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白芥子应用心悟

白芥子应用心悟

原创 辜孔进 老中医辜孔进


                 
第1521期
特色:豁痰利气,散经络痰结。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经。
功效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咳喘,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用量:3克——6克。阴虚火旺者忌用。
现代研究:(1) 真菌作用,(2)抗炎镇痛作用。(3)抗肿瘤作用。(3)镇咳袪痰作用。
应用体会
(1) 痰多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2) 阴疽:阳和汤。
(3) 脂肪瘤:二陈汤加丝瓜络,白芥子,淅贝,三棱,莪术,大黄,昆布。
(4) 寒咳:六安煎。
苏子与白芥了对比应用:均辛温,有止咳定喘作用,可用于痰喘咳嗽之症。苏子兼润肺滑肠作用,常用方如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白芥子兼治疟疾经久不愈,胁下结成痞块等症,尚可用于阴疽。常用方如阳和汤,三伏灸方。
本人临床医案:符某,女,30岁,海口籍。病历号1971。患者因哮喘二十余年,频繁发作六天而于1975年12月13日就诊。患者十几岁开始哮喘反复发作,每遇天气变化时加甚,冬天发作次数较多,常年服氨茶碱,麻黄素等西药。此次发作较重,特请中医诊治。诊时见证:哮喘发作,每晚一次,胸闷气促,伴有夜尿多,口渴不欲饮,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辨证为哮喘(脾肾阳虚)。治以温阳补肾,祛痰平喘。方用三子养亲汤合纳气平喘汤加减:苏子10克,莱菔子12克,白芥子10克,杞子15克,五味子10克,人参12克,炮附子10克,牛七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0克,生地15克,防党15克,补骨脂12克,水煎服,复渣。共服8剂后,上述诸症消失出院。


從我的iPhone傳送

肾病患者注意了,若想远离尿毒症,3项指标要控制好

肾病患者注意了,若想远离尿毒症,3项指标要控制好

原创 尹德海 

肾病患者,如果想远离尿毒症,一定要铁了心跟病魔战斗,同时还要跟自己战斗,因为肾病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患者跟自己的懒惰战斗、跟自己的侥幸心理战斗、跟自己的坏习惯战斗、跟自己的懈怠(没毅力)战斗!

尿毒症,是肾病进展到终末期的严重表现,它不仅意味着肾脏功能的几乎完全丧失,还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肾病患者而言,如何有效控制病情,远离尿毒症,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若想达成这一目标,必须紧密关注和控制的3大指标——血压、尿蛋白、贫血。


一、血压:肾病与高血压的“双面刃”



血压,这个看似平常却又至关重要的生理指标,在肾病患者的世界里,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判断肾病治疗难度和恶化风险的首要指标,更是影响肾病患者存活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肾病与高血压之间,往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肾病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从而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另一方面,高血压又会进一步损伤肾脏血管,加速肾病的进展,形成恶性循环。

中西医结合控制血压的策略:

1、中医调理:中医认为,高血压多属“眩晕”、“头痛”等范畴,其病因多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湿内阻等有关。因此,治疗上强调辨证施治,通过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化痰祛湿等方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降压的目的。常用的中药有天麻、钩藤、杜仲、决明子等,它们或能平肝熄风,或能滋补肝肾,对于改善高血压症状、保护靶器官有一定作用。
2、西医治疗:西医则侧重于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血压调节机制,快速有效地控制血压。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这些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减少心脏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等,从而达到降压效果。对于肾病患者而言,ACEI和ARB类药物尤为重要,因为它们不仅能降压,还能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3、综合管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于能够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形成优势互补。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节,减少盐分摄入,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这些都有助于血压的稳定控制。





二、尿蛋白:肾病进展的“加速器”



尿蛋白,这一肾病最常见的异常指标,是肾功能受损的直接体现,也是推动慢性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当肾脏的滤过屏障受损时,大量蛋白质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尿蛋白。长期的高尿蛋白不仅会加重肾脏负担,还会激活一系列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导致肾功能持续恶化。

中西医结合控制尿蛋白的策略:

1、中医调理:中医认为,尿蛋白多属“精气下泄”范畴,与脾肾两虚、湿热内蕴等病机有关。治疗上应重视健脾益肾、清热利湿等原则。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山药等健脾益气之品,以及菟丝子、杜仲、山茱萸等补肾固精之药。这些药物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修复能力,促进肾脏滤过屏障的修复,从而减少尿蛋白的排出。
2、西医治疗:西医则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减少尿蛋白。ACEI和ARB类药物因其独特的肾保护作用而备受推崇。它们不仅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还能减少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和高滤过状态,从而减轻肾脏损伤。此外,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在某些情况下被用于控制尿蛋白。
3、生活干预: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强调生活方式的干预对于控制尿蛋白的重要性。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应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同时还应定期监测尿蛋白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贫血:肾病患者的“隐形杀手”



肾性贫血是肾功能受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肾功能的下降,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进而引发贫血。贫血不仅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还会影响心脏等其他器官的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中西医结合控制贫血的策略:

1、中医调理:中医认为,肾性贫血多属“血虚”范畴,与脾肾两虚、气血生化无源有关。治疗上应重视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的原则。常用的中药有当归、熟地、阿胶等补血之品,以及黄芪、党参等补气之药。这些药物能够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力,改善贫血症状。
2、西医治疗:西医则主要通过补充EPO和铁剂来治疗肾性贫血。EPO是一种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的激素类药物,通过外源性补充可以迅速提高红细胞数量和质量。铁剂则是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铁会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因此,对于肾性贫血患者而言,补充铁剂也是非常重要的。

3、综合调理: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营养支持。饮食上应增加富含铁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同时还应避免过度摄入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和药物如咖啡、浓茶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也是改善贫血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肾病的治疗之路虽然漫长且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紧密关注血压、尿蛋白和贫血这三大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缓肾病的进展速度,降低尿毒症的发生风险。



從我的iPhone傳送

若是如此,请勿抱怨!

若是如此,请勿抱怨!

宗萨钦哲仁波切 


每天花几分钟将自己的心与上师的心相融,然后花点时间观照那种“无别一体”。如果你如此修持,它会带来一种加持,那就是在不久之后,生命中没有任何事情你会觉得有什么天大的了不起了。但别指望马上见效,你要有耐心,安心地修法。你有诸多需要被调伏的习气、执着与散乱,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成效。
若是如此,请勿抱怨!抱怨就有如你才把生鸡蛋放在桌上,就埋怨它尚未被煮熟;你得把鸡蛋放在锅里、于炉上加热,它才会煮熟。如果你连鸡蛋都还未放进锅里,就毫无理由来抱怨它是生的;如果你会抱怨,就表示你还不理解“因”、“缘”、“果”的关系。
大多数的现代人都落入这种陷阱,纵然在科技探索上有非凡的成就,例如将人类送上月球,或者发现地球是圆的,他们却仍然缺乏这个基本的理解。如果你需要花十年的时间修行才能有所改变,那怎么办?比起你无数亿万个过去世,十年又何足挂齿!你已经进步了。
因为你终于知道哪里有鸡蛋,也知道要先把它从盒子拿出来放进锅里,才能煮熟。这一点本身已是个巨大的进步。即使只知道这么多,你一定也得积聚了相当多的福德才有可能。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一味草药治好30年的鼻炎

一味草药治好30年的鼻炎

五味学苑


我有一个老毛病,就是无论冬夏鼻子里总有鼻涕,时不时得擤一下,冬季尤甚,衣兜里总离不开手帕,既麻烦又不卫生,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鼻炎,用多种方法治疗就是不见好转。心想,它既不耽误工作又不影响吃喝,也就放弃了治疗,30年来毫无办法。

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治疗鼻炎的偏方:鹅不食草研末,用凡士林调匀,涂在纱布上塞入鼻内,1个半小时后取出,也可将药末当嗅剂用。为了证实鹅不食草治疗鼻炎的效果,我又查阅手中的《中药大辞典》,在《中药大辞典》下册中查到了鹅不食草治疗鼻炎的临床报道,报道称:“治疗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大多数病例用药后头痛、鼻塞等症状消失或减轻。

具体方法是:将鹅不食草研成细粉,吸入鼻孔,每日数次,或将棉花浸湿后拧干,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30分钟后取出,每日1~2次,用药后除初起有打喷嚏、流泪、流鼻涕等症状外,并无其他不良反应。 

因为我患鼻炎年久且十分严重,所以每天用药棉条塞鼻2次,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到1个月竟治好了。

王志荣 ,原文见《家庭保健报》2013926日第5版“验方集锦” 

鹅不食草治鼻炎有奇效

干鹅不食草10克,煎汁后滴鼻(余下的药汁放入冰箱),每天三、四次,每次1-2滴。用此药考验人的耐受能力,一般人难以忍受,滴入鼻腔后,对鼻子、眼睛刺激非常大,用药后初起会打喷嚏、流泪,但疗效令人称奇,让我再一次对草药肃然起敬!

