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密宗无相寂止的修法


密宗无相寂止的修法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整个寂止修法从头到尾,都与禅宗的《六祖坛经》,以及大手印、大圆满法本的词句所讲的非常相似,都是放松、无念、无相,都是不思善、不思恶,都是善恶念头消失之后的本来面目,但实际上根本不一样。究竟区别在哪里,要我们自己去体会。


1、第一种修法



这种修法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比较昏沉时候的修法,另外一个是比较散乱时候的修法。

(1)昏沉时的修法

前后的过程与寂止修法相同,准备工作结束以后,让心静下来。

此修法与前几个修法的看式略有不同,毗卢七法的眼睛是往下看,而此修法的眼睛是往上看前面的空间,但也不要看上面的天花板,或专注在一个物体上,就看自己眼睛与外界物体之间的空间,心也跟着眼睛专注于虚空中,没有什么目标,既不去想虚空是什么样子,也不能想我一定要专注在虚空当中。放下所有的念头,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修。人要精神一点,不能太随便、太放松,不能有什么执着与念头,这样就不容易昏沉。

现在有些企业家因为平时工作压力太大,所以也会选择偶尔到山上去打坐两三天,把这种修法作为一种休息,让整个人的身心全部放松。这肯定很好、也很管用,但我们不能仅仅追求这些感觉,而是要在感觉比较好的状态中静下来,在念头还没有产生的时候,就中断观修,之后不思维其他东西,心立即又专注于这种境界。

所谓感觉好,并不是找到空性、光明的感觉,这些离我们还有一定距离,只要心里没有什么杂念,很清楚、很透明、很宁静,有舒适、快乐、轻松的感觉就行。

这个修法与前一个修法相同的地方是,都是没有任何念头。略有不同的是,前面的修法,是首先让一个念头诞生,然后等它消失,在它消失以后,再停留于这个状态。此处不是这样,不用等念头出来,而是在心里没有任何杂念——不追究过去,不迎接未来,也不思维当下,将所有念头放弃以后,让心安住下来,这就是一种寂止境界,但这还达不到真正标准的四禅八定。

此处也有一个类似禅宗的修法,有些时候我们要看看修禅定的修禅者,也即修禅定的主人翁是谁。回头反观:是谁在修禅定啊?肯定不是我的肉体在修,也不是我的语言在修,而是我的精神或心在修,那正在修寂止的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2)散乱时的修法

前一个修法,是眼睛往上看,虽然没有专门去想什么,但因为要求人精神一点,所以虽然不昏沉了,但容易散乱。

这个修法眼睛不是往上看,而是像平时的毗卢七法一样,眼睛随着鼻尖往下看,不要专门去看前面的任何物体,而是专注于眼睛之前的空间,然后让整个心全部放松。虽然空间当中没有什么可以专注的东西,说穿了也是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修,这叫做修寂止。

放松的意思,也不是说心里什么杂念都不管,让它妄念纷飞,而是要有侧面的监督。

昏沉时的修法与散乱时的修法相同的地方,是都不去想任何事情,把所有的念头都放下来,在平静的境界中专注、停留。二者的差别有两点:一个是眼睛往上看,一个是眼睛往下看;一个是人要精神一点,一个是要放松一点。

在感觉好的时候,立即间断修法,之后又从头开始,这样周而复始地修。所谓的感觉好就是心平静而没有杂念的状态。


2、第二个修法



最后一个寂止修法,是麦彭仁波切讲的,也是最好的寂止修法。

其内容不是很多,其中讲到,在所有有相、无相,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寂止修法中,最关键的精华修法是:

前期与后期的步骤,同前几个修法一样。之后身体如前一般作毗卢七法,眼睛往上、往下看都可以,昏沉的时候就往上看,散乱的时候就往下看。但最重要的精华性技巧,不是面对外境,而是心自己回头去看自己,让心自己去面对自己。看心的意思,还不是看空性或光明如来藏,说穿了还是仅仅停留在阿赖耶识的境界中,这叫做心看心。心本来没有颜色、没有形状,虽然也可以称为心的本性,但这并不是光明的本性,而是世俗谛的心的本性。

因为心看心的时候,不会发现什么东西,故而也找不到什么可安住、可抓获的焦点,但我们也无须担忧,本来这就是不存在的,只需在这样的境界中静下来不往外面散乱,当发现它散乱的时候,要设法让它回头,继续专注在心的本性上。

任何事物都有两种本性,譬如说水,在世俗谛当中,它的本性不是固体、气体,而是液体;在胜义谛中,它的本性就是空性、光明。同样,我们的心也有两个层面的本性,最深层次的本性,是光明、空性;世俗谛中,它的本性就是阿赖耶与阿赖耶识。

阿赖耶与阿赖耶识,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比较明亮的部分,叫做阿赖耶识;没有念头的部分,叫做阿赖耶。

所有人的精神,是明亮、透明的。当然,此处所说的透明,不是类似于玻璃的透明,而是每个人自己心里清清楚楚感觉到痛苦、快乐等感受,因为它不像无生物那么毫无觉知,所以也叫做明亮,实际上就是阿赖耶识。

出座以后,要注意检查自己刚才打坐的过程。以便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力争以后进行调整,之后是回向。

在寂止的基础上,如果上师给我们传授了很好的窍诀,就有可能比较顺利地进入空性境界,因为寂止与证悟之间仅仅是一步之遥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宗萨钦哲仁波切】“灌顶”是要传达给你什么?


【宗萨钦哲仁波切】“灌顶”是要传达给你什么?


