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见性,刹那就即见永恒

见性,刹那就即见永恒 


                                                        
见性,刹那就即见永恒。没有刹那,也没有永恒,纯是一如,性相不二。

明本心、见本性,修行省时又省力。我们今天要登上这个高山,就不可以围着山的外边这样转、这样跑。这样登不到山顶的。你想要登上“佛”的最高峰,那就不能客气了,就要大丈夫的“直下承担”的勇气。

修学佛道不要生气。要三气:要勇气、志气、要骨气尤其我们出家人,就是要这样,要有骨气。

诸位!善巧方便就是围着山的外边一直转‥‥‥忏也拜了、佛也念了、经也诵了;可是,佛的那一颗心,他就是没开悟。用硬的功夫来,就一直拜佛‥‥‥心性不明,一直拜佛,磕破头了、喉咙喊破了、发炎了,也枉然!为什么?佛的心体会不出来。

想要到佛的究竟大般涅盘的彼岸,就不能沿着此岸一直跑。我的左手边是佛的究竟彼岸。右边这是生死众生,烦恼生死的此岸。你沿着这个善巧方便,生灭法的因果法、缘起法一直在这边打转‥‥‥种种的善巧方便,沿着此岸一直跑。能不能到彼岸?当然不能啊。

你要直接穿过来!对不对?

你沿着这边、此岸,你怎么有办法到佛的彼岸呢?用了种种善巧方便义,要引入佛的最究竟义,那个善巧方便就是好的。我们的善巧方便,也由究竟义来提升到,真俗不二,二谛融通三昧印,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见性大法是佛的“了义教”。一念无生,即体即用,体即无生,用即般若,体用不二,是真佛法。


虚云老和尚:佛法不讲灵魂

虚云老和尚:佛法不讲灵魂 




问:人之灵魂不生不灭,人生之轮回是否先有灵魂?

虚云老和尚:

此应自名词上改正。佛法不用灵魂二字,平常以为肉体内有一灵魂,离开肉体即为鬼。自佛典则不然,人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色指物质,受指感受,行即行为,含有业力在其中,能作一切团结之力。有此业力,代前之业力结合五蕴而为人身,此乃业力所生之果报。此一生中又有活动,又造业行,俟其业报尽后,又引结而起,又有新生命、新业报。

故自佛法言,即业报相续,并无离开身体之另一物。然亦有死后未即作人而为鬼者,鬼非离躯体即为鬼,以其有鬼业而受鬼报,其身识虽与人异而未始无,亦属众生之一。此外更有一种中有身,乃死后之身,如转世要做人而未得有父母缘者,暂为中有身,即后一生命之预备身,后世为人即人之中有身,后世为畜即畜之中有身



高僧教你如何用智慧回答不信佛的人

高僧教你如何用智慧回答不信佛的人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从他的智慧流露事迹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奇人。

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 

聪明的那先比丘就反问他说:“大王,您的王位是谁传给您的呢?”­

“我父亲传给我的啊!”­

“父亲的王位是谁传给他的?”­

“祖父。”­

“祖父的王位又是谁的?”­

“曾祖父啊!”­

那先比丘继续问:“这样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国家有一个开国君主呢?”­

弥兰陀王正容回答:“我当然相信!”­


“您见过他吗?”­


“没有见过。”­


没有见过怎能相信呢?”那先比丘又问。­

“我们的开国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所以,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的。”­


那先比丘微笑颔首说:­


“我们相信佛陀确有其人,因为佛教也有佛、法、僧,有经、律、论;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历史事迹,决不是虚构不实的人物,这个道理与你们有开国君主是相同的!”­


弥兰陀王无法藉此非难那先比丘,动了脑筋又想到另一个难题,他问:“你们佛教徒常常讲:人们第一快乐就是证悟涅槃,达到不生不死不灭的境界。那先比丘啊!你已经证悟涅槃了吗?”­


