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

讀木心過時了嗎?

讀木心過時了嗎?

很高興你喜歡,不過我想你並不真懂。

2017,木心去世已近六個年頭
2006年木心作品在大陸首次出版
十餘年裡已累積數批讀者
這過去的十多年
公眾對木心的印象從「木心是誰?」
到一首小詩《從前慢》再到後來的《文學回憶錄》
木心聲名一直保持在一個似乎很多人都知道
但深入解讀仍然很少的尷尬地位

十年很長,在網際網路新媒體的背景里,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事件和熱點不斷發生,上一周的熱點,這周就不會再提。才發生的事,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傳遍所有人的手機。但是對於文學而言,十年,只是一個不甚起眼的時間段,詩經楚辭、李杜詩篇,逾千年仍擲地有聲。十年間,木心的讀者隔了代、跨了際……不斷又有著一代又一代的新新讀者懷著虔誠之心,感慨於先生之生平,受慟於先生對文學之信仰。跨進一段木心之旅,由此進入文學的殿堂。

木心的書,要從中推薦一本很難挑選。但要說最能代表木心的風格的,當屬《哥倫比亞的倒影》。此書不僅是木心最早出版的作品,甚至童明英譯的木心作品選,也多取自此書。
開篇《九月初九》,探討中國的人與自然,儼然一篇賦體的中國美學史。再後是木心寫童年及青年生活的《童年隨之而去》和《竹秀》、《空房》等篇。許多讀者在《木心談木心》聽木心講散文也可以虛構後都膛目結舌。木心自言:「袋子是假的,袋子裡的東西是真的」。

散文的虛構與真實,直到今天仍是一個值得爭論的話題。木心在散文可能性上已經做過諸多嘗試,其實是打破了散文與小說之間的界限。學術期刊上有許多學者曾指出木心的散文小說化,小說散文化之特點。《哥倫比亞的倒影》中《遺狂篇》被人大文學院院長孫郁所盛讚,作者出入於自己的精神舊邦,與那些書中知己神會,莪默伽亞之波斯、伯律柯斯之希臘、培德路尼阿斯之羅馬,嵇康之魏晉。最終反照出現代是何等落寞的現代?再後幾篇是木心極具特色的以意識流手法所寫的散文《哥倫比亞的倒影》與《明天不散步了》。下輯《上海賦》,洋洋洒洒七小章,復刻出一個繁華講究又藏污納垢的舊上海。作家陳村讀罷如遭雷擊,自此大力推薦木心作品。

當然,推薦散文集而不推薦小說或者詩集,其中似乎暗含了一個潛台詞:散文是最能代表木心的文體。對此觀點的爭論也由來已久。說到這裡,可能又要牽扯到木心詩與散文孰高孰低的話題上來。筆者在此繞開不談,畢竟散文比詩更易入門。

《文學回憶錄》應該是木心的書中被讀者閱讀最多的。或許在很多書店找不到木心作品的一輯二輯,但《文學回憶錄》一定是與陳丹青的書一起,被擺在暢銷的書架上。
《文學回憶錄》出版於2013年。這一年,關於木心的討論已經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文化界中,一邊是自陳村以來驚嘆於木心文學才華之輩,其中不乏阿城、孫郁這樣的大家。另一邊是一些學院派的批評家、學者,認為木心的地位被高估,其中包括三聯主編朱偉、張檸教授等。甚至當許鞍華、馮紹峰、倪萍、李健等名人都開始推薦木心的《文學回憶錄》,可見《文學回憶錄》是何等洛陽紙貴。

木心於19891994年在紐約開講世界文學史,聽眾是一批中國的年輕藝術家。陳丹青的筆記詳細記錄了當時所講。後來在木心讀者的強烈要求下,陳出版了這本厚厚兩冊文學筆記。即《文學回憶錄》。說是世界文學史,其實是木心在文學史里一路追溯自己的文學淵源。他說:「一部文學史,重要的是我的觀點」。

成也《文學回憶錄》,敗也《文學回憶錄》。
木心自己作品一向鏤金錯彩,對文章極其講究。甚至圖書封面、裝幀他也會親自參與。木心一向推崇福樓拜的「呈現藝術,退隱藝術家」。也正因如此,木心的作品嚴格挑選著木心的讀者,一輯二輯出版以後,讀者仍是少數


僻字的多用、純文學的標籤、古典句法與現代技巧使得那些平時閱讀「輕文學」的讀者望而卻步。但《文學回憶錄》一出,立刻成了文青必備,那首通俗化了的《從前慢》,使得木心成了小清新的代名詞。《文學回憶錄》是語錄,大白話,幽默機警、點到為止。文青傳閱、明星推薦、「專家」批判,呈現了藝術家,誤解了藝術。
是福是禍,誰人得知。

有多大的名聲,常常就擔負起同樣多的罵聲。平心而論,《文學回憶錄》是打開木心其他作品的一把鑰匙。木心知行一體,「沒有綱領,無法生活」。《文學回憶錄》是私房話,是送給廣大對文學饒有興趣但又不在門內的青年的禮物。用《文學回憶錄》呈現的綱領,對照木心自己的作品,便能領悟他作品中的精神內核。學究們批判《文學回憶錄》的缺點漏洞,倒也大可不必。以其上等標準對中等馬,何如?

若說木心作品中的塔尖之作,不得不提到他小說集《溫莎墓園日記》中的同名篇《溫莎墓園日記》。此文開篇,一段精緻的墓園描寫鋪面而來,敘事者不斷變幻,文章結構精妙絕倫。使人想起博爾赫斯著名的《小徑分叉的花園》。

其所用語言仍是一如既往的講究,寫景時通靈凝鍊,人物的對話及描寫古典優雅,議論部分處處金句點綴其中。若說《溫莎墓園日記》這本書是小說技法的兵器庫,其實這一篇便足以成為兵器庫。熟悉小說藝術的讀者可以窺見,那些我們稱之為「先鋒」的小說技法木心在此文中幾乎用了個遍,而這篇的內容和主題上卻是一種對現代的嘲諷和對古典的追憶。這種形式和內容的奇妙反差構成了小說無盡的魅力。那些小看木心的讀者,應當先讀通此篇後再作定論。
讀木心過時了嗎?

十餘年間,木心聲名遠播,通俗意義上的木心作品或斷句已經被大多數人所熟知,但是木心一些嚴肅作品如《溫莎墓園日記》、《詩經演》和一些現代詩等仍是只在一個很小的範圍里被討論著,木心走後之況,正如陳丹青所說:「他死了,近年得名,變成被想像的人物,變成一組尋章摘句的辭令,或者,縮減為一首短短的小詩,《從前慢》。」《文學回憶錄》中講到蘇軾看了米芾之《寶月觀賦》後,嘆道:「恨二十年相從,知元章不盡。」
在這個善於遺忘的的年代,各位知木心又如何呢?