我摸索出一个可减少刺激的方法:躺下,将药滴在一个鼻孔边缘,捏住另一鼻孔,缓缓将药汁吸入鼻腔。然后再换另一鼻孔滴药。

另外,也可试试将棉花蘸上药汁塞鼻,或者将鹅不食草研成粉末吸入鼻腔,每日数次。或用棉花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20~30分钟后取出,每日1次。

注意:用药后不久会连打十几个喷嚏,据说不打喷嚏无效。我感觉这与中里巴人老师提倡的取嚏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取嚏法是用纸捻插入鼻孔,刺激鼻内上壁,人为地诱发打喷嚏,将侵入体内的寒气排出去,是治疗风寒感冒的良方,对鼻敏感或花粉症之类(中里巴人认为是以往寒气积压过多造成的)亦有效。

下面这个网友提供的方法简单,不用像我那样受罪,有鼻炎的朋友不妨一试。谢谢这位不知名的朋友!





网友:

我也用过,很管用,不用那么麻烦,直接在中药店买干躁的鹅不食草,揉搓一下,放进一个空瓶子,盖好瓶盖,用力摇晃瓶子,打开瓶盖,用鼻子吸瓶子中冒出的烟,重复几次,然后就是打喷嚏,过段时间,鼻炎鼻窦炎就好了。

今年立秋,困扰我10年的鼻炎没有再来打扰我,好开心!

前几天着凉,鼻子有点不舒服,但没当回事儿,未作处理,前天上午买菜时鼻涕不断,心想是感冒了还是鼻炎要犯了?管他是感冒还是鼻炎,赶紧用鹅不食草取嚏吧。

于是买了10克鹅不食草,回家后用瓶子装上少许鹅不食草取嚏,反复数次也只断断续续打了7、8次,后将包鹅不食草的纸包打开一角,翻动草药,然后将鼻孔凑近,吸食烟气,结果,一气儿打了12个震天响的喷嚏,然后擤了几次鼻涕,1小时后,即感觉好了95%,真是奇迹!下午再次取嚏,可是费了半天劲儿,也只勉强打了3个,看来体内寒气不多了,再怎么刺激它,也打不了几个喷嚏的。这场感冒(也许是鼻炎初期发作)就这样治愈了。

之后感觉鼻子还有点不舒服,又取嚏两三次,每次打3、4个喷嚏,现感觉已痊愈。


從我的iPhone傳送

普巴扎西仁波切:如何看待祈祷上师出现奇迹?

普巴扎西仁波切:如何看待祈祷上师出现奇迹?

邬智读书

      弟子:上师,这次我祈祷您之后就出现了奇迹,我对上师的信心更大了,感恩上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像这种事情不要执著!如果没有一个全方面的思想,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思想绝不是什么好事!
临时看来,好像是对上师的感恩,实际上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第二瞬间会变成什么样的结局,真不知道!平常我们在学习很多教义的时候,说无论是喜是悲、是痛苦还是快乐、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要想到是上师的加持恩德。但平常我们一般不会这么想,事情好的时候,想到是上师的加持。但最糟糕的是,一旦自己遇到坏事情,那就要指责上师了(众笑)。就是因为你(上师)没有加持!
我刚刚说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去想,但不要太执著,原因是我们平常“运用”得并不太好。虽然说今天所有一切事情,无论如意还是不如意,都来自于宿世造的业,那今天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
说是这么说,现实当中遇到好事的时候,非常执著是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加持,当遇到坏事的时候 ,就觉得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瞎眼了!就因为这一段时间没有关注我,什么事情才那么倒霉!永远不会想到,这是上师从另一方面在做加持。他想不到的,他不会这么去想,人就这么复杂!
平常我就告诫很多人,像这些戏论的事情,还是不要过分去执著。虽然理论上如是传讲,但现实当中很多人很难“如是”造行,还不如“我们什么都不去想”。有一句话叫作“眼不见为净”,我们不说好也不说坏,有好事了,我们就不会有太激动的心,有坏事了,我们也不会有很不好的心。
平常,很多人到我身边说:“这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上师的加持,我非常非常顺利”。我说,“不是,只是碰巧而已,等两天以后,不一定是这样”。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一个人对这些事情过分执著的话,那后面他可能就会产生烦恼。
像我们刚刚所说的,人的一生当中,可能不会全都这样顺顺利利的。连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往昔也有头痛脚痛的时候,那何况一个凡夫呢?像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宝,也要示现好的时候和不好的时候,那何况我们一个凡夫!
但是导师们都能做到逆缘转为道用,我们能做到吗?当我们做不到的时候,那无论什么事情,我们尽可能的不要产生太强大的分别。否则会产生什么呢?就像我们刚刚所说的,今天好很幸运,没掉什么东西,那掉了以后会想什么呢?自己一直都在祈祷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为什么佛菩萨不好好保着呢?为什么不看着这两个包呢?决定会又这方面的一些思想!所以还是不要执著,还是“不往这方面想”为好。

我刚刚说过,什么叫修行?时时调伏自己的内心为根本,调伏了自己的内心、起到了作用,这就叫修行。其外的这些事情能做就做,做不了就不做。现前我们有一个准则,什么为修行的特点?什么为修行的宗旨?以这个为中心点去做事情,那就好办多了。
否则就像刚刚所说的,时时都处于戏论当中的人,有一天还是会被这个戏论打倒。决定是这样!
修行者的心态是无分别无烦恼 。

这一段时间,我网上看了一些新闻,是一些与佛法相关的一些事情,很多很多人都在评论,我就觉得,“天啊,当今描述佛教与世间概念完全相同,这叫佛教吗?”
当时,我也给很多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幸亏我生长在高原地方,幸亏当时我遇到的导师是如同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一般的上师——喇嘛仁波切(阿秋法王)。如果我投生到汉地,平常听到的也是这样一些道理的话,别说我会是一个出家人,我连个居士都不是。”将心比心啊,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原则的。

是的,有很多人觉得,我们信仰佛教的人相对很笨,好像没有真正了解,什么叫做知识?实际上就让他们这么说,我们也不评论他们好与坏,总之我们这样去做。要记住,我们决不能带着争论这种心态,决不能带着这样的心态,那永远不是一个修行者。

可能很多人说:“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所有的信众都不去依止一个导师呢?”
这根据个人的缘分来定夺。我们在依止导师的时候,一个前提叫具缘,另一个前提叫具德。具德方面的信心,我们时时都具有;具缘方面,则根据个人对导师的信心来定夺,这并不意味着,前面的具德导师已经降低了“具德的功德”啊!我们对具德导师的信心永远也没有降低。
从缘分的角度来说,自己见到了这位导师或者是听闻导师宣讲佛法,然后对这位导师的功德生起了信心,好像对这位导师更有兴趣,好像这位导师更亲切一些,自己对这位导师更生起信心,这就叫做具缘。但是,无论是陌生的导师,还是自己没有去依止的导师,我们对这些具德导师的信心也没有丝毫之降低!必须做到这一点!
否则,我们的心永远调整不了,时时处于分别当中,“这个导师好、那个导师坏,那个导师一般”等等,就这么“衡量”着走。如此一来,我相信我们的内心永远也达不到和谐平等,就天天处于烦恼之中。
平常的烦恼,不就是分别心太重的缘故吗?“他是亲人,他是怨敌”,所以对怨敌心生嗔恨,对亲人心生慈悲,还不是分别心太重的缘故吗? 今天自己很烦恼,为什么烦恼呢?因为某个人说了句什么什么话!还不是刚刚所说的“敌对心态太重”的原因吗?因为自己的分别心太重了!
我们再举个例子,很多弟子在依止导师的时候,无论这位导师以什么样的形象呈现,他都能观待内心,即便导师指责他,他都会当做是加持他,完全看自己怎么去解读!在没有分别心的前提之下,一切都很和谐;当自己有分别心的时候,即便自己前面的对境有多么善,自己的内心也是烦恼痛苦。
刚刚所说的这些都要懂,我们先从基本条件开始做起。我们先不讲解很高的境界,先把这些基本条件做圆满一些。
尤其藏地有一句话:“自己去过什么地方,吃过什么食物,当前凭借这些,自己应该有所显现”。意思指什么呢?现前,由于宿世的因缘,我们依止了一位导师、听闻了一些教法,那自己应该要呈现出“这方面的一些特点”来。否则就那么回事了。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作者。如有不当请告知删除。


從我的iPhone傳送

内心躁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讲任何话!

