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九住心

九住心
慈诚罗珠堪布 今天


九住心

禅宗会用“十牛图”,来形容普通人的散乱之心慢慢得以驯服,最终趋于平静的过程。

藏传佛教的密宗,会用一幅来自于印度的“大象和猴子图”,来形容这个过程——从大象的全身都是黑色,然后逐一部位慢慢变白,最后通体纯白。

1

安住心


以修空性为例:在通过中观的方法修空性时,首先用中观推理的方式去推理,从而断定一切万法都是空性。

当对空性有了很强烈的感受以后,心就一直停留在这种状态当中,不离开、不散乱,这叫做安住。

修无常等等也是一样,当深深体会到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时候,心就安住在觉悟变化无常的境界当中,这就叫安住心。或心里什么都不想,处于很平静的状态当中,不去扰乱,让它保持,这也叫安住心。

这时候,我们的内心会冒出各种各样的念头,随即这些念头又消失无踪,像闪电一样一刹那都停不下来。此阶段,需要用六力中的第二力——思力。

我们要去思考:虽然我现在安住有这么多的困难,但这是我必须经过的阶段,所有修行人都是如此,我一定要突破、超越这个阶段,要度过这个难关,否则生生世世都没有希望。从无始以来到现在,自己每天除了晚上深度睡眠以外,都在思维贪、嗔、痴。贪、嗔、痴的结果,就是地狱、旁生、饿鬼。所有的机会、所有的时间都浪费了,这是多么可怕啊!

之后进一步去思考修禅定的利益:就像治病也要承受动手术、针灸的痛苦一样,修行虽然有点枯燥,但是还是要忍受,因为暂时的枯燥、痛苦,可以换来以后的解脱。

“安住心”阶段,也是“四个作意”当中的“力励运转作意”阶段。此时在五种过患当中,对我们影响最严重的是懈怠。

八个对治力当中,我们最需要的,是信、渴望、精进三者。“六力”当中,此时最重要的是思力。


2

摄住心

虽然一开始心很散乱,一秒钟都不能停歇,但一定要设法采取措施,把心摄收回来,让修行的心持续不断,就是摄住心。

此时还不会有什么修行结果,还是杂念纷纭,很难维持平静的状态,哪怕能有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已经很不错了。

此阶段,属于力励运转作意阶段。




3

解住心

就像修筑渠道,把河流的水引到需要的地方一样,通过思维正知、正念,就能让心停留在目标上,这叫做解住心。

此时需要正念、正知与作思。以修空性为例,心一直不离开空性,一直专注于空性,就叫做“有正念”。

假如空性的观念在心中消失,被遗忘了,就是失去正念。正念消失的时候,如果没有意识到,就叫没有“正知”。

若能及时察觉,就叫做具备正知。察觉以后,就要“作思”。当心比较平静,但观修的感受已经不存在了,就像发呆的状态一样时,要立即采取措施,重新思维、恢复刚才的境界,这个过程叫做作思。

本来发呆是比较平静的,也可以算是一种寂止。但因为其中既没有证悟空性的体会,也没有观想佛像等所缘境,更没有思考人身难得、死亡无常、菩提心、慈悲心等主题,没有胜观,就不叫真正的禅定。

在前三个阶段,修行的力度非常微弱,而杂念却强壮有力。我们的心就像被风吹在空中的一张纸,根本没有自由。

风往哪里吹,就往哪里飘,即使一个小小的念头,都可能会摧毁我们的禅定,所以一定要用功,要像修筑堤坝抗洪一样,去奋力抵抗、调服各种各样的杂念。

此三阶段,也属于五个验相当中的“陡山水”。

在前面这三个阶段当中,最重要的是解住心。因为安住心只是刚刚开始安住,摄住心只是坚持而已,而解住心却是将散乱的心收回来。此时除了需要正念以外,还需要八行当中的舍与勤。

所谓“舍”,即在心稍稍停留之际,不要去扰乱它。还要“勤”,勤奋、精进,三者缺一不可。

对修行最容易生起厌烦,最容易放弃修行的时候,就是在这三个阶段。所以一定要设法突破这几个关卡,突破以后,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4

转住心

心稍稍可以平静下来,没有那么大的困难,也就不太痛苦,反而有一点点尝到禅定的甜头,自然而然对禅定有了一定的兴趣、信心。

此阶段正念非常重要,此时的正念力,也会比前三住心的时候强一些。

修行引导书中讲过一个比喻,就像秃鹫等大型鸟类在看到食物的时候,不会立即去吃食物,但也不会放弃食物,而是一直在空中盘旋。

同样,此阶段修行的时候,内心始终能保持一个比较模糊的目标或所缘境,虽然不是很清晰,却一直存在。不像前三个阶段,有些时候目标会从内心彻底消失。

因为此阶段比前面三个住心稍微得到了一点点禅定功夫,可以一直抓住所缘境,始终都能保持观修的状态,不让它彻底消失。

怎样提高正念力度呢?就是专注于所修的所缘境——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等等,反复串习、反复观修、反复思维、反复回忆。




5

伏住心

此时正念的力度更是有所提高,禅定的状态比前面更加稳固。

不但心比较平静,有些时候还可以很清晰、很稳定,没有杂念。只是这种稳固、清晰的状态极其短暂,不会维持很久。

就像采蜜的蜜蜂,虽然会在一朵花上停留,却不会很久,吮吸花精以后,又会飞到另一朵花上,但无论如何,终究可以在一朵花上停留一会儿了。

同样,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也可以专注在所修的菩提心或空性境界当中,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动不动。这样自然而然会对禅定生起一些兴趣,开始享受到禅悦的滋味。

第四和第五住心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属于五种验相当中的峡谷水。

相对来说,心比较平静,但一些细微的念头根本没有停止,只是一些粗大的念头停止了而已,而且仍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




6

息住心

念头开始平息,内心比较平静。比如,若想专注于出离心,就不会离开出离心,出离心的感觉也比较清楚。

若是修空性,也会直至最后出坐为止,一直都停留在空性的境界中。

无论修出离心、菩提心、禅定,还是修密宗的生起次第,都不会离开所缘境。就像箱子里的蜜蜂,虽然会在箱子里飞来飞去、时高时低,但始终不会离开封闭的箱子。

这时需要八对治行当中的舍,也即比较强调平等。专注的时候,不要去扰乱这个状态,也即无沉掉时行对治。

另外还需要强调正知,要始终不离开正知——保持侧面的监视。监视自心的状态,监视自己的禅定。

谁去监视呢?就是我们的意识。因为意识是自知自明的,它本身就具备这样的特殊功能,既可以思维,同时也能感觉到自己在想什么。如果没有正知,在产生掉举、昏沉的时候,根本发现不了,就会让后面的禅定变成胡思乱想。

如果有正知,一产生杂念,立即就能发现,并采取措施对治,之后又可以继续修空性、菩提心等法。同时正念也很重要,也即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所修的所缘境。

如果正念从内心当中彻底消失,心里就没有可修的内容了。如果已经产生了掉举、散乱和昏沉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作思。作思也即采取措施。作思完了以后,心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禅修状态。

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对治力。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相应的对治工具,就是好的修行人,这种修行人也一定会有进步。


7

灭住心

很多的烦恼、杂念已经熄灭,二十个随烦恼也开始消失。

烦恼有两种:根本烦恼与随烦恼。贪嗔痴等非常严重的烦恼,叫做根本烦恼,随着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叫做随烦恼。

