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从小乘佛教到密宗大圆满的不同见解(二)

从小乘佛教到密宗大圆满的不同见解(二)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黑蛇总义》。是以一条蛇作为比喻,综合、整体地分析了从小乘佛教到密宗大圆满的一些见解上的层次。
 
有一家的小孩趁大人外出干活之际,把一条花绳子扔在了水缸里面,当家人回来后,发现水缸里似乎有一条蛇。针对这一现象,他们的家人就有五个不同的观点,以及观点背后的五种不同行为。

(一)第一个人认为,这是一条真正的蛇,所以惊恐万分,于是想尽办法一定要把这条蛇扔出去。
 
这个比喻所影射的教派,就是声闻缘觉乘。声闻乘又分为一切有部和经部,我们统称这些派别为小乘佛教。
 
(二)另一个人认为,水缸里不是一条真正的蛇,而是蛇的形象。这个行为,隐喻大乘中观。
 
(三)有位家人一看,就了知水缸里不是蛇,只是蛇的形象而已,并且他还知道,在没有任何东西的帮助下,直接去接触蛇的形象,也不会受到伤害,但是,因为长久以来习气的串习,以至于使他看到蛇的形象也会毛骨悚然,所以他只敢唆使其他人去扔掉绳子,他本人还是不敢直接去碰这个蛇的形象。这个比喻,代表密宗外密的观点。
 
外密的观点是什么呢?首先,在证悟空性方面,外密和中观的空性没有什么差别;然后通过修习生起次第(虽然名称与内密的生起次第相同,但内容有很大差别),念一些以大日如来为主的本尊咒语,而后即可将凡夫身转化为佛的报身,这是它比较突出的观点。尽管外密的修行人知道,最终此世界都会转化成清净的佛的坛城,然而他们做不到像内密那样的观想修行。目前我们见到的佛的双身像,以及一些愤怒本尊的唐卡,全都是内密当中的,真正的外密修法里不会出现!
  
大家都了解,佛陀传法是针对人的根机,一步一步逐渐向上引导的。外密虽然是密宗,既有灌顶也有生起次第等等,却没有内密的见解,因此导致他们在观想的时候,只能将自己观想在现处的世界中,身体也是现在的样子(不过,有些时候也会把自己观想为佛),然后观想佛和本尊在前面,接下来持诵咒语。他们有很多念咒的方法,他们认为,通过念咒就可以将自己变成佛。
  
外密行人在闭关修法的时候,相当讲究卫生,每天不仅吃素,而且要洗三次澡,比较偏重于行为,而且在行为上做得很好,只是修法上相对要差一些。事实上,越是在行为上执著、讲究,修行上就越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修行层次越高的人,行为上也可能会有一点点不规范,当然,不规范的意思,并不代表可以随便杀、盗、淫、妄,大家看看印度八十位成就者的传记就会明白了!
 

(四)某人回来一看,就知道水缸里面只是一条绳子,虽然看起来像蛇,却不是真正的蛇,而且他也不认为蛇的形象会伤人,他一把捞起绳子说:“怕什么?哪儿有蛇啊?!这明明是一条绳子嘛!”
  
这一比喻,暗指除了大圆满以外的内密。从大圆满的角度来看,他的观点还是有一点点问题。虽然他知道这只是蛇的形象,但他对蛇还是有执著,为了表示自己不害怕,才故意这样做的。
  
1、内密的特点
  
我们一定要注意,虽然有些内密在修外加行、内加行、正行,修六波罗蜜多等等方面,不但与其他密宗一样,甚至与显宗也如出一辙,然而,有些内密的不共同修法和行为,却是与众不同的。
  
举个例子:比如贪心、嗔心、嫉妒心、傲慢心等,小乘佛教认为这是真正的烦恼,要断除它同样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对治力,否则会造成实质上的伤害,内心对其非常惧怕;大乘菩萨进一步了解了烦恼的真相,不认为五毒、三毒等烦恼是实有的东西,但是,即使在如幻如梦的世界中,仍然不能直接面对烦恼的真相,需要借助菩提心等其他外缘,才可将其转为道用;外密既不认为烦恼是一个实有的东西,也不承认烦恼的本性是不清净的,而认为五毒等烦恼,可以转化为佛的五种智慧,不过也要具足一定的条件,否则还是不敢直接接触烦恼;直到密宗的内密,才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如今在全世界,只有藏传佛教才具有内密的完整传承。印度也仅仅在八、九百年以前存在过,西藏人到印度求学的时候,已很难寻得内密的踪影了。印度当时的内密修行人是非常保密的,因为印度是鱼龙混杂的复杂之地,持外道、内道观点的修行人也遍布四处,当时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无论任何一个问题,都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然很容易发生争论。
  
后来内密传到了西藏,藏地当时并没有多少宗派,只有佛教和苯教。佛教虽然有大乘和小乘,但佛教徒在修小乘的同时也修大乘,修大乘的同时也修密宗,至今藏地也是如此,所以西藏的内密修法并没有印度当时那样保密,而是比较公开。
  
当伊斯兰教摧毁了很多佛教庙宇以后,本来密宗在印度就不太公开,之后连显宗的很多传承都消失了。
  
但是,密法在藏地得到了弘扬,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藏密的传承是非常清净的。因为密宗非常注重传承,而且一定要口传,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假冒之法的出现。有些密宗故意用很多奇怪的名词,外人无法理解,只有证悟的金刚上师们才能解释,同样也是考虑到鱼目混珠的问题。另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辩论,通过辩论可以澄清很多问题,无论任何一句话,都可以一直追溯,直到认定为佛陀亲口所说为止,因此,藏密的教义不会有任何问题。



從我的iPhone傳送

菊花和它是绝配!经常泡水喝,养肝又润肠,还能醒脑明目!

菊花和它是绝配!经常泡水喝,养肝又润肠,还能醒脑明目!

民间老郎中 

《神农本草经》中,把菊花列为药之上品,认为“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古时候很多的帝宫后妃也都会食用菊花,作为滋补佳品。


01


一杯菊花茶,好处多多



菊花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滋养肝肾的功效。

从现代医学来看,菊花含挥发油、菊甙、腺嘌呤等成分,可抗病原微生物、镇静解热、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其花瓣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健康。

夏天天气炎热,不少人会出现上火的现象,特别是肝火旺很常见。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的去除肝火。喝点菊花茶就有很好的降肝火的效果,菊花最显著的效果就是清热解毒。肝火旺的人,火气大脾气爆,更容易出汗,在喝完菊花泡水之后,有很好的静心凝神的效果,火气旺出现的烦躁现象就会减缓,人也清爽了很多,因此夏季喝杯菊花茶还是很不错的。


02


菊花加上它,养生功效翻倍


民间有句话“菊花二夺一撮茶,清心明目有寿加。”菊花泡茶,香气清新、清热降火,若佐以其他食材,更能起到不同的养生作用。 

加枸杞——养肝明目

中医认为肝藏血,肝脏不好的话眼睛得不到滋养,就容易感到眼干、眼疲劳。

菊花和枸杞都入肝经,菊花清肝明目、缓解眼疲劳;枸杞养肝明目,并且富含能使眼睛健康、明亮的胡萝卜素等必需营养素。很适合平时经常看电脑、玩手机的人群饮用。

用法:白菊花10克、枸杞10克泡水做代茶饮即可。

加桑叶——辅助降压

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学术传承人的施老分享了每天都在喝的“清头饮”。对高血压患者有辅助降压的作用,高血压高危人群(脾气急、生活不规律、血脂偏高、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的人)也可作预防之用。

施老认为,高血压主要是上边比较实,下边比较虚,所以为了清头,我们就主要选择菊花和桑叶清头明目;再加一点龙井茶清肝火。

用法:菊花10克、桑叶5克、龙井茶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加槐花——预防血管硬化

槐花有着舒张血管的作用,有助于人体降低自身的血压,槐花性凉微苦,具有止血,凉血的作用。还可以预防中老年人中风以及高血压的情况。如果用菊花搭配槐花一起泡水喝的话,有助于提高人体血管壁上的弹力,从而加快人体血液循环的速度,有利于预防血管硬化,经常喝点,还有助于降低血压。

用法:菊花10克、槐花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加生山楂——降脂消食

生山楂就是晒干的鲜山楂,主要的效果是降血脂、活血化瘀。脂肪肝患者和血脂高的人群,不妨试试用生山楂加菊花泡水喝。

【用法】取生山楂15克、菊花15克泡水喝。

加决明子——缓解便秘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饱受便秘的困扰,而很多便秘的情况和燥火内聚肠道有关。对于轻微便秘人群,我们可以在菊花茶中加些决明子来达到清火气、润肠通便的作用。

【用法】取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泡水喝。



03


喝菊花茶,注意这几点


菊花种类
菊花的种类非常复杂,主要分观赏菊、药用菊以及食用菊三类。生活中常用的几种菊花,功效略有区别。

黄菊清热去火强,常用感冒疏散风热;白菊也叫甘菊,则有平肝潜阳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头晕与高血压;胎菊能护眼明目,缓解近视、老花眼等。
注意事项
1、两类人群要少喝:菊花性寒,虚寒体质容易腹泻的人群不宜经常饮用菊花茶;血压低的人群也不宜饮用。
2、注意:过期的菊花别舍不得扔,如果坚持泡着喝,可能会伤胃肠以及肝肾。
注意: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1年8月10日 星期二

