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尽量要看古大德的书(五台山比丘果戒)

尽量要看古大德的书(五台山比丘果戒) 


尽量要看古大德的书
开示:你们看书尽量看古大德的,如果能把憨山大师、蕅益大师这些古大德的全集看下去,那你算是有福报。因为祖师们的语言是金刚语,有内证的功德,龙天护法都在护持
现在很多地方把世间善书一个劲的往佛教团体里传播,那是坏法相。佛弟子是无量劫来好不容易就修了那么一点善根,好不容易才摸到三宝的门里面,人家是来求佛法的,而你把佛法藏起来,却把世间鬼神的书给人家,说这就是佛法。这是断送人家的善根慧命。这个罪是很重的!
所以,我们佛弟子要护持正法。护持正法是对三宝最大的供养。佛在《涅槃经》里说过,假如一个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一旦犯了戒,但他宁死不舍护持正法的心,佛说此人不名犯戒。因此,护持正法的功德不可思议!而那些口口声声称自己是佛弟子的人,把世间鬼神的书往寺院送,告诉别人这就是佛法,他们造的罪远远大于破五戒十善的罪!
假如一个受过三皈依的人,每天嘴上说孔子、老子有多好,说他们的书讲的多么有道理,这绝对破三皈依戒了。因为菩萨戒里说,赞叹二乘法都破菩萨戒,何况你赞叹凡夫外道的法?因为凡夫的东西炽燃我们的贪、嗔、痴,外道的东西是炽燃我们的知见。贪、嗔、痴、慢、疑这是凡夫的主要特点,也是凡夫的主要烦恼。外道的特点是知见,像邪见、边见、身见、见取见、戒禁见,这是外道的主要烦恼。
也就是说,外道偏重于所知障,凡夫偏重于烦恼障。业障是外道凡夫都有。