比如说,当一个嗔恨心产生的时候,嗔恨心是根本烦恼,随之而生的仇恨、抱怨、不满,就叫做随烦恼。

因为没有这些随烦恼,心更加平静,所以叫做灭住心。当然,如果修的是世间禅定,此处所谓的息灭烦恼,就只能是控制,而不是断除。

我们必须知道,虽然只修禅定也可以减少烦恼,但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就只能降低烦恼,而不能断除烦恼。

譬如,修四禅八定的时候,必须要超越欲界,才能进入四禅的第一禅。超越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要消灭欲界的粗大烦恼。但这只是暂时的消灭,而不是彻底的断除。要断除烦恼,必须在禅定的基础上有证悟的境界。

息住心与灭住心的境界,对应于五种验相当中的大江河。虽然有一些细微的念头,却不会有太粗的杂念。此时必须要用功,如果不用功精进,就会一直停留在这个状态,甚至还会退转。

从解住心到灭住心,属于有间缺运转作意。如果不用功,就会有一些烦恼或杂念来破坏禅定的状态,甚至可以让禅定完全停止,但如果用功,就能继续保持禅定。

所以此阶段精进力非常重要,以精进的力量,就能让禅定的力量提高、发展、成长、壮大,后期将出现五个验相中离涛大海的境界,以进入后面的无间运转作意。



8

性住心

在前面的基础上用功、精进,就开始进入无间运转作意的状态——任何杂念烦恼,都不会完全摧毁、破坏、间断禅定状态。此阶段,属于离涛大海的境界。



9

持住心

进一步用功,就是持住心。此时已经进入无功用运转作意阶段,不需要用功,心自然而然都能保持很平静的状态,就像色界的众生。

《俱舍论》中讲过,色界的众生不能思考,只要一思考,就会立即进入禅定的境界当中。而欲界众生就可以闻思修。色界众生只有闻,相互之间可以用语言来沟通,却没有思。欲界有些偏于寂止修法的人,也常会在思考的时候,立即进入无记的状态当中。

虽然此阶段心很平静,不会有各种各样的杂念,但若没有证悟的智慧,就不能解脱,而只能叫做欲界一境心。一境,即专注在一个对境当中。此对境有可能是空性,也有可能是出离心、菩提心等等。但没有智慧的禅定,就只是寂止,还不能超越欲界的范围。

此时进一步去修,就能获得山王的验相。当然,这并不能说只有在此阶段才有山王的验相,而是在此阶段,山王的验相开始出现。

在六力当中,此时最重要的是串习力。八对治行当中的轻安,会在此阶段出现。禅定越修越适应,整个身心进入禅定境界的时候,会感到很舒服。很多外道修行人,就会耽执于这种禅定的喜悦。但如果太执着,这种禅悦反而会影响心的平静。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顶果钦哲仁波切】上师瑜伽精髓

【顶果钦哲仁波切】上师瑜伽精髓
顶果钦哲仁波切



念起出定时,复观我们自己为金刚瑜伽母,莲花生大士在我们头顶上方。不必再精心观想眷属等其他细节。只须忆念上师位于我们头顶上方,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保持一种强烈的信心。

上师瑜伽的精髓即是恒时忆念上师:当欢乐时,忆念上师;当悲伤时,忆念上师;当遇到顺缘时,感念上师的恩德;当遇到障碍时,向上师作祈请并唯一依赖上师;坐时观上师于自己头顶上方;行走时观上师于自己右肩上,仿佛自己在转绕上师;饮食进餐时观上师于自己的喉轮并献新;每当穿上新衣服时,先供养上师,然后观上师将它赐予自己再穿。

晚上将要入睡时,观想莲花生大士在自己的心轮,大小如大拇指的第一节,坐于四瓣红莲花上。他放射出无量光芒,照彻世界,把屋子和整个宇宙都融入光中,其后返融于自己心中。此即是我们睡眠时应安住之光明境界。若尚未入眠,则反复作如上观想。

当清晨醒来时,观想上师从自己心中显现,升起端坐于自己头顶上方,于虹光蕴团中慈悲微笑。

此即是我们忆念上师并于日常活动中运用信心的方法。并且假如死亡突然降临,最好的修法是将自己的意与上师之意融为一体。在三“有”的一切痛苦中,最剧烈者则是命终之苦。于此时可以修颇哇法,把心识迁往净土。上师瑜伽是修持颇哇最甚深最精髓之道。

最后,此上师瑜伽法以如下甚深祈祷文作回向印持:
“愿我与一切有情抵达道之究竟果位──证悟实相!
获暇满人身、为师摄受、得其窍诀并付诸实修,
愿我们四灌之种子净除四障,开花结果为四身,
证得四身已,愿我们证悟究竟正觉!”

在我们每座修法的末尾,应该用诸如此类的如意宝愿文作回向印持。

归纳而言,上师瑜伽是一切修法之精髓并且简便易修。它具足无尽加持而无有危险。它是印度与西藏所有宗派的圣者们主修之法。修持上师瑜伽将会遣除所有障碍,得到一切加持。通过将我们的意与上师之意融为一体,并安住于此无二双运,将会证悟胜义自性。此即是为何我们要恒时珍视上师瑜伽并把它作为我们最重要修法的原因。

总之,如我前面所述,我们的一切修法和行为都应以三殊胜作摄持。首先,我们发心不仅是为自己,而是为一切众生而修持,因此我们具最珍贵的发心,即愿引导一切众生至正等觉。

其次,正行修持时我们一心一意专注于前行的每个修法:转心四思维、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修法、供曼扎与上师瑜伽。身的行为、语的念诵、意的观想都应该全神贯注无有散乱。当专注于身的行为时,我们不应让我们的语打开绮语之闸门;当用嘴念诵时,我们不应让我们的意从修持上(如脱缰野马)乱奔。正行即是一心专住,不为外缘毁坏而无缘殊胜。对于具有很高修证的行者,此第二点即是恒时住于诸法空性之证悟中。

第三殊胜是结行回向修法善根。不论是我们过去已经积累的,还是将在未来积累的所有善根功德,我们都回向一切众生成佛道。我们的发愿回向应与过去诸佛菩萨的回向那样广大无著。

结语

本上师瑜伽修法属于龙钦宁提传承,但这并不意味着因为它属于某个特定传承就有局限性。虽然在此我们观莲花生大士于皈依境之中央,而在新译密宗传承中,如来金刚持(多杰羌)位于上师瑜伽所观之中央,但它们的性质是一致的。主要的重点在于真实修持前行法门。若没有前行的基础,正行将无法断除妄念,会为它缘毁坏,而无法达致究竟目标。这就好比在结冰的湖面上造了一座豪华的大厦。没有打好前行的基础,不应开始任何正行修法。晋美林巴尊者在此法本结语中说:“通过圆满此前行修法,你最终将往生桑东巴瑞(铜色吉祥山)刹土。”

因此,当前你可能住在一个离开佛陀转法轮之地很远的国度,但由于自己的善根你能够得遇正法并开始修行。这是你具有很好因缘的征相。但为了于道上进步,你必须找到具德上师(作为依止),否则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将徒劳。找到具德上师已,应根据他传授的窍诀修习,记住此前行修法涵盖了所有经部续部诸道之窍诀要点,能实修此前行真的非常幸运。