我的中医实习故事-104-慢性肝炎要治脾

我的中医实习故事-104-慢性肝炎要治脾



曾培杰 陈创涛 



104.慢性肝炎要治脾
很多慢性肝炎的病人,都是先出现脾胃功能不好,大便不成形或者拉稀,以及胃胀怕油腻,还容易疲劳短气,最后才出现肋胀、胁痛、口苦等肝胆方面的病症。

所以说,脾胃是肝的防线,同时治疗脾胃也是治疗肝脏的根本。

江老师用了一个超级形象的比喻说,肝属木,脾胃属土,树木即使再好,但你选择的土壤不好,照样难以生长好。所以想要把树木种好,就要在土壤上下功夫。

想要把肝调好,必须把脾胃固护好。为什么现在很多喝酒过度的人容易患肝炎?原来中医认为,酒是先伤脾胃的,俗话说,酒是穿肠毒药,生气才是最伤肝的,特别是既喝酒又发脾气,肝脏就会被折腾得够呛。

这个病人是做销售的,经常要陪客人去喝酒,刚开始他是喜欢喝,经常喝醉,后来开始讨厌酒了。当一个人不太想喝酒时,说明他脏腑已经不太行了,运化不过来。所以这人老是体倦乏力,怕吃油腻,稍微喝顿酒就拉肚子,胃口极差,于是他就去做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才发现是脂肪肝、慢性肝炎,于是他马上戒酒。

所以江老师经常笑着说,医院检查报告单是最好的戒酒令、戒烟令。肝炎的病人拿到报告单时,立马不喝酒了;肺癌的病人拿到报告单时,立马不抽烟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果很多事情能先料到,就不会造那么多过。

这病人到处喝中药,动则就是板蓝根、溪黄草、垂盆草、虎杖、田基黄等苦寒的药,因为一般人认为这些药能够消炎泻火,但一吃下去胃口全无,甚至一喝这药就觉得胃口泛清水,吃药都吃怕了,吃到饭都吃不香、吞不下。

有些医生就给他用香附、郁金、三棱、莪术、枳壳、厚朴等破气消积的药,以图把肝内的积气恶气赶出体外。但利剑虽好,若在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手中,却不能发挥它的功用。猛药虽然霸道,可是对于身体残破、脾虚力弱的人来说,没有力量去运化,反而成为双刃剑,耗伤正气,加重脾胃负担。所以这病人吃了,拉肚子更厉害,胃口更差。

这病人后来找到江老师。江老师一摸脉象沉细无力,沉主里,细为血虚阴伤无力,乃脾胃运化不足,气血鼓动没后劲,所以病人整个脸色灰白。

江老师说,现在很多治肝炎的医生都走入了误区,肝炎究竟是治肝还是消炎?炎症只是肝病的枝叶,肝功能问题才是根本。

肝是根植在脾土上面的,土肥地厚,木气才条达。土薄地贫,树木便会枯萎,难以旺盛。《伤寒论》里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四季脾旺不受邪。

于是江老师力排众议,独守脾胃开了黄芪六君子汤,也就是六君子汤加黄芪。还加进肾四味——菟丝子、枸杞子、补骨脂、淫羊藿。

奇怪,没有一味专门消炎、清肝胆湿热毒邪的药,都是在调理脾肾之本,而且黄芪还重用到80克,这样的方子一看就知道是治疗虚劳体弱的方,完全不像是治疗肝毒炎症的方。

江老师说,正胜则邪退。病人先吃了十剂,不单没有拉肚子、头晕、泛清水,相反,这些以前的病症通通因为吃了这汤药一扫而光。

病人食髓知味,感到有效后,吃完这汤药,立马回来复诊说,大夫,我吃你开的药觉得最舒服。以前觉得没胃口,现在有胃口了,以前整天觉得没力气、疲倦,容易拉肚子,现在通通没了。

江老师摸完脉象后说,关尺部稍有力量,效不更方。正如岳美中老先生说,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于是给这病人守方继续治疗,稍加了白芍、当归柔肝之品,以补肝体,纯粹是一派调五脏的药,根本没管它病邪有多么凶猛,转氨酶有多高。

江老师说,它自狠来它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人体健康与否,身体强壮与否,全凭脏腑那团真气,这团真气若充足流通,则百邪难侵,即张仲景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当然江老师不是单纯给这病人开开汤药就了事,而是交代这病人每天做五遍广播体操,而且做广播体操的速度不能像小孩子那么快,要像老人打太极那么慢,既能拉筋练骨,也能对流气血。

江老师认为运动是快通慢补,也就是说快节奏的运动是在迅速疏通脉道,而慢节奏的运动才能渐渐补益,固护身体。快节奏运动容易消耗体能,身体虚时就不能那么干,慢节奏运动能够补充元气,加强微循环,提高身体免疫力。

《黄帝内经》教人运动有个秘诀,就六个字,叫“微动四肢温衣”。也就是说动作要尽量小巧缓慢,因为过刚易折,过于快速霸道,反而容易导致本来虚弱的病人气脉拉伤而漏气,会更虚弱。

江老师总说,大动耗气,小动生气。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微动就像风吹杨柳一样,迎风飘飘,非常舒调。

江老师在调理脏腑方中,常加3克羌活,2克陈皮,令肝脾气机微动,肌表微循环加强,就像春风吹过来,能苏醒百草一样,让五脏都能泽被这股少阳之气。

病人吃药加运动疗法后,发现体质日强,病痛日减。两个月后,病人足足吃够六十付药,人由消瘦长壮了七八斤,气色非常好。病人去做检查,那些转氨酶、血脂全降了,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病毒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再肆意乱来。



從我的iPhone傳送

任何时刻,当你将注意力安住在往来于心中的一切,这就是禅修!

任何时刻,当你将注意力安住在往来于心中的一切,这就是禅修!



明就仁波切 

做你自己

我们必须认出自己的根本状态。
—— 措尼仁波切,《无牵挂的尊严》


佛陀曾说,只要让心如其本然地安住,就可以直接体验到心的本性。但是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这就要回溯一下前面所提到的将军运宝的故事了。在那则故事中,将军奉命在一天之内将国王的宝藏从旧王宫搬移到新王宫。你还记得他完成任务时既放松又满足的状态吗?当他洗完热水澡,坐在柔软的垫子上时,他的心完全平静下来了。虽然念头仍旧会冒出来,但他满足地让念头生起、消退,不执著任何一个念头,也不追逐任何一个念头。
你应该也曾经在完成漫长且艰苦的工作之后,有过类似的体验。无论是体力工作或是撰写报告、完成财务分析等脑力工作,完成时,你的身心会自然安住在一种快乐的疲劳中。

我们现在就来简短地练习一下如何“安住自心”。这其实不是禅修的练习,而是一种“无修”。这是非常古老的佛法修持,我父亲曾解释道,它会让我们放下必须达到某种目标或体验某种特别状态,而加诸自己的压力。在无修的练习中,我们只是观看发生的一切,完全不做任何干预;我们只是对探索内在的实验感兴趣的观察员,所以对实验结果的好坏不会患得患失。

当然,刚开始学习这个方法时,我还是个很有目的导向的孩子。每次坐下来禅修时,我都会期待有美好的经验。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开始抓到“只是安住”的窍门:只是观看,放下对结果的期待。

首先,以舒服的姿势坐下,保持脊椎挺直,身体放松,眼睛张开。当身体的姿势很舒适、很放松时,让你的心单纯地安住三分钟左右。让心放松,就像刚刚才完成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一样。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如念头或情绪生起、身体不适,或察觉声音或气味,或是心里一片空白,都别担心。任何发生的或没发生的,都是在安住自心时的部分经验。

现在,对心中的所有念头保持觉知,并安住在这样的觉性当中……
安住……

安住……

三分钟到了之后,问问自己,刚刚那个体验如何?别评判它,也别试图解释它,只要回顾刚刚所发生的一切,回顾你的感受就行了。你可能体验到短暂的平静或广阔开放的滋味,这非常好。或者,你也可能察觉到百万个不同的念头、感受和感官知觉,这也非常好。为什么?因为不管是哪一种情形,只要你当时对生起的想法或感受至少保持了些许的觉性,那么,你就已经直接瞥见了心的自然运作。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大秘密——任何时刻,当你将注意力安住在往来于心中的一切,这就是禅修;以这样的方式安住,就是体验本然心。
禅修跟日常生活中思考、情绪和感受历程的唯一差异,就在于你是否运用了单纯、赤裸的觉性。当你让心如其本然地安住,不追逐任何念头,不被任何情绪或感官知觉带走,这时觉性就会显现。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明白,禅修竟然这么简单,主要是因为它看起来如此平凡,而且跟我日常的感知习性如此接近,以至于我很少会停下来去认出它。就像我在巡回讲学中遇到的许多人一样,我自己以前也以为本然心一定是某种很特别的东西,跟我所经历的一切都不一样,或者更好。

