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一天有攀缘的心,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

一天有攀缘的心,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

净界法师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变!
攀缘心,在《楞严经》讲到两个内涵:
第一个,是业力的问题。你一旦动攀缘心,一定会带动生死业力。所以一个人攀缘心愈重,生死业力就愈重,他会循业发现。当你起攀缘心的时候,就会随顺你的业力──有些人你很喜欢、有些人你不喜欢。这跟过去的业力有关系,宿业所变现的景象你没办法改变。所以你
一旦动攀缘心,一定会启动你过去的业力,生命就变成二分法。如果你是安住在真如,生命就没有好坏,它只是个影像而已。但是你开始仁者心动,这个世界就跟着动了,生死业力、宇宙万法也就开始动了,生命就变成了二分法,有好的、有坏的──有些东西你会起贪欲去追求,有些东西你会起瞋心去排斥,这是业力的问题。
第二个,你会产生错误的想象。业力给你的种种景象跟感受,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但是你会生起颠倒想,认为应该去追求,这个对生命是好的。然后过去的宿业,一旦跟颠倒想结合起来,你就造罪了。
怎么办呢?《楞严经》是怎么去对治攀缘心?《楞严经》是认为:业力所变现的这一部分,我们没办法改变;哪些人会对你比较好、哪些人会讨厌你,这一部分你没办法改变。
释迦牟尼佛身为佛陀,祂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所以祂的家族要被灭亡的时候,佛陀也没办法改变,祂用神通力阻止琉璃王不要去杀害祂的家族,也没有办法,这是业力。
但是佛为法王,于法自在,祂不起颠倒想,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在消除业力这一块,而是消除你的颠倒想。《楞严经》提出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身,意思是说:当我们今天遇到人事的问题时,是先启动慧身──不迷。
你要先观照这个景象是本来没有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虽然这个人跟你讲一些不好听的话,但是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上等人直接从不迷下手,从生死业力中通过去,这个业就消了没了。
但是,要像上等人不迷,不容易,完全靠智慧化解问题的人不多,那怎么办呢?不取。你要我不迷惑我做不到,我明明看他骂我是真的,那就不要取──不要住在上面。
就算这个影像是真的,但我不住,即便你骂我是如此的真实、你伤害我也是如此的真实,我可以选择不要把心住在上面,我可以去念佛、去想一些未来光明的事情,透过无住启发定身──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如果你的智慧、禅定都薄弱,智慧的观照也薄弱、禅定的安住力也薄弱,你又取着了,那么最后的底线就是戒身了──不动,不要乱动!虽然我现在心里很气,但是我先不动,靠持戒的功德来收摄自己的烦恼。
所以,《楞严经》是先启动慧身─不迷,如果这个防线被破坏了,就用定身─不取,不取又被烦恼破坏了,就用戒身─不动。所以持戒是整个身口意的最低防线,如果连不动也被破坏了,那就失败了!这是《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还你就算了;禅定的人是这个境我不住,就像有人骂佛陀,佛陀说你端东西给我吃,端不端你决定,吃不吃我决定,我可以不住、不取;第三个我要求自己不要乱动。《楞严经》就是以戒定慧三身,来对治攀缘心,所以我
们开导临终的人,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让他向外攀缘的心──回光返照,就做这件事情,让他回光返照──过去曾经在佛堂中,修习的戒定慧善根,还记得吗?你在听经的时候,听闻阿弥陀佛的功德光明,还记得吗?你只要让他忆念佛陀、忆念自己的自性善根,他就有救了!