那先比丘谦恭合十:“惭愧,还没有!”­


弥兰陀王得意地问:“既然没有证验过,那么,你怎么知道有涅槃的境界呢?”­


要是拿这个问题来问各位,你们怎么回答呢?­


那先比丘不直接回答,反问弥兰陀王:“大王,假如现在我拿一把大刀把您的膀子砍掉,你痛不痛啊?”­

弥兰陀王变色说:“当然痛!哪有膀子砍断了不痛的!”­

那先比丘追问:“您的膀子又没有被人砍断过,您怎么知道痛呢?”­


弥兰陀王答:“我看过别人被砍断膀子的痛苦情状,我当然知道痛啊!”­


那先比丘微笑致意道:“大王啊,我也同样地看过别人证悟涅槃时候的快乐,所以我当然知道涅槃境界的美妙啊!”­


弥兰陀王这个疑难又再次被驳倒,还是不服,便绞尽脑汁,第三次发问:“你们出家人奉信慈悲为怀,你怎么去原谅你的仇敌呢?”­


那先开颜笑了:“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长了一个脓血疮,您会把腿子砍掉吗?”­


“不会!”­


“那么,大王您怎么办呢?”­


“细心地清洗它,给它敷药,时间久了,疮就好了!”­


那先比丘说:“是了!仇敌、坏人就像一个脓疮,不去照顾、医疗,就会蔓延恶化,所以必须用法水去清洗,使他们弃邪归正,改过自新,这个跟大王您护持腿上的脓疮是同样的道理!”­

弥兰陀王点头称善,仍然不能心服口服,想一想又计上心来:“你们常常劝人要修来生福,你们既没有经历过死亡,怎么知道人死之后还有来生呢?”­


那先比丘和譪地回答:“这就好比柳柑,果实成熟了以后掉在地上,果肉腐烂了,可是种子却埋在土壤里,一等到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茁壮为一棵柳橙树。人的身体只是四大暂时的假合,等到幻境破灭,躯体也就死亡了,可是业识却能不断生死流转,就像柳橙的种子一样地在六道轮回中生生不息,不止有一个来生复苏,而且有无限个来生。”­


弥兰陀王心有不甘,又提出第五个问题来质疑,一个比一个更难回答,但是那先比丘智识过人,胸有成竹,依旧微笑着一一开示。­


弥兰陀王问:“你们出家人爱不爱自己的身体呢?”­
那先比丘:“身体只是四大五蕴和合的色身,我们出家人是不爱的!”­


弥兰陀王一听,正中下怀,立刻狡黠地反驳:­


“哦!你说你们不爱自己的身体,但是,你们出家人一样穿衣、吃饭、睡觉,还不是在保护这个色身?若说不爱,岂不是自相矛盾?”­


那先比丘一笑而罢,另作别解:­


“大王,如果您身上长了一个脓包,您爱不爱它呢?”­


“包?那么脏的坏东西,谁会喜欢它?”­


“既然不喜欢它,为什么要把它洗净、敷药,时时守护它不使恶化,每天看看它有没有好一点?若说不喜欢包,这种做法不是自相矛盾吗?”­


弥兰陀王很不服气地辩驳:“我是为了身体的健康才要保护它的!”­


那先比丘击掌而笑说:“这就对了!出家人不爱这个身体,但是为了借假修真,也不得不照顾这个空幻的身体啊!”­


弥兰陀王屡仆屡起,紧接着又问:“释迦牟尼佛能不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呢?”­


“佛陀具有大神通,当然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他不把所有的神通教给你们,让诸弟子迅即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业障,不就通通开悟了吗?何必一点一点地让你们慢慢历练呢?”­


