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常觉得没有安全感的人,要多念地藏经

常觉得没有安全感的人,要多念地藏经 


如果没有安全感的,尤其是女性,应该要多念地藏经。一般人认为安全感来自外界,比如有了经济保障等,或者美好婚姻。而根据药师法门,真正的安全感和一个人身心健康有关。

古印度对人体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尤其是一些修行者,他们内证的功夫。内证就是修行者达到某些层次后,感受到的境界。凡夫没有办法达到的。比如他们去观察,人体有三脉七轮,对人体的影响。七轮中,影响一个人安全感的,就是海底轮。海底轮健康的人,就很有安全感,做事情很踏实。

海底轮有跟大地连接的能力,也是和父母祖先连接的能力。孝顺父母,多接触泥土,都能恢复海底轮的功能。在城市里工作,许多感觉没有安全感,也是跟泥土接触太少有些关系。学佛了,海底轮对应的经典,就是地藏经。常感觉生活好像没有头绪,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这类人适合修地藏经,礼拜地藏菩萨像。

修行的基础,就是身心要非常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互相影响的。一个浊气很重的人,一定是比较愚痴的。一个清气很足的人,他追求的东西,定是比较高层次。形容修道人仙风道骨,都是讲要清气很足才可以。

身心之间的互相作用,在中国古中医也讲的非常清楚。比如肾藏志,有没有志气,看他肾气足不足。肾气不足,一定无法有高远的志向。我们形容小孩子头角峥嵘,他以后比较容易成才。头角峥嵘,是讲他头骨和普通人不同,就是他五脏中有个脏腑比较发达,这就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心理健康要以身体健康为基础。

身体健康的标准,不是西医的标准。而是更加严格的,那就是古印度的三轮七脉,或者传统中医的脏腑功能健康。西医把五脏看成器官,中医则不同,脏的繁体字是月字加藏字。月在古代是肉字的意思。也就是说五脏是能藏的。肾藏志,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先从脾藏意,一个人胡思乱想的比较多,就跟他的脾胃虚弱,甚至你的东西太脏有关。真正去参禅打坐的人就知道,吃的不干净,打坐时脑袋就发闷。

人的身体不是简单的靠细胞组成。它是个非常精密的接收器和发射器。接收什么呢,按圣贤来讲,儒家说的,仁义礼智信,佛教讲的五戒。你要是守不好这个五戒,身体一定有问题。所以修地藏经的人,最起码就要守住五戒。但你业障很重,就容易破戒。怎么办?念地藏经先消业障,让地藏菩萨加持你五戒守住。

五戒能守住,好比地基打稳。你身体接受的是正能量,身心自然就健康。有些人没有安全感,一般是来自堕胎,或者不孝父母,就这两种情况。都要忏悔干净的。或者脾胃比较虚的人,就因为常常不守信用导致的。脾胃是土,土的德行是信德。做事讲话都要守信,诚实,脾胃就没有问题。

心存喜乐修持六波罗密

心存喜乐修持六波罗密 

让这种摧毁的力量进入你的心中,也是严重的过失。应以内心充满喜乐、心甘情愿的态度来修持菩提心、布施、持戒等等六度万行。心甘情愿的意思是用心去做,也就是理性的心,即愿菩提心,那么就会心甘意乐地去做每一件事。

即使要在活得尚好而非濒死之际将自己的器官捐出,你也会立即捐赠。如果有人想要我的眼睛,我也准备将眼睛捐出来,毫不后悔,心中抱着极大的喜悦,不会感到可惜。心存喜乐,我就能将眼睛捐赠。

如果你已达到这个层次,那就没有问题,那根本不会有问题的。应朝着这个方向修行,但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应生起造作夸张的心。初级程度的修行中,我们应对待人如待己这一点有透彻的了解。借着这种了解,修行就会变得很自然,我们也因此能够与人分享我们的爱心而利益他人。

分享功德

在听闻开示或修法后,我们应将功德回向他人。我们会说:「我们累积了这么多的功德,请接受并珍惜它。」与人分享功德,布施的修持也该如此。

无论做什么,即使你无法毫保留地付出,也可以将之分成两份,将一半分予别人,另一半留给自己。虽然自私的心态仍在,但已没有那么强烈了。你对别人有了全面的尊重,尊重他们也有获得美好的事物诸如功德、快乐与诸般福份等等的权利。因此,你作出祈愿,将累积的功德给予他们,回向给他们。必须与他人分享,这才是恰当的心态。