【拔苦】烦恼的产生与对治


【拔苦】烦恼的产生与对治 



烦恼是怎么产生的,产生了烦恼以后该怎么办?这是我们学佛人所要面对、解决的主要问题。
释迦牟尼佛曾经大讲特讲人生诸苦,并以此作为全部佛法的基础。生活富足的现代人,或许会认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人生诸苦,只是古代奴隶社会的生活情况,在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应是过时之论了。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现在的社会和生活,烦恼和痛苦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在不断地增加。比如:失业之苦、破产之苦、炒股亏跌之苦、购物被宰之苦、通货膨胀之苦、环境污染之苦、抽烟吸毒之苦、心理失衡之苦,等等。释尊把烦恼和痛苦简要地归结为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怨憎相会苦、五阴炽盛苦。其中生老病死之苦,是人类现有的生命形态,天生便具有的缺陷,不是富足的物质生活、发达的科技和医疗技术所能改变的。
我们从投胎的第一念,就是生命的开始,也就是烦恼和痛苦的开始。人们常说“十月怀胎”,一个人从投胎到出生的整个过程,要经历十个月的时间。十个月在母亲的肚子里,有什么烦恼呢?佛经上说,母亲饭吃多了,或者饭很烫,胎儿就会感到有一座火山压在身上一样,是很痛苦、很烦恼的;如果母亲吃的食物很冷,胎儿就会感到象一座冰山压在自己身上,也是非常难受的。母亲有时在工作,有时在运动,胎儿也在跟着颠簸、滚动,也是很苦恼的。母亲身体不舒服,或生病,也会影响到胎儿。十个月以后,婴儿就要诞生。诞生后第一声就是“哇”地大哭,因为细嫩的身体跟外界接触的时候,产生刺激和痛苦,因此会哭。他的诞生和死亡一样,都极其痛苦。不仅母亲很痛苦,家里的其他成员很担心,婴儿的本身也是非常地痛苦。现在有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父母亲的素质比较高,懂得接生的方法,对婴儿的伤害可能会少一点;对医疗条件和接生常识都比较缺乏的一般群众,处理不恰当或不圆满,后果就更大了。婴儿出生以后要吃奶,他就跟母亲的生命又连在一起。如果母亲的奶水不够,婴儿就会营养不良。如果母亲经常发脾气,烦恼很强,奶水就会有毒素,影响到婴儿的身体和性格。气候的冷热也会给他带来烦恼,噪音大、猫狗叫、看到生人,会使他受到惊吓,他就使劲地哭。随着年龄增大,六根不断接触到周围的事物,生起厌恶和贪求的念头。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小孩要什么,大人都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小孩缺乏理智,而大人却都围着小孩转。这样养成习惯,稍有不顺,就会发怒,使他长大以后,贪欲和瞋恨的心越来越重。现在是工商时代,大人的工作很繁忙,城里流行请保姆,或者请亲戚朋友看管,无形当中,割裂了子女与父母的天然感情。小孩长大以后,就不喜欢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也是有因果报应的。
进入少年时期,古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现在的少年,烦恼众多,首先是学业的压力。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升学竞争一直很严重,学校对学生采取疲劳战术,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其次,青少年时期人际交往越来越多,对外界的新鲜事物非常好奇,很想去了解认识。但作为少年人,思想不成熟,文化知识不够,社会经验也缺乏,很容易受到外界力量的影响和支配。如果交上吊儿郎当、不大正经的朋友,会染上很多坏习气。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青少年的分别心和各种欲望也在飞速地增长。同学之间会有攀比,自己家庭条件不好的,没有钱去享受,就会很苦恼。看到社会上灯红酒绿、荣华富贵,耳濡目染,贪欲渐增,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旅程会做种种打算,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伤心苦恼。不明智的,甚至会使出种种不道德的手段。古人常讲:“人到无求品自高。”因为你的贪欲少了,烦恼自然就少了。烦恼少了,智慧就高,人格也就提升了。现在,世俗社会有些学校,尽管拼命灌输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但对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修养道德,如何克服坏习气,却很不重视。这样导致青少年,从家庭到学校,一直保持着任性、自私的心态,性格和心理方面就不会健康。从小的立足点歪了,象盖楼一样,将来就有倾塌的危险。一切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将来有能力、有思想、有知识的时候,做出来的行为就更可怕了。现在社会上讲什么“浓缩人生”,一切为了享乐,犯罪坐牢也不怕,更谈不上什么信义和孝敬。实际上苦恼和困惑一直缠绕着他们。
人到青年和中年时期,犹如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许多变化和选择,糊里糊涂之中,人生已然定型。得意的纵情享乐,失意的心灰意冷。结婚成家之后,烦恼和困难更是纷至沓来。一切都要为家庭考虑,挣钱、应酬、住房、孩子……从单位一直忙到家里。现在社会流行高消费,而钱又不好赚,无形之中压力就非常大,若金钱和地位不如人,就会觉得对不起家人,看到朋友也会不好意思,烦恼和痛苦实在不轻。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事业上正处在挑大梁的时期,身心负荷最重,损耗也很厉害。现在社会上离婚案件越来越多,说明各种社会问题对家庭的压力和冲击,也说明人们的烦恼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内心冲突越来越尖锐。到大城市的街道上看一看,不少人的脸上都显出浮躁、无奈的表情,一个个行色匆匆。即便是有钱人,有时显示出一些富贵和安逸,心里难免会有几分恐慌,怕货币贬值,怕股票下跌,怕被偷、被抢、被绑架。