聪明的那先比丘举重若轻,先问:“大王,如果您是个医生,是不是就知道各种治病的百药呢?”­


“当然啦!医生对于什么药能治什么病,是通通都要知道的啊!”­


“既然医生知道百草药性,他能不能把所有的药都开给一个病人吃呢?”­


弥兰陀王大不以为然的回答:“当然不能!治病要对症下药,慢慢地一味配一味的调理,病人才会好,怎么能胡来!”­


那先比丘顺势就下的说:“同理,佛陀传授佛法也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要依照弟子根器的不同,一点一点逐步传授,才能如法得道啊!否则,偃苗助长,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弥兰陀王面露赞叹之色,十分佩服那先比丘对答如流的智慧,继续问到底的说:­
“那么,请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嗔恨心,会不会发脾气?”­


那先比丘答:“佛陀没有嗔恨心,当然不会发脾气。”­


“可是,经典上这么记载:有一次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带着五百徒众来听经,佛陀却很生气地斥责他们:‘出去!出去!’这不就是嗔心使然吗?”­


“这事是有的!”那先比丘耐心阐释说:“舍利弗与目犍连的确带了五百徒众来参加法会,但是这五百个人成群喧闹,不尊重庄严法会,佛陀喝斥他们出去,并不是出于嗔恨心,而是出于慈悲心。这就好比大地覆载我们,一切如如平等,如果你在地上跌倒了,这是你自己不小心的缘故,你能怪大地对你不好,对你生气吗?”­


弥兰陀王频频点头,这才心服口服了。各位听了这么多非难的问题,仔细思量,就可以体悟出那先比丘是何等大智慧了!

禅宗公案: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禅宗公案: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唐肃宗问慧忠国师得到了什么佛法,国师反问他:「陛下见到空中一片云吗?」肃宗答:「见到了。」国师说:「钉钉着,悬挂着。」
  
  唐肃宗用空中一片云来形容自己的心境,但真的是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吗?他心中还有一片云哩!他以自由自在为境界、为心的体验,本身就是执着。好比说,出家人没有太太而对他人炫耀「我没有太太耶!」出家人无妻是正常,你却认为无妻是了不起的事,这就是罣碍。同样地,唐肃宗执着自由自在的境界,那就是他的罣碍。所以慧忠国师说:「你已经在心中把那片云钉起来了、挂起来了。」表示他尚未得解脱,不曾真正体验过自在。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发生这种情形。有人说:「我做不做官无所谓啦!」其实他讲这句话的时候,相当在意自己做不做官,不过他能体会到「做官很好,没官做也没办法」,所以才这么说。做生意的人也会讲:「有钱赚很好,没钱赚也没关系。」毕竟他还是希望有钱赚,如果实在没钱赚也没办法。有这种想法已不错,但不是大智者。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空中都是云也好,空中没有云也好,都跟他无关;有官做很好,没官做也很好,都于他无碍。很多人口中说:「我做官是为了人民,我赚钱是为了社会。」
  
  其实心中想的是:「有官做对自己比较有利,有钱赚对自己比较方便。」先把自己摆在其中!这没什么不好,问题在于「有官做、有钱赚时是否洋洋得意、自认尊贵?没官做、没钱赚时是否落寞失意、自觉窝囊?」如果居庙堂、赚大钱而不觉得意,下官位、处蹇涩而不觉失意,这才是「能屈能伸大丈夫」。伸屈自如而自在自得,才是真正的智者。
  
  能屈能伸不容易,大丈夫也不多,但做人总希望少些烦恼、困扰、痛苦,多一分愉快,那就该学学禅者的智慧。即使学不起来也不妨模仿一下,能够模仿也是一种幸福的享受。毕竟,人不可能永远风光、永远得势、永远顺利

为何淫欲心重?怎样断淫欲?

为何淫欲心重?怎样断淫欲? 



们人为什么色欲心,这个淫欲心那么重?情爱的心那么重?