2p3100046n403859737o.jpg

只有放下杜尚,才能更接近杜尚

只有放下杜尚,才能更接近杜尚

王瑞芸,江蘇無錫人,1985年獲得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史碩士學位,1991年獲美國俄亥俄州西方儲備大學藝術史碩士學位。旅居美國20年。現供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迄今發表的著述有:《巴洛克藝術》、《20世紀美國美術》、《美國美術史話》、《通過杜尚》、《戈登醫生》(小說集)、《美國浮世繪》(散文集),翻譯《杜尚訪談錄》。
未知.gif

614n0010n7q12962oo9n.jpg

《杜尚傳》
作者:王瑞芸
版本: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9
614n0010n7q246340s68.jpg
《杜尚訪談錄》
作者:皮埃爾·卡巴納
譯者:王瑞芸
版本: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36
作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杜尚對西方藝術進行了一場悄無聲息的「改寫」。他把繪畫從畫布上擺脫出來,在玻璃上作畫,又把現成品升格為藝術,對後來的行為藝術、波普藝術等產生了重大影響。但這並不是他想做到的。他所想要的,就是與一切事情保持距離,維護自己的自由,並對現有規則保持著一抹帶著少許不屑意味的平靜微笑。
未知.gif

所有藝術家都在談藝術
只有杜尚談人生

新京報:你是怎樣開始接觸並喜歡上杜尚的?

王瑞芸:我在1988年去美國留學,學習西方藝術史。當時中國藝術研究院交給我一個項目,要寫一本《20世紀美國藝術》,我必須把那個時段中美國重要的藝術家逐一弄清楚,杜尚不過是其中之一(杜尚是法國畫家,但他同時是美國公民)。那個過程很枯燥,也辛苦,因為每個藝術家各執一詞,看多了頭腦一片混亂。有一天,終於輪到杜尚了,我很沒精神地拿起一本關於他的書來讀,那是《杜尚訪談錄》,翻開第一頁,我就讀到採訪者問:「杜尚先生,回顧您的一生,什麼是您最滿意的?」 杜尚回答:「我很幸運……我從某個時候起認識到,一個人的生活不必負擔太重,做太多的事,不必非要有妻子、孩子、房子、汽車。幸運的是我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相當早,這使得我得以長時間地過著單身生活。這樣一來,我的生活比之娶妻生子的通常人的生活輕鬆多了。從根本上說,這是我生活的主要原則。所以我可以說,我過得很幸福……還有,我沒有感到非要做出什麼來不可的壓力,繪畫對於我不是要拿出產品,或者要表現自己的壓力。我從來沒有感到過類似這樣的要求:早上畫素描,中午或是晚上畫草圖等等,我是生而無憾的。」這話對我猶如當頭一棒。在他之前,我閱讀的所有藝術家都在談藝術,只有杜尚談的是人生。在藝術史上沒有哪一個藝術家像他那樣,在藝術中先考慮的是怎麼活得好,藝術卻是次要的,這個讓我覺得太新鮮了,也太喜歡了。
未知.gif

新京報:作為杜尚的傳記作者,他人生的哪一部分是你最感興趣的?

王瑞芸:他時時保持警惕,一點都不肯讓自己的心失去自由,絕不讓自己的心受苦。
新京報:杜尚是個幽默的人,像你在書中所說,「有趣」是他生存的原則,這種「幽默」和「有趣」應該如何去理解?
王瑞芸:心頭無雜事,就有閒心旁觀了。人類成天瞎操心,急亂慌忙地做那麼多可笑之事,叫他看出來了,不發笑都難。
新京報:說到二十世紀的藝術,大家往往會想到畢卡索,他對繪畫藝術也產生了重要影響。你覺得,杜尚和畢卡索之間的區別主要在哪裡?
王瑞芸:畢卡索注意力全在藝術——讓自己畫得好,杜尚的注意力全在人生——讓自己活得好。

對自己的保護 與一切人事保持距離

新京報:無論是在法國,還是1915年到美國後,杜尚與當時流行的繪畫流派(如野獸派、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及其代表人物多有接觸,其中有的人,如達利,還是杜尚的朋友,但他一直保持著「局外人」的角色,不過多參與其中,其中原因你認為有哪些?
未知.gif

王瑞芸:原因很簡單:做局外人最好,可以避免惹上是非。人是很麻煩的動物,一有了組織,勾心鬥角一定開始。讀一讀美術史,有哪一個號稱優秀的組織和團體中不吵架反目散夥的?杜尚的朋友們都看出,杜尚終身處於一種狀態:保持距離,對任何事情都是,包括對愛情。保持距離是對自己的保護。人不會保持距離,傷害馬上開始。比如失戀了,就會呼天搶地,甚至還自殺呢!哪怕是對親情的過分投入,全都能讓人受傷。因此說,做局外人就是保持距離,保護自己。再多說一句,一個人如果能對自己都可以做成一個「局外人」,那麼連生死都傷害不到他了。

新京報:1913年在紐約舉行的軍械庫畫展中,杜尚的《下樓的裸女》在觀眾中造成了轟動效應,這件事應該對杜尚產生了一些影響,你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王瑞芸:這個事杜尚自己是這麼看的:「這讓我一到紐約,對於美國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人了。」這給他在紐約開始生活帶來了方便——是世俗利益上的方便。對此他不拒絕,因為沒有人願意自己生活上有不方便,畢竟,方便比不方便好。杜尚這個人從不用任何原則來拘束自己。他沒有說,啊,我這人不在乎世俗名利,我討厭它們。他是,來了,他接,沒有,他不求。這叫「無掛礙」,也叫不迎不拒,這樣就叫自在。人一旦有了智慧,做出來的每一件事都會合理,都不愚蠢。國內有個說法叫「隱性成功者」,對嗎?杜尚如果後來不成為名人,他依然是一個很棒的成功者,因為他處處不叫自己受傷害,處處做合理的事。一個人讓自己在每一件事上受益,還不是成功者嗎?
未知.gif

新京報:幾乎一生,杜尚都在用他「懷疑一切」的精神走在擺脫傳統繪畫的路上,這一過程大致是怎樣的?

王瑞芸:對我來說,杜尚的懷疑精神不僅僅在擺脫傳統繪畫這件事。雖然他對此力度最大,但他意不在此,藝術對他是個小事,他更在意一個大事,就是怎麼生活,怎麼活得明明白白。那麼第一件要緊之事,就是別被任何東西壓迫到自己,無論那是藝術、科學、政治、宗教……有再大名頭的東西他也必定先要考察,它們會不會對生命構成傷害——他的懷疑精神全從這裡來。只要被他看出有傷害,他全都拒絕接受。他對藝術的態度就非常清晰地反映了這一點: 你們都在說蒙娜麗莎是最好的,是要叫我膜拜下跪嗎?那不成!就往她臉上畫了鬍子……我們說特立獨行,就應該是指這種品質吧。

可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特立獨行是不必一定採用劍拔弩張的方式,可以非常溫和,甚至了無痕跡,就自己知道,先自己解脫,也一樣有效果,甚至會更有效果。因為這麼做你完全不會樹敵,人就不會對你產生對抗,不對抗,人就不會對你轉過臉去,興許還願意對你多看一眼……這就是杜尚的方式——「沉默,緩慢,獨處」,完全不表白和宣揚。因此西方人也奇怪:杜尚是西方藝術這隻水果籃中的一條毒蛇——他惹出了多大的事,讓西方歷史上輝煌的現代藝術貶值失效了,可是他終身沒有一個敵人,而且最終,大家一窩蜂跑去效仿他,現在還在效仿他。
未知.gif

新京報:從數量上來說,杜尚的作品很少,中間有長達二十年,幾乎沒有作品,你認為這是一種「無」,而且覺得「無」比「有」更高超,這如何理解?
王瑞芸:「有」是執著,「無」是不執著。不執著是不是比執著高超呢?因為不執著的心靈有自由,來去無礙。執著的心靈難有自由,因為他要「非如此不可」。在佛家看,執著都是「痴」,被視為人生的三毒——貪、嗔、痴——之一。杜尚比較厲害的地方是,他一生的行為儘量讓自己遠離這三毒。執著一定讓人受傷害,先傷害自己;如果你有一定權勢,就傷害一群人;如果身居高位,就傷害到一國之人……想想是不是?
至今沒有被超越

我們連超越他的念頭都不必有

新京報:現在看起來有些弔詭的是,杜尚的「反藝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看成是「藝術」,你怎樣看待這種現象?