宗萨钦哲仁波切 

灌顶

我们来讲一些灌顶的事情。灌顶的梵文是Abhisheka,意思是“丢掷”或“倒入”。一般来说,灌顶几乎相当于加持,但若以我们刚刚的逻辑来谈,灌顶便有更为奇妙的作用,它超越加持,是一种引介。
好比你不认识某个人,你的朋友介绍你们认识,你就多了一个认识的人。就像这样,你对许多事不太了解,比如说你不了解水,你被自己所定义的水限制住了,而水是很灵活的。因此为了要将水的灵活性引介给你,金刚乘把水用作灌顶的所依物。灌顶传达给你什么?它将生命经验的真实自性引介给你。它告诉你,从无始劫以来,我们即有无明,从无明产生五种情绪——贪、嗔、痴、慢、疑。当这五种情绪增长、成熟时,它就成了五蕴。接着我们便有贪欲,对自身非常执著,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如此珍贵。
我们不仅对自己的身体执著,有时对别人的身体也执著,即使身体充斥着粪便与血脓。如果我们把身体解剖开来,其实没什么可执著的。我们执著身体的哪一部分呢?这个身体本来就不漂亮,如果你不管它,它还会变脏、变臭、变得恶心。然而我们真的有很多执著,我们成为身体的奴隶。当它冷了,我们会找东西来盖;当它饿了,我们会去吃点东西;如果有人敲你一下,你就生气。特别是,如果有人敲你,你就期待那个敲你的人说抱歉;如果他没说,你就会很生气。只要那个人向你道歉,即使他把你打得很重,几个字的抱歉也可以把你刚才所有的痛苦带走。我们的心就像小婴孩的心。你以为那个人敲你,并期待他说抱歉,但事实也许是,他并不知道自己打到你,或者他说了抱歉,可是你没听到,甚至也许他认为是你该说抱歉。所有这些情况使生活变得非常非常复杂,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有执著。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头撞到墙,你通常会怪罪哪一方呢?我们通常会责备这个墙怎么这么硬、怎么不会动,我们从来不责备自己,也不会骂自己的头怎么这么软。如果没有这个头,就不会撞到墙,也就不会痛了,所以你要负部分责任,因为你有这个头。而我们从来不这么想,我们都是责备别的东西,然后感到生气。这对墙来说不算什么,但如果是对生命体,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我们刚刚提到五蕴,以上所说即为色蕴。讲这些会令人想睡觉,所以我不打算通通讲。
五蕴的另一蕴为识蕴。识蕴也很无明,所以我们必须清净它,就像洗衣服一样。当你洗衣服时,你洗的是什么?不是这些衣服,而是脏东西。衣服怎么可能被洗呢?你只是洗掉脏东西而已,你不想要这些暂时性的脏东西。就像这样,你净化识蕴,而不是清洗识蕴。你把识蕴当中的脏东西洗掉。以喜金刚的传统来说,识蕴的脏东西就是愤怒,愤怒必须被洗掉。要用哪种肥皂和水呢?答案是阿佛。不过此时你是无明的众生,你不能说:“喂,阿佛,你来帮我清洗我的愤怒吧!”
既然一切都是心造,你便创造一个佛的模样——蓝色,具足一切佛的功德。除此之外,你也把它转化成一个宝瓶,装有一些水,因为你认为水能清洗东西——所以金刚乘用的是这种方法。接着你把水喝下去,它会洗掉脏东西,然后会发生什么呢?当你洗衣服的时候,你把脏东西洗掉;脏东西洗掉以后,这衣服变干净了,是这样吗?不,衣服从不会变干净。因为我说过,衣服从未脏过,脏东西不是衣服,脏东西是脏东西,衣服是衣服,脏东西和衣服是分开来的。正因为脏东西和衣服是分开来的,所以才有可能把脏东西洗掉;如果脏东西是衣服,就不可能洗掉它。而既然衣服从来没有脏过,衣服怎么可能变干净呢?因此最终你领悟到,衣服就是衣服。识蕴就是阿佛,这个佛的能量就是如镜子一般的智慧(大圆镜智)。
五蕴、五方佛、五种智慧、五色、五种情绪(五毒)、五种法饰(比如莲花),所有这些五个、五个凑在一起,你就了解了什么是灌顶。不要认为这些东西是在外面,这些都在你里面。这是有关灌顶的简介。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净界法师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就是诸法因缘生。生命的确是遵循着一定的轨则,你今生会快乐,你今生会痛苦,都有一定的道理,没有一件事情是莫名奇妙出现的,绝对不可能,生命是有章法的。那么这个规则的第一个就是因果的规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道因缘观。

这个因缘观,如果我们从粗浅的角度,从因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由很多很多片断的生命结合起来的,因为他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念珠,就像拨念珠一样,你一百零八颗念珠,虽然相续但是变化,没有两个念珠完全一样的。

所以从外面的角度来看,从表层的因果思想,人生是很多很多片断的生命结合起来的,但是如果我们今天先预先把大乘的思想把它跟因果结合,就是法法销归心性,那就不一样了,本来这是后面讲到,但是我们先提醒一下。
大乘的因果思想,它不是向外看,而是向内看。所以你观照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你看到的因果,就像藕益大师说的只是现前一刹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人生就是一刹那的思想,念头而已,这个念头对望过去,它是个结果,因为你前生造了很多业力,造了很多思想,这个业力跟思想的结合,形成你这个妄想。所以这个现前一念的思想,对望过去,它是一个结果,但是对望未来,它又是一个因地,你可以改变它,你可以主导它,你可以调伏它,在它没有表现出来之前,都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你说人生是无奈,也对,人生有一半是无奈的,因为我们要继承过去的业力跟思想,这个我们是跑不掉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一定要继承你的过去。但是你说人生充满了希望,也对,因为你现在可以改变。在它没有出现之前你都有希望,在临终之前你都有希望,你可以主导你的思想,往好的方向走,往坏的方向走,你还有机会,因为它有变化的一面。

所以天台宗它安立一个观心法门,就是说你想要了解你自己,你看你的念头的流动,其实你的心的流动就像水流,你只要向内看你就一定知道你的过去,你也一定知道你的现在,你也一定可以规划你的未来,你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在你一念的心中。这个就是我们后面讲到现前一念心性的思想,这个后面会讲到,但是我们预先把它做一个结合,就是说你什么事情会归到心性,那人生就是整体,没有片断。


從我的iPhone傳送

我们修持奢摩他,就能获得放下的力量,亦能了解到执迷、僵固所招致的覆灭...