人到老年,更是苦不堪言。身根渐衰,心智恍惚。牙齿不好用,想吃的吃不下去。眼睛不好用,想看电视也看不成。想跟人聊天,耳朵又听不清,别人也懒得理你。心中实在是苦恼。若遇到子女不孝,受到打骂和歧视,温饱也会成为问题,烦恼就更大了。老年人还时刻存在对死亡的恐惧感。当小孩的时候,过一年,感觉长一岁,很高兴。小孩就盼着快长大。到了老年就不如此了,只希望日子能过得慢一点。其实,从小孩到老人,每天都在走向死亡。
死亡就象搬家一样,身体象一座房子,房子坏了,我们就要搬家。如果此生修了很多善业,就象赚了很多钱,可以搬到一个更舒适优越的地方,甚至可以移民到国外去。假如此生造了很多恶业,就象欠了别人很多债务,我们要走,讨债的全都找上门来,纠缠不清,使你难以脱身,以后也只能搬到一个更加贫困恶劣的地方。人死之时,身心剥离,痛苦不堪。业障翻起,识心妄动,现出种种境界。善业重的,心理镇定,境界也较温和。恶业重的,现出恐怖之境,心恐意惧,随境而转,受种种苦。家人也会感到不安和悲伤。来世会投生到什么地方,就看我们一生所造善恶业力的对比,哪一种力量大,就投生到哪一道。
从小到大,灾病难免。有些人一生都伴随着疾病的折磨,实在是苦不堪言。现在虽然医疗技术很发达,但由于人们所造的恶业越来越复杂,疑难疾病的种类也就越来越多。
不仅生老病死是苦,即便是荣华富贵、天伦之乐等感受和境界,也统统是苦。因为一切诸乐不能无条件地产生,都要依托足够的外缘,所以快乐是不能自主的。随着条件变化,转瞬即逝。苦乐不相舍离,快乐之后,痛苦会接踵而至。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之时,就是观察众生有生、老、病、死之苦。众生之所以有“老死”,是由于有“生”,有“生”是因为有“业有”,即过去世所造的善恶诸业,决定今世出生到相应的世界。“业有”是因为“取”,即众生对外物的执着和贪取,为得种种上妙境界,周遍驰求。“取”是因为“爱”,即众生对异性、外物和境界的爱恋和迷惑。“爱”的生起是因为有“受”,即六根对外界事物的领纳和感受,生起苦、乐、不苦不乐的分别。“受”的生起是因为心依靠六根接触外境,产生“触”,即人体器官对外境的感知。“触”是因为有六根,即“六入”,才能生起。“六入”的形成是因为生命在母胎里有“名色”的活动,即胎儿存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成长。“名色”的产生是因为“识”,即投胎生灵的根本意识。“识”来自“行”,即前世身、语、意三方面的善恶诸业。“行”是因为“无明”,就是众生迷惑无知,不明善恶因果,不明生死因缘,不懂佛法,难以觉悟。
人生诸苦是起源于内心的各种无明和烦恼。在佛经上,烦恼有许多别名:“惑”、“漏”、“垢”、“缠”、“使”、“缚”、“结”、“杂染”、“尘劳”等等。具体一点还有:三毒、四倒、五盖、四漏、七结、十使、六随眠、十六心垢、二十一心秽等。“八万四千烦恼”,归根于“贪、瞋、痴”三毒,也可以归根于一个“痴”字。贪,就是贪欲,包括对食物的贪求,对异性的贪占,对生活用品、玩物器具的贪爱、嗜好,到贪财、贪名、贪权位等等。瞋,就是仇恨、愤怒、毒害等心理活动。痴,就是无明、邪见,不明善恶因果、生灭缘起,缺乏合理生活的智慧。由贪、瞋、痴的心理,人就会通过身、口、意造作种种的业,由业招感种种的苦果,然后生起更重的贪、瞋、痴之心,在生死的苦海中轮回不已。
无明是烦恼和痛苦产生的根源。就象一个人在黑夜里进入自己的房间,虽然对房间里的物品很熟悉,但在黑暗之中,却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凭感觉去摸,这样的后果就很可怕。如果打开一盏灯,就会豁然明朗,清清楚楚。心存无明的众生,就象在黑暗中生活,虽有眼睛,却目光短浅;虽有心灵,却心量狭小。左碰右撞,苦不堪言。只有佛法的明灯,可以驱散心灵的幽暗。佛法是大觉悟、大智慧。如果我们不学习佛法,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学习世间的学问,只能得到一些世智辩聪。
如果众生能够觉悟,断除迷惑和邪见,不再造生死流转的业,就不会招感来世的苦报。现前的烦恼和痛苦,就会象无根之树,不久就会枯萎消散,进入清凉、安乐、寂静的涅槃境界。
释迦牟尼佛所示的息灭烦恼、进入涅槃的修持之道,总括为“三学六度四摄”。“三学”,是指“戒、定、慧”,可以推演为“三十七道品”。“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到达涅槃彼岸的途径。其次应该掌握“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摄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三十七道品,就是修证无上佛道、圆满菩提佛果的三十七项法门。分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主要的是四念处和八正道。四念处包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众生若能经常进行这四种观法,就能对治我执和法执,破除贪欲和无明。小可以远离烦恼和痛苦,大可以悟入涅槃圣境。八正道的具体内容是:正见——正确的见解和智慧;正思维——经常思索四谛和四念处的道理,来观察和纠正自己的身心;正语——即常说爱语、如实语,不作恶口、两舌、绮语、妄语;正业——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命——是指要从事正当、善良的职业来养家活命,避免职业性地造恶;正精进——就是用智慧和正见来指导修行,勇锐猛利,而不落于外道和邪见;正念——勤修四念处,念念与真理契合;正定——摄心修习禅定,次第而入,智慧朗照,不落于邪定。
