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论述六度 [解脱庄严宝·第十一品]

论述六度 [解脱庄严宝·第十一品]
巴沃法影

༄༅།། དམ་ཆོས་ཡིད་བཞིན་གྱི་ནོར་བུ་ཐར་པ་རིན་པོ་ཆེའི་རྒྱན་ཞེས་བྱ་བ་བཀའ་ཆག་ཆུ་བོ་གཉིས་ཀྱི་ཐེག་པ་ཆེན་པོའི་ལམ་རིམ་གྱི་བཤད་པ་བཞུགས་སོ། །

噶当派与大手印两大传河之大乘道次第疏
正法如意摩尼大宝解脱庄严论
[冈波巴大师著 罗卓仁谦译] 教言摘引



发行菩提心后有三类学处:增上戒学、增上定学与增上慧学,《菩提道灯论》云:谓住行心体律仪,由善学习三戒学,于三戒学起敬重。
增上戒学即是布施、持戒与忍辱的三项修行,增上定学是指禅定,而增上慧学则是般若,精进则是这三者共通的助力,《大乘庄严经论》云:为摄三学故,说度有六种,初三二初一,后二二一三。所以总的来说:布施持戒忍,精进定般若,如是六度行,摄行心学处。
《大宝积经·善臂菩萨会》也云:善男子!是六波罗蜜,菩萨常当具足,何等六?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 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六度可以从概论与细说两个方式了解,首先是概论:数顺序决定,定义及词义, 分类及统摄,六要摄六度。
1 六度的数量固定
六度的数量是固定的:从世间安乐与出世间安乐的角度来看,其中的三类行为能够成就世间安乐,另三类行为则能创造出世间安乐。
首先,布施成就财富、持戒成就良好的身体,而忍辱成就眷属,这三者能够成就世间利益;精进增长功德、禅定成就寂止、般若成就胜观,这三者则能成就出世间利益。《大乘庄严经论》云:资生身眷属。


2 六度的顺序固定
六度的顺序固定,是指我们的内心培养出六度的顺序是固定的。布施让行者不在意享受以真实地持戒,而具足戒律即能成就忍辱,具备忍辱方能投入精进,精进培育出禅定,平等趣入禅定,方能正确如实地体认实相。抑或,这六者的顺序是由浅入深的步骤,前教授者浅、后教授者深。也可以说,它们是由粗入细的顺序,容易实践的粗分先讲解,难以体会的细分则后解说。《大乘庄严经论》云:前后及下上,麁细次第起,如是说六度,不乱有三因。
3 六度各自的定义与词义
菩萨的布施等六度,其定义上具备四项特色:战胜反方、培育无分别智、圆满众生的愿望与以三乘法成熟、利益有情。《大乘庄严经论》云:分别六度体,一一有四相,治障及合智,满愿亦成生。词义上,断除贫困者为布施、能得清凉者为持戒、忍耐忿怒者为忍辱、实践殊胜者为精进、内摄自心者为禅定、理解胜义者为般若。这一切都能令行者度过轮回,到达彼岸的涅盘,因此称为“度”。《大乘庄严经论》云:除贫亦令凉,破瞋与建善,心持及真解,是说六行义。
4 六度的分类与归属
六度的分类,可以细分成布施之布施、布施之持戒等, 每个六度可以分成六类,六六相乘共三十六种。《现观庄严论》云: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经说。六度可以浓缩在两种资粮中:布施、持戒属于福德资粮,般若属于智慧资粮,而忍辱、精进和禅定三者,则同时归属于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大乘庄严经论》云:初二为福体,第六即是智,余三二聚因。

正法如意摩尼大宝解脱庄严论
皈依受戒品 第十一 终


冈波巴大师融合由阿底峡尊者开启之噶当派教法与密勒日巴大瑜伽士所传之大手印两大法脉,相融显密,创立适于众人修习,无论根器利钝,皆可速证佛果之噶举传承。如此伟业之精华,尽于《解脱庄严论》中诠释彰显。是故,此部论著诚可谓集教证要义之大成,为噶举传承之巨论。

冈波巴大师曾言:“未来凡于我具信,又感无缘谋面者,若能阅读我所撰写之《解脱庄严论》或《胜道宝鬘论》等各部论典,则将与亲见我本人无异。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为什么打坐观修时,不能闭眼睛?

为什么打坐观修时,不能闭眼睛?
奥明宫学馆



01
数呼吸也是禅修中常见方式


有些人在打坐观修时,喜欢闭眼睛,感觉这样就能把整个世界屏蔽在外,不受干扰,心好像更容易静下来。

这种看起来像闭目养神的方式,是正确的吗?另外,数呼吸也是禅修中的常见方式,这又是为什么呢?  