我们一再强调:一定要相信真实的善根,绝对可以消灭心中黑暗的罪业,你要相信!一个人这一生在人世间打滚了七、八十年,临命终时大家都是百感交集,不好受。经历了很多的人生恩怨,一路走来,心中所留下的痕迹,每个人都是心有千千结,那么在临命终这个紧急关头之下,谁能够提起正念,那就是往生的一个成败关键。
你的信仰很重要。当你提起正念的时候,你要深信你心中的善根是真实的功德,你内心的菩提心、对阿弥陀佛信仰的愿力,那种善根是真实的!你用真实的信心、真实的愿力,去攀缘阿弥陀佛真实的功德,一定可以对治这一切虚妄的假相!
以佛法的角度来说,无论你怎么样攀缘,只要一念的回光返照就够了,这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消除百千万亿劫的攀缘。为什么?就好像千年暗室,只要找得到电灯,一瞬间它就亮了,不用等到千年才亮。
那他凭什么临终时,能够把地狱的猛火,化成清凉风?凭的就是他临终的──回光返照,把心带回家了。他以前是离家出走──一念迷,生死浩然;现在他遇到善知识的开导,回光返照找到他心中的光明,把他真实的善根表现出来──一念悟,轮回顿息。
这种传承只有大乘佛法才有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如果你临命终继续向外攀缘,那就没办法了,临终得救只有一种情况──回光返照。用事相来说明:比方说你临命终的时候,想起世间的一些恩恩怨怨,这时候你回光返照──世间没有对错之分,这才对;如果你还有对错概念,表示你没有回光返照,还是向外攀缘,那就没办法。
依照《楞严经》的意思:只要向外攀缘,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都是生死之法,所以临终的最高境界,就是觅之了不可得。世间的人会说:不错喔!你一生做了很多善事,这是中等人。你还认为你做了很多善事,那你心还是向外攀缘善法。
事实上,临命终最好的忆念,就是忆念真如——何其自性本来清净。第二个忆念你的菩提心,清净心里面有无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第三个忆念弥陀的功德。这样你就成功了!

要改造生命,就必须调整我们的心态!


要改造生命,就必须调整我们的心态!

净界法师 
【113】改造我们的生命必须调整我们的心态!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面,我们讲到甲三:修行方法。 
我们大乘的修学次第,不管你是什么宗派,它一定是先建立一个理论的架构,才有一个实际的修行的方法。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去改造生命之前,我们先要了解生命的真相。
那么唯识学也不例外,它是先讲理论,再讲方法。唯识学对人生的理论,它主要建立一个宗旨,它说一切万法都是我们一念心识所变现的,就是「万法唯识」的概念。那么这种万法唯识的概念,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轮回当中,是谁在轮回?是我们一念心识在轮回。
就是你为什么来投胎?因为心识把你带来投胎的,那么你到净土去,又是什么因缘去的?是你一念心识到净土去的。所以我们整个生命是由我们心识来主导,那么心识又是怎么来主导我们?在唯识学把它分成两块来观察:一个叫唯识相,一个叫唯识性。


 唯识学的经论,它是先讲唯识相。就是我们刚开始在观察我们内心世界的时候,会看到心识所显现的一个相状,所谓的因缘果报的相状。那么当然这个相状,你都可以感觉得到,比方说你今生有富贵的相状、有庄严的相状,有各式各样的一种相状,这些都是过去的心的业力里面显现出来的。
 那么我们在观察人生的时候,第一个,先从相状来观察人生,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那么当我们在了解相状以后,我们第二个再观进去,观察我们生命的本体,这个很关键,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
那么在唯识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的本体是空性的,那么这种概念是告诉我们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这些相状的本质是空性?它说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无所得的,你不可能在任何一次的生命里面,得到什么东西。
简单的说,生命是没有结果的。可能你对你今生的生命很满意,因为你今生的善业表现出来了,让你富贵、让你庄严、让你眷属美满、让你健康长寿;也可能你对今生的相状不满意,因为你过去生临终之前触动了罪业,让它表现出来,让你今生多病、贫穷。
 我们人生的相状有很多种,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结果。我们没有一个人是有结果的,因为我们的生命本体是空的,因为它本质就是空性。