三十七道品可以总摄于戒、定、慧三学。戒学就是持守戒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戒律有居家的五戒、八关斋戒,和出家的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以及在家出家都可受持的菩萨戒。戒学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使身口意三业清净,由静入定,进入身心光明轻安的境界。定学即修习四禅八定等各种禅法,根除心灵深处的微细烦恼和习气,转化身心的业障,提高生命的层次,发掘自性本具的智慧。慧学分为闻慧、思慧和修慧,就是修学四谛、十二因缘等道理,思索领悟,用以指导修行,并在禅定心中观照思维,亲证这些道理和境界。戒定慧正好对治贪瞋痴,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三学是相辅相成的,应该同修共进,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项有缺失,其他两项都不会究竟。
六度,是大乘菩萨道修行的体系。第一个法门就是布施。布施有三种,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财施就是把自己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施舍给需要的人。法施就是将佛法的智慧和各种世间的学问传授给别人。无畏施,就是别人心有恐怖,或者身心性命受到威胁,能够善言安慰,甚至舍己救人。布施可以对治悭贪,而且可以得到富贵的果报。世上的大富翁,就是因为过去世肯施舍财物,帮助别人,积累功德,带来今生的福报。能够以自己的身命财产来布施、护持佛教,果报更是殊胜。
持戒,广义地讲,包含身语意三业的所有行为,都要合乎戒律。不但要止恶不犯,还要能力行诸善,并积极地去利益众生。因此,大乘佛教的戒律分为三类: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持戒的重点在于五戒。第一是杀戒。杀生罪业很重。人是众生,所杀的动物也是众生,无始以来,人可以转生为动物,动物也可以转生为人,所以,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动物被杀之时,瞋恨心是很重的,身体里会产生很多毒素,人食用以后会在身体里积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另外,一切众生都是好生恶死,却又喜欢弱肉强食。动物被杀时,意识里全都是仇恨,来世互相吞噬报复,还能带来战争的劫运。古人说:“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所以,不杀生可以得到长寿的果报,不受疾病的折磨,免遭一切灾厄和伤害。
第二是盗戒。看到别人享受荣华富贵,却不知人的福报都是修来的,自己不去修行,不去行正道、种善根,只是一心为了享受,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偷盗别人的财产,或者贪污受贿,这样只能导致来世贫困的果报,越来越不如意。你不偷别人的东西,别人就不会偷你的东西。持守盗戒,可以招感财物丰饶、所愿满足的果报,可以免遭劫盗之苦。
第三是邪淫戒。淫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一切欲望和烦恼的源泉。人身的能量和功德,因淫欲而极度耗散。所以古人讲:“万恶淫为首。”“刮骨不痛之刀,温柔丧命之窝,坏他人女,灭君子德。”邪淫更是罪业深重,于己于人都危害极大,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的颓败。犯邪淫者,来世会受到身体羸弱、妻子不贞的苦报。能持守淫戒,可以积聚无量的功德和福报,身体强健,相好庄严,心地光明,喜乐充满,智慧聪明,家庭和美。在家修行,要做到不邪淫。修出世法,连淫欲的念头都不能有。淫念一动,身体就有反应,能量向外漏散,气脉变得粗浊,生命的层次就往下降,意识中更留下了业习的种子。三界六道,你能修到哪一界哪一道,持守淫戒是最关键的。
第四是妄语戒。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做人,诚诚恳恳地说话。决不说大话、空话、骗人的话。直心是道场,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不能虚假。经常打妄语的人,在人中没有威望,说话没有人相信,更没有人愿意教导他,失去人缘和法缘。
第五是饮酒戒。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无法控制情绪,而做出种种颠倒的恶业。广义的饮酒戒,更包括了对毒品、麻醉品、迷幻药等一切能迷乱人身心的物品,甚至不健康的书刊、音像,都要戒绝。
持戒可以对治毁犯。持戒的人,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不持戒的人,诸恶易作,众善难行。善恶的关键就在于此,果报的千差万别也在于此。
忍辱,就是在一切处一切时,对任何人任何事,对任何境界,都要忍耐。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都不执着,不生烦恼,甚至要逆来顺受。古人讲:“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辱是很重要的修行法门,可以对治瞋恨。能修忍辱法门,可以得到相貌端正、智慧清明的果报。有忍耐力,才能修行。若能修不能忍,随时发脾气,就会把辛辛苦苦所修的功德,统统烧光。能不能忍辱,就看人能不能做到无我。若能无我,把自己看成虚空一样,顺境来了,也不生欢喜心;逆境来了,也不生恼恨心,一切都能忍受。无论顺逆境界,都要用智慧来判断,认识到人法俱空,自然不起烦恼。
精进,就是修学佛法,勇往直前,不懒惰,不懈怠。不但身体上要精进,心里更要念兹在兹,都摄六根,不能散乱,时时精进,刻刻用功。人生苦短,能够用来修行的时间很少,外境的染污时刻不断。修学佛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先贤为了警策修行人,而说偈语:“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可惜人们大都沉溺于眼前的一点福报和安逸,忘记了无常迅速。虽能修学佛法,却常懈怠放逸,导致身心不能与佛法相应,得不到利益,时间一久,信心便会退失。精进可以对治懈怠。能够很快使自己修学上路,体会到法喜和轻安。