02
为什么要数呼吸


有一种禅修的方法是数呼吸,比如一呼一吸为一次,有的需要数二十一次。  

为什么要数呼吸呢?因为在我们刚刚准备开始打坐,内心还没有平静下来的时候,心里会有层出不穷的杂念。如果在杂念纷飞的情况下去打坐,很难有好的收效。

依靠数呼吸的调节过程,就能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数呼吸这样一种单纯的分别念上面,这样就能慢慢减少其他的粗大分别念,让心的波动逐步减弱,从而能静下来。  




小乘《俱舍论》里,有一种禅定的修法是观想气的,其中有一个修法就是数呼吸。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成为修禅定的法器。

03
什么是“禅定的法器”


所谓“禅定的法器”是什么呢?在打坐之初,我们心里的波动特别强烈,千头万绪、意念横飞,想在此时强行打坐,就不容易见到成效,所以就不是“禅定的法器”。

借助数呼吸的方法,让心逐渐安静下来并接近禅定状态以后,才可以进入打坐的程序。在此期间,我们不考虑其他的事情,就是专心专意地数呼吸,这样就可以成为“禅定的法器”。  



04
为什么不能闭眼睛”



有些人喜欢闭着眼睛观想,认为睁开眼睛会被眼睛所见现象打扰,心不容易静下来,闭上眼睛则能使这种情况有所缓解,所以就喜欢闭着眼睛。

但在通过观看唐卡观想本尊,以及修禅定、修大圆满的时候,却根本不允许闭眼睛。虽然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闭着眼睛会让心平静一些,但过了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以后就会感到昏昏欲睡,所有的修行感受都出不来,这样越来越昏沉,越来越困倦,最终将一无所获。  

所以,在刚开始禅修的时候,我们不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在打坐时不要闭上眼睛,虽然开始的时候有点受影响,会感到不习惯,但在打坐后期,则无论观想还是思维,头脑都会比较清醒,这样禅修的效果会明显一些。

從我的iPhone傳送

自私,是一种病。

自私,是一种病。

宗萨钦哲仁波切

为什么说自私是一种病呢?因为自私总是使我们落在极端的状况中。举例来说,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对方如果不自私的话,可能还会帮助你达到不自私的状态,但是因为地球上几乎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所以你永远都听到你想听的东西而不是你应该听的东西。这个例子说明如果我们没有适当的修心会产生什么样不良的后果。再比如一个佛教徒去学习戒律,因为他的自私,所以他永远用自己所喜好的方式来解释戒律里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有任何一个人建议你怎样修行直到成佛,你都会觉得这些别人的建议听起来不太令人愉快。这种自私并不只是发生了一次两次,而是许多生以来和我们在一起,所以自私在我们的心里都有非常坚强的阵地,不仅如此,还变得非常敏锐。
同时这种自私也产生一些很奇怪的经验,比如当别人赞美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非常高兴,假如有任何一个人看不起我们,我们就会非常难过。由于自私,就算别人赞美我们或给我们什么,我们也从来不会满意;由于自私,一个人就不太留意别人,不太替别人设想。
替别人设想可以说是修心的最基本的一个要件,如果你对别人的情况并不留意的话。一般来说会产生很多的痛苦和误解,在类似的情况下,这些痛苦最后都会发生在你自己身上。所以说你不去注意或关怀别人实际上也是“痴”的一种很粗的表现。


從我的iPhone傳送

只有一部书值得读,那就是:心。

只有一部书值得读,那就是:心。

慧律 法師

⭕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阖眼朦胧又是谁?
要超越生死,要先破【我】。除非对自己的言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否则,最好是保持沉默,向内反观自心的念头。
当心仍在世间的时候,纵使一个人阖上眼睛,动也不动地坐着,他所看到的也只是世间。一般人只专心洗碗筷,却让自己的心染污了,他们遗忘了当下的自己。
只有一部书值得一读,那就是——心。
观照你的心吧!背负重担的人认为是得,而在旁观看的人却只看到负担。向外,就是六道往返,生死不定;向内,就是一个诸佛同体的本来面目。
⭕ 智慧是人生的导航:遇到逆境,懂得用智慧来转,便能开拓出另一番天地;人类文明之所以一日千里,不是金钱造就的,而是众人智慧的结晶。世界上最可怕的是无明。开显心中的智慧,才是断苦之本。有智慧的人,对于任何事物,都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而不致于走入邪路。