就像大部分人一样,过去我也经常批判自己的经验,认为生活中来来去去的愤怒、焦虑、恐惧等念头都是坏的,是有负面作用的,或至少是跟本然寂静相互矛盾的。然而佛陀的教法以及这个无修练习的含意却是,若能让自己放轻松,心理上退一步,我们就能开始认识到,这种种念头不过是在海阔天空的心中来来去去的现象,而心就像虚空一样,无论其中发生什么,虚空根本不受干扰。

事实上,体验“本然寂静”比喝水还容易。想喝水的话,还得费一点功夫呢。你必须去拿杯子,把杯子靠到嘴边,再把杯子倾斜之后,水才能倒进你嘴里,然后还要把水吞下去,再把杯子放下来。可是,体验本然寂静根本不需要花这些力气;你只要让心安住在它本然的宽广开阔之中就行了,不需要特别的关注,也不需要特别的努力。

倘若不知为什么,你就是无法安住自己的心,这时你可以只是单纯地观察任何念头、感受或感官知觉的显现,停留了几秒,最后消融,于是你认出:“哦,这就是我心中在发生的……”

无论你身在何处、在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去认出自己的体验是很平常的,是你自心真实本质的自然呈现。倘若你不试图阻断心中念头的发生,而只是观察它,最后你会开始有一种稳定的放松感、一种无限的开阔感——这其实就是你的本然心,也就是那自然不受干扰、任由各种念头来来去去的背景。同时,你也唤醒了新的神经传导路径。当这些路径的连接愈来愈强、愈来愈深时,你就会愈来愈有能力接受每个瞬间从心中蜂拥而过的种种念头。无论有什么纷扰的念头生起,都只会变成激起本然寂静觉性的媒介,而这本然的寂静则包容并渗透、遍满这些念头,就好像虚空包裹并渗透遍满现象世界的每个粒子一样。

心的简介到这里告一段落。现在,我们要开始较深入地检验心的特性了。你也许会感到很纳闷,为什么我们必须更深入了解本然心,大概了解不就够了吗?我们可不可以直接跳到修持的部分?
这样说吧,当你在黑夜中开车,如果你手边有一张当地的地图,而不是只知道大概的方向,你是不是会感到比较安心?如果没有地图和路标的指引,你很可能会迷路,你可能会一直转错弯或开到岔路上,结果旅途变得比预定中更漫长且复杂:你很可能只是在原地绕圈子。当然,也许你最后还是会到达目的地,但是,如果你事先知道应该要怎么去,这趟旅程就会轻松很多。因此,你不妨把接下来的两章当作路线图,让它引领你更快到达目的地。
摘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從我的iPhone傳送

贪睡的比丘

贪睡的比丘

慈心之家 



佛陀常教导他的弟子们在学习佛法时要认真,要用心,绝不能懈怠、懒惰。大弟子都遵从佛陀的吩咐,勤奋修行,很多弟子因此得了道,证得了果位,消除了许多烦恼和痛苦。但是有一个比丘,就是不肯用功,每当别人在打坐修行时,他却呼呼大睡。他的师兄弟们劝了他好几次,他还是照样我行我素。

这个比丘最大的毛病就是嗜睡,每天吃饱就睡,睡觉时还将自己的房间关得死死的,一个人在房中蒙头大睡,别人怎么叫都叫不醒。

这天中午,嗜睡的比丘托钵乞食回来后,便回到自己的僧房倒头大睡。他这一睡就没有起来过,僧房中如雷的鼾声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第二天上午是佛陀为大众说法的日子。所有的弟子都来了,唯独缺那个嗜睡的比丘。

佛陀问:“那个爱睡觉的弟子怎么没有来呢?”

一个弟子急忙站起身来回答:“佛陀!他从昨天中午睡到现在还没有醒过来,我们怎么叫他都叫不醒。”

佛陀心中想起,这个爱睡觉的比丘从今天算起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了,如果让他这样在昏睡中死去的话,他是得不到善终的。佛陀非常怜悯他,所以先让弟子们诵读经文,自己带着阿难前往贪睡比丘的僧房去。

佛陀和阿难还没到,远远就听见雷鸣般的鼾声,一阵接着一阵,一阵高过一阵。推开房门后,鼾声更大了,那位比丘依然蜷缩在床上,睡得正香。

阿难先叫了几声,可是比丘毫无反应,依然睡着。后来佛陀走到比丘床前,用手指轻轻摇了摇比丘的身体,这个熟睡的比丘马上醒了过来。

比丘见到佛陀正站在自己面前,慈爱的俯视着他,急忙起身向佛陀顶礼,说道:“尊敬的佛陀,请原谅弟子无礼。”

佛陀告诉他说:“你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了,我不忍心见你在昏睡中死去而得不到正果,所以特地来叫醒你。”

这位比丘大吃一惊,他根本没想到自己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他又惊又怕,不知所措。

佛陀安慰他说:“这是你命中注定的事。好几世以前,你出家做比丘,却只知道吃和睡,从来不思维法义,也不遵守佛法戒律。因为没有种下任何福德,命终后投生成米虫,就这样过了五万年,然后又投生为田螺、蚌和树干中的蠹虫,前前后后各过了五万年。

你前身所投生过的生命都喜欢住在昏暗没有光亮的地方,而且非常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更特别的是这四种生命都喜欢睡觉,一睡就是一百多年,完全不懂得求上进。经历了二十万年,你才赎清前世的罪孽,所以今生能够投胎为人,并且出家做了比丘。

既然做了比丘就应该勤苦修行,认真钻研,弥补遗憾。没想到你又象二十万年前一样贪吃贪睡,为什么你总是睡不够呢?可别忘了二十万年前你的前身的结果呀。”

佛陀讲完这些话后,就停住了口。比丘听了佛陀的话,羞惭得满脸通红,连忙向佛陀表示忏悔,就在他深深自责、忏悔的时候,一切杂念都随之消除了,并且在最后的生命里修得了阿罗汉果。

我们的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人们常形容眨眼之间就过去了,一般人每天要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那么嗜睡的人,可能这一生没做几件大事情,大部份时间都在睡觉和做梦中度过了。人在世间几十年真的很快,如果不抓紧真的要后悔的。有的时候你觉得人生很漫长,可是你却不知道死神说不定哪一天就会降临?那时你想要做的事情,你应该完成的使命,你都没有很好的完成,甚至并没有为此而付出努力,多么痛悔也于事无补了,难道下一世真的要做睡虫吗?
         
嗜睡的比丘最后终于知道了要抓紧时间,不能再昏昏欲睡了。修行的人讲佛法修炼要勇猛精進的,一个昏昏欲睡的人又怎能象雄狮一样精進修炼呢?一个修炼人应该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少睡一点,多修炼一点,功到自然成。



從我的iPhone傳送

这就是不生病的秘密,胜读十年书!

这就是不生病的秘密,胜读十年书!

中国传统文化 

《黄帝内经》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养生,就是要赶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积极地进行预防。

如果平时不注意养生和保健,等到疾病发生再去医治,就为时已晚。

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预防重于治疗,养生重于吃药。

顺应天时,以古法养生,必定可以可远离疾病,益寿延年。

中医认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什么呢?形病。

疾病先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第二个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第三个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

很多人的病,其源头是某种很大的烦恼,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们无法解决的困惑。很多时候,病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面对、澄清、解决。

为什么儒、释、道这么重视“惭愧”、“反省”、“忏悔”,先得觉察到自己错了,才有“知非即离”的可能。

心念一转,神气也就转了,生命列车的方向也转了。

当一个人的身体有大病的时候,已经是生命列车的方向错了很久了。

但有一点一定要记得,信念随时有机会转回,信念一转,神气随时有机会修正。

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内心状态、身心感受无知无觉,却指望通过吃一把绿豆、几根虫草就能改变很多。

这个对简单轻灵的小鸡、小鸟还行,我们这么大、身心这么复杂的人,要靠它来改变,不那么容易。

除非你是非常干净的肉体、非常清净的心灵,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否则,一把绿豆是调不动你的,一包汤药也不太容易做到。

《黄帝内经》里有一段对话:“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黄帝问岐伯,当一个人形体破败了,气血也耗干了,治疗就很难见效,这是为什么啊?

“岐伯曰:神不使也。”

病人的神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医生也没有办法调动了。

黄帝接着问:什么是神不使呢?

岐伯回答:“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这段话大家慢慢玩味,为什么现在病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好治,可以从这里找原因。

一切的源头,在于无形的思想、精神,然后才有了能量,然后才化生为物质。

所有的病,或者说这个世界的开始,都是这么来的。

当一个人用自己的感受生活的时候,是从他的内心出发,原点是自己,没有错位。

现代人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去求一个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总是有很多远大的发展计划,一直思考,想得很遥远。

或者关注一个明星,念念不忘。不停地看这个看那个,或者不停地讲话,不停地做事。

我们以外物为原点,那就会失去对当下的自己和周围的感受。

这个状态在中医叫什么呢?是“形神分离”。

打坐安静的状态是什么呢?是《黄帝内经》说的“形与神俱”,或者“身心合一”。

现在讲营养,要吃得好,早上一个蛋,晚上一顿肉,对不对呢?

