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长老:我们只看见祖师开悟,没看见祖师行持!
梦参长老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闻法、听法压根就没他的份。六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是个在家的居士。他为什么能够在卖柴的时候听人家念金刚经,在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了悟了呢?这就是宿世因缘。咱们看到的只是他的现生,没有看见他的前生。我们每位道友,这就是我们过去积累的善业还不够多,因缘还不成熟。
现在我们学戒,大概大家都是从戒学开始学起的,那你们是怎样学的呢?吃饭、穿衣、排泄大小便、睡觉,你们是都可以开悟的,这都是在修行当中。你们作这个观想了吗?咱们在吃饭的时候,大家念念吃饭的偈子,这里有普贤菩萨、有文殊师利菩萨所教授我们的修行方法,你真正去观想了吗?
我每天跟我们这些男众弟子说,佛菩萨给我们安排,教授我们的方法,随时你都可以开悟的,并不是要听到很多,而是听了要去做。古来闻一句法都是很难的。在我小的时候,我看见哪个法师在讲经,就自己筹备听经的粮食,到常住讲经的地方去,把粮食交了,还要交很多现金,常住才挂你的单。那时听经真的是很难的,在明朝三昧老和尚讲经的时候,见月律师从云南到南京来听三昧老和尚讲经。结果没听到,老和尚上五台山了。他又从南京赶到五台山,可老和尚又回南京了。他就来回的奔波,就是想听经,但没有听到。等他一遇到时,一听他就开悟了。咱们现在是知道的很多,而做的很少,这怎能了生死?怎能断烦恼呢?
古时人每知道一句有益的话,他就要把它做到。咱们看看那些古大德们,他们是积累起来的。咱们现在没有这个善根,那咱们怎么办呢?咱们要从现在就开始积累,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你自然就了生死了。咱们只是看见祖师开悟,没有看见祖师行持。
达摩祖师在少林,就是现在的嵩山少林修行。二祖慧可大师求见他,求他开示。二祖慧可大师学的是法子,学得很深,明白的道理相当多,但是他请达摩祖师给他开示,大家都知道立雪断臂。他跪在雪堆里,外头下着大雪,达摩祖师在里头坐着,根本就不理他,三天三夜。达摩祖师说:你来干什么?慧可说:我向祖师求法。达摩祖师就说,你轻心慢心,也就是说,你是抱着一个轻心慢心来求法的。慧可大师感觉很受触动,就拔出那个戒刀(那时和尚都带戒刀,带着有刀,一者防身,二者为持戒),就在雪地里头,把他自己的膀臂给砍断了。你说砍个膀臂痛不痛?很痛,痛得他心里忍受不住,他就求初祖给他安心。他说:我心里很不安,请师父给我安心。达摩祖师说:好!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大师到处找心找不到,觅心了不可得,我找不着我的心了。达摩祖师就跟他说:我与汝安心已竟。我给你安心已经安完了,二祖当下就开悟了,开了悟了就不痛了。因为这个不是他,开了悟这个身体就像是一个世界,而他又是另外的一个世界,二祖就是这样成道的。

大家如果理解他们的所做,就象我刚才说过的六祖参五祖,二祖参初祖,这都是不立文字的。现在我们再讲讲立文字的这些大师,玄奘法师他的门下,鸠摩罗什法师他的门下,都是以文字而入道的,翻译经卷时,都是闻一而知十、听一法就知道十法。不论从学教、从禅宗,我们诸位道友是怎么认识的?能不能闻一而知十呢?今天我跟大家说这些,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先认识自己。
在我们这里头出家的,我知道有的已经一、二十年了,我看见几位老道友都是一、二十年的。你们每天吃饭穿衣都在干什么?敢说我在修道,念念不忘的在修道。如果不欺骗的话,能有几位呢?又有哪位能够说我在出家之后,我心里头就没有离开过道?就没有离开过自己受戒的时候所发的菩提心。我们每位都是发了菩提心的,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在你受戒的时候,在你出家的时候,你的师父一定会教你发菩提心的。你自己可以回忆一下,你发完了菩提心之后,你都做了些什么?你认识不认识自己发过的菩提心呢?恐怕十个就有十个是不认识的。
在你受戒的时候,因为咱们中土和有些地方不同,一出家都是大乘根机,你一出家受戒,就是发菩提心了。你自己可能还不知道,你的师父已经教你发了菩提心了。但是你发了菩提心来学戒的,因此你不是一般的,如果你真的不知道,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每天你自己检查一遍,或者是在晚上要睡觉的时候,你就想想自己出家这么多年了,不管三年也好、五年也好、十年乃至二十年也好。在你检查当中,就想为什么我的心还不能入道呢?这是有两种原因的。一种现世的业,你今生造了很多的业。一种是过去的业障住了,障住了你的那个智慧,光明就显现不出来了。
当你这一检查,你才知道,你今天所做的哪些是不在道的,心里头离开了你发心时的愿望,那么这一天你会记的很牢,今天做得不好,自己就会很惭愧,明天我要开始好好的去做。我跟大家说的这个方法,是绝对的开智慧,就是要自己每天检查。我今天在心里做了哪些错误的事。检查我的心有哪些念头是不对的,又有哪些念头是很好的,只要你听师父的话,照着去修行就好了。因为师父的话是听佛说的,咱们大家都是佛弟子,都要照佛教导我们的去做才行。
大家都要求开示,都想求知道。你已经知道的很多了,我们每位的道友,你并不是无知,并不是非要听老师讲,听他讲才知道,而是你们已知道的很多了。缺乏什么?是没有去做。光知道,不去做,你怎么能得到呢?你得不到就解脱不了,你自己不去检查自己。
看见自己的过,不但不承认,还给自己的过打掩护,自己先原谅自己。唉呀!我是凡夫,我怎么能学圣人呢?就这样过去了。一句我是凡夫,就把什么都遮了。
现在还有句口头禅,说什么“我业障很重”。真的是这样吗?我刚才跟我们男众弟子说,如果感觉你业障很重,那你一天从早到晚你就应该修行,你就要检查检查你在想些什么?连自己都不敢去检查自己。如果你真的从早晨到晚上没有二念,没离开过三宝,那你已了生死了,到你临命终的时候,你是不会动念的,世间相你不会贪爱的。那才是真正的自己认识自己。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注意:修行的观念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
注意:修行的观念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
净界法师

我们这一科是把遍计执--所谓能遍计的第六意识,它计度分别的差别相貌,作一个品类的说明。这个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蕅益大师曾经用一句话,来加以形容我们的计度分别: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是众祸之门」,但是它也是「众妙之门」。
怎么说呢?「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说我们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是一切过失的根本。一个人为什么会造杀盗淫妄呢?就是因为他有贪瞋痴。是什么因素,勾引他的贪瞋痴烦恼呢?就是遍计执。它对诸法的真相,产生错误的认知,把快乐的当做痛苦、把痛苦当做快乐,就是他心中的影像、心中的认知,跟外在的真相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这个计度分别,假设是错误的话,那就带动了你苦恼的人生;但是你要修学佛法,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你还得靠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你没有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你根本不可能发菩提心,也不可能修六度的波罗蜜,所以它也是「众妙之门」。
所以我们对第六意识的态度是──随顺不得、也断灭不得,你要把第六意识断灭了,你的无上菩提也没有了。外道修无想定,就是把这个想、这个计度分别消灭掉,这就错损菩提了。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我们在修行当中的观念,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这个地方要注意!
这个地方的计度分别,讲到「有觉」跟「无觉」。
「如是」把「有觉」的「计」度分别开出「五种」。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总说。这以下的计度,都是「人道」的计度,人道在计度法的时候,有名跟义,名是能诠,义是所诠。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菩萨,菩萨有四种:
第一种是有名无义,只有菩萨之名,没有菩萨之义。说你受了菩萨戒,你内心根本没有发提心,你还是活在你的妄想当中,虽然你有菩萨之名,但是没有菩萨之义,有名无义,这第一种。
第二种是有义无名,他虽然没有受菩萨戒,没有菩萨戒的假名,但是他内心当中有菩提心,他也去做一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悲智双运的功德,所以他有菩萨之实,但是没有菩萨之名,叫有义无名。
第三种是有名有义,他也有菩萨的功德,也受过菩萨戒,有名有义。
第四种是无名无义,也没有菩萨的功德,也没有菩萨的名称。所以我们从菩萨的四种,你就知道名跟义的差别。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28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净界法师

我们这一科是把遍计执--所谓能遍计的第六意识,它计度分别的差别相貌,作一个品类的说明。这个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蕅益大师曾经用一句话,来加以形容我们的计度分别: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是众祸之门」,但是它也是「众妙之门」。
怎么说呢?「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说我们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是一切过失的根本。一个人为什么会造杀盗淫妄呢?就是因为他有贪瞋痴。是什么因素,勾引他的贪瞋痴烦恼呢?就是遍计执。它对诸法的真相,产生错误的认知,把快乐的当做痛苦、把痛苦当做快乐,就是他心中的影像、心中的认知,跟外在的真相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这个计度分别,假设是错误的话,那就带动了你苦恼的人生;但是你要修学佛法,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你还得靠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你没有第六意识的计度分别,你根本不可能发菩提心,也不可能修六度的波罗蜜,所以它也是「众妙之门」。
所以我们对第六意识的态度是──随顺不得、也断灭不得,你要把第六意识断灭了,你的无上菩提也没有了。外道修无想定,就是把这个想、这个计度分别消灭掉,这就错损菩提了。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我们在修行当中的观念,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这个地方要注意!
这个地方的计度分别,讲到「有觉」跟「无觉」。
「如是」把「有觉」的「计」度分别开出「五种」。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总说。这以下的计度,都是「人道」的计度,人道在计度法的时候,有名跟义,名是能诠,义是所诠。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菩萨,菩萨有四种:
第一种是有名无义,只有菩萨之名,没有菩萨之义。说你受了菩萨戒,你内心根本没有发提心,你还是活在你的妄想当中,虽然你有菩萨之名,但是没有菩萨之义,有名无义,这第一种。
第二种是有义无名,他虽然没有受菩萨戒,没有菩萨戒的假名,但是他内心当中有菩提心,他也去做一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悲智双运的功德,所以他有菩萨之实,但是没有菩萨之名,叫有义无名。
第三种是有名有义,他也有菩萨的功德,也受过菩萨戒,有名有义。
第四种是无名无义,也没有菩萨的功德,也没有菩萨的名称。所以我们从菩萨的四种,你就知道名跟义的差别。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28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阿弥陀佛的修法如此殊胜,为什么还要修密法?
阿弥陀佛的修法如此殊胜,为什么还要修密法?
慈诚罗珠堪布
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原因
在关于临终诀窍的开示中曾讲过,当我们活着时,需要作一个选择:是期望往生莲花生大师的刹土,还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便在中阴身或是临终时,能够一心一意地再三祈祷,往生至自己选择的清净剎土。这种十分确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这就是今天讲阿弥陀佛修法的由来之一。
阿弥陀佛修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经证悟大圆满的人,或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因为他们即生便可以成就,最晚在中阴之时也可以解脱,所以他们不会有来世,也就不需要选择往生的刹土。但对其他人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却是相当重要的。
从佛教历史上来看,即使是达到很高境界的龙树菩萨,最终也是去了极乐世界;像法王如意宝那样的大圆满成就者,从表面上看,还是选择去往极乐世界。
当然,这只是劝勉后人要向往极乐世界的一种方便示现,对于法王如意宝等大成就者来说,去极乐世界或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样,哪里有度化众生的事业,他们就会到哪里去,不会有这样的分别,但从表面上来看,是会有这样的选择。这也更突显了阿弥陀佛修法对一般修行人的重要性。
因为此修法既没有深奥的理论,也没有复杂的仪轨,简单易行、方便快捷,所以无论是藏地还是汉地,在没有文化,连字也不认识的老婆婆、老爷爷当中,也出现了很多成功往生极乐世界的例子。
他们在临终时,亲眼看到往生的前兆,因而对死亡毫无恐惧,高高兴兴地就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切,都是因为此修法很简单,能修成的几率也很高的缘故。