從我的iPhone傳送

真正的修行人:宁静、平和。

真正的修行人:宁静、平和。

宗萨钦哲仁波切

从前有个说法,8小时睡觉,8小时工作,另外8小时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工作、吃饭、在路上,剩下的时间就是晚上那几个小时。大多数人会看电视、上网、和朋友在一起,如果决定修行,娱乐的时间就会被取代。周一到周五,这段时间只有4-5个小时,当然还要收拾屋子、做饭、洗衣服。所以当你决定开始修行,将会逐渐远离一切娱乐,远离电视、网络,远离朋友们,因为打电话、聚会是很浪费时间的。远离娱乐,这算是修行人的第一个特征吧。

接下来,就是在这3个小时左右,自己面对自己,独处。在这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将是现代人所难以理解的。对我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忙碌的心态,拼命挤出来的时间,这么大代价换来的空闲,我们习惯了赶时间,习惯了完成任务式的生活,也许这时候我们很困、很累、很想休息,赶紧修完吧!
一旦开始修行,就会很想快点修完,这太可怕了!我会什么都不做,直到忘记时间;或放慢持咒念诵的速度;或是集中精神专注大礼拜观想,这一切都是为了进入修行的状态,远离忙碌的状态。真正的修行人,是宁静而平和的,禅定的力量,让他远离了忙碌的散乱和疲惫的昏沉。远离忙碌,这算是修行人的第二个特征吧。

接下来,便是远离有为的造作,远离期待和恐惧,强大的虔诚心和空性的体证,升起强烈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发起无伪的世俗菩提心。进而体会到修行的快乐,法喜充满,与上师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使得心相续发生着转变,到此不再怀疑什么。坚定的信心,使得你爱上了修行,把修行真正的融入到生活中。享受修行,这算是修行人的第三个特征吧。


從我的iPhone傳送

修习笔记 | 生生世世都能顺利、成功、圆满的窍诀!

修习笔记 | 生生世世都能顺利、成功、圆满的窍诀!

迁徙Tibet


一定要想尽办法结善缘!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跟众生多结善缘,不结恶缘,已经结的恶缘,要统统地了结,否则,将来还会没完没了地感受报应。
我们在念佛、念咒、诵经、修法的时候,要带着他们;我们做回向的时候,也要带着他们。
现在我们周围很多人都不信佛,甚至还反对学佛、诽谤佛法,我们劝也劝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跟他们结恶缘,要结善缘。
那么,怎么结善缘呢?就是不能跟他们争吵,也不能在心里怨恨他们,而是要默默地发誓、发愿,为了他们,自己要成佛,成佛以后,一定要度化他们。
这样就能跟他们结善缘了。在方便的情况下,到河边多念咒,大声地念,水里有很多众生都能听得见,这样就能给它们种下善根。
在方便的情况下,到山上出声地多念咒语、佛号,给山上的众生听,也能跟众生结善缘。       

任何时候都是,方便的时候就出声念,不方便的时候就默默地念,把功德也回向给众生,这样我们到处都能结善缘。
将来我们成佛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眷属、弟子,那个时候多庄严,多有意义啊!否则你将来成佛了,一个眷属也没有,一个弟子也没有,多孤独,多没有意义啊! 

现在我们的修法里也有这些,磕大头的时候带着众生,修除障法的时候带着众生,修其它法的时候也是带着众生。就是为了跟众生结善缘。

平时也是,尽量地、没有要求地,不求回报地帮助众生,这也是结善缘。将来我们成佛的那天,肯定会有很多很多的眷属和弟子。    

这样,我们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也不会有太多的障碍和违缘,还会有很多的助缘。将来我们成佛的时候,弘法利生的事业也不会有阻碍,在未成佛时,生生世世肯定会顺利、圆满、成功!       

如果你到处跟众生结恶缘,以后你学佛修行的道路上会有很多的障碍和违缘,很难成就。即使成就了,你的弘法利生的事业也会有很多的障碍,也不能利益太多的众生。
所以一定要跟众生结善缘,这样我们就没有违缘,没有障碍了。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转法轮的时候,善星比丘、提婆达多等人,都给佛造成了违缘与障碍。
为什么呢?也是前世结的恶缘。虽然这个恶缘佛已经了了,但他们还没有了;佛虽然不受这个果报了,但是也有这个果报。善星比丘他们成佛以后还会有这个果报。  

如果我们只结善缘,将来我们的弘法利生事业一定能顺利圆满,对大家都有帮助、有好处,一定要这样学修。一切安乐皆从利他生!