禅定,意为思维修、静虑。就是把意识上的妄想静止下来,恢复本来清净的真心。我们的这颗心,念念迁流,念念不停,不是善念,就是恶念。思量一切事,易生一切烦恼。若能够于世俗五欲六尘之事不思不想,即能远离烦恼和痛苦。所谓“念起百事有,念止万事无。”“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禅定可以对治散乱。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都可以修。念念无著,念念真如,念念清净,念念光明,时时不离禅定状态,自然能够从俗事和烦恼中得到解脱。“外离相为禅,内不乱即定。”这是广义的禅定。当然,广义的禅定也包括了坐禅。坐禅是一种修禅定最重要的方法,广为佛教各宗派的修行人所采用。高层次的禅定功夫,如四禅八定等,大都从坐禅得来。随着坐禅时间的增长和境界的深入,定力和智慧就越来越强,妄想和烦恼会越来越少。
智慧,就是保持正知正见,摒除邪知邪见。智慧分为世间的有漏智和出世间的无漏智,具体的层次和内容是很多的。智慧可以对治愚痴。智慧增长一分,愚痴和无明就减少一分。善业就越来越多,恶业越来越少。这样,人的果报就会很圆满,烦恼和痛苦自然就很少了。
四摄,乃是大乘菩萨行者为了能够充分地摄化众生,而行的方便之道。第一布施,和六度中的布施相同。第二爱语,就是以柔软语、关怀语与人交谈,常能关心众生的疾苦,给以抚慰。第三利行,就是常做对众生有利的事,舍己为人,成人之美。第四同事,就是和光同尘,积极入世,和众生打成一片,从而引导他们舍恶向善。
佛教有一系列很完整的修学法门。有些人学习了佛法以后感觉不得力,那是因为所学法门不对他的根机。佛法讲契理契机,契理容易,契机难。释迦牟尼佛说了很多法门,后来的祖师大德还觉得不够,又建立了各种宗派和法门。在中国确立的禅宗,又分为临济、曹洞、云门等等各家,目的就是要适应众生复杂的根性。现在的法师无法和释迦牟尼佛相比,释迦牟尼佛是大智慧的人,他知道每个众生的病因、根机,知道应该给你什么样的药和方法。当时亲近释尊而开悟的人很多。释尊三转法轮的时候,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弟子马上就开悟。你现在去研究四谛的道理,研究一年也不会开悟。为什么?因为现在的修行人也无法与古人相比,业障太重,心不淳朴。如果你要看经,就打瞌睡;念佛,又不耐烦;想打坐,没多久腿就痛。怎么会得力?又怎能与佛法相应?这就要先忏悔业障。要多礼拜,多念佛,多诵经,多听闻佛法,要使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与戒定慧三学相应,自然业障就逐渐地减少,接受佛法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了。
学习佛法,就要接触佛教。这要具备福德和因缘。在古代,佛教的地位很高,很受国家的重视,寺庙盖得像皇宫一样。帝王将相都能虚心学习佛法,百姓也很乐于接触佛教。现在,众生的福德和因缘是很差了。佛教局限在寺庙里面,社会上的广大群众对佛教还是不大了解。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佛法的门径,所谓“入道无门”,就是没有机会因缘接触佛教,得到佛法的利益。也不知道佛法讲什么,以讹传讹,执着于世俗的偏见。其实佛教是很有道理的,可以减轻人们很多的贪欲和烦恼。出家人实际上是过着大同世界的生活,到哪个寺庙去,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所谓大同世界,可能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以后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开放,有机缘学习佛法的人会越来越多。
学佛法的目的,主要就是寻找对治烦恼的方法,而不是为了看很多书,去讲些大道理。学习要和修行相结合,要把佛法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去。懂得佛法的道理,就要用智慧观照身心,清除各种烦恼和习气。烦恼和习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比较粗猛,一种比较微细。粗猛的习气,譬如你两天没有吃饭,饿得发昏,看到一碗饭,狼吞虎咽,几下子就吃完了。微细的习气,譬如一个人爱喝茶,他口渴时想喝茶,口不渴也想喝茶,看到茶就想喝。抽烟的人也是如此。形成了一种习惯,他时时想改,却一辈子也改不了。想要断除,却常常藕断丝连。我们修学佛法,粗猛的习气容易觉察,也比较容易对治,这需要从戒律入手,防止行为的过失。微细的习气就不太容易觉察和清除,需要修学大乘菩萨精神,积极培植善根。
修学佛法讲究信、愿、行。做到真正的信很不容易。有些人学了很多年,对于因果报应、六道轮回、苦空无常、极乐净土这些佛教基本的道理,不是绝对地相信。至少,在理论上搞不清楚,又如何去坚信?嘴上说空,心中行有;口常说善,念总起恶。灾病和痛苦来了,就起一点忏悔心、出离心;烦恼一轻,痴心又起。这样等于想在沙滩上建房子一样,层次永远不会高。要想坚信佛法,就要多接触佛教,深入佛法,把佛法的道理搞清楚。还要多思维人生诸苦,以苦为师,在苦难中生起觉悟的善心和灵智,生起坚定的出离心。
真正的学佛,没有诚心发愿,绝对不会成功。我们因为求出离,往往容易消极遁世,慈悲喜舍就很难做到。自己心中微细的习气,贪、瞋、痴、慢、疑,很难觉察。用功修行的时候还比较清净,一遇到境界,各种人我是非心、贪欲心和瞋恨心全都起来了,越修脾气越大,这都是“我执”在作怪。“我执”就是妄执身见,以自我为中心,这是滋生众烦恼的根本。一切贪、瞋、痴、慢,无不是围绕私我的轴心在转。甚至学佛修行,也往往出于求个人的长寿福报,满足自己的贪心和虚荣。有了一些佛学知识,稍一用功,就感觉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对,生出瞋心来,这全都是我执和我见。所以要经常发菩提心、四弘誓愿,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知恩报恩、自他平等的观法,来断除我执,熏化心中微细的习气。
只有愿力坚固,才会勇猛精进。每天在睡觉之外,都要加功用行。随时在静定之中检点自己,修正自己那些不健康的心理,使言谈举止合乎戒律威仪,起心动念都能分分明明,保持正念。

