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内观实修】隆波田內覌
希阿荣博堪布: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
希阿荣博堪布: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
痛苦源于无明。无明指对人、事、物的错误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一个独立、恒一存在的“我”,继而对这个“我”生起执著,然后对“我的”生起执著。就事物而言,认为有独立、绝对、固有存在的事物。这样的见地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与人、事、物的真实状态相反。世间万象皆依缘起,随条件的聚合、变化而生成、变化、坏失,无可执持。
见地与真相的偏离,使我们处于愚蔽、扭曲、不得自在的状态,把原本无常的误认为本该恒常,把无我的执为固有,因而一再地幻灭、失落,求而不得,无从安心。
因缘和合的现象,包括我们自己和一切身外之物之事在内,都不离痛苦的本质。拿我们每个人来说,有生便有死,在生死之间有无常老病、种种缺憾,这一副身心不过是变化的相似相续,哪里有什么是真正靠得住的?
身心之外,如果我们认为有所得,则必定会经历失去。有积聚,必有消散时。有爱恋,必有怨怼时。这不是说你需要刻意地以消极悲观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而是你要看到得、聚、爱、福背后失、散、恨、祸的势。你也许会说,何不反过来看,失去必有得到时,遇祸必有得福时。的确可以这样看,但之后呢?还是得失得失,反复反复。留心观察,便慢慢体会到,轮回就是这样不由自主的无尽轮转,周而复始的无可奈何。所以佛陀说,要完全远离痛苦,只有出离轮回。
具体的方法要依各人根器而定,没有一刀切、放之四海皆准的固定套路。就大多数人的根器而言,把贪婪、嗔恨等作为需要断除的对象,以不净观等方法加以对治,是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佛法,增进对空性的了解后,可以逐渐把贪嗔等作为净化的对象,以观修空性等方便法门摄持,了达烦恼的本性为空,从而息灭痛苦。
修行最好按照次第一步一步来,除非是罕见的上根利智,否则一开始就说不用对治贪嗔痴,只要知道它们是空性的就可以,这对初学者不会有很大的帮助,反而可能误导他们,让人以为不用持戒、不用实修就可以解脱烦恼。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打坐的要领(洪师文亮)
你身体这样一摆,脊椎没有前俯后仰,稳稳地坐在蒲团上。呼吸,随它长,随它短。需要长的时候它自己长,不需要那么长的时候,它自己短。所以说,呼吸长,呼吸短。《阿含经》里讲的安那般那,其实大家有些地方误会了。它说,呼吸长,知呼吸长,知道的“知”。你的呼吸短,就知道你的呼吸短。那个“知”不是你起一个认识去知,“哎,我这一次呼吸长,我这一次呼吸短。”不是那样的“知”。叫你呼吸长呼吸短,知道长知道短,你不是变成一个石头人,木头人,什么都不知道,死人一样,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也不是起个念,“哎,我这一次呼吸长了,哦,这一次呼吸短了。”《阿含经》的知呼吸短,知呼吸长,不是这样的“知”,别弄错了,又误会掉了。《阿含经》没有教你数一、数二、数三,没有哦。你去看看,它只告诉你,“知”呼吸长,“知”呼吸短,对不对!那个“知”的意思就是,不是木头人、石头人那个样子。这个意思就是“只管打坐”的要领。
身,口,意三个样子。身的样子,脊椎的姿式最重要。不是用力,不是弯腰驼背,也不是抻直起来,都不是,意加进去的都不是。口闭起来。闭起来可以念咒吗?还念佛号吗?可以吗?口闭起来,轻轻地闭起来。意,很多人就是误会在这里。教你观心喽,观你的心从哪里来,心停在哪里。又是跑去了,跑到哪里去了。什么观心哪!释迦牟尼佛教的“身口意”三个方面的指导不是这样教的。他的意思,身口意的“意”,是教你这样静坐,坐禅,心念来了心念去,你不要欢迎它,也不要去排斥它。不迎不拒,不理它,有一个“不理”在那里,已经不对了。有一个“不理”这个念头,那就已经起个念头去“不理”了嘛!所以,真正的让你的心念来去自由,念头上来念头去。但是,不是死掉,也不是昏沉过去了。
怀奘法师不是说吗,“众生的本有,万法的全体”。心念是不是万法之一呀?就好像眼睛照到有相,眼睛就有相现。耳朵听到有声音,耳朵就有响。意根由法尘现,就有法相。念头来去是万法之一呀!万法的全身哪,全体的身,全身,那是你自己的光明藏啊!念头的来,念头本身是你的光明藏的作用,你的光明本身,你怎么知道有念头来去呀?还要在那里起个念头去观,不是矛盾吗?还有的人是,“哦,我知道有念头来了。好,不迎,不要去欢迎它,不要随它,也不要去排斥它。”以为不迎不拒是做意根的、身口意方面的“意”方面的用功,错掉了!