就因为业障重。你若业障轻,就不会有这种心了。这个业障重,它赘着你,就叫你一天到晚都想这个事情,没有停止的时候。在业障重的时候,你就应该生出一种觉悟心:“啊,业障这么重!”就应该要减低这业障。如果你跟着业障跑,越造越深,越堕落越深,将来一定变牛、变马、变猪、变狗去,也不停止。为什么?你情欲心太重了,一定会堕落的!堕落什么畜生里边去,这没有一定的,所以这很危险的。

我们无论任何人,如果情欲心重,赶快要把它放下来;情欲心重的人,将来一定做畜生的,这一点疑问都没有!

宣化上人开示断淫欲的顿法

什么叫顿教?我今天对你们讲一点真话;天天我讲经,都没有讲真话给你们听,今天讲少少的。为什么呢?真话不能讲多;讲多了你就不信。讲少你都不信,讲多了,更不信了!因为人不欢喜听真的话,不欢喜听真的道理,也不欢喜真真实实去修行,所以我没有法子给你们讲真法。我要等着,等机会,今天好像机会到了,因为讲到这个偈颂上,这个道理应该把它揭穿了。

怎么叫顿法?顿,就教你断。断什么?断淫欲心。做得到?做不到?说:“这叫什么?这有什么用啊?”你不相信吧!不相信,我就不讲了,讲多,你更不相信。就是这么多:你顿断无明,无明也就是淫欲心。断得了?断不了?断不了,那你就不想听真的法。你若能断,那你就得着顿教法门。

渐,渐是什么?说:“慢慢的,断不了喔,我要慢慢来唷!这怎么放得下啊?不可以的。”这就变成渐了。就是这一点点,明白了吗?你聪明的人,我给你一点哪,你就断了。愚痴的人,还舍不得,放不下。说:“这,我不相信这是真法,我不相信这是顿教。”所以我从来就不讲嘛!你若相信,你早就成佛了;就因为你不相信,所以到现在还拖泥带水,在六道轮回里转!你愿意转,你就转去咯!谁也不勉强你一定不要转的。

无尽藏比丘尼,认真用功,一天到晚,都是念经、研究佛法,总也不懈怠,是这样一位比丘尼。所以她现在还是真身,她的肉身并没有坏。临终的时候,也是坐着往生;往生后,过了几年,身体还一点都不坏,也没有臭,也没有烂。为什么呢?就因为她有修行。她尽用功修行,没有淫欲心;没有淫欲心,虽然是肉身,就变成金刚不坏身,所以坐着就往生了。到现在,无尽藏比丘尼的真身,还在曲江一庙上,庙的名字我忘了,不过我见过无尽藏比丘尼的肉身,非常庄严,非常之好。

人有一种淫欲心,但不要怕,你看楞严经的火头金刚,他本来淫欲心很重,但以后他能用锻炼的功失将淫欲的火变成智慧火,而作火首金刚。所以说淫欲本是净性因。你若存一正念,这就是净性的因,你若存一邪念,那就不清净。所以,淫欲的性不是将其断了,而是将其变成净性。本来淫性是不清净,但要将它变成净性——正知正见。这就对了。所以说除淫即是净性身,除淫,就得清净的法身


梦参长老: 连个信心都没有 你怎么见文殊菩萨?!

梦参长老: 连个信心都没有 你怎么见文殊菩萨?! 


最近朝五台山的很多,有些人一批一批的到我那里去,我问他说:“到五台山,你见到什么?怎么样认识五台山?”

文殊师利菩萨发愿,凡是朝五台山的接一千送八百。从一千里地就把你接上来了,你走的时候送你到八百里,见到了吗?看到文殊菩萨来接你来了吗?哪个是吗,你认得到吗?你没有这个业力,随其业力见。有的见到了,有的还得救了,有的还闻法。

我们看《高僧传》,或者《五台山志》,好多人到五台山见到满山都是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灯。自从清朝以来很少了,清朝以后的历史记载,我们朝五台山的千千万万,有几个人看见文殊菩萨给他现的满山都是智慧灯,看到了吗?

