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这些设计来消除散乱的方法本身,恰恰成了散乱的来源...
宗萨钦哲仁波切

渴望进步是禅修最大的散乱
我们生活中的罪魁祸首,西藏人称为yeng。英文里,你可以粗略地把它翻作散乱。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散乱,也许我们可以试试用一些别的词。英文里,有一些很好的表达——“激动起来”与“被困住”。我相信中文这么古老的语言里也有更好的用语。“发愣”——让我们再形容一些。它可以变得相当极端。有时,你是如此的散乱,你的嘴张着,一只苍蝇飞进去,甚至还有时间飞出来,你都还没有意识到。
在较细微的层面上,几乎所有我们所做的,几乎所有的一切——甚至是我们现在所修的念住,都是某种形式的散乱。基本上,轮回的特征实际上就是持续的散乱。这是我们所唯一拥有的。所有这个地球上的一切,所有商店里出售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我们更散乱。此刻,散乱似乎正在大倾销,香港的价格更便宜。
想得到赞扬是一种散乱;想得到注意是一种散乱;逃避批评是一种散乱。基本上,即使向往小小的舒适都是一种散乱。
很多我们做的事,在俗世里被称作“不散乱的”、“全神专注的”,从修行的角度看,它们只不过是一些很有组织、很有文化的散乱。只要有一个目标,你就必然会 有散乱。
举例来说,禅修时,我们总有个目标——如果不是为证悟,至少是做个平和宁静和有自控能力的人,这意味着,我们在禅修上渴望有所进步。看,现在进步就是其中一个最大的散乱。渴望有所进步就是禅修最大的散乱。
当散乱初起时,可以说是“没问题的”,但散乱通常都会演变成沉迷。实际上,所谓的佛法,不论如何教授或修持——无论是在上座部的国家里剃了头的僧人,或是西藏佛坛上所有复杂的仪轨,凡此种种——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标,一个目的,就是将散乱拆除解体。
但是很多时候,这些设计来消除散乱的方法本身,恰恰成了散乱的来源。
我敢肯定,许多上座部的修行者被诸如头发到底应该剃到离头皮多近、什么才算是真正的黄色僧袍、如何穿著,被所有这些导致散乱。类似的,西藏人则为哪个食子应该放在哪个食子的后面而散乱。如我前面所说,人类就是不能不带某种形式的散乱来沟通、生活或存在。
你可能会问:“那你为什么还教这么多不同的东西,这些仪轨、咒语,所有这些?”
正如我在这五天刚开始时说的,最简单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住于当下。但是我们无法欣赏它。我们渴望复杂。住于当下——简朴的修法——真的太过难以忍受。我们没法相信它。
所以无论你是去日本的禅宗寺庙,他们说那里崇尚简洁,他们没有仪轨,对吗?但是要制造“简单”,好比一片枫叶落下,然后有人去捡起来打扫干净等等,这同样是造作的、虚构的、难以修持的。
就象是如果你去印度或西藏,那儿的佛坛上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太多的颜色、太多的照片、太多的佛像。同样是造作的。西藏僧人忙着制造杂乱而散乱;日本僧人则忙着收拾整理而散乱。
如果我说,就象昨天讲的,当一个如一碗面般世俗的念头出现在你的脑海,只要觉知它,就已经够好了。如果我这样说,你多半是不会满意的。念些咒语、修些仪轨、做一些更仪式化的东西会更让你满足。我也是这样的。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這幾個月,許多人呼籲社會要停止暴力,也有人從暴力背後的情緒着手,希望警察和示威者不要互相仇恨。但現實卻是暴力一直在升級,警察和示威者的對立日趨激烈,顯然那些勸告不起作用。局勢不斷惡化,怎不叫人心急如焚?
眾所周知,示威者之所以逐漸走上「勇武派」之路,並由「勇武派」逐漸採用極端暴力的手段,一個重要成因在於「和理非無用論」。因為一句「是你教我們和平遊行是沒用的」,不但許多示威者相信要手段升級,而且許多「和理非」因而不反對甚至認同暴力衝擊。
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中,由起初施放催淚彈,社會也有爭議,到後來催淚彈、布袋彈等如雨下,甚至發生了警員用實彈制止示威者攻擊的危險事件 ,「藍絲」均全情力挺。究其原因,在於他們認為既然較溫和的方法未能驅散示威者,便須手段不斷升級。
「溫和手法未能達標」的觀念
不難看見,暴力升級的原因有一個出奇的相似之處,便是較溫和的手法未能達到目標。在大家的道德認知裏,認為即使警方未能驅散示威者,也不能因而訴諸不合法武力,即使和平示威無法爭取訴求,也不能合理化暴力襲擊。但現實中,「黃絲」、「藍絲」都陷入這種觀念的枷鎖之中,以「較溫和手法未能達標」為由,「和理非」不反對勇武衝擊,「藍絲」支持警員強硬回應「勇武派」,當衝突中雙方使用的武力升級時,這個理由便更加有說服力,繼而成為他們再進一步加強武力之理據。
這解釋了為什麼「藍絲」以為「暴徒」的行為會令民意逆轉,但民調卻顯示它在現實中沒有發生;「黃絲」以為警察的武力會令「藍絲」反感,現實中也非如此。相反,正因為社會走不出上述的觀念枷鎖,暴力升級不但不會令人立場改變或意見趨同,更會令到仇恨以螺絲形態上升,加劇惡性循環。
許多人都知道,能令「和理非」消氣的是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而根據民意調查,社會亦有理由相信,他們不少人會因而暫停上街,甚至幫忙呼籲「勇武派」棄干戈,屆時警方驅散示威的工作便會易辦得多。《香港01》亦一直倡議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讓社會早日放下心結。目前的最大問題是,在政府未肯回應訴求之前,社會可以做什麼,阻止「勇武派」和警察繼續在街頭上互相折磨、手段升級?
即使未有答案也須突破觀念
如果我們均認同,即使政府未肯回應訴求,我們也不應該讓社會繼續互鬥,讓香港人互相折磨甚至賭上生命,我們便別無他法,必須跳出「以暴易暴」的思想枷鎖。這個說法,驟聽之下無疑是沒有說服力的,雙方都必然會反問:不武力升級,那怎樣達到目的?毋庸諱言,沒有人會有答案。但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否認,沿用舊有的觀念、繼續支持暴力升級,同樣達不到各自的目的,而且令情況一直在惡化。既然如此,即使我們沒有答案,也須突破觀念枷鎖,摒棄武力升級之迷思。
因為人的心理作崇,我們很自然地會對「敵人」的意見而反感。因此,能夠勸說「勇武派」放棄暴力手段的,唯有他們的「和理非」同路人;能夠提醒警察執法時切勿「過火」的,也只有一直支持他們的「藍絲」。
這種勸架之詞在當下的香港,必然會被視為迂腐或蒼白無力,但當我們認真回想這三個多月以來暴力如何成為惡性循環之時,我們不得不承認,正是那種觀念上的枷鎖令社會在互相折磨,一直走不出這場困局。任何一個視香港為家、希望香港好的人都只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其位置,以更多不同的方式嘗試叫停這場悲劇。
我們更要向政府重申,必須徹底改革施政。就當前的警民關係,社會可以具體建議如何改革警察投訴及監察機制;而要消除使社會怨氣積聚的深層次結構矛盾,當局應成立「深層次改革委員會」,全面檢視經濟、政治各方面的積弊,尤其要摒棄長年奉行的自由放任經濟模式,承擔起社會治理的應有責任。市民投放在街頭抗爭的汗水和心機,應用來監督政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