小时候我们都烧过炉子,炉火的大小决定了你应该往里面加多大的柴火,道理很简单吧?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吃的问题上就不明白这些道理呢?

你的炉火明明很小很弱了,已经没有什么消化力了,烟道也都堵住了,大便不通,汗也不出,也没运动,你还吃牛排,还喝牛奶,只会增加肥料和堵塞,把炉火压灭。

这些道理不需要通过学习医学知识就能明白,都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常识,要在生活当中去体会。

体会吃什么东西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有知有觉地去生活,吃了某个东西你感到不舒服,哪怕吃到第十次你才发现,也是有知有觉的开始。

合适自己才是最好的,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外在的统一标准。

所以,在生活中要养成用心的习惯,去感受自己、观察自己,然后至少知道:

一、吃了什么东西舒服,什么东西不舒服;
二、跟谁在一起舒服,跟谁在一起不舒服;
三、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会比较安心,或者反之,会睡不着、纠结和难过。

生活中时时刻刻留意观察自己,就可以时时刻刻调整自己,这是真正的养生。

《黄帝内经》对养生和养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恬淡虚无”,接近道家、佛家成就者的状态。

“恬”是安静、安然的意思,带着放松的、微微的甜美。

而电视剧里常见的大喜大悲是相对偏执、失中、失守的状态,不是一个平常的中和状态。

这个“恬”如果换成“甜”,即“甘”的意思,中药有一个原则叫做“甘以缓之”,意思是所有的药,只要是甜的,比如甘草,就能让人的精神、身体的运转,包括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及态度柔和、缓和起来。

现在很多病,源自缺乏“缓”。

比如:神经衰弱、焦虑症、躁郁综合征等,都是这个时代常见的,其实是大家陷入了一种太快、太急了的精神心理生活状态。

太急了,神就飘在外面,气机也浮动不定,既紧且乱,生理功能也就跟着失调了。

“淡”是什么意思呢?“不那么在意,无可无不可,都可以。”于是就有了很大的空间,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而不是有所期待,执着于目标,也没有想要控制局面。

所求所想的少一点,有为的习性轻一点。

佛法常说“自净其意”,儒家讲“思无邪”,道家说“为道日损”,都在讲要简单一些,朴素一些。

对身体差的人,我有个建议:不要学得太多太杂。

现在不少人身心疲惫,但学习热情很高,什么中医、国学、身心灵样样都不放过。

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都是意,意最好不要动得太多。当身体弱的时候,神气是不容易收住的。

从中医养生,从道家、佛家来说,修心都是第一位的,因为那个时候你的身体像电子天平一样敏感,一个想法涌动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南怀瑾老师的书里常常提到,打坐坐到比较细微的时候,你的一个念头,身体都会有变化,都会有感觉,那个时候自然就不敢乱动念了。乱想乱看就会不舒服。

人类的认知有两套模式:一是元神,另一个是识神(现代会用心或脑来指代)。

识神是逻辑思维、经验判断,偏于社会化,是由长期的后天教育、环境暗示、媒体引导,从外部世界加载而入,为“我”所用的认知模式。

“元神”是指本能和直觉,中国文化里常常提到的“心法”“悟性”,比如书画、古琴、中医、武术的高阶,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物我一体”,都是在直觉和本能的层面讲的。

《易经》里有一句话:“《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中国古代的圣贤认为,对于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真正认识,非思维所得,非有为可近,乃是当心灵处于寂然不动的状态,与天地宇宙相交感的时候,自然而通达一切。

通过传统的训练方法,静坐、站桩、太极……让我们慢慢学会不再过度依赖于五官和逻辑思维,用心直接就能体会当下的真实。

当你虚静放松,没有那么多念头、思想、情感、欲望、计划和各种烦心事涌动围绕时,自己的心就像一面相对干净的镜子。

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在那里,等着你来发现。

你每天面对这个世界,每天都体会到一点新的,体会到像童话里的那些画面:哎,太阳爷爷今天是很开心的,花儿向我微笑,有只蜜蜂飞过,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

静心体会自身己心,感受天地四季变化,花鸟鱼虫浮沉,意气神体互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明天都会过去的...

明天都会过去的...

慧律法师 

阿赖耶识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统统去过,哪一个人都当过牛,谁都下过地狱,我们因为生生世世都有死亡。所以我们对死亡恐惧,死亡这不好玩的游戏,环绕在生命的不幸就是死亡,谁都没有办法。
所以,当你对境界很爱很执著的时候,麻烦你用这个死亡来观照一下,当你很生气愤恨哪一个人的时候,你用无常法来观照一下,其实现在都是一种执著,明天都会过去的,你不要因为今天的太过无知,而造成明天的后悔,你今天对人家好你也是过一天,你今天害人你也要过一天,你今天痛恨别人、嫉妒别人,或者是说,你今天那个内心里面充满了烦恼你也过一天,你今天充满了情执,为了感情上的挫折,痛苦、烦恼得不得了,你还是要过一天。

明天太阳还是从东边起来,还是从西边下去,你一样接受无常法的支配,你这一念看不开除了自己痛苦以外,谁也不能解决你的痛苦跟烦恼,心的问题只有用心去解决,心灵上的缺陷只有心去解决,谁都帮不上忙,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念佛,可以,要先讲求放下,不记恨、不计较,远离这些小人,不要跟他们打交道,然后好好地来调整内在,造成不要让你的恨逗留一丝一毫,别人的侮辱、伤害、攻击,我们都当做这是我们的业报,我们逃不掉的。

我们今天如果病苦病得很厉害,我们也告诉自己说,我们前世业造得太重了,忍受一切的委屈,慢慢地培养圣胎,对于一切的境界你都可以忍受,对于一切的内在,你就让它无所住、无所逗留,这个人生多安祥多自在,宁可让对方赢我向他对不起而除掉烦恼,也不要为了输赢的观念拼命地跟对方吵架,吵得很不高兴结果你赢了,你赢得怎么样?

心脏病都快发作了,宁可不要赢活得很快乐,不要赢得很痛苦,要记住师父的话:宁可输。所以我如果跟某人吵架,我就说你赢,都是你赢,让你赢当做我输就好了,我输也没有损失什么,省得大费周章,这样的观念也许比较好一点,比较好一点,所以学这个唯识很伟大的、很伟大的,真的也很洒脱,宇宙天地万物没有一件事情,解释不通的。

--《唯识简介》(节选)



從我的iPhone傳送

记忆

记忆

慈诚罗珠堪布 


 编者按 

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其实人的记忆力非常强大。而且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

比如我之前在UCL的同事就发现,让人做一个简单的识别声音的任务,在声音中混杂一段1秒长的随机的、人造的噪音,重复播放几次,几分钟之后,人就能无意识的记住它。这么一段噪音,其实对于大脑根本没什么用,但大脑就是记住了,而且能记住至少两个月。记忆的形成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的时候发生的。

记忆是人类大脑储存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能力,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键在于人类大脑有卓越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大脑的长期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其中外显记忆包括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两部分。

语义记忆指对一般事实的概念性记忆,是一种客观性的知识,与个人经验无关,而情景记忆记录生活中所发生的特定事件,与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两种记忆共同帮助我们了解并回应周围的世界。

数十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存储于两部分相互独立的大脑区域。

该研究发现两种不同类型的长期记忆在大脑中有着共同的存储区域,并确认了额叶皮层能够对这些脑区进行认知控制,无论是对于神经基础研究和包括痴呆症在内的各种记忆障碍疾病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找到长期记忆的存储系统,可实现记忆数据库的检索和智能的信息知识管理,该发现有可能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开发提供思路。

以上文字选自网络

 现见本性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为什么藏传佛教的密宗非常重视梦的修法呢?在进入深度睡眠以后,虽然还没有停止阿赖耶识和我执,没有死亡那么寂静,但毕竟意识已经完全停止,利用这个机会修行,很容易现见本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回到这个层面,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感官、意识的世界中,很难不受意识的支配。

比如说,眼睛看到某物,然后把这个信息传递给意识,经过意识的分析、判断,最后得出结果,“好”、“坏”或者“肯定”、“否定”等等,这就决定了我们最后采取接纳还是抵抗的态度与行为。最深层次的意识,我们几乎用不上。
 
科学已经证实,大脑真正被开发利用的功能,只不过是精神世界功能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其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功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主要原因,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太少,没有充分开发出深藏不露的智慧。
 
  催眠术  

对普通人来说,死亡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对密宗修行人来说,死亡刚好是开发潜在闲置功能的大好时机。 

在死亡的时候,所有的意识活动处于停止状态,甚至连阿赖耶识都暂时中断。剩下来的,就是佛教中所讲的“如来藏”、“本来面目”或者“佛性”。在这种精神运动彻底归零的宁静状态中,“如来藏”自然而然会露出本来面目,故而很容易明心见性。就像空中乌云弥漫时,看不见湛蓝的天空。一旦风吹云散,自然可以看见蓝天一样。