我们修持奢摩他,就能获得放下的力量,亦能了解到执迷、僵固所招致的覆灭...

宗萨钦哲仁波切 

奢摩他禅修
我们总是在做事、想事,我们总是在忙碌。我们因此让自己迷失在无数的执迷和僵固当中。当我们禅修,什么也不做的时候,所有这些僵固就会被揭露出来。你会发现,这些僵固会自动减少,而你什么也没做。
我们稍微谈一谈奢摩他禅修。我们一边谈,一边实际上试着做做看,这样可能效果更好。所以我会讲一会儿,你们禅修一会儿;然后我多讲一会儿,你们再多禅修一会儿,如此你们就会了解我所讲的内容,指导也才比较有意义,否则你可能无法将这个指导和禅修联系在一块儿。
实际上所有用到的技巧非常简单,所有过去伟大的禅修者通常会说,禅修的时候要坐直。当我们身体坐直,就会有敏锐的感觉、庄严的感觉,这会产生适当的氛围。

在这次指导中,我不建议使用任何外在的目标物。我们有时听说奢摩他教学会使用外在目标物,譬如一朵花,但我们这次要学的是上座部的传统方法,把呼吸当做目标。因此让我们专注于我们的呼吸,跟随气息的出与入,只是这样。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下,然后再谈。让心念集中在呼吸上,身体坐直,眼睛睁开。这就是最精要的技巧了,基本上什么都不必做。

〈禅定〉
我们只需坐直并观察呼吸,不受干扰,不被那些占据我们心头的思绪所干扰。我们就只是坐着,独自坐着,除去我们自己、呼吸和专注,没有任何其他事物。
我们坐着,专注于呼吸,不做别的。或许某些念头会出现,当它们出现,我们该做什么?什么都不做!只有一个方法,但它适用于所有情况,那就是专注于呼吸。就是这样。
干扰或多或少会出现。昨天说的话、上礼拜看的电影、刚才的交谈、明天该做的事,以及突然的恐慌——今天早上有没有关掉厨房的瓦斯?诸如此类的念头,都有可能出现。当它们出现,记得回到呼吸上。“回来”,这就是奢摩他禅修的口号。当我们发现自己注意力分散,就回想这个教导,然后回到呼吸上来。让我们再做一会儿。
〈禅定〉
假使我们怀抱雄心壮志,就会对自己的目标产生执著。即便我们的目标是证悟,那么就没有禅定。因为我们总是惦念它,幻想它,渴望得到它,这不是禅修。
这就是为什么奢摩他禅修会提出重要的一点:“放下任何目标。”坐着就只是为了坐着,我们除了观照吸气和吐气,不做别的。是否获得证悟不要紧,朋友是否比我们更快地获得证悟也不要紧,谁在乎呢?我们只是呼吸,身体坐直,观照气息的出与入,此外不做别的。
我们要放下对目标和雄心壮志的执迷,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面向。甚至包括想要完成一个美好的奢摩他禅修,这个想法也要放下,只是坐着。
少一些执迷,少一些野心,只是坐直并观察呼吸,这样做的好处是没有事情会扰乱你。只有在有目标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受干扰。当我们有个目标,我们就会变得有点执迷。譬如说,假设我们的目标是驾车去往某个地方,却有车子挡在我们的正前方,妨碍了我们的路,它就变成一个讨人厌的东西。但如果我们没有目标,就没有关系。无论是噪声,还是感觉这里或那里痒,都没有关系。
记住这点很重要。因为禅修者常常有要达成某件事的强烈的企图心,当他们受到干扰,就会经历各种混乱痛苦,他们会失去信心,感到挫败,会责备自己,责怪这个技巧。因此,至少在这短暂的禅修当中,我们要体会,是否获得证悟并不要紧,壶里的水是否煮开了也不要紧,电话响了不要紧,是不是朋友打来的也不要紧。就在这短暂的时间,任何事情都不要紧。
〈禅定〉
修习奢摩他禅修,不必要是为了成佛的缘故。假如你对成佛或涅槃没兴趣,你可以通过修持奢摩他达到一种自然状态,不会经常在各种状况中摆荡。但多半时候,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我们的心总是受到一些事物的吸引或干扰——我们的敌人、我们的爱人、我们的朋友,所有这一切,还有希望、恐惧、嫉妒、骄傲、执著、嗔恨。所有这些事物、这些现象,控制了我们的心,而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或许我们可以在刹那间控制自己,但我们若是处于极端的情绪当中,我们就会失去控制力。
如我先前所说,放下我们的野心,有点像是佛教徒所讲的出离心。你读过佛陀的故事,佛陀远离他的宫殿、皇后、儿子、父母,到外面去寻求觉悟。严格地从奢摩他的观点而言,你可以说佛陀是在试着减少他的野心,至少是在试着了解他的目标是什么,他想要达成什么;但同时,他也在试着了解他想要达成的目标其实是徒劳无益的。所以他想办法放下,想要获得放下的力量。总之,如果你想成为奢摩他修行者,放下的力量相当重要。