内心躁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讲任何话!

净界法師

⭕ 我们内心很多负面的情绪,很多的盗贼要偷走我们已经成就的功德。这个时候佛陀劝我们说:你应该怎么安住呢?你要安住在真理,不要安住在感觉,不要老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已经有很多的功德林,但是我们还没有成佛,我们要经常保持戒慎恐惧,因为功德随时会破坏,很多的盗贼,两个眼睛一直瞪着我们的功德,想要偷走的。
所以我们遇到逆缘的时候,要思惟两个道理来保护自己:
第一个安住在业果的道理,来降伏其心。我们今天遇到这个环境,这样的怨家跟环境完全没有关系,是我们心中的业力变现出来,我心中如果没有这一部分的罪业,我一定不会招感这个果报,你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这是一个业果。
第二个你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那就更圆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有的躁动、所有的瞋恚都是因为对立产生,我不能改变别人,我起码可以改变自己,我把这个自我意识拿掉,回归到一个平等法界,没有能所,这时候也可以安住。
总之,诸位要记得一个观念:我们内心开始不平衡、躁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讲任何话、千万不要作任何的决定,因为你这个时候所作的决定、所讲的话,对你的功德会产生致命的伤害。所以一个菩萨,我希望跟大家共享的就是:你不但要努力的积集功德,你要知道怎么样保护你的功德。就是你心理不平衡的时候,什么事都不要做,赶快去佛前忏悔,然后用道理来降伏自己,等到平静以后,再采取行动。
⭕ 遇到事情怎么想很重要,你要往哪个方向去想?当然第一个先安住自己,先告诉自己,其实人生无所得,这是空性,很重要。为什么天台宗讲即空、即假、即中?为什么把空性放在第一个?你要把有所得心放掉,这是关键。你一旦有所得,很容易跟众生产生对立。然后就会有一些特别喜欢的东西,特别不喜欢的东西出来,就对立了。空观是菩提心的基础。你要永远告诉你自己,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你要建立一个无所得的人生观,你才有资格谈菩提心,所以空观的智慧很关键。
我要靠我第六意识的想象,来主导我的未来。我们对于过去没有第二句话,概括承受,该认命的时候认命;但是对于未来,不能认命,你要产生一个美好的想象、美好的规划,去创造未来。所以一个修行人,你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我们今天得到人身,最可贵的就是第六意识。因为你是一个天人的第六意识,整天太快乐,躁动不安。你是一个三恶道的第六意识,太暗钝。所以,佛陀赞叹人身难得,就是因为我们身为一个人,我们的第六意识的明了性特强,应该好好利用。我们第六意识的想象,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们随顺于妄想。
你还是喜欢跟着你的感觉走,喜欢跟着你的妄想走,那么就糟糕了,唯识所现。阿赖耶识把业力显现出来,然后我们住在阿赖耶识当中,然后我们就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自己捏造一个相状,然后自己投进去,然后就启动了生死轮回的力量,那我们生死轮回就没完没了,没完没了了。佛也救不了你,佛陀不能进入你的妄想把你带出来,不可以!佛陀只能够说法,让你自己走出来。你不觉悟,谁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從我的iPhone傳送

自私,是一种病。

自私,是一种病。

宗萨钦哲仁波切

为什么说自私是一种病呢?因为自私总是使我们落在极端的状况中。举例来说,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对方如果不自私的话,可能还会帮助你达到不自私的状态,但是因为地球上几乎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所以你永远都听到你想听的东西而不是你应该听的东西。这个例子说明如果我们没有适当的修心会产生什么样不良的后果。再比如一个佛教徒去学习戒律,因为他的自私,所以他永远用自己所喜好的方式来解释戒律里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有任何一个人建议你怎样修行直到成佛,你都会觉得这些别人的建议听起来不太令人愉快。这种自私并不只是发生了一次两次,而是许多生以来和我们在一起,所以自私在我们的心里都有非常坚强的阵地,不仅如此,还变得非常敏锐。
同时这种自私也产生一些很奇怪的经验,比如当别人赞美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非常高兴,假如有任何一个人看不起我们,我们就会非常难过。由于自私,就算别人赞美我们或给我们什么,我们也从来不会满意;由于自私,一个人就不太留意别人,不太替别人设想。
替别人设想可以说是修心的最基本的一个要件,如果你对别人的情况并不留意的话。一般来说会产生很多的痛苦和误解,在类似的情况下,这些痛苦最后都会发生在你自己身上。所以说你不去注意或关怀别人实际上也是“痴”的一种很粗的表现。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临床小记:郁李仁的润下通便,竟也可以救急治标?

临床小记:郁李仁的润下通便,竟也可以救急治标?

中医书友会

I导读:郁李仁润下通便,大家可能都知道。其实郁李仁之通下不仅可以用于缓治,也可以救急治标,还可以治疗大肠瘀滞。我们一起看一看这篇郁李仁小记~
—本文约700字,预计阅读3分钟—

郁李仁通便小记
作者/舒灯红

作者介绍:舒灯红(1943- ),男,浙江金华武义人,主任中医师。1968年毕业于浙江省金华卫生学校医士专业,1972年金华地区西学中班结业,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工作。1984~1996年任武义县中医院院长。著有医学论文20余篇,1996年被评为第一批金华市名中医,曾获武义县十佳医务工作者和武义县科技标兵荣誉称号等。




郁李仁,辛、苦、平。归大肠、小肠经。功能润肠通便,利水消肿。近代中药学多列入润下类泻下药。而某些本草书云其为“治标救急之药”并谓有行气破血润燥作用。笔者对此颇有体验。

1. 治疗湿浊阻滞所致二便不利,与芳化之品配伍有至奇之效


如1978年8月,治一例45岁患“美尼攸氏症”的男性农民,前医曾投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眩晕耳鸣减轻而便秘尿涩,问之尚伴恶心,察舌红苔白腻,脉濡滑。
此乃痰浊中阻未彻又兼大肠膀胱湿浊阻滞,通降失常,气化不利。
沿用前医方加郁李仁10克(汤浸去皮,捣碎用),厚朴花10克,白豆蔻3克(后下)煎服,二剂后即便通尿畅。
由此可见,本品虽属润下类泻下药,苟能选用得当,正如《本草从新》所云,是可发挥其治标救急作用的。

2. 用于大肠瘀滞燥结之便秘是一味恰当药物


如1980年7月,有一36岁男教师来诊,诉患阑尾炎手术后苦便秘已半年,日用脾约麻仁丸20克不辍,且每隔二天必须灌肠一次大便始得下。询及术后久卧少动,素来情怀抑郁。
刻下小腹略胀,咽干唇燥,苔黄白相间,舌红边有青紫瘀点,脉沉弦细。
遂以脾约麻仁丸改汤剂,取荡之之义,加郁李仁12克(炮制同前),桃仁10克,给5剂观察,药后大便果能自解。
本案便秘是大肠血瘀气滞燥结不通也,惟其气滞与肝郁有关。笔者尊先哲“大肠病宜疏肝”的治则,参考《用药法象》、《本草秘录》等本草记载,用郁李仁“入肝行气,破血润燥”以取效,乃信古人所云,洵非虚语。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体力好了,老痰凝血消了!奇妙的中成药