当念头本身的来去,念头本身是你自己的光明的作用,光明的动。光明本身的作用,是你本身,全身,万法的全身嘛!这个时候你起了个念头,“哦,有个念头,不要去碰它”,这个已经是分别意识了。但是,这个念头起以前的那个念头是自然的,是你本来的光明藏,你的光明的本身的作用。这样起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念头),那个(念头),这个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哦!因为我们习惯性地会生起分别意识,“哎…哦,哦,你这个念头…”在这个以前的,所以叫做“父母未生前”,还没有预兆以前。所以,因为你的意识知道念头来了,这个刹那之间,你前面那个“未生前”的那个就,你就“哦!原来是这样!”识的境界跟“父母未生前”,连念头都不知道念头的时候,光是念头,是你的光明在动的时候,这个一刹那,这个时候开悟的人也有,但太少太少,这比有光出现看到东西,或听到了声音而把你的我执打断还不容易,很少很稀有。大概是过去俗世因缘,过去已经相当成就,生下来就有这本事。否则的话,这个……念头本身是你的光明的作用,跟你去认到这个念头不同哎!体会的出吗?了解吗?光是了解没有用,所以要打坐!所以要打坐!
佩玛·丘卓:当生命陷落时--对治混乱的三种方法
佩玛·丘卓:当生命陷落时--对治混乱的三种方法
西藏瑜伽行者玛吉拉珍,修的就是这个法门。她说,她们的传统并不驱魔,而是以慈悲相待。她们师徒口耳相传的一句话就是:“接近自己厌恶的东西,帮助你自认无法帮助的人,到你害怕的地方去修行。”这个法门就是从静坐、不和自己的心对抗而开始进行的。
处理混乱的第二种方法乃是以毒为药。我们可以把困境--也就是毒--当作促成觉醒的燃料。大体而言,这个法门可以从施受法开始进行。
第三种对治混乱的方法就是把所有发生的事都当做觉醒的能量。我们可以把自己看成已经觉醒的人,把这个世界看成圣境。将所有生起的事物都视为智慧的能量,在传统上所采用的是天葬场的意象。西藏的天葬场就是我们西方人的墓园,却没有我们的墓园那么优雅漂亮。在我们的墓园里,遗体是埋在整齐亮丽的草坪底下的,墓碑上还刻有天使、碑文等等。在西藏,地表非常冷,人死后遗体先被切成几大块,然后抬到天葬场,等待兀鹰来吃。我相信天葬场的气味并不好闻,场面也是让人心惊胆战的。我曾经在一本描写西藏的书里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中有几个人正要把尸体抬到天葬场,而天葬场上已经有许多兀鹰--它们差不多有两岁小孩儿那么高--围成一圈在等着吃尸体。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中國教師英交流 抨學生無禮紀律差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五名中國教師參與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一個紀錄片,在英國一所普通中學交流四星期,試驗中國式的嚴厲教學方式在英國是否管用,結果引發文化震盪。這些教師狠批英國學生紀律惡劣、懶惰、無禮,且胸無大志,原因是英國福利制度太慷慨。
五名中國教師參與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一個紀錄片,在英國一所普通中學交流四星期,試驗中國式的嚴厲教學方式在英國是否管用,結果引發文化震盪。這些教師狠批英國學生紀律惡劣、懶惰、無禮,且胸無大志,原因是英國福利制度太慷慨。
五名中國教師在漢普郡的博航特中學(Bohunt School)任教四星期,接管五十名年約十三、四歲的九年級生,學校其他班級則如常上課。實驗結束後,他們對英國學生劣評如潮,包括粗魯、懶散、集中力差、課堂秩序差。
這次實驗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紀錄片的其中一環。在節目預告中,中國老師對學生頻頻下令:「動動你的腦袋!」「現在不要談話,不要提問。」還用激動的聲綫大叫:「聽我說!」
