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日 星期二

你不用反应和作用去喂养头脑。

你不用反应和作用去喂养头脑。

杨定一 


你不再透过反应和作用去喂养头脑,不知不觉,它也就消失了。或者,更正确的表达是--头脑被整体吸收掉了,融化了,好像起不了作用。最多是你需要就用,不需要就不用。头脑本身倒是不需要随时浮出来,像过去一样,变成你的主人。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普巴扎西仁波切:現世生活很快樂為什麼還要希求解脫

普巴扎西仁波切:現世生活很快樂為什麼還要希求解脫


以前有一位漢地的居士對我說,雖然他作為一個佛教徒,已經聽聞了很多教言,並且也覺得歷代高僧大德的這些教言非常有道理,內心也很認同,但有時候他還是有些不明白,佛教提倡大家都要求往生,今生就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他一直覺得人間挺快樂,自己的生活也很幸福,因此對他而言,他的生活就已經像西方極樂世界一般自在了,為什麼還要去希求解脫呢?


我觀察了一下向我提出這個疑問的居士,他看起來生活中的物質條件和家庭氛圍應該都挺不錯的樣子。我想如果他來自乞丐家庭的話,可能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因為對生活窘迫的人而言,人間的生活還是非常痛苦的。


於是,我就對他說,類似這樣的疑問,現前很多人都有。雖然大家在一生當中也曾遭受過痛苦,但是這些恐懼和煩惱都已經過去,現前大多數時間都是在享受快樂,時時都沉浸在生活的喜悅之中,為什麼此時我們還要去尋找西方極樂世界,去希求解脫呢?這樣的疑問不僅現在人有,在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時代也是具有的。


例如《普賢上師言教》中提到佛陀度化他的弟弟難陀的公案。當時難陀尊者生活條件優越,也非常貪戀他的妻子,覺得人間的生活已經非常圓滿了,因此無法生起希求解脫之心。佛陀在觀待因緣成熟後,示現神通讓他現量感受到了天界和地獄的區別,他才最終知道貪執輪回無有絲毫意義,從而生起真實的出離之心。

正如難陀尊者這個公案一般,我們覺得人間非常快樂,一切似乎都很圓滿愜意,但這只是站在自己立場之中的一種感受而已,而這種感受就如同井底之蛙一般淺薄。當青蛙在井底的時候,覺得天空只有井口一般大小,而到了外面,它才終於知道天空到底有多大。


因此現前站在自己小小的空間之中去感受,總覺得自己已經是最快樂的人。但若要把目光放得廣大長遠一點就會知道,我們現前所遭受的痛苦有多麼大。所以對修行者而言,必須要認識到輪回之過患,對輪回不能有絲毫貪戀。這一點必須時時銘記心中。


☆ 世出世間快樂和痛苦的差異


世間人和出世間人都在追求快樂,兩者追求的快樂有什麼不同呢?


世間人常常以快樂開幕而以痛苦告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即便他認為他的人生很快樂,但是實際當中,享受這種快樂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因此他在尋找暫時快樂的同時,也遭受著極大的痛苦。況且,為追求世間快樂,往往造下惡業,即便在享受快樂之時,也是未來遭受痛苦之因。因此,對世間人而言,最終的結果不用所言,一定是痛苦的。


作為出世間的修行人卻以痛苦開始,而以快樂謝幕。這又怎麼理解呢?我們先來看一下,所謂的痛苦是什麼?這個痛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種苦行。由於凡夫習氣煩惱沉重的緣故,當我們要完全斷絕習氣煩惱,乃至不隨順往昔的意願而行走的時候,就會發現,修行是一門苦行。因為當你自己想怎麼樣卻不能這麼做的時候,你需要和這個習氣抗爭,這對修行人來說就是一門苦行。比如說當你每天早上想睡覺卻不能繼續睡覺、放逸,必須要起床精進修法的時候,對你來說,他可能就是一門苦行。