從我的iPhone傳送

若是如此,请勿抱怨!

若是如此,请勿抱怨!

宗萨钦哲仁波切 


每天花几分钟将自己的心与上师的心相融,然后花点时间观照那种“无别一体”。如果你如此修持,它会带来一种加持,那就是在不久之后,生命中没有任何事情你会觉得有什么天大的了不起了。但别指望马上见效,你要有耐心,安心地修法。你有诸多需要被调伏的习气、执着与散乱,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成效。
若是如此,请勿抱怨!抱怨就有如你才把生鸡蛋放在桌上,就埋怨它尚未被煮熟;你得把鸡蛋放在锅里、于炉上加热,它才会煮熟。如果你连鸡蛋都还未放进锅里,就毫无理由来抱怨它是生的;如果你会抱怨,就表示你还不理解“因”、“缘”、“果”的关系。
大多数的现代人都落入这种陷阱,纵然在科技探索上有非凡的成就,例如将人类送上月球,或者发现地球是圆的,他们却仍然缺乏这个基本的理解。如果你需要花十年的时间修行才能有所改变,那怎么办?比起你无数亿万个过去世,十年又何足挂齿!你已经进步了。
因为你终于知道哪里有鸡蛋,也知道要先把它从盒子拿出来放进锅里,才能煮熟。这一点本身已是个巨大的进步。即使只知道这么多,你一定也得积聚了相当多的福德才有可能。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你认识的网红,95%都有抑郁症!中医能治吗?知名中医张胜兵给出治疗方案

你认识的网红,95%都有抑郁症!中医能治吗?知名中医张胜兵给出治疗方案

原创 张胜兵中医 张胜兵中医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热门职业——网红。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入迈入了互联网4.0时代,迎来了短视频信息爆炸式发展,无论是抖音,还是快手等平台,顺应潮流孕育而出许多网红,他们因“流量”而火,也因“流量”而惑。
网红——即网络红人的简称,是指在互联网上因为某个事件、行为或者持续输出特定内容而获得广泛关注和人气的个人。这个职业的起源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追溯到早期bbs论坛和网络文学时期。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擅长各个领域,他们诙谐、有趣、思维跳脱、活跃在各个社交网络平台
但巧合的是,他们健康方面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抑郁症

某位著名脱口秀演员,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幽默视频而受到关注,并因参加《脱口秀大会》而获得更广泛的知名度。该演员自爆在上学期间,被诊断出抑郁症,严重时甚至有自杀行为。
另有一位青少年时期参加生活交换类综艺的网红,在与前夫离婚后,也被诊断患有抑郁症。
网红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他们需要不断地创造吸引眼球的内容来维持和增加粉丝,这种压力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及生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中医对抑郁症的解释



郁证是由情志不舒、肝郁气滞引起的一类病证。
广泛的“郁”,泛指外感、内伤诸多因素而引起的人体气机的郁结或留滞不通。
狭义的“郁”,即“郁证”,专指情志病而言。
中医学对于七情致病一向极为重视。自《内经》开始,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医家, 在他们的论著和临床医案中都涉及到有关于这一方面的认识和治理经验,内容极其丰富,极具特色,对于我们分析和治疗由七情所伤而引起的许多常见病和疑难病,极有帮助。


临床表现



1、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可能会感到心情低落、烦躁或焦虑。
2、胸胁满闷、叹气:感觉胸部有压迫感,需要通过叹气来缓解。
3、胁、背、少腹胀痛:身体侧面、背部或腹部有不固定的疼痛点。
4、胃脘胀满不舒:胃部感觉胀满不适。
5、咽喉异物感:感觉喉咙里有东西,但无法咳出或咽下。
6、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月经不规律或月经前后乳房胀痛。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治疗,症状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比如:
1、头痛、头晕、眼睛红、容易生气、口苦、喉咙干、便秘、小便颜色深。
2、胃痛、恶心、频繁打嗝、肚子痛、拉肚子。
3、心跳不规律、心慌、失眠、记忆力下降。
4、咳嗽、气喘、胸痛、咳血、夜间出汗、身体发热、腰和膝盖酸软等。