揭开人的运气的巨大秘密

揭开人的运气的巨大秘密 



  我们很多弟子都是在家居士,平常要从事自己的事业。即便是世间事业,我们也希望事业越来越好,越来越顺利。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成办自己事业的同时,还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左右着我们。比如有时候你做事,感觉各方面条件都很具备,在自己的努力下成功似乎近在咫尺,最终却功亏一篑。相反,有时候感觉很多条件不很成熟,但最终结果却很好。我们往往把这种无形的力量称之为运气。

  那什么是运气呢?运气就是福报。若没有福报,仅凭自己的努力,希望得到很好的结果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历代高僧大德曰:“勤劳如山王,不及积微福。”若要追求好的结果,时时都要去努力创造善法和福报。

  我给你们讲一个公案。往昔有一个乞丐,由于他的祖祖辈辈都是乞丐,所以他非常厌倦这种生活,时时都想摆脱,但是凭他自己的力量却很难改变这样的生活状态。他常常向人咨询:“我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生活呢?”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做生意需要本钱,但你现前除了破衣服之外什么都没有,找人借钱估计也很难,所以依靠做生意挣钱是不太可能的。目前最佳的方式是你好好修个法,比如修一个本尊,当你可以与本尊对话的时候,祈请本尊赐予世间一切福报,这样多好啊!”于是从那天开始,他独自一人进入山洞,开始精进修学本尊。最终本尊呈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你需要什么?”他说:“我现前除了身上穿的破衣服和旁边放的破碗之外,什么都没有。所以祈请本尊赐予世间福报及一切财富。”本尊说:“由于你宿世没有积累过福报的缘故,今天即便我是本尊,也无法赐予你什么。”所以,他仍然当着乞丐,天天到外面去要饭。

  有一天,他乞讨后回到居住的山洞,本尊出现在他面前说:“我今天赐予你悉地了。”乞丐说:“没有啊。今天我和其他乞丐一样,都只要到一碗粥。”本尊说:“你的那碗粥里是不是有一块很大的肉?这就是我给你的悉地。因为你宿世没有积累福报的缘故,我也无法赐予你更多。这块肉就是我今天给你的最大的悉地。”

  从这个公案当中可以得知,如果没有调伏贪嗔痴烦恼,没有积累一点点福报,想把世间的一切事情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当前信仰佛教从事善法,在消尽烦恼、圆满福报的过程中,不仅世间的一切事情会越做越好,今生的幸福不期而至,而且还会在临终时自在往生,未来的快乐更不用所言。这就是我们步入佛门的意义所在。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三句话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三句话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善于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而一旦出现无心的冒犯,却总是耿耿于怀,变成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想想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事例。

  一般我们把爱记仇的人称作小心眼,总爱带着有色眼镜看别人,挑别人的刺,搞的同事关系紧张不说,自己过得更不愉快,这就叫损人不利己。

  有人说过一句话,“你千万不要记恨别人,这样会让你遍体鳞伤,而对方却毫发无损,所以不要去恨别人”

  人生在世,要做想过得愉快,我以为,要处理好两个基本的关系:一个是与物的关系,一个是与人的关系。

  处理好与物的关系,就是要乐于享受有限的财富,做到知足常乐,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以牺牲自己人格换取物质的人,不论他拥有多少财富,处在多高的地位,都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人,因为他已经背离了做人的底线。

  处理好与人的关系,要记住三句话,“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看人长处”。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你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你们的关系肯定好不了,反之,学会换位思考,多看别人的优点,你就会发现,越看别人就越顺眼,就能与人处好关系,就懂得用人所长。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懂得与人友好相处的人,才能成事。懂得用人所长,你也就拥有了领袖的素质。

  “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这句话是不是很有道理。学会了看人长处,你就握住了王牌!

  “帮人难处”,就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你的援助之手,也可能是举手之劳,也可能需要一定的付出,只要力所能及就好。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你帮他,他不一定会记得你。在别人有难的时候你给予了帮助,人家会记你一辈子的好。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人家也会同样帮助你,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比如人生中常常遇到的一些事,生病住院、红白喜事、天灾人祸等等,你的帮助、你的一声问候、甚至是一条短信,都会犹如春风水暖,彻底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记人好处”,就是要常怀感恩之心。要知道,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每一点进步、每一滴收获,都离不开父母、家人、朋友的帮助。永远记得别人的好,才能每天拥有阳光,每天都有朋友相伴,终生都有幸福相随;相反,总是记得别人的不是,只能苦了自己。

  当然,完善人格还包括其它很多方面的内容。从现在开始就要记住,我们可以做不成伟人、那是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但永远不要做一个让别人讨厌的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的了这一点,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乐善好施,长于交往,“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所以,“人的情绪要储存”,就象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

哥哥搜狐当老总,弟弟出家当和尚【为什么一个痛苦一个幸福?】

哥哥搜狐当老总,弟弟出家当和尚【为什么一个痛苦一个幸福?】 


左起第三:果义法师、张朝阳(花衬衫挂佛珠者)


【编者按】哥哥张朝阳在美国读到博士,创建搜狐,在名利成功中迷失了,得了严重的抑郁症,非常痛苦。弟弟果义法师毕业于西北大学,在法门寺修行。张朝阳最后还是在佛法的帮助下,闭关一年,解决了抑郁症……

  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在杨澜访谈录《一个成功者的告白——张朝阳的精神危机》中,张朝阳如是说。



我觉得我出问题了,我是真的什么都有,但是我居然这么痛苦幸福跟钱的多少真的是没关系。”经过一年多的“闭关”,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在接受《杨澜访谈录》专访时,首次披露内心的精神危机。

  2012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群雄逐鹿、硝烟四起,然而正在行业争夺的激烈时刻,“互联网老兵”张朝阳却远离企业管理和公众视线长达一年之久。