我曾从自己的上师蒋扬秋吉罗珠和协庆嘉察仁波切接受过这些教言许多次,现在我已经与你们分享了这些教言的精髓。

轮涅转折点

在过去的生生世世中,没有一个众生未曾作过自己的父母,作父母时待我以极大的恩德。于是我们不应分别怨亲,而应自然地对所有众生产生如同对此生父母一样的珍爱感觉。他们中每一位都毫无例外地只希求安乐,然而却为无明所蔽,他们并不了知安乐真正的因是修持正法。同样地,他们中每一位都不想受苦,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受苦的因乃是源于不善业。仅仅如此思维就会在我等的相续中生起汹涌的大悲浪涛。

然而,仅仅具有悲心的感觉本身不足以真正地帮助所有众生抵达正觉的胜地。如今我们已经获得了珍宝人身,得遇了具德上师,并接受了他的教言而进入佛法之门。由此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我们既可以(选择)向上升也可以向下堕。我们现在主要的动机必须是希望将一切有情置于圆满的正觉。当然同时我们也需要承认在目前我们尚不具备把众生从轮回中解脱的能力。

因此至关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圆满自己内在的潜能及其所有功德。应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目标的最胜发心,尽最大努力来听闻、思维以及修持佛法。

那么为了解脱所有众生并让他们得到至高无上的证悟,我们可以修习什么法门呢?此时此刻,我们拥有此最宝贵的人身,它不仅仅是某种平凡的肉身,而是圆满的(成佛)所依。它具足了八闲暇、十圆满,因此可以被称为“珍宝人身”──得此才堪能修持正法。

然而仅拥有此人身本身还不够;我们应立刻把它用来修持正法,因为死亡随时会到来。我们必须了知的一个事实是:所有诸法──包括外器世界以及内情众生──全部都是无常。他(它)们就象闪电划过虚空,或是瀑布飞留直下,没有一刹那的住留。外器世界四季交替,昼夜更迭,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中;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在不断新陈代谢中)。如经云:“生际必死,聚际必散,合际必分,高际必堕。”

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此生获得人身的机会,而修持佛法求正觉;而不应浪费暇满,纠缠于世间闲杂事务,总是寻求灭敌护亲,或专注于照料自己的生意买卖、土地和财物。当我们正沉醉于这些事物时,死亡会突然降临于自己身上,那时再修持正法则为时已晚。

无论你有多艳丽,也绝不能欺瞒得过死主;无论你有多富裕,也绝无法买回片刻生命;无论你多么有权有势,自己所有的财物和世俗成就最终都全然无有用处;命终之时唯有佛法能带来助益。

虽然此点很关键,但仅仅忆念死亡尚有不足。(还应思维:)现在我们拥有良好的健康,身心自在,我们需要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于修持正法。我们应该日复一日地再三反省,确保自己没有浪费自己的生命,并竭尽全力地把上师所传的无价窍诀妙法融入自己的相续中。

如果堪能如此而行,那么最上根的修行者在死亡时会远离一切恐惧并认证出究竟自性之法身;中等根器的修行者会有把握不为中阴境界中显现的诸相所惑,进而获得成就;而最普通的(下根)修行者也会没有悔恨,因为自己确信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修持正法,所以不会转生三恶趣,而会找到下一世继续修法需要的所依。

必须了知的是,在死亡时我们就象从酥油中抽出毛发般离开此生独自而去,包括自己所珍爱的身体在内的一切都要舍弃。人死并非如灯火熄灭或洒在干地上的水干涸消失;而必然会转生,且此转生取决于我们的善业和恶业。若我们积累了诸多恶业,则会转生于恶道。不管我们多么渴望能转生于天道,除非我们为此积累了诸多善业,否则这将是不可能的。如云:“现在所受者,过去所造业;现在所造者,将来受果是。”因此我们千万不要鄙视积累乃至最微小的福德和善业,因为其果报可能是极大的;也绝不应放纵自己哪怕去造一丁点的恶业并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

依止真正的上师并接受其教言,意识到恶业乃是吾等在无边无际的轮回中漂泊的因,我们必须很小心谨慎地辨别取舍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确保自己的行为被三殊胜所摄持。首先是前行发菩提心──发愿为了一切众生而修持成就此等法门;这让我们的修行为最胜方便所摄。其次是正行无缘专心一意地住于等持;这使我们的修持不为违缘障碍所坏。最后结行把所有功德回向利益一切众生;这使得我们修行的善根在直至成佛之前持续增长。回向功德和善业的最佳方式是为所有众生成佛而作回向。

以此三殊胜为导,我们应经常不断地努力行持善法。我们可能具足各种世间的福德善根,这些会给我们带来诸如长寿和富裕等暂时的果报;然而一旦这些福报享尽,我们仍会再次堕入三恶道。尽管根本乘(小乘)的声闻和缘觉行者可以让自己从轮回中解脱,但他们成佛所用时间极其漫长,要经历许许多多劫。经由菩萨所行玛哈衍那大乘胜道,为了饶益一切有情,我们可以迅速地成就佛果。

如果我们真心希望从此轮回大海中得到解脱,那没有什么比找到真实无欺、广大究竟的皈依处更至为重要了。但首先我们需要了知轮回之自性,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轮回彻底是众苦充满,我们的心相续中才会生起强烈的出离心。(否则)我们只会不断地想着轮回是舒适惬意的,而连欲求逃离轮回之念都不会生起。由此可见,深入思维轮回过患并了知自己就犹如犯人身陷牢狱一般被囚禁于轮回中,是多么重要。囚犯若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脱离牢笼是不可能的,而唯有向身居高位具有权势者求助方可得救。出于完全相同的道理,我们需要那些自己已经超越轮回的圣者的救助。

我们也许会琢磨:“轮回是从何时开始的呢?”除了遍知的佛陀以外没有人能够(就这样)指着说:“这就是轮回的开始。”我们在无数生中一直被轮回苦海的幻相欺骗着,如果不采取对治办法这种情形还将接着持续下去,经年累劫。佛陀在《正法念处经》中云:“如果把我们在过去世中曾经转生为昆虫的肢体堆集一处,将比须弥山王还高。”

我等凡夫所不能认识到的是,轮回唯一即是痛苦。就如患了黄胆的病人看到白海螺都呈黄颜色;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去看,他们也绝不会看到它呈现白色。

遍布轮回有三种苦,所谓苦苦、变苦和行苦。苦苦是指旧苦未尽又遭新苦;一个例子是地狱道和其它恶道众生连续不断地遭受着的痛苦。变苦是指恒时不断地经受乐、苦的交替更迭。有时我们会享有安乐、财富和名闻,但它们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譬如,一个令人愉悦的夏日,我们与诸朋友去野餐;此刻我们安坐于草坪上,轻松愉快、无忧无虑、心满意足,但突然我们却被毒蛇咬了。此即为变苦。行苦是指遍布轮回各个角落并永远潜藏其中的苦。甚至诸如无色界天等高层天界的天人,可以住于很深的三摩地,但仍无法离苦。当他们住于禅定的引业穷尽后,他们还会再次堕入三恶道,因为他们并没有根除自己的内三毒。

为从此三有的苦海中解脱,我们应该寻求依止怎样的皈依处呢?诸如山神、星曜、风神、水神或其他大力鬼神等,自己尚未从轮回中解脱,不能给我们永久广大的庇护,它们只会让我们失望,因此这些凡庸的对境不堪为我们的皈依处。唯一最胜无欺皈依处,即是远离了贪嗔、冤亲平等、对一切众生都具足大悲的佛、法、僧三宝。

