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他出生,工作,然後死去 (03/07)
曾經有一個人被馬克思稱為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稱為「最博學的人」、被黑格爾稱為「乃是從來最多才最淵博的科學天才之一──他是一個在歷史上無與倫比的人」。據說海德格曾在課堂上以寥寥幾句介紹概括他的一生︰「他出生,工作,然後死去。好了,現在我們開始講述他的思想了。」當時坐在講台下面的學生們的神情現在我們已不得而知,但最令我們感到好奇的應該是海德格口中的思想家。
【01哲學編按:雖然我們可以確認亞里士多德是於公元前322年逝世,但確實日子眾說紛紜,當中一說是3月7日,今天的【EVENTS】就暫採用這日子。】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公元前384年出生於色雷斯的斯塔吉拉,這座城市後來被馬其頓王國所管轄。亞里士多德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的父親的御醫。亞里士多德小時候父母雙亡,由親戚撫養教育。亞里士多德十七歲那年,他到了雅典,並在柏拉圖在學園待了二十年。眾所周知,雖然亞里士多德對老師柏拉圖尊之如神,但並不盲從老師,正如他所言「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當柏拉圖以八十歲的高齡去世後,亞里士多德在挽歌中稱讚柏拉圖︰對於他,壞人永遠沒有權利去讚揚他,他的一生表明並教導著快樂怎樣同時又是善的。
老師柏拉圖死後,亞里士多德離開了雅典。當時馬其頓國王腓力希望王子亞歷山大得到良好教育,所以邀請亞里士多德擔任年僅十五歲的王子的老師。這位亞歷山大就是後來赫赫有名,橫掃波斯帝國,建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不過目前並沒有什麼資料顯示亞歷山大大帝的業績和老師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有直接的聯繫。
早在亞歷山大大帝在世時,馬其頓就已用武力降服了希臘諸城邦。亞歷山大死後,希臘的反馬其頓勢力蠢蠢欲動,身為馬其頓帝師的亞里士多德也難獨善其身。雅典人欲以不敬神的罪名控告亞里士多德,不過亞里士多德並沒有束手就擒,而是選擇逃亡至尤比亞的卻爾基斯(Chalcis in Euboea)。公元前322年的今天,亞里士多德在那裡逝世。
中世紀時期的亞里士多德思想
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滅亡,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幾乎在歐洲絕跡。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只是在東羅馬帝國繼續傳播。在這期間,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和相關研究被翻譯成敘利亞文、阿拉伯文和拉丁文。其中阿拉伯思想家對亞里士多德思想的研究和傳播可謂功不可沒,他們不單翻譯,而且還寫下了大量注釋。對亞里士多德研究影響最大思想家當屬阿拉伯思想家阿法拉比(Al-Farabi)、阿維森納、阿威洛伊,其中阿威洛伊主義曾經是中世紀亞里士多德主義的代名詞。在十二世紀時,由於阿拉伯人統治西班牙,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便經過西班牙重新傳回歐洲。
《形而上學》一書應該是亞里士多德最深刻的哲學著作。這部著作簡直可以說是哲學經典當中其中一部艱澀難懂的天書。《形而上學》不僅使一般人望而生畏,而且也讓一眾才智出眾的哲學家們耗盡了心力。以研究亞里士多德哲學留名後世的阿拉伯哲學家阿維森納真可謂天才,十歲時便能背誦《古蘭經》,並對阿拉伯文學、地理、法律和邏輯的了解,甚至讓老師也自愧不如。但據阿維森納自己的表示,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他已經讀了四十遍,甚至其中一些內容他都已經能夠背下來。但是,他仍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只是後來靠著阿法拉比對亞里士多德的研究,他才恍然大悟。
甚麼是:形而上學 - EP02
當亞里士多德剛傳回歐洲時,基督教會察覺出亞里士多德思想中有某些地方容易被異端利用,於是千方百計阻止亞里士多德思想在歐洲傳播。不過後來有些基督教神哲學家認識到,亞里士多德的思想當中存在不少思想資源可以為神學所使用,通過托馬斯.阿奎那和波納文圖拉(Bonaventura)、司各脫等人的努力,教會慢慢改變立場,開始接受亞里士多德思想。稍後,教會更認為經由阿奎那改造和發揮的亞里士多德主義符合教會的思想,於是神學化的亞里士多德思想成了中世紀神哲學界的正統思想。
踏入文藝復興,中世紀經院哲學遭到了不少人文主義者反對,由於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和基督教教會的關係密切,所以有一段時間,亞里士多德的思想都遭受冷落。到了十八和十九世紀,人們重新肯定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價值,德國哲學家康德和黑格爾都給予亞里士多德非常高的評價。黑格爾在研究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後,讚嘆道「亞里士多德是古代哲學家中最值得研究的」。與康德和黑格爾的同期的德國大文豪歌德也曾感嘆地表示︰亞里士多德收集了地上各種材料,造了一座偉大的金字塔。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經表示亞里士多德的生物學著作對他產生的影響力要大於其他一切生物學家的影響。亞里士多德的貢獻遍及哲學、邏輯學、心理學、自然科學、歷史、政治學、倫理學、美學等領域。兩千多年來,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在西方文明史上產生持續不斷的影響,而且日益成為全人類的思想寶庫。
關於亞里士多德與中世紀經院哲學的無睡意哲學課:
亞里士多德:邏輯作為方法 - EP12
亞里士多德:整體先於部分 - EP13
經院哲學:新柏拉圖到文藝復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