我们修持奢摩他,就能获得放下的力量,或者我们就能了解到执迷、僵固所招致的覆灭。
你们会发现,这个技巧能够给予我们一些时间或机会,让我们松开心结。这就是何以一些伟大的禅修者会说,三摩地这类禅修,是什么也没做的稀罕时刻。
我们总是在做事、想事,我们总是在忙碌。我们因此让自己迷失在无数的执迷和僵固当中。当我们禅修,什么也不做的时候,所有这些僵固就会被揭露出来。也许对初学者而言,这有点吓人,但慢慢地,你会获得某种内在的信心来面对这些。你会发现,这些僵固会自动减少,而你什么也没做。一般指导禅修的书籍上说,如同蛇伸展开自己,我们的执迷松解开它自己。你会获得这种技巧。
〈禅定〉
这里有个难题。当我说放下念头,回到呼吸上,专注于呼吸,你会不自觉地把它解释为:“噢,仁波切是说,我们要停止这个念头,回去专注我们的呼吸。”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说你应当停止念头,我没有这么说,我说的是专注于呼吸,这是两回事。当念头出现,不要停止它,不要增强它,不要鼓励它,不要劝阻它,什么都不要做。你的工作只是专注于呼吸,就这样。
了解这个差异很重要。如果我说:“停止这些念头,然后回到呼吸上。”这是一回事,但这不是我的意思。当念头出现,你要做什么?只是回到呼吸上,这是你要做的。停止念头不是你的工作,也不是这个教授的一部分。念头会出现,但你要做的只是专注于呼吸,就这样。

摘自《人间是剧场》(9)待续...


從我的iPhone傳送

我执消失时,才存在真正的付出


我执消失时,才存在真正的付出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胜道宝鬘论》之广释 ——

十,将一切胜利奉献别人、自取失败,是圣贤之相
这一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也是《修心八颂》最核心的部分。但做起来却难度很高,因为我们还没有断除我执。只要我执还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就一定会有自私和爱我执。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十全十美,哪怕表面上看起来再完美、再圆满,对众生的付出,也一定会有缺陷。即使没有发现我执做了什么,但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执一定参与了工作。凡是有我执参与的工作,都是不完美的。因为我执参与的方式,就是自私。

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所有的度化众生都会考虑到回报,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感受到而已。唯有从本质上、源头上铲除了我执,才能真正地付出。

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刚开始学大乘佛教的时候,是会有自私心的。做到所有的成功奉献给别人,所有的失败自己去接受,的确要求太高了,我们根本做不到。但至少要知道自己的卑劣龌蹉,而且要力争总有一天可以做到。具体方法,就是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修法。

在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上,我们有可能做到自轻他重或自他相换。比如在单位同事之间,明明自己做的事情,同事却在领导面前邀功,本来我们可以不高兴:怎么是你做的呢?明明是我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完成的。但因为学佛了,所以还是愿意将光彩让给别人。即使领导批评自己工作没有做好,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失败。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个自他相换。但在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要做到自他相换就有点难度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做,如果一直裹足不前,我们将永远停滞不前。

哪怕在家庭成员之间,学佛群体中间,也不要那么斤斤计较。比如,有些人学佛以后,家人强烈反对。如果针锋相对、依然故我,只会激化矛盾,永远无法化解纷争。此时的正确方法,是改变自己。如果学佛以后,自己的性情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得善解人意、心胸宽广,就会一方面给自己的学佛带来顺缘,同时也能感化家人加入学佛的行列。

在接受失败的时候,不要生气、不要烦恼、不要失落,要知道这是一件光荣、伟大的事,现代社会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我们可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总结一下:今天我做了哪些成就奉献别人,失败自己接受的事情,然后打上记号。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以前的上师们一样,可能每天都是空白。逐渐地,就有一两件、三四件。经过慢慢训练,数量越来越多,难度系数越来越大,最后再难的事情,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了。

很多佛教徒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从最基础的去做。喜欢追求大圆满、大手印等高深之法。很多目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都忽略、放弃了。而我们想做的,又做不到。这样高不成低不就,最终不会有任何成就,这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十一,心态、行为与其他世间俗人截然不同,是圣贤之相。

以上是圣贤的十一相,与之相反是非圣贤的相。 

所谓与“世间俗人截然不同”的意思,不是世间人超车走左边,我们要走右边等反常、怪异的行为,而是指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世俗人没有出离心,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今生的金钱、名誉等世间八法。佛教徒却不仅仅是为了这一生,更不是为了世间八法,而是有其他更高的追求——出离轮回的决心。

第二,世间人很自私,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大乘佛教徒却与之不同,一切所言所行所思,都是为了所有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快乐。

第三,世俗人把所看到、所听到的一切,都当作是真实的,并执著这一切。而学习大乘佛教的人,却把这一切看作如幻如梦。

同时,修行人与世俗人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要遵守共同的社会秩序、交通规则、法律法规等等。只是在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方面,与世俗人要鉴别开来。
以上十一条,是圣贤的标志。与之相反、对立的,就是非圣贤的标志。通过佛陀的教育和方法,就可以把非圣贤转化或升级为圣贤。


從我的iPhone傳送

通过念经来调伏心性。


通过念经来调伏心性。


梦参老和尚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讲调伏,要调伏到相应。你要坐禅,调身、调心、调息,调到相应处了,就叫“瑜伽”。要相应,必须经过调伏。包括你拜忏、礼佛、诵经,都必须经过调伏的阶段。

