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陳健鋒
不帶偏見去看,某些內地詞彙清新別致,例如「北漂」,按「維基百科」:「是指從其他地方到中國首都北京謀生,卻沒有北京戶口的一類人。」簡簡單單兩個字,既浪漫又
不帶偏見去看,香港當然屬於中國,而且不只首都,幾乎往哪裏都一路向北。
陳鍵鋒就是北漂代表,到一地步以為他已移民,坦言新稅法之下,正忙於申報各類戶口。
提起稅,北上拍劇從不自吹自擂身價,近日的藝人逃稅、陰陽合同風波便輪不到他,上天厚待老實人,「但話無受市道影響就肯定假的。」陳鍵鋒說。
他不像某些行家盲讚大陸,反過來也沒開口埋口最愛香港,而是淡淡然分享兩地作息苦與樂,更像我們身邊的朋友──你每次上上落落會諗咁多大道理麼?
生活而已。
攝影:羅錦波
不怕孤單
對陳鍵鋒印象仍停留TVB小生?專訪於11月19日,台慶,地點壹傳媒大樓(將軍澳電視城隔籬街),並非故意,我和他這天都沒談起,乾脆不關事了;正如選址是攝影師主意,圖個方便,我也不再感慨舊地重遊。兩個離開已久的人。你今天在《蘋果日報》見到我重操記者故業,大概像在TVB見到陳鍵鋒的《火速救兵IV》,一場偶然,何必解釋太多?
演藝與傳媒,無論北不北上,都是漂。
還算香港人嗎?
「近幾年,我在不同地方遇到的朋友第一句總這樣問我。我工作在內地,屋企在香港,所有屋企人都在香港。
「並非由我界定,人生有很多部份,例如稅務安排,我在香港搞,2019年了,銀行來信要我declare。我by project地接,做完返屋企,有時一去一個月,有時一唞便唞兩個月,不會出現於娛樂版,大家唔覺,但符合留港半年以上。以前兩邊走,租屋住,後來在香港置業,並非因為穩定了,反而是變化已經無法捕捉,盡量想生活顯得安樂些而已。」
單身寡仔,何不索性定居內地?
「我的offer包括食宿機票,當然,我定居內地不用這些的話,可計埋落片酬。多年來,我三分一時間在橫店,杭州本來可以考慮,但生活要看質素、環境、鄰居以至網速,對於我,是家人相處和返教會,香港都比較容易handle。」
陳鍵鋒來自基督教家庭,自幼住九龍城浸信會,父親和姊姊是教牧同工──在內地很難返教會、交朋友?
「我每到內地不同地方都會search教會,有些專門招待外來工作者,用英文講道的也有。返教會並非我需求,等如食飯睡覺不用問需求,是習慣。但我從不視教會為社交場合,我不為交朋友,我不怕孤單,變態呀,近年總算肯行吓出去,所以學潛水、做教練,硬性逼自己接觸人。」
在內地只有工作沒有快樂?
「我花了十年時間適應,終於放鬆、抱一點旅遊心境了,偶然一兩天day off,我在青島便潛水,在雲南便爬雪山。換轉香港,反而難以如此完全撇脫。」
陳鍵鋒其實享受寂寞。
太多咁都得
電視城近在咫尺,有幾年台慶他的企位高低成為娛樂新聞焦點,今夕何夕,仍留意港劇嗎?
「有睇。我份人衰八卦,做演員要識分好壞,才知道畀甚麼觀眾睇。」
意即港劇倒退?
「雖然不想咁講,但一年代比一年代差,毋庸置疑,行行如是。不只演員唔得,以前演員唔得,導演仲得,燈光師仲識就靚位,攝影師仲會想辦法。我最近拍一套網大(網絡大電影),明明現場光已暗晒,夾硬打光,又wide到見周圍黑漆漆,穿崩?話靠後期CG補救喎。頭套未識黐又話化妝師喎。像發明了很多新科技打磨鑽石,卻根本沒想過怎樣cut。
「香港是另一極端,以前一crew二十人,現在,五個人都得。怎敢認老江湖?每日太多新鮮事,太多咁都得。」
記者何嘗不是?上次專訪陳鍵鋒,兩車人去城門水塘取景;今次,只我和攝影師兩支公還要包拍片,半丟空的廠房,幾乎自己開埋閘門。
陳鍵鋒說,作為演員很希望大陸劇採用他的原聲,但正如香港教師考普通話基準試,考極人家說你未達標就未達標。「時裝現場收音,我角色便是香港來北漂或海歸派(留學生),解釋到發音不正嘛;實情我多數留橫店拍古裝,基本上不可能現場收音,橫店影視城是遊客區,拍拍吓會聽到導遊大大聲嗌咪:『這個陳鍵鋒在演戲,大家不要騷擾!』地騷擾着。但我仍會照足對白念,一來讓對手容易接下句,二來方便配音啱嘴形。」
這句一矢中的了,即使永不能成為自己友,至少要啱嘴形。
陳鍵鋒有種內地高富帥所欠缺的貴氣,他就是段譽或賈寶玉,但獨沽一味古裝,悶嗎?
