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整个世界,都是我们心的显现

整个世界,都是我们心的显现 

2015-11-06 索达吉堪布 

  《摩诃僧祇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国家有一头受过训练的大象,叫大身,专门负责处死犯人。

  有一天,关象的栅栏坏了,大身跑了出去,跑到一个寺院中,见到比丘们清净庄严的威仪,听见诵经之声,顿然产生了清净温柔的心。看象人从寺院找回大象后,当要执行死刑时,大象的心因为调柔、温顺和宁静,不愿再踩死犯人。

  国王深感苦恼,询问大臣。一位聪明的大臣分析说,大象可能是受到寺院氛围的影响。他们遂将大象关入宰杀场,让它天天目睹血腥。一段时间之后,大象的心恢复如初,变得残暴麻木。当死刑犯被拉到大象面前时,它毫不犹豫,立刻把犯人踩死。

  有人目睹此景,慨叹万千,吟偈道:“象见善律仪,又闻罪福声,善心日夜增,恶行渐得灭。习近诸恶业,先心还复起。”

  意思是,大象见到寺院比丘清净的威仪,听闻罪业和福德之声,善心日益增长,心中的恶业渐次消灭。后来它被牵到屠宰场,原来的罪恶之心又开始复苏。

  当今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和环境、风气密切相关,致使很多人对不合理、不如法、增长烦恼、违背道德的行为特别热衷。通过网络媒体、报刊杂志,人们染上了各种不健康的疾病,把病态当作一种光荣、一种庄严、一种荣耀的象征,每天上演着各种光怪陆离之事,真正具足慈悲心、菩提心、利他心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很多人对慈悲利他闻所未闻,嗤之以鼻。

  如果违背天理和自然法则,我们的一切所为不会如愿以偿,即生会遭遇坎坷、疾病和不幸,来世会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大庄严论经》中说:“智慧宜调心,勿令着五欲。”人应该以智慧调整自心,如果了解一切都是无常、痛苦和空性的本性,就不会向外驰骋,耽著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从而远离蒙昧,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安乐。

  实相的智慧,是真正的妙药。各种心理疾病,都能从中得到缓解,世间种种不良之行也能得以制止。

  所以,当今社会迫切需要佛法甘露。有了佛法,哪怕是一点一滴,如果能流入人们心田,长出庄稼,一定会为整个人类增添和谐。否则,当你融入社会熔炉,与各色人等交往,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可怕,人心是如此黑暗、不可测度,你会从心底产生深深的恐惧。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无论经验何种遭遇,会以智慧安然面对,不改心的寂静和欢乐。如果能运用佛法,对忧郁、自闭等心态稍作调整,就会成为世上最快乐的人。

  比如有人因离婚而痛苦,此时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没有人再能束缚我,镣铐已经截断,向往已久的自由已经到来,多么快乐啊!”以这种豁达、睿智的态度,生命中无论出现何种变故,都能处之泰然。

  以前,一位老妇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鞋,二女儿卖伞。每逢下雨,她就为卖鞋的大女儿发愁;每当晴天,她又为卖伞的二女儿烦恼。一个和尚告诉她,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下雨时为卖伞的女儿高兴,晴天时为卖鞋的女儿快乐,这样,你不是天天快乐了吗?

  整个世界,都是我们心的显现。不同的心态,对事物的看法会截然不同。

  有本书叙述了一百年前的一段历史,人物和房屋的相片还历历在目,可照片上的人已撒手人寰。我想,当时的人和我们一样,执著身外的一切。可是,他们执著的事物,连同他们自己,已转眼成空。同样,今天的人所执著的一切,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有些还遗下相片,有些连照片都不会剩下,都成了梦幻泡影。

  我们的执著究竟将我们带向何方?人类是不是一直生活在巨大的自我欺骗中?

  只有真正了解佛陀宣说的无我空性之理,认识到一切法因缘而起、如梦如幻、本体空性;这不是从文字上,而是从内心中,完全依靠中观、密法的修要通达时,你就会明了,人们迷恋的财富、声名、地位、感情……没有丝毫可以倚赖的本质,你会从自心的禁锢中获得解脱。

  此时,无论是忧郁、自闭抑或其它烦恼,都将烟消云散。

怎样精读佛教经典?