诊断要点



生活压力大或心情不好:如果你最近遇到了一些让你感到压力山大的事情,或者有什么让你特别心烦、生气、忧虑的事情,这些都可能是导致你身体不适的原因。
情绪好坏影响身体症状:有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当你心情好的时候,身体的不适感会减轻或者消失;而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些不适感又回来了,或者变得更严重。这就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肝脏和身体各部位的关系:在中医里,肝脏不仅仅是一个器官,它还负责管理身体的很多功能,比如情绪调节。肝脏的“经络”贯穿全身,包括肚子、胃、胆、胸肋、喉咙等。
把脉:中医通过把脉来了解你的健康状况。脉象沉弦,或弦长,或沉涩。


病机分析



郁证的病位主要在肝,但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
的生理功能除主藏血之外,主疏泄是另一重要功能。“疏”和“泄”在字义上均有“通”的意思。肝主疏泄,意思就是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有疏通人体气机,使之调和畅达的作用。
如果其人性情执拗,或性格内向,事不如意,不能排解,情怀抑郁, 遂致肝失疏泄之常:气滞于里,蕴结不通,于是发为诸病。这就是前人著作中常常谈到的气郁致疾。
肝郁日久,可发生诸多病理变化:肝气蕴结化火,则为肝火;气滞则津液不得正常流通,则聚湿成痰:气滞血亦滞,则进一步演变成气滞血瘀等等,见证极为复杂。
郁证本为实证,益实者邪气实也。但延久失治,耗气耗血,损阳伤阴。在所难免,此即因实而致虚。其中最为直接影响的是脾胃:肝气犯胃则胃失和降而呕;肝气乘脾则脾失健运而胀;久之则脾胃皆虚,于是食少、便溏、短气、乏力,面色不华, 胃脘绵绵作痛,舌淡,脉弱,种种虚象毕呈。
五脏之火以肝火最为横暴,不唯劫烁胃液,而且下汲肾阴,真阴既亏,则阳亢无制,轻则肝阳化风而眩晕,重则络破血溢而为中风:木火内炽,迫于肺,则为咳喘咯血;加于心,则为谵语昏狂。 忧思郁怒,积久不解,心气心阴亦为之耗伤,心失所养,则神明惑乱,于是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哭笑不由自主。种种见证,亦纷至沓来。
由此可见,肝郁气滞及其发展变化,虽在于肝,但可累及全身所有脏腑。


辨证论治



郁证的辨治大法,约有以下三点:
1.肝郁气滞,为病时间不长者,以疏肝理气为主。但须注意,肝藏血,又为刚脏,内寄相火,故顺气药之用应当适事为度,不能过于香燥,否则肝气未疏,而肝血肝阴先伤。
2.日久,则须注意是否已经化火,是否兼夹痰浊、瘀血、湿,食,如有兼夹,法当兼顾。肝郁化火者,慎不可与初病同法,盖疏肝理气药都不免辛温香燥升提,用于气滞固属对症,用于肝火,则无异于抱薪救火。
3.肝郁至于虚损,便以虚损为主,其治自以扶正为急。大抵气虚者益其肺脾,血虚者养其心肝,阳虚者温补脾肾,阴虚者滋养肝肾。一切侪燥、升提、破气,破血之品,皆属禁例。


中医如何治疗抑郁症





一、肝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方药:柴胡疏肝散。

二、气郁化火

症状: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

三、血行瘀滞

症状:精神抑郁,性情急躁,头痛,失眠,健忘,或胸胁疼痛,或身体某部有发冷或发热感,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解郁。

方药:血府逐瘀汤。

四、痰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本证亦即《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所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之症。《医宗金鉴·诸气治法》将本症称为“梅核气”。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

五、心神惑乱

症状: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舌质淡,脉弦。

多见于女性,常因精神刺激而诱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同一患者每次发作多为同样几种症状的重复。《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将此种证候称为“脏躁”。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方药:甘麦大枣汤。

六、心脾两虚

症状: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归脾汤。

七、心阴亏虚

症状: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

八、肝阴亏虚

症状:情绪不宁,急躁易怒,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或头痛且胀,面红目赤,舌干红,脉弦细或数。

治法:滋养阴精,补益肝肾。

方药:滋水清肝饮。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要跨越千山万水,那种等待中的期待和收到信件时的喜悦,都是现在很难体会到的。现在,世界变得喧嚣,人潮拥挤,信息爆炸,我们每天都在快节奏中奔波。
无论是网红、明星还是普通人,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工作、梦想而忙碌,有时候甚至忘记了停下来喘口气。
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焦虑。这就是为什么说“百病由心生”,因为很多身体上的不适,其实都和我们的心情、压力有关。无论我们身处何种角色,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毕竟,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础。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從我的iPhone傳送