「古裝不用花錢,時裝有空檔會逛街買東西,困在橫店無街行,儲錢就是好。」
一場稅金風暴,連鎖反應全行忽然萎縮……
「個餅大,壞事的scale自然也大。話無影響就肯定假,製作人需要考慮,budget需要小心,小心引致很多延遲,做開的繼續有得做,開展新的就難。
「無分內地或香港,當工作滿足沒有了,銀碼不到數,團隊不順心,我寧願做自己enjoy的事,所以去教潛水,搵course讀吓。」
末代陣容
比起內地玄幻武俠,最近客串港台《火速救兵IV》貼地寫實,令想起他少年時做過Red Cross、救生員,毋忘初衷,他屬於這裏的。
而且好睇過《跳躍生命線》囉。
陳鍵鋒不亢不卑:「專業解拆吧,TVB廿幾集,我就只兩集半小時,不用咁多尋親、一腳踏兩船已夠構成戲,這樣比較,不公平。「我看網上討論,集中看前面,知道觀眾有睇內容就得,後面評語其次,最緊要hit rate。」
出席資深監製潘嘉德宴會,與林𥧌、吳卓羲和馬國明合照,登上C1頭條,掀起熱話。歲月如梭,《少年四大名捕》(2008年)竟也算集體回憶了。
「一直有諗過重組,可惜各有各schedule,坦白說每人身價也不同了,四個男,還要女角呢,很難。」
昔日的爭風頭恩怨(典型如台慶企位)已成歷史,我倒相信,沉澱下來,他們真有點兄弟班感情。陳鍵鋒說的難,是整個時勢都難。他四個,加上黃宗澤和黎諾懿合稱「奧運六星」,上溯還有五虎、銀河十星……成就有高有低,總之成行成市、陣容鼎盛。現在,新人來自五湖四海,基本上跑單幫,再不熱鬧了。
陳鍵鋒說:「以前有長遠計劃,適當時機安排第二梯隊、第三梯隊接棒,以舊帶新,安個名目叫『奧運六星』,一見眉目便力捧。現在我所見,再沒long run眼光了,投資宣傳很花錢的,主事人會諗:『過幾年他們唔做,我豈非變罪人?過幾年我自己仲做唔做?甚至過幾年公司仲做唔做?』
「另方面,師兄弟固然好,但今時今日小朋友肯不肯畀你帶?我想教,人家未必想學。『你好煩呀,阿叔!』」
後記
S.H.E有首歌叫《你曾是少年》,唱盡北漂者心聲:
曾經發誓要做了不起的人,卻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某天夜半忽然醒來,站在寂寞的陽臺,只想從這無邊的寂寞中逃出來。
歌曲沒收錄於專輯內,僅供數碼下載,連發行形式也像北漂者般無根。重點是歌名的「曾」字。我早期在《壹週刊.豪語錄》寫陳鍵鋒以「美哉少年」為後記之題,記得那次有女同事借意來影樓幫手,志在睇靚仔……今次,影樓依舊,同事盡離職了。加一個「曾」,有時比反義詞更殘酷。
陳鍵鋒四十初度,仍然美,卻不算少年了。識於微時,我仍叫他「鋒仔」,「大陸的劇組叫你『鋒仔』嗎?」我問。
「鋒哥啦!」他說,並非認叻扮大佬,而是人到時到候無得縮矮仔,要負起責任。訪問中,他甚至自稱阿叔(見上文),印象中第一次,有點礙耳。
可能我見得他少吧,可能他一早已習慣並enjoy做中佬。上次見面在今年年中,驚見他一臉鬍鬚,我循例問他出於拍戲需要新look?搖頭;有意轉走滄桑路線?也不是。後來fb所見,一回到橫店又刮得乾乾淨淨、官仔骨骨開工,他沒向fans展示過。
陳鍵鋒笑着解釋:「其實無乜解釋。」很好,男人想到便做,不一定為甚麼,甚至不是為了裝成熟,話剃就剃,方是真成熟。
我拍下這張,難得一次我比他青春,也像紀念我們曾經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