怎样精读佛教经典

佛经,即诸佛所说的教法。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时,是按照古代印度的风俗,把开示的诸多法义,用口传的方式,令弟子们背诵下来。所以佛陀在世对弟子的教导,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没有文字记载。相传他示寂后,阿难尊者一日入竹林,听到比丘们正在诵偈: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阿难很惊愕,告诉他们,偈的原意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因为背诵有误,不解生灭法就变成了不见水老鹤。随着佛教流传地区的扩大,以文字来记载佛陀的教义也成为必需。


  佛陀示寂的当年,弟子们对他宣讲的教义进行了结集,即进行甄别、审定,由亲闻佛陀言教的阿难诵出,得到大家的公认后就确定下来,这就是佛经。初期的佛经,多半靠口头传诵,也有历史的原因。由于印度自古以来对于圣书都靠师师口传(最早婆罗门教的吠陀圣典,根本忌用文字记录),所以养成了印度民族强记的习惯与能力,一个学者熟背数十万颂,乃是平常事,即至今日的缅甸比丘之中,仍有通背三藏教典的三藏法师。至于佛经之有大规模的文字结集记载,是在佛灭度后数百年间的事。

  佛教在国外的传播,分成两大系统: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亚细亚传到中国内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属于北传大乘佛教;向南方流传的,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传播的语言有巴利语和梵语两种。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从梵文翻译过来,也有一小部分从巴利文翻译过来;南传的经典是由巴利文翻译而来的。

  佛教经藏,不但反映了古今佛教历史演变的过程,折射出释迦佛和印中历代高僧大德的智慧光辉,也是后人研究和修学佛法的依止。那么,有志于研究佛教经论的学者和笃信佛教的信徒,怎样来挖掘其内涵,从而建立自己的修学体系呢?即遵循闻思修三慧的学修次第,闻法,思理,起行。

  闻思修三慧是佛教的智慧之学,是般若智慧所成,菩提觉悟所归。众生只有通过闻听佛法,思考抉择,修行觉悟,最后才能解脱自己与普度众生,真正实现利益众生,自利利他的悲智宏愿。 《一字佛顶轮王经》卷第五云:若有人能依教方发菩提心,读诵受持听闻思修,则获胜福一切成就。何以故?是法以于闻智、信智、思智、修智、真智、持智。得是证成,是故此法我以广略,当为有情说是法教。

  闻法的重要举措是阅读经典。精读是学习经典的重要阅读方式之一。因为佛教体系博大精深,宗派门类错综复杂,初学佛者往往望而生畏,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更不知怎样学得扎实、透彻,选择精读佛典的方法较为恰当。

  精读就是为了系统、深入地掌握阅读经论所具有的知识内容所采取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从字、句、名相入手精研细读,反复阅读,进而掌握各个阶段及整篇经典的精髓,以便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字、句、名相人手就是要逐字逐句地阅读,逐个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反复阅读,层层深入。这种方法有利于加深对经论 内容及实质的理解,是形成学者佛学体系的基础。

  精读首先要求多读,即对阅读的内容要读许多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内容吃深、吃透,才能掌握所读经论的全部含义。我们今天读到的佛经之所以文字优美, 字字珠玑,是因为古代的翻译者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后秦时佛经的翻译还限于口授、传言、笔授三人,东晋以后,就增加了记录梵文、正义、校对等三道工序。唐 朝时,官方组织的译场规模更加宏大,分工更加细密。据《宋高僧传》记载,译经工作组织严密,有译主,就梵本用华语进行翻译;有笔授,将译主翻译之 义用文字记录下来,又称缀文;有润文,对所录文字进行润色;有证梵本,以译出之文,核对梵本;有证义,推敲已译出之经文是否合于佛义;有 “校勘,核对文字;有正字,检查书写的文字是否合于规范。如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自任译主笔授证义者也都是当时的名僧。试想,一部经典经过这样严格的标准翻译出来,姑且不论时空的变迁,中印文化的不同,作为一个读者,仅读一两遍,就想对经文、内容和思想了然于胸,显然是不可能的。精读是一种咬文嚼字、一丝不苟的阅读方式。在精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至诚恳切,清净三业
  经典是释迦牟尼佛开示的法要,能使人超凡人圣。印光大师开示: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

二、明经义,断句读
  有些经典的句读没有断开,要正确断开句读,从弄清字和名相的含义入手,做到从头熟读,逐字训诂,逐句消化,逐段反复,虚心努力,且要晓得句下文义。