王瑞芸:這個問題非常好,這涉及一個深層次。藝術界不變的軟肋是,一度拿寫實做唯一標準,後來拿抽象為標準,到了當代則拿反藝術再次做成一個標準。這已經成為人類的痼疾:一直在用同一個遊戲方式導致自己不停地輪迴,並在這種輪迴中受苦……一句話,把「反藝術」當成現在的藝術樣式,根本是沒有學到杜尚的真精神。
未知.gif
新京報:在杜尚的影響下產生了眾多新興藝術流派,如波普藝術、偶發藝術、行為藝術等等,你如何評價這些流派?這些藝術的創造者們是否成為了「杜尚二世」?如果沒有的話,原因在哪裡?

王瑞芸:這個問題杜尚自己也回答了,他在世時,波普藝術、偶發藝術、行為藝術都已經出現了,可是他說,「我從現在的年輕人身上沒有看到多少新的東西。」所以說杜至今沒有被超越。何必做「杜尚二世」?我們甚至連超越杜尚的念頭都不必有,杜尚做杜尚的,我們做我們自己的,想畫具象就畫具象,想讓藝術美就讓藝術美(只是別把自己喜歡的認定為藝術標準),為什麼一定要去學杜尚的反藝術?當杜尚成為現在權威時,只有放下杜尚才能更接近杜尚,因為你讓自己自在,不推崇權威了。

新京報:在藝術層面之外,您認為,杜尚崇尚的至簡生活方式,以及他看待人生的態度,是否對當下中國焦慮的大眾也有著啟示作用?

王瑞芸:他至少對我有用,我也曾經是個焦慮的人,接觸了杜尚,真有三伏天喝涼水的感覺。任何時候我讀一讀他,都能再次獲得這種「三伏天喝涼水」的感覺。大眾會怎樣,卻不是我能回答的,因為有人願意喝這杯水,有人不願意喝——認為杜尚不過就是個「法國混混」。我們每個人只能對自己負責,把自己這一生過好,對別人無害,就已經蠻不錯了。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第六识(上) 太虚法师 唯识学 今天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第六识(上)
太虚法师 唯识学 今天

【释 颂】
一、顺转杂染分
甲、第六识
  现在先讲明意识的前两颂。在未讲本颂前,要大概说明意识的内容。意识分两种:一、五俱意识,二、独行意识。
五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缘五尘境。
独行意识,就是前五虽不起现行──眼不见色,乃至身不领触,但意识仍可自起分别,如意识的缘过去、未来境,是意识自己凭空忆想的。

在独行意识中,又分三位:
一、散位独行意识,
二、梦位独行意识,
三、定位独行意识。
梦位意识,是在睡眠时,前五识虽不起现行,但意识还能分别,只是昧略就是了。

定位意识,不只是人不容易有,就是六欲天也没有;欲界以上的色、无色界,才有生得定,常在定中;在人中要修得,既得定以后,在定中的境界,就与普通的境界大不同了。

上面说第六识粗显易知,不过只说的独行意识中的散位意识,至于梦位意识不分明,不须说明,定位意识不是普通人的心境,不容易知道。现在能觉察的,粗显易明的,也就是散位意识。由散位意识,再说到五俱意识。从佛法上说,虽是很浅的,但顺凡夫的心理以说,在凡夫已是不易觉察的了。现在讲颂文。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三境、就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性境中分二:

一、胜义性境,这在果中才能证得,因中不能证。

二、世俗性境,就是在事实上是有的,不单由能缘识分别变起的,例如五识所缘的五尘;定中所缘境,也属世俗性境。就真谛上说,虽五尘也都是幻有的,但就俗谛上说,也是由种子生,有幻相、幻用,不如镜花、水月完全无用的,所以也名性境。

独影境也有两种:
一、有质独影
虽在此时、此处、此界,没有此法,但在法界中是有的,不过在此界、此时、此处,只是为意识所分别变缘的,所以仍是独影。
二、无质独影
不但此时、此处、此界没有此法,就是他时、他处、他界也没有,只是意识上假立名言的分别,如妄分别龟毛、兔角。

带质境也分二:

一、真带质
就是以心缘心,如第六识通缘一切心心所,第七缘第八见分为我,也是以心缘心,所缘的相虽与所托的质不符,但确已带有质了。
二、似带质
就是以心缘色,这只是独头意识所缘的带质相分,是意识所增益的,如分别桌、椅等名物,其实只见显色、形色,没有见桌、椅。以上几种,若分类说呢,胜义性境不变而缘,其余的五种是变缘的。在这五种中,世俗性境同真带质境是兼因缘变和分别变的,其余的似带质,有质独影,无质独影,只是分别变的。这三境,第六识都有。

三量就是现量、比量、非量。量、就是正知,因为境有三种,所以了境的智识,也有三种。在这三种智识中,前两种是正确的,后一种是不正确的。现量缘性境,只有事实,不带名类分别。比量缘正确的独影境。非量缘不正确的独影境同带质境,那就与事实完全不符了。只是意识无始以来分别名言习气,颠倒分别性相,如病眼见空中花似的──在平常不曾学佛的,大多是非量缘境,颠倒错误的。这三量,第六识也都能通。

三性,就是善、恶、无记三性。第六识作业范围也很广,可通三性。就第六识作用上说,在三界轮转受生死,也容易知道。若造上中下三品恶业,堕三恶趣;若造三品十善,生人、六欲天、阿修罗三善趣;造三品十善,并修四禅、八定,生色、无色界天。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以上所说的八种识,都名心王,各有相应的心所,现在说意识心王与五十一位心所都能相应。这五十一位心所的数目,不过是根据天亲百法论,和瑜伽论而说的,若广分别,还不止五十一位心所;简略说,也不到五十一心所。心所又名心所有法,就是心王起时,心所有法也随之而起,如主从的关系一样。但心所与心王虽同起,却不是一体,是有两法才能说相应的。
相、是互相义,必须两法同时、同处、同缘一境、同作一事,这才名相应。虽与五十一心所相应,却不是一切时都与五十一心所相应,如与善心所相应,就不与烦恼心所相应;与烦恼心所相应,就不与善心所相应;且与此烦恼相应时,就不与彼烦恼相应;不过总说意识相应的心所有五十一。

这五十一心所,可分为五位:
一、遍行有五
遍行、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何境、何识,但有识起,这五种心所都能普遍现行,所以名遍行。这遍行中的五心所,就是作意、触、受、想、思。作意、是能警动其余心心所现起的。触、是根境识三和合,能触境的心的作用。受、就是顺触的领受。想、是于领受境分齐限量,由此有彼此是非可判别,而立种种名,所以想是名字言说的所依。思、是造作的力,能令余心心所去造作。