 比方说我们做梦,佛陀很喜欢用做梦来比喻人生,说你做第一个梦的时候你是一个国王,你有很多的珍宝,你活得很快乐,当然你实际上有感受到国王的假相,有那种快乐的感受,但是你把善业用完以后,你第二个梦变成一只蚂蚁了,变成一只小蚂蚁了,因为你善业已经用完了,福报享尽了吧。那么你这个时候你做蚂蚁,就想:那我上一辈子的梦跑哪儿去了?我有没有办法把上一个梦的一些东西,带到第二个梦来?不可以!
因为生命它的相状,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它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它没有独立自主的体性,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也就是说我们今生所有的相状都是借来的,你的快乐是向因缘借来的,用善因缘借来的,所以当善因缘释放完毕以后,对不起,你借来的,你就得还,是吧!它就把你要回去了,所以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所以,为什么说我们生命的本质是空?
因为你的生命是借来的,它不是本来就是这样子,如果你本来就是这样子,那它就是有自性了,你不是借来的,是吧。
所以我们对相状后面的本质的意思说,建立一种无所得,人生是没有结果的,你最好在死亡到来之前,早一点知道这件事情,不管你接不接受,它是一个事实。
我们一次一次的轮回都没有结果,它只是一个业力的释放,也是一个因缘的显现如此而已。 
那么从这个地方就是说:相状是可以受用,但是本体是毕竟空。
所以从这个概念里面,蕅益大师就把这个唯识的整个人生观,把它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你把这句话记下来,你就知道怎么观察人生了。 
它即空,就是人生无所得,人生只有过程,你好好把握当下的因缘,去积功累德;第二个:即假。你今生所有的因缘,都是你的心识变现出来的,心识举体而作因、作果、作依、作正、作自、作他,全部是你的心识自己变现出来,让你自己去攀缘它的,自变自缘。
你跟外界接触的时候,是你自己的业力变现一个影像,然后再引导你的第六意识,去攀缘这个影像,人生是这么回事。
所以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时候,你会知道,其实我们一生的身口意的活动,都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不能超越你的内心世界去攀缘心以外的东西,不可能!违背万法唯识的道理。
所以我们从这个理论当中,我们知道,改造我们的生命必须调整我们的心态,因为它是我们生命的全部。
 当然从这个即空即假即中当中,我们知道人生的真相以后,我们要开始做一些修行。修行就是说,到底我们哪里出了差错?人生有痛苦,一定有原因的,事出必有因。我们会轮回,也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我们今生死了以后,来生又得一个果报?那种相续的力量,那种生命相续的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必须找出来,然后加以调伏、引导。所以这个修行就是实际的,我们开始面对自己了。
我们以前的精神体力,都在向外攀缘一切的人事,现在是时候好好面对你自己了,我们应该找到我们内心的盲点,到了做一些调整的时候了,到了为临终的正念做准备的时候了。
阅读 353
广告  





2018年8月6日 星期一

從歌手盧凱彤墮樓到抑鬱症(或鬱燥症)治療説起!

首先,我在這裡先説明立埸,我不是神人,我只想說出「真話」,可䏻我不䏻說出每句都是真理的説話,(事實上,「真理」是不會說話,只有「人類」會說話(其實其他六道眾生也會表達!),什至,我提及的內容可能會開罪一些人,可䏻是西醫界、同性戀界、什至宗教界,這是註釋!

張國榮走了!香港人总是惋惜!十多年後,另一個盧凱彤又是墮樓自殺!可想而知抑鬱症或燥鬱症殺傷力真的很大!很多藝人也透露先後有抑鬱症及進行治療,我看過日本健康節目,曰本近年這些「精神健康」問題也嚴重,案例十年增加十倍!從推理上已顕示這已不是地域性病例,而是有全球大城市下共通的病症!人類完全不䏻忽視!

我們的社會出了什麼問題?學童自殺率急升!滿街都是「真真假假」的同性戀者!滿街都是喜歡「Rock」的「紋身男女」!電視劇喜歡編宮廷鬥爭內容劇集!等等近似瘋狂的「意識型態」在任何媒體中出現,由喜歡「揭人私隱陰私」到「有理無理挑撥社會矛盾」,這種社會氣氛是怎樣來的?有人將一切責任歸究我們的「統治者」(即共產黨),未免過譽了它們,又有一些人理解為「一切維杈開始」,同性戀人要維權,黃絲帶要維權,港獨要維權,小學生要維杈,女性要維權,我唸社會學出身,我對社會現象評價自有發言權,結論人言人殊,一切只是「自我聲音澎脹」而已!中國人素來就「文人相輕」,永遠喜歡糾纒在一些違背自我利益性向的事,很少「反醒自心」,這是「鄉土性格」人進入「城市人」的必然過度!我想,我們社會問題遠超於此!