虽然密宗的修法非常殊胜,修得好的可以即生成就,不需要再投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密宗确实胜过往生极乐世界等修法;但即生成就首先需要上等根基,其次还需要很多复杂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法;而阿弥陀佛的修法就不需要这些,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比密宗的修法还要好。
密宗可以“即生成就”,即在几十年的时间当中就可以成佛,而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也具有同样的能力。如果这一生当中念佛念得非常好,那么下一世就不会投生到别处,而将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这种人一到极乐世界,即可花开见佛,成为一地菩萨,因为极乐世界中的所有众生,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
但有一种情况也许是例外,就是在修持阿弥陀佛修法时,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有信心和渴望心,同时也抱持怀疑态度的那些人,他们虽然能够往生极乐,却会在莲花里待上五百年而不能出来,在此期间只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声音,却不能见到佛陀。
对于这种人,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们很可能还没有登地,即不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因为一地菩萨在刹那间可以面见一百尊佛,而不会有这些障碍。由此可见,除了上述这种人以外,正常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

显宗的很多经典里也讲过,西方极乐世界一地以上的菩萨,如果愿意,七天之内便可以成佛;如果不愿意那么快成就佛果,而希望以菩萨的身份去度化众生,也可以在几百、几千甚至几亿个大劫当中都不成佛。这里所说的七天,是人间的时间。
这样看来,如果一个人专心专意地念佛,几十年后死亡并立即往生极乐世界,就算加上在极乐世界的七天,也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便成佛了。虽然这不是即生成佛(从这个角度来讲,密宗的修法还是要快些),但往生极乐世界后可以如此快速地成就,则是不是即生也无太大差别了。因此阿弥陀佛的修法也能很快成就。
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除了这两种修法以外,可以让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几十年的过程当中,完完全全成佛的修法还有没有呢?答案是否定的。
总而言之,一个是密宗,一个就是阿弥陀佛的修法,这两个是最关键的修法。西藏的其他显密法要有很多,汉传佛教也有禅宗等法,虽然它们都各有千秋,但却没有一个能与“大圆满”以及“阿弥陀佛的修法”相比。
大圆满修法从时间上来说成就很快,但刚才讲过这是有条件的:主要是对根基的要求;还要找到有证悟的上师,能如实地赐予灌顶并传授诀窍,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圆满具足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成就。
净土的修法则不需要那么多条件,对一个不十分精进,根基一般的人而言,净土修法比密宗的修法还要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净土修法非常重要。这是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另外一个原因。


阿弥陀佛修法的重要性
法王如意宝主持的最后一个法会是极乐法会。他当时给大家讲了三个要点,其中的一点就是:“所有的弟子都要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法”,这是他老人家的遗教。
不仅如此,他老人家在生前,也是在各地广泛宣讲极乐世界的功德,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因为此法门三根普被,可以使很多人受益,我们因此也应该依教奉行。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为了日常起居、工作等各项事物,整日都是匆匆忙忙,难得空闲。只有少数人,才能具备修持一个完整正规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条件。为数众多的佛弟子虽然仍在坚持修行,可条件却极为有限,困难重重。所以,要是能在兼顾其他修法的同时,还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则成就的把握就更大。
我们学院的惯例也是这样,年纪比较大的人,其修行重点肯定是放在大圆满及其加行上,但同时也修净土法门。这是法王如意宝的规定,每个人都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原因何在?就是考虑到万一在修持大圆满等密法方面收效甚微的话,还可以寄希望于往生极乐世界,因而有此要求。

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阿弥陀佛的修法如此殊胜,那为什么不仅修此法,还要修密法呢?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密法本身具有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假使阿弥陀佛的法修得不很成功,那么密法的灌顶和传承也会在我们心相续中播下极其殊胜的解脱的种子,其成熟只是早晚的问题:若不精进修行就会晚一些,但再晚在十六世之内也肯定会成佛。更确切地说,即使不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只要不破密乘戒,成就的最终期限就不会超过十六世,这是密宗特有的功德。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阿弥陀佛修法的殊胜,而放弃修习密法。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闻思有可能给修持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带来不利的影响。修持阿弥陀佛的修法,必须要有极其强烈的信心,这是往生极乐最关键的条件。
目前有些念佛的人不喜欢闻思,不曾学习佛法的许多重要内容。他们虽然在念佛过程中,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没有太大的怀疑,但在因果取舍等其他方面却会存在很多问题,出现问题以后,因为缺少闻思,就会因不知如何解决而备受其困扰,以致久久不能释怀。
所以一定要闻思、要修密法,从净土法门和密法这两个方面来修行是最踏实的。

有些汉地的法师提倡所谓的一门深入,也就是说,如果修净土,则其他任何法门都既不能看、也不能修。这样做行吗?
当然,如果能非常认真地修持净土法门,这样也是可以的,但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千万不能认为,除了阿弥陀佛修法之外,其他所有的显密法要都没有意思;而是应该在对所有佛法都具备信心的基础上,自己选择专修往生极乐的法门,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尽管可以专修净土法门,可是我们好不容易来到人世间,得到如此暇满的人身,遇到了大圆满等非常殊胜的法,若仅仅因为执着“一门深入”,而对其他殊胜的法不看、不闻、不修,必将会是一大损失,确实非常可惜。
所以对一般人而言,最好能够兼顾闻思和净土法门,这一点非常非常地重要。
我的建议是,如果是年纪比较大,文化水准又偏低的人,修行重点就要放在阿弥陀佛修法上;其他人若不具备时间等条件,也可以这样做,但只要有一点可能,还是应该尽量闻思、修学密法。这两种法都要修,这一点至关重要。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慈诚罗珠堪布
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原因
在关于临终诀窍的开示中曾讲过,当我们活着时,需要作一个选择:是期望往生莲花生大师的刹土,还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便在中阴身或是临终时,能够一心一意地再三祈祷,往生至自己选择的清净剎土。这种十分确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这就是今天讲阿弥陀佛修法的由来之一。
阿弥陀佛修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经证悟大圆满的人,或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因为他们即生便可以成就,最晚在中阴之时也可以解脱,所以他们不会有来世,也就不需要选择往生的刹土。但对其他人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却是相当重要的。
从佛教历史上来看,即使是达到很高境界的龙树菩萨,最终也是去了极乐世界;像法王如意宝那样的大圆满成就者,从表面上看,还是选择去往极乐世界。
当然,这只是劝勉后人要向往极乐世界的一种方便示现,对于法王如意宝等大成就者来说,去极乐世界或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样,哪里有度化众生的事业,他们就会到哪里去,不会有这样的分别,但从表面上来看,是会有这样的选择。这也更突显了阿弥陀佛修法对一般修行人的重要性。
因为此修法既没有深奥的理论,也没有复杂的仪轨,简单易行、方便快捷,所以无论是藏地还是汉地,在没有文化,连字也不认识的老婆婆、老爷爷当中,也出现了很多成功往生极乐世界的例子。
他们在临终时,亲眼看到往生的前兆,因而对死亡毫无恐惧,高高兴兴地就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切,都是因为此修法很简单,能修成的几率也很高的缘故。

虽然密宗的修法非常殊胜,修得好的可以即生成就,不需要再投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密宗确实胜过往生极乐世界等修法;但即生成就首先需要上等根基,其次还需要很多复杂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法;而阿弥陀佛的修法就不需要这些,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比密宗的修法还要好。
密宗可以“即生成就”,即在几十年的时间当中就可以成佛,而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也具有同样的能力。如果这一生当中念佛念得非常好,那么下一世就不会投生到别处,而将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这种人一到极乐世界,即可花开见佛,成为一地菩萨,因为极乐世界中的所有众生,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
但有一种情况也许是例外,就是在修持阿弥陀佛修法时,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有信心和渴望心,同时也抱持怀疑态度的那些人,他们虽然能够往生极乐,却会在莲花里待上五百年而不能出来,在此期间只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声音,却不能见到佛陀。
对于这种人,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们很可能还没有登地,即不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因为一地菩萨在刹那间可以面见一百尊佛,而不会有这些障碍。由此可见,除了上述这种人以外,正常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

显宗的很多经典里也讲过,西方极乐世界一地以上的菩萨,如果愿意,七天之内便可以成佛;如果不愿意那么快成就佛果,而希望以菩萨的身份去度化众生,也可以在几百、几千甚至几亿个大劫当中都不成佛。这里所说的七天,是人间的时间。
这样看来,如果一个人专心专意地念佛,几十年后死亡并立即往生极乐世界,就算加上在极乐世界的七天,也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便成佛了。虽然这不是即生成佛(从这个角度来讲,密宗的修法还是要快些),但往生极乐世界后可以如此快速地成就,则是不是即生也无太大差别了。因此阿弥陀佛的修法也能很快成就。
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除了这两种修法以外,可以让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几十年的过程当中,完完全全成佛的修法还有没有呢?答案是否定的。
总而言之,一个是密宗,一个就是阿弥陀佛的修法,这两个是最关键的修法。西藏的其他显密法要有很多,汉传佛教也有禅宗等法,虽然它们都各有千秋,但却没有一个能与“大圆满”以及“阿弥陀佛的修法”相比。
大圆满修法从时间上来说成就很快,但刚才讲过这是有条件的:主要是对根基的要求;还要找到有证悟的上师,能如实地赐予灌顶并传授诀窍,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圆满具足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成就。
净土的修法则不需要那么多条件,对一个不十分精进,根基一般的人而言,净土修法比密宗的修法还要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净土修法非常重要。这是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另外一个原因。


阿弥陀佛修法的重要性
法王如意宝主持的最后一个法会是极乐法会。他当时给大家讲了三个要点,其中的一点就是:“所有的弟子都要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法”,这是他老人家的遗教。
不仅如此,他老人家在生前,也是在各地广泛宣讲极乐世界的功德,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因为此法门三根普被,可以使很多人受益,我们因此也应该依教奉行。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为了日常起居、工作等各项事物,整日都是匆匆忙忙,难得空闲。只有少数人,才能具备修持一个完整正规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条件。为数众多的佛弟子虽然仍在坚持修行,可条件却极为有限,困难重重。所以,要是能在兼顾其他修法的同时,还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则成就的把握就更大。
我们学院的惯例也是这样,年纪比较大的人,其修行重点肯定是放在大圆满及其加行上,但同时也修净土法门。这是法王如意宝的规定,每个人都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原因何在?就是考虑到万一在修持大圆满等密法方面收效甚微的话,还可以寄希望于往生极乐世界,因而有此要求。

