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亞里士多德:邏輯作為方法

亞里士多德:邏輯作為方法 


公元前387年,柏拉圖開設了「學院」(καδήμεια),又稱為「柏拉圖學院」。當中一位著名校友就是今天無睡意哲學課的主角——古希臘三哲的最後一人,亞里士多德。儘管他是柏拉圖最引以為傲的弟子,但在哲學思想上亞里士多德除了傳承「理型」的脈絡以外,更在倫理學以及形上學方面有所突破,確定了西方哲學的主流發展方向,所以「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句名言,或許是亞里士多德這位青出於藍的哲學大師最真實的寫照。

(前文提要:柏拉圖:政治與人生) 

哲人的生平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十七歲進入柏拉圖所創立的學院修習,很快得到柏拉圖的賞識,其後他更在學院內授課。雖然師承柏氏,但亞里士多德並不贊同柏拉圖哲學現實與理型世界的二分法,他認為感性知覺世界才是真實世界和值得研究的對象。因此,儘管他接受了理型這個概念,但卻以一種全然不同的方式去使用它:在亞里士多德看來,理型是事物所固有的,並賦予事物不同的形式。假如我們只著眼理型世界,最終我們便無法了解對於我們日常接觸的世界。所以在亞里士多德認為柏拉圖理型欠缺一個穩固的基礎,由此他就開始著手柏拉圖未曾涉及的問題,除了改造「理型」的形上學面貌,也把邏輯學列入了哲學的系統。

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

亞里士多德在創建邏輯學的過程中明確提出他在尋求一種新方法,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就能在遇到問題時對各種意見和答案進行推理,從而探索真相。正如他在《論題篇》(Topics)說,「推理是一種論證,其中有些被設定為前提,另外的判斷則必然地由此而生。從普遍接受的意見出發進行的推理就是論辯的推理。」亞里士多德的重要貢獻就在於把邏輯公理視作客觀事物的基本規律,比如排中律(不可能非A也非非A)、矛盾律(A不是非A)等,都可在普遍事物的運行中得以檢驗。

邏輯三段論

亞里士多德的弟子用他六篇文章編成《工具論》(Organon),當中有討論到三段論體系(syllogism)。他是如此定義三段論的,「三段論是一種論證,其中只要確定某些斷論,某些異於它們的事物便可以必然地從如此確定的斷論中推出。」我在這裡用一個例子簡單說明三段論的思維方式:

所有人都會死
蘇格拉底是人
∴蘇格拉底會死

如果要用普遍性的理論為其定義,三段論可以簡化成:
 如果A可以推論出 B
 並且B可以推論出C
 那麼A必然可以推論出C

關於邏輯的辯證以及轉換我們會在日後的邏輯學課堂繼續深入,但在這裡請牢記,亞里士多德把邏輯視為形上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是人類對任何對象的判斷、評價以及提問,都首先要經過邏輯的思辨,而且他堅信邏輯方面的工作已臻至完善。對亞里士多德來說,邏輯作為一種推論問題的工具,為「第一哲學」形上學構建了思辨的方法論。這點也深深地影響了日後西方哲學,特別是現代分析哲學的發展。

四因說和形上學

確定了邏輯學作為方法論後,亞里士多德所處理的就是柏拉圖未曾緊密論證的理型部分。就算是在柏拉圖的學院學習期間,亞里士多德對於自然世界的濃厚興趣也從未減半,但是柏拉圖的「理型」概念也未能滿足他的好奇心,例如沒有徹底明示事物的變化與運動,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亞里士多德認為我們感官或現實生活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因為事物運動和邏輯的檢驗都需要在現實世界中顯現出來。

亞里士多德試圖把感官世界的經驗和柏拉圖的理型說調和起來。根據他的大作《形而上學》(Metaphysics),亞氏提出了「共相」(universal)的概念,這是指在個別物體中所擁有的共通特性。與柏拉圖所認為現實世界萬物都是理型世界的摹本相反,亞里士多德否定了所謂「理型」(idea)物件存在,他認為物件的真實存在只因為現實世界中該物件的共相存在。那麼該物件是什麼?該物件又會怎麼來的?由此亞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因說」,來整理物件變化的原因。

「四因說」(four causes),出自《形而上學》一書,包括「質料因」、「動力因」、「形式因」以及「目的因」。「質料因」指一件事物得以在物理世界中存在的構成物質;「形式因」是指這事物的質料所據以構造的方式;「動力因」指生成此事物的推動力量;而「目的因」是這事物作為這事物所得以存在所指向的目的或功用。以亞里士多德在著作中所說的房屋為例,為甚麼一間房子會出現?磚瓦就是「質料因」,築起房屋的工匠就是「動力因」,藍圖就是「形式因」,因為人要住就是「目的因」。當然,四因之間並不是絕對的分離,反而是緊密地互相影響的。

「四因說」可能並沒有提出一個新的解釋來說明「運動」,但是它就像給了我們一個百子櫃,可以將各種對「事物運動」的解釋分門別類放好,例如德膜克利特的「原子論」(Amostism)就是「質料因」,柏拉圖的「理型」就是「形式因」等等。亞里士多德提供一個讓我們整理思考的方法,這也是他的創舉之一。亞里士多德還整理了自然科學的不同範疇,例如生物學就是由他創立。

(下回:亞里士多德:整體先於部分)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柏拉圖無睡意哲學古希臘三哲前蘇格拉底時期蘇格拉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