胸膜炎,腹膜炎等等。
当然,今天,我们重点了解的并不是大结胸证,而是小结胸证。同样,我们从伤寒论中可以得知小结胸证的形成原因。当然笔者不转弯抹角,直接说答案。小结胸证的形成是因为痰热与外邪胶结停留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可能是胸部,也可能是腹部。
从《伤寒论》有关条文来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小陷胸汤方为: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蒌实大者一枚。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
由此可以得知,小结胸证的病位在心下。如果一种疾病的病位在心下,病机是痰热与外邪互结,局部按压疼痛,就有可能是小结胸证。那么,现代医学的什么病类似于小结胸证呢?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各种软组织关节疾病都有小结胸证的可能。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