在持守戒律与道德方面,尤其是在持守道德上,有不少自私的人,只是为了来生转世为君王或生于优裕之家,外貌俊美并具备各种优秀的条件等而修行。他们盼望生于优美清净的城市,生于备受尊崇的国家,诸如此类。他们深信如果持守道德,就会累积功德并取得这些条件。这种观念在佛教的修行人当中甚为流行,很多人为了这个原因而修行,好让来生能够获得各种特殊的条件。因此,很多人认为应该追随道德的修持,好让梦想成真。

这种想法极不正确。其实我不应说这是不正确的想法,因为按照金刚乘的教法,以这种想法来修持道德是不恰当的。很多人修持布施,是为了致富或除去自身的障碍之类。这同样也是不恰当的想法。我们不应怀着这种发心来布施。例如你有十块钱而另一人却一无所有,你应该这样想:「我会将五块钱给他,因为他一贫如洗,剩下的五块钱我会留给自己。那样我可以生存,他也同样有权生存。」你必须有这种发心。

就是这样:纯洁、正确,恰当的发心,无须拐弯抹角。你可能未必恰好捐出所有的一半,这也无妨,你可以只布施一点点去利益别人而不抱任何期望,同时明白别人也有权利,这就是布施的修持,也是持戒的修持。你如此修持,因为心中思维:「为了众生的缘故,我希望内心安宁,有闲暇作更多的修持,而且没有障碍。因为众生需要我的修持和帮助。可是缺少了戒律与道德的修持,我无法好好修行,因为我的心非常散乱。因此,我需要持守戒律。」

这是守戒的正确发心。当你修行的层次提高,菩萨道或菩提心的修持有所进步时,自私的心态就会自动消失或减少,帮助众生的心态却会大大增长。

最后,你所作的一切皆完全为了众生。但这并不表示你在作自我牺牲,这并不代表你会变得一贫如洗,家无恒产,受尽痛苦,无人关顾。这并不代表你为他人施舍一切,到头来却一无所有。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正确地,本着理解按步就班地修持,也就是具备了解的善巧,就不会受苦。反之,如果以这种方式修持布施,会获得极大的喜悦,内心会有无比的满足。

修行没有掺杂自私心,就不会造成痛苦。从今开始,不必有这种担忧。对你而言,这种担忧是言之过早了。可能尽此一生我们还未能完全舍弃我执,我认为还不能够,所以毋须担心。

文/嘉旺竹巴法王《灵性革命》




居士学好三皈依的三个特征(五台山比丘果戒)

居士学好三皈依的三个特征(五台山比丘果戒) 



居士学好三皈依的三个特征
问:如果居士做到三皈依的话,他的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答:能做到三皈依的第一个特点,深信唯有佛陀才是悲、智等一切功德究竟圆满的圣者,天上天下一切无有如佛者;同时也深信自己将来肯定能成佛,和佛无二无别。他心里会经常这样思维,说总有一天,我会跟佛一模一样,这是皈依佛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承认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祖师说的法是唯一绝对的真理,一点都不会错。说我要求绝对的真理,要完善自己的善根和智慧,除了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祖师讲的法,其它的我一概不学(但生活当中必须的生活技能和技术除外)。而且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要劝人或引导人的时候,我只给他推荐佛法,其它的一概不推荐。这是皈依法的特点。
第三个特点就是我所学的和接触的一切事情(除了你的个人生活和生产以外),凡是牵扯到修行方面的,你必须要先请示你所依止的真正的师父。
当然,你一定要找一个佛法里的师父,哪怕这个人没有证悟,他只要按照经典,按照祖师的圣言量给你讲,这就是你的师父。如果你一开始就找一个顶大仙的做师父,那你就找错了。这三条全部做到的话,就是标准的居士。
问:师父,后两条比较容易做到,但第一条相信自己绝对能成佛,这个信念有时候可坚定了,有时候就飘忽不定。
答: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但迟早不定,所谓:“成佛有先后,究竟无二别”。平时你们要常常看大乘经典、祖师的论著,长久的这么看下去,就能巩固自己的信心。

秋天的落叶那么多,究竟捡不捡?

秋天的落叶那么多,究竟捡不捡?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的捡起来,放在口袋里,在旁的沙弥就说道:“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天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的道:“话不能这样讲,打扫,难道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沙弥又再说道:“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边说道:“落叶不光是在地面上,落叶在我们心地上,我捡我心地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

  沙弥听后,终于懂得禅者的生活是什么?