二、别境有五
别境、是缘特别的境才现起的。别境中有五心所:就是欲、胜解、念、三摩地、慧。欲、是于境起希望,于顺境希望能合,于逆境希望能离,于中容境不生欣求厌离的心,则无欲。胜解、于无疑境上,确定明了,印持不惑。念、即忆念,就是能明记不忘,在过去境上才生现行。三摩地、就是定,于所观事明记不忘,而能念念专注一境。慧、依念、定所观察境,判决简择,成明了决定,而有慧生起。
  三、善有十一
就是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信、不是通常所说的信,因为通常的信,通于所谓迷信等,违于实事真理,只是烦恼中的恶见妄执,此不名为信。此中所说的信,是依佛法中因果实事,性相真理,信有三宝、四谛而起的信。要是没有这个信,就成妄想流转,是大随烦恼中的不信,所以这信能对治不信,是万善的本,智慧的源,功德的母。所以在善法中,首先说信心所。

精进、不是通常所说的勤,因为于不善事也能生起勤。这个精进,就是四正勤,是依正信而起的,能止恶行善;就是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惭、愧、这两种心所,都是羞耻心,凡能止恶行善,必定要有这羞耻心,虽都是羞耻心,但是有差别:惭、即尊重自己的人格,知自有佛性,与诸佛菩萨相同,既有此人格,怎么于诸佛菩萨所成的功德,还不能成,于恶还不能断呢?所谓善犹未成,恶犹未止,自己生起羞耻。愧、就是对他生愧,一切诸佛菩萨,都具有三明、六通,于我现前所作所为,诸佛菩萨悉知悉见,我现在善犹未成,恶犹未止,怎样对诸佛菩萨,怎样对一切众生呢?

无贪、无瞋、无痴、名三善根,能对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贪、就是于己分之外,还要将所有的都归自己统领。无贪、就是能将已经有的,施舍他人,未有的也无所取。无瞋、就是慈心,这不是普通的慈心,因为普通在相当的限度有慈心,但出分限以外,还要起瞋的;这由无瞋所发的慈心,是无分限的,普遍的。无痴、是对治痴的,就是于事理能明了觉悟;但与慧不同,无痴只是善,慧可通善、恶、无记三性。

轻安、也是定心,在平常散心用事时,身心如负重担,行走不定,但有定现行,如平常将重担放下,只觉身心轻快、安乐,为向所未有的。轻安与三摩地不同,轻安只是善,三摩地通三性。不放逸、是依精进、无贪、无瞋、无痴和合而成的,不但精进修一切善法,并且谨慎能防护有漏法不生。行舍、就是行中之舍,简别不是受中之舍,因为五受中有舍受,恐与舍受相混,所以说行舍。行舍就是依止精进、无贪、无瞋、无痴修一切善法,虽修一切善法,而心平等性,心无所住。不害、是无瞋中的一分,但这是悲心,见有情衰损恼害时,心生悲愍。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前五识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前五识

太虚法师 

释 颂】
一、顺转杂染分
乙 前五识
性境、现量、通三性。

前五识所缘的只是性境,如现前有实有色,眼识才能缘;但这所缘的是世俗性境,因为不能随心改变其性,所以名性境。现量、是说前五识只有现量,无比量、非量,因为要五根对五尘才能发识,比量、非量都是由识自起分别的;又前五识对现前性境,直接了知,无错乱,不带名言,所以无比量、非量。三性、就是明前五作业通三性,但前五不能自动造善恶业,只能帮助第六意识作善恶业,随第六意识而有善、恶、无记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前五识中的鼻、舌二识,只有欲界有,因为欲界受段食;到色、无色界都是禅悦为食,所以用不着了知香、味的鼻、舌二识了。眼、耳、身三识,则二地有。二地、是指三界、九地中的欲界五趣杂居地,同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这离生喜乐地,虽已在定中,但有时出定可见色;并且互相谈话,可闻声;身也领触,所以有眼、耳、身三识。过此地以上,就常在定中,前五识都不起现行了,只有定中意识。因为这眼、耳、身三识,只止于五趣杂居地,同离生喜乐地,所以说二地居。虽说第二地以上,前五识不起现行,却不是指的出世圣人,只是说的异生,因为出世圣人,不受三界分限拘定了。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前五识心王,与三十四心所相应。就是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根本烦恼中的贪、瞋、痴三种心所。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根有两种:
一、浮尘根,又名扶尘根,或根依处,就是平常肉眼能见的眼根乃至身根。
二、胜义根,又名净色根,是潜在浮尘根的根依处中的,虽是色法,但肉眼不能见,依佛法说,天眼才能见到。现代科学中所说的视神经,听神经等,似乎是说的这五种净色根,但也不是平常眼所见的,要用显微镜,并加以一种推测,才能见到。依这五种净色根,才能发五种识,所以这五种根,就名发识的增上缘依;也名同境依。不过,眼识生起时要九种缘,以上所说的增上缘依只是一种,还有其余的八种;就是空缘、明缘、作意缘、分别依缘、染净依缘、根本依缘、种子依缘。
颂中说的九缘,就是指眼识现行必须的缘。耳识生起现行,只要八缘;除明缘一种,因为黑暗中也能闻声。颂中的八、就是指耳识必须的缘。鼻、舌、身、三识,生起现行,就只要七缘,除明缘、空缘两种,因为这三识要逼近才了知香、味、触。颂中的七、就是指这三种识现行必须的缘。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鼻、舌、身、三种识,要与境相接触,才能取境。眼、耳、二种识,要与境相离,才能取境。小乘、外道、凡夫这三种人,无真智慧,对五根与五识不能分别辨明,所以说:愚者难分识与根。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第八识(一切有情生死的主人翁)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第八识(一切有情生死的主人翁)

太虚法师 

[释 颂】
一、顺转杂染分
丙 第八识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三性中的无记性有两种:

一、有覆无记性

就是在他的业性虽没有明确界限,可以说是善、是恶,但有覆蔽的。

二、无覆无记性
就是在他的业性既是非善非恶,而又没有覆蔽的。从第八识作业上说,是属于无覆无记性,所以说:性唯无覆。从第八识的现行上说,只与五遍行相应,不通其他的烦恼心所,善心所;不但不与其他的烦恼相应,连无明也都不相应。或有说也同无明相应的,这不是就现行说的,只是就含藏有前七识的种子而言,因为前七识的无明种子,也含藏在阿赖耶识中。

、指三界,、是九地。他、指第六识。生、是从无而有,假名为生。在第八识随引业现起一期命根就名生,这一期命根终了,就名死。第八识随第六识所作引业力的支配,在三界九地中生死死生,相续不断,所以成有情的生死流转。因为第八识的行相,是相似相续的,很微细难知,就是声闻、独觉圣者都不能明了,而生起迷执。

迷执有两种:

一、增益执,就是执无为有,如本无人、法,而众生二乘执为是有。
二、损减执,就是执有为无,如八识心心所法,虽如幻化,而是幻有非无。在二乘人不明了,就生起迷执,拨无第八识。由此无著、天亲、护法,这些大乘论主,引经据典的与二乘诤论,来证明唯识的正理,以破他们的迷执。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阿赖耶是梵语,译为藏,阿赖耶识,就是藏识。
此有三义:一、能藏,二、所藏,三、我爱执藏;这都是就阿赖耶识而言的,只是对向不同就是了。对一切种子名能藏,因为一切种子,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是所藏的,阿赖耶识是能藏的处所,所以名能藏。对一切现行杂染法名所藏,因为根身、器界这一切杂染现起以后,阿赖耶识反为一切杂染法覆藏,为一切杂染法所藏了,所以名所藏。对第七识名我爱执藏,因为第七识恒时有我爱执,这被执为我的,就是阿赖耶识现行的见分,所以就成了第七识所爱执的处所,所以名我爱执藏