体力好了,老痰凝血消了!奇妙的中成药

国医名家频道


L



在治疗疲乏的中药中,仙鹤草以脱力草闻名。所谓脱力,主要有肌肉无力,精力不济,行动困难等。

所以它被誉为强壮剂,是“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

国医大师朱良春对其收敛止血的功能进行了扩充,他说,“仙鹤草能行血止血,止血中寓宣通。”血液回到正常轨道并运行通畅,人体便也感到舒适,虚症减轻,增长精神。而其强心作用,可用于长心气,让心也不累。

很多的病症都可表现为精神上的疲倦与体力上的虚衰,尤其是癌症患者,由于癌细胞对身体的消耗,常表现为脱力状态。

且癌肿病人的肿块若是破裂,会导致出血,仙鹤草的止血功能也可在抗癌时顺便处理。加之它性平不偏,无论寒热都可用,被誉为抗癌良药。

一个抗癌中成药:平消胶囊,

能增长免疫力,缩小瘤体,抑制肿瘤生长,采用了仙鹤草。

全方组成:

郁金、马钱子粉、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制)、枳壳(麸炒)。

本方用药,治病找到根,对癌肿形成的原因:痰浊和瘀血恶血挡道,使气不流通,不通则痛,影响免疫力,多方位出击。

故全方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散结、清热解毒、扶正去邪达成功效。

郁金和五灵脂都是活血化瘀的优等生。

情绪是万病之源,患癌肿后心情也易低落。解郁的金子郁金不仅化瘀血,还清心火解肝郁,除烦躁。

癌肿常造成疼痛,五灵脂以活血止痛闻名。它是一种便便,味道实在丰富,功能实在多多,咸软坚苦降燥甘补益。

其性又温通,集齐补敛泄通之能量,无论血瘀还是血液妄行,都可用它大力出奇迹,活血止血止疼痛。其止血功能可作仙鹤草止血的助手。

干漆是漆树的树脂,树脂类中药较有名的是乳香没药,它俩都能活血。干漆不甘落后,以辛香温通苦燥,除年深久了形成的坚结积滞,时间长了凝结的瘀血。而癌肿多是年深日久形成。

白矾,酸涩清热,以化痰为主,化痰能化到啥程度呢,就是那种能令人发狂的痰,都可用它清除。而狂若组词,有个词叫狂热,所以白矾的清热也是对路了。

硝石,又叫消石,把石头都能消除,痰浊瘀血凝聚的癌肿,更如坚硬的石头,那就用上硝石攻坚吧。且痰浊瘀血是身体内的垃圾秽浊,故其功效一条里,还能避秽涤浊,所谓涤,有清洗之意,将污秽由尿液洗出去。

也就是说,硝石不仅攻打坚积肿块,还有利尿作用,将垃圾赶出去。

马钱子粉苦燥温通,既能开通经络,又能散结消肿定痛,合于癌肿不通且痛的特性,对上药的运用进行补充与增强。

瘀血痰浊使气机阻滞不通,尤其中焦是交通要道,所以行气从中焦入手,可使全身的气机流通。枳壳能使中焦宽敞,改善瘀血痰浊导致的气机堵塞状态。

这便是平消胶囊全方,其介绍语:治毒瘀内结,缩小瘤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在临床运用中,平消胶囊不仅用于多种癌症如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等,也用于痰浊瘀血引起的多种病症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甲减,盆腔炎等。

温馨提醒: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從我的iPhone傳送

郝万山 : 80%的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郝万山 : 80%的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青泥草堂笔记


主讲人:郝万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首都国医名师,人称“会说话的伤寒论教科书”。多年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优秀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经典著作全国示范教学《伤寒论》主讲人。多次应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法国、捷克、韩国,以及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国内多省市讲学交流。

临床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难治病证和精神抑郁症等的治疗有丰富经验。

著有《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伤寒论理论与临证》(台湾)。主编《伤寒论理论与实践》(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本科教材)等著作。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有很多人说,我每年都到医院体检,医生说我没病,那我就是健康人呗。也有人说,我没有病,但就是不舒服。健康的标准到底该如何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症状,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地说,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

第一,没有生理性和遗传性疾病;第二,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第三,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第四,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

我们可以看到,在健康的四条标准中,只有一条是与身体有关的,其他三条都是心理层面的。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心理就是精神,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性格、能力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人的心理、情绪、情感到底与健康有什么关系?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吗?



80%的疾病
都与心理因素有关
有情绪反应是人的本能,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依靠情绪来驱动的,而情绪需要靠自己控制。所以健康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是自己的各种欲望,各种不正常的情感、杂念,是人性中的贪嗔痴。健康需要自己管理,需要自己负责!

现代医学有一个名词叫“心身性疾病”,指的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身体健康的失调,高达临床常见疾病的80%~90%。广义的心身性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疾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哪些疾病属于心身性疾病呢?


一、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无器质性原因的躯体疼痛。

看起来这些是与饮食、行为方式有关的疾病,但是美国的医生通过近50年的随访观察得出结论:容易患这类疾病的人,多是A型性格的人,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脾气火爆、遇事急躁、不善克制,在事业上有闯劲、喜欢竞争、好出风头,走路说话风风火火,对人常存戒备之心。因为总把自己的同行当成竞争对手甚至敌人,时时担心别人超过自己,所以天天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这类人是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高发人群,比一般心胸开阔的人,发病率要高20倍。而且,医生们发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疾病的候诊室里,椅子坏得最快,说明这些病人的性格都是焦躁不安的,连坐都坐不安稳。

有的学生,一到考试就头疼,一放假就好了。有些人总是感觉这疼那疼,可是当医生去触诊时,又找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属于无器质性原因的躯体疼痛。这些都是心身性疾病。


二、消化道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厌食、习惯性便秘。

三、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疾病,往往要查过敏源,但是过敏性疾病的加重、减轻与精神状态有关。

四、神经性皮炎、斑秃、银屑病、湿疹、白癜风、黄褐斑。

有人说,这不都是皮肤病吗?可是这些疾病的发生、加重、复发等都与精神因素有关。有句话叫“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说明皮肤病不好治。因为体疾易治,心病难医,这些病都和心理因素相关。

五、类风湿关节炎,许多肿瘤,某些糖尿病等的发生、加重都与精神因素有关。

许多肿瘤病人,并不是肿瘤夺去了他们的生命,而是得知患肿瘤以后的焦虑、恐惧,把他们推上了死亡的边缘。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是被自己吓死的。

六、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某些不孕、痛经、难产、假孕、癔症。

男性的性功能障碍,除了器质性病变以外,100%与心理因素有关。女性的月经紊乱,很多都与心理压力有关。

七、儿童厌食、遗尿、夜惊。孩子食欲不好,家长骂孩子,越骂孩子越紧张,就越吃不下,于是就形成了厌食症。

这些疾病都是心理因素所导致的身体健康的失调,如果我们把住心理这一关,让身体的自我调节机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就会不得病或少生病。


情绪
到底如何界定
关于情绪在心理学上的确切含义,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已经讨论了一百多年。1884年,美国哲学家、医生、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斯(WiliamJames)将情绪定义为一种能表现在生理变化上的精神状态。就是说,每产生一种情绪,我们的肌肉、血管、神经、内脏、内分泌腺,甚至细胞的生理活动,就会发生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能为人感知的精神状态,就是情绪这个定义将心理反应、生理变化与自我感知联系起来了,但没有涉及行动趋向。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DanielGoleman)认为:“情绪意指情感及其独特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一系列行动的倾向。”这一定义把心理、生理和行动行为联系了起来。


归纳上述关于情绪的定义,我的表述是:情绪是指对外界事物或体内感觉的心理反应,包括内心感受、情感变化,并随着心理反应而引发的生理变化和行动倾向。也就是说,情绪不是简单地指心情、感情,或者情感,而是包含了心理感受、生理变化和行动倾向。

比如,剑齿虎要吃婴儿是外界刺激,猿人妈妈愤怒就是本能的心理反应,这种情绪变化使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使血液流向上肢和大脑,就是生理反应,利于调动起身体最大的潜能,爆发出最大的力量,迅速与剑齿虎搏斗就是行动趋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情绪,我举一个现代人的例子。

那还是没有手机这种便捷通信工具的时代,也没有互联网。我与国外同行的教学工作联络,主要是到我家附近一个大单位的电话传真服务部,打国际长途电话或者收发传真。一天晚上,我发传真后,等待对方回复。值班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士,姓李,兴高采烈地与我聊她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趣事。正在这时,一个中年男子来打长途电话。

从他与值班员小李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他是小李的同事,彼此十分熟悉。男子进入隔音间打完电话出来说:“我和孩子她妈吵架,她回外地娘家都一个多月了,还不回来,刚才又在电话里和我吵了一通。其实吵架的起因还是因为我的不对,我一直后悔。明天我还要给她打长途,电话费明天一块儿结吧。”

小李回答:“我们的规定你是知道的,当次话费当次结,每个电话都有自动记录,会计就按照记录和我结账,你不交,我就要给你垫上。明后两天我都不值班,你还是把今天的话费结了吧。”

这位男子很不情愿地结完话费,匆匆离去。

大约过了20分钟,我等待回复的传真还没有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儿冲进了服务部,二话不说,抓起电话就拨了出去,连隔音间的门都没有关。电话接通了,只听她哭着说:“妈,你快回来吧,我爸死了!”