佛陀显化为三身与五智,圆满具足一切断、证功德;法即是佛陀所宣演的法门,开显我等灭苦之正道;僧即是具足教、证功德的修行团体。

最密的层面上,上师总集三宝于一体:上师的身为僧众,语为妙法,意为佛陀。上师就象如意宝,总集了一切皈依处,他的究竟自性超越了庸凡之意。忆念上师即是忆念一切诸佛。因此,全身心地依止上师,这本身就具足了皈依的全部意义和要旨。

随后,迈向正觉之主要道即是发菩提心。到现在为止,我们尚分别敌友,憎恶怨敌珍爱亲友;但如今我们应观想所有众生都平等无别地是我们此生对自己具大恩德的父母。若我们静下心来思维我们的父母对自己有多么恩重如山──他们是怎样哺育抚养我们长大,把他们所有的心血都奉献于我们的利益和安乐──那我们自然而然的唯一反应和愿望将会是想方设法报答他们。

所有众生都希求安乐并不欲受苦,但由于他们并不知道正确的方法途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给自己造下更多更大的苦因。所想和所作完全背道而驰。为了让一切如母有情从痛苦中解脱并引导他们趋向正觉,我们不仅应在心中对他们生起强烈的大悲心,更应付诸行动,努力行持六波罗密,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并以般若波罗密证悟“无我”。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心念的改变,正是启动你生命根本的改变!

心念的改变,正是启动你生命根本的改变!
净界法师

关于一念的相应,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叫波斯匿王,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他很护持三宝。邻近国家的国王,送给他五百只的白雁来讨好他,因为波斯匿王军事强大。波斯匿王就把这五百只白雁安置在佛陀精舍隔壁的树林里,找了一片的林子,就把五百只白雁养在那个地方,白雁晚上在树林睡觉,白天就飞出来,在空中飞翔。佛陀到了早上,带着弟子们去托钵,回来吃完饭之后,佛陀按照常规要开示。佛陀开示的时候,那些白雁就飞到树林下,静静的聆听佛陀的开示;等到佛陀开示结束后,它们欢喜的又飞到虚空中飞翔,到了晚上又(回到)树林睡觉…如是的过了几个月;

之后这些白雁,有一天要飞出来的时候,不小心,误触到猎人的网子,这五百只就被网住,全部死了。死掉之后,因为它们在临终之前,一念的智慧生起——闻法欢喜,皈依三宝,它们的神识就生到忉利天去了。当然他刚投生天人的时候,他会忆念我为什么往生到天界?感念佛陀的说法,五百个天人就以天人的身份,下到人间,绕佛三匝,用天女散花来供养佛陀;佛陀为说四谛法门,这五百个天人即当下证得初果。
那我们看,这五百只白雁,它的心,本来是一个畜生的心,暗钝愚痴,它用暗钝愚痴的心来面对一念心性,当然出现的是畜生的果报。一念心性它很公平,你用什么样的因缘来熏习它,它就出现什么果报给你。但是当这五百只白雁每天听法之后,慢慢的…心生者则种种法生,它的智慧心生起了,它的暗钝心消失了,心灭者则种种法灭,它畜生的心消失了,三个月后业报尽了,自然的它天人的果报现前,转成一种智慧的心、皈依三宝的心,乃至于佛陀为他讲《四圣谛》,他跟我空的真理产生相应,而证得初果。
所以:心念的改变,正是启动你生命根本的改变!
你今天修了很多善法,你的生命不一定会改变;因为你修善,那是一种善业力,但是你听闻佛法,产生那种觉悟的心,这样的改变,不得了。
我要提醒大家:善业力跟觉悟是两回事,你从根本上的觉悟,佛教叫脱胎换骨啊!
在佛教里,外表的改变,那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你发自内心的觉悟那就不同!那真的是一念的相应慧生起,那真的是古人说啊:打破虚空笑满腮,整个身心世界都破坏掉了。    
一般来说,在家居士生命一个很大的觉悟、改变是受菩萨戒的时候,这时候的改变是很大的,菩提心发出来的力量是很大的。出家众,是你刚出家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其次,你登坛受大戒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从因缘法来看,受五戒改变不大,但是受菩萨戒的改变就很大了,你是以佛心为己心,那还得了啊!
所以有些人受菩萨戒业障现前,这正常的,他一定要把业障逼出来,以前是烦恼做主,现在是菩提心做主,这个家主人换别人做了,那完全不同!
所以:佛教徒的生命真实改变,从你的觉悟开始下手。
诸位!你会觉得佛的功德法——佛者觉也,佛有无量的功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但是我们伟大的佛陀,用觉悟这个字来总持所有功德。为什么?为什么佛用觉悟?
因为:佛陀所有功德,以这个当根本。只有觉悟才有一切所有的功德。这个人迷惑颠倒就算造善业,也只是个有漏的善业,还是属于轮回性。
所以你不要小看你受菩萨戒,那一念的相应,那是你整个生命的脱胎换骨,当然你要真实的发心才可以。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一个人如能去掉慢心,那就快修到“无我”了!