催眠术的原理也与此相似:通过催眠,可以降低人的意识活动幅度,让人进入到半睡半醒的状态,之后通过心理暗示及潜意识沟通等方法,从而唤醒前世或今生儿时的回忆。如上幼儿园第一天时,老师和自己说了什么,父母是如何叮嘱自己的,穿了什么样的衣服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无法记起的事情,通过催眠的帮助,就可以开发潜在的记忆。

其实,佛教有一个更好的降低意识活动、开发内在潜能的方法,那就是禅定。在禅定的宁静状态中,可以改变身体结构,回忆前世,开发天眼等内在功能。所谓天眼,也即可以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远处的人或物,或极其细微的物质。

 气脉明点 

显宗的证悟也是这个途径,首先修寂止的修法,通过禅定让意识、杂念慢慢减少,然后在这个状态当中去证悟空性。因为只有在心非常平静的时候,才能证悟空性。 

密宗修气脉明点也是这个原理,因为气脉明点的修法可以达到死亡的效果。修禅定是通过非常温和的手段,逐渐让心平静下来。而气脉明点的修法,则是用强制性的手段断除杂念。无论如何,目的和效果都是一样——断除杂念、显现光明。

我们大家都知道,以前西方也存在着人类有灵魂与没有灵魂的两种观点。后来笛卡儿创立了二元论,人们就人云亦云地认为:人是肉体与灵魂的结合体。但这种学说在西方并没有成为主流思想。

 逻辑  

后来又诞生了神经科学,他们认为:因为在大脑的某些部分受到破坏之后,就会对意识产生影响,所以意识应当是从大脑中产生的。

很多人在听到这些宣传之后,都信以为真,继而使这种思想成为一种主流,其它思想又开始逐渐淡化。时至今日,很多人又对这种说法产生了怀疑。因为这种说法虽然可以解释某些方面的问题,但同时又出现了很多其根本不能解释的脑外记忆等生命奇迹。

关于世界与人生的种种解释就这样不断地推陈出新,却始终没有一种学说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这些证据是直观的感受,从世俗谛的角度而言则不可能被驳倒。佛所讲的理论就是不但有直接的感受,也有逻辑的推理。当然,这种逻辑不是普通的逻辑,而是佛教所特有的、极其深奥的逻辑。



從我的iPhone傳送

真正的般若,不是《心经》,而是……

真正的般若,不是《心经》,而是……

慈诚罗珠堪布 

修心的丨窍诀



无明的力量很强大,它不仅在这辈子欺骗了我们,而是生生世世都欺骗了我们,让我们流转轮回、不得安生。

从出生到现在的几十年中,我们所经历的喜怒哀乐,都像昨晚的梦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依处、没有支柱。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自己承担,亲戚不能分享,朋友无法分担。将来走的时候,也是孤苦伶仃地一人前行。所以,我们要自强、自立,不要依靠他人,要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心力。

金钱只能解决一些生存问题,但绝对不能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只有内心,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宰者。只要内心坚强,就没有无法战胜的困境。证悟空性,就是彻底的坚强。当心坚强到巅峰的时候,就成佛了,不再受任何贪嗔痴的影响。

贪嗔痴的来源不是外在,而是心的观念与执著。如果心不执著,则任何外面的东西都不会让我们产生贪嗔痴。如果内心执著了,贪嗔痴也会随之而来。

就像光线不好的时候,有人会把绳子当成蛇,本来绳子不是蛇,但我们的第六意识却把它当成蛇了。因为将绳子执著为蛇,对蛇的恐惧也接踵而至,恐惧的程度也与见到真实的蛇完全一样。

流转轮回的时候,为了不受苦,或是为了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一些幸福快乐,我们会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不要说世间法上的操持,单单在善法方面,我们也放弃了很多世间享乐,连更熬夜地念咒、打坐、供养、布施……修了无数苦行。但麦彭仁波切却在论典中给我们当头泼下一瓢凉水:在没有解决我执的根本性问题之前,做再多的事情,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应该放弃毫无内心觉知的表面善法,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为断除我执而闻思修行。

这就像在梦中梦见洪水来了,无论怎样在梦中修筑堤坝、抗洪救灾,累得气喘吁吁,都不如设法从梦中醒来一样。佛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才广转法轮,把世界的空性真相告诉大家,让大家从梦中苏醒。而积累世间福德,则犹如在梦里修堤坝,无论做再多的慈善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所以麦彭仁波切告诉我们,没有比修空性更重要的事情了。无明和智慧,就如同黑暗和光明是对立和矛盾的。以前我们心里只有无明,没有智慧,所以形成了这样的世界。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力争培养智慧,让智慧占上风,把无明彻底赶出去,这样一来,世界就转化为清净世界了。

学佛的方向不能错。所谓学佛就是学习、追求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哪怕生起一瞬间的空性智慧也是真正的学佛。如果只是为了人天福报而做一些世间善法,这都不是学佛,更不是佛教的核心。

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才是我们的核心。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是现证心的本性般若波罗蜜多。


我们不能认为,《心经》、《金刚经》、《般若十万颂》就是般若波罗蜜多,这些都叫文字般若波罗蜜多。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本体,是心的本性。在显宗第二转法轮的经典中,心的本性叫做空性;在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中,心的本性叫光明、如来藏;到了密宗的时候,则将第二转法轮的空性和第三转法轮的光明结合、双运,并称之为“基”。基、道、果当中的基,也叫做基续。

“基”意即基本,是无始以来存在的所有清净与不清净现象的基础。因为所有清净与不清净现象,都是从我们的内心当中显现出来的。空性和光明的结合体,是所有佛法中最殊胜的道。

虽然用语言可以分为光明和空性两个反体,但实际上光明即是空性,空性即是光明,二者是无法分开的。我们的世界,就安住在光明空性的虚幻当中。

从光明的角度来说


从光明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没有任何所知障与烦恼障。所有的障碍与念头都是突然间产生的,而不是心的本性。心的本性永远都是光明、清净、透明,不可思、不可言,就像虚空一样。

我们的语言只能这样说,我们的意识也只能这样思考。凡夫的言思永远摆脱不了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四边局限,所有的概念、烦恼以及稀奇古怪的见解,都是从这四个边上延伸出来的。



所以龙树菩萨在所有的中观论著中,什么也不承认,因为在四边的范围内不存在心的本性,其中的任何一个边,都是错误、戏论,都不符合事实。当真正证悟的时候,就会将四边彻底推翻。这种推翻,不是建立一个新的观点,而是打破所有观点。

宇宙世界、现实生活、恐怖的地狱以及大家都很羡慕的极乐世界,都是从不可言不可思的光明境界当中显现的,就像电影里面的图像、人物、风景,都是在银幕上出现的,除了银幕上面的图像以外,没有别的东西一样。

在根本没有证悟的人听来,这些话是有点不好理解,证悟以后才可以体会其中的真正含义。证悟空性以后,自然而然就会得到证悟的功德,也即佛的功德。从他空中观的角度来说,佛的法身所有的功德,现在就已经存在于我们心的本性当中,不需要去寻找,是常住不灭的。只是因为我们有烦恼,所以看不见。依靠证悟空性的智慧,就能显现法身功德,它的最终结果,就是成佛





從我的iPhone傳送

心态改变,果报就改变。

心态改变,果报就改变。

净界法师 

我们的生命都是自作自受,因为过去你的造作,创造了今生的果报;你今生的造作,又创造了来生的果报。那么这样的一个生命的等流,我们想要改变,你要先改变你的心态,改变你的心念。所以他的每一个度,都是在调整你的心态。布施呢,调整我们悭贪的心态,持戒呢,调整我们喜欢造作罪业的心态。忍辱呢,调整我们愤怒的心态。

心态的改变,果报就改变。在西方有一个谚语故事,它说有一个人他很想要知道天堂跟地狱有什么差别?那么他呢,先到地狱去看。哦!到了地狱大家在吃饭,每一个人筷子都很长很长,那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夹饭菜,夹到饭菜的时候,他抢这个饭菜的时候,他吃不到因为这个筷子太长,结果地狱的人都活得非常痛苦。那么这个人看到地狱以后,他感到非常悲哀,就离开了。他也改变不了他们。

那么他接下来就到了天堂,到天堂,大家在吃饭,那么筷子也是很长,但是大家吃得很快乐。他说为什么呢?同样筷子这么长,为什么吃得很快乐?哦,塬来天堂的众生是把筷子夹菜,是夹给别人,夹给别人,每一个人都吃得很快乐。
所以我们的心态决定我们的命运。你要是自私自利,你所招感的因缘,你所造作的行为,都是跟痛苦相应。你真实发起这种利他的心,你就招感功德。所以,真正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它的一个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那你的心态改变了,你的行为就改变,你的命运就改变。

我们一个人如果只设定目标,你不行动,在原地打转,那我敢保证你的过去的生命,就跟你现在的生命,未来的生命就完全画等号。你说我现在心态不改变,我未来会怎样?你不要去算命,我告诉你怎么样好了。你以前所受的痛苦,来生再完全再受一次。为什么呢?因为你因缘法没有改变,所以修行人,只有修行人他的过去不等于未来,因为他在调整。

一般人,我们可以这样讲一般人,一般没有学佛的人,他的生命就是不断的重覆,他的前生跟今生也差不了多少,今生跟来生也差不了多少。
--《摄大乘论》(节选)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

确诊癌症的她多活了30年!看她如何自救!