  当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周利槃陀伽”,非常愚笨,教他一首偈颂,会念前句忘后句,念后句忘前句,不得已,佛陀问他会什么,他说会扫地,佛陀就叫他扫地的时候念“拂尘扫垢”,他念久后,心想,外面的尘垢脏时,要用扫把去扫,心内污秽时要怎样清扫呢?

  这样,周利槃陀伽就聪明开智能了。

  鼎州禅师的捡落叶,不如说是捡心里的妄想烦恼,大地山河有多少落叶不去管它,心里的落叶捡一片少一片,禅者,只要当下安心,就立刻拥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儒家主张凡事求诸己,禅者要求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故人人应随时随地除去自己心上的落叶。

活出人生好时节

活出人生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开头两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是说世间的事皆是闲事,没有什么不得了,更 不值得挂在心头,若能如此,你便能过上人间最赏心悦目的好时节。慧开禅师是得道高僧,悟道成佛的人,自然境界不同。以这样的心境过日子的,虽不一定都是得 道高人,但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而对生活缺乏热情的人大概不容易办到。

春天除了百花芬芳也有荆棘杂草;秋天除了清风明月还有落叶枯藤;夏夜的凉风虽好,却也有蚊虫肆虐;冬日雪景虽美,却难掩刺骨的冰寒。四季虽美,但都有缺 憾。世界本来就没有完美的存在,这是事实。四季连在一起是一年,年复一年连在一起就是一生。人生和四季一样虽然美丽缤纷,也难免有缺憾。

在对生活缺乏热情的人眼中,一年四季的坏处很多很多!是不是真实呢?也是真实的。但在这样的心境中走过一生,即便活到百岁,也会觉得缺少些什么。如果能以 一种积极、乐观的心境去感觉,春天虽不一定处处是花,但只看有花的地方;秋天虽然万物萧瑟,但只注目丰收的硕果……凡是往好处想,往好处看,心境自然豁 达,人生就会知足而自得其乐。

其实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活了多少年,而在于你走过的生命中有多少“好时节”。这取决于我们的心态,看不开,处处抱怨,人生便是一出悲剧;看开了,知足、乐观地活,便能活出人生好时节

礼塔、绕塔、建塔的功德

礼塔、绕塔、建塔的功德 


礼塔
  礼塔,即是以恭敬之心礼敬佛塔,即使是简单的顶礼,或是洒扫、供养等,皆能累积深厚的福缘。甚至即使是我们只在心里,对他人建造塔的功德生起一点点随喜之心,都能获得无量的功德。

  《无垢光所问经》云:即使是梦到佛塔、看到佛塔、或是听到佛塔上的铃声,甚至鸟儿、苍蝇被佛塔的影子遮到,所有的恶业、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五无间罪等都得以净除。

绕塔
  佛塔是威力强大的圣境,甚至连无心地绕塔一周,都足以让我们净罪集资。因为诸佛有无量无边胜福德故,无量无边大智能故,无量无边三昧解脱等,种种希有功德法故,吾等学佛修道者,若能「如法」绕塔,所得功德,如佛在世等无差别。

  而就如海涛以前曾经推行过的:带放生动物绕圣境,也是实际帮助它们的一个方法。例如,每次带着装有一百只虫的容器,绕塔或其它的圣境一圈,就是向一百只动物,布施最大的礼物——佛果。每次带一千只虫绕一圈,就是布施佛果给一千位有情众生。

建塔
  建造佛塔是净除恶业、障碍及广积福德资粮的有力法门,不但能够令自己证悟菩提道,而且能够圆满饶益众多受苦的有情,使他们解脱,进而证得无上安乐的佛果。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云:「若以清净心造作佛塔,于此生中,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 皆退散。随所生处,身常无病。一切众生见皆欢喜。」在《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更提到,无论是自造佛塔,或教人造塔,皆能够成就广大善根福德,命短者亦能 得延寿,并有常为一切诸佛忆念、授记生于极乐世界等诸功德