值班员小李说:“你这孩子真能胡说,你爸爸刚才还在我这里给你妈打电话,催你妈回来,你也不能胡说是你爸死了呀!”女孩说:“阿姨,就是从您这里打完电话出去,到大门外我爸就被车给撞死了。”

顷刻间我看到,值班员小李脸色煞白,面部呈现出惊愕、恐惧、悲伤的复杂表情,双手捂着胸口,断断续续地对那个女孩说:“太突然了,太突然了,真想不到,想不到……”女孩哭着走了。


值班员小李先是喝了好几口水,一会儿又用手捂着胃部对我说:“郝大夫,我怎么突然胃疼?”我摸摸她的脉,每分钟脉搏在120次左右。

这个过程,就是情绪反应或者说情绪表现的过程。这个情绪反应,包括了她对熟悉的同事突然意外死亡的心理情感反应,进一步引发了生理反应和行动趋向。小李面部肌肉的变化,出现了全世界人都可以看得懂的惊愕、恐惧、悲伤的复杂表情。剧烈的心理情绪变化,迅速引发了小血管收缩痉挛于是面色苍白、心率加快,随后就出现了胃痉挛。这些显然都是情绪变化所引发的生理变化。

在这样的惊恐心理和生理的反应下,行动上先是出现了双手捂胸口的动作,以减轻心慌、心跳加速的症状。随后出现了不断喝水的行为,以减轻惊恐、紧张导致唇干口燥的症状。用双手捂着胃部,提示已经出现了胃痉挛的身体反应,这样本能的动作,是为了缓解胃痉挛而出现的胃痛。从心理情感反应到生理反应再到行为趋向,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情绪。

小李的同事被车撞死,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实际上也和情绪有关。他和妻子吵了架,妻子回外地娘家久久不归,他有自责和内疚的情绪。他给妻子打电话,双方没有和解,他的情绪自然更不稳定,出门过马路神不守舍,不能专心观察往来车辆,于是才酿成了惨祸。

当然,导致情绪变化的并不仅仅是外在的事物,也有从体内来的感觉。

一个人在吃饭时,突然觉察到有吞咽困难的感觉,于是他就认为自己可能患上了食管癌,紧张、恐惧、焦虑,反复去医院检查,焦虑、恐惧的情绪一直持续到医生完全排除了食管癌为止。这种焦虑忍惧的情绪被激发,并引起了一系列的看病行为,就来自体内异常感受的刺激。


情绪
是座大房子,“七情”“五志”是根基
国外有研究认为,人类的情绪有几百种,其中包括许多混合复杂的、变种突变的以及细微差异的种种情绪,情绪的复杂和微妙,已经超越了人类语言文字能够表达的范围。于是人们就在思考,红黄蓝是颜色的三原色,人类复杂的情绪中有没有类似三原色这样的基础情绪,或者说原始情绪、核心情绪呢?



中国的先人们把人类的原始情绪、基础情绪或者核心情绪就进行了分类,其中儒家的经典《礼记》把情绪分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称作“七情”。

《黄帝内经》把人类的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也称为“七情”,并且指出每一种情绪都与相关内脏的生理功能相关联。

“怒则气上”“怒伤肝”,肝在志为怒。也就是说,愤怒的情绪使人体的气上逆,并会伤损肝的功能。肝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人就容易出现愤怒的情绪变化。

“喜则气缓”“喜伤心”,心在志为喜。是说喜悦的情绪会使人身心放松,但惊喜、狂喜、暴喜就会伤损心的正常功能,心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就会出现喜笑不休或郁闷不乐的情绪变化。

“思则气结”“思伤脾”,脾在志为思。是说思虑过度或者所思不遂的情绪,使人体的气机郁结,并会伤损脾的功能,中医所说的脾,指的是消化系统的吸收营养和水液的功能。脾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人就容易出现思虑过度的情绪变化。

“悲则气消”“悲伤肺”,肺在志为悲。是说悲伤的情绪容易消耗人体的正气,并会伤损肺的功能,肺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人就容易出现悲伤过度的情绪变化。

“恐则气下”“恐伤肾”,肾在志为恐。是说恐惧的情绪使人体的气下行,并会伤损肾的功能,肾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人就容易出现恐惧的情绪变化。

大家不要小觑这种情绪与内脏的关联,这实际上为情绪过激或者情绪失控所导致的病证的治疗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由于中医有以五行五脏为中心的分类思想,于是把怒、喜、思、悲、恐五志,看成是五种基本情绪。所以在《黄帝内经》里,既有“七情”,又有“五志”。




400多年前,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Descartes)认为,人有六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

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里,根据表情特征把人类的情绪大致分为:痛苦、悲哀(忧虑)、快乐(爱情、崇拜)、不快(默想)、愤怒(憎恨)、厌恶(鄙视、轻)、惊奇和害羞。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保罗·艾克曼教授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人类存在少数几种核心情绪,分别是怒、喜悦、悲伤、恐惧,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五志”中的怒、喜、悲、恐(《黄帝内经》里还有“思”)。

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情绪难以分类,比如嫉妒就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由愤怒演变而来,还掺杂了悲伤和恐惧。当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自己,或者别人获得卓越的成功,于是就会产生一种愤怒的情绪,用天津话来说,就叫“恨人有”。同时还隐含着自己已经落后的悲伤,并包含着生存竞争中自己可能落败的恐惧,所以这种嫉妒的情绪就很难分类。

还有像希望、信仰、信奉、勇气、宽恕、淡定这些美好的情绪,怀疑自满、懒惰、麻木、厌倦等不良情绪,也都可以看成是意识情绪的反应,但都很难归类。



没有哪种灾难
比心理危机带来的痛苦更多

情绪既然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是人类繁衍到今天的必然结果,那么,它对人的健康与一生,影响是好还是不好?

应当说,只要有情绪变化,就会伴随着身体的变化、生理的变化。任何一种情绪波动,都会使内脏、肌肉、血管、内分泌的大量参数发生变化,免疫系统迅速被调节。比如害羞激动脸色发红,恐惧害怕脸色苍白,暴怒狂怒脸色铁青,紧张焦虑冷汗自出,突遇惊恐毛骨悚然……情绪变化导致血管肌肉的改变,人人可见,从而使人体生理的平衡状态或者动态平衡状态发生了偏离,这就需要人体付出更多的能量,耗费更多的调节机能来使它恢复平衡。




当然也有利于健康、使人感到舒服的情绪变化,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这种愉悦的情绪就有利于健康。人们通常根据对人的影响不同,将人类的情绪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那些能引起身体各个部位产生过度性刺激的情绪。如羞愧、内疚、自责、沮丧、懊悔、冷漠、悲伤、恐惧、愤怒、焦虑、怨恨、抱怨、嫉妒,等等,通过神经系统,对器官、肌肉、血管、内分泌甚至细胞产生过度的刺激,使人产生很不舒服的、很不愉快的感觉,有人把它叫作“讨厌的情绪”,我把它称为“负向情绪”或者“负性情绪”。

另一类是那些能使身体产生最佳反应的情绪。这些反应既不强烈,也不微弱,如淡定、宽容、明智、大爱、博爱、喜悦、平和,等等,使人产生很美好、很舒服、很轻松的感觉,有人把它叫作“美好的情绪”,我把它称为“正向情绪”或者“正性情绪”。