颂中的三藏、就是指这三种。浩浩不可穷、是说这三藏义,都甚深难知,无有边际。因为阿赖耶识所藏的一切种,不可穷尽,所以能藏一方面也不可穷;因为藏阿赖耶识的杂染法不可穷,所以所藏一方面也不可穷;因为第七识的我爱执,很不容易觉察,就是睡眠时都相续不断的执我,这不但普通人不易觉察,就是稍用点功的,也不容易觉察。在禅宗下曾有一段公案,就是有一个参禅的人,用了很久的工夫,他自己说他的心能自作主,但有人问他说:‘当你睡眠到无梦时,你也能作主吗’?他就默然了。这就是不觉第七识执第八识的缘故。

但此不但稍用点功的不易觉察,就是二乘也不承认,所以无著菩萨造的摄大乘论中,用六种理由来成立第七。最显明的,如无想定,因为有第七染污意,所以与灭尽定不同,所以圣者不修此定;若无第七,那么无想、灭尽就没有分别了。又有五同法可比知有第七,因为前五识都有所依根,所以可比知第六意识也有第七为所依根,如果没有第七,那么第六就没有所依根了;第六既没有所依根,前五也不当有所依根,五同法就不能成立了。

由以上所说的,可见第七最不容易觉知,但又不能拨无第七,所以从我爱执藏上说,也是甚深难知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这是譬喻:第八名本识,如渊深的海;前七名转识,如波浪,依海而得起。但这七种转识,都有境为增上缘,才得生起,如海上有风,才能起波浪似的。虽前七都以境为增上缘,不过在前五识最重要,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前五识离境就不能发识;在第六识还可由识分别妄现的境也可发识;第七缘第八见分为境,境也常有,而不须别藉他境才生;所以最不可离的就是前五识。

受熏持种根身器,此明阿赖耶识受熏持种的功能。因为阿赖耶识是无记性,所以受前七转识染净熏习,既被熏以后,就将染净种子执持不舍。如室中燃香,香的自体虽尽,而香气还留在室中,所以阿赖耶识受前七转识熏后,所成的习气种子,也含藏在阿赖耶识中,执持不舍。内根身、外器界,也是阿赖耶识所变所缘的。
所以这识的相分有三种:
一、一切种,就是受前七熏习所成的种子。

二、器界,就是所变的相分。
三、根身,就是五根的身体,身是总,眼等四根是别。这根身是阿赖耶识的执受,因为根身就是五根诸法和合的总聚,这总聚为阿赖耶摄持依止为自体,能生觉受,触受境界,于是根身与阿赖耶识就成了同安乐共患难了。如人穿一件极难脱下的衣服,同身体都和成一体了,于是被人损害这件衣服时,自体也同感觉痛苦,抚摩衣服时,自体也觉到快乐。

又阿赖耶受熏持种的理,也可以比知,如我们在前几十年的事,到现在一想,还历历在目,这虽由第六意识记忆的功能,但还是因为第八能持种不失的关系。这还不明显,再明显的,就是有时虽未经明了的意识记忆,只要前五识与五俱意识现行,阿赖耶识就受了熏而持为种;所以有时梦中境,是平常曾未经过的,第六识也不曾记忆的,这就是由阿赖耶识持种不失的功能所现。

若这一期业报已尽,阿赖耶识对根身不持为自体时,这就名死;若最初受胎的一刹那,就名生。在人死时,全体都冷尽,但有一处暖气最后舍,在那时、前六识都没有功能了,只有阿赖耶识还没有离去,要这暖气完全没有了,这才名死人。受生时最先成胎的,成立第一刹那生命的,也是阿赖耶识,然后前六的功能才随之生起。

所以阿赖耶识是一切有情一期生死的主人翁,所以说:去后来先作主公。虽是主人翁,却不能执以为我,因为他虽是相续不断的,而实是刹那生灭而无常的,而且是随业流转而无力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意识是最最最重要的 | 稻秆经系列

意识是最最最重要的 | 稻秆经系列 · 122-123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达尔文的进化论即使成立,也只能解释动物和人的身体的进化。但身体为什么是这样进化的,背后还有没有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大自然中有这么多的物质,分子、原子等,有一部分的物质可以变成人的身体,有一部分的东西它永远都是不能成为人的身体的,它背后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进化论还解释不了的。

我们来假设达尔文讲的人和动物的进化过程是真的,这也和佛教没有矛盾,人也许就是这样进化而来的,一些物质因为有了意识的参与,最后就变成了一个生命体。但比如桌子、砖头等等这些东西,却没有意识的参与,所以不能变成一个说生命体。

比如说计算机,计算机智能水平到现在已经发展得非常高了,但是目前还没有意识的参与,如果有一天,假设意识可以参与其中,它可能会变成像人的大脑一样。前几天有一个机器人,已经成为第一个地球公民,但这其实都是人编写出来的程序,虽然别人问它什么都可以回答,但这个是因为已经编好了的程序,没有它自己思想。但如果这种程序有一天如果真的有人的意识参与的话,那从此以后它就变成了一个生命体。但没有意识的话,这些都是死的,它根本没有办法独立思考,所以意识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就像一粒豌豆,如果没有温度、湿度,它永远不会发芽,当有一天它具备适当的温度湿度后,就会开始发芽。

同样,克隆、试管婴儿,能否成为生命,都取决于是否有意识的参与。没有意识的参与,克隆物或者说试管婴儿,都会失败,有了意识的参与,才开始有了活力和生命,最后变成一个人或者动物。这时候,让它“发芽”的,就是我们有漏的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若无此众缘,身则不生”,如果没有前面讲的六个缘不存在,人和动物的身体则不会诞生,尤其是意识的成分尤为重要。

若内地界,无不具足”,如果内因缘中的地界不具足的话,它就不能成为人的身体。“如是乃至水火风空识界等,无不具足”,如果其中一个不存在的话,其他的都不能形成,尤其是像意识这样的主要核心的因素都不存在的话,就不能称为身体。

“一切和合,身即得生。”这些因缘全部和合以后,才能够成为生命体。克隆、试管婴儿等,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只是物质的部分,但在这些物质的背后,有没有其他的东西参与,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所以我们往往会认为只要有这些物质足够的话,就可以成为一个人或者一个动物,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第七识(社会不公、人心不良的根本)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顺转杂染分--第七识(社会不公、人心不良的根本)



太虚法师 唯识学 今

释 颂】

一、顺转杂染分
丁 第七识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带质、就是带质境,第七缘第八见分为我,是真带质境。因为所缘所执的我,虽不是第八见分的真相,却是自识托第八见分为本质而变起的妄相,所以“我相”是由第八见分同自识两方面的关系变起的。现在以譬喻来说明:第七识如病目,第八见分如灯光,由病目对灯光,才见有五色光轮,这光轮喻如我相。但光轮不是灯光的真相,是病目才见的,却又不离灯光而有的,所以五色光轮是病目同灯光两方面的关系幻现的。我相、也是同样的理由。为明了起见再作表如下:
          
  
第六识也有真带质境,但是不明显,只有第七最明显,故在此说明。有覆、就是有覆无记性。第七识只一味的执第八见分为我,不分别六尘境界,亦不对他有情发生交涉,没有显然的善不善,但由他念念执我的关系,可影响前六我不净,所以本性虽是无记,而有我执的覆蔽,就成了有覆无记性了。通情本、是说第七的带质境通于情本:情、就是能变识──第七,本、就是本质境──第八见分,由能变的情识,托第八见分的本质,而现有带质的我相。有说:通情本,是说第七执我,通为三界有情生死之本。但是正确的解释,还是前一释。