三、闻思结合,精思细研
  这是精读的关键所在,也是精读最突出的特点和优点。一定要把读和思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紧密联系,这有利于提高对经论正确含义的理解。

四、利用笔记摘抄法辅助精读
  阅读时辅以做读经笔记、写读经心得、摘抄精彩经句、整理有用资料等办法,就能读得慢些、读得熟些、想得多些、思考得深些,从而将经典读得精些。

五、了解经典的背景
  在运用精读方法阅读一部经典时,首先要了解该经的背景知识。经典的背景知识包括经题、佛陀讲述的时代等。了解经典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对其深刻理解。如《金刚经》是佛典中一部重要典籍,是佛陀与须菩提长老等众弟子的对话。《金刚经》传 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通篇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精读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是略读。这一步要求不宜过高,只要求了解大意就行。通过这一步可使学者对所阅读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会使得经论更容易理解。在略读的过程中,学者可以了解经论的大致内容,以及是如何组织的,这对后来的阅读过程很有帮助。

  第二步深入了解经典内容。在此阶段,学者要搞清每一句经文、每一个名相的含义。当然,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经论,学者会遇到一些困难。产生困难的原因可能是基础知识不具备,或者不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

  在大乘佛法兴起的时代,有了以声闻缘觉的二乘或小乘,和以六度为菩萨道践行的大乘。《法华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结集的代表作品,提出了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思想,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如化城喻品” 所说),开启了回小向大的门径,这是一种崭新的学说思想,也是本经的主旨所在。

  《法华经》为弘扬佛陀的真实义,经文共分二十八品,采用偈颂、譬喻等方法广说玄义。全经思想以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经》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 《涅槃经》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密护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此经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成为天台宗等据以立说 的主要典籍,陈隋之际智顗大师依据此经创立了天台宗。

  第三步是了解经论的篇章结构。篇章结构实际上就是经论的逻辑结构。读好的作品就像欣赏一座宏伟的大厦。第一步、第二步只不过了解了建筑的式样、风格,样色样式只不过是皮肤,圈梁立柱才是骨架。一篇美文,一部文学著作,必定在谋篇上下大功夫。对佛教经典的阅读,对其内容更是要进行深度剖析。

  第四步是咀嚼遣词造句的妙处。古人为诗作文,一字一词都斟酌数次。轻点一字,境界全出巧用一词,尽其精髓。朱熹说过: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在《阿弥陀经》中,一开始佛告长老舍利弗。当时在场听佛说法的,有常随大比丘僧千二百 五十人,十六位大弟子和四位大菩萨,以及无量诸天大众等等。为何佛独告舍利弗呢?这就要进行仔细推敲佛陀的用意了。

  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智慧第一。从佛告长老舍利弗这一句经文可以得知,净土法门非大智慧者不能担当;而对净土法门深信无疑的人,必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所以说,没有智慧,对净土法门没有甚深信仰的人,即使他念佛,也很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第五步是记忆。人接受知识大概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解,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是一种比较浅的层次。另外一个层次是熟练,即不但理解,还能够熟练地运用,这是一种比较深的层次。

  学者对经典反复玩味,久之,不但对所学经典的内容,乃至所代表的宗派思想,都能够清晰明了,进而在实践中修持佛法,自然能够成就自我,提升精神品质

这个愚蠢的“我”是真的吗 ?