龙:佛门里的大护法

龙:佛门里的大护法 



龙女礼佛图

龙在佛教里扮演护持佛法的角色。以下的龙王在现在佛记的记载里。

难陀、优婆难陀龙王

佛陀未出家时为悉达多,根据《过去现在因果经》记载,太子最初诞生在蓝毗尼园,难陀和优婆难陀两位龙王兄弟,于天空吐水,两股净水左温右冷,从空而下,为太子沐浴。

娑竭罗龙王

《法华经》有八龙王之说,而《华严经》有十龙王之说。在这些龙王中,较著名的就有娑竭罗龙王。所谓的娑竭罗,意思就是海。这位龙王居于大海底。一个说法,这位龙王是掌管水蛇的海王,另一种说法,这龙为降雨的龙神,自古以来求雨皆以它为本尊。

龙女成佛

据《妙法莲华经》记载,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年方8岁,聪明伶俐,颇有善根。

灵山胜会,文殊菩萨向佛陀与大众报告自己在龙宫宣说《法华经》的情况。智积菩萨问:“这本经典如此殊胜,不知龙宫的众生修习的情况如何?”

文殊菩萨告诉智积菩萨、娑竭罗龙王之女听闻《法华经》,即发菩提心,即将修成正果。

就在智积菩萨大惑不解的时候,龙女突然现身了。这时,号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说:“你这么快就证得佛法,真令人难以置信啊!何况女子的身体不净,根本没有 资格成佛。”龙女知道舍利弗看不起女子,与其费尽唇舌跟他说道理,不如用事实证明一切。于是,她取出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双手捧着供奉给佛陀。佛陀接了宝 珠之后,龙女问智积菩萨和舍利弗:“佛陀接宝珠的时间快不快?”他们回答:“快极了。”龙女随即说道:“你们看我立即成佛,速度比这更快。”

说完后,龙女就在大众面前化身男子,飞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广度众生,震慑一切大众。这一段典故,凸显了“人人皆有佛生、众生皆可成佛”的道理。

阿耨达龙王

阿耨达龙王是八大龙王之一,意译为清凉,无燥热。龙王住在位于雪山顶的阿耨达池,阿耨达的名字由此而来。

《大 楼炭经》记载,一般的龙类都要受三重苦:(一)被热风热沙着身,烧灼皮肉及骨髓,极为苦恼;(二)所有龙宫遇上恶风暴吹袭,龙族尽失宝饰衣服,龙身自现, 极为苦恼;(三)所有龙王在宫中娱乐时,大多翅鸟常入宫骚扰,这种鸟以龙为食,因此龙族常常心怀恐惧。阿耨达龙王则没有这三种忧患。

善现龙王出家

《四分律》记载,有一次,佛陀与僧众定居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时候,善现龙王因为厌烦龙身,变成人形来到园中,要求出家。众比丘不知眼前人是条龙,即答应 了他。龙生性嗜睡,在就寝时会现出龙身,不能隐形。一次,它趁众比丘外出化缘时,在寮房里休息。与它同房的一名比丘吃饱后,打算回房坐禅,却发现龙比丘现 了原形。这名比丘大惊失色,即刻大喊:“房中有龙。”众比丘听到叫喊声,急速赶来探个究竟,却没发现龙的踪影,只见到一位比丘正在跏趺坐禅。众比丘大惑不 解,随即前往请示佛陀。佛陀听了说道:“他不是人,而是龙王。”于是,佛陀叫弟子把龙比丘唤来,为它说法后,便请它回龙宫去。佛陀说:“畜生在出家法中不 会有所长益,不应该接受它们出家受戒。”

所以,六道之中,只有人能出家学佛,这是人首殊胜之处。

遍知一切

遍知一切

人们时常谈论未来,譬如成佛时会是怎么的光景,有的人还为之担忧。我认为光是拿来谈谈都是很幼稚的。他们以为成佛后什么都不用做,有如一棵植物。这可能由于他们心目中的佛是一尊雕像,老是坐在佛坛上无所事事,连水也不喝。于是他们开始担忧,胡思乱想。我认为谈论成佛是言之 尚早了。 

也有人会说,他们修持佛道以便从中获得一些益处,但他们不想成佛。我想他们可能认为成佛是件乏味的事。同时,他们也不晓得佛的意思是什么。佛的意思其实是证悟,这是心的清明境界,是你内心最究竟的理解,就在你的心里,如此而已。在理解方面,这解释比我们目前的想法要好上千百万倍。 

我们现有的想法也不太差,我指的是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点理解,而这让我们非常快乐。如果我们学了点东西,就会感到非常快乐。例如想学法文或中文,以我为例,我希望学法文,以便跟法国人沟通,我指的是我的学生,因为我说得不太好,为此感到有点灰心。于是我开始学习法文,渐渐能够以法文沟通,于是感到十分高兴。而这不过是种微不足道的理解,极其微小,却足以令我十分欢喜。