一个人如能去掉慢心,那就快修到“无我”了!
南怀瑾 先生

【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药师经》)
  有些人学问很好,尤其是学佛的人,研究过经律论,也了解佛经,成就了什么呢?成就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增上慢。一切众生,不仅仅是人,所有一切生命的贪、嗔、痴、慢、疑都是与生俱来的。贪、嗔、痴,大家都听得很多了。慢,慢是什么呢?慢就是我,我们常听见别人讲口头禅,或听到街上发脾气的人骂一句“格老子”,这句“格老子”就是我慢。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觉得自己了不起,即使是一个绝对自卑的人,也会觉得自己了不起。有自卑的人都是非常傲慢,为什么傲慢?因为把自我看得很重要,很在乎自己,但是又比不上人家。自卑与自傲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同样一个东西。一个人既无自卑感,也不会傲慢,那是非常平实自在。
  中国文化里庄子有一个比喻傲慢的典故:“螳臂当车”,他说螳螂发起脾气来,举起两只细长的手臂,想把车子挡住,不让车子过,结果可想而知,不但被压扁,连浆都压出来了。庄子这句话是比喻人“不自量力”,超过自己能力、智慧范围的事非做不可,螳螂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想用两只手臂去挡车子?就是因为“我慢”。一般人常说:“格老子,我不在乎!”你不在乎就变成肉酱啦!
  众生的我慢与生俱来,一个人如果能去掉慢心,那就快要修到“无我”了!从心理学的观点可以看出,我慢特别高的人,所做的事情都古里古怪,由于傲慢的变态心理,在某一方面就显现出来了。一个怕羞的小孩,看到人就躲,是不是窝囊?根本不是,他表面上怕羞,内心却非常傲慢。
  还有疑,多疑,对任何事、任何人,尤其对修持信不过。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劣根性,不容易去掉。慢与疑包含在贪嗔痴中,痴是没有智慧。在修持上慢与疑比较容易看到,比较容易了解,因此通常只提贪嗔痴,比较少提及慢、疑。
增上慢
  我们对我慢已有了了解,再看什么叫增上慢?增上慢是人本来只有慢心,因某种原因又把慢心的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譬如学问好、多闻的人,最容易产生增上慢。岂止学问,一切人在任何方面有些成就,更高更上的慢心必然随之增加。像聪明人本来就自以为了不起,聪明人若再加上学识、经验,如果走上坏路子,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足以济其奸”,不学还好,有了学问更助长其作恶。
  中国历史上的奸臣,都是人才,都是学识一流的人才,像众人皆知的秦桧,学问之好,头脑之聪明,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一手遮天,蒙骗上面的人,其本事之大,可想而知。一个部下,能把高明的老板瞒住,看不到下面的事情,那绝非普通人所能做到。这些人往往都是“多闻之士”,学佛最容易犯这个毛病。
  我经常公开告诫大家,菩萨道很不容易做到,以我自己为例,如果今天有人要我一只膀子,那我舍不得,我还要用它,我还要写字呢!我做不到。头、目、脑髓一切都拿来布施,我做不到。所以我不敢轻易说自己在学佛。但是我看到许多人一学佛以后,不管在家出家。经常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毛病,我也常提醒他们注意,“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是教主,是我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可惜不是你也不是我呀!
甚至还有一种谬论,常听有些人说:“不识字、不研究佛经不要紧,六祖还不是照样开悟,六祖并没有靠读书开悟。”我说:“那是六祖,你不是六祖半,更不是七祖,对吧?”六祖是没有读书,但是他碰到了五祖,有位好老师。像释迦牟尼佛也不靠祖师开悟,他可没说不读书。释迦牟尼佛在十八岁以前就成就世间一切学问,为什么你不肯读书?不肯跟佛陀学呢?
  学佛讲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讲四无量心,早课晚课,不知念了多少遍。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法门也包括邪魔外道吧!无量,你学了几个量?通通犯了增上慢戒。增上慢是个戒,增上慢的反面就是谦虚,绝对的谦虚,就是老子所讲的“虚怀若谷”。所以,大家要学习不犯增上慢,这里讲的只是戒,更重要的是:要戒除增上慢的心,才会增长多闻。
  我经常碰到学术界学识很好的人,一来,一谈问题,劈头就是一句:“我问你一个问题”,我就眼睛看看他。他再说什么,我说我不懂。他说我问你,我说我不懂。用这种态度、这种口气请教别人问题,多大的增上慢!连个请问、请教的“请”字都不肯用。
  增上慢的果报是什么?往下看。
  “覆蔽心故”,增上慢把自己的本心盖住了,以为自己了不起,自认自己观念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也许现在我年纪大了,比较少见;年轻时在大陆上看到增上慢的人可多啦!他们的声望、名气都吓死人的,那种增上慢之重,那真是不得了。话说回来,我们年轻的时候也相当增上慢。
  过去,看到老一辈的大居士,学识、名气都是第一流,到了生病、临死的时候,手忙脚乱,痛苦万分,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候所有的学问、佛法都不得力。最后一大堆人围着他,大居士告诫后生晚辈:“你们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念佛吧!”我不提名字,一提名字就犯了增上慢戒,大概你们也可以想像得到。究其原因,没有真正的修持,因为学问好,文章比人家写得好,所以就犯了增上慢戒。
  这种增上慢没有方法制服,除非你比他还要慢,那么如何做到呢?你要多闻,学问要比他好,有正见,有真修持,否则没有办法。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学问越好,所知障越多,修道证道越难,他生来世的果报,永远是一个思想家、一个学者,不能证果。不但大乘菩萨果位证不到,小乘的果位也不可能。
  你们常挂在嘴边的“外道、外道”,外道并不是你们所想像的其他宗教,或是邪魔歪道,外到那里去啊?凡是心外求法都是外道,有学问,有思想,能言善辨,讲理头头是道,叫他拿身心来证明,一无所能,因思想、念头静不下来,不能专一,不能定。所以学问越好,越容易产生增上慢,自己把自己的本心本性盖住了,自是非他,自己认为自己的观念才是对的,别人不对。
  所以,大乘菩萨道的大戒第一条就是“自赞毁他”,大乘菩萨道首先要学习的是真正的谦虚。
  我常跟同学说,我看到学者就怕,看到文人就怕,看到艺术家就怕,看到能干的人就怕,很多人我看了就怕,怕什么?自古以来,文人、学者、艺术家都犯了同一毛病:“文人相轻”,看不起别人,文章是自己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不过妻子是别人的好,是不是这样?
  我们小时候读过一首名诗:
  天下文章在三江  
  三江文章属我乡
  我乡文章算舍弟
  舍弟随我学文章
  三江就是江苏、浙江、江西。讲了半天还是我第一。文人个个如此,人人一样。算命的、看相的、玩艺术的,都彼此“千古相轻”,相互嫉妒,甚至于打架。看别人生意好就眼红,某某人八字算得好也不服气。
  搞宗教的,基督教、佛教、天主教都是“千古相嫉”。你的庙子旺,我的庙子不旺,恨死你,恨不得夜里一把火烧了你的庙子,或念个咒子把你的庙子毁掉。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是古人说的,我则加了两句:“江湖千古相仇,宗教千古相嫉”,我三样都碰到过,真是可怜哪!有时我闭眼睛一想,都觉得还很稀奇,在“千古相轻”、“千古相嫉”,“千古相仇”几重的压力之下,竟然还能活着,而且活到几十岁,也差不多啦!
  谈这些事实和道理,就在说明人根本上所犯的错误,就是慢心太重,自赞毁他,认为自己都是对的。我经常讲,天地间的人,绝没有自己承认自己犯错的,都是别人不对。我坐计程车有个习惯,一上车就先说:“对不起!请你帮我开到某某地方。”司机回头看看我,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觉得你这个老头真奇怪,怎么说对不起?对我说: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人。我说是啊!请你啊!麻烦你,劳驾你。最后我下车又对司机说:“谢谢你啊!”
  任何人只要一犯错,他心里也明白,脸色立刻变红,过了一会儿,自己再一想,马上又找了很多理由支持自己,认为自己的对,错的还是你。你看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这样?当然包括我在内。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圣严法师:教你体谅他人的智慧和方法

圣严法师:教你体谅他人的智慧和方法
圣严法师

慈悲他人的方法和智慧
  我常说:“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对待别人。”
  一般人会觉得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好像比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来体察别人的心,就比较困难了。
  其实,要想同时做到这两方面,虽然并不容易,但也不是那么困难,只要做到其中一项,另外一项自然也可以做到。
  观察他人的心,用的不是神通、第三只眼、读心术或催眠术,而是用“同理心”。
  除了从自己的感受推想到他人的感受,还可以观察自己和他人,在立场、年龄、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甚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深入细腻地观察后,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根本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既然是不一样的人,就应该学习尊重他人、了解他人,不要硬把别人当成自己来对待。
  其实,人与人之间只要相处时间久一些,自然而然就会熟悉对方的想法与反应,能够猜出他究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反应如何?因此人们会在习惯对方后,进一步理解对方,并提出对方所需要的帮助。
  我们会因为了解对方的需求,而主动提出帮忙;相同的,如果别人想要帮助你,你却不让他帮助,他也会很痛苦,就像有人很爱你,而你却说“我不需要你的爱”一样。
  因此,我们除了帮助别人,也要接受别人的帮助,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有互动;透过这样的互动,能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安全的、愉快的,你是对方可以信赖的人,甚至是最了解他的人。
  但这和投其所好、谄媚阿谀是不一样的。通常,我们对于不熟悉的朋友,或许会用比较客气、夸张,甚至是谦虚过当的话,但如果把这些用在熟识的朋友身上,对方就会觉得我们很见外,甚至虚伪。
  此外,与人相处也不要预设门槛、防线,虽然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话听起来好像是对的,因为我们如果不提防别人,很可能会受到对方的伤害,例如:遭人背叛,或是在背后被人放黑枪等。
  曾经有一位公司的董事长来见我,他说:“师父!我被小人暗算了。”
  他口中的小人,指的就是他公司的总经理,对方从学校毕业后一路受他提拔,结果竟然背叛了他,让他心中不免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我建议他:“既然公司已经被整垮,只能尽力补救了。重要的是,未来不要因为这次的经验,而对人存有敌意。虽然不要心存敌意,可是一定要懂得细心观察。”
  所谓观察,是指观察对方的忠诚度;观察的同时,也要常常体恤部属、照顾员工,让他们对你有信心,知道你不会背叛他们。
  如果不这样在人格上、心性上辅导部属,只提供技术上的训练,到最后对方很可能因为技术学到手了,就远走高飞,不但不懂得感恩,甚至还可能成为叛徒。
  其实,不论是对朋友、部属、子女都一样,慈悲既不是纵容,也不是溺爱,而是要讲究方法与智慧。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是你在吃饭,还是饭在吃你——舌尖上的美食