确诊癌症的她多活了30年!看她如何自救!

倪海厦汉唐学堂 今天
人生谷底想到自杀

三十年前,当我还在加拿大的多伦多研究所进修,正庆幸尚有一年,研究所的功课便可以结束时,竟被发现患了癌症。手术是确诊癌症的第二天,我工作机构的老板来看我。首先,说了一大篇他心里如何难过的客套话。然后告诉我:“很抱歉,请你马上辞职。”  

当我的男朋友也明显地疏远我时,我了解到,自己竟完全被孤立起来。我不但失去工作,已被社会遗弃,也被爱自己的人遗弃,而且,还被自己的健康所遗弃。我的生存价值几乎完全被否定掉。因此,我的情绪降到最低点,我想到自杀。

手术+放射性治疗,因为疗效不佳,经过一年多,仍然时好时坏地原地打转,癌并没有完全消失。最后只剩下化学治疗一个办法。当时的化疗,以目前的眼光看起来相当粗糙。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小板变得很少,不小心一碰,到处都会瘀青,如果内部大量出血,就可能致命。

与主治医师商量,是否可以暂时停止治疗,主治医师竟然不同意。在这种“吃药会出血致死,不吃药又会病死”的情形下,做病人的我的确非常为难。考虑再三,决定做个反叛的病人,自己把化学治疗停掉。现回想起来是当年的反叛救了自己。
  
丢掉药罐子调养身心  

直到回到国内,回到熟悉的环境,不但重新获得旧日友情的温暖,而且还很幸运地恢复了工作。这些转变,使我的情绪渐渐由消极转变为积极,癌虽然还在,我却渐渐学到如何与它和平相处,它并没有再发。可由于身体很孱弱,治疗后的副作用层出不穷,不断住院又出院,我也变成肚量很大的药罐子。 

一直到十多年前,因高烧两个星期不退而住进台大医院,经过诸多检查及会诊,医师宣布我第三度得了肺结核。当时我当然很沮丧,可是也只好乖乖认命,照医师的处方服药。服药第三天抽血检查,竟发现还因服抗结核药物而罹患了中毒性肝炎。于是我很自然地又反叛医命,停止服药。每天不是睡觉,就是静坐。经过一个月,再照胸部放射线检查,发现医师说的肺结核竟然不见了。 

这个发现让我了解,一个月前的肺结核应该是误诊,因为肺结核是不可能不吃药而在一个月内痊愈的。这个发现,让我不断深思,平白吃这么多药,却惹来一身副作用。我以后到底是会因癌症而死?还是因其他并发症而死?这次住院,让我下了决心,从此不再靠药物,果然从那以后,我没有再吞过任何一颗药丸,包括维他命。 

信念  
健康靠自己  
方法  
自我反省  

这次住院让我看到了西医的极限,我开始深思除了药物以外的方法,我也读了不少书,也去探讨甚至浅尝了不少民俗疗法,发现最根本的办法,还是靠自己,靠自己去做观念的修正与饮食生活的调整。经十多年努力,我发现我的想法是正确的,从此以后,我没有再住过院,近年来连感冒都很少了。  

观念的修正,其实就是自我反省。 

“我好好的,为什么会得癌症?”  

很多人一听到医师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都会显现出一副无辜的模样,希望用切、割、毒、杀等外来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会没来由地产生吗? 

世上绝对没有“好好的就突然生病”这种事情。  

以感冒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通常患者会说,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经一连熬了好几个通宵,有的说自己最近吹了冷风、淋了雨,有的则说工作的压力很大而常常头痛又失眠。事实上,诸如此类现象,都是导致感冒的因素,换句话说,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觉性够的话,自然能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标。 

以我的亲身经验为例,在加拿大念研究所时,所以会得癌症,同样是其来有自。首先,我天生怕冷,却选择到加拿大念书,基本上已经违反了健康的大原则。其次,为了负担家计,边念书、边工作;常常为了多省下一些钱寄回家里,以致于早、午餐都只吃一个三明治夹起司,到晚上才煮些面条并搭配超市冷冻的青豆及便宜的鸡胗、鸭胗。 

事后,我才明白,原来自己长时间吃进许多可怕、有害健康的食物。再加上老板对员工非常严苛,其身心承受的压力自然可想而知。在那段工作紧张、没有朋友,一天天重复著上班、下班及念书的日子中,健康情形自然每下愈况。还好,后来癌症救了我。让我有足够的理由离开那样的环境,找到生路。 

生病,不是细胞叛逆,是自己无知对细胞加压。 
 
其实,身体发生疾病,并不是细胞叛逆,违反了主人的命令,而是主人无知,拚命对细胞加压,却不知道早已超过细胞能容忍的限度,于是细胞只好应变。生病,不过是受不了委屈的细胞在喊救命的声音而已。 

如果把观念改一改,承认生病该由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心生惭愧而努力自我反省,并感恩不尽地以满心欢喜的心情看待自己的改变,尽量善待自己的细胞,努力不让它们受委屈。如有需要,再配合适当的医药治疗,那么,即使病况已经相当严重,仍有很大的痊愈空间。 

而且,不只癌症,得任何病即使治好了,不表示已完全痊愈。若不善加调整观念及生活、饮食,也可能再得病。我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位已治好的鼻咽癌病人,26年来癌症没再发,他去世后,其鼻咽组织仍看得到癌细胞,只是癌细胞被正常细胞包围著而已。所以,改善体内环境,使癌细胞没法生长,是个一辈子的功课,偷懒不得。 

调整饮食习惯改善体质  

调整饮食习惯是改善体质最直接而快速的方法。一般人的营养都是从嘴巴吃进去的。这是说,制造体内负责新陈代谢的每一个细胞的材料都是由饮食而来。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这么说: 

你就是由你吃下去的食物变成的。

所以,如果饮食中充满致癌性物质,日后又怎么可能不患癌症?食品添加物是另外一个使食物的品质发生改变的因素。因为食品添加物很多都是致癌物质,如果常吃加过工的食物,到底会同时吃进多少致癌物质,还真没有办法知道。 

饮食的量也会影响营养。过去贫穷的时代吃得不够,营养不良,当然会影响体质。现在经济情况良好,倒是吃得太多而造成营养不平衡,也累垮消化组织,引起所谓的文明病,像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症、糖尿病等等,使体质受到影响。 

针对这些情形,要做的饮食习惯改变,原则上是保持饮食平衡,不吃含有添加剂的食物,不吃腐败食物,不吃肉类,多吃蔬菜、水果。  

►五种癌一定要吃素  

我自己的例子是做瑜伽做到第5年时,只要一有任何肉类进到嘴巴,就会不自觉地吐出来,由于并没有任何宗教因素驱使我非吃素不可,因此我知道,面对这种情形,是肠胃要求我不要再吃这类食物了。 

一直到今天,吃素十多年,看著自己的身体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而愈来愈好后,每当遇到胃癌、大肠癌、子宫颈癌、乳癌及前列腺癌的患者时,我一定会力劝这些病友要改吃素食,至于其他癌症患者则可依照“四条腿的先不要吃,两条腿的慢慢戒,最后再从没有腿的著手”的原则,逐步改掉吃肉的习惯。 

至于为什么这五种癌友一定要吃素?因为子宫颈癌、乳癌及前列腺癌与荷尔蒙息息相关,而肉类不但含荷尔蒙多,而且也易转变为荷尔蒙,增加致癌因子。其实肠胃原本只需要谷物、蔬果,就足够达到新陈代谢的目的。一味地吃肉,只会增加肠胃的负荷,累积有害身体的不洁物罢了。 

►吃素不要奶蛋,一样健康  

又有人说吃素食时,需不需要喝牛奶、吃鸡蛋? 