讨厌的情绪消耗人的能量,使人的能量级别降低,会引发心身性疾病和精神疾病,致使在事业上常逢厄运,人生路上霉运相伴。

美好的情绪能够提高人的能量,给人带来高能量级别,使人身心健康在事业上好运连连,幸福一生。

人类的许多疾病和心灵上的痛苦,都是由于负向情绪所引发的。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说,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哪一种灾难会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一代青年无比的痛苦。

有调查表明,中国有30%以上的大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潜在心理障碍,社会青年的心理疾患更为严重。临床统计显示,由于心理情绪因素而造成的心身性疾病,高达就诊病人总数的80%~90%。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90%的健康问题都与精神压力有关。199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布鲁斯·利普顿博士研究证实,95%以上的疾病都与精神压力有关。



人类
调控情绪所走过的路

当地球上今天已经拥有七十多亿人口,人类通常面对的已经不是天敌大型食肉动物,也不是未知的自然灾害,而是要组成家庭、群体、国家,天天与人打交道。欲望无限而资源有限,情绪无限而自由空间有限。如果每个人都根据情绪反应,尤其是负向情绪反应来处事,完全被情绪所控制,就会失去理智,就会生病,严重者还会发疯、自杀、杀人,造成家庭失和、社会动乱。这就要求现代人必须学会控制情绪,驾驭情绪,不能让情绪泛滥。
如果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自己心爱的玩具被邻居的孩子抢走,从本能的角度来说,他的情绪反应,就会像那个被剑齿虎要抢去婴儿的猿人妈妈样怒不可遏,而他的旁边恰巧有一支现代武器专家制造的M16或者AK47突击步枪,而不是蛮荒时代的石块和树枝,那么一定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探讨如何控制情绪,增强理性。




老子的《道德经》主张“致虚极,守静笃”。意思是,要使心灵虚空湛然到极点,要坚守清静寂然不动的心境。《庄子·大宗师》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意思是,古代那些真正懂得养生之道的人,睡觉时不做梦,清醒时无忧虑,饮食清淡不求肥甘,呼吸深深而不表浅。为什么能做到睡觉不做梦,清醒无忧虑?是因为心静无牵挂,情绪稳定。可见,道家主张修心静心、把控情绪是由来已久的。

中医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提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意思是,在心理与精神上要保持清静安闲,不要被外界的钱财名利、声色犬马所诱惑。这样就没有负向情绪的干扰,体内的真气就自然调畅,而不会受到损伤,疾病就不会发生。没有思想情绪上的忧患,总是保持着娴静愉快的心情,就能永葆健康,显然这与《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一脉相承,将控制情绪引人修心养性、预防疾病中来了。

梁代医学家、养生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道:“静者寿,躁者夭。”心情宁静淡定就会长寿,情绪躁动不安就会早夭,将情绪的稳定看成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克已复礼为仁”。“克已”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克制个人的情绪和欲望。“礼”不仅仅是指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天理也就是自然规律,“复礼”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意思就是去情绪化,增理智化,塑造美好的心灵。

《中庸》倡导:“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意思是,有崇高品德的人必然能得到与之相应的社会地位,必然得到丰厚的俸禄,必然得到美好的名誉,必然得到长久的寿命。这与《论语》中“仁者寿”的说法一脉相承,就是不患得患失、心胸宽广的人才能长寿!

佛家的《华严经》认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意思是,一切生命,包括蚊虫蝼蚁,原本都具备诸佛如来的智慧、德能、相好,只是因为有妄想心、执着心、分别心、贪婪心、嫉妒心等,遮盖、蒙蔽着他,使他的本心佛心不能彰显出来。所以学佛不是要学什么,而是要减什么、去什么,即去掉妄想心、执着心、分别心、贪婪心嫉妒心等负向情绪,这样才能彰显本心,才能明心见性。其实讲的还是要修心、调控情绪的问题。

可见,历代各个门派的养生家,都在强调调控情绪是身心健康、社会和谐、人生幸福的关键。

现代人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与人文环境,制定颁发了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这也是叫人约束言行、控制情绪,将行为限制在集体社会允许的范围之内。




人类为了生存繁衍与适应环境而进化发展完善起来的情绪反应,在生存环境发生根本变化的当代,如果不学会控制,尤其是控制负向情绪,往往会造成健康的失调、疾病的发生、家庭的失和、社会的不安定。这就要求人们学会控制情绪,驾驭情绪,甚至需要去情绪化,增理智化。这真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因此我认为,人有情绪反应是本能,人能控制情绪反应是本领。人人都要认识本能,更要不断提高控制情绪的本领。


從我的iPhone傳送

这张治“胃寒引起胃痛”颇有奇效的良方——胃寒散,是山西名医 高允旺 从民间收集而来

这张治“胃寒引起胃痛”颇有奇效的良方——胃寒散,是山西名医 高允旺 从民间收集而来

中医书友会



I导读:这张奇效的胃寒散,有附子理中、芍药甘草、四逆散、平胃散等多种理脾胃方剂的影子,功效十分全面,可以当作胃寒胃痛的特效方。不过需要注意:凡属胃寒者,继服胃寒散而痛不缓解,则应怀疑是胃癌的早期阶段。

—本文约1317字,预计阅读4分钟—

胃寒散治胃痛
作者/刘有缘
本文摘自《疼痛妙方绝技精粹》(2012)

文中人物介绍:高允旺,男,1938年出生,山西洪洞人,主任医师,山西省首届名老中医,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 年代初从山西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大宁县人民医院工作,因为酷爱中医,1964 年拜名老中医师明理,进入中医门槛;后于1979年至1982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读研究生。其创新了“扶阳化积法”“足针疗法”及“缪针疗法”,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著有《偏方治大病》《脑病心悟》《中医领悟》等。




胃寒散


方药组成:附子6克,肉桂4克,干姜10克,苍术10克,厚朴6克,白芍15克,红花10克,元胡12克,枳壳10克,米壳4克,吴茱萸10克,黄芪12克。
制法:上药共研成细粉,过100目筛。一包4克,每次服一包,一天服二次。或煎服。
主治:对属于脾胃阳虚或阴寒痼冷所致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癌等有效。
来源:录自《偏方治大病》一书。



本方是山西名医高允旺老中医收集到一张治疗由于胃寒引起的胃痛颇有奇效的良方。
高老得到此秘方还有一段故事:上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在山西洪洞的古楼街,有位魏老先生治胃痛很出名。
他在街上摆个小摊,并挂着一张纸上写着:“胃寒痛吃一包,一时三刻管保好,有钱没钱捎一包,十人九胃少不了。”逢会赶集的人,宁肯不吃不喝,也要买几包胃寒散拿回家。
高老的父亲就买过几包胃寒散。记得有一次,高老上学赶上大雨着凉,胃痛特别厉害,喝了一包,不一会胃痛就消失了。
高老家曾一下买过十几包,邻家有胃痛的就送给他们几包。后来是一位县长得知胃寒散的成分,并将这个方子传给高老使用。
高老经过临床反复观察验证,胃寒散对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痉挛,属于阳虚或阴寒痛冷者用之颇见奇效。
高老从1972年至1981年经过观察112例,其中43例在服3至9剂后,症状消失;69例在服20剂左右疼痛消失。
还观察到不论年轻人或老年人发生的胃脘痛,凡属胃寒者,继服胃寒散而痛不缓解,则应怀疑是胃癌的早期阶段。

同时还证实,胃寒散对43例做钡餐造影龛影消失。笔者也验证了十余例,对治疗胃寒痛的患者,疗效颇佳,而且对于寒性腹泻的患者也有良效。

病案举例一


乔×,女,39岁,干部,1980年6月初诊。
该患者胃脘痛十余年,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痛时放射至后背部,遇冷加重,有时感到有冷气撞心,嗳气吞酸,纳呆少食,每日能吃四五两饭。
经过地区医院钡餐造影有1.5厘米×2.1厘米龛影。胃镜检查:胃底可见1.4厘米×2.3厘米的溃疡,底薄白,边缘潮红,诊断为胃溃疡(活动期)。
口服胃寒散23包,疼痛减轻,未有大发作,食欲增加,连服一个半月,复查造影,钡餐造影龛影消失。

病案举例二


王×,女,46岁,工人。
患有慢性腹泻已有五年多,每遇劳累或受凉,或进食稍凉的食物、脂肪食物都易发作,每日3~5次,腹泻时,腹部不痛,稀便夹有白色黏液。畏寒、腹冷喜暖,连吃水果都要用热水泡一泡才敢吃几口。
曾在医院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见黏膜充血、水肿、表面粗糙,诊断为结肠炎。
来诊时检查