例如,你念经的时候尽打妄想,不念经没有事,一打开经本,一坐在那里头,有两种情形:一个是点头打瞌睡,一个就是不晓得念哪儿去了。面对这种情形,你自己要罚你自己,怎么罚啊?从头念起!看你第二遍还注意不注意?不注意,你再从头念起,这样就注意了。

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不是那么容易的。读诵大乘经典,就是修行的法门。你念念能开智慧,念念能入定。我们念的经,一般说来能入定吗?能入定!念得你自己就变成像镜子似的,照着这个经文,一照过去,相当快,时间非常短暂。但是这个情形不多,怎么不多呢?很少人诵经可以诵到定中诵的境界。

大家知道《华严经》好读吗?有的修行人他不到一个钟头就诵完一部《华严经》,这叫入定。这种功夫层次很多,有很多不同。一样的诵经,你也是拿那本诵,我也是拿那本诵,有的出声,有的不出声,有的金刚诵。

所谓金刚诵是自己听到,外人听不到,绵密不断。同样拿着本子诵,同样也在修行,人家修观的观得相应了,你就观不到,你一观就睡着了。他随着文字观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还要不失掉那个字,你能做得到吗?

所以要调伏,调伏就是功夫。不断礼佛、拜忏、诵经,都含着调伏的意思。说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很不容易,大家试一试,让你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你就达到一心不乱了。你能不能每一念都从心起?能不能念念都归心?你说念佛容易?要达到这种境界,不容易!这就要功夫,就要修行。

要是真正的修行,哪一个法门都好。在修行的过程,一种是你自己在修行过程当中,你自己去体会,自己在那儿调。就像弹琴似的,音调不好,你自己得调,把弦调得不紧也不松,才能弹出美妙的音声来。你如果紧了,嘣!一弹断了;松了,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别人念也是念,你那样念也是念,但是这里头的情况完全不同。跟大众念,敲着木鱼念,那就不同了。还有些人,跟着大众念的时候,他不晓得念到哪里去了,他听着人家念,他也跟不上,因为他平常没有随诵。所以说调伏很不容易。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活在自己的妄想里,这很麻烦!


活在自己的妄想里,这很麻烦!


净界法师 

我们现在活在自己的妄想这个是很麻烦,我们一般人是很难劝谏的,你看对一个人讲话他听不进去的,因为他根本不管你要讲什么,他只相信心中的妄想。所以人要改变只有你自己觉悟,你要不走出妄想,谁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佛陀的出世他也知道他不能改变我们,因为你要改变只有你自己想改变,但是佛陀可以影响我们,佛陀讲了一些道理让我们自己去思考,让我们自己走出妄想,那么怎么走出妄想呢?  

大智慧的佛陀他做出了两个重要的事情:

第一个他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过去,你读《楞严经》你就知道,整部《楞严经》都在探讨过去,你从什么地方来?就讲这件事情,讲了十卷。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过去,我们就不可能开创一个未来,你忘失了过去,你就失去了未来,这个是有关系的。因为你忘失了过去,你就活在现前的妄想,你老是被它牵着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一生临终的时候都被骗。
回光返照,找我们的本来面目,你从什么地方来?《楞严经》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从空性而来,生命是无中生有的,生命没有开始,这个很重要。如果生命是有本质的,如果轮回是真实的,那你就没有办法让它消失了。

我们学佛要知道,了生死不是说你本来就有生死,佛陀硬生生的把它消灭掉,没有这回事,那在经典上说那佛陀是杀生了。如果我们生命是真实的,佛陀让我们把这个生命消失掉,那诸佛犯了杀生戒,经典上说的,不是这样子的,是我们本来没有嘛,佛陀只是帮助我们恢复我们本来的样子。

是我们自己多事嘛,这个生死是我们自己找来的,所以佛陀要我们从妄想走出来,第一个他要我们看看我们的过去,你从什么地方来?原来答案只有一个,觅之了不可得。我们从空性而来,我们本来是没有的,那这个给我们很大的希望。既然我们本来就没有,那表示生命是虚妄的,它是一个相状,就像你说这个镜子,镜子的灰尘为什么擦得掉呢?因为镜子刚出来的时候本来就没有灰尘,这才擦得掉嘛,如果镜子本来就有灰尘,你怎么擦得掉呢?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一句话说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说原来不管我们烦恼有多重,不管我们的业障有多深,你都可以改变,因为你本来就不是这样子,所以生命的改造是可能的,这就是我们第一件事情,安住空性不随妄转。这是大智慧的佛陀做的第一件事情,引导我们安住过去。

第二个大智慧的佛陀引导我们规划未来,人要有目标,你才有动力,有愿力才有动力。佛陀他也知道我们心中的妄想不是打一生一世呀,那是生生世世心随妄转,我们生生世世都活在妄想当中,这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不是三两句话就走出来的,所以佛陀必须用一个东西来引导我们。

佛陀告诉我们说你放弃你心中的妄想你会得到更多的珍宝。所以佛陀用无量的功德庄严来引导我们,而且佛陀自己走出来说你看佛陀此是道,我已修,此是灭,我已证,就是佛陀自己证明他走出了妄想,结果他得到更多的功德庄严,以自身来证明。

所以佛陀第二件事情引导我们发菩提心活在未来,所以我们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你片段的人生观把它转成完整的人生观。我们现在一般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把今生看得太重要,一般人他不管过去的,他也不管未来,你看你跟他讲说你今天好好修行,你拜八十八佛,你来生无量功德,他不在乎的。但是你跟他讲今生这个地方有十块美金让你赚,他马上跑过去了。