不单学习法文,就如学习其他语言或技能,像开车或泡一杯上好的茶等技艺,也是令人很快乐的事。如果你不懂得泡一杯好茶,那实在很糟糕,没有人会喝你泡的茶,你也不会享受泡茶的乐趣,并且浪费煤气、电力和水等。此外还会因为茶汤四溅而手足无措。泡茶成了烦恼。可是当你明白了如何能泡出一杯好茶时,就会为你带来良好的感觉。我不敢说是大乐,但那确是一种乐趣,就是泡茶本身的乐趣。 

佛的意思就是证悟。当你证悟后,就能遍知一切。不会有语言的障碍,生命中不会再有任何障碍。

譬如现在我需要人帮忙翻译我的教授,当我们成佛后,就不再需要翻译了。佛能够同时说八百种、一千种,八千种语言。 

文/嘉旺竹巴法王《灵性革命》

【禅修】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 ( 达照法师 )

【禅修】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 ( 达照法师 ) 


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依据心态的不同分几个步骤,就是入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四个步骤:
第一个叫粗心住。粗心,就是心比较粗。粗到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粗心住的关键是在“住”上,心能停留在一个境上。我们平常的粗心是住不了的,念头像洪水一样冲过来,不由自主地随着环境,业力去流转。生生世世都如此。我们刚开始学习打坐,心很散乱,越坐杂念越多,身体还坐得腰酸背痛,歪来歪去,无法安定。这是我们平日里身体习惯于放逸的结果。什么叫放逸?我们生活在现代大都市里,生活节奏很快,哪天跑到大自然里,看见天空和草地,放开身心满地打滚,这就叫放逸。
我们平常的心就是这样放逸,感觉哪里好,心就粘在哪里:有件衣服很漂亮,有个地方很好玩,就赶紧凑过去。这颗放逸的心散乱惯了就很难控制。
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用心去造作,把身体矫正,刚开始坐禅的人都可能这样。没有谁一开始就坐得很端正,都是让自己刻意去端正。师父说:腰要正,胸不能挺,手要结印不能动,腿痛了也不能放下来。于是他强制自己,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方法,让心定下来,有个地方可以专注。
我们的心总是要抓住一些东西才感觉塌实,否则会失落、无聊。其实,没有东西的心是最清净、开阔的,可我们总喜欢往清净心里边装满东西,让自己无事瞎忙乎。佛陀告诉我们这些禅修的方法,就是让我们学会心的专注、空灵,并由此调节身心,呼吸也会渐渐的顺畅,心念也会越来越微细,这种定就叫粗心住。
粗心住的特点是什么?进入粗心住以后,杂念是减少了,但杂念少并不等于是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心念还在六根门头跑来跑去。一般人专注地坐了几天就会有这个感觉:强制自己的念头,几下子还可以,但是一会儿就开始跑掉,然后把心收回来,再强制,再收回,再强制,在周而复始的强制过程中,终于感受到可以定上一会儿了,这个“定上一会儿”,就是粗心住。如果连这个感觉都没有,那你粗心住还没有。
粗心住的境界就是三句话:第一,用精神意志去控制、矫正自己的身心,用心去造作,让自己身体坐的端正。第二,要有一个方法,不净观或其它方法,让心有所专注。第三,在身体矫正、心有所专注的基础上,感受到自己终于定了一会儿。这个“定”就是粗心住。用意识去专注,这样的定,每个人可能都有。坐禅的人更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最肤浅、最初步的。
平常我们的心都是处于散乱的状态,很少去控制它。一般人谁愿意去控制自己的身体?除非在某个特定的环境里,因环境的需要才会让自己的身体有一个特定的表现,比如宴会或什么集会。你们看天安门广场站岗的士兵,练习的时候要站十二个小时不能动,十二个小时的专注,这样的定力,如果修行人有这种精神,没有一个不得禅定。
粗心住有受用以后,感觉自己定下来了,这个感受很重要,就是刚才说的三个标准。如果没有身心稳定的感受,那就不是粗心住,身心停在那里,感受不到那种定,那也不叫住。只有心定下来了,哪怕一分钟或者两分钟,这一、二分钟就是粗心住。
有了这个住以后,我们就知道:住的感觉是不错的。平常我们住不住,就要进一步努力去实现这个住,然后慢慢就会习惯这种身心稳定的状态。有些人坐禅习惯了,一坐下来就喜欢盘腿,纹丝不动,有很多居士就是这样。当我们习惯了这种稳定的身体姿势以后,再慢慢引导到第二个细心住