随缘执我、是说第七随所缘的第八识而执为我,第八若生在欲界,就随生在欲界,执第八见分为我;生色、无色界,也是一样。在三量中,第七属于非量。因为第七不了第八真相,所以不是现量;不能推理,所以不是比量;只一味的由自识托第八见分变起的我相而执为我,所以说:量为非
第七识相应的心所有十八,就是八大随烦恼,遍行五,别境中只与慧心所相应,根本烦恼中与我贪、我痴、我见、我慢、相应。颂中的我字,通于贪、痴、慢、三种。痴就是恒行不共无明,又名根本无明,由第七与根本无明相应,所以不明第八真相而生我见,就执为我。这我见所由起的不明,就是我痴。由执为我,于是爱着不舍,随第八生在何界何趣都不舍离,就是自杀者,也是为了爱我,这就是我爱。因为爱我,无形中就要使我居于一切人之上,由尊重我,所以只见我是最胜最上的,这就是我慢。第七执我的功能,最不容易断,只有从第六识用功,使智慧训练至强锐有力,然后才能对治,渐渐断除;从第七本身,在凡夫位,是无法对治的。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第七识、梵语名末那,译为意,是恒审思量的意义。恒、是恒时不断,审、是决定不惑,思量、是遍行中的思同别境中的慧,和合而成的。第八恒而不审;第六审而不恒;前五不恒不审;只有第七末那恒时审决思量于我相,相随不离。虽是很简单的只一味的执我,但影响于有情甚大,令有情日夜永久在昏迷中。日夜、也可说是生死。

镇、是永久义。四惑、就是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八大、就是惛沈、掉举等八大随烦恼。因为第七与四惑、八大相应而起,所以前六转识虽修善法,但由第七执我的关系,也成了有漏善。第七若转成清净,前六所作善法,也就成无漏了。因为前六转识,依第七而成染净,所以说:六转呼为染净依。

以上将杂染第七识两颂讲完了。到这里才明了社会的不平,人心的不良,根本原因就是由第七作祟。明了这个理,可见思想简单的唯物主义,以为衣食住平均,就能解决人生痛苦,使天下太平,这是不明人生真相的。要知道人的求衣食丰裕,只是我贪的一部分发展,这只是资生之物。第七执我不是这样单纯的,还有人为求精神快乐,舍弃物质享用,并且连肉身也可不要的,如印度的投崖、拔发等外道。还有我慢炽盛的人,由我慢影响前六的作为,处处要光荣体面,在人上而不肯受人压制,所以虽以多少金钱运动他,也不能使他屈服。可见只求衣食住平均,以为就能解决人生痛苦的,依佛法看起来,实在觉得他们无知,同时又感觉到他们可怜。

到这里,顺转杂染分八颂都讲完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也知道了。以后再说到逆转清净分。


從我的iPhone傳送

宣化上人:心要正大光明,方能照破一切黑暗。

宣化上人:心要正大光明,方能照破一切黑暗。

宣化上人 

<华严经》上说: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你行佛心,就是佛;你行菩萨心,就是菩萨;你行缘觉心,就是缘觉;你行声闻心,就是声闻;你行天人心,就是天人;你行人心,就是人;你行阿修罗心,就是阿修罗;你行畜生心,就是畜生;你行饿鬼心,就是饿鬼;你行地狱心,就是地狱。所谓“十法界不离一念心。”由此可知,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心所造出来的。

有一首关于“心”的偈颂,说得很有道理:
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
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仔细研究之,说得很恰当。人在世上,要存正心,不可存邪心。什么是正心?就是菩提心、平等心、大慈心、大悲心、怜愍心、布施心、惭愧心。什么是邪心?就是自私心、自利心、嫉妒心、怨恨心、骄傲心、妄想心。我们修道的目的,就是去妄心存真心,也就是除邪心生正心。

我们一举一动,要存正念,就是正知正见。存邪念,就是邪知邪见。有邪念的人,或者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将黑作白,将白作黑,颠倒是非,黑白不分。他所作所为,自己认为是对,结果造成罪业,要堕地狱,自己还不知道。因为这样所以佛苦口婆心来规劝,不怕麻烦的一次又一次叮咛:“不要走错路!不要误入歧途!”也就是告诉我们修道人,在道场中不可造恶业。所谓:“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

时时要战战兢兢,深省警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改善自己的习气毛病,改善自己的恶劣行为,改善自己的聪明鬼、伶俐虫。要把自己弄清楚,不可糊糊涂涂混日子,以盲引盲,互相欺骗。搞得世界乌烟瘴气,令世界一天比一天危险,最后成了世界的末日,同归于尽。
有正念的人,能引导世界的人,走向正大光明之路。人人有同情心,人人有互助心;你帮助我,我援助你,大家互相帮忙。所谓“助人为快乐之本”,又可以说:“为善最乐”,你要发善心做善事,这种快乐,无言可形容。只有行善者,才能体会其中意味。

各位不妨试试行善事的滋味如何?它有妙不可言的乐趣。千万不要走黑暗弯曲的路,不但自己会有失足之忧,也会引人误入歧途。所以心要正大光明,方能照破一切黑暗。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逆转清净分--第六识(转向清净的入手处)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逆转清净分--第六识(转向清净的入手处)

太虚法师 

二、逆转清净分

此中八识的顺转逆转,都是就凡夫的心理而说。顺转、是顺于凡夫平时转向外境的心而说;逆转、是将凡夫平常的心转向内识而证清净。怎样能转向清净呢?要先从第六识用功,将自识转成无漏智;进一步就转第七识,将第七所有的障隔打通;然后再由第六、第七合力,转第八识;第八既转向清净,前五是最无力的,于是也随转成清净了。所以逆转清净分的次序,第一颂明第六识,第二颂明第七识,第三颂明第八识,第四颂明前五识。

甲、第六识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地前有资粮位、加行位,资粮、是对佛果说的,如人行远路,要带着资粮,我们从凡夫位到佛果,也要广集资粮。集资粮就是修福慧,修福慧就是修六度行:布施、持戒、忍辱,三度是集福;般若,是修慧,精进、禅定,通于福慧。在这资粮位,共有三十心,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华严经中说十住以前,还有十信。在十信位,也修六波罗密行,但这是意识散位行。如在欲界,由第六意识,听闻正法,由闻法而生慧,就是闻所成慧,这就是六度中的文字般若。由闻法以后,能持戒,这就是思慧,包括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因为戒的广义,不惟是佛制的戒条,才名戒的;就是对于佛说的法,在起心用事时,都要观察合不合佛所说的,观察应作不应作,所以戒法的范围很广,能包括四度。
但后因有人不如法行,佛才为这类众生,制定戒律,作他们行为的标准。由思惟而如法修行,由修行纯熟而得禅定,这与定相应的慧,就名修所成慧。由定力成就,于是出生种种不可思议事,能转现业报,能超欲界境;不过佛法不重在定,重在由定所生慧,由慧才能断惑证真,这就是六度中的禅定、般若两度。由修六度,而使信心成就,证入初发心住。因为到这位,胜解修行力才现前,才能发深固不退的菩提心,所以名发心住。以后只有进无退,得安住于佛法中了,到这位就名贤位菩萨了,所以这是由凡夫入圣的关键,是最难入的。