我们这个在山上住着,不说是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不说,说我们出家二众比丘、比丘尼不说你见哪,你相信不相信,文殊菩萨一天都在你身边,相信吗?连这么个信心都没有,你怎么见文殊师利菩萨?

华藏世界所讲的都是普贤菩萨跟与会的大众,这些大众都是等觉菩萨将近成佛的,他们认识、他们知道,这是给他们说的。我们听见,莫名其妙地磕睡。不知道说些什么,这位老和尚在念什么呢!我念的很起劲,有的在下头他就磕睡了,因为他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就是随业力见,你有什么业你得到什么,没有业力见不到。

我们前几天供千僧斋,就那么一个庄严,不见的人很多。来到五台山,那个时候他也在五台山,后来他跟我说:“师父,我朝山去了!”我问说:“你没赶个斋吗?”“没有,我在旅馆吃点方便面就行了。”

我们那么庄严,那么多僧人,他到这儿来是朝山的,连见的因缘都没有。他说,我到这儿来是朝山的。我到那去也不拿钱。他认为到这里来就是拿钱的,他不知道这是一个法会。

为什么大家到这儿来都要打千僧斋呢?什么原因呢?一般的供供僧就行了。凡是供千僧斋的,文殊师利菩萨一定在场。一个人供不起,大家集资,为什么?文殊师利菩萨会来赶斋。

你就是供养文殊师利菩萨哪,使你非常喜欢,消业障。但是跟我们这些道友讲,十分之八不信,文殊菩萨到这儿来吃饭?文殊菩萨不是吃饭,文殊菩萨是来化度众生,这要修观想


虚云老和尚:怎样来学菩萨道

 

一、菩萨
  
诸位居士:今天邀晚学来参加贵会讲演佛法和各位见面,心灵上感觉到非常欢喜,虽然如是,一方面反省个人,惭愧万分!现在所讲题目“怎样学菩萨道?”内容含义至深广博,可以说包括大乘佛教三藏十二部经了,若果不信,我把这题目讲过之后,诸位翻开经律论一看,方知都不出这个题中的意旨,如大品般若经等。现今时间很短促,只好择其最精要者,与诸位菩萨谈谈罢了。
  
“菩萨”是印度的梵语,具足说“菩提萨埵”,中华译为“觉有情”,意思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道理。那末、怎样叫做自觉觉他呢?菩萨自己觉悟“人生真相”,从无始来到于如今,它是没有生死相,没有烦恼相,没有男女相,并及没有山河草木、森罗万像等差别相,如心经上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至于无智亦无得,”就是这个道理。你我现在之所以有人生宇宙,形形色色等相的,都是从真起妄的幻相,所谓“唯识所变”,如一翳在目空花乱坠;亦若“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也。好象舞台上的戏子,做官发财,讨妻生子,顷刻间变作讨饭化郎!台下人看得认真,代为啼笑!试问剧子原无这些心想,本是个常人,都是假的。菩萨也是这样,一方面彻悟自性本来无生清净,另一方面透视人间诸法,皆是梦幻泡影,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自明白之后,发心修行至于福德有余,就要深涉国家社会服务人群,宏法利生,令一切有情,也要觉悟真理,自利益人,这才叫做“觉有情”的意趣。
  
照这样说来,菩萨的正义,要能觉悟,悲愿修行等条件,方称菩萨的资格,并不是同一班凡见偶像,如三官、土地、城隍、岳庙等,这些只可称神明有福德的鬼神,但是他也能赏善罚恶的。不过菩萨的种类很多,有果后行因的,如观音文殊等,有久修菩萨的,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菩萨,有初发心菩萨,如吾人等能认识菩萨大义发心修行,自利利他,不论在家出家都叫做菩萨;然而在家菩萨,先受三皈五戒,后受菩萨大戒,不论国王宰官士农工商军政等等,首先教化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妻子,亲戚眷属,再利及人群,以慈悲方便,引导众生,归敬三宝,护持佛法,即名在家菩萨。出家菩萨,宏法利生,领众行道,乃至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凡有利益,无不兴崇,即名出家菩萨僧,上来释“菩萨”竟。底下再把菩萨应有的要素说明如下。
  