是你在吃饭,还是饭在吃你——舌尖上的美食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编者按: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开明各国所不及。中国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这是孙中山先生一百年前的论述,虽然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一基本判断并没有过时。尤其是现代社会很多食物被“文化”以后,难以计数的各种各样的动物被搬上了餐桌,似乎人们的乡愁,妈妈的味道都必需要用一条条生命来链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那么佛教是如何看待吃肉和吃素的问题呢?



舌尖上的美食 来自慈诚罗珠堪布


00:00
12:52

小乘的观点
小乘佛教认为,三净肉能食,非三净肉不能食。在泰国等地,僧众至今还是这样行持的。他们认为,如果所有的肉都不吃,是提婆达多的仪表。在三净肉里面也有一些特殊规定,即蛇、狗、马、黄牛的肉不能吃。因为在佛住世时的印度,人们认为蛇、狗、马、黄牛的肉和人肉一样是非常不干净的,所以佛就规定这些肉即使是三净肉也不能吃。释迦牟尼佛在小乘律经中就是这样宣讲的。

什么是三净肉?这里的三净是指:第一,没有亲眼看到为我而杀;第二,没有听到我信任的人说这是专门为我而杀的;第三,自己没有怀疑这是专门为我而杀的。比如,市场上的肉是为了提供给所有吃肉的人,不是专门为我杀的,所以是三净肉。



大乘的观点
大乘佛教认为:所有的肉都不能吃,不但非三净肉不可以吃,即使是因病而死,不是为食肉而被杀死的牛、羊等等也不能吃。

《楞伽经》中讲了很多食肉的过失,但这里只讲最重要的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所有的众生从无始以来彼此都做过父母,如我们吃的猪、牛、羊等动物,以前肯定也做过我们的父母,如果吃它们的肉,就等于是吃自己父母或子女的肉。所以,不要说从出世间,就是从世间的角度来看,吃肉也是很不对的。

第二个原因是,动物看见吃肉的人时,会感到非常恐惧。我们也知道,很多动物的感官比人类的要敏感得多,它们能知道这是吃肉的人,也闻得出肉食者的味道和素食者完全不同。佛说,当肉食者接近动物,特别是小生命时,它们会非常害怕和恐惧,甚至怕到要昏过去的程度,就如同人看到罗刹(一种吃人的非人)时的感觉一样。所以,自称是菩萨、受菩萨戒、修慈悲心的人肯定也不应该吃肉,这是从利益其他众生的角度讲的。

第三是从自利利他的角度来讲的,这点特别重要。吃肉的人在转世的时候,如果堕于旁生道就绝对会做肉食动物。因为他这一世对肉食非常喜爱,在阿赖耶识上就会留下很浓厚的习气。当投生到另一个身体时,肉体虽然换了,但习气依旧存留在阿赖耶识上。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习气成熟时,有些肉食动物在出生后几小时,不用谁教,自己就会去捕食其他小动物来吃。这就是因为他们从前是吃肉的,习气很浓,现在做畜生又不知取舍,这时肯定就会杀生。这一点可以说是最可怕的。



密乘的观点
在密宗,特别是《时轮金刚》的颂词里说,吃肉有很大的过失,许多人吃一个动物的罪过很大,而一个人吃很多生命的罪过更大。现在的火腿肠、午餐肉之类的食品,是很多动物的肉混合制成的。所以,吃这样的肉罪过非常大,有吃掉很多生命的罪过。密宗里也讲到,凡是修大乘法的人,所有的肉都不能吃。


密宗里面还讲到,屠夫和付钱买肉的人有同样的罪过。密宗里面还讲到,五肉五甘露虽然是学密人要接受的,但对于初学的人来说,则根本不能接触这些东西,而是要用观想或一些药物代替。如果不这样,而是去吃啊、喝啊,这实际上是修法上一个很大的魔障。



编者按: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然而,究竟是人改变了食物,还是食物改变了人?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是需要我们小心斟酌的。

吃肉的过患
我们现在是人,有取舍和选择的能力,而且明明知道肉食不好,也有条件不吃肉(特别在内地,条件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却不知取舍和选择,那么等到投生做旁生时就必然会:第一,再好吃的瓜果蔬菜,也不愿意吃,只知道吃肉;第二,不知道吃肉的过失;第三,没有抉择的能力。所以,那时肯定会吃肉。我们生而为人,在知道取舍时都要选择吃肉,那么做旁生时吃肉也就很正常了。

佛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吃肉的人下一世会变成狮子、老虎、豹子等肉食动物。用逻辑推理这个说法也能成立。假如堕落为旁生,食物只有两大类:肉类和蔬果类。那时,因为我们浓厚的吃肉习气(习气是非常厉害的),就会做肉食动物,就会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去杀害生命。

在《动物世界》里我们都看过,肉食动物在二十四小时里要吃掉多少生命。如蓝鲸,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动物,它吃的是很小的磷虾。一头蓝鲸一个晚上可以吃掉四吨磷虾,就是八千斤,这只是它一天的食物。每吃掉一条生命都是杀生,都有杀生的罪过,而且这个罪过是非常完整的。在它的一生中不会念一句佛号,也不会起一个善念,如果它活一百岁,则在一百年中都是这样造业,那它的下一世会是怎样的呢?




高僧的示现你学不了

一些人会想:有些高僧大德也在吃肉啊!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吃呢?但是,我们能和他们比吗?我们有没有他们那样的修证?有没有他们那样的能力呢?

那洛巴去找帝诺巴上师的时候,帝诺巴不是在看书,也不是在打坐,他在吃鱼!他烧了很大一堆火,旁边放了一盆活鱼,抓一条到火里,烧熟了就吃。但人家是在度,不是在吃;而我们只是在吃,不是在度啊!这完全不一样!




面对舌尖上的美食我们该怎么做

如果能够终生吃素是最好的。暂时做不到,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一年、二年、三年……如果实在做不到,就在一年中的神变月(藏历一月一日至十五日)、藏历四月(藏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诞生日)、藏历六月(藏历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佛转法轮的日子)和藏历九月(藏历九月二十二日是释迦牟尼佛天降的节日)这四个月内吃素。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那么也可以在每月的初十、十五、二十九、三十这四天不吃肉。一定要发愿:“我现在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吃长素,但我在这四天(或四个月)里不吃肉,以此四天(或四个月)吃素的功德,愿我以后生生世世不再吃肉!”