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阿弥陀佛的修法如此殊胜,那为什么不仅修此法,还要修密法呢?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密法本身具有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假使阿弥陀佛的法修得不很成功,那么密法的灌顶和传承也会在我们心相续中播下极其殊胜的解脱的种子,其成熟只是早晚的问题:若不精进修行就会晚一些,但再晚在十六世之内也肯定会成佛。更确切地说,即使不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只要不破密乘戒,成就的最终期限就不会超过十六世,这是密宗特有的功德。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阿弥陀佛修法的殊胜,而放弃修习密法。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闻思有可能给修持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带来不利的影响。修持阿弥陀佛的修法,必须要有极其强烈的信心,这是往生极乐最关键的条件。
目前有些念佛的人不喜欢闻思,不曾学习佛法的许多重要内容。他们虽然在念佛过程中,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没有太大的怀疑,但在因果取舍等其他方面却会存在很多问题,出现问题以后,因为缺少闻思,就会因不知如何解决而备受其困扰,以致久久不能释怀。
所以一定要闻思、要修密法,从净土法门和密法这两个方面来修行是最踏实的。

有些汉地的法师提倡所谓的一门深入,也就是说,如果修净土,则其他任何法门都既不能看、也不能修。这样做行吗?
当然,如果能非常认真地修持净土法门,这样也是可以的,但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千万不能认为,除了阿弥陀佛修法之外,其他所有的显密法要都没有意思;而是应该在对所有佛法都具备信心的基础上,自己选择专修往生极乐的法门,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尽管可以专修净土法门,可是我们好不容易来到人世间,得到如此暇满的人身,遇到了大圆满等非常殊胜的法,若仅仅因为执着“一门深入”,而对其他殊胜的法不看、不闻、不修,必将会是一大损失,确实非常可惜。
所以对一般人而言,最好能够兼顾闻思和净土法门,这一点非常非常地重要。
我的建议是,如果是年纪比较大,文化水准又偏低的人,修行重点就要放在阿弥陀佛修法上;其他人若不具备时间等条件,也可以这样做,但只要有一点可能,还是应该尽量闻思、修学密法。这两种法都要修,这一点至关重要。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无知(无惭、无愧)所造的业最重!
无知(无惭、无愧)所造的业最重!
净界法师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一次一次加以消化思惟,这个时候,产生一种「非正法类」的「分别」,这就是一种邪见。我们知道「想法」跟「见」是不同:想法是不坚固的,它只是一个听闻;但是这个听闻经过思惟以后,就变成一个知见了,这个知见就很难改变,这个叫邪见。「如理分别」就是在「正法」当中,听「闻正法」以后,我们如理思惟,产生一个坚固的正见,这就是「正法类」的「分别」。
我们造业,这个业的强弱,这当中,你的知见是一个重要的主导者。在佛法当中,你同样是布施、持戒,但是你不知道布施、持戒所为为何?你没有佛法的正见、没有轮回的观念,你不知道善业、恶业的观念,你只是布施、持戒,这个善业不大,这叫悠悠泛泛的善业;别人叫你造善业,你才去做,这种善业不大、不坚固的,得果报也不会太强烈。如果你知道你为什么要持戒:诶,持戒能够得到安乐的果报。你深信因果,依止强大的这种知见,产生强大的意乐去持戒,这个业就很坚固了。
为什么我们在快乐果报产生的时候,有些人的果报很脆弱?他很有钱,没多久地震发生破坏了,或者被人偷走;有些人安乐的果报现前的时候,火不能烧、盗贼不能抢?因为他因地造业的时候,其心猛利,犹如金刚。为什么?他有知见的资持。
恶法也是这样,佛弟子造罪业跟外道造罪业不同的。你说佛弟子受了戒,还去犯戒,明知故犯,罪加一等。不对!明知故犯的罪比较轻。为什么呢?因为明知故犯,你是一时的烦恼控制不住,你在造的时候,你有正见、你有惭愧心,你可能是方便时、或者根本时、或者成已时起惭愧心。
什么叫惭愧心?惭愧心就是你造业的时候,你踩了煞车,这个车子撞过去,你踩了煞车,但是没有把它煞住,还是撞上去了,但是他毕竟踩了煞车。外道在造业的时候,他是不知道什么叫因缘果报,反正及时行乐,他造业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就是无惭无愧。无惭无愧的造业,就是这个人他不踩煞车,全速的撞过去了。
所以你看有些人业障现前,他哪一个地方产生什么病痛、生什么肿瘤,他稍微忏悔一下,好了。有些人他果报体障碍现前的时候,忏悔很久,他这个果报体还是很坚固,这跟他因地有关系了,就是他因地造业的时候,他有忏悔。外道他造业,他是不忏悔的,所以邪见──就是无知所造的业是最重的,无知所造的业最重。
所以,你不要说:诶,我研究戒律,但我根本做不到!你做不到,但是你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即使你一时很多的微细戒做不到,但是你知道这不对,你有惭愧心,这个是非常珍贵的。
所以我们讲声闻戒的基本精神──少欲知足,它制贪。菩萨戒的基本精神,我们上次讲过《瑜伽菩萨戒》,菩萨戒的持戒精神:增上惭愧。你看在所有的戒当中,特别是在中品以下的戒,只要这个菩萨产生增上惭愧,佛陀判罪都判得很轻,在菩萨戒里面。就是因为他的业轻,他这个业在造的时候,他踩了煞车,而且他这个人有进步空间。
所以在这个「分别」当中,我们「如理分别」产生的正见,跟「不如理分别」产生的邪见,这对我们未来造业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净界法师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一次一次加以消化思惟,这个时候,产生一种「非正法类」的「分别」,这就是一种邪见。我们知道「想法」跟「见」是不同:想法是不坚固的,它只是一个听闻;但是这个听闻经过思惟以后,就变成一个知见了,这个知见就很难改变,这个叫邪见。「如理分别」就是在「正法」当中,听「闻正法」以后,我们如理思惟,产生一个坚固的正见,这就是「正法类」的「分别」。
我们造业,这个业的强弱,这当中,你的知见是一个重要的主导者。在佛法当中,你同样是布施、持戒,但是你不知道布施、持戒所为为何?你没有佛法的正见、没有轮回的观念,你不知道善业、恶业的观念,你只是布施、持戒,这个善业不大,这叫悠悠泛泛的善业;别人叫你造善业,你才去做,这种善业不大、不坚固的,得果报也不会太强烈。如果你知道你为什么要持戒:诶,持戒能够得到安乐的果报。你深信因果,依止强大的这种知见,产生强大的意乐去持戒,这个业就很坚固了。
为什么我们在快乐果报产生的时候,有些人的果报很脆弱?他很有钱,没多久地震发生破坏了,或者被人偷走;有些人安乐的果报现前的时候,火不能烧、盗贼不能抢?因为他因地造业的时候,其心猛利,犹如金刚。为什么?他有知见的资持。
恶法也是这样,佛弟子造罪业跟外道造罪业不同的。你说佛弟子受了戒,还去犯戒,明知故犯,罪加一等。不对!明知故犯的罪比较轻。为什么呢?因为明知故犯,你是一时的烦恼控制不住,你在造的时候,你有正见、你有惭愧心,你可能是方便时、或者根本时、或者成已时起惭愧心。
什么叫惭愧心?惭愧心就是你造业的时候,你踩了煞车,这个车子撞过去,你踩了煞车,但是没有把它煞住,还是撞上去了,但是他毕竟踩了煞车。外道在造业的时候,他是不知道什么叫因缘果报,反正及时行乐,他造业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就是无惭无愧。无惭无愧的造业,就是这个人他不踩煞车,全速的撞过去了。
所以你看有些人业障现前,他哪一个地方产生什么病痛、生什么肿瘤,他稍微忏悔一下,好了。有些人他果报体障碍现前的时候,忏悔很久,他这个果报体还是很坚固,这跟他因地有关系了,就是他因地造业的时候,他有忏悔。外道他造业,他是不忏悔的,所以邪见──就是无知所造的业是最重的,无知所造的业最重。
所以,你不要说:诶,我研究戒律,但我根本做不到!你做不到,但是你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即使你一时很多的微细戒做不到,但是你知道这不对,你有惭愧心,这个是非常珍贵的。
所以我们讲声闻戒的基本精神──少欲知足,它制贪。菩萨戒的基本精神,我们上次讲过《瑜伽菩萨戒》,菩萨戒的持戒精神:增上惭愧。你看在所有的戒当中,特别是在中品以下的戒,只要这个菩萨产生增上惭愧,佛陀判罪都判得很轻,在菩萨戒里面。就是因为他的业轻,他这个业在造的时候,他踩了煞车,而且他这个人有进步空间。
所以在这个「分别」当中,我们「如理分别」产生的正见,跟「不如理分别」产生的邪见,这对我们未来造业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只有那些对佛教并不真正了解的人,才把别的宗教拿进来混在一起,这是非常贫乏的心态...
只有那些对佛教并不真正了解的人,才把别的宗教拿进来混在一起,这是非常贫乏的心态...
宗萨钦哲仁波切
佛法现在处于非常脆弱的状况,你会看到世界各处的庙建得越来越多,中心注册得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老师、上师也在全世界飞来飞去,你也看到更多,但这一切都不是佛教。
真正的佛教是了解究竟的慈悲和智慧,但是有多少佛教徒知道呢?这不是说你要去修行这两者,而是说到底有多少人就是只知道枯燥的东西,身为沿袭中观的人,各位,有重担在你们身上,至少你知道佛教并不只是念一些咒或修某些仪轨。
这是末法时期,我是充满无明的众生,我没办法判断别人,从这无明的观点看,这个时代有很多自称老师的人,他们讲的完全没有真正的慈悲与智慧,但这些人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去跟随。
在美国我看到有人结刚才这个手印,说这叫大手印。大手印是什么?大手印是一些以前印度和西藏最伟大的大师们学习修持的东西。在这个非常精密的年代,大手印居然沦落到这个样子。
我们不能判断说这人如何,也许这些人是伟大的菩萨,以这个方法引领众生,但如果他不是菩萨示现,那这种人所做的就是对佛法非常大的危害。虽然这样说,但并不表示我们反对这些方法。