二、大悲拔苦
  
我们要是真真学菩萨道,必须先要有大悲心,然后菩提心。大愿大行大果,都由此而产生的,如普贤行愿品中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能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这一段文道理微妙,诚为学菩萨者的先河。
  
什么是大悲?就是“悲已及人”,了知天人阿修罗地狱鬼傍生,从无始来至于今生,昏迷不觉,造一切罪,生死轮回,苦不可言!由是菩萨起大悲心,欲令胎卵湿化诸众生等,皆要离苦,得究竟乐,故名大悲,如大悲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有求必应的意思。
  
言“同体”者,了知含灵抱识同一体性,如楞严观音圆通章说:“一者上合十万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就是这个意义。
  
三、发菩提心
  
有了前面大悲心,才能生出这大菩提心来,佛经中说:“大悲为首,菩提心为本,方便为究竟。”怎样发心?或见众生苦而发心的,或睹佛相好而发心的,如阿难等,或遇善知识开导的,或从经卷而发心的,总之是内心无漏种子淳熟,遇外缘就开发了。所谓量大福大,心大功德大,无论布施一钱,供献一花,燃一柱香,诵一卷经,念一句佛,回向法界众生同成佛道,如大忏悔文说:“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唯以最上乘,发善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叫做发大心。
  
摩诃止观发大心章说:“小乘之极果,不及大乘之初初。”要是使菩提心增长不退,必须严净菩萨三聚净戒,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同时要忏悔业障,这样令菩提心,念念精明,长养圣胎,日新月异,功德不可思议。否别,遇恶缘逼迫扰乱,容易返失,如舍利弗往昔做六信菩萨,被婆罗门乞眼生瞋,即失大心,堕落做蛇五百生,此生遇佛方出家,回小向大,尚有余习哩!
  
四、立大誓愿
  
我们学菩萨道,要是令菩提心增长不退,必须以愿海来摄持方可,因为从古以来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并及世间伟人,都是由愿力而成就大业的。所谓愿者,希望达到目的的意思,古德所说:有愿必成,有志竟成,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人生宇宙,不可以没有志愿,若无愿望,其行为思想等,都没有标准,犹如垣上之草,随风东西,又同水上的浮萍,漂动不定。所以如弥陀有四十人愿,观音十二大愿,药师佛十二大愿,地藏菩萨累劫以来发大誓愿,度尽一切苦恼众生,然后方成佛道,就是上报四重恩的意思。菩萨既然如此,吾人学菩萨道,亦应如此,这些都是别愿各有不同。“总顾”,即是蒙山施食当中所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菩萨广观众生生死轮迥的苦厄,发第一大愿。又知苦报不能解脱,皆由贪瞋痴等烦恼的招感,故发第二大愿。要灭世间苦集的因果,必须广修戒定慧等无量的法门,故发第三大愿。因为精修六度万行,福慧双运,时至机熟,方成无上大菩提果,故发第四大愿。这总愿人人都要发的,再说到个人的别愿是怎样?我从今生起乃至尽未来际生,愿大地众生,个个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然后普令信受三皈五戒,至于善根成熟了,再以大乘佛法引诱,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同登佛果而后已。这是个人的愿心如此,不知各位的大愿以为怎样?
  