:患者体质消瘦,面色无华,四肢不温,小腹部发凉,舌质淡胖,苔厚白,脉沉细。
证属脾胃虚寒而致寒泻,因其服用多种中药,都是当时服时有效,停药即复发,因其病情长久,非一时能治愈,当以散剂缓治之。
授以上方胃寒散,将米壳加量至8克,服药一剂后,病情见缓解,腹泻次数减少,腹部有舒服感,共服胃寒散6剂,腹泻痊愈。随诊五年未复发。


從我的iPhone傳送

诸乘法了义辨别之言·《耳饰论》

诸乘法了义辨别之言·《耳饰论》

普巴扎西仁波切 囊加花海

诸乘法了义辨别之言·《耳饰论》
                     蒋阳钦哲旺波尊者 造
                     普巴扎西仁波切 译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译者)
法性无为之自性,三解脱门本来面,
如心金刚上师前,顶礼解答简要别。
无二语之自在佛,于诸所化三种姓,
为置自之菩提位,传授无边因果法。
然彼未证诸有情,由暂贪执自边故。
扰乱教法“拉芹宝”(大自在天),事迹造为法行也。
于此有部声闻至,胜密金刚精要间,
为证唯一法性故,教授清净诸方便。
何故断常法宣说,诸外道宗极贪执,
成为常一自在者,所具我执同凡夫。
自宗教法声闻曰:五蕴法中寻一异,
自然安住无所缘,人我不得作基础。
声闻所取无分识,能取无分刹那析,
承认实有为法我,粗分未曾断离也。
缘觉法之诸外境,皆由思维所显现,
于隐藏法安立故,彼断所取粗法我。
唯识境相微尘分,了知时分皆不立,
虽获二取无实有,承认无二圆成谛。
自续宗宣五根器,法由分析获无实,
无有自性即胜义,安立显现为世俗。
应成派乃断增损,远离承认诸戏论,
他宗见解内相违,觉性中净具殊胜。
彼与殊胜大圆满,不可思议之法性,
离戏境中一味故,应以甚深定心观。
无垢清净之唯识,宣说他空不同彼,
前者建立为识见,后许智慧为胜义。
道果之法现为心,心之所现皆幻境,
于无自性而修持,此分离言与缘起。
然于所现唯识造,宣说承认实有法,
彼此等同邪思者,不勤细辨造过失。
何故《金刚幕续》曰:自此大宝心之外,
无有佛陀无众生,诸法皆由意识现,
故于其外无他法。此于《桑伯遮续》云:
外内诸法之自性,一切承认为自心,
故若除此自心外,无有其余诸法也。
如是所说合理教,拯救大圣龙树尊:
呈现同一外境时,产生各异分别心,
所执悦意之身体,彼境现为种种相,
犹如妩媚美女身,苦行具贪及老狗,
现前不净贪食物,幻显三种不同境,
如说彼等立教证。尤其显现唯心造,
瑜伽行法虽相似,然彼心性执实有,
道果法许离戏故,其外光明大圆满。
《大自现续》等所言:有为常断法宣至,
胜密金刚精要间,如见循次作辨别。
《喜金刚根本续》云:宣说有部声闻教,
缘觉教法亦如此,彼后安立唯识派,
随即阐述中观宗,极明显中而宣说。
瑜伽自在波瓦巴:行持凡夫次第故,
详传密意精华为,五蕴界处教授义,
超胜宣说声闻及,缘觉暂似外道宗。
无有外境识了知,彼乃余法亦不立,
成立离言之自性,彼乃超胜唯识宗。
世俗虽如幻化相,亦非承认胜义法,
因彼无有自性故,此见超胜中观宗。
最初皆由识所持,超离四边之戏论,
宜依双运作修持,此道密意即究竟。
故非词句造作立,所证各自胜义见,
于现清净智慧中,大圆满法显唯一。
总括深密心髓义(龙钦),强力印证觉性法,
依此传授利根故,顿时证者立密意。
深法宝训之道果,传授次第诸引导,
清净此法若尽知,相违戏论消法界。
瑜伽自在波瓦巴:安立心性为明空,
双运法与他空说,圆成实性如来藏,
实乃名同意非同。何故蒋供萨班曰:
甚深清净如来藏,乃为离戏之精要,
是故于诸有情前,启现轮回涅槃相,
能立诸多之理证。《心经》建立(在)离戏法,
唯一恒常圆成实,二者相似岂能具。
全知无垢光亦云:自性光明水晶界,
由习气力所变动,暂时显现种种相,
法界乃为轮涅基,意义明显宣说故。
大悲怙主龙树曰:相续不灭之明分,
空分远离四边戏,安立双运无为法。
如说二大乘师尊,唯一密意乃相同,
教理二证广述也。于彼事相作诠示:
然于具垢之本界,甚深光明如来藏,
心之自性清净等,名相类别种种言。
《密严》《楞伽》之经部,瑜伽自在窍诀中,
具德月称等皆云:阿赖耶名也为彼。
甚深文殊之续部,俱生明空大智慧,
金刚金刚勇士威,普贤等宣无量名。
此等显明之教授,于彼细心作伺察。
除此以外持精要,应为有垢心识法,
胜义遮障承认之,耽著实有誓言等,
故易堕入增损也。种种根器宣净法,
然此依顺中观道,暂时于彼无遮破。
大觉果位智慧者,中观自续派谓曰:
承认胜义幻无有,常稳不变他空说,
究竟了义应成派,非与意识同存住,
不可思议之见解,建立远离诸边执。
经典暂谓无智慧,有漏世俗之诸法,
非与智同宣方便,目的遮止常执故。
有者宣说具智慧,超思离言之本性,
密意周遍诸轮涅,目的清除断边也。
总义超越二边法,远离承认真实性,
若证本来之胜面,断常戏论融法界。
欲将此意无碍知,宜依欢喜幽静林,
安住一缘根本定,寻思相违即不得。
正如具缘信士汝,朝沐深义日光芒,
开启妙意白莲花,愿证修断究竟果。
汝具殊胜之妙智,敦请具诸深广义,
然吾依他及懈怠,岂有机缘而欢喜。
作此简略之教授,若具错谬净悉灭,
具善如海诸有情,愿证遍知胜果位。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党默之老中医学术经验6则:治奇难杂证,每用平淡之剂收功

党默之老中医学术经验6则:治奇难杂证,每用平淡之剂收功

中医书友会


I作者导读:恩师党默之先生离开我们已四十年了。回想当年在“文革”中,跟师学医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为了教我学中医,在没有教材、缺乏中医读物的情况下,先师冒着酷暑,戴着老花镜,坐在十几平米的小屋内,为我一字一句的写《中医入门》和其他各科学习材料,传授中医诊治经验。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副高五级,副教授,山东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导师)与恩师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分不开,师恩难忘,今承灵兰“中医书友会”再发拙文,也算是告慰先师吧。