我的意思是需要有做为根本背景的学习在。如果有对胜义谛、世俗谛的了解,如果真能了解什么叫做非自生、他生等,如果有这些了解,你可以念任何咒,可以做任何手印,你可以到德州去等待飞碟来接你。
下面的话当然讲起来稍微重了,但如果说对我们现正研习的没有了解,即或你自认为修净土宗,你怎么知道要去的净土跟基督教和回教的天堂有什么不一样,差别在哪里呢?当然有人说,所有的宗教都一样,结果相同,也有人试着把各种宗教混在一起。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贫乏的思想或讲法。
我自己并不认为所有的宗教真能最后达到一点,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从这些宗教达到过同一点。所以,基督教、佛教、印度教都是不同的,你没办法把这些混在一起弄成一个新宗教。
现在有一个新教叫“巴哈依”,它想把所有东西都弄在一起。这不是说佛教一定比道教好,我没有这样说。头疼的药治头疼,肚子疼的药就治肚子疼,吃药时不能一边切一半混在一起吃下去治病,你应该好好学习佛教的特点在什么地方。
只有那些对佛教并不真正了解的人,才认为佛教提供的东西不够,所以必须把别的宗教拿进来混在一起,这是非常贫乏的心态。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宗萨钦哲仁波切
佛法现在处于非常脆弱的状况,你会看到世界各处的庙建得越来越多,中心注册得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老师、上师也在全世界飞来飞去,你也看到更多,但这一切都不是佛教。
真正的佛教是了解究竟的慈悲和智慧,但是有多少佛教徒知道呢?这不是说你要去修行这两者,而是说到底有多少人就是只知道枯燥的东西,身为沿袭中观的人,各位,有重担在你们身上,至少你知道佛教并不只是念一些咒或修某些仪轨。
这是末法时期,我是充满无明的众生,我没办法判断别人,从这无明的观点看,这个时代有很多自称老师的人,他们讲的完全没有真正的慈悲与智慧,但这些人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去跟随。
在美国我看到有人结刚才这个手印,说这叫大手印。大手印是什么?大手印是一些以前印度和西藏最伟大的大师们学习修持的东西。在这个非常精密的年代,大手印居然沦落到这个样子。
我们不能判断说这人如何,也许这些人是伟大的菩萨,以这个方法引领众生,但如果他不是菩萨示现,那这种人所做的就是对佛法非常大的危害。虽然这样说,但并不表示我们反对这些方法。

我的意思是需要有做为根本背景的学习在。如果有对胜义谛、世俗谛的了解,如果真能了解什么叫做非自生、他生等,如果有这些了解,你可以念任何咒,可以做任何手印,你可以到德州去等待飞碟来接你。
下面的话当然讲起来稍微重了,但如果说对我们现正研习的没有了解,即或你自认为修净土宗,你怎么知道要去的净土跟基督教和回教的天堂有什么不一样,差别在哪里呢?当然有人说,所有的宗教都一样,结果相同,也有人试着把各种宗教混在一起。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贫乏的思想或讲法。
我自己并不认为所有的宗教真能最后达到一点,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从这些宗教达到过同一点。所以,基督教、佛教、印度教都是不同的,你没办法把这些混在一起弄成一个新宗教。
现在有一个新教叫“巴哈依”,它想把所有东西都弄在一起。这不是说佛教一定比道教好,我没有这样说。头疼的药治头疼,肚子疼的药就治肚子疼,吃药时不能一边切一半混在一起吃下去治病,你应该好好学习佛教的特点在什么地方。
只有那些对佛教并不真正了解的人,才认为佛教提供的东西不够,所以必须把别的宗教拿进来混在一起,这是非常贫乏的心态。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诵经的目的是产生观照力!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诵经的目的是产生观照力!
净界法师

在《六祖坛经》上有一个法达法师,他有一天去参访六祖大师。他去参访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大师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会产生这么大的憍慢,你心中一定有所得,有一种功德相在支持着你,一般懈怠凡夫还不敢憍慢。法达法师说:我没什么本事,诵经三千部。《法华经》诵三千部不容易,就算你精进来说,一天让你诵一部,你要诵十年。但是六祖大师跟他开示说:你没有真正的诵《法华经》,你是心迷《法华》转,你只是在《法华》名相转。因为他把诵《法华经》当功德,他没有把《法华经》消化成道理,产生内心的一种对治。
所以他诵《法华经》是怎么样呢?
第一个生相,产生执着相,有为法的执取;
第二个增相,他认为功德增加;
第三个净相,对净法的清净相。
六祖大师跟他开示以后,他开悟了。开悟以后,他讲出一句话说:「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世狂。」说:我以前在诵《法华经》的时候,心随境转,只是把《法华经》诵过去,没有把它会归到内心的对治,总是以一种有所得,把诵《法华经》当功德想。有功德想,你内心一定有一个自我,因为这个是我所,最后你以自我为中心,夹带很多的功德,那当然把自我提高了。
就是说,诵《法华经》没有错,错在于他内心当中,没有产生对治,所以讲「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六祖大师开示以后,他回光返照,其实诵经的目的是产生观照力。最后他要离开的时候,六祖大师说:你现在有资格诵《法华经》了,(呵~~)因为你现在是心悟转《法华》。
我以前在读《楞严经》的时候,十卷读得很辛苦。海公说:你读《楞严经》,不要那么辛苦,反正它十卷的经文,你把每一句话,消归到身心世界就对了。海公说:「佛陀讲经,不可能离开身心世界说法。」好象你讲这个名相,讲得天花乱坠,其实都是在讲你的身心世界。你想想看,佛陀绝对不会离开身心世界来说法。
他告诉我们二个观念:
第一个,什么是杂染法?什么是功德法?这是第一个重点,他让你分辨清楚,什么是杂染相?什么是功德相?
第二个,怎么从杂染相变成清净相。
就这二个重点而已,一个是理论,一个是方法。
后来我观念一改变:唉呀,真的这样。其实你看《摄论》也是这样,它有十科,你看无著菩萨所说的话,你把名相投射到你的身心世界,你就会产生会心的微笑;你不投射到身心世界,用心外求法的心情,心迷《法华》转,那你读起来就很辛苦了,就像在读世俗的书一样(哈~~)。
你能够把读的法,往内心去观照,那你愈读愈有味道,所以这是一个心态问题。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28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净界法师

在《六祖坛经》上有一个法达法师,他有一天去参访六祖大师。他去参访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大师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会产生这么大的憍慢,你心中一定有所得,有一种功德相在支持着你,一般懈怠凡夫还不敢憍慢。法达法师说:我没什么本事,诵经三千部。《法华经》诵三千部不容易,就算你精进来说,一天让你诵一部,你要诵十年。但是六祖大师跟他开示说:你没有真正的诵《法华经》,你是心迷《法华》转,你只是在《法华》名相转。因为他把诵《法华经》当功德,他没有把《法华经》消化成道理,产生内心的一种对治。
所以他诵《法华经》是怎么样呢?
第一个生相,产生执着相,有为法的执取;
第二个增相,他认为功德增加;
第三个净相,对净法的清净相。
六祖大师跟他开示以后,他开悟了。开悟以后,他讲出一句话说:「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世狂。」说:我以前在诵《法华经》的时候,心随境转,只是把《法华经》诵过去,没有把它会归到内心的对治,总是以一种有所得,把诵《法华经》当功德想。有功德想,你内心一定有一个自我,因为这个是我所,最后你以自我为中心,夹带很多的功德,那当然把自我提高了。
就是说,诵《法华经》没有错,错在于他内心当中,没有产生对治,所以讲「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六祖大师开示以后,他回光返照,其实诵经的目的是产生观照力。最后他要离开的时候,六祖大师说:你现在有资格诵《法华经》了,(呵~~)因为你现在是心悟转《法华》。
我以前在读《楞严经》的时候,十卷读得很辛苦。海公说:你读《楞严经》,不要那么辛苦,反正它十卷的经文,你把每一句话,消归到身心世界就对了。海公说:「佛陀讲经,不可能离开身心世界说法。」好象你讲这个名相,讲得天花乱坠,其实都是在讲你的身心世界。你想想看,佛陀绝对不会离开身心世界来说法。
他告诉我们二个观念:
第一个,什么是杂染法?什么是功德法?这是第一个重点,他让你分辨清楚,什么是杂染相?什么是功德相?
第二个,怎么从杂染相变成清净相。
就这二个重点而已,一个是理论,一个是方法。
后来我观念一改变:唉呀,真的这样。其实你看《摄论》也是这样,它有十科,你看无著菩萨所说的话,你把名相投射到你的身心世界,你就会产生会心的微笑;你不投射到身心世界,用心外求法的心情,心迷《法华》转,那你读起来就很辛苦了,就像在读世俗的书一样(哈~~)。
你能够把读的法,往内心去观照,那你愈读愈有味道,所以这是一个心态问题。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28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宗萨仁波切:你的人生很多时候浪费在闲扯上
宗萨仁波切:你的人生很多时候浪费在闲扯上
宗萨仁波切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然而在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你,你还是修不下去——这是“自我”因你偶然瞥见实相,并且生起修行的心而面临的威胁,所以它便用多生的习性障碍你和攻击你。
如果你打算在下午静坐修慈悲,到了那个时候,又有某种娱乐向你招手,于是你决定把修行延到晚上。到了晚上,你又发现有个非看不可的电视节目,或者突然发现柜子太乱了需要整理等等——一旦你决定开始修行,就会有各种借口出现。
即使在理智上,你知道修行慈悲可能是你自由时间里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但是你仍然无法修行——因为你是习性的奴隶,你缺乏决心;只在理论上了解慈悲的利益,而对看电视和购物的乐趣却有实际的体验。
就如同你花了一段时间才培养出这些习惯,你也必须开始逐渐地去修行,譬如从一天修一分钟慈悲开始,直到你体会到慈悲的功德和利益;经过一阵子,修行成为你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好习惯,到最后变成一种瘾头——就像看电视一样。
你可能会想,如果对修慈悲上了瘾,这只是另一种习性,而修行的目标却是要超越它才对;你甚至会担心,对别人太慈悲,会让你依赖别人。但是,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跳出习性与瘾头的状态中,因此不妨开始把有害的习性和瘾头改为有益的,这样比较接近目标——这是一种以迷惑超越迷惑的方法。
改变习性可能需要一点强迫,例如建立一种规律,强制自己依循它。回顾过去,你可能会发现,大部分的习惯与瘾头的养成,最初都得强迫自己去做。
对于我们部分的人而言,“强迫自己”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成为修行者不像耽溺于高尔夫球这么简单,因为后者还伴随了许多明显的社交利益——修行只是调伏自心,而结果经常很微细。你或许无意识地觉得修行没什么用,不如“真实生活”那么重要。
如果真有这种想法,你就需要观察真实生活的缺陷与过患:想想过去种种不可避免的悲伤,在将来会再次出现;想想你所依赖的、认为理所当然的一切,在刹那间就可能消失。看看生活中的这些层面后,你应该对于平常浪费珍贵生命的生活方式生起坚定的厌离心。
传统上,佛法教导你这样做:看看你的生活,注意到自己把时间浪费在近似无意义的事物上;接着,思考生命短暂无常、非常脆弱,一气不来就生死相隔。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能杀死你,而你又没有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
人们离开蛮荒危险的生活,却在自己最喜欢的摇椅中,因为一根牙签卡到喉咙而死亡。根据统计,有百分之八十的致命性意外处境是发生在家中,而凶杀案通常也是受害者的家人或朋友所犯下的。在某些情况下,就连办公桌上的笔也能要你的命。
无论你在食物、居所、衣服、保镖、维他命、健康俱乐部和医药上花多少钱,这些都无法保护你免于死亡。生命是无常的,我们必须勇敢地看清楚并思惟生命中的不确定性,这是经常忽略的部分,有些人甚至完全视而不见,因为“自我”不要我们看到这些。
也许今天你和朋友吃午餐。你们谈些什么呢?
可能大部分都是没有价值的闲扯,像是最近谁和谁上床、谁又花了多少钱买什么东西等等。想想看,如果你把无可取代的两、三个小时生命,不浪费在无益的闲扯中,可以完成多少事啊!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利人利己——其中有些人都快饿死了!
想想看,你在生命中浪费了什么东西,不只是时间,还包括了对环境的浪费。虽然今天人们在理论上对于环保有较多的意识,也警觉到必须回收资源、保存资源;但是通常大家都怕麻烦,因为爱犯罪的“自我”总喜欢方便。
厌离心能帮你不再把全部的生命用来做些根本无意义的事情、能引发你出离轮回痛苦的决定;特别是让你了解到,你所放弃的东西无论对你或其他人而言,都没有些许的利益,也没有让你得到快乐的可能。基本上,你所舍弃的是“自我”,也就是倾向于对甚至没有关联的东西,也加以夸大的习性。