原本在南京外語學校教書的李艾雲(音譯)表示,她派了功課,以為大家都會專心做,但結果有半班學都在聊天、吃東西,還有人化妝。她說:「我得控制自己,不然我會瘋掉。」
女科學老師楊君(音譯)的課堂也問題多多,一名男學生堅持要帶茶來上課,與她起了衝突。另一名女生因為老師說英國學生比不上中國學生,直斥她無禮而被趕出課室。還有一名女生得知流行樂隊One Direction拆夥後哭着離開課室,使她大感不惑:「我很難理解對一個流行樂隊有這樣的情緒。我沒有這樣的經驗,在我年少時,文革歌曲就是『流行音樂』。」
她表示,中國不需要課室管理技巧,學生在家庭、社會中自自然然學會了守紀律,但課室管理在英國卻成了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她還表示針對個體的「因材施教」做法令人費解,「我們只有一個教學大綱,一種標準,要生存或放棄,那是你的事。」
有十四年教學經驗,負責教中文的趙緯(音譯)把學生缺乏動力歸咎於英國國家福利太好:「他們(學生們)即使不工作也可以拿到錢,他們不擔心。」相比之下,中國學生都知道要努力讀書、努力工作才能賺錢養家。她說:「要是英國政府真的削減福利,逼人們去上班,他們可能會看見不一樣的東西。」
有關節目周二起在BBC播出。製作單位說,儘管這不是科學嚴謹的實驗,也難以斷定哪種教學方法更佳,製作人員只是將攝影機放在課室,沒有工作人員監控拍攝,但相信節目所展示的結果是「公平和真實」的。
索达吉堪布:苦乐皆转为道用
索达吉堪布:苦乐皆转为道用
曾有个故事,就讲了这个道理:从前,一个农民的驴子掉到了枯井里。农民在井口急得团团转,就是没办法把它救出来。最后农民断然决定:这驴子已经老了,这口枯井也该填起来了,不值得花太大精力去救驴子。于是就把所有邻居都请来,开始往井里填土。
佩玛.丘卓:痛苦的重要
佩玛.丘卓:痛苦的重要
当我们感受痛苦时所生起的天生本具的温暖,包括了一切心的物质:一切形式的爱、慈悲、感谢、体贴,也包括孤寂、悲伤,恐惧的动荡。在这些脆弱的感觉硬化之前,在故事情节出现之前,这些我们不想要的感受转化我们。天生本具的温暖里含有的坦诚开放有时令人愉悦,有时则否——有时「我喜欢,我要」,有时是相反。这个修行是训练我们生出「不自在的温柔」时,不要自动逃开。久而久之,我们便能拥抱它,就像我们拥抱慈心和真心感谢中「自在的温柔」一样。
让出一个间隙,留下一些空间,让改变发生
我们可以把街上遇见的人都人性化,做为一种日常修行。我这样修习时,不认识的人对我便非常真实。他们有清晰的面目,是一个活生生、有喜有悲的人,就像我一样:他们有父母、有邻居、有朋友、有敌人,就像我一样。我也更能觉知自己对未曾谋面的普通人有不知从何而来的恐惧和批判和成见。我已洞察我和他人的相同性,也洞察了是什么障蔽了智慧并使我感到疏隔。一旦觉知了自己的力量和迷妄,这个修行便发掘出天生本具的温暖,令我们更贴近周遭的世界。
当我们感到害怕,当我们感到任何不安,我们都可以连结上其他人的害怕和不安感。我们可以暂停并碰触害怕,我们可以碰触排拒的苦楚和受轻蔑的苦楚。无论我们在家还是在公共场所,是堵在车阵中或是正要去看电影,我们都可以停下来,看看其他人,认识到他们就像我一样,有痛苦,有喜悦;就像我一样,不想受到身体上的痛苦、或不安全、或遭拒;就像我一样,也希望受尊重,在身体上觉得舒适。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呼吸及肌肉鬆弛練習
腹式呼吸
右手放胸口、左手放腹部,慢慢用鼻吸氣,感受腹部脹起,再用口呼氣,腹部收縮;胸部毋須大力提起
肌肉鬆弛(一)
雙手屈起,手腕盡量貼近膊頭,保持3秒後放鬆
肌肉鬆弛(二)
膊頭用力向上推,盡量貼近耳朵,保持3秒後放鬆
肌肉鬆弛(三)
雙手用力握拳,保持3秒後放鬆
肌肉鬆弛(四)
雙膊向後拗,胸部前挺,保持3秒後放鬆
示範: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服務經理陳潔雯
攝影:陳海威
攝影:陳海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