五、行菩萨道
  
愿海虽然广大深远,若不是行山来填塞他,就成了空腹高心,空中楼阁,毫无受用!比况我念之心想到杭州西湖游玩,身子不去,终不能亲历其风景。学菩萨道,也是这样。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假使把这句领会了,一卷经文也就明白了。释尊告诉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就是没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这叫三轮体空,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此“心”即指金刚般若的妙心,所谓二边不着,中道不安,乃是实相般若之体,如是方名菩萨大行。又这一句曹溪慧能六祖大师当初卖柴时间听到的悟处,从此至五祖请法,更为大悟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不生灭,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并有六祖法宝坛经流世,其中有明心见性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此为东土第六代祖师,故坛经中叫人从金刚经即可成佛的。
  
“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此四法,摄受一切众生,故名四摄法。又《华严经  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参五十三位善知识,在每一位,皆说我已发菩提心,云何学菩萨道?云何修菩萨行,每位知识都将自所证到的法门,开示善财,第一位德云比丘,最后就是普贤菩萨,指示十大愿行,所谓,“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海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详看行愿品中最为透明,每一行都是尽法界虚空界,极为周徧圆融,我们学菩萨道的,就依此大行修去,为学菩萨道的标准。然而在这五士三位善知识当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有童男童女,有国王宰官长者居士,有菩萨,有徧行外道等,意思就是大乘佛法,一律平等,不执色相,只消有道德智能超胜于我的,还都是我们的善知识,诚为后世学菩萨道的模范,吾人须知,是为至要。
  
六、证大果报
  
根据诸大乘经中,行菩萨道,广修福智菩提宝粮,所谓三祇修智慧,百劫种相好,久修勤苦,乃可得成,至于六度行满,方可因圆果满成正觉,转八识成四智,成大菩提,转二障成大涅盘,所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八不共法等完全具足。佛位上的自证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等觉不知妙觉事,故从略不宣。(依楞严经经过五十五位妙庄严路。依仁王经五十二位。成唯识论中经历五个位次,方成佛果)
  
七、结论
  
个人因为这几天在法藏寺讲经,心力不足,故对于此题没有大的预备,说不周到的地方很多,请各位扶教,要详细请阅大乘经论可也。前来所说很为粗浅,打动各位耳目,抱歉万分!愿各努力。

虚云老和尚讲于上海佛教育年会

禅宗公案: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禅宗公案: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沩山灵佑侍立百丈怀海,百丈说:「你拨拨炉子,看还有没有火?」沩山拨了一下说:「无火。」百丈起身彻底拨了一拨,拨出一点火来,指着火对沩山说:「这不是火吗?」沩山大悟。

  这样就能开悟?真是匪夷所思。

  那时大概是冬天,百丈禅师希望把炉火重新燃起来,以便取暖,于是吩咐侍者沩山查看炉中有无余烬,然后添一点燃料进去。沩山拨了一下,看不到火;百丈虽不十分确定有火,但他想碰碰运气,因此再拨一下,结果拨出一点火来,「这不是火吗?」沩山看到火马上开悟。这完全是凑巧,百丈并无「预谋」要藉此让徒弟开悟。

  沩山为什么会开悟?他已经用功了很久,心中尚无着力点,悟境不现前。在拨火的情境中,他本来以为炉中已经没有火,经师父一拨,竟然有火了,心头立刻灵光一闪。他认为不存在的东西实际上是存在的,他没有看到的东西实际上原本就在那里。这也正如自己的智慧和悟境,它原本就有,不必在心中增加什么,也不必向外逐觅。本来以为没有,其实是自己没有看到;本来追求开悟,其实悟境一直在自己心中。沩山的开悟,就是这样引发的。

  一生之中,在学业、事业、感情、人际等等方面,多少会遇到危桥险路,一般人很容易对自己所欲追求的目标产生怀疑和失望,因而产生放弃努力的念头。此时要效法炉中拨火,坚持下去。如果目标得以完成,当然值得欢庆;但有些事无法强求,即使尽了最大的努力仍未竟全功,这也毋须气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定会有另一面的收获,并且获致珍贵的经验。

如何修行才能开悟?

如何修行才能开悟? 