生起出离心,并不需要剃光了头到庙里去——对某些人这是个好方法。现代生活已经变得太复杂了,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可能那样做。随着世俗生活愈来愈复杂,精神生活就愈来愈堕落。
佛陀曾经说过,今日末法时期的比丘,即使只能持守一条戒律,他的功德跟佛陀时代能严持所有戒律的比丘一样。这是很合逻辑的,因为今天人们所面对的挑战,远超过从前所能想像的;更大的挑战并不表示没有希望,相反地,更多的挑战代表有更多的机会处理迷惑。
这就是为什么发展出离心如此的重要。想想自己的时间多珍贵:你无法用任何方法取得更多的时间——三分之一的生命用来睡觉,可以自由支配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时间非常有限。
“自我”永远都欺骗我们去追求未来,我们思考着明天或明年要做些什么事、计划退休的生活、孩子还没出生就先担心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们随便地就忘记了死亡就在门口、书桌椅子上,它不只是守株待兔,而是不停悄悄地逼近我们。我们可能看过上千篇的讣闻,每晚在电视上都看到飞机失事的消息,却仍然觉得死亡永远不会来临。
你应该不断重复地思惟,自己可能在任何时间、因任何理由而死亡;让无常的道理深深印在心上,对抗“自我”的谎言。
花些时间思惟世间过患也很好,想想人们经常卷入的一切,你就会开始明白,并没有什么值得抓住不放的。如果你能仔细地来看看,就会发现,这都是某些人的“自我”所闹出来的大事。这样思惟后,你就会开始觉得,多半的事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自我”永远试着去迎合别人,并希望别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严重。其实你要做的事就是稍为偏离“自我”的要求,那即是出离。
例如,你通常在咖啡中加两块糖,但是你知道自己也许明天、甚或下一刻就会死去,可能没有机会喝一口咖啡;如果同事不小心在你咖啡中加了四块糖,你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会真心诚意地说:“没关系!”心中是这么想,你并不是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个好人,只不过你不认为这是生命中的大事。
当你到达这种“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阶段,就已经具备出离心了,那表示出离了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很严重”的层面。出离心比任何东西,更能帮助你了解本书和其他书中所介绍的概念,出离心也能使修行上的虔诚心以及信任感自然涌现出来。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宗萨仁波切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然而在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你,你还是修不下去——这是“自我”因你偶然瞥见实相,并且生起修行的心而面临的威胁,所以它便用多生的习性障碍你和攻击你。
如果你打算在下午静坐修慈悲,到了那个时候,又有某种娱乐向你招手,于是你决定把修行延到晚上。到了晚上,你又发现有个非看不可的电视节目,或者突然发现柜子太乱了需要整理等等——一旦你决定开始修行,就会有各种借口出现。
即使在理智上,你知道修行慈悲可能是你自由时间里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但是你仍然无法修行——因为你是习性的奴隶,你缺乏决心;只在理论上了解慈悲的利益,而对看电视和购物的乐趣却有实际的体验。
就如同你花了一段时间才培养出这些习惯,你也必须开始逐渐地去修行,譬如从一天修一分钟慈悲开始,直到你体会到慈悲的功德和利益;经过一阵子,修行成为你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好习惯,到最后变成一种瘾头——就像看电视一样。
你可能会想,如果对修慈悲上了瘾,这只是另一种习性,而修行的目标却是要超越它才对;你甚至会担心,对别人太慈悲,会让你依赖别人。但是,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跳出习性与瘾头的状态中,因此不妨开始把有害的习性和瘾头改为有益的,这样比较接近目标——这是一种以迷惑超越迷惑的方法。
改变习性可能需要一点强迫,例如建立一种规律,强制自己依循它。回顾过去,你可能会发现,大部分的习惯与瘾头的养成,最初都得强迫自己去做。
对于我们部分的人而言,“强迫自己”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成为修行者不像耽溺于高尔夫球这么简单,因为后者还伴随了许多明显的社交利益——修行只是调伏自心,而结果经常很微细。你或许无意识地觉得修行没什么用,不如“真实生活”那么重要。
如果真有这种想法,你就需要观察真实生活的缺陷与过患:想想过去种种不可避免的悲伤,在将来会再次出现;想想你所依赖的、认为理所当然的一切,在刹那间就可能消失。看看生活中的这些层面后,你应该对于平常浪费珍贵生命的生活方式生起坚定的厌离心。
传统上,佛法教导你这样做:看看你的生活,注意到自己把时间浪费在近似无意义的事物上;接着,思考生命短暂无常、非常脆弱,一气不来就生死相隔。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能杀死你,而你又没有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
人们离开蛮荒危险的生活,却在自己最喜欢的摇椅中,因为一根牙签卡到喉咙而死亡。根据统计,有百分之八十的致命性意外处境是发生在家中,而凶杀案通常也是受害者的家人或朋友所犯下的。在某些情况下,就连办公桌上的笔也能要你的命。
无论你在食物、居所、衣服、保镖、维他命、健康俱乐部和医药上花多少钱,这些都无法保护你免于死亡。生命是无常的,我们必须勇敢地看清楚并思惟生命中的不确定性,这是经常忽略的部分,有些人甚至完全视而不见,因为“自我”不要我们看到这些。
也许今天你和朋友吃午餐。你们谈些什么呢?
可能大部分都是没有价值的闲扯,像是最近谁和谁上床、谁又花了多少钱买什么东西等等。想想看,如果你把无可取代的两、三个小时生命,不浪费在无益的闲扯中,可以完成多少事啊!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利人利己——其中有些人都快饿死了!
想想看,你在生命中浪费了什么东西,不只是时间,还包括了对环境的浪费。虽然今天人们在理论上对于环保有较多的意识,也警觉到必须回收资源、保存资源;但是通常大家都怕麻烦,因为爱犯罪的“自我”总喜欢方便。
厌离心能帮你不再把全部的生命用来做些根本无意义的事情、能引发你出离轮回痛苦的决定;特别是让你了解到,你所放弃的东西无论对你或其他人而言,都没有些许的利益,也没有让你得到快乐的可能。基本上,你所舍弃的是“自我”,也就是倾向于对甚至没有关联的东西,也加以夸大的习性。