我們社會競爭太大了!基本上很多政府也呈現「無力感」!我們不可䏻祈望政府太多,這是

事實來的!就抑鬱症問題,西醫認為是腦垂體分泌出現問題,精神科醫生什至說是「局部遺傳的」,治療是服葯調節這是分泌!科學的說法就僅此而巳!對我來説,這只是他們的猜想,治療只是「局部正確」,嚴重者根本無效!

人類情緒病自古巳有之,二千年前「金匱要略」也有提及「百合狐症」及用「甘麥大棗湯」來治療女性情志病,中醫一早已説出「情志」可以出現「生理病」(如分泌失調),我對醫有發言權因我花了超過五年時間研習中醫,破格考入廣州中醫葯大學碩士課程,雖在醫學界微不足道,但醫道卻懂一點!西醫單從器物之說去處理抑鬱症,且單自獨大(Dominance!),其他治療一再讓路,這是很危險的!對病人也很不公平!一船病人及其家屬,都是很少機會或很投入研習其他醫朮,家人一出事只䏻很大程度依頼西醫了!根本沒有選擇,這是一個人間悲劇!

我有冇辦法?答案是:冇絶對辦法。但我看法是:人的慾念及業力太多,更多癌症糾纒人類及更好人抑鬱自殺,這是不容易改變的事實!


藝人要富貴、要成一名、要住大屋、要漂亮整容、要在別人面前弦耀幸福、富裕,什至操控下一代完成自己的欲望、佔有慾、霸權欲(power of dominance),另一些欲望表現「突破自我」,紋身至與人不同,自由至同性至愛是本人權利,我無意批評「同性戀人士」,我尊重
任何人自然性傾向,但我鄙視「自我欲望的屈從者」!人往往是輸給自己的「不明所以」的
人性弱點,而不是他人!佛法稱之為「無明」,「無明」令我們端喜歡一些事或一些人,「無明」令我們無防避「憎恨(瘨心)」一些人與事,因而作出一切「善業」「惡業」,
「惡業」到達相當就會「惡貫滿盈」,因果遁環,一天不「明心見性」一天也在輪迴受報,這就是「苦」了!沒有自由,人一出生就受「業報」制約,只有修行才可真正離苦得樂!很多人可能不會認同這種宗教覌念,但我會忠於自己的看法,因我只想更多人離苦得樂!



有人說「正念禪修」(一行禪師所創)可協助沾療抑鬱症,基本上是正確的!因「行禪好」「坐禪好」都是「修止」的方法,妄念欲念「仃止」就會少作「惡業」,但佛法是宇宙真
理,如有人心裡不是「相信真理」的前提下進行打坐,或教打坐,這種「工具理性」思惟只
會加深眾生的「業力」,這一點大家要搞清楚!打個比喻,癌症身體出現混亂或是抑鬱症尢如一潭「濁水」,「坐禪」其實是「止」,「止」住一切「念」,(準備還本舊真!),我們不可以再令「本心」污染下去,否則罪上加罪,因此「正信」「「正念」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帶出「懺悔」是必須的,這一點無論是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回教也適用,用自己的宗教去懺悔就夠了!我意思是「自心」真心感到自己人生上是做錯一些事,知見出現了問題,今天承受了「苦果」,明白這一點已経是「聖道」了(四聖諦)。我們誰人也沒有資格去赦免誰的罪過,Just do it Secretly yourself! 真理會知曉你的心!對我来說,有神無神並不重要!人的自心清淨最重要!人得不到平安,什麼都是「假的」!這才是人生存的最大意義!




不懂八種什深道』,不要说你懂《心经》!

不懂八種什深道』,不要说你懂《心经》!