也許你會覺得,往昔沒有修法之前,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由於現前學習佛法,行為就要開始做取捨,惡行必須要禁止。由於習氣煩惱沉重的緣故,總覺得很多地方並不是像我往昔一般自由,不像往昔一般可以為所欲為。的確如此,從調伏的角度當中來說,他是一門苦行。以前我們心裡想什麼就讓他想什麼,但現前卻不能繼續由著他自由散漫,需要尋找一些取捨之法,乃至還要知道很多轉為道用之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他是一門苦行之道。但這裡要明白的是,作為出世間行者,雖然初次開始是苦行,但最終得到的結果卻是快樂的。

我們都知道,無論世間人還是出世間修行者,他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得到幸福和快樂,在這一點之上是一致的。但是世間人的眼光並不能看得很遠。他們僅僅為了得到他們所認為的快樂而造下無邊痛苦之因。這個快樂是短暫的,但結果卻是繼續長久地輪回漂泊。所以他們以快樂開始卻以痛苦告終。


相反,修學佛法的弟子初次開始進入佛門的時候,不再繼續隨著自己的習氣而飄動,當自己和無始以來的習氣做鬥爭時,就會覺得修行的確是一門苦行。所以我們可以說修行者以痛苦開幕。但通過聞法我們已經知道,產生一切痛苦之根源乃是業及煩惱。由於修行者時時都在調伏著自己的內心,所以當把業及煩惱的根源從內心當中消除,最終得到的就是永恆不變的快樂。

因此,雖然世出世間人所追求的目標都是快樂,但卻有著天壤之別。世間人並不知道獲得快樂之根源是什麼,因此僅僅依靠現前所具備的一種智慧去追求這樣的果報,即便能暫時滿足,但最終趨向還是痛苦。而作為一個修行之者,初次開始進入佛門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要獲得永恆不變的快樂,必須要斷絕痛苦之根源,調伏自己的內心,如此才能斷絕痛苦,最終能得到永恆不變的快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獲得解脫。所以同樣是追求快樂,世間人和修行者之間卻有著天壤之別。這些道理都要銘記心中。


☆ 趣入佛門之目的乃為了三世之快樂


言及趣入佛門之目的,諸多佛教信眾往往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言雖然不謬,然若細緻追問,有些行者將西方極樂世界安立於具體方位的遙遠他方,將往生僅僅理解為下一世的幸福時光,似乎修學佛法只為消極等待遙不可測的來生。故難免心生疑惑:為了不可知的未來,值得今生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嗎?吾等需知,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乃佛教之宗旨。因此,西方極樂世界非為遙遠之外境,而在自心。內心清淨之時,不僅今生快樂、臨終自在,獲得未來恒久的幸福!更能救度無量眾生獲得佛果。如是三世之快樂方為趣入佛門之目的。細緻觀待,世間人僅為了自己和家人今生暫時的快樂尚殫精竭慮、窮其一生心血,如今為了自他生生世世之快樂,還有什麼代價不值得付出呢?


☆ 世間快樂與出世間大樂


譬如世人終日勤作世間事業,追求幻滅無常之世間快樂;而希求永恆安樂的修法者,拋棄世間一切貪執,精進修心以獲大樂,二者追求快樂之願望雖然一致,但發心及追求快樂之方便卻截然不同。世間的快樂稍縱即逝,不能徹底脫離痛苦。出世間修行者誓拔眾苦之根,於根本處調伏煩惱,終獲永恆大樂。然未達究竟之前,大樂仍有次第,如五道十地之過程,圓滿之時即為究竟大樂。獲此大樂之時,不僅己身得度,眾生亦隨脫苦海。若以數喻,一人即生成就,其身上他相續之十萬眾生和中陰界有緣之三千眾生,均會同時成佛。此乃世間快樂與出世間大樂之差異。


——普巴扎西仁波切

把握第二念,成败的关键!

把握第二念,成败的关键!