生起出离心,并不需要剃光了头到庙里去——对某些人这是个好方法。现代生活已经变得太复杂了,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可能那样做。随着世俗生活愈来愈复杂,精神生活就愈来愈堕落。
佛陀曾经说过,今日末法时期的比丘,即使只能持守一条戒律,他的功德跟佛陀时代能严持所有戒律的比丘一样。这是很合逻辑的,因为今天人们所面对的挑战,远超过从前所能想像的;更大的挑战并不表示没有希望,相反地,更多的挑战代表有更多的机会处理迷惑。
这就是为什么发展出离心如此的重要。想想自己的时间多珍贵:你无法用任何方法取得更多的时间——三分之一的生命用来睡觉,可以自由支配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时间非常有限。
“自我”永远都欺骗我们去追求未来,我们思考着明天或明年要做些什么事、计划退休的生活、孩子还没出生就先担心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们随便地就忘记了死亡就在门口、书桌椅子上,它不只是守株待兔,而是不停悄悄地逼近我们。我们可能看过上千篇的讣闻,每晚在电视上都看到飞机失事的消息,却仍然觉得死亡永远不会来临。
你应该不断重复地思惟,自己可能在任何时间、因任何理由而死亡;让无常的道理深深印在心上,对抗“自我”的谎言。
花些时间思惟世间过患也很好,想想人们经常卷入的一切,你就会开始明白,并没有什么值得抓住不放的。如果你能仔细地来看看,就会发现,这都是某些人的“自我”所闹出来的大事。这样思惟后,你就会开始觉得,多半的事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自我”永远试着去迎合别人,并希望别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严重。其实你要做的事就是稍为偏离“自我”的要求,那即是出离。
例如,你通常在咖啡中加两块糖,但是你知道自己也许明天、甚或下一刻就会死去,可能没有机会喝一口咖啡;如果同事不小心在你咖啡中加了四块糖,你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会真心诚意地说:“没关系!”心中是这么想,你并不是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个好人,只不过你不认为这是生命中的大事。
当你到达这种“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阶段,就已经具备出离心了,那表示出离了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很严重”的层面。出离心比任何东西,更能帮助你了解本书和其他书中所介绍的概念,出离心也能使修行上的虔诚心以及信任感自然涌现出来。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若久修空性,将断实有习
若久修空性,将断实有习
慈诚罗珠堪布 今天
在无始以来的生命轮回当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善恶果报,也都可以依此类推——我们曾经历过不计其数的生生死死,无数次地堕过地狱,无数次地做过旁生,经受过不可思议的痛苦折磨,在有的生命结束的时候,死的惨状是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所导致的。为了满足它、养活它,我们造作了各种各样的业,种了因就必然有果,果报一定会成熟在我们身上,而不会成熟于外面。
正是因为这个罪该万死的“我”,才使我们蒙受了无数的痛苦煎熬,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追究它、探索它、剖析它、揭露它。
至于外星球上面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水等等之类的问题并不重要,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从人类有史以来,我们一直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星球上面,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对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什么干扰,也没有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但这个“我”却涉及到整个的生命轮回,它给我们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真面目,看看它究竟存不存在,看看以前的执著是盲目的,还是符合逻辑的。
这是释迦牟尼佛独一无二的智慧,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外,世间的任何哲学、宗教、科学,都没有这样去寻找过。即使是世人所公认的最聪明的人,也没有想到这一点,这是佛教的独到之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没有给我们宣讲科学、哲学等等学问呢?因为释迦牟尼佛认为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即使把这些学问、技术掌握得再透彻、再牢靠,也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根本问题。
“我”是什么呢?就像指着虚空说“这是我” “那是我”一样,虚空中有没有什么东西呢?一无所有。同样,在我们所认为的“我”存在的地方,也根本没有什么实有、独立、恒常的特征。
正因为如此,释迦牟尼佛才让我们从出离心、菩提心出发,最后通过修空性来消灭“我”。
“我”和“我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比如说,当我们的眼睛看这束花的时候,作为外在所取的物质,是这束花;作为内在能取的,是我们的眼识。同样,“自我”就像这束花,是外在的所取;“我执”就像眼识,是内在的、主观的、精神上的执著。
每个人都有一个“我执”——“我要去放生”,“我要上班”等等,但除了这个执著以外,所谓的“我”在哪里呢?比如说,当我们看见这束花的时候,我们的眼识,也即我们所感受到的一种感觉是存在的,而外面的花也是存在的,所以两个都有,但“我执”的对象,用佛教专用术语来说,就是“我执”的对境或者所缘境的“我”,却在哪里都找不到。既然找不到对境,就说明以前的执著是错误的。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认为我手里的这本书里面有英文或者汉文,就可以一页页地翻开去查找,假如从头翻到尾都没有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个汉字或者英文字母,我还能死死地认定里面有英文或者汉文吗?绝不可能。我会清醒地告诉自己:“噢!原来我搞错了!这里面并没有英文或者汉文。”
同样,原来我们一直认为“我”是存在的,并且认为,为了“我”的生存,而去赚取金钱、杀死动物,也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因为有了这个我执,所以至今都是凡夫俗子。
总结以上所讲的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什么叫做“人我”;第二,什么叫做“人我执”;第三,通过分析,从而抉择“人无我”。
虽然“人无我”讲起来很简单,大家听起来也很容易,但目前这种见解所能起到的作用,还是微乎其微的。
很多人也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明明已经知道“我”不存在,却还有这样的烦恼呢?
虽然我们有了这样的知识,但只是有所了解而已,如果不修,烦恼照样存在。《入菩萨行论》里面也讲过:“空性习气弱,见彼犹生贪,若久修空性,将断实有习”,因为我们没有修行,目前的无我观念还很渺小,力度还很微弱,而无始以来就藏在我们心里的我执,却已经根深蒂固,要想推翻它,并不是一时半会儿所能办到的。要加强无我智慧的力度,使它足以推翻我执,就需要修行。随着修行力度的增强,我执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弱。
话虽这么说,但《中观四百论》当中却讲过:“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也就是说,如果能对空性生起合理的怀疑——真正的我是不是不存在?诸法是不是无我?有可能不存在噢!有可能是空性噢!——从此以后,我们流转轮回的因也就受到了破坏,既然因受到了破坏,那么轮回之果也就不会延续很久了。仅仅能生起怀疑,都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了解或者接受中观的理论,就更是了不起了。
不过,从实际修行与断除烦恼的角度来说,理论上的了解还是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慈诚罗珠堪布 今天
在无始以来的生命轮回当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善恶果报,也都可以依此类推——我们曾经历过不计其数的生生死死,无数次地堕过地狱,无数次地做过旁生,经受过不可思议的痛苦折磨,在有的生命结束的时候,死的惨状是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所导致的。为了满足它、养活它,我们造作了各种各样的业,种了因就必然有果,果报一定会成熟在我们身上,而不会成熟于外面。
正是因为这个罪该万死的“我”,才使我们蒙受了无数的痛苦煎熬,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追究它、探索它、剖析它、揭露它。
至于外星球上面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水等等之类的问题并不重要,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从人类有史以来,我们一直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星球上面,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对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什么干扰,也没有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但这个“我”却涉及到整个的生命轮回,它给我们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真面目,看看它究竟存不存在,看看以前的执著是盲目的,还是符合逻辑的。
这是释迦牟尼佛独一无二的智慧,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外,世间的任何哲学、宗教、科学,都没有这样去寻找过。即使是世人所公认的最聪明的人,也没有想到这一点,这是佛教的独到之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没有给我们宣讲科学、哲学等等学问呢?因为释迦牟尼佛认为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即使把这些学问、技术掌握得再透彻、再牢靠,也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根本问题。
“我”是什么呢?就像指着虚空说“这是我” “那是我”一样,虚空中有没有什么东西呢?一无所有。同样,在我们所认为的“我”存在的地方,也根本没有什么实有、独立、恒常的特征。
正因为如此,释迦牟尼佛才让我们从出离心、菩提心出发,最后通过修空性来消灭“我”。
“我”和“我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比如说,当我们的眼睛看这束花的时候,作为外在所取的物质,是这束花;作为内在能取的,是我们的眼识。同样,“自我”就像这束花,是外在的所取;“我执”就像眼识,是内在的、主观的、精神上的执著。
每个人都有一个“我执”——“我要去放生”,“我要上班”等等,但除了这个执著以外,所谓的“我”在哪里呢?比如说,当我们看见这束花的时候,我们的眼识,也即我们所感受到的一种感觉是存在的,而外面的花也是存在的,所以两个都有,但“我执”的对象,用佛教专用术语来说,就是“我执”的对境或者所缘境的“我”,却在哪里都找不到。既然找不到对境,就说明以前的执著是错误的。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认为我手里的这本书里面有英文或者汉文,就可以一页页地翻开去查找,假如从头翻到尾都没有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个汉字或者英文字母,我还能死死地认定里面有英文或者汉文吗?绝不可能。我会清醒地告诉自己:“噢!原来我搞错了!这里面并没有英文或者汉文。”
同样,原来我们一直认为“我”是存在的,并且认为,为了“我”的生存,而去赚取金钱、杀死动物,也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因为有了这个我执,所以至今都是凡夫俗子。
总结以上所讲的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什么叫做“人我”;第二,什么叫做“人我执”;第三,通过分析,从而抉择“人无我”。
虽然“人无我”讲起来很简单,大家听起来也很容易,但目前这种见解所能起到的作用,还是微乎其微的。
很多人也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明明已经知道“我”不存在,却还有这样的烦恼呢?
虽然我们有了这样的知识,但只是有所了解而已,如果不修,烦恼照样存在。《入菩萨行论》里面也讲过:“空性习气弱,见彼犹生贪,若久修空性,将断实有习”,因为我们没有修行,目前的无我观念还很渺小,力度还很微弱,而无始以来就藏在我们心里的我执,却已经根深蒂固,要想推翻它,并不是一时半会儿所能办到的。要加强无我智慧的力度,使它足以推翻我执,就需要修行。随着修行力度的增强,我执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弱。
话虽这么说,但《中观四百论》当中却讲过:“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也就是说,如果能对空性生起合理的怀疑——真正的我是不是不存在?诸法是不是无我?有可能不存在噢!有可能是空性噢!——从此以后,我们流转轮回的因也就受到了破坏,既然因受到了破坏,那么轮回之果也就不会延续很久了。仅仅能生起怀疑,都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了解或者接受中观的理论,就更是了不起了。
不过,从实际修行与断除烦恼的角度来说,理论上的了解还是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宗萨钦哲仁波切 : 应该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观点都是为了破除另一些观点而出现...
宗萨钦哲仁波切 : 应该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观点都是为了破除另一些观点而出现...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然而在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你,你还是修不下去——这是“自我”因你偶然瞥见实相,并且生起修行的心而面临的威胁,所以它便用多生的习性障碍你和攻击你。
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佛教里,出离有很多种含义和解释,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离理解为远离人世,就像悉达多太子曾经做过的那样。不过这种解释容易把尚未准备好的人吓跑,佛陀并不打算剃光每个追随者的脑袋。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喝桶装水,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人来说,悉达多的出离在多数时候只是一种遥远的梦想。他们可能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
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话,你可能只能在这样的环境里修,在地铁里,在公司里,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饭之后。
但你同样可以出离,要知道,出离心并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离心,可以以这种方法检验:在过去对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是否对你一点都不重要,过去可以轻易激怒你的事,现在你是否毫不在乎。
如果是的话,那么你就从这里出离了。你需要出离的东西很多,并不只是不抽烟不喝酒或不打牌,那只是开始。
所谓出离,就是不再执着过去执着的事物。当你不再执着一件事物或一种习惯,它就失去了指挥摆布你的能力,你也就获得了自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必须出离所有的事物,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我这里所说的所有的事物当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包括很多细微的东西。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令你不舒服,那么说明你执着于一个相反的观点。
这个观点奴役着你,所以你会不舒服。这样的事情也应该出离。不管这个相反的观点正确与否,或是谁所说,如果他可以让你不舒服,那你已经被攻陷,你都应该从那里出离。
应该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观点都是为了破除另一些观点而出现,但它不应该成为你的新主人,你也许经常会变得很生气,那是因为你的生活里总是出现与你所预期的相反的东西。
例如,你请的临时工可能让你非常不舒服,仅仅是因为她擦桌子的方式与你不同,你很不喜欢她那种看上去非常笨拙的擦法。甚至有时候你在街上看见一些打扮夸张、把头发染成绿色的人也会生气。那是因为你执着于古老的审美观。
要摆脱这种不爽的心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你改变心态,不再执着于每个人必须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的想法。还有一个就是换一个擦桌子的方式和你所期待的一样的临时工。
很显然,前者是一劳永逸的方法(佛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后者只能暂时解决问题,你可能必须不断地更换临时工(这也是很多人不断更换老公的原因)。你可能花了很多时间找一个照你说的方式去擦桌子的临时工,但你很快会发现,她上厕所的时候居然忘了冲马桶。
因此,试图以改变外在的世界来追求完美是徒劳无功的。永远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把毫无准备的你激怒。
你有多少执着,就有多少痛苦,要摆脱痛苦,你必须从所有的执着里出离。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应该看一下自己的心,为什么会生气。是否因为出现了与你期待正相反的东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执着的东西。
佛陀不会被任何事情激怒,因为他出离了所有的执着。你可能因为任何事情生气,你可能因为公共汽车开的太慢而生气,可能因为找不到所需要的东西而生气(她把东西放哪了?她总是乱放东西),甚至可能因为你想让他生气的人不生气而生气。这说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之后,你可能还是未能了悟空性,也不知道金刚经在说什么。但你还是和过去有所不同,过去你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而现在你已经可以容许很多不完美的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例如,你可以吃一道比较咸的菜而不会抱怨。
所谓完美主义者,也就是说,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达到你所希望的样子,你希望住在墙壁是天蓝色的屋子里(如果不是,你就会睡不着觉),你不喝桶装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欢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浓也不要太淡。做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坏处就是,你会经常痛苦,因为这个世界上多数事情都不会轻易俯首听命,它们不会事事顺着你。要让他们达到你所希望的样子,你必需花很多时间。
很多人试图创造完美的世界,不过他们最终都被证明失败了。事实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调整,一切都会很完美。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是因为你有各种执着和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你可以从这里出离,你会变的非常强大,你不再坚持必须住在有蓝色墙壁的屋子里,不再坚持必须喝桶装水,不再坚持必须用自己喜欢的杯子喝水,不再坚持茶的味道必需不浓不淡。
如果你出离了所有的执着,那么你就会变得非常自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伤害你。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然而在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你,你还是修不下去——这是“自我”因你偶然瞥见实相,并且生起修行的心而面临的威胁,所以它便用多生的习性障碍你和攻击你。
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佛教里,出离有很多种含义和解释,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离理解为远离人世,就像悉达多太子曾经做过的那样。不过这种解释容易把尚未准备好的人吓跑,佛陀并不打算剃光每个追随者的脑袋。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喝桶装水,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人来说,悉达多的出离在多数时候只是一种遥远的梦想。他们可能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
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话,你可能只能在这样的环境里修,在地铁里,在公司里,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饭之后。
但你同样可以出离,要知道,出离心并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离心,可以以这种方法检验:在过去对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是否对你一点都不重要,过去可以轻易激怒你的事,现在你是否毫不在乎。
如果是的话,那么你就从这里出离了。你需要出离的东西很多,并不只是不抽烟不喝酒或不打牌,那只是开始。
所谓出离,就是不再执着过去执着的事物。当你不再执着一件事物或一种习惯,它就失去了指挥摆布你的能力,你也就获得了自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必须出离所有的事物,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我这里所说的所有的事物当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包括很多细微的东西。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令你不舒服,那么说明你执着于一个相反的观点。
这个观点奴役着你,所以你会不舒服。这样的事情也应该出离。不管这个相反的观点正确与否,或是谁所说,如果他可以让你不舒服,那你已经被攻陷,你都应该从那里出离。
应该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观点都是为了破除另一些观点而出现,但它不应该成为你的新主人,你也许经常会变得很生气,那是因为你的生活里总是出现与你所预期的相反的东西。
例如,你请的临时工可能让你非常不舒服,仅仅是因为她擦桌子的方式与你不同,你很不喜欢她那种看上去非常笨拙的擦法。甚至有时候你在街上看见一些打扮夸张、把头发染成绿色的人也会生气。那是因为你执着于古老的审美观。
要摆脱这种不爽的心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你改变心态,不再执着于每个人必须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的想法。还有一个就是换一个擦桌子的方式和你所期待的一样的临时工。
很显然,前者是一劳永逸的方法(佛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后者只能暂时解决问题,你可能必须不断地更换临时工(这也是很多人不断更换老公的原因)。你可能花了很多时间找一个照你说的方式去擦桌子的临时工,但你很快会发现,她上厕所的时候居然忘了冲马桶。
因此,试图以改变外在的世界来追求完美是徒劳无功的。永远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把毫无准备的你激怒。
你有多少执着,就有多少痛苦,要摆脱痛苦,你必须从所有的执着里出离。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应该看一下自己的心,为什么会生气。是否因为出现了与你期待正相反的东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执着的东西。
佛陀不会被任何事情激怒,因为他出离了所有的执着。你可能因为任何事情生气,你可能因为公共汽车开的太慢而生气,可能因为找不到所需要的东西而生气(她把东西放哪了?她总是乱放东西),甚至可能因为你想让他生气的人不生气而生气。这说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之后,你可能还是未能了悟空性,也不知道金刚经在说什么。但你还是和过去有所不同,过去你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而现在你已经可以容许很多不完美的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例如,你可以吃一道比较咸的菜而不会抱怨。
所谓完美主义者,也就是说,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达到你所希望的样子,你希望住在墙壁是天蓝色的屋子里(如果不是,你就会睡不着觉),你不喝桶装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欢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浓也不要太淡。做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坏处就是,你会经常痛苦,因为这个世界上多数事情都不会轻易俯首听命,它们不会事事顺着你。要让他们达到你所希望的样子,你必需花很多时间。
很多人试图创造完美的世界,不过他们最终都被证明失败了。事实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调整,一切都会很完美。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是因为你有各种执着和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你可以从这里出离,你会变的非常强大,你不再坚持必须住在有蓝色墙壁的屋子里,不再坚持必须喝桶装水,不再坚持必须用自己喜欢的杯子喝水,不再坚持茶的味道必需不浓不淡。
如果你出离了所有的执着,那么你就会变得非常自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伤害你。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做事太绝报应来得快?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做事太绝报应来得快?
梦参老和尚