 慈诚罗珠堪布 
01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空,相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一段藏汉文的版本差不多,只有第一句稍有不同,在藏文版的这段话当中,讲了八种甚深道——空、相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汉文版当中只有七种。

观世音菩萨继续说道:“舍利子,是诸法空相(空,相空)”,舍利子,因为前面所讲的种种原因,所以诸法是空性的,相也是空性的。


-02-

“相”指什么呢?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分别:红、白、黄、绿、高、低、左、右等等。

“不生不灭”,诸法为什么不生呢?这个很简单,我们已经讲过很多次了。如果诸法要生,肯定需要因和缘,有了因缘、有了因果的关系,才能产生。

虽然在不观察的情况下,我们都承认因果关系,连目不识丁的农夫,也知道稻种播下去以后,就会生出稻芽,但这些都是未经观察的结论。通过前面三番五次的分析,我们都已经知道,无论怎样分析思维,最终都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因果关系。
-03-

此处要申明一点,不是“找不到”,而应当是发现根本没有因果关系。以前我也说了,“找不到”和“找到空性”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有误会。如果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就等于是没有因果了。

既然没有因果,那又怎样产生呢?如果没有因都可以产生,那随时随地都可以无缘无故地产生,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切万法是不可能产生的。既然不生,也就不可能灭,所以说“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从本体的角度来说,因为无始以来,包括任何物质和精神在内的一切法,就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烦恼和罪业也不存在,所以说“不垢”;

既然没有烦恼和罪业,又怎么会有它们的干净呢?清净和污垢,是相对的东西,既然没有污垢,就没有清净,所以说“不净”。

“不增不减”,功德既不会增长,罪业也不会减少。


-04-

从世俗谛或者凡夫的角度而言,凡夫通过学佛、修行,乃至成佛,就增长了很大的功德;在功德增长的同时,罪业也就减少了。其实,所谓世俗谛的意思,也就是幻觉。在幻觉当中,不空、有相、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但是,除了空性以外,没有相、没有生、没有灭、没有垢、没有净、没有增、没有减,这叫做现空双运。

以上八个要点,被称为“八种甚深
道”。

不可不知的差别

不可不知的差别






藏传佛教拥有十分完整的外密见解与修法,我想,唐代翻译的一些密法和日本的东密,可能就属于外密的一部分,但我至今还没有去研究汉文的密法典籍,所以也不敢信口雌黄。外密虽然说是密宗,若与内密比较起来,仍有相当大的差别。

外密的观点是什么呢?首先,在证悟空性方面,外密和中观的空性没有什么差别;然后通过修习生起次第(虽然名称与内密的生起次第相同,但内容有很大差别),念一些以大日如来为主的本尊咒语,而后即可将凡夫身转化为佛的报身,这是它比较突出的观点。尽管外密的修行人知道,最终此世界都会转化成清净的佛的坛城,然而他们做不到像内密那样的观想修行。目前我们见到的佛的双身像,以及一些愤怒本尊的唐卡,全都是内密当中的,真正的外密修法里不会出现!

大家都了解,佛陀传法是针对人的根机,一步一步逐渐向上引导的。外密虽然是密宗,既有灌顶也有生起次第等等,却没有内密的见解,因此导致他们在观想的时候,只能将自己观想在现处的世界中,身体也是现在的样子(不过,有些时候也会把自己观想为佛),然后观想佛和本尊在前面,接下来持诵咒语。他们有很多念咒的方法,他们认为,通过念咒就可以将自己变成佛。

外密行人在闭关修法的时候,相当讲究卫生,每天不仅吃素,而且要洗三次澡,比较偏重于行为,而且在行为上做得很好,只是修法上相对要差一些。事实上,越是在行为上执著、讲究,修行上就越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修行层次越高的人,行为上也可能会有一点点不规范,当然,不规范的意思,并不代表可以随便杀、盗、淫、妄,大家看看印度八十位成就者的传记就会明白了!

四念处之观心无常


四念处之观心无常


蘭心序:四念处师父已经讲了两个了,今天是观心无常,观心无心,一起加



師父所講文字版
身念处、受念处呢,大家知道了。

第三个呢就是心念处,以心的这个内容来做观察,那么从一般的角度来讲呢,这个心是什么呢?这个心就是指众生的认识、了解事物的这个能够生起作用这样的一个现象,就称为心。

就我们人有心,动物也有心,要依这个六道来讲呢,天人有天人的心,修罗有修罗的心,恶趣里面刚刚讲了还有畜生道,那么再有呢饿鬼道,地狱道众生也是有心的。只是地狱里面来讲呢,这恶业所感呢,称为苦器,就是苦的地方,苦的世界,这个心里面哪,纯粹是这个感受种种的苦,八寒八热地狱嘛,所以这个思考性的活动呢来不及,没有多少思考性的活动。