 圣空法师 

  《楞严经》是开智慧的,但是要不要思维呢?说实话,看《楞严经》是不要思维的,就是这样去看,在定中,你就是阿难,在跟佛对话。我们要提起恭敬心、虔诚心,阿难的毛病就是我们的毛病,我们就是在和佛对话,现在就是楞严道场。佛在哪里呢?佛是法身佛,无相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他就在当下,我们没有慧眼,看不到。我们要一字一句的读下去,大家领读也好,听读也好,要把《楞严经》时时刻刻记在心里。

  《楞严经》讲的这些东西,真的是我们的毛病,真的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触犯的一切。我们为什么不能觉悟?佛讲了,只因为我们用了攀缘心。很简单的道理,不光是我。搞了半天,这是通病,佛也有这个毛病,所以他讲了出来。那我们有没有呢?有!佛为什么有这个毛病呢?因为佛也是由凡夫修出来的,金子都是从金矿中炼出来的,我们都是从凡夫走向佛道上来的,因此所有的佛都有众生的毛病,众生都有佛的智慧。

  我们今天来就是在和佛对话,都应提起勇猛精进心,有为的把这个《楞严经》记在心里,来护持正法,要知道怎么修行,去提携大众,弘扬佛法,使正法久住。不要像佛所说的成为罗汉,成为自了汉,自私自利,自己修行为自己,为升官发财啊、家庭平安啊、一切如意啊!这不行,要发大心!干什么?护持正法!就像我以前讲过的,要像一棵大树,默默的奉献,还要有牺牲精神,你们这样修行,才能开悟。


禅宗公案:野鸭子

禅宗公案:野鸭子 


  百丈怀海侍马祖道一到郊外,见一群野鸭飞过。马祖问:「那是什么?」百丈云:「野鸭子。」马祖再问:「到哪里去了?」百丈答:「飞过去了。」马祖回头扭住百丈的鼻子,百丈痛而大叫,马祖曰:「又道飞过去也。」百丈因而大悟。
  
  这是禅宗非常著名的一则公案。百丈大师是禅宗开创农禅制度的鼻祖,他开悟的契机是一群飞行中的野鸭子。
  
  马祖是百丈的师父,指着野鸭明知故问:「那是什么东西?」百丈答「野鸭子」当然没错。马祖再问野鸭子到哪儿去了,百丈答「飞过去了」,这也不离事实。然而,他的心并不在当下,而是跟着鸭子飞走了。马祖立即扭住他的鼻子,藉此机缘点醒他:既然当下此刻已经没有野鸭子这个东西,心中应该不留痕迹,还答什么「飞过去了」。而扭鼻子之后的此时此刻正在痛,这就是真实的「现在」。现在最真实,当下最重要,目前最亲切。
  
  禅宗主张把心落实于「现在」这一点。然而,现在一滑过就不是现在了,现在若尚未开始也不是现在。所以,究竟有没有现在呢?如果把过去和未来一切为二,最短促的现在是不存在的,即如《金刚经》所云,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不可得。这是超越于空间和时间的解脱。
  
  不过,人终究是活在这个世界上,既然分分秒秒在时间上移动,就该立足于正在移动的这一点,踏踏实实地生活。百丈后来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作」的原意是劳动、种田、生产。若将此句加以引申,生活就是劳作,而且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身心一致、心口一致,这就是修行,而且是大修行。没有动作的时候,既没有他,也没有我;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所以「飞过去了」是不存在的一件事,如果还要加以回忆、思索,当然不切实际。
  
  这则公案说明了三点道理:1.现在最重要,2.如果一动,它已经过去,3.如果不动,则根本不存在。既然过去的已不存在,不动的也不存在,还有什么事情可做?所以,对过去的追忆、怀念、悔恨,对未来的想象、期待、忧虑,对现在的沾沾自喜、疑神疑鬼、念念不平等情绪的折磨,也就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