有的人老了才得死,有的不老就死了,现在二十几岁死的人多了,没经过老。有时候他八苦交加,我说:“你可能断老苦。”他说:“为什么?”我说:“你可能早死。”他说:“为什么呢?”我说:“你做的事太绝了。”人做的事情太绝了,死得就快,他自己把寿命减短了。有没有这样的人?咱们这里很多啊,不过你们不敢说。那么对着自己亲友,可以跟他说:“多做好事,才不会缩短你的寿命。”
车祸好像没什么因果,哪会没因果呢!为什么人家不出车祸,你就出了?为什么人家在那个时候就过得去,那么一剎那间你就过不去?说炸弹没眼睛,我说炸弹有眼睛,好多人被炸弹摔出去很远,他就不死。有一个人不是被炸弹炸死的,他自己从床上滚下来就摔死了。当时炸弹把他摔出很远去,好几百步外,从空中摔下来,他不死啊;反而在床上梦颠滚了下来,就摔死了。他睡在床外头,他妻子睡在床里头,这一翻身摔了下来,就死了。生死好像也不是跟环境有什么关系,这也是不可思议,什么不可思议呢?业果不可思议。
这十二因缘念起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死。这十二因缘,因什么?缘什么?因着无明欲色,缘着父母。欲界一有,生了色、声、香、味、触,都是你所缘的境界,这就是因缘。这个因缘咱们讲了两种,一个现在的因、未来的果,一个过去的因、现在的果,叫做果中有因,因中又有果,因果循环不停。
咱们做一件事,这个是因,这个因一定要结果;如果是好事,结的是好果,现在结、未来结,永远是要结的。有没有有因无果的呢?也有。这个有因无果的情况很多,像在过去造了很多的业,一定要结果受苦啊,但是我不孵育它,不给它生长的水土条件,果就结不成了,它就死了。我过去造很多的业,我要受苦还报的,我现在不培育它了,另外有一个好因,我培育那个生极乐世界的因;你那做恶的恶果恶因,是你们孵育它,它愈来愈大,惑愈造愈大,受报才会愈大;如果我断了惑,不造业了,等于那个果淹死了,我也就不会还报。

有因无果,就举这么个例子,如果我种下一个,不一定种下去都会成长,要是碰到天干、水土不服、人工不到,就不结果了。粮食打不成,没果啊,种是种了。有因无果是这么解释。
一般而言,有因一定有果。像我们这个业,很不容易断的,天天在孵育它,天天在贪嘛,以前在贪,现在又在贪,未来又要贪,永远在贪,永远孵育它,当然是有啊。你永远在爱呀,人家讲爱情比生命还高啊,“生命虽可贵,爱情价更高”。那就去爱吧,爱完了就把生命给搭上了,那就爱不到了,但是可给他造业了,他未来的一生就受了,这是十二因缘法。苦、集、灭、道,叫做四圣谛。苦、集是世间的生死法,集是因,苦是果。
因为你起了很多惑,造了很多的业,招记来的自然要受苦,苦就是果了。谁受苦呢?身、心。身哪,有些人受罪代价关监牢,因为这是个身业,说身是苦。你家里就是一个牢,“家”字跟“牢”字两字都是宝字盖,都是扛起的,把你扛到里头,信吗?“牢”是个牛,“家”是个猪,牛跟猪都差不多,研究过吗?想一想,牛跟猪差好多,牛给人家劳累一生,最后老了,人家卖了,而且挨一刀去;猪呢,就便宜了,它倒在猪圈里光睡觉,然后就挨一刀。
这些苦果是怎么来的?就是过去招感、招记来的。这个记就是世间的因,这个苦就是你这个身心所受、所愁的苦果。这里有很多的敌恼逼迫你,想不做都不行。不想造业,谁想做坏事?但是逼迫你非造业不可。你问那个杀猪宰羊的,我跟他们谈过很多话,都懂得因果啊,我说:“你懂得因果,为什么还杀呢?”他说:“师父啊!没办法呀,不然我活不下去,我家里头……”明知道是业,还非造不可,这就是逼迫苦,自己不愿意做。
你看,哪个妇女愿意当妓女,她被逼迫的,她没办法,落到那个地方。这就是愁于身心所属的是因,偿还啊,身心偿还你所招感的,你自己做的,你还债嘛。但这无量劫来的债,还得完吗?还不完啊。今生好一点,若生活过得愉快一点,家庭也幸福一点,来生又变成什么样子?又随哪个因去转了?无量的因哪!知道这种道理了,赶快断,断什么呢?别造因就不受果,现在先断因。菩萨是畏因,咱们众生是畏果。菩萨不敢造一点坏事,一起念马上就止住,觉知前念起,只须后念不起,不让它相续。众生不然,众生就是相续,众生他是非得发这身口七支,他在贪里头,他说:“我没做啊,我心里想啊,我不敢去做啊。”不敢去造业那也是止了,这是世间的因果。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梦参老和尚

有的人老了才得死,有的不老就死了,现在二十几岁死的人多了,没经过老。有时候他八苦交加,我说:“你可能断老苦。”他说:“为什么?”我说:“你可能早死。”他说:“为什么呢?”我说:“你做的事太绝了。”人做的事情太绝了,死得就快,他自己把寿命减短了。有没有这样的人?咱们这里很多啊,不过你们不敢说。那么对着自己亲友,可以跟他说:“多做好事,才不会缩短你的寿命。”
车祸好像没什么因果,哪会没因果呢!为什么人家不出车祸,你就出了?为什么人家在那个时候就过得去,那么一剎那间你就过不去?说炸弹没眼睛,我说炸弹有眼睛,好多人被炸弹摔出去很远,他就不死。有一个人不是被炸弹炸死的,他自己从床上滚下来就摔死了。当时炸弹把他摔出很远去,好几百步外,从空中摔下来,他不死啊;反而在床上梦颠滚了下来,就摔死了。他睡在床外头,他妻子睡在床里头,这一翻身摔了下来,就死了。生死好像也不是跟环境有什么关系,这也是不可思议,什么不可思议呢?业果不可思议。
这十二因缘念起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死。这十二因缘,因什么?缘什么?因着无明欲色,缘着父母。欲界一有,生了色、声、香、味、触,都是你所缘的境界,这就是因缘。这个因缘咱们讲了两种,一个现在的因、未来的果,一个过去的因、现在的果,叫做果中有因,因中又有果,因果循环不停。
咱们做一件事,这个是因,这个因一定要结果;如果是好事,结的是好果,现在结、未来结,永远是要结的。有没有有因无果的呢?也有。这个有因无果的情况很多,像在过去造了很多的业,一定要结果受苦啊,但是我不孵育它,不给它生长的水土条件,果就结不成了,它就死了。我过去造很多的业,我要受苦还报的,我现在不培育它了,另外有一个好因,我培育那个生极乐世界的因;你那做恶的恶果恶因,是你们孵育它,它愈来愈大,惑愈造愈大,受报才会愈大;如果我断了惑,不造业了,等于那个果淹死了,我也就不会还报。