所以我们的执着在唯识学上说随所生所系,随着你所受生的生命他会对眼前的因缘执着。你是一只蚂蚁你就把眼前的饼干看得很重要,你说哎呀,你这个饼干不要吃啊,你会得到更好的珍宝,这只蚂蚁听不进去的,它听不进去的,就跟我们一样嘛,随所生所系,我们随着今生的生命然后心就住在今生的生命,然后就被眼前的这种妄想误导,就是这样子使令我们生生世世在三界里面流转,我们没有一个人得到教训,我们每一生都做同样的事情。


從我的iPhone傳送

牧童、国王与船夫——愿菩提心的三种层次


牧童、国王与船夫——愿菩提心的三种层次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愿菩提心的三种层次
来自慈诚罗珠堪布

很多学大乘佛法的人,会去学《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所有大乘关于菩提心的论典当中,最殊胜、最有价值而且最完整的一部论典。学完以后,基本上关于菩提心的修法、菩萨戒等相关知识都懂得了。在《普贤上师言教》等许多大乘论典当中,也介绍了菩提心的修法。但如果没有实修菩提心,则即使把《入行论》等论典从头到尾全部背下来,菩提心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起的作用还是微乎其微。
菩提心有两种:愿菩提心和行善提心。还没有真正的行动,只是有一种心愿: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一定要成佛,叫愿菩提心;有了愿菩提心以后,就可以称为菩萨了。

因为每个人慈悲心的力度都不一样,所以愿菩提心也有三种不同的层次:

最殊胜的发心,是牧童似的菩提心

牧童一般会让牛羊走在前面,自己则跟在牛羊后面。此种发心的人大悲心非常强烈,根本不关心自己成不成佛,一心一意想让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成佛。发誓当所有众生成佛以后,自己才成佛。虽然自己留在后面不成佛,也不一定有缘度化轮回众生,但在强烈的大悲心生起以后,会生起这种殊胜的心愿——众生没有成佛之前,自己不成佛。
当然,这种心愿其实并不会实现。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也发心:只要轮回当中有一个众生存在,我就不成佛,而要竭力去度化未成佛的众生。但释迦牟尼佛却提前成佛了,并利益了更多的众生。因为殊胜大悲心的力度很强,所以会让他快速成佛。这是自然规律,就算他不想成佛也没有办法,因为成佛的因缘已经成熟了。

船夫似的菩提心

开船的船夫,最后会与乘客一起到达彼岸。同样,有些人会发愿:我既不愿意走到众生前面,也不留到众生后面,我要与所有众生一起成佛。
这个愿望也不可能实现,因为轮回当中的众生无边无际,无论怎样去度,永远都有未度的众生存在。佛菩萨每一瞬间都在度化无量众生,仍然无法度完所有众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迎难而上,发誓度尽天边无际的众生,即使能力有限,也尽力而为,能度多少度多少,总有众生被我们度化,这也证明了菩萨心愿的不可思议、广大无比。

国王似的菩提心

就像国王是自己先拥有王权之后,再利用手中的权势去帮助、护持民众一样,这种菩萨是发愿自己先成佛,然后再去度化所有众生,这个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这三种不同的菩提心,都不是发心度一部分众生,也不是发心能度多少就度多少,而是度尽所有众生。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来自于大悲心。
无论是在家人、出家人、富人、穷人、有地位的人、没有地位的人,只要具备其中任何一种菩提心,从此就可以称为菩萨。我们不能认为,菩萨是神仙,或是念经念得多与受戒纤尘不染的人,只要有了上述菩提心,就是菩萨。
我们一定要争取即生证悟,实在不能即生证悟,至少也要修成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样就有了非常好的基础。如果当了一辈子的佛教徒,却连出离心与菩提心都没有,那这一生就算是白活了。

菩萨戒会伴随你生生世世

菩萨戒与居士戒和出家戒等小乘佛教的别解脱戒不一样。小乘戒受持的时间,是尽形寿——从守戒之日到今生死亡之间,而不是生生世世。一旦死亡,戒体就自动消失;菩萨戒则是从受戒之日乃至成佛之间,即使死亡,菩萨戒也不会消失。依靠菩萨戒的引发力,下辈子就有可能会投生到有大乘佛法的地方,并找到具德的大乘善知识。即使没有找到善知识或大乘佛法,菩萨戒也会发挥作用,让具戒者自然而然就具备大悲心与菩提心。

关于这一点,过去也有很多公案。有些学小乘佛教的修行人,虽然他所处的环境,是小乘佛教的环境;传法的上师,是宣讲小乘佛教的上师;接触的道友,也是修持小乘佛教的。但这种人却具有与生俱来的慈悲心与菩提心。如果我们即生好好修持菩提心,以后的生生世世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过去的上师们说过:我们虽然在这一生当中没有修出真实无伪的标准菩提心,只有造作的相似菩提心。即便如此,我们下一世也能度化像整个世界的人这么多的众生,这就是菩提心的力量。

菩提心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藏地有些大乘上师,会在一生当中宣讲几百次《入行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菩提心是万能的。从消除罪障的角度来说,在菩提心生起的一瞬间,我们从无始以来所造的五无间罪等罄竹难书的罪业,都有可能连根拔除。就算没有彻底消灭罪业,也不会让我们堕地狱太久,蒙受不可堪忍的痛苦;从积累资粮的角度来说,只要菩提心一生起,就能积攒无量的资粮。正如《入中论》所说:“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如果没有菩提心,世上不会有任何一尊佛。只有发了菩提心,才能最终成佛。即使是八地菩萨,如果没有菩提心,就会永远安住于禅定状态而出不来,这样也不能成佛。因为八地菩萨断除了所有的我执,他的禅定境界非常寂静,没有任何障碍,他一进入禅定状态,如果没有菩提心,八地菩萨的修行就会从此间断,再不能往上发展。即便是成佛以后,假使佛没有菩提心,则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也会间断,就像阿罗汉一样,证悟了空性,断除了贪嗔痴我慢,却不会度众生,所以菩提心与菩萨戒非常重要。