净界 法師


你看宋朝的苏东坡居士。苏东坡居士跟佛印禅师有很多的对话,我们讲其中一个。苏东坡在江北做官时,他平常忙完公务的时候很喜欢打坐。他有一天打坐很相应,出定以后,就写了四句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尤其是后面那两句话,他觉得非常满意,他的心安住空性,不随妄转,八风吹不动。当然那个时候,因为苏东坡是被贬官,他以此来自我鼓励。

写完以后他就叫侍者,赶紧拿这个偈颂到江南金山寺给佛印禅师看。他说:“你要让佛印禅师给我批注了以后,赶紧拿回来。”结果佛印禅师批了两个字叫“放屁”。拿回来一看,苏东坡就火了。他说:“我这样尊重你,把我的偈颂给你参考,你居然对我如此无礼!”那么当下就领着侍者坐船到了金山寺,要去跟佛印禅师理论。佛印禅师这个时候已经把房门关了,写了一个“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但是苏东坡也不简单,他看了以后马上自我反省,非常惭愧!回去继续用功。

所以苏东坡第一念看到“放屁”的时候,他是受到刺激了,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那种刺激能够让他从江北一直坐船到江南。但是十信位的菩萨毕竟他是在做功课的,跟一般凡夫还不太一样,他只有第一念的失念,等到他静下心来以后,他的善根那个观照力活动的时候,他马上会自我调伏。

所以我们一个资粮位菩萨,讲实在话,我们现在没办法培养第一念的正念,没办法,真的做不到。但是我们要求启动第二念的正念,至少你要把握第二念,这是一个成败的关键!第二念启动的关键就在“胜解力”了。

其实在判教当中,在十信跟十住的过程中间,在唯识学多一个胜解行地,就是在讲这个第二念的力量。你必须对于空假中三观的智慧,要产生坚定不移的理解。虽然你理观薄弱,虽然你禁不起外境的刺激,但是你对佛法的空、假、中的真理,有很深刻的体验。你有本事在你失去了正念以后,很快地自我恢复,你要有一种自我恢复的力量。不必别人劝谏,也不用别人鼓励,自己的系统产生一种反转的力量,自调自省,这个叫作胜解行地。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中医之妙,尽在“八法”!

中医之妙,尽在“八法”!

艾御享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一法之中, 八法备焉; 八法之中, 百法备焉。



中医内治“八法”,是清代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于治法的归类总结而来的。程氏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源,从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可见,八法制定是以八纲辨证为依据的。
现在中医使用的治病方法,很多都是从这八法演变而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如临证中,医家运用得当,把握分寸,勿使太过或不及,病焉有不去之理?反之不当,也皆能伤正。若按蒲辅周先生的名言则是:“汗而勿伤、下而勿损、、温而勿燥、寒而勿凝、消而勿伐、补而勿滞、和而勿泛、吐而勿缓。”具体分述如下。

汗法:汗而勿伤-代表方剂《麻黄汤》
汗法是外感病初期有表证必用之法,邪在皮毛,汗儿发之。“体若燔碳,汗出而散。”伤寒喜用辛温、温病亦喜汗解,但最忌辛温,温病亦用辛凉透表之法,。温病虽禁汗,但也要通阳利湿,不得微汗,病必难除。热病虽有寒温之分,但外邪的侵袭,由表入里,治疗均已表散,透邪外出,就是汗法的目的。当汗而汗,病邪随周身微汗而解,当汗不汗,则为失表,病邪有表入里。;不当汗而汗为误汗,大汗伤阳,过汗伤阴耗液。

汗法用药,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而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季节不同、症候不同、用药不同。见一经之证,只用一经之表药,两经三经合病,则用两经三经的表药;表里合病,则表里合之;营卫合病,则营卫合治。用药师古人之意,不可拘泥古人之方。伤食、痈疮、痰饮、瘀凝、积聚、具有寒热须四诊和合参,以免勿汗误人。
   