有因无果,就举这么个例子,如果我种下一个,不一定种下去都会成长,要是碰到天干、水土不服、人工不到,就不结果了。粮食打不成,没果啊,种是种了。有因无果是这么解释。
一般而言,有因一定有果。像我们这个业,很不容易断的,天天在孵育它,天天在贪嘛,以前在贪,现在又在贪,未来又要贪,永远在贪,永远孵育它,当然是有啊。你永远在爱呀,人家讲爱情比生命还高啊,“生命虽可贵,爱情价更高”。那就去爱吧,爱完了就把生命给搭上了,那就爱不到了,但是可给他造业了,他未来的一生就受了,这是十二因缘法。苦、集、灭、道,叫做四圣谛。苦、集是世间的生死法,集是因,苦是果。
因为你起了很多惑,造了很多的业,招记来的自然要受苦,苦就是果了。谁受苦呢?身、心。身哪,有些人受罪代价关监牢,因为这是个身业,说身是苦。你家里就是一个牢,“家”字跟“牢”字两字都是宝字盖,都是扛起的,把你扛到里头,信吗?“牢”是个牛,“家”是个猪,牛跟猪都差不多,研究过吗?想一想,牛跟猪差好多,牛给人家劳累一生,最后老了,人家卖了,而且挨一刀去;猪呢,就便宜了,它倒在猪圈里光睡觉,然后就挨一刀。
这些苦果是怎么来的?就是过去招感、招记来的。这个记就是世间的因,这个苦就是你这个身心所受、所愁的苦果。这里有很多的敌恼逼迫你,想不做都不行。不想造业,谁想做坏事?但是逼迫你非造业不可。你问那个杀猪宰羊的,我跟他们谈过很多话,都懂得因果啊,我说:“你懂得因果,为什么还杀呢?”他说:“师父啊!没办法呀,不然我活不下去,我家里头……”明知道是业,还非造不可,这就是逼迫苦,自己不愿意做。
你看,哪个妇女愿意当妓女,她被逼迫的,她没办法,落到那个地方。这就是愁于身心所属的是因,偿还啊,身心偿还你所招感的,你自己做的,你还债嘛。但这无量劫来的债,还得完吗?还不完啊。今生好一点,若生活过得愉快一点,家庭也幸福一点,来生又变成什么样子?又随哪个因去转了?无量的因哪!知道这种道理了,赶快断,断什么呢?别造因就不受果,现在先断因。菩萨是畏因,咱们众生是畏果。菩萨不敢造一点坏事,一起念马上就止住,觉知前念起,只须后念不起,不让它相续。众生不然,众生就是相续,众生他是非得发这身口七支,他在贪里头,他说:“我没做啊,我心里想啊,我不敢去做啊。”不敢去造业那也是止了,这是世间的因果。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依他起,不管你打不打妄想,这花永远是花!
依他起,不管你打不打妄想,这花永远是花!
净界法师

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
这个理由是一个总说。遍计执跟依他起的不同,你要先知道为什么会有遍计执?「由名前觉无」,就是说在我们心中的名言妄想没有生起之前,没有这个计度分别,换句话说,遍计执是由于妄想以后才有影像。这个就跟依他起不同,依他起不管打不打妄想,这个花永远是花。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前面有一尊佛像,这个佛像叫做依他起,而且是一个清净的依他起,一个三宝的依他起。这个依他起,我们每一个人去接触这个佛像,我们第一念不动分别,名言还没生起的时候,它还是依他起;但是我们妄想开始转动的时候,这个佛像显现在诸位的心中有变化了,有些人认为这个佛像是释迦牟尼佛,他安立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名言,有些人认为他是阿弥陀佛、有些人认为他是药师佛,然后就打不同的妄想。有些人喜欢礼拜、有些人喜欢赞叹、有些人喜欢观想、身口意的归依等等。同一个影像,当你不动念头的时候,它是依他起;但是你开始产生名言分别的时候,你心中已经出现相似影像,而这个相似的影像跟原来依他起不一样。
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它是你自己妄想捏造出来的影像,而这是业力所变现的影像,当然是不同。你不管打不打妄想,佛像,套一句禅宗的话:它那样就是那样。它也没有所谓的好,也没有所谓的不好,它也没有说它是释迦牟尼佛,它也没有说它是阿弥陀佛,它完全没有任何的名言,它是一个东西存在在那里,那样就是那样。虽然那样就是那样,我们的分别心跟这个东西接触的时候,我们捏造很多很多的名言,这个时候心中出现很多的影像,而这个影像跟原来的依他起,已经不一样了,这个叫做「称体相违难」,就是妄想已经不称合原来依他起的自体,这是第一个理由。
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
遍计执跟依他起的第二个差别,就是一个「多」跟「一」的关系。依他起的法只有一个;但是我们跟依他起接触的时候,每一个人打的妄想就千差万别,它是「多体」。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杯子,里面装了半杯的咖啡,这个叫做依他起。但是我们凡夫的分别心跟咖啡接触的时候,有些人生性乐观,他认为说:「哎呀,真好!我还有半杯咖啡可以喝。」他看到的是他当下所拥有的东西;比较悲观的人就产生痛苦:「唉呀,真糟糕啊!这个咖啡已经被喝掉一半了。」他看到失去的那部分。同一个法,由于众生的分别心有差别,就是过去熏习的这些功能有差别,安立在每一个人心中,产生一种「多体」,一个法,因为每一个人打的妄想不同,出现在每一个人心中是多体的,所以妄想是多体的,而依他起是只有一个单一的法,所以这个地方不一样,一个是多,一个是一。

再看第三个不一样的地方:
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
这个地方是说明遍计执跟依他起的第三个不同点。就是说依他起的体性是「决定」的,它如果是好,是一个可乐、或是不可乐的果报,它的体性是有决定性的;但是遍计执不决定,它是变化的。比如说,我们之前也提出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同学有窃盗前科,诶,我们刚开始怀疑他偷东西,我们看到他的时候,我们心中出现的影像,诶!这个人就是个小偷,你看他身体的动作、讲话的态度,都像是一个小偷。等到事实证明这个东西不是他偷的,诶!你看到他的时候,你看他的身业、口业都很善良。同样一个法,为什么只是隔了几天,这个法在心中的影像就有变化?比如说同一个人,你昨天看他很好,今天看他不好?就是这个遍计执的影像是不断变化,它的体性是「不决定」的。
我们凡夫的情绪,那个名言不断的变化,所以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个事情,你接触以后,在你心中所出现的相似影像是不断变化,所以它体性是不决定;但是依他起的体性是决定的。
从这三个理由:第一个,「称体相违」难,它生起的因缘不同,一个是「妄想」生起,一个是「业力」生起;第二个,「多体」跟「一体」的不同,妄想是多元化的,每一人的看法不同,依他起就是一个东西;第三个,「决定」跟「不决定」的差别,妄想是不决定的,依他起的体性是决定的。
所以我们从这三个角度,你就能够很清楚的去厘清判断,什么是依他起?什么是遍计执?当这个法会随你的情绪而变化的时候,这个一定是遍计执。你今天是这样的想法,事情过后你又是另外一个想法,那你就知道这个一定是妄想。
所以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慈悲,告诉我们如何判断我们心中的所缘境,到底是依他起?或者是遍计执?到底这个是应该要破坏的?还是应该要保留的?它是一个贼?还是一个主人?你要先弄清楚。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29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净界法师

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
这个理由是一个总说。遍计执跟依他起的不同,你要先知道为什么会有遍计执?「由名前觉无」,就是说在我们心中的名言妄想没有生起之前,没有这个计度分别,换句话说,遍计执是由于妄想以后才有影像。这个就跟依他起不同,依他起不管打不打妄想,这个花永远是花。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前面有一尊佛像,这个佛像叫做依他起,而且是一个清净的依他起,一个三宝的依他起。这个依他起,我们每一个人去接触这个佛像,我们第一念不动分别,名言还没生起的时候,它还是依他起;但是我们妄想开始转动的时候,这个佛像显现在诸位的心中有变化了,有些人认为这个佛像是释迦牟尼佛,他安立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名言,有些人认为他是阿弥陀佛、有些人认为他是药师佛,然后就打不同的妄想。有些人喜欢礼拜、有些人喜欢赞叹、有些人喜欢观想、身口意的归依等等。同一个影像,当你不动念头的时候,它是依他起;但是你开始产生名言分别的时候,你心中已经出现相似影像,而这个相似的影像跟原来依他起不一样。
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它是你自己妄想捏造出来的影像,而这是业力所变现的影像,当然是不同。你不管打不打妄想,佛像,套一句禅宗的话:它那样就是那样。它也没有所谓的好,也没有所谓的不好,它也没有说它是释迦牟尼佛,它也没有说它是阿弥陀佛,它完全没有任何的名言,它是一个东西存在在那里,那样就是那样。虽然那样就是那样,我们的分别心跟这个东西接触的时候,我们捏造很多很多的名言,这个时候心中出现很多的影像,而这个影像跟原来的依他起,已经不一样了,这个叫做「称体相违难」,就是妄想已经不称合原来依他起的自体,这是第一个理由。
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
遍计执跟依他起的第二个差别,就是一个「多」跟「一」的关系。依他起的法只有一个;但是我们跟依他起接触的时候,每一个人打的妄想就千差万别,它是「多体」。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杯子,里面装了半杯的咖啡,这个叫做依他起。但是我们凡夫的分别心跟咖啡接触的时候,有些人生性乐观,他认为说:「哎呀,真好!我还有半杯咖啡可以喝。」他看到的是他当下所拥有的东西;比较悲观的人就产生痛苦:「唉呀,真糟糕啊!这个咖啡已经被喝掉一半了。」他看到失去的那部分。同一个法,由于众生的分别心有差别,就是过去熏习的这些功能有差别,安立在每一个人心中,产生一种「多体」,一个法,因为每一个人打的妄想不同,出现在每一个人心中是多体的,所以妄想是多体的,而依他起是只有一个单一的法,所以这个地方不一样,一个是多,一个是一。

再看第三个不一样的地方:
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
这个地方是说明遍计执跟依他起的第三个不同点。就是说依他起的体性是「决定」的,它如果是好,是一个可乐、或是不可乐的果报,它的体性是有决定性的;但是遍计执不决定,它是变化的。比如说,我们之前也提出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同学有窃盗前科,诶,我们刚开始怀疑他偷东西,我们看到他的时候,我们心中出现的影像,诶!这个人就是个小偷,你看他身体的动作、讲话的态度,都像是一个小偷。等到事实证明这个东西不是他偷的,诶!你看到他的时候,你看他的身业、口业都很善良。同样一个法,为什么只是隔了几天,这个法在心中的影像就有变化?比如说同一个人,你昨天看他很好,今天看他不好?就是这个遍计执的影像是不断变化,它的体性是「不决定」的。
我们凡夫的情绪,那个名言不断的变化,所以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个事情,你接触以后,在你心中所出现的相似影像是不断变化,所以它体性是不决定;但是依他起的体性是决定的。
从这三个理由:第一个,「称体相违」难,它生起的因缘不同,一个是「妄想」生起,一个是「业力」生起;第二个,「多体」跟「一体」的不同,妄想是多元化的,每一人的看法不同,依他起就是一个东西;第三个,「决定」跟「不决定」的差别,妄想是不决定的,依他起的体性是决定的。
所以我们从这三个角度,你就能够很清楚的去厘清判断,什么是依他起?什么是遍计执?当这个法会随你的情绪而变化的时候,这个一定是遍计执。你今天是这样的想法,事情过后你又是另外一个想法,那你就知道这个一定是妄想。
所以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慈悲,告诉我们如何判断我们心中的所缘境,到底是依他起?或者是遍计执?到底这个是应该要破坏的?还是应该要保留的?它是一个贼?还是一个主人?你要先弄清楚。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29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