  2013年1月,张朝阳重新在公众视野中露面,他在一条微博中说:“闭关一年多,重新进入地球,发现三件事,1.人人都在用微信。2.人人都在说好声音以及梁博等对我来说陌生的名字。3.好像是开了十八大,民心从骂街和用脚投票变成了建设性和拭目以待,改革开放好像又时髦了。”


【媒体追捧让我膨胀】

  张朝阳用“悲催”来形容他的2012年,他焦虑、抑郁,精神上常常处于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恐惧之中。

  “脑子里总是有某些虚妄的想法赶不走,这些想法非常恐怖。”张朝阳说,以前用脑过度,导致脑子出现一些死循环,对与人交往产生了某种恐惧。这些恐惧没有办法描述,难以言说。

  在他看来,早年成功之后不断被媒体、周围人追捧,导致了对自我的成功管理出现问题。“成功者往往什么东西都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图走,我变得更加完美主义者,想要控制事情的结果,甚至认为我可以活到150岁。

  “大约2年前开始,我觉得我出问题了,怎么可以这样想,而且自己没办法克服。这导致我工作时总是出于忐忑不安的状态,因此我跟团队说我不能工作了,必须去解决我的问题。”张朝阳透露,他曾尝试去美国找心理医生、大量阅读心理精神类书籍,同时尝试在东方哲学中寻找自己焦虑的原因。

  张朝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有钱又有名的第一人”来形容自己。他认为,自己有钱而且是阳光财富,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处于新兴产业,是将互联网带进中国的第一人,受到大量的媒体吹捧,滋养了虚荣和自我的膨胀。“表面上我还很谦和,但实际上我非常地傲慢。”

  张朝阳年近半百却一直没有结婚生子,这让他感到更加孤独。他说,“我并不抵触婚姻,也不是不喜欢小孩,只不过是因为名气越来越大,突然发现我不用结婚了。不过,我已经开始改变,不会再试图抵触传统的习俗。”


【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

  谈到自己的事业,张朝阳用“备受煎熬”来形容这些年的经历。他回忆说,从1996年融资时就非常困难,四处奔走。1999年,新浪崛起,迅速超越搜狐,当时董事会不信任他,随时可能会换CEO。2000年,新浪成功上市,搜狐还遥遥无期,直到上市的最后关头还差点没上去。

  “在与董事会复杂的斗争中,我学会了权术,从一个学生变成了对利益关系有清醒认识的人。我的生活充满了竞争、危机和压力,远非外人所见的风光和得意,其中的艰辛和孤独只有一个人默默承受。”张朝阳说。

  张朝阳用李彦宏举例,百度要融资时可以用搜狐的成功做为例子,因此李彦宏的投资人都允许他先不赚钱,把搜索做好后再盈利,而搜狐当时的投资人不懂互联网,对盈利特别看重,导致搜狐只能“哪有商业模式去哪”。

  张朝阳总结说,闭关结束后有三个变化,接地气、谦卑、幸福观。“以前我曾认为别人接近我都是有目的的,很少理睬那些主动接近我的人。现在我彻底变了,生命中每一分钟都是很有意义的,那一时刻遇到那个人跟你说话,一定是有意义的,他也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以前我曾经认为,越有钱,越有名气,就越幸福。但是经过这两年的闭关,我认为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越有钱、越成功如果没有管理好自己,往往更容易让你陷入精神的痛苦。”张朝阳最后说。


【张朝阳弟弟——果义法师自述】

张朝阳对弟弟果义法师说:

“如果你不出家,在这里的也许就是我,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殊途同归的。”

  “我们家是注定要出修行人的。我是1968年出生在西安市东郊的一家兵工厂,俗名张雷。我的父母亲都是五、六十年代西安医学院的本科生,父亲是厂里附属医院的副院长,母亲是儿科医生。我在家行三,老大叫张朝阳,在美国拿到物理学博士后,回国创办了搜狐公司;姐姐叫张静,也是在美国留学海归的,现在是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总裁,资产超亿,老幺叫张涛,在北京从事房地产开发,事业发展也很顺利。

我的父亲性格温和,老实善良,在当地人称“张大善人”,家里的一切内务外交都是母亲做主。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父亲从没有向我们发过火,母亲要打我们的时候,我们总是躲到爸爸的身后。附近要是有人生了病,只要找到我爸,不论是白天黑夜,父亲总是背着药箱随喊随到,有些家庭困难的,父亲就免费给他们发药,回来后自己把钱补贴上。

在我的印象中,老大朝阳小时候总爱玩和尚道士的游戏,经常和我们讲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朝阳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的宗教情结。今年(2011)5月27日,他来法门寺看我时说:‘如果你不出家,在这里的也许就是我,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殊途同归的。’姐姐和小弟也都有着浓郁的宗教感情,每次来到法门寺,总是从我这里带回去很多的佛书。”

问:“你出家近二十年来,有些什么感触?”