我认为牛奶是养小牛的,不是养人的;至于鸡蛋原本是孵小鸡的,其实,一粒糙米就像鸡蛋一样是完整营养,多吃糙米与吃鸡蛋没有两样。或许有些人认为,不喝牛奶、不吃蛋,无法摄取足够的钙质,事实上,钙质并不一定要从蛋类和牛奶中摄取,一切有根的蔬菜基本上都含有钙质。 
 
运动是改变体质的根本办法

运动是改变体质最根本的办法。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本来就具有抵御外侵的毒物、或癌症的能力。只是,身体的内在环境和身体外的大环境都有过多有害的因素,使身体这种免疫能力发生障碍,疾病和癌症才不可避免地发生。

运动则可使身体内在环境的细胞,藉促进血液循环,以带动氧气和营养,反过来又使细胞增加活力。因此,人体的免疫力便能增加。  

病后,我开始做的运动是爬山。我说的爬山,并不真是爬高山,只是在那些有产业道路的小山走走。那时,凭良心说,我并不喜欢爬山。我参加爬山,可以说是被我丈夫强迫的。每个星期日,他早就把背包、干粮、水壶准备好了,然后把我拉起来上路。因为我的身体太过虚弱,爬那样的山对我仍是件苦事。

治疗后我的血液循环很差,手脚常都冰冷,爬山时别人一爬就出汗,我却要爬了半天身体才会热,如果有风,则反而越走越冷,很受不了。 

尽管这样,我爬山时走时停,但时间累积下来,我还是尝到了它给我的好处,我的健康竟然缓缓地进步。

经过不断磨练,而今,我的爬山和走路的本领,已越来越有进步。过去,走短短的路便要流泪,甚至大病一场。现在,体力增加了,走二十公里路已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过一天走四十公里的纪录。

两年前,我改变了工作环境,每天早上先爬山,然后回家洗个澡才去上班,现在看到我的人,都说我比以前健康,我则会加上一句:“天天爬山,明年会更好。”  

补充氧气,癌细胞会回归正常  

在实验室养癌细胞,如果加氧,癌细胞就养不好,如果加二氧化碳,癌细胞就养得很好。这表示,我们自己把体内环境弄到缺氧,细胞才无可奈何变成癌细胞来适应环境,如果把环境里的缺氧因素删掉,补充氧份,其实癌细胞是会回归正常的。

30年来,我看过无数病人,那些肯听我话去爬山,甚至天天爬山的人,身体的改善都很明显。现在,每当我透过显微镜看到病人或友人的细胞显出缺氧的状况时,我都会提醒对方:“你的细胞缺氧,看起来很累,赶快去爬山。”  

除了爬山、走路、慢跑以外,我也曾花不少的时间做瑜伽、气功和静坐的锻炼。那些锻炼,开始时,什么成绩都看不到,可是久了以后,身体还是在改善。不过,一般瑜伽老师不是要求学生“再弯一点,再弯一点”,就是以极快的速度教学。事实上,瑜伽要做得好,慢及足够的热身运动是不可少的两大要件。就像我自己就曾花了一个小时学“摊尸式”;花两年的时间学热身运动,结果,身体不但愈来愈健康,感觉也较以往灵敏许多。 

笑、不生气、正面看、放松
这四招可让您多活30年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要克服病魔,还必须从心理层面下手,像笑、不生气及以正面态度看待一切事情,还有学习放松,即是我这么多年来能降服疾病的一大原因。

►学习笑是一项很特别的功课  

因为我知道,笑的时候,尤其是大笑的时候,身体内的细胞是放松的。细胞只有在完全放松的时候,才能圆圆润润,充满活力,足以应付外侮。

刚开始学笑时,其实不是真心想笑,而是勉强去把嘴巴拉成笑的样子,可是久而久之,心里自然会加以配合,真的变得成天都开开心心的样子。得到癌症以后,学笑便成为我的生活课题之一。 

有一次,一位病人眉头深锁地来找我,我看到她郁郁寡欢的样子,便问陪同母亲前来的小女孩,“你妈妈怕不怕痒?”小女孩说“怕痒。”于是,我稍稍地告诉女孩,“以后妈妈躺在床上的时候,你就搔她痒。”结果,这位母亲在每天大笑一回的情形下,慢慢地纡解了深锁的眉头。

►恭喜病人得癌症  

持正面的态度对疾病的疗效有极大的影响。像我得癌前期,由于挫折连连,对人生、前途无信心,疗效不彰。但得癌后期,由于对人生、前途恢复信心,虽然没有治疗,身体却反而慢慢好起来。因此,自从我的健康进步了以后,除了我的专业,我最乐意做的一件事便是为癌症病人打气。

每当一个垂头丧气,以为末日将至的癌症病人,被介绍来看我以后,往往经过一番疑问的解释,尤其当他看到我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朝气蓬勃地站在他的面前,他的信心便很容易地建立起来。于是,这个垂著头,苦著脸进来的病人,结果,却能昂起头,脸上充满笑意地踏出我的办公室。 

我做的事并不是显露奇迹。只是,我让那些癌症病人看到‘希望’,让他们的情绪,能很快从消极变为积极。甚至有癌症患者来找我时,我会说“恭喜你得癌症”,对方一听,自然会觉得莫名其妙,我解释,“假如你不得癌症,怎么会改变饮食习惯?怎么会开始运动?又怎么会学笑呢?再说,从今天开始,你的生活会一天天地变好、一天天地有品质,这样一来,怎么会不值得恭喜?”

于是,对方一听,果然对自己罹病的情形释怀了许多。待患者情绪比较平稳地,要离开时,我又会说,“再恭喜你一次。”对方一听,又是一头雾水,“既然之前已经恭喜了,有什么事还值得再恭喜一次?”这时,我会不疾不徐地回答,“我把三十年来对抗癌症的养生经验一下子交给你,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恭喜的事?”就这样,对方带著饱满、知足的感觉离开。

►善用“多赚30年的法宝”  

如果凡事从正面思考,事事会变得非常美好;反之,凡事都从负面思考,事事都变得相当糟糕。就像我先生为了我好,毅然决然地把家里的电话线拔掉,以免我下了班后,还要接听一大堆电话,虽然这似乎对我有些不方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够安安静静地利用下班时间做瑜伽、运动,对身体不是反而有很大的帮助吗?再说,真有什么重要的事,隔天打到办公室就可以了,何须挂碍在心? 

►放松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却是最困难的

因为放松要从心做起。心真的放松,身体的细胞才能松。而心要放松,必须放下很多现世间的价值观,包括名、利、情......等。

当年,医生宣判我只有六个月的生命,如今,我认为自己“多赚了三十多年”。为何如此?笑、不生气及正面看事情、学放松应该是重要的法宝! 
改得越多好得越快  

这些年来,我不但看了不少癌症病人,更与其中一部份病人变成朋友。我们发觉,活得超长及活得越有声有色的人,往往都是勇于自省,及坚持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

“改得越多,改得越彻底,好得越快。”已经成了我们的原则。 

自我反省乃至身体力行,只要坚持,这些事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困难,而且,如果继续坚持下去,所有疾病,甚至癌症,都会自动让步,让健康的细胞抬头。 

生命的长短,我们无法决定,但生活的品质,却是可以改善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太极入门法(真太极)

太极入门法(真太极)

岐伯有道 

太极拳经典拳论及论文推荐太极拳论说腰为主宰,主宰是要有主动性;有控制能力的。不能是被动的作为支点或轴,这点很多拳友不很明白。

所以我不太主张用放松这个词,松开应该比较好,全身由腰控制使至松开,这样一定会尝试到触之而灵动的感受,这实际是入太极之径,懂劲之门。
 
章鱼无骨,八爪却能无微不至,力大无穷。显然可以说明力量来之高度的控制力,而不是支撑或杠杆力。三寸嫩芽是指你通过全身挺在腰上的运动,渐渐会发现形成一个能指挥全身的灵动的一段,位于命门下。
 
若真能如此,内家拳有望了。腰的感觉是此段腰间将全身拎空之感,时时不能丢失。练拳不论弓腿坐腿都不能坐实。腿坐实就是腰泄劲的表现,设想此时安有灵动之趣?腰挺时应该是灵动的挺,不求挺实之挺。牙紧应是此病。
 
杨老先生早年的照片,尚在练功阶段,非常可贵,因为一般拳家不会将尚未成功的照片资料公开,但其中的练拳痕迹反而明显。看此杨老照片,身形挺拔,要旨是在挺拔中渐渐松开才是功夫,决不能去尝试缩小的去松,再看杨老挺腰如沙场将军态,这些都是初练者必须注意的。气聚于顶是一病,表现为下僵上满与轻灵相反。
 
纵之于膝是在蓄势之后放劲之时膝在腰的指挥下的一种配合。决不是以膝之踨来指挥腰之发。切记!腰不拎是不可能松胯的,腰拎起时,胯之下松沉,才能使腰胯之间松开而不使腰受牵制而失中正。挺腰一定是先向前,有成后拎腰,如杨老照片。向后鼓外面说得很多,不知依据是什么,我认为是错的,并且误了许多人。
 
真腰未生之前,及已生之后是已生而力不充之时,还不能完全靠此腰使全身通透,需要用挺掌和坐腕相助使全身松开。而当腰力已充就必须将掌松开,若不能也是一病。真腰生成初在命门下一段,此时命门之下与整个腰是直的,不受胯之牵制,真腰生起当威力更大,自觉如沙场上将,对敌如入草稿之兵甚对。若腰力已充可不挺掌,但腰力充也甚难,望不要自己轻许。
 
一般练太极拳容易将松与软相混,筋骨拉开才能使内部松开和流动,而在软的状态也是不流通的,且泄软的状态是不能练成知觉反应。挺腰先在命门处一截。松是在劲力拉开的状态下,使里面通透的状态,所以是决不矛盾的。里面有不通透处,通过挺腰和拎腰使他渐渐通透。所以松是拎松不是放松。

练拳时脚趾冰冷是体质寒性的缘故,身上寒气甚重,练拳时就会有此现象,有的是脚冷,有的是手冷各有不同,你必须停食冷饮、大闸蟹等寒物。练拳量要增大,必须大汗。肩、胸口等处僵劲明显,要把这些僵劲通过腰把他拎松,使里面先有松动感,渐渐会完全化开,只要全身化开,方能谈整劲和周身一家。
 