投稿丨这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我用几贴中药,消了黄疸,止了胁痛

投稿丨这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我用几贴中药,消了黄疸,止了胁痛

原创 田丰辉 中医书友会


I导读: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荡涤积滞、和解少阳,如果说小柴胡更偏向于治肝,那么大柴胡就更偏向于治胆。辨证准确,方证相应,原本需要手术的疾病也能获得缓解。

—本文约960字,预计阅读3分钟—


梗阻性黄疸治愈一例
作者/田丰辉
患者杨某某,中年男性,因右侧胁肋部疼痛伴黄疸5天来诊。
患者5天前无诱因出现右侧胁痛,到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给与B超检查提示:胆结石,并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经济原因不愿意手术,来我处诊治,这个患者来诊,本欲输液治疗,考虑西医治疗此病的最佳方法是手术,输液也乏效,遂劝其服用中药。
刻诊

:右侧胁痛、面部、腹部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如茶色,说话时口气喷人(口臭),伴恶心,大便干燥,胃脘胀满,纳差乏力,精神较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
处方治疗


此为少阳阳明合病,给予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味治疗。
处方:竹叶柴胡15克,黄芩15克,姜半夏15克,枳实15克,白芍15克,大黄15克,茵陈45克,栀子15克,郁金15克,延胡索15克,川楝子10克,厚朴15克,金钱草40克。2剂,一剂药喝一天半,一次喝260ml,一天三次。



患者服用此方3天后,恶心消失,口臭好转,大便已解,舌苔仍黄腻,继续以上方加减。
处方


竹叶柴胡15克,黄芩15克,姜半夏15克,枳实15克,白芍15克,大黄15克,茵陈45克,栀子15克,郁金15克,延胡索15克,川楝子10克,金钱草40克,车前草20克,虎杖15克,茯苓15克,滑石20克,鸡内金15克,海金沙15克。仍给予2剂。




患者服用此方3天后,精神较前明显好转,饮食稍微增加,腹部胀满有好转,黄疸有轻微消退,效不更方。
继续以此方治疗6天,黄疸已基本消退,胁痛未作,饮食增加,精神尚可,大便正常,小便稍黄,遂停药。
虽然患者的症状都没有了,但是患者对于仍然存在的胆结石有顾虑,最后还是考虑回四川老家选择手术了。


这个患者之所以能成功治愈,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是患者对于我的信任、对于中医的信任;第二是患者症状典型,辨证准确,选方精当;第三是患者自己煎药得法,服药量大,故而效佳。


從我的iPhone傳送

观心达到“心如明镜”时,会怎样?

观心达到“心如明镜”时,会怎样?

南怀瑾先生 

观心的目的,最初步的工夫,就是要消除心念的业力,而这股力量却很难切得断。如果对每一个念头都能够切断,学禅算是有了初步的基础。由此证明,会谈禅的道理不是禅,会写禅的文章也不是禅,必须返回来,在心地上做一番“天人交战”的工夫,才算是在学禅学佛了。
观心者,就是如何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有时候一个念头要经过好几年的磨练,才能够消得掉,真是一件苦事。因此,我经常劝一些年轻人,学禅如果不是切实地从心理行为修正起,干脆不要学,何必浪费宝贵的时间去做无效的事。观心,要观到如六祖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善恶都不起了,心境一片平静,固然还不是禅,但却是禅的起步,也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了。
观心达到了“心如明镜”,在待人处事之间,一举一动都能够了了然然,这个时候只觉得一切都是为别人着想,这样慈悲心才能发起。如果是一天到晚昏头昏脑,一片无明的境界,还说自己在学禅学佛,鬼才相信呢!真做了观心的人,脾气急躁的,一定会变得柔和;意志衰弱的,也会转为刚毅。因此,是否真的学禅学佛,是骗不了行家的。心理行为改变了,生理自然会较为健康。其中有一个哲学原理,就是一切唯心,佛与禅之所以高明的地方,即在此处。