我们以前总以为,自己不去饭店中点杀鸡鸭鱼兔,也不亲自去宰杀猪马牛羊等,就算是戒杀。这虽然是戒杀的一部分,但戒杀还有很多细微的要求。在了知这些要求之后,我们也应该尽力去做到。

如果根本没有善待动物的心,只是一味地去接受各种灌顶,拜见很多上师、活佛,修持所谓的“大圆满”等等,都是没有用的。连佛陀的最低要求都做不到,又怎能修高层次的法呢?

很多居士都在坚持供护法,并念诵格萨尔王等各种护法仪轨,但如果不吃素戒杀,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如果能戒杀吃素,则仪轨可念可不念。即使不念,护法等鬼神也会履行保护、照看戒杀之人的责任。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真把这些毛病去掉,成佛之路一半有余!

真把这些毛病去掉,成佛之路一半有余!
南怀瑾 先生


大乘菩萨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年轻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就是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大乘菩萨戒的第一条是「自赞毁他」,轻视人就犯了这条戒。我对同学们说过,真正的菩萨戒绝对禁傲慢,要绝对谦虚,因为谦虚到了极点,反而是无上的崇高。不轻视任何众生,这是何等的谦虚啊!这也就是菩萨道。不要因为学了佛法,就看这个行为不对,那个行为不合佛法,都看不惯,这就犯了根本戒,是没有资格学佛的。……

不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法,道只有一个,没有两个。只有表达的方式不同,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对于外道或其它的宗教,不要轻视人家,排斥人家。只要是教人为善的,都有可取之处。只能说每人的机遇、理解、需求不同,说不定人家将来的成就,超越你这自称学佛的呢。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众生,真理只有一个……

佛教导我们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一个众生,乃至一条虫、一头牛,都不该轻视,这是东方文化儒释道共通的。不要因为人家是初学者,而轻视他。这里是用未学,有的经典用末学,也是一样。你们有时写信给我,信中自称愚生,这用错了。愚是老师、长辈的谦称,我们年轻时,有的老师写信给我们,他会谦称自己为愚兄;我的娘舅写信给我,会自称愚舅;哥哥写给弟弟,也可以用愚兄;学生写信给老师,自称愚生就不可以。你是愚生的话,我这老师就该死。我讲了多少年了,你们还是有人写信用愚生,真是愚不可及,这个愚字是不能乱用的。……

《瑜伽师地论》大乘菩萨戒,第一条就是戒自赞毁他,那是根本重戒。学大乘菩萨道的人是绝对的谦虚,不轻视任何一个人。换言之,不轻视任何一个人,也就是尊重任何人。——《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人如果能去掉了悭贪嫉妒,它的反面是什么?只有帮助人,只有恭维人,只有培养人,都希望别人好,一切荣耀都归于老兄你,那才是做到了不嫉妒。什么叫学佛?这就是学佛啊!你以为磕头拜佛,念经吃素,求佛保佑就是学佛?你还是求这四个字保佑你好一点,你把悭贪嫉妒这四个字真去掉了,你成佛的路走上一半还有余。跟着悭贪嫉妒而来的,是“自赞毁他”。在这里的同学每天诵戒,都知道菩萨戒第一条,最严重的就是“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毁谤人家。……

自赞毁他的方法很多,再不然在他人背后讲坏话,用尽心机毁人家。你说这是为什么呢?他也不为什么,这样才过瘾啊!

有些人表面看起来很谦虚,看到人那种弯腰弓背,打躬作揖,讲起话来又那种谦恭,这都是自赞,在谦虚中充分表现傲慢。

所以,悭贪嫉妒、自赞毁他的心理、行为,与修行是绝对关联的。止观法门的观心,就是观这些。你以为坐在那里观心,啊!我得一个清静,啊!气脉动了,到了屁股了,啊!到了头顶了,督脉通了,通你的鬼!你悭贪嫉妒的心理牢固得很,动都没动过。

注意啊!“自赞毁他”是两个字单独成立一个心理观念,自赞是一个心理观念,毁他是一个心理观念。“悭贪嫉妒”则是四个不同的心理观念。综合而言,悭贪嫉妒必然会自赞毁他。

佛继续告诉文殊菩萨,一切众生都在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关于这些心理行为,真正要学佛、研究佛法的人,不要轻易放过每一个字,怎么说呢?当我们看到经文,就要确实彻底地检查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心理状况。譬如我们讲戒,传统佛法的大乘戒律,第一条就不能自赞毁他。自赞毁他是菩萨道中最严重的事,如果拿这四个字与一般心理学一起研究,你看这个社会活着的人,哪一个不是走这条路线?如果不自赞毁他,就没有办法活下去,为了想出人头地,总想尽办法去伤害别人。假定有人自己站起来,不但没有伤害别人,同时使别人也站起来,这就是菩萨道,学佛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药师经的济世观》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有些道友很精进,但很难相处

有些道友很精进,但很难相处
妙莲老和尚

什么叫做习气呢?比如说,如果在地面的雪上撒一点有颜色的东西,当雪融化以后,颜色就会残留在地面上。同样,如果我们偷了东西,这个偷东西的业就会像雪上的颜料一样,以类似能量的方式,储存在阿赖耶识里面。这个能量,就叫做习气。
个人习气不易断
问:我有个道友很精进用功,甚至大乘经一天能诵个十几卷,佛号都不离口,别人睡觉他还在拜佛,可是他的行为总是令人看不顺眼。那他诵经、念佛的功德到那里去了?
答:我讲个比喻:要知道!水是绝对可以灭火的,但是杯水不能济车薪啊!一车薪的大火,一杯水是扑灭不了的。可是你不能说这水没有用,如果有两车的水,那不是当下就灭了火吗?一车柴火有一车水就能灭,因果善恶都是相对法;有明就没有暗,有暗就没有明。
用功修行还是有坏习惯,那是习气使然。说到习气,不要说凡夫习气不能改,连证了阿罗汉,贪嗔痴三毒业种已断,都还有少许习气;好像读药罐,读药已经倒掉了,罐子也洗得干干净净的,可是把罐子盖起来,等个一两天还是有读药气。倒掉读药容易,可是气味就不是那么容易除了。所以证了罗汉果,虽然没有三毒却还有习气。
像佛陀在世时,有位证了罗汉果的比丘,有次在树上还跳了起来,原来他前世多生是只猿猴。智慧第一的圣者舍利弗,虽然没有嗔心,还是会发脾气呢!他脾气怎样发的?
舍利弗有一天受了‘别请’,他的弟子——均提沙弥,找不到师父,就去问世尊。世尊回答他:‘你的师父受波斯匿王别请去了。’在佛法的戒律规定不能受‘别请’,单独到信徒家中受供,这不但不能显出严正的佛法,还带了情感、人情;人家特别请你是带了情感,你单独去受供也是带了一点情感,这要不得的。
在家信徒如果想发心供养一位师父,因为你的力量就那么大,无法供养全部僧众。请一位是可以的,那就要由常住依次指派,分派那个人就那个人去,不是件指定要请那个师父去吃饭。否则师父去了就是受别请,不如法的。
舍利弗受了波斯匿王的别请回来后,均提沙弥就对他说:‘师父!你今天怎么受了别请?’舍利弗听了:‘你怎么说我受了别请?’‘这是世尊讲的,他说你今天受了别请。’舍利弗一听,哇!脾气就发起来了,手指往舌根一挖,哗啦一声,把受别请所吃的食物全都吐出来了,‘以后就是国王的爸爸请我吃饭,我都不去了!’你看脾气还是那样糟!这就是罗汉还是有习气。
这都是无始以来的习气,要到了辟支佛才能完全断尽。所以我们不要说某某人修得很好,怎么还有那些坏习惯,那是无始以来的业力不可思议。能不能除呢?当然能除,这一切都是时间的问题。修行还不能解除烦恼习气,这是功行不够、时间没到,也是三世因果的问题。这些教理明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疑问,也不会懈怠而能精进用功了。
另一个角度来说,精进用功还令人看不顺眼,那可能还是以著凡情在用功。就像读药罐气味没有尽,那装什么好食物也会变成读药,还是不能吃。