汗法辨证选方要适宜,方剂讲究配伍,煎服之法也应注意,当中病皆止,不必尽剂。用量宜轻,宁可再剂,切勿重剂。

下法:下而勿损-代表方剂《大承气汤》
下法就是攻法,病邪在里则攻之。下法也是急性热病的常用方法。无论伤寒、温病、内伤杂病,有里实则均需攻下。攻下的目的多是攻逐肠胃邪热结实,亦有泻水、逐痰。攻逐淤血之用。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和攻补兼施,毒火宜急,风火宜疏、燥火宜润、食积宜消下,瘀血宜通下,水火互结宜导下。近来有一种用药倾向,闻补则喜,闻下则忧,须知攻逐邪热,有故无损。我曾用控涎丹治疗老年癌性胸水的患者,效果就很好。对于渗出性胸膜炎的患者用下法,既让患者免去了抽水之痛,恢复也较好,而且没有反弹。“急下存阴,下不嫌早”确为经验之谈。

所谓勿下伤阴,苦寒太过损伤胃阳,与现在我们有些医生的用药观念有关系,一见炎症就是清热解毒,大剂芩连,此类不良后果最为多见,当引以为戒。
   
温法:温而勿燥-代表方剂《桂附地黄汤》  
温法就是“寒则温之”,有温散、温补、温热等。既有参、芪术、草平和之温,亦有附、姜、桂、燥热之温。温法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温化寒湿、温化寒痰、温补肾阳等功效。
   “阴盛则寒,阳虚亦寒”,形寒饮冷为伤寒,寒邪入脏,名曰中寒,而阳虚生寒,则为虚寒。临床要具体分析寒在何脏,虚在何脏,要辨证求本,有真热假寒之证,切不可温。也有真寒假热、阴盛格阳更需精确辨证,须用白通汤加童便、猪胆汁反佐温之,寒痰壅闭,神魂不醒者急需温而开之,如苏合香丸。
   
温法要掌握尺度,药既要对症,用药亦须适中,药过病所,难免有伤阴之弊。伤寒痹症,药量不足,怎能温通经络?临床见到有的处方砂、蔻、木香、丁香用十数克,其味何能入口,病家如何下咽?辛香温燥之药,少用化湿健脾,舒气开胃,用之太过则耗阴伤气。大汗亡阳,当急需温补,些许几克参、附有怎能回天?
   
温药要掌握配伍,不能单纯用纯温热之药拼凑起来去治病,《伤寒论》中附子汤中配用白芍就是温而不燥的作用,急救回阳的四逆汤用甘草也是取甘以缓之之意,而肾气丸是在水中补火取温而不燥之意。温而勿燥,免伤其津,乃温法之要诀。
   
清法:寒而勿凝-代表方剂《黄连解毒汤》   
阳盛则热,热之极为火,有表热、里热、实热、实火、郁热、郁火等。而“阴虚则热,烦劳则张”则为虚热。清法就是“热则清之”,清之泻之指的是实热,而虚火当用温补。清法有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祛暑、清心里水、清肝逐湿、清肺化痰等。
   
清法是外感热病常用的方法,表证发热者,宜散而清之,既“火郁发之,”“体若燔碳,汗出而散”。清里热要根据病情,到气才能清气,清气不可寒滞,如生地、玄参之类,用之反使邪不外达而内闭。辛凉之中勿加苦寒,如在白虎汤中加入三黄反不能清透其热。里热结实,泻下以清之,以承气撤热,亦是清法,有釜底抽薪之妙。热入营分宜清营泻热,透热转气,热在血分,宜凉血散血。若阳盛拒阴则需加入姜汁反佐。
   
七情气结,郁火内发,当辨脏用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不可概用清法。凡用清法,当需顾及脾胃,必须凉而勿伤,寒而勿凝,避免热症未已,寒症既起。
   
消法:消而勿伐-代表方剂《保和丸》  
消法即消散之意,指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等方法使有形之邪逐渐消散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结者散之”“坚者削之”即指消法而言。
   
病气壅滞不通,必用消导疏散之法,对于病势急迫,形症俱实的必须急下,当用下法,而对于失治或误治迁延日久,病邪聚而不散,日益牢坚,需用消法。消法一般常用于食积、痰核、积聚、症瘕,现常用于肿瘤的治疗。消法用药多俱有克伐之性,在消散病邪的时候当顾及正气,即消而勿伐。消而勿伐,消得是病,不是要消伤正气,使用消法要辨明病之所在,或在经络,或在脏腑,分经论治,有的放矢。并当兼顾患者的体质强弱,或先消后补、或先补后消、或消补兼施,现在临床上还须辨病,应诊断出是何种疾病,应当辨病和辩证相结合治疗。对于一些癌肿前期的病人应先手术再行中医治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外感热病,临床上多有兼症,或夹食、或夹痰、或夹瘀、或夹水,必佐以消法,乃得其平。冷食所伤,温而消之。食积化热,消而清之,攻伐之法,必须有的放矢,才能有故无损,消而勿伐。
   