從我的iPhone傳送

倪海厦医师诊疗精华:做了动脉与静脉接合手术

倪海厦医师诊疗精华:做了动脉与静脉接合手术

宏五觀堂
 


07/29/2005,晴,J君59岁来複诊 , 此人第一次来看我是06/23/2005, 之后因为我须要返回台湾教人纪, 所以只有一诊 , 初诊病人自述肾脏病衰竭 , 尿毒指数是7.9 , 西医已经为他做了动脉与静脉接合手术 ,正准备下週开始做洗肾 , 经由他朋友强力推荐来看我 , 病史自1997年更换心脏人工瓣膜 , 之后开始服用排水药 , 以及Coumadin就是老鼠药,与一些抗忧鬱药 , 降血压药等 , 经过八年后 , 现在面临洗肾 , 原先就有肾脏问题一直困扰他约十年 , 病人无体力 , 胃口时好时坏 , 呕心 , 头晕 , 口渴重 , 双脚冰冷 , 双踝骨肿大 , 身冷 , 这是标准裡寒之症 , 因此初诊时我就开出每付四钱的生附子 , 其他药我保留不说 , 留给人纪班学生用 , 我之所以讨论这个案例是因为我初诊后就没再看到过他 , 我只嘱咐他先延期做洗肾 , 二週后再回去找你的医师做检查 , 如果更坏 ,就去洗肾 , 如果变好就不要洗肾 , 今天我回来才看第二诊 , 他服药至今没有更改过处方 , 这一个月的药让他的医师吓一跳 , 因为他服药后二週 , 就听我的话再去检查 , 西医一查就发现他的尿毒指数自原先的7.9 , 下降到5.9 , 于是这位有良心的西医就主动取消洗肾的安排 , 并且告诉他 , 请继续吃中药不要停 , 看来你的肾脏会痊癒的 ,这话出自西医之口,是很难能可贵的,这又是一条命被我自鬼门关前一把拉回来的案例 .

提出这案例的第二原因是因为中医治肾时 , 必先强心 , 只有心脏功能恢复过来后 , 肾脏病才有机会痊癒 , 此人心脏已经受损 , 归其受损之因却是因为十年前因为肾脏功能开始下降 , 西医不知一旦肾脏有问题时 , 第一个动作就是要强心脏 , 否则心脏必然受损 ,所以我们可以说 , 这病人是被错误的医学导致有今日的结果 , 如果一开始就是中医治 , 何至会有今天的结果呢?  现在受损的心脏如果不治好 , 一定会影响到肺脏 , 一旦肺脏受损 , 接著就是肝脏 , 于是生命就结束了 , 这就是因为人们信任错误的西医学所必须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 值得吗? 而现在我要治疗此人的心脏 , 但是他却已经被西医更换了一个人工心脏瓣膜 , 而这不必要的手术却是因为西医不会治心脏病所造成的 , 我更相信当初此病患的肾脏出现问题 , 也是吃到西药的后遗症所造成的 , 因此西方医学就好像是毒贩 , 一旦你沾上 , 终身就被控制 , 到最后是财尽人亡 , 大家该醒过来了 .

  中医是上工治未病 , 吾辈中医都深知这个道理 , 尤其台湾的中医都很强 , 这病人如果遇到他们我相信会恢复得更快的 , 读者有看到这案例的 , 请大家告诉大家 , 一旦肾脏有问题了 , 就要儘快找中医治疗 , 台湾的卫生署与台湾的西医都排斥中医药 , 每天都在宣导吃中药要小心 , 会造成肾脏衰竭而洗肾 , 这是完全不正确的 , 这个案例就可以証明中药是唯一可以将肾脏功能救回来的药 , 绝对不是他们说的会使肾脏衰竭的药 , 只有西药会伤害肾脏 , 许多洗肾的病人就是因为乱吃西药而造成终身洗肾 , 以上这个案例就是很好的例子 , 读者现在了解了吧 .

  一般只要是还未开始洗肾 , 用中药治疗肾脏是很快就可以恢复过来的 , 但是一旦已经开始洗肾 , 再用中药治疗 , 就会旷日废时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措尼仁波切~要能够知梦,就必须修持“幻身”。

措尼仁波切~要能够知梦,就必须修持“幻身”。

阿底宝藏



对于欲界的众生,白天的时候,我们粗的根识接收外在的五尘:色、声、香,味、触等对境,这时也形成粗的意识,在这样的情境中,如果我们在座上观修的话,白天粗的意识经由禅定的观修或安住在禅定中,心是明而无念的,甚至能进入阿赖耶的状态,这样的心识就比尚未禅修前的更加微细。

我们白天的心识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心识的状态有两种的情况:一个是有梦的时候,另一个是没有梦的时候。由于白天种种的行为,也许会产生晚上睡觉时梦中的情境,这时有梦的心识比白天更加细微,而无梦状态的心识又比有梦状态的心识更加细微。为什么呢?