然后由初住到十住、十行、十回向,都修六度,广集福慧资粮,但有浅深不同就是了。但这三贤位的菩萨,还没有起立证真如法性的决心,到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位,才加功进行,常在定中,一心求证真如法性,不证不起,然后由定力发生证真如的慧──若没有以前的三十心而求证真如,那就只能证小乘生空果,只能证真如空性,而不成不空妙德。慧将生起时,名暖位,如日光将出时,先有暖相现。慧已生起,名顶位,如日光已出到山顶,能光明朗照了。第三是忍位,就是由定慧能忍可,这位有上中下三品忍,到上品忍而进入最后一刹那的世第一位,就是在世间是最为第一的。

以上所说的修行的位次,都是有漏第六意识的用功力,但有散位、定位的分别就是了。前五识虽也能帮助用功,但是无甚力量,第八完全不相关,第七不但不帮助,反为第六修行的障碍。经世第一一刹那,入真见道,由真见道入相见道,这才登初地,这时第六、第七就转成无漏了。颂中所说的欢喜地,就是初地。因为在地前,用有漏第六识修行,有漏闻思修慧,渐伏分别所起二障。入初地时,才将无始本有的无漏清净种生起现行,顿断分别所起二障种子,到这时一向求证的真如也证到了,第六识也转成了妙观察智了,得未曾有,生大法喜,所以名欢喜地。

在杂染位上,八识各有相应心所的多寡不一,到清净位上,都与二十一心所相应。在染位,识是心王,到了清净位,五别境中的慧心所就转成智了,智就是心王,智相应的识与其余的五遍行,四别境,善十一,都随智转。颂中所说的初心、就是入初地的心,因为十地中,都有入、住、出三心,入心也名初心。在初地,第六识虽转成妙观察智,但俱生所起二障还没断尽,只断了一分异生障,不堕恶趣了,所余的二障,有时现行缠绕意识,有时或眠伏不起现行,但并没断,遇缘还要生起现行的。所以从初地到七地,都不能算纯无漏。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远行地、就是第七地。到第七地以后,第六识的俱生现行二障,完全不现行了,因为入二空观,证真如法性的慧,相应不断的现起,没机会使二障现行,所以说:纯无漏。从初地到七地,是下品妙观察智,七地以上,是中品妙观察智,到佛果就成了上品妙观察智。圆满明净,双观真俗二谛,普遍朗照大千世界。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逆转清净分--第七、八、前五识【完】

八识规矩颂讲录 | 太虚法师: 逆转清净分--第七、八、前五识【完】

太虚法师 

二、逆转清净分
乙 第七识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极喜、就是初地。第七识无始妄执我法,直到初地,第六意识转成无漏清净智,此强有力的智,才将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了,不但不执第八见分为我,反能遍观一切法平等性。但由俱生二障种子没断,所以有时还执我,直到第八地,证真如智已能不加功用而任运现起,于是第七执我的我执,就恒被第六无功用行将他摧灭了。所以到第八地,第七才没有了我爱执,才舍了第八识。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如来有法性、受用、变化三身。受用身、又分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自受用身是佛自证境界,第十地菩萨,都不能见的。为要使初地至十地的菩萨,也受用法乐,被十地菩萨的机,所以又现他受用身。为初地菩萨所现的佛,是以百莲花为座的佛,为第二地菩萨所现的佛,是以千莲花为座的佛,乃至为十地菩萨,各现他受用身,这都是平等性智的功用。

丙 第八识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第八识也名阿赖耶识,就是藏识,因为这识被第七识执为我,所以名藏。将到不动地前,我执永伏,才舍了这个名字。异熟、就是异熟识,又名业报识,因为这识就是受善不善业所感的报体,凡受业报就有分齐,到金刚道后,就不受业报支配,就无分限、无边际了,所以说:异熟空。无垢、就是无垢识,因为此识不再受熏,一切有漏杂染种子永断,所以名无垢识。大圆、就是大圆镜智,因为只与清净善无漏慧相应,所以名大圆镜智。到佛果位,第八转成大圆镜智,无垢净识同时发,普照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因果,实事真理,无不朗照于大圆镜中,所以说:普照十方尘刹中。

丁 前五识
变相观空惟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前五识转为成所作事智以后,也能观生空、法空所显真如,但不能亲证真如,只能于自识变起真如相分而观生空、法空。因为不能亲证真如,所以没有根本智,只是后得智摄。前五就是到佛果位,也不能证真如,所以说: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下二句,是说大圆镜智无垢净识同时发的时候,那时所持的五根就成无漏五根了,由无漏五根所发的识,也成了无漏,于是前五转为成所作事智,有三类化身,就是:胜应身,劣应身,随类应化身。
为初住以上的菩萨所现的身,名胜应身,有大威德,相好庄严。为凡夫,二乘所现的身,名劣应身,如丈六金身的释迦牟尼佛。随种种类所现的身,名随类应化身,如人见佛为人类,鬼见佛为鬼类。由三类化身拔济众生,息众生的生死苦轮。

以上已将八识规矩颂大概的讲了,现在还要附带申明几句。在玄奘法师以前的古德,讲唯识都是直从第八讲起的。玄奘法师为要按照八识的次第,定为规矩,所以变更次序,先从前五识讲起。在这次所讲的次序,又稍变更一下,是从顺转和逆转讲的,但并不是无意义的变更,这在前面已略提出理由。

现在、再将顺转逆转总起来一说,先就凡夫的心理,为他说明无始以来的杂染弊病,使他知道病源,既找着了病源,在一般有大愿大志的,不满足这有漏杂染的凡夫法,要求解脱安乐,并且不只为自了,还要使一切有情都得到究竟,所以才又说到以后的逆转清净分。
我们要是不满足现实的人生,要趣入佛果,现在就可从第六识寻伺心的闻思慧下手用功,修集福慧资粮,行四摄、六度,成就信心,希望入初住。但这在凡夫位,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在这时,俱生的、分别的二障习气很浓厚,单靠自力不容易对治,所以要信三宝力,发弘誓愿,由信愿力修四摄、六度,成就与闻、思、修慧相应的信心,然后得入初发心住。既入初住,就是贤位菩萨了。既入了贤位,那就有进无退,按步就班的可直趣大乘菩提了!
--(胡继欧记)(见海刊十三卷七期)【完】


從我的iPhone傳送

外道修学,无花果;二乘修学,一花一果;大乘法门,一花多果!

外道修学,无花果;二乘修学,一花一果;大乘法门,一花多果!