第二个叫细心住,细心住的心念是很微细的,身体不必用心调正,自动平衡。习惯了这样一种身体的状态,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佛经里经常要讲到的。有一个三昧叫持身三昧,就是一坐下来,身体就停止在某一个状态里,不用力气也不会倒下。特别是有些修密宗的人结手印,手印举起来要费力气的,结果入定了以后,想放下也放不下,有一股气像冰冻一样把你整个冻住,但又没有僵硬的感觉,非常自然,非常舒服,很自然地就与定相应。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感觉愉快、心甘情愿,一切疲劳都会消解。如果感受不到那种愉快,打坐半小时、一小时以后就会觉得很疲倦,好像在完成作业,那是没有进入粗心住。
从粗心住进入细心住的时候,身体就会自动调整,而且坐久不累。如果继续坐禅,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前面两种叫住,不叫定。因为它是不稳定的、暂时性的、机遇性的。所谓机遇性,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心什么时候粗心住,什么时候细心住,只有功夫越来越精细的时候,它偶然出现让你感受一下,接下来会不会再出现就没有把握,如果是定就可以把握。今天进入禅定,明天想继续,就可以从这条路继续进入。
粗心住和细心住,是从散乱心进入到禅定之间的一个心的调试过程,这个过程是让我们的心变得调和、听话、没有菱角。然后慢慢习惯于这种身心的宁静。(有此细心住的经验以后自然说话也和谐自然,无有棱角,本本)可是我们的心却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希望自己宁静、智慧、明亮,对事物了如指掌,能静静的感受生命的存在,而事实上浮躁的心又不习惯于这种宁静。所以就需要粗心和细心这两种方法、两个阶段慢慢调整自己,去习惯这种宁静安住的生命状态。
粗心住和细心住三个方法最根本的区别:第一粗心住是用意识刻意让身心停留在某一个状态,细心住不用刻意就能把身体自然坐得端正,这是身体上的一个标准。第二在用心方面,粗心住一定要依靠一个方法,并用心专注于这个方法,比如数息、念佛,一定要抓住一个方法,让自己的心定下来。而细心住不刻意于方法,自然而然念佛、坐禅、呼吸,没有太大的分别心,心念细下来之后,任何一个方法都能安住,因为心已经变得听话了。第三,粗心住的感觉是住在这里,但快乐的感觉不明显,只是让心“终于定了一下”,而细心住能够感觉到住的欢喜,微细的、隐约的感觉到生命有一种快乐和法喜生起来了,这三点是粗心和细心的区别。
有了细心住以后,进入欲界定就成为必然。细心住所生起的一种法喜,与平常生活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生活中我们总是追求外在的物质快乐,吃和穿的快乐、游山玩水的快乐、长得漂亮的优越感,好像都是一种快乐。但跟细心住相比,相差太远了。细心住的快乐是从外到内、从粗到细,快乐到心里去的。有了这个鲜明的对比,我们会生起一种真正的善法欲,希望身心能够回归到最根本或者最原始的宁静状态。欲、念、进、慧、定五法的力量,这时候就会起一种作用,并希望这种作用能够使禅定更加深入、快乐、微细。通过这些努力就可以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第三个叫欲界定。粗心住的状态是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心非常的安详,心念也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随时冒出来,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力去调整它,此时的心任运不动。  
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因为这三种定只要通过坐禅,或者练气功都会得到。练太极拳的人如果懂得练拳的内在精神,也会出现这种状态。如果再学一些佛法,就可以住在这种状态中。
欲界定跟粗心住和细心住的差别就是欲界定能够任运不动。在前面的基础上,身体不用刻意要坐个什么样子,自然而然坐得端正。心也不用刻意地让自己修个什么法。但一般来说都要有个法,比如这个数息法,可以一直修到第三禅,到四禅就没有这个数息了。(三禅以后再专注,进入第四禅,在用心方法上,可以任选一个法门来专注,没有太多的挑剔,因为心比较听话了。)这种状态下再进一步就是心的任运不动,比如我正在数息打坐,有人找我,说完了几句话继续坐,心里面没有动摇就是任运不动。但这个定还是欲界定,而不是真正的禅定,没有观照的都不叫禅定。
如果一整天坐下来,脑袋是模糊的,这个不叫欲界定。欲界定是身心的感受都非常清楚,在清楚的状态下进入定,才叫任运不动。一般情况下,不会自动生起动摇。坐着没事,突然想起看书就去看书,那是不会的,坐禅的这段时间,一般不会无事生事。有个孩子在那里闹了,自然而然对孩子说上两句,心也不会动摇。欲界定比细心住是更进一步的,但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会有效果。如果欲界定像石火电光,今天是这种状况,明天不是这样,这还不算是坚固的,只能算是偶尔。