就像我们人哪,比如说一个人哪,生大病,病得不得了,他没有心思想别的,就光应付了这个病苦了就不得了了,很难过。有时候受了外在的这个伤害,比如说像什么东西压住了,打击了,或者利器伤害到身体了,疼痛不得了,难忍,所以也无法有更多的一个思维,就只是对应这个事情有反应。

那当然呢,他这个比较性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有没有心啊?要是没有心那没有感觉了,也不知道了,也不相关了,还是有。这里就是从广的角度上来谈这个心,它是一个认识认知这样的活动,它有种种的这个生起,这样的一个现象,一个事实叫做心。

那么其他的无情,比如说这个石头啊、桌子椅子啊、你不会碰它,它就哎呦一声,它不会,它没有认识活动,没有感觉,跟我们这个生命哪有情啊不一样的。有情的生命呢,都有心,那就是有认识、有了知的作用,能够起这些。观心的时候哦,就是观察心理活动,所以我们讲心在哪里呢?它只是一个现象,你要找本质,要找一个可靠的依据来定位,没有办法。

所以这个观心呢,主要的特征是观心无常哪,变化很快。我们坐的时候观呼吸,然后学东西我们现在听讲,你这个心里面都是念头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随着这些相关的事情呢有所认识、有所了解,没有停留,这个是没有停留的,所以我们在睡眠的时候只是无知觉,这个时候其实还是很细,它也不是没有。

像我们修定啊,得了定以后啊,打破一般的时间界限,空间界限,超越了这个范围,所以有时候坐了两个小时就觉得一刹那就坐过去了,一会的功夫,那实质上呢时间有很久了。但是他心里的感受认知啦,是处在定的状态,不同于我们一般的时候这个状态,可是在这个定状态的本身来讲呢,它还是刹那刹那这个生灭变化。就是缘了同样的事情,所以表现为平整,表现为一致,跟其他的事情呢,像物质现象呢我们看呢,它外观的东西感觉稳定的特征呢、特性呢多一点,要回顾到我们的心念、心理活动,那简直是变化的太快的、没有停留的样子了。

那么再结合现象就是说具体的心理活动,那就是时时的保持觉察,这样来开始入手练习,所以自己心里面呢,有什么心就知道什么心:有贪心知道有贪心,有嗔心知道有嗔心,有痴心知道有痴心,有慢心知道有慢心,有疑惑心知道有疑惑心,有昏沉的心知道有昏沉的心……具体要多一些了解这些心理活动哪,那就是要这个像经典论典里面说的那些范围去学习,知道有好多的不同的心理状态,那么这个基础具备啊,来观心呢,可能就观察的更多更细致一点,就是对应起来呢比较明确。

那比如说观这个贪心,这个你喜欢的东西啦,然后有贪爱啊,那个有贪心;你对一个事情呢有喜好啊,然后追逐这个事情呢,这个又是有贪心;所以当你贪心起来的时候知道有贪心;当这个贪心灭去了,那你知道灭去了;那么这个贪心又起来的时候,那你又知道又起来了;所以这个起灭啦都做观察,不管它是生起了,还是灭去了,你都观察。

这个心里的活动呢,它是生灭生灭这样的一个相续,内容呢老在转化,只是人呢纠结某一个事情的时候想的多一点。就像有些人呢,他某段时间呢,彷徨的一个事情,要应付、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所以就总想这个事情,别的东西呀要想呢可能就是草草率率的想好了、做好了,一回头呢又想这个彷徨的事情了,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其他的呢就是简单的对应一下就算了,就是草率应付甚至于是。

那么这个主线的烦恼啊,严重的时候有的人觉得说了没有办法了,这个烦恼啊,怎么去都去不掉。但是呢,它并不会真的就去不掉,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呢,时间哪会考验一切,比如烦心一个人也好、烦心一个事也好,今天烦,明天烦,烦了十天,烦了半年,烦了一年,烦了三年,烦了十年,恐怕没有多少事情能够烦的那么长的,到了一定时间呢又忘记了,想别的事情去了,想不动了,或者想了以后又想的生厌了,不想想了,所以在转换,多数都在转换。