补法:补而勿滞-代表方剂《补中益气丸》   
虚为正气虚,虚则补之,补其不足也。有因虚而病有因病而虚的,并有渐虚和顿虚之分。渐虚是因病逐渐损伤,病势缓慢。顿虚指突然大病,上吐下泻、或突然大失血等。虚的范围很宽,有阴、阳、气、血、津液虚之分,五脏各有虚证。形不足则,温之以气,精不足则补之以味。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虚以四君为主,血虚以四物为主。阳虚不补则气日消,阴虚不补则血日耗。补则助也、扶持也。损其肺则,益其气:损其心则,和其营卫:损其脾胃,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则,缓其中:损其肾则,益其精,此正补也。阴阳互根互生,相互克制。脏腑各有生克,虚则补其母,临床有肺虚补脾、脾虚补命门火,肝虚补肾,血脱益气,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顾,此间接补也。
   
虚有新久,补有缓急。垂危之病,非峻补不足以挽救。病邪未净,元气虽伤,不可急补,以免留邪。宜缓补,即补而勿骤。温热伏火之证,本不当用补法,但每有屡经汗、下、清而不退者,必待补益而愈。此因本体素虚或因内伤或药物所伐,自当清其气血阴阳,以施补益之法,或攻补兼施,温热之病虽伤阴居多,而补气补阳亦不可废。
   
大虚内实之证,内实不足,此至虚有盛候,急宜收摄元神,法当养营益气兼摄纳。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补并非开几味补气补血的药就行了,必须注意使气机流通,血行流畅,即补而勿滞。还有用泻法来得到补的目的即以通为补,如大黄蟅虫丸。病去则食养之,以冀康复。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此贮补法,古人云:药能治病,未可能补人也。
   
从方药来说,补药的堆积很难达到补的效果,中医的滋补方大都补种有通,更有消补兼施的,中医的补药大都经口服用,因此必须兼顾脾胃。
   
和法:和而勿泛-代表方剂《小柴胡汤》 
和解之法,具有缓和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伤寒邪在半表半里,汗、吐、下三法,俱不能用,则用和法,即小柴胡汤之类。若有表者,和而兼汗,有里和而兼下。和法尚有和而兼温,和而兼消,和而兼补:瘟疫邪伏膜原,吴又可立达原饮以和之。伤寒温病,杂病,使用和法皆甚广,知其意者,灵通变化,不和者使之和,不平者使之平,不难应手而效。但和法范围虽广亦当和而有据,勿使之过泛,避免当攻邪而用和解之法,贻误病机。
   
吐法:吐而勿缓-代表方剂《瓜蒂散》  
吐法是治病邪在上焦胸膈之间,或咽喉之处,或痰、食、痈、脓。“其高者引而越之”,古人治危急之证,常用吐法,如瓜蒂散,吐膈上之痰。朱丹溪治妊娠转孚尿闭用补中益气汤探吐。张子和用双解散探吐。外邪郁闭在表,先服一点对症药引吐,吐法似有汗法的作用,其效甚捷。缠喉诸症,属风痰郁火壅塞,不急吐之,则喘闭难忍。食停胸膈,不能转输消化,胀满而痛,必须吐之。中风不语,痰饮壅盛,阻隔清道,亦必用吐法。燥狂癫痫,痰闭清窍,更须用吐法。
   
中医的八法适应了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症候。但病邪致病极为复杂,有时需数法并用。数法合用又有主次轻重之分,所以虽为八法,但配合之后灵活多变,“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临床上用八法治病需灵活掌握,谨守病机,但求勿失。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