欲界定功夫有两种状况,一种是面对欲界六道,地狱、饿鬼、畜生、天、人这些状况的出现,心不会被扰乱还是定的。另外一种,是偶尔的状况,前面有粗心住、细心住的层层功夫,坐在那里心是定下来了,然而一下坐还是不行。这个状况想进入到初禅、二禅还是有点困难。
坐上功夫能够成片,每次都能达到欲界定,就会把坐上的定境转移到坐下,扫地、干活,心还是任运不动,这就是欲界定的一个特点:任何运动、事情的出现,心都是不动的。这样在生活中继续用功,心就不会再动摇。  
在坐禅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状况:明境和暗境。明就是白天,看得见的;暗就是晚上,看不见的。没有教理基础的人,明境暗境出现自己会不知道。  
暗境是什么?坐在那里感觉任运不动,本来想坐一小时,结果坐了一整天,自己也不知道,这叫暗境。就像睡着了没有梦,睡多久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坐在那里不动摇并不等于睡着,否则连细心住都没有。细心住是持身住,身体持住不会动摇。入欲界定的人,有半天、一天、三个月、五个月的都有。它的特点是入定了以后没有感觉,什么都不知道。有教理基础的人,听闻了一些教理以后,暗境一般不会出现。
如果一个人没有听闻经教,师父叫他怎么修,他就老老实实的修,他就有可能定在那里什么也不知道。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也曾经这样定了半个月。刚煮好的芋头想让它凉一下再吃,然后随便一坐就是半个月,结果芋头都长毛了。这种定,他自己不知道,芋头都还热在锅里,怎么已经过了半个月?这个属于暗境,自己不知道,但也是一种定境。  
另外一种是明境,心念细了以后,坐上很受用,遇到什么情况身心都不会动摇。下坐后做事不做事都没关系。因为他是任运的。明境看上去也是蛮有智慧、有定力的。
它的特点是在打坐定境都很好的状况下,会看到五十里、一百里路以外的情况,整个山河大地都挡不住视线,类似天眼通但不是天眼通,那叫明境。几十里以外的事情都能看的清楚,这种状况一般人都会很高兴,然后就会对别人讲述明境中的状况,这样一说很可能会失去定境。所以要保持这个定境,不能多说,这样它就会半年、一年甚至一直在定中保持着。
智者大师去南京弘法的时候,有个老和尚问他:坐禅中看到摄山,(南京的栖霞山)有个老和尚在那里讲经,这是什么境界。
智者大师说:这是未到定之前欲界定以后的明境,如果跟别人一说,就没有了,这个老和尚马上给智者大师顶礼。
当时智者大师才三十岁,老和尚七十多岁了,他觉得自己坐禅功夫很好,瞧不起智者大师,结果大师给他一说他才明白。因为他确实好几天都能看见这个现象,觉得奇怪就问别人,结果这个境就没掉了,自己一直很懊恼。
大师告诉他:不用懊恼,这只是一个过程,不要因为欢喜就执着,反而进步不了。因为有所执着,定境就会消失。  
所以禅定不能执着定境,今天坐得舒服,明天还想着昨天的舒服,肯定是在打妄想。每次坐都是全新的开始,都是第一次的感觉。不能打妄想:昨天的境界好,今天最好重复。只要如法地去坐,明境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明境出现的时候,可以继续按原来的禅定方法,让心安住继续修。功夫成片了坐上坐下,甚至是生病的时候、睡梦当中都能观照、入定,这个境界就越来越高了。  
未到定之前的明境和暗境的出现,如果进一步用功,明境暗境全部在心中,又不受这个影响,这就是未来禅。所谓没有影响,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像汽车的挂档,一个是倒车档,一个是进车档,零档是不倒也不进。零档,就是把禅定的这些境界,不管是明境还是暗境,从定境中全部给它放下。这个时候,脑袋中出现一片空白。坐着禅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道。这个境界它是很短暂的,夹在欲界跟色界之间的,就是初禅之前、欲界定之后的这个中间。这就是第四个未来禅。  
未来禅的境界是什么?进入欲界定以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身体失去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整个身心都空掉了,修行的方法也空掉了。这种感受发生在静坐时,而不是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没有掉了。如果明境暗境没有出现,一般人都定在欲界定,在欲界定坐得很舒服,不需要调整就能安然自在,下坐后又能任运,这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欲界定还有个我和我的心这个感觉在。到了未到定、未来禅,身心的感觉全部没有了,一片空寂。有了这种感觉,身体不会因失调而生病。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不生病,至少要达到这个第四步,也就是进入未来禅的境界。  