戒律要保持清净,也只能依靠菩提心

阿底峡尊者的一位弟子曾问阿底峡尊者:该怎样清净戒律?阿底峡回答说:有菩提心就能清净戒律。我们都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修学大乘佛法,一定要修学菩提心;真正修起了菩提心以后,就应该受菩萨戒,而且不能犯菩萨戒。

菩萨戒有三种: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摄律仪戒中,包含了居士五戒,出家人的沙弥(尼)戒、比丘(尼)戒,以及按照龙树菩萨仪轨所讲的十八条或二十条根本戒,或无著菩萨所讲的四条根本戒(详见《慧灯之光》之《菩萨戒》)。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与世间法,以发心来判断。有菩提心的人去受别解脱戒,则别解脱戒也会成为菩萨戒。如果没有菩提心,只有出离心,则其受的别解脱戒就是小乘的戒;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只是为了享受人天福报而去受戒,则只能称为人天佛法。


從我的iPhone傳送

学佛法,你要先建立一个完整的人生观。


学佛法,你要先建立一个完整的人生观。

净界法师 

直到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他告诉我们,你要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的人生观。其实水流的思想是说明现在离不开过去,现在也离不开未来。你不了解过去你就没办法面对这个现前的妄想,你不知道这个妄想从什么地方来,你哪是它的对手呢?

蕅益大师说:你没有理观,你没有安住空性,把妄想当真实的跟他对着干,你不是它对手。所以事修没有理观很辛苦的,入道多辛苦。你要把妄想的根先拔掉,达妄本空它没有根本,然后你的信心大增,它只是一个假像,你才有办法调伏它的,凭什么我们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打的妄想,我们在今生三年五年的时间把它调伏下来?

凭的就是般若波罗蜜,我们有佛陀的智慧引导我们,我们看到妄想是没有根,达妄本空,凭的就是这句话。

凭什么我们愿意能够发愿我们要成就佛道?凭的就是知真本有,因为我们真如本性它本来就具足无量功德,我们本来就应该把它开掘出来。所以达妄本空让我们安住空性,知真本有让我们发起菩提心。既然我有无量的可能性,我有成佛的可能性,我为什么不做呢?我不是糟蹋我的心性是什么?

如果你能够把今生片段的人生,把过去这块接上来,把未来的目标也接上来,你的修行就上路了,你每天在进步。但是如果你永远只活在现在,你就很难修行了。你没有看到人生的全貌,你不知道你的过去,你也没有规划未来,你就永远不是妄想的对手。你的人生是完全被妄想控制,妄想要你去做什么事,欲望要你做什么事,你就得听它的,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眼前的调伏是重点,但是你没有过去的安住空性,没有未来的发菩提心的引导,你就很难调伏现前的妄想,所以这三种功德力是互相影响的。在操作上我们一定安住过去,我们一定是引导未来你才有能力去面对妄想,调伏现前的妄想,从而达到临终的正念。所以我们必须把片段的人生把它恢复成它原来的相貌,它是一个过去、现在、未来,它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所谓的贯通三世,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你学佛法你要先建立一个完整的人生观,有过去才有现在,有现在才有未来,是这样一个思考。
--《佛法修学概要》


從我的iPhone傳送

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无论你有没有佛教徒的名,都不重要...


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无论你有没有佛教徒的名,都不重要...

宗萨钦哲仁波切 

小乘、大乘、金刚乘

且让我简单说明。我认为各位的生活无须做任何改变,不需要佛堂,不需要任何这类东西。我们该做的,是不去伤害别人,不去伤害众生,也不累积害人的因。做这些事并不需要佛堂,也不需要禅修持咒,你自己就做得来。如果你能做到,那你就不仅是个普通人,同时也是纯粹的小乘行者。只要你不伤害别人,也不累积害人的因,就已经足够,无论你有没有佛教徒的名,都不重要。

如果你更勇敢些,想做更多的事情,那么除了不伤害别人,你还要尝试去帮助别人,并累积助人的因。帮助别人并不需要改变你的生活状态,你就做你自己,同时能够改变别人,帮助别人。如果你有能力也有意愿来帮助别人,那你就不仅是个普通人,同时也是大乘行者。要做个大乘行者并不难,只要你有意愿帮助别人,也确实去帮助别人。

现在我们是什么呢?我们似乎被称为最高阶的金刚乘行者,但身为金刚乘行者,我们甚至没有修持“不害人”的小乘法则。我们是多么经常地有意伤害别人,又是多么经常地无意伤人。再这样下去,几乎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金刚乘行者。金刚乘应该真有其特殊之处,既然如此,它应该有些快捷的法门。如何同时是普通人又是金刚乘行者呢?你必须要有“净观”,视众生为清净,视轮回、涅槃为同样清净,至少应该这样对待你的上师。

生命是什么?