这个地方注意!我们修行为什么要断凡情、要有至诚心?凡情就如读药罐还有毒气在里头,即使一天诵大乘经几十卷、念多少佛、拜多少拜,还是以著凡情在修。好像不守规约地在拜,大众上殿时他在打瞌睡,大众睡时他却在拜佛;大众过堂吃饭时他不随众,甚至自已拿碗饭到别的地方、没人的地方偷偷地吃。就这样的下劣性、凡情!要知道!违背佛陀的戒律、常住的规则,这样子就是扰乱大众,令他人起心动念。这种用功,很难得益!
--妙莲老和尚开示《法海释疑》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随时警觉,是解决轮回之苦最基本的良方!

随时警觉,是解决轮回之苦最基本的良方!
顶果法王 唯识学 今天

不要忘记上师,时时向他祈求。 
不要随顺妄念,时时观照自心。 不要忘记死亡,时时谨守戒律。 不要忘记有情,时时回向功德。 
佛陀的教义,目的是要我们主宰个人的心。假如你主宰了心,你也能主宰身与语,你及他人的苦难就能结束。但是,你若让心充满了消极的妄念,那么无论你做了多完美的善行,或者你说了许多良善的话语,你还是远离正途。 
主宰心,是要全然恒久不变的注意,你所有的想法及行为,一次又一次反复检查你的心。一旦消极的妄念升起,就用适当的矫正法来治疗。而当积极的正念升起,就将功德回向给所有有情众生来强化它,并祈愿他们能证悟到最后的觉知(成就佛果)。即使在日常活动中或心神烦乱时,都能从惯常的沉静洞察中保持明净的觉醒,那你终将持有这智慧心的体认。所以,随时警觉是解决轮回之苦最基本的良方。 

戒律的实践,将引导你到达不论你是否在实践期都能保持这觉醒的境界,这就是教导的重点。没有持守戒律,无论你记颂多少仪轨或咒语、或做几千次大礼拜、乃至几千次绕塔,只要你的心是散乱的,就不能帮助你去除心中紊乱的思绪,不要忘记这是最具决定性的基础。 

就像所有的事物,总是残酷地渐渐接近其最终的归宿,你的生命亦是如此,像一只燃烧的油灯,很快就会用完。你若以为你能先把工作完成,等退休以后在来持守戒律,你有这种想法就太不理智了。你认为你能活那么久吗?死亡不也同样降临在年轻人及老年人身上?因此,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要忘记死亡,并让你的心专注在戒律上。 

人们总是说:「禅修,禅修!」但是,除非你对空性的概念以建立坚固透澈的了解,否则你做的「禅修重点」是什么?不能认知心的空性,就是造成堕入轮回的根源。当心不受念头影响,当下即唤醒纯然的醒觉,这无碍清明的空性就会逐渐被体认。 

贪欲、嗔恨、无知、疑忌、傲慢(即贪、嗔、痴、疑、慢),这五毒常控制了我们的心。例如,我们看到仇恨将人们推向自相残杀,而国家相互开战。一旦我们不能控制我们的情绪,它们就会支配我们。但是,如果我们净下心来分析它,并探究它的本质,它们将会消失无踪,就像巨大的暴风中的云那般不能掌握,从暴风的外面来看是壮阔美丽,但仔细去透析它,却是无法感触及掌握的。
而其实,这些只有在我们赋予它们重要性和力量时,它们才有重要性和力量。假如,以宽容代替狂野的念头,我们将能去除它们,而用此种方式来对治,解脱就随时在握了。 

隆冬时,寒冷使湖水及河流结冻,水变的如此坚硬,可以承载人兽和车辆。当春天来临时,土壤和湖水都渐渐暖和,也渐渐地解冻。这时,有什么可以留下来?坚硬的冰块?水是柔软的流动,而冰是坚硬锐利的,没有人会说它们是相同的;可是也没有人能说它们是不同的。因为,冰是水凝固而成,而水是冰溶解而成的。 

我们对外界的认知也是相同的道理,去依附各种现象的实体,去忍受各式的折磨,好感或恶感、喜悦或痛苦、获得或失去、隆盛或衰落、赞美或责备,都会在心中凝滞成一块坚石,我们必须注入自由的活水来溶解这意念的坚冰。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
星云法师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做人处事的首要条件。

耐烦,表现在外,是低头下视;蕴藏于心,是沉着默照。耐烦的人,能够包容一切人事物境的纷攘,不怕干扰;耐烦的人,能够观照内心的杂念妄想,消融烦恼。

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人要耐烦,才能有人缘;做事要耐烦,事业才能成功。耐烦的好处有四点:

第一、耐烦的人,读书才会深入

没有读书习惯的人,才开始发心要读书,拿起书本来,总觉得是一件枯燥乏味之事。你必须耐烦地,一而再,再而三咀嚼书中奥义玄理,反覆思维古圣先贤之道,才能读出哲理,甘之如饴,优游法乐之中。所以宋朝朱熹在《训学斋规》说:「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这就是耐烦的基本条件。如果心不在焉,眼睛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是散漫诵读,又怎能深入呢?

第二、耐烦的人,做事才能圆融

《禅苑清规》记载:丛林里的化主,在前往檀家时要「预先点检门状、关牒、书信,恐有差误,及备茶汤人事之物,低心耐烦,善言化导」,才能称职。丛林如此,其它亦是。所以,耐烦的人做事,不会虎头蛇尾;耐烦的人做事,不会后继无力;耐烦的人做事,深思熟虑,所以能够融会贯通,事理圆融,这就是耐烦的好处。

第三、耐烦的人,事业才会成功

一个人无论是从事什么事业,没有耐烦恒心,很难把事情做得成功。有「人间瑰宝」之誉的敦煌石刻,从开凿,历经数代增建,渐成千余石窟群。如果没有这些耐烦的僧人、艺术家,前仆后继,个个穷尽一生的智能与生命来雕琢,那能完成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奇伟杰作传于后世?

第四、耐烦的人,修行才有成就

念佛的人,经年累月,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不曾离开一句阿弥陀佛;苦行的人,穷一生之力,早晚诵经、礼拜、禅坐、服务,他不会感到无所事事。因为他耐烦,一以贯之,非要念出自性弥陀,见到自己真如佛性不可。

因为他能够这样耐烦,所以修行能够成就。世间无有不耐烦而能成事者。所以「耐烦」有四点好处:

第一、耐烦的人,读书才会深入;
第二、耐烦的人,做事才能圆融;
第三、耐烦的人,事业才会成功;
第四、耐烦的人,修行才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