净界法师 

复次,为何义故,入唯识性?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身为一个菩萨,是为了要追求什么样的功德,才须要悟「入唯识性」呢?这个地方是提出一个问。我想外道的修学跟佛法的差异:外道的修学,基本上谈不上什么功德,我们叫做无益的苦行;佛法的每一个法门,你去修学,它一定有一个真实的功德,它是一个真实的道法:这是外道跟佛法不同的地方。

所以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当中,他说:外道的修学,叫做无花果。你这棵树种了很久,它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白费力气。二乘的修学,就是一花一果,他就是修习四谛法门,而成就一个涅槃自己受用,如此而已。大乘法门是一花多果,在大乘的法门当中,我们去栽培一棵树,它长出一朵花,就有无量无边的果实出现。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观察「遍计本空」,调伏内心的执取;观察「依他如幻」,而生起利他的妙用。这样有什么功德利益呢?当然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利益。

这个地方先提出一个问,以下再回答: 

这个地方有二段:第一个「总由二智为获自义」,第二个「唯由后得善为他说」。先回答「二智」,我们看论文: 

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由此后得种种相识智故,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为长能触法身种子,为转所依,为欲证得一切佛法,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这一段的功德利益,分成二段:第一个是讲到能生之因,二种智慧能生起功德之因;再说明所生之果,讲到五种功德:就是有二种智慧而引生五种功德。先看第一个能生之因。我们修习「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会产生什么样的因地呢?「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我们内心当中会去观察「总法」,这「总法」就是一切法的总相,或者说是一切法内在的体性,就是真如,那个不生不灭的平等法界。
我们透过「遍计本空」,把这些有所得的执取消灭了以后,我们看到生命的本质,其实是不生不灭的,一种离诸对待的平等法界。这种法界的智慧,是「出世」间无漏,它能够对治有漏的烦恼,这第一个根本智生起了。

第二个「由此后得种种相识智故」,当我们通达根本智以后,下一个就会生起有分别的差别智慧。这个差别智慧是观察一切法的作用跟相状,你造了五戒、十善,会招感人天的福报;你造了杀盗淫妄的业力,会招感三恶道的果报。这是观察一切法的差别作用,这个作用是在根本智之后才生起,所以叫后得智。也就是说我们去观察大乘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结果,会引生二种的智慧--根本智跟后得智。

这二个智慧的交互作用,会产生以下的五种功德:
第一、「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它能够「断」除「及相」,「及相」这个「及」就是具足。这「阿赖耶识」当中,具足了很多杂染的相,这个杂染相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个惑业苦「相」状的「种子」,这种子就是修习空观来断除。我们在忏悔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方法叫做对首忏悔,我向一个法师、或者向佛菩萨,宣布我做错了什么,我表示我的后悔。这样的忏悔,事实上,罪是不能真实的清净,但是它产生一个调伏的力量。

所以你要确定你的业是不是真实的从阿赖耶识消失掉,一定要「心若灭时罪亦亡」,就是心境相接触的时候,你那个分别心、爱取的心,不再生起。

如果你的心跟杂染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你爱取的心还会活动,那你这个业肯定是存在的,只是你对首忏悔,调伏下来而已。所以当我们内心当中,对于杂染法爱取的心慢慢平淡以后,其实我们三恶道的业力种子,也慢慢慢慢的在折损当中,因为它能够「断」除具足杂染「相」的这些有漏的「种子」,这是第一个,这个地方主要是空观所对治。

第二、「为长能触法身种子」。前面是断恶,这个地方是修善。我们在修空观跟假观的时候,「能」「长触」,这个「触」就是趋向,它有趋向清净「法身」的无漏「种子」,因为你破一分的无明,就证一分的法身,所以断惑跟证真,基本上是前后的关系,前面是断惑,后面就证得清净法身的真理。
第三、「为转所依」。前面是一个种子,是一种内心的功能;这个地方是讲内心整体的体性,「所依」就是一切种子所依止处,就是阿赖耶识,我们能够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这第三种功能。
第四、「为欲证得一切佛法」。我们从清净的心当中,修习假观、修习种种的六波罗蜜,就能够成就一切法的功德。这个地方的功德,偏重在神通跟三昧,有无量无边的六种神通、三昧、陀罗尼,都能够从假观当中次第的成就。
第五、「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有能够成就我空、法空的智慧,悟入圆成实的平等法界。这个地方是总标二种智慧而成就五种功德。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1


從我的iPhone傳送

怎么修行呢?烦恼这么重怎么办呢?缘修!

怎么修行呢?烦恼这么重怎么办呢?缘修!



净界法师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缘就是因缘),第二个是见道位以后叫真修(真实的真)。我们刚开始发了菩提心,其实我们内心的空观跟假观的力量还非常的薄弱,观照力很薄弱。其实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完全是依止一念的誓愿力--我们对无上菩提的追求,绝不放弃。就是前面有一个光明点在引导着我们,如此而已,烦恼还是非常的粗重。这怎么办呢?怎么修行呢?烦恼这么重怎么办呢?缘修!

就是你刚开始要依止四种因缘,来保护你的菩提心。我们前面说过,菩萨刚开始的四种善根:第一个誓愿力,你要不断的在佛前发愿,你一定要追求无上菩提,绝不放弃;第二个善友力,你要经常亲近善知识、同参道友,依止僧团,依众靠众,靠大众威德的摄受,调伏烦恼;第三个是作意力,你要经常在大众中作定课,加强你的正念;第四个资粮力,要广修种种福德智慧的资粮。

所以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生起根本智、也没有生起后得智,就靠四种因缘在资持。但这个地方的菩萨,经过资粮位、加行位以后,他已经成就了根本智、后得智,这个时候叫真修,他内心当中已经见到真理,跟无所得相应,所以他能够真实的依止内心起修,不必依靠外在的因缘。这个地方是讲到成就大乘止观的功德利益。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1


從我的iPhone傳送

生怪病的人,在过去生中,多数贪便宜,不肯吃亏。

生怪病的人,在过去生中,多数贪便宜,不肯吃亏。

宣化上人 

一身病苦从何来

法界佛教总会所属法界佛教大学,组织亚洲区访问团,到东南亚弘扬佛法。在未起程之前,我便知道会有种种的障碍,因为我到什么地方弘法,一定会被人所嫉妒和障碍。为什么?因为我太直,不会同流合污,所以遭人嫉妒。可是我有把握,邪不胜正,牛鬼蛇神,无能为患。

我有信心,佛菩萨时时护我的法。我所到之处,虽然遇到很大的障碍,可是不起作用,不会发生意外的问题,处处逢凶化吉,平安无事,这是蒙佛菩萨的加持。

我所到的地方,每天有很多患病的人,来求医治。凡是患病的人,皆因业障深重。若是没有业障,则不会生怪病。凡是来见我的人,都是生奇怪的病,中西医皆束手无策,无法医治的绝症。

生怪病的人,在过去生中,多数贪便宜,不肯吃亏;或者吝啬成性,一毛不拔,不肯布施,救济穷人,处处为自己着想,不为大家着想,时时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所以搞得业障一天比一天重,终于生了怪病。

还有,患怪病的人,在往昔曾毁谤三宝,甚至谤大乘经,所以堕落在地狱受苦。从地狱出来,再转为畜生,或为飞禽、或为走兽。做完畜生,再转做人,可是做人时,多数六根不全,有种种的缺陷,或是瞎子、或是聋子、或是哑吧、或是瘸子,总而言之,生理不健全。这类的人,在往昔造了恶业,所以今生受这种果报。

受这种果报的人,本应该生大忏悔心,多作功德事,才是对的。可惜他们不但不觉悟,而且爱财如命。求我治病,还想贪便宜,希望不要花钱,就能治好病。病好之后,很慷慨的封一个红包,作为供养。红包内只有一块钱(新加坡或马来西亚钱),或者两块钱,至多五块钱,他们想在出家人身上找便宜。他们业障这样的重,还想贪便宜,这是多么的可怜!

我为什么对各位说这件事呢?因为令各位提高警觉,谨慎小心,不可造恶业,在佛教里不可诽谤三宝,不可谤大乘经,不可狐疑不修行,不可妄语欺骗人。如果造这种种的恶业,将来一定会堕落地狱。到时候,做师父是爱莫能助,无法援救。事先声明,免得届时埋怨师父不救你出地狱。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