有些人在静坐的时候,心无所知昏昏沉沉,他也会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了,这个不叫未来禅,是他的心念不知哪里去了。这个与禅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禅定的感觉是有止观、觉照。如果睡着了,就是迷迷糊糊的,这是未到定之前的那个暗境。进入这个定以后,他自己也是清楚的,脑袋还是有感觉的。
比如有些人晚上睡觉前吉祥卧念阿弥陀佛,念不到十句天就亮了。奇怪,感觉没念那么多,天就已经亮了,脑袋却是很清晰,但是这个时间是怎么过去的就不知道了,所以时间观念是我们的一个错觉。  
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先达到欲界定,也就是心不必控制,自动地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先要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禅定修学就是从粗心住到细心住进入欲界定,然后一步一步进入未来禅。  
为什么第四步称为未来禅呢?
是因为他还不是禅定,是进入未来真正四禅八定的一个过渡阶段。从教理上理解,就是把欲界的东西全部放弃了,而色界的境界的还没到来,在这个中间,不是欲界,也不是色界,一个空档,正好是身心一片空白的状况。如果能把握这个状况,就叫未来禅、未到定,也叫欲界到色界的中间禅。  
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明境暗境都过了以后,就是这个未来禅,它的时间很短暂,就是一片空白。大乘佛法讲的明心见性,心性的了了分明,没有杂念。
未来禅就很像开悟的人,因为脑袋一片空白,对事物又很清晰,不傻又不愣,这实际上是一种定境,不是开悟的境界,千万不要以这个定境作为开悟的境界。
定境是一种功夫,功夫做到了,它就出现了。而开悟是智慧,是见地。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正见】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正见】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我们的心会很快地完成评判这项工作,产生的结果就是想要拥有或者拒绝。在拥有和拒绝的背后是两种心理:一种是贪心——想拥有;一种是嗔心——想拒绝。接下来就产生了行动——你的手会不自觉地伸出去拿,或者你的脚马上就想脱离这个地方,赶紧走开。由此可见,我们的心和身可以在刹那之间就完成感受、评判、行动这些动作。
在这整个过程当中,一切都是无明在运作,而且因为无明,我们又种了一个业种子。这个种子带有自我的角度,它促进了自我的发挥与造作,让自我变得更加强大。我们由于这种心理或者性格因素,会变得越来越自我,慢慢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自我反应机制,就会不断地对美或者好、人的对或者错加以评判,性格也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很难改变。
人的思想,乃至于对待万世万物的看法,一旦形成固有的模式,我们就把它叫做“业识”,它是杂染的。打个比方,比如斗牛,它有一种自动的模式,一看到红布就会热血上头冲过去抢。你说那个布有什么好抢的?但是它不知道,这就是无明,那是它生生世世的业报形成的一个自我反应,别的动物就不会像它那样。业报不同造成了生命的差异。
作为人来讲,我们看起来是人,但是内心与其他的众生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充满了贪嗔痴的。我们遇见外境的第一个反应都是显现出自我的状态。
所以,我们要训练自己对所缘的境做到客观的观察,不起好坏的分别。为什么呢?因为它很迅速,你还没有看清楚它,它就已经退去,下一个目标已经显现。就好像坐在飞驰的火车上,心如果停留在窗外远去的树上,就无法做到关注当下。对于外面的风景,一会儿觉得这个树好看,一会儿认为那个花漂亮,我要把它送给什么人……这就叫做评判、叫做自我。
我们要去锻炼心对每一个当下境界的觉知。对于出现的每一个要观察的目标,只能经历,不可以介入其中。心就像水一样,你要静下心来,去照出外在不断变化的境。同时心也需要跟随着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从一个目标转移到下一个目标,并一直保持着客观、正知。在当下的洞察当中慢慢地放弃评判,这就是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