这个愚蠢的“我”是真的吗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是一连串业力、因果循环的现象呈现;自己所造的业,再由自己接受那个果报。造业的时候是我,受果报的时候也是我,生命过程就是不断地在造业受果,造因受果,业的因和业的果都是我。
人活在世界上不能不吃饭、不能不穿衣服、不能不喝水,人与人之间一定会产生一些互动关系,不管是付出或接受,人与人的互动,就会造业。即使不与人互动,个人本身也会造业,譬如你自己情绪非常不好的时候,可能会捶胸顿足,自己惩罚自己、折磨自己;或者高兴的时候,自己赞叹自己,让自己快乐,这些也都是在造业。
造业一定有结果,从造业到受报的过程之中,会有不断地新的业,不断有新的果报要受,这样的过程,就形成了我们所认知的“我”──有受苦的我,受乐的我;有努力的我,也有怠惰的我;有时是自私的我,有时是慷慨的我……,这些看起来不一样的我,其实全部都是自己造业的因,也是自己受果报的果。
好与坏是造的因,苦和乐是结的果,人不断地在好坏的造业、苦乐的受报过程之中,于是很多人以为那个就是“我”,似乎有一个“我”的存在,这个“我”的存在是非常强烈、非常明显的,几乎没有人不认为这个就是“我”,也没有办法把这个“我”摆脱。但是我们不妨仔细思考一下:这个“我”是真的吗?
其实,一般人认为是我的那个“我”,就是一连串的因和果,但这因与果是永恒不变的吗?当然不是。因此,如果说自我的存在感,是由于一连串业力、因果的组成,当所有因和果都结束时,这个造业、受报的“我”,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举例来说,譬如有人犯法坐牢,刑期一满,他犯罪的因就抵消了,出狱之后,他又恢复成一般常人,不再是罪人或犯人。可是如果他再度犯罪,成为累犯,就又要被关进监牢去,但那已是另外一个因果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刑满出狱了,就算是结束这一段的因与果了。
所以,罪犯不是永远是罪犯,我们所以为那个造业、受报的“我”,也不是一直都不变的,因与果也不是一直不变的。只不过,人往往处在受果报的阶段时,又在造新的因了。
一般人都不愿意受苦,只想要享乐;不愿意多付出,却希望得到更多。这样自私自利的我,所得到的果报,可能短时间内很快乐,但是却要承受长时间的苦。这好比标会,一开始就把会标下来,虽然一时间可以拿到很多钱,但这之后每一个月都要付钱出去;等于是拿长时间的苦,来换取短时间的快乐。
这样的我,实际上是苦乐相继、苦多乐少、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的。这个“我”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应该是一个“愚蠢的我”。

【做个好人够了吗】

【做个好人够了吗】 

 济群法师 


有人觉得做个好人就行了,为什么要有宗教信仰呢?他们认为,有些声称有信仰的人也未必比自己更善良。

关于好人的说法非常笼统,每个人都有理由认为自己是好人,但究竟依循什么标准呢?

而所谓的好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区别。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好人,就是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能够依五戒十善生活,是人天乘的标准;

能够断除贪、嗔、痴,是解脱道的标准;

能够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是菩萨道的标准;

而圆满断德(生命中不再有贪嗔痴)、悲德(对众生具备无限慈悲)、智德(具足一切智慧)的佛陀,才是最究竟的好人。


所以说,宗教信仰不仅为我们界定了是非善恶的标准,更为我们指明了完善道德的途径,能够帮助我们成为具有深度和纯度的好人。

不可否认,的确存在虽有信仰却品行不端的人。但问题在于,这些人是否按照信仰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此外,每个人的素质和起点都不同,有些人积重难返,但只要有心向善并持之以恒,多少总是会发生转变的。我们衡量一个人时,不仅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如果说所有人都有宗教信仰的需求,那未免绝对。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许多人没有宗教信仰,也不曾意识到信仰对于人生的作用。尤其在中国社会,许多人对宗教都缺乏正面认识。在这样的前提下,信仰需求或者被扼杀在摇篮中,或者转化为其他需求。至于那些终日为衣食奔忙或沉溺声色的人,从未思考过人生大事,自然也觉得信仰是可有可无的。

但信仰所关注的是人生大事,包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包括对人生价值和生命自我的认识,也包括心灵的关怀及烦恼的解脱。这些都是人类永恒的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忽略而不再存在。事实上,但凡有思想的人都可能碰到。一旦涉及这些问题而没有宗教信仰作为支撑的话,人生往往会陷入迷茫之中。



慈悲心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好!

慈悲心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好! 



莲花生大士说,过去你是怎样的,就看你现在;以后你会怎样,也看你现在。

过去你是怎样的,不要去问算命的,以你现世的状态去推测、衡量,就知道你的过去世是什么样的了;以后怎么样,也不要去问上师,去问其他人,以你现在的行为去推测、衡量,就知道你的未来世了。心是根本,心念改变一切。



在今生今世,我们以嗔恨心造过杀业等很多恶业,这说明过去世中也肯定以嗔恨心造过很多恶业。这样的话,在我们的相续中、阿赖耶识中已经有种子了,已经有因缘了,很快就会发芽结果。到时我们还要经历这些痛苦,也许一会儿,也许明天,也许过几天,很快就到时候了。

以嗔恨心造的恶业,是下地狱的因。如果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念头,我们会发现随时自己都有嗔恨心念头升起在造业。我们一生当中,因嗔恨心造了那么多业,如何清除这些业障?用慈悲心对治嗔恨心。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容。

