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4日 星期二

脉管炎、静脉曲张用方

脉管炎、静脉曲张用方

原创 胡大森 青囊译录 
静脉曲张和脉管炎是不是一回事呢?


此刻一定有人搬出来词条各种凿凿言之“不是一回事”。诚然,从临床角度看确实有区别,比如静脉曲张是指静脉瓣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静脉内高压形成的浅表静脉弯曲扩张,外观如蚯蚓样改变,称之为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患者常伴有患病肢体酸胀,无力,沉重感。而脉管炎是指血管内炎症病变造成的,如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称之为脉管炎。主要表现为下肢发凉,发白、麻木、疼痛,静息痛等一系列表现。
静脉曲张为静脉病变,脉管炎属动脉病变。西医认为病位不同,各有各的治法与用药。
而中医在这方面没有所谓的“静脉曲张”和“脉管炎”。中医重点看证候辨病机,而不是看症状与病名。当然现代病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重点还是辨病机。
中医认为下肢病变首辨寒热,往往湿浊也会夹杂在其中,因为湿邪的一个特性就是重浊而趋下。如果是寒与湿夹杂在一起就是寒湿。如果湿与热夹杂在一起就是湿热。无论是寒湿也罢,湿热也罢,辨证准确的基础上一定是先祛湿,寒湿证治法散寒祛湿;湿热证治法祛湿清热。总之湿邪一旦进来就很棘手。
有句俗话说得好:“人老先老腿”,“邪从脚下生”。现代人年轻者也有患静脉曲张或者脉管炎的。比如长期站立者就比普通人患静脉曲张几率大得多。话虽这么讲,年老的人还是更容易出现这类疾病。中医治疗是有方法的,比如倪海厦就曾讲过一首方剂,针对下肢静脉炎或者静脉曲张,具体组方如下。
治疗下肢静脉炎或静脉曲张:白芍30克-50克,炙甘草40克-50克,炮附子20克,牛膝2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此方出自《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加炮附子牛膝。这里牛膝可以把附子之热引至下肢,起到温热散寒,缓急止痛的作用。
治疗脉管炎的方子:苍术60克,薏苡仁200克,肉桂6克,泽兰60克。用法:水煎服。(此方出自释妙一验方),本方最大特点是剂量超常规使用。而利湿效果显著,加上肉桂助力,效果非常。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的方子仅供专业人士参考学习,非医师处方,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如需帮助可以咨询博主或当地中医大夫。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