再回到理论的方面。有个问题已经被人们有意、无意地问过很多次了,就是“生命是什么?”我们做工作以谋生,但谋的什么“生”呢?我们到底是为工作而生活,还是为生活而工作?这个生命的背后是否另有一些东西呢?这个生命到底是如何开始的?
有些聪明人曾想过这个问题,并试着去解答。不只是佛教徒,许多其他宗教人士亦然,比如基督教徒或印度教徒,他们也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他们认为,生命是上帝的创造,我们的人生目的就是侍奉上帝,如果你违背上帝的意旨,你就是罪人,如果遵从上帝的意旨,你就被允许进入天堂,但你不能成为上帝,上帝永远高人一等。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认为一切都是上帝的创造,但佛教徒并不相信这一点。在印度,佛教有四种教派,“说一切有部”、“经量部”两者属于小乘,另外还有“唯识”和“中观”理论。我们应该属于中观派,但事实上我们连佛教最基本的理论——“说一切有部”都还不了解。

“说一切有部”与“经量部”的理论

研究“说一切有部”十分有趣。近年来在西方,比如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大学,一些人对最基层的教派非常有兴趣,认为“说一切有部”这种最基层的教派是非常科学的,他们甚至还跟印度教有过许多辩论。他们不相信上帝创造了一切。谁是上帝呢?人们说的“上帝”是什么意思?上帝至少要有三种特质。他必须有无所不知的智慧,如果没有这个的话,他不就跟我们一样啰;他必须对众生有平等的慈悲,不管对敌对友,都要有同样的慈悲;他必须有帮助别人的能力。拥有这三种特质,才能被称为上帝。

“说一切有部”却说,如果上帝创造了我们,难道他不晓得我们在受苦吗?他若有智慧,就应该知道。如果他知道,难道对我们没有慈悲吗?他有能力呀,他若有创造我们的能力,也应该有能力停止我们的痛苦,把我们带上天堂。那为什么他不这么做呢?难道他喜欢看到我们在这里受苦?像这一类的辩论有许多。

佛教徒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所以我们会这么问:我们不相信有上帝,那么是谁创造了所有这些生命呢?谁创造出山川、河流,这种种一切?对此,“说一切有部”给出两个答案。他们说创造者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很小很小的原子,由它创造出各种物体的形状、颜色等。各位看,这是非常科学的讲法。原子是这么小,无法再被分裂,而在特定因缘之下,原子聚集起来,就形成一个大东西,这是客观的造者的。科学家相信这一点,他们相信我们的心也是由非常小且数量无限的原子所创造,他们相信这样的理论。

今天是以概论来谈佛教,所以就不多说“经量部”这一派,因为他们讲的与“说一切有部”几乎完全一样。


唯识宗的理论


“唯识宗”认为这两个基层教派讲得都不够好。他们觉得,不相信上帝是创造者,这说得不错,但这两派也犯了错误。唯识宗根本不相信有个最小的原子,那是幻想,因为形状大小之分是个幻想。当只有两个东西时,自然可以说一个较大、一个较小;可是当有更小的东西出现时,原本较小的就变成较大的了。因此大小并非绝对,而是随情况改变。唯识宗并不相信有最小的原子,却相信一切唯心造。这是很高级的哲学,“唯识”是佛教最伟大的派别之一。

如果我们明白这些,就能了解一些佛法。我们可以接着问,为什么一切唯心造?唯识宗给出一个答案,他们说,一切物体和现象都可分为两种,一者客体,一者主体;一切客体和主体都是同时出现,所以一切唯心造。这有点儿难理解,我作个比喻来说明。

在座各位有些人以前没见过我,甚至十年前都没听过我的名字。我这个人,我的逻辑,我的哲学,那时并不存在于你的世界里,直到你看到这个人,听到这个人,这个人的外表和声音才在你心中留下印记。不过这时你可以想,他二十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因为你可以将现在投射到过去,猜想二十年前他一定还是个婴儿;你也可以将现在投射到未来,他就成了老人。

再举一例,比如说他吧,对他的父亲来说,他是个可爱的儿子;对他的太太来说,他是个唠叨的丈夫;对他的女朋友来说,他是个帅哥;对他的儿子来说,他是个慈爱的爸爸;对他女儿来说,他是个严格的父亲。你看,一个人可以有很多身份——儿子、丈夫、爸爸。怎么会这样呢?因为不同人的不同投射产生了这些变化。由此来看,一切由心造。

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他吧,一定会有些人喜欢他,对这些人来说,他长相不错,是个好人;但对那些不喜欢他的人来说,他的外表、发型、走路的样子,以及他所做的一切,都令他们生气,即使他一动不动也一样。这就表示,不仅大小、形状、颜色是唯心所造,世界上的美丑、好坏,也都是我们的心所造。因此“唯识宗”相信:一切唯心造,心是唯一真正而究竟存在的东西。



中观派的理论


最后我们要谈的是中观派。中观派认为,甚至连心都不存在,一切都是空性。在究竟上,一切是空;而在相对上,一切都能呈现,但并非以某种方式呈现,就表示以那种方式存在。

比如说一杯水,对我们来说是一杯水,但如果你放一条小鱼在里面,然后问它:“这是什么?”你想它会怎么回答?我不认为它会说这是水,因为这必然是它的家,在里面可以游泳、睡觉,所以它必定有不同的想法。我们人类认为这是水,但对鱼来说这应该是它的家。那么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存在?家还是水?人类是很自私的,我们向来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依我们来看一定是水,鱼才是错的。这是我们的想法,但也正是我们的错误所在。我们没有理由,甚至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并非鱼的家。我们不能证明水就是水,我们只是这样相信,对吧?如果真有一场人与鱼的争论,一方说这是水,一方说这是家,那么孰是孰非很难断定。用投票的方式分胜负吗?那么我们一定会输,因为鱼比人多。

所以最好的说法是,在实相上,杯中的东西既不是水也不是家。那它是什么?是空。就是无物存在,什么都没有。但在相对上,它可以是任何东西,而且因为它可以是任何东西,金刚乘就能把它当成灌顶的所依之物,当做甘露。对金刚乘的人来说,这是甘露,对鱼来说,这是家。是心在做断定。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