  果义法师:“佛法是真实不虚的,如果你的修行非常精进,达到一定的境界,你的人生烦恼和种种世间的疑虑都会消除。我是西北大学毕业的,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接触佛法,并拜了西安著名的禅宗寺院卧龙寺静一禅师为师。当时我也有种种疑虑,我是学科学的,并不迷信,凡事都喜欢探索个究竟,毕业后我分配在西安的一家科研单位,工作环境非常好,如果我不出家,继续深造读个博士是没问题的。

“有一天静一恩师告诉我,他要去云南鸡足山闭关,我就这样跟着他告别了尘世,踏上了一条崭新的人生之路。随着岁月的流逝,通过闻思修的不断沉淀,我过去的种种疑惑都渐渐消失……

阿姜查: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阿姜查: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当人们遇到不如意事时,通常会封闭自己。例如受到批评时,可能会回答:“别烦我!为什么责备我?”这是封闭自我者的反应,而那正是修行之处。当他人批评时,我们应该聆听。他们所说是真的吗?我们应该敞开心胸去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也许其中是有意义的,或我们自身确实有值得批评之处。他们可能是对的,但我们当时的反应却是恼怒。当他人指出我们的过错时,我们应心怀感激,并努力改进自己,这才是智者的作风。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会有平静生起:当以智慧洞察迷妄时,留存的就是平静。有些人非常自大,无法接受批评,且还会反唇相讥,这尤其常见于大人应付小孩时。事实上,小孩有时可能会提出聪明的见解,但若你正好是他们的母亲,将无法让步;若你是老师,学生有时会说些你不懂的事,但你会因身为老师而听不进去。这不是正思维。
 
有智慧的人不盲目相信

舍利弗尊者---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非常有智慧。有次佛陀正在说法时,突然转而问他:“合利弗,你相信这点吗?”舍利弗回答:“不!我还未相信。”佛陀赞叹他的回答:

很好,舍利弗!你是具有智慧者,是不盲目相信的智者。智者以开放之心聆听,然后衡量其真实性,再决定是否相信。

在此,佛陀树立了教师的典范。舍利弗所说是真实的,他只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对某些人而言,若说不相信,就会被视为质疑教师的权威,因此不敢说而只会附和与同意。但佛陀并不以为忤,他说你无须为不是错误或邪恶的事感到羞耻,对不相信的事表示不相信,这并没有错。佛陀在此的作为,为身为人师者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有时你也可能从小孩的身上学到东西,不要盲目执著于权威的身份。
 
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

无论行、住、坐、卧,你都可能从身边的事物中学习。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学习,采取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色、声、香、味、触、法,智者会思维这一切。在真实的修行中,我们将做到不使内心再为任何挂念而苦恼。

当喜欢和厌恶的感觉生起时,若我们仍无法觉知,心里就会有焦虑。若知道它们的实相而省察:“哦!喜欢的感觉是空的,它只是种生灭无常的感觉;厌恶的感觉也同样生灭不已。为何要执著它们呢?”若认为欢乐与痛苦都属于我们,就免不了烦恼。问题就如此辗转相生而永无止境,大多数人的世界就是如此。

但现在老师们在教导法时很少谈到心,也不谈实相,若我们说实相,他们甚至会生气地说,他不知道适合的时间与地点,也不知如何婉转地表达。但人们应该聆听实相,真正的老师不会只谈记忆,而应该说实相。社会上的人通常都根据记忆在说话,也常以自吹自擂的方式说话。真正的比丘不会如此,他说实相---事物的本来面目。
 
了解如何修法,出家与否并不重要

若你了解法,就应照着修行,不一定要出家,虽然那是修行的理想形式。真的想修行就必须出离迷妄的世间,放弃家庭与财产,进入森林,这是理想的修行方式。但若还有家庭与责任,我们应如何修行?有人说在家人不可能修习佛法。但是请想想,出家人和在家人哪一个团体比较大?当然是在家人要大得多。现在,若只有出家人修行而在家人不修,那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迷妄。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是否成为比丘或比丘尼并非重点!若不修行,成为比丘并无任何意义。若真了解如何修法,那么无论处于什么地位或从事何种行业,不论老师、医师、公务员或其他身份,都能善用每一分钟去修行。认为在家人无法修行,这是完全迷失正道的。为何人们能找到做其他事的动机?若觉得有所欠缺,他们就会努力去得到它。只要有充分的欲望,就可以做任何事。有人说:“我没有时间修行。”我说:“那你怎么有时间呼吸?”修行,不是你必须大费周章或疲于奔命的事,只要留意心中生起的感受。当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时,它们都来到这同一个心---觉知者。现在,当心认知这些事物时,发生什么事?若我们喜欢就会愉悦,若不喜欢就会不悦,一切的反应就是如此。 

因此在这世上,你应该向何处寻找快乐?你期望这辈子人人都只对你说愉悦的事吗?那可能吗?若不可能,你能到哪里去?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我们必须要能世间解---了知这世间的实相,我们应该清楚了解世间。佛陀生在这世上,经历过家庭生活,但因看见它的限制而从中出离。现在,身为在家人的你应该怎么做?若想要修行,就必须努力遵循解脱之道。若坚持修行,你就会了解这世间的限制而能放下。


本文节选自立品图书出版阿姜查著作
《关于这颗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