所以烦恼啊,如果从现象的角度上来讲呢,灭不灭得了啊?现象界的角度啊灭不了,你不灭它也灭了,生灭生灭嘛,灭什么呢?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呢,烦恼啊它都会灭除。那我们讲断烦恼、灭烦恼是从根源上呢觉悟了、洞察了这个心理活动的本相,洞察了变化的事实,所以有什么好烦的呢?有什么又烦不起的呢?都可以烦,烦了烦了又没有了,你高兴也不要高兴的太过,高兴一久啊又没有了,紧接着其他什么事情又缠绕你。

所以知贪心的生灭,知嗔心的生灭,知欢喜心的生灭,知愚痴心的生灭,就是这样相续的观察,观察到深度呢,就会得定了,那我们观心就无心了。你观这个心啊,深度观察、深度观察啦,发现这个心的变化事实的时候,纠结的力量它就开始衰减,就会潜退,着不了力。

像读经典哪我们有的地方都不懂嘛,金刚经里面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它事实上就是变化不停,没有可住、没有可建立、没有可安稳、没有可安定,都安定不了,你安到哪里啊?你以哪个为你的这个真实依据啊?都不会的。就像过眼烟云,就像过客,住几天又跑了,住几天又跑了,从来不会在这个地方呢一直停下来的,坚持下来的。

这个六根六尘哪,我们心识啊生起了,就六识嘛,种种的贪嗔痴慢啊、各种烦恼啊纷至沓来,又悄然而去,打招呼啊不打招呼都一样,你稳不住它,也别想挽留它,它来了你也挡不住,来了就来了,喜欢不喜欢都来了;那要走呢,你想办法留它也留不住,它又走了,所以又来又去,走走来来,就生灭心里的现象就这个样子了,所以哪里可住呢?是本无住。

所以了解了这个事实呢,我们对于念头当中的各种事情呢,就不要加重彷徨的力量。所以洞察越精微,心里越不那么彷徨,你不做功夫的人呢那没办法。所以有的人呢,遇到个事情呢,想不透啊、想不通啊,绞尽脑汁在想,挖空心思在想,想的烦烦恼恼的,其实呢有什么事啊?放大一点看,放久一点看,都不是个事,渺小犹如微尘一样的,也没有什么重要的,这个天底下啦,天下本无事啊,庸人自扰之,庸人自扰。

所以我们众生就颠倒啊,烦恼不断哪,各种困扰啊互相障碍了,就自害害他,自害是先自己心里不舒服,然后就去烦别人哪,让别人也不舒服,那自害害他嘛,缠绕其中嘛。就像这个丝啊,这个蚕吐丝啊,吐出来啊,它吐的越多裹的越紧,最后全部包裹起来了,我们心里面呢就是这样子。

所以解这个结、解这个茧呢,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心,看我们自己心里的事实,你是不是能够稳得住它?是不是可以在这个当中停留得了?停留不了啊,观心生灭,观心无常,观心而不可得,到了一定的程度得定一些,得了定以后呢再洞察,再虚破心的假象。

不然的话我们还会容易啊形成一些错觉,认为我这个心啊很有力量,上下古今过去未来我都想得到,我今天认识事情、昨天认识事情、明天认识事情都是这个心,其实不是,昨天的心啊不是今天的心,今天的心也不是明天的心,这过去心不可得啦,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哪有可得呢?

它就是前后关联互相参照形成一个一个的活动,这个一现起马上就成为过去了,念头一转就又没了。如果一个人呢他真的忘性好的话呢,他什么事情都牵连不到,那实质上呢有没有关联呢?又有关联,都是以他的所知所见,内心所想为背景、为参照,形成了反应,形成了感受,形成了认知。

所以我们每个人呢看事情、想问题都不一样,一个故事、一个场景,一千个人看就有一千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不管记得不记得啦,事情它都是这样的一个关联,所以实实在在的去洞察啦,就打破这个界限了,了解了这个事实了,心里面呢归于平寂,这个就是心念处的这个练习,心念处的一个观察。

好,我们继续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