沾是引,是方法;粘是带动,是内劲。过去我们练拳老师就要求禁食寒物及烟酒。腰力充沛是无止境的,至少浑身无处不在腰的照顾中和指挥中,且能不费力,不着意。心一动浑身上下包括极细微处无不自然而动,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拎腰只求能将全身拎松,不要管这么多,上下一线是练成真腰一段后渐渐长成的,不是能摆成的。练拳早期一定要户外进行,桩要低一点,要有运动量,功夫是不能打折的。练拳时间长短都是要自然,不要强求,早期乱划会较快,有些意境身体跟不上会较慢,身心纯熟后会快些。各人境界不同不必强求。
 
在腰能做主宰的前提下尽量要低一些。练拳的过程是强度和均匀互进的过程,当腰能将全身拎空成均匀后,再放低架子打破均匀再练均匀,要渐渐而至。唯不可降低要求以求架低,也不可尖裆一定要开胯圆裆。站桩和练拳一样要挺腰,开胯圆裆,拎松全身,纯熟后再在运动中锻炼不丢失就是拳架,唯站桩是催长功力的一种好方法。"五趾抓地,气通涌泉",这还是腰不能做主宰的表现,当你练之脚如生在腰上时会如腰在空中而立两脚微踏于地。
 
练完一套拳呼吸应该更加深长,喘气应该不会。练拳速度快慢按程度不同而不同,应顺其自然。转换是指一切的变换,折叠是方法。后天呼吸在于鼻,应该深长,但同时口要放松,因为蓄发之间鼻之息不足以吐纳必借于口,不然易结气于胸。可明白儒家浩然之气而入门更好。最好是明白佛法本意后返观太极之理则更好,但佛法无明理之人指路极易错路。实际上太极拳之开合不能从某一处练起,必须全身一开合,功夫练到细微处,浑身上下处处都开合,若无开合处必是僵劲未化。挺腰时要有空灵之意,尽量不要挺死,多用精神少用骨肉。周身一家一定要如液体状决不是软布一块状。

 
我练拳是从师门24桩入门。每次站桩若高桩应该30分钟以上,若低桩就要到支持不住为止。每天至少3次。憋气不对,憋气就是在胸口,这时应该是腹式呼吸,不是屏气。站桩时要穿平底布鞋,不要穿有跟之皮鞋,挺腰,两腿要挂在腰上,不要全身放松下沉。要找如踏空中的感觉。是圆裆不是撑裆腰能灵动已经脱离了脊椎的骨肉范围,以后应该体会他一呼一息一吞一吐(不是流动)能带动全身吞吐蓄发,一转一化无不是他主宰,假以时间一定会练成知己的功夫,知人的功夫就必须明太极的哲学之理,并有所相应才能练得。不过知己的功夫是第一关。
 
以心行气是要用心不用识,识是以思想分别为体,心是遇境直接生起,此点我认为是能否在太极上登堂入室的关键。可是不太易懂。拎起腰脊是以腰拎起全身的状态,并非拎腰一段之意。蓄劲时顺时针转,发劲时逆时针转。腰与丹田是主宰和宾辅的关系,有腰无丹田难得大用,有丹田无腰如三岁童儿舞大锤,且腰成如鼎火,是练精化气的成因,然后知直养而丹田自会有成。要先练腰,有腰以后丹田之气方能入骨,无腰的丹田满则易泄,难以升华。敛气入骨和佛家白骨观不同,实际上敛气于骨并非真的敛在物质的骨头里,实际上就是提起精神,接劲时用心(不是脑识思想)听的状态,以求将身运化成精神的一部分。佛家白骨观是为欲重之众生而起一方便观想,是断习气之良药,不是世间法可比较。

 
神气为主就可以说是内家拳了,实际上和什么动作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所以练陈式当然可以这样练,若按我说的那样去站桩,什么桩都是可以的,不过我还是建议站中低桩。蓄劲时顺转,发劲时逆转这在腰能指挥全身后必须的一个锻炼内容,实际上中间还有一个S调头,使蓄劲时顺转鼓荡而开,至对方落空时我劲方为蓄成。S调头后逆转神气相会而合。能合之劲成倍于不合之劲。
 
功夫成后,此过程渐渐淡化,终归无形。但无形之中一样也不缺。就是至一触而发也不出此。定步推手决不是打轮,绷、捋、挤、按要认真,此四处是最难保持在太极的原理下完成的。此关一过自然能应付散推,要记住千变万化都是从规矩中化来的,不是学来的,但规矩一定要明师教,规矩一错,背道而驰。拳架所练成的习惯在推手及散手中实践,不自在处,问题必在拳架,这要过来人常在身边指点。力由脊发,实际上是由能指挥全身的中线,此线是借脊集气而成,成后自然能拎空全身,主宰全身。两腿是被中线(腰)拎着,不是身体放在脚上,劲是由脚升起不是从脚撑起。平时练拳千万不要坐死在腿脚上,一借地,就腰不作主宰了。但腰拎又不能将身体拎硬,要像在游泳时,两脚不能踏实,腰自然控制全身。
 
久久自然腰为主宰,人也有腾挪之意。自然步随身换,心动而身不灵,必是腰的能力未充。但腰力又决不是腰的力量,时指腰对全身的控制力。实在太难口述,先理解试试,希望不要弄错。这个对了,就有希望了。不然练个十年还不如练三年摔交或拳击。真正内家入门,一日千里,懒懒的练也比别的方法努力的练要快,这才叫好的方法,不然内家好在哪里?得此坐着和空中都能发力自如无有疑惑了。打人能跋根这在实力悬殊的状态下,有很多人会表现出来,但是否是和神气一动,彼如弹丸而出,是质的区别还是量的区别?若是量的差别那你离内家不远;若虽能将人跋根击出,但仍很吃力,胸口若憋不畅,浑身力量不通透,那最多是撞击劲,离内家拳尚远。我的前辈师长有一句话:太极借天不借地,借地始终艺不高。腰是向前微挺而拎起,不是后凸。
 
拎腰只能是命门之下一段约一寸,拎至浑身轻灵状,过分就反而身体变硬。中气不能提上檀中穴。对的感觉是如人可踏于空中,身形自在,肢体如白云,心意如秋风,心动身自随。不应是头重脚轻而失控状。实际上太极拳发人用跋根两字很不妥,应该是在擎;引之中对方已经落空,发放之时哪里还有根可拔?若对方未起根而要硬打,已犯顶抗之病。练拳先要体会人我天地为一体的状态,这样慢慢会体会到人与万物相容而轻,但腾起之中自然有沉厚之意,不是先下钻再弹起的状态。这就是借天不借地的开始。
 
S调头之事,应该是练至腰为主宰,命门之下一段能擎起全身后,练习神气调度的方法,可能必须口传方妥,说出来要搞错的。且有了S就是有了8字调头,没有两种,千万练拳不要复杂化。如未到腰为主宰的地步,S调头只是扭腰而已,当然也可练,只是没有实质作用熏陶而已。普通的可说是对方落空时,就是我调头处。练拳必须以腰为主宰,其他都是工具而已。
 
四正手必须按规矩合起来练,实际上绷、捋、挤、按四手是在四正之中清清楚楚的,哪像外面的打圈?真是哭笑不得!不过电视上教拳的也常是错的,最好请一个正统的老师教一下四正手,这个还是很重要的。身体的感觉各不一样,完全不理也是不可能的,但一去追逐就会走上歧途,最好的方法是注意根本的原则,了知一切觉受都是过程,不要有稀奇感,也不要追逐体味。这样就比较好一点。(本文完)



從我的iPhone傳送

算命算不准,算准了也不一定好。

算命算不准,算准了也不一定好。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 

算命算不准,算准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我们佛弟子经常也不要算命,算命不一定算得准,因为我们的命是可以改变的,前世带来的命通过今生今世的修行可以改变。通过今生今世造的善恶业也可以改变。有些人前世带来的命很差,但通过今生今世的修行,好好积福报,可以改变得非常好。那有些人前世带来的命很好,但今生今世造了大的业障,也可以改变到很差。所以这个算命算不准,算准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很多事情还没顺利,说出来会有障碍。        

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天机不可泄露”,天机泄露了就是不好的。你本来要做一件事情,这个事情是顺顺利利的,谁都不知道,算命的人或者有小神通的人给你算出来了之后,他给你讲你会顺顺利利的,如何如何,这个消息就是泄露了,泄露了以后天子魔也知道了,你的冤亲债主都知道了,知道了之后,他们会想办法来障碍你的事情。

所以“天机不可泄露”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做很多事情顺利的这一块就不要说出来。你顺利了就知道了就可以了,还没顺利,你说出来救会有障碍的。那很多事情不顺利的那一种,你说出来了问题也不大。

通常不要在其他一般人面前算命。       

但这个里面还要知道有一件事情,在大菩萨们,大成就者,或者是护法神面前抽抽签,这种有魔障的话,护法神自然会除掉的,这个有点不一样。那大成就者,他给你算一下,那这个有什么问题,他也能除掉的,那我们一般的人就除不了这个魔障,所以就通常不要在其他的一般人的面前算命,这个很重要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