人一宽容,气就不会郁滞;气不郁滞,血就通畅,所以,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宽恕是一味良药,你在宽恕别人的同时,也就敝开了自己的心灵,此时,愤怒、怨恨和恐惧就会悄悄溜走,你的内心没有了这些负能量,生活、工作、人际、亲情慢慢就和谐通达了。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

人一善良,心就宁静。宁静之心能让我们的身体远离贪、嗔、痴、疑、怒、忧、恨、怨、傲、妒……这些不良不善念头。

善心犹如春雨,默默地滋润身体,它能让气变得柔顺,让血变得通畅,身体好,不良的情绪不会滋生。



人有了慈悲之心,内心就会充满爱。

爱就像春风,能吹散七情的乌云。人有了慈悲之心,也就懂得了感恩。感恩是人的本性。我们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父母,感谢食物,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并使生命得以维持。

人一旦懂得感恩,心就会平和下来,因为感恩者知道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谦卑地面对自然。然而,不懂得感恩的人始终认为自然是人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总是贪婪无度,内心狂妄,心浮气躁。这样的人怎能拥有长期的健康,吉顺的命运?



命运也是如此,我们要警惕内在的贪、嗔、痴、疑、怒、忧、恨、怨、傲、妒……这些念头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们就要拥有一颗慈悲之心,你的慈悲之心有多大,你的福报就有多好。



你信仰什么,生命就走向什么 !

你信仰什么,生命就走向什么 





你信仰什么,生命就走向什么!
  一、因果定律:修行真正的进步,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越来越遵循因果律。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认同因果定律的不仅是佛教,还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大科学家牛顿等人,也认为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都会产生相应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么“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坏的,那么“果”也是坏的。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会不断“种因”,种“善因”还是“恶因”由人自己决定。
  所以欲修造命运者,必须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起心动念)会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由这些语言和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二、深信定律:你信仰什么,生命就走向什么!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会发生,则不管这件事是善是恶、是好是坏,这件事就一定能会发生在这个人身上。比如一个人深信积极的事物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积极的事物就一定会发生。又如果一个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这个人很快就会死去。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运修造的原则。由此看来,有好的信念是一种福,想给自己种福必须建立好的信念。
  三、放松定律:放松是开发潜能的关键,静坐可以帮助人进入放松。
  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什么心态是最佳心态呢?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把目标瞄准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等等东西上,然后放松心态、精进努力,做你该做的,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则这些东西的到来有时候能快到令你吃惊;相反,如果你对结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举个例子:大热天晚上停电,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着觉备受煎熬,老在想着这该死的电什么时候才来,电总是在你着急的时候偏偏不来,但当你最后受够了,人清静安定自然凉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时候,电就来了,倏忽间你的房里灯火通明,电风扇转起来了。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这是定律,这是放松定律。值得注意的还有:所谓的无念并不是心里一个念头也没有,而是有念头但不驻留,“无所住而生其心”。


  、80/20定律:80%的成果在最后20%的时间和努力获得。
  人在达成目标前80%的时间和努力,只能获得20%的成果,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标的时候,由于久久不能见到明显的成果于是失去信心而放弃。比如练习双盘;比如改正一个坏习惯;比如教育孩子。须知命运修造是长久的事,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预期前80%的努力会有很大收获,只要不放弃,最后20%的努力就会有质的飞跃。
  五、间接定律:要想改变自己的某方面,先去帮助别人改变那个部分。(我的修行在此受益匪浅)
  自我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必须通过提高他人价值间接实现。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须通过首先提高别人的自尊间接实现。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过成就别人间接达成。例如:有些公司创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润,这些公司往往昙花一现,而那些致力于为客户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的公司往往长盛不衰,越做越大。这就是间接定律在起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间接定律中提高自我价值和提高他人价值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即当你在提高别人价值的时候,你的自我价值马上就提高。


  六、布施定律:给别人,就是给自己,你不可能得到自己从未付出过的。
  布施就是“给出去”的意思。这个定律是说,你布施出去的任何东西,终将成倍地回报到你身上。例如:你布施金钱或物质,你最终将会获得金钱或物质回报;你布施欢喜心,让他人衷心愉悦,你将得到他人回报给你的欢喜;你布施安定,让他人心安,你将会得到安乐。相反,如果你施加于别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气、忧愁,你也将得到这些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