—本文约3228字,预计阅读9分钟—

党默之的学术经验
作者/刘鸣
先师党默之(1904—1984),山东章丘人。
初从历下宿儒郑文侨,授之以《内》、《难》诸经,后投师青岛名医张寿臣先生门下,年轻即负医名。业医半生,学验俱丰,临证长于伤寒时证及内、妇科杂病,以其疗效彰著而颇受病家信任。
余幸列师门,十度春秋,获益匪浅,今就现有资料和追忆所及,将先生的学术经验简介如下。
1、取精用弘,读书要知“渊”与“博”
先生博学强记,熟读医经。认为读书必须精读背诵与博览广涉相结合,尝谓:“读书切忌泛泛浮浅,医经必须熟读,诸家亦应博览,欲为良医,缺一不可。”
又谓:“凡病当愈而未能使其愈者,皆读书未精,审证欠详,医之过也。”
先生认为治病贵在识证,认证准确,其治必效。
如在60年代末所治房姓病人,案曰:“胸中热逆于上焦,胃中有寒邪之气逆于中焦,腹中痛逆于下焦,脉数紧,苔色白,不能食,欲呕,此证少阳病。少阳三焦之气游行于上中下三焦而不解,黄连汤主之。”
所书案语皆从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中来。
又如治周某案:“乳房结核坚硬,如梅大,推之不动,时时隐痛,皮色不变如常,由肝、脾二经气郁结滞而成,脉数涩,苔色白,曰乳结核,清肝解郁汤。”
此乃得力于《医宗金鉴》。先生认为:日本医家的《皇汉医学丛书》注重实效,不尚空谈。如吉益东洞所著《药征》一书,以仲景诸方证为据,条分缕析,直逼仲师堂奥,应认真研读。
宋元医书多涉玄谈,瑕瑜互见,应去芜存精。只有这样,才可游刃有余而不至临证技穷。
2、擅长切诊,据脉问病重“三独”
先生临证注重四诊合参,以脉诊为主,望、闻、问为旁证,可谓是先生的诊病特点。
余侍诊时,先生特别叮嘱诊脉要注意平脉、病脉、绝脉的鉴别,留意脉体、部位、脏气三独,认为这是诊脉察病的关键。
尝谓:“独处藏奸,岂可不明,独为病之所在,问证唯此为凭。”
对诊脉问病的要点,先生曾说:
“望闻察病既得粗形,其似邪实者,当于脉之有力处着眼,其似正虚者,宜在脉之细弱处留意,详察脉主何证,更辨寸尺部位,审数脉之相兼,得太过与不及,参以六淫七情之所见,考之面色舌象之所主,则脏腑气血之虚实、疾病内外之寒热可明。据此而问,病无遁形。”

3、洞察病源,平淡之剂收奇效
先生不仅擅长脉诊,亦精于辨证。其所治奇难杂证,每用平淡之剂收功,兹举两例。
  • 例一
裴媪,左足拇趾及足背红肿疼痛,跛行,伴见鼻衄、不寐,越二载,延数医,中西医迭治,针药并用,服药百剂竟无寸功,后专程来济求治于先生。
处方



先生诊之并书其案曰:“鼻衄本乎肺热,足痛缘于肝经,肝郁肺热,木克土病,脉弦滑数,苔厚腻微黄,宜散其郁,逍遥散加味治之:生地黄、丹皮、白芍、白茅根、柴胡、当归、茯苓、白术、炒酸枣仁、合欢花、夜交藤、栀子、清半夏、白芥子、甘草、薄荷、煨姜”。



患者照方仅用六剂,两年痼疾竟得痊愈。

先生曰:“清·陈士铎治妇人手足作痛,谓散其郁气,其痛自去。余所治盖本于此。”

  • 例二

曹翁,初病身热,其婿精医,为之诊,处以小柴胡汤,数剂乏效。

先生审之,但加葛根一味,其热即平,后曹翁患喘,其婿以苏子降气汤加太子参治之,未效,复延先生,先生诊后减前方所加之太子参立愈其疾。

余问其故,先生曰:“曹翁初病,病涉少阳、阳明二经,故加葛根,后病喘,苏子降气汤自属正治,加参则误。气得补则升,血得补则降,升降不明,宜乎无效。”

先生用药多取成方化裁,出入常在三四味之间,强调用药以切合病情为原则,治病以价廉效优为准绳,虽无奇方秘术,却屡愈沉疴痼疾。

正如《医醇剩义》所说:“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4、广撷博采,遵古参西取所宜

先生临证注重因人制宜,随证用药,不拘泥经方时方之争,不偏执升阳滋阴之见,于各家学说中择其长而用,审病之所宜而施,虽善用经方、局方,亦不废单方、偏方。

曾曰:“读《伤寒论》但师其规矩,阅后贤应学其缜密,治出于法而不离其法,机圆法活乃为良医。”

其用药多取古方化裁,出入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之间,变通于《医宗金鉴》、《证治准绳》之内。

如治疗胸痹,常在瓜蒌薤白汤中加丹参、郁金、三七、降香;

治胃脘痛每遵叶氏病久入络之说,用香附、木香、枳实、郁金、砂仁、五灵脂、没药、丹参、白豆蔻、龟板、片姜黄等以疏肝理气、和胃通络;

治热淋尿血,每于八正、导赤等方内加川牛膝、乳香、麦芽、淡豆豉、海金沙;

治水肿则常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木香、泽泻,着眼于气和水的动静关系;

治疗臌胀善用化瘀的方药,如膈下逐瘀汤、震伏丸(郁金、乳香、没药、五灵脂、当归、延胡索、赤芍、远志,石菖蒲、茯神、牡蛎)之属。

先生晚年还善于借鉴西医的检查、诊断,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如治疗囊虫病,选用海蛤、牡蛎、远志、槟榔、川花椒、天竺黄、石菖蒲、使君子等药组方治疗,参西而不悖中。


5、病势缓急,治分轻重与逆从

先生对《伤寒论》病势辨证规律,救误原则,合病、并病、坏病的辨证均有较深入地研究。

曾指出:“伤寒……不传经者易愈,传经者非药而不愈。审其传变、直中,别其经病、腑证。误治难辨,务要问清,知犯何逆,病居何经,审其病势而调之,察其见证而救之。或逆或从,成竹在胸,病位上下,药有轻重。”


在谈到小柴胡汤时,先生曾曰:“仲师小柴胡汤证之中,喜呕二字颇妙。盖呕本非人所喜,惟枢机不利,邪欲外达者方喜。喜呕者,呕则气舒,枢机畅达,病势所致。”

如治疗低热,先生多取小柴胡汤加青蒿、大青叶拨转枢机,常一剂热退。

先生按病势辨证原则指导立法用药,取得良好效果,特举两例。

  • 例一

石某,五更腹痛而泻,前医按五更泻治之,温补收涩之后,其痛转剧。先生审之径投大承气汤而愈。

先生解释说:“患者适值壮岁,形气俱实,虽五更痛泻,但无阳虚之征。卯时气血流注大肠,邪积于内,欲乘本经气旺之时达于外,故见证如斯。初起当用苦寒清泻,误补则殆。其误补之后,唯有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所谓“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即指此证而言。”

  • 例二

患者舌尖红肿溃烂10余日,心中烦,午时剧,小便黄赤,口干唇焦,舌质红,苔薄黄,脉洪大,证属心火上炎。

余以导赤散加味治之(生地黄、栀子、丹皮、竹叶、连翘、木通、滑石、甘草等),药进2剂,其症反剧,急请先生。

先生审之曰:“《伤寒论》曾谓:‘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此证乃心火独盛,病重药轻故证反剧,当泻之。”

余遵嘱仿《伤寒论》之意,以针刺法泻经脉之邪,取灵道、少泽,又以梅花针叩刺心俞、厥阴俞,叩刺后复以火罐拔其上,令出血。

针后果效,更以原药服之,一剂而愈。

先生解释道:本病虽非桂枝汤证,但邪盛拒药,经输不利,其理则一。

6、调气和血,宜行宜谧治在肝

先生临证善于调气和血,认为:“人身不外气血,气宜行不宜逆,血宜和不宜滞,行乃气之常,和为血之贵”;“肝为将军之官,其性急,气急则血亦急”。

气逆并非单指上逆,先生认为当升不升,应降不降,太过或不及,郁而不畅,皆为逆,治疗应着眼于肝的气血关系,调气和血,补偏救弊。

和血乃调和之谓:血寒则温,血热则清,血瘀则行,血虚则养。

如治经水不调


,必审经行迟速、量之多少。对经行前期、量多色赤者,必清敛结合,重用生地黄、白芍、山茱萸、黄柏;经行后期、色暗有块者,须温通并举,常取川芎、当归、桂枝等以温肝行血;

治胎漏


,每用人参、白术、当归、生地黄、白芍、阿胶、杜仲、续断、艾叶炭,与知母、黄柏、黄芩补清兼施;

疗血崩


,多取阿胶、续断、乌梅、升麻、赤石脂、干姜、三七、当归补肝体、复肝用;

治痛经但见舌红苔黄


者,常取傅青主宣郁通经汤,以疏肝清热、活血止痛;

对人工流产后腹痛


者,多用温经汤加减;

治疗胁痛


,注意气的升降关系,常遵“肝从左升,肺从右降”之说,按部位加减分治,痛在左胁则加青皮、郁金、龟板以疏肝通络,在右则加桑白皮、白豆蔻,推气散以舒降肺气,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注意了五脏间的相互关系。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