因为白天我们依着五根识作用,五根识是粗分的心识,接着五根识进一步生起意识的作用,这也是比较粗的,但是到了晚上睡梦的时候,五根识已经停止作用了,这时只剩下微细的意识作用,因此这段过程我们称为“梦中阴”,或有时称为“睡梦中阴”。在这个阶段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梦中知道自己在作梦,另一个是沉睡中没有梦的时候,在当下认识到那是光明的体性,也就是在沉睡中是光明的。【阿底注:此处“光明”切勿片面的理解为明明亮亮的光芒。】

所以,为了要能够知梦,就必须修持“幻身”。幻身的修持有两种方式:
第一,以不清净的方式去修持,或者说是透过不清净的对境去修持。
第二,以清净的对境去修持,最后再融合在一起。

第一种依不清净的方式修幻身,就是观照当下这一切都如同幻化。
我们可以透过十二种譬喻去认识到一切如幻,我们知道我们在这场秀里,由于认识到这个幻身的缘故,所以你知道你在这场秀之中。但是这场秀是可以终尽的,知道这场秀本身是一个秀,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在秀里面,认为我们就是这场秀,那么在这场秀里面,我们会把种种幻化的现象宣称是我们自己的秀,而如此认为这些秀都是我们秀里面的东西,并把它具体化、实相化,认为它就是具体显现的东西。

如果一切越具体显现,我们想要找到的这个间隙就会越来越短。

因此我们必须生起一种确定,确定我们的身、我们的显相,乃至于种种外境,它们都是如幻的,这是我们必须生起的确定。这里很重要的词汇,就是幻”。对中阴来说,“幻”这个字也是重要的关键字之一。

第二种依清净的方式修幻身,就是“生起次第”的修持。

学习生起次第,依着清净的本尊作观修,能将自身尚未清净的状态,转化成为清净的本尊境相,也就是将一切不清净的境相,经由观修本尊转化成清净的境相。

如果生起次第修持得很好;就能够有很大的作用,否则这些生起次第只会成为我们的臆想。在我们入睡之后常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睡中有梦的状态,另一种是睡中没有梦、沉睡的状态。由于修持幻身的缘故,可以让我们在梦中知道自己在作梦,也就是能够知梦。

接着讲沉睡的状态。在沉睡的时候,心识是更加微细的。比如,心识会依不同的对境产生不同的作用,依粗的对境作用的心识,就比较粗沉;另外有些是不需要依靠外在的对境,自己本身就会作用,这部分就更微细了。心识接收对境之后会产生执着,执取的方式是如何等等,之后我们会继续去了解。


從我的iPhone傳送

虽是圣贤,因果不昧!

虽是圣贤,因果不昧!

虚云老和尚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
因是因缘,果是果报。比如种谷,以一粒谷子为因,以日光风雨为缘,结实收获为果。若无因缘,决无结果也。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明者了解义,识者明白义。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例如古人安世高法师,累世修持,首一世为安息国太子,舍离五欲,出家修道,得宿命通,知前世欠人命债,其债主在中国。于是航海而来,到达洛阳,行至旷野无人之境,忽觌面来一少年,身佩钢刀,远见法师,即怒气冲冲,近前未发一言,即拔刀杀之。法师死后,灵魂仍至安息国投胎,又为太子。迨年长,又发心出家,依然有宿命通,知今世尚有命债未还,债主亦在洛阳。于是重来,至前生杀彼身命者家中借宿。
饭罢,问主人曰:‘汝认识我否?’答曰:‘不识。’又告曰:‘我即为汝于某月某日在某旷野中所杀之僧是也。’主人大惊,念此事无第三者能知,此僧必是鬼魂来索命,遂欲逃遁。僧曰:‘勿惧,我非鬼也。’即告以故,谓‘我明日当被人打死,偿夙生命债,故特来相求,请汝明日为我作证,传我遗嘱,说是我应还他命债,请官不必治误杀者之罪。’说毕,各自安睡。
次日,同至街坊,僧前行,见僧之前,有一乡人挑柴,正行之间,前头之柴忽然堕地,后头之柴随亦堕下,扁担向后打来,适中僧之脑袋,立即毙命。乡人被擒送官,讯后,拟定罪。主人见此事与僧昨夜所说相符,遂将僧遗言向官陈述。官闻言,相信因果不昧,遂赦乡人误杀之罪。其僧灵魂复至安息国,第三世又投胎为太子,再出家修行,即世高法师也。
因此可知虽是圣贤,因果不昧,曾种恶因,必感恶果,若明此义,则日常生活逢顺逢逆,苦乐悲欢,一切境界,都有前因,不在境上妄生憎爱,自然能放得下,一心在道,什么无明贡高习气毛病,都无障碍,自易入道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