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伏藏(藏语:གཏེར་མ།,Terma)

伏藏(藏语:གཏེར་མ།,Terma),

格桑慈悲洲

伏藏的定义与起源!
       伏藏(藏语:གཏེར་མ།,Terma),是藏传佛教中一个独特而深奥的概念。它指的是由古代高僧大德所隐藏的宗教文本、物品或者教义,这些被隐藏的物品或教义被称为“伏藏”。
      伏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世纪,与藏传佛教的关键人物之一,莲花生大师(Padmasambhava)紧密相关。

          莲花生大师在藏地传播佛法期间,预见到未来会有困难时期,于是将重要的教义和物品秘密藏匿,等待“伏藏师”在未来适当的时期发现,以确保藏传佛教的核心教义得以在逆境中生存和发展。
        因此,伏藏不仅是藏传佛教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深具洞察和远见的宗教实践。

伏藏的类型与特点
       伏藏大致分为两类:物质性的和心灵性的。物质性伏藏包括书籍、法器、圣物等实体物品,而心灵性伏藏则是一些特殊的教义、修行方法和口传密法。
     这些被隐藏的宝物或教义往往具有深奥的意义和强大的力量,它们被认为是为了未来特定时期的众生而特别保存的。

伏藏师的角色
       伏藏师在藏传佛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被视为拥有特殊使命和能力的人物,是通过神秘的方式被选中来发现和解读伏藏的修行者。
       伏藏师通常被认为是莲花生大师或其他古代大师的化身或者具有特殊慧根的个体。他们通过非凡的直觉、启示或其他神秘体验,找到并揭示伏藏的秘密。
      伏藏师的任务不止于发现物质性或心灵性的伏藏,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深奥的教义和方法传播给适合接受的人。因此,伏藏师不仅是藏传佛教传统中的重要传承者,也是连接古代智慧与现代实践的桥梁。



伏藏师是如何发掘伏藏
       伏藏师通过深入的冥想和修行,达到一种高度的灵性觉醒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可能会接收到各种形式的神秘指引,这些指引往往包含关于伏藏所在地点的线索,或是解读伏藏的方法。
      一旦获得这些线索,伏藏师便开始物理上的寻找。这可能包括对特定地区的探索,如山洞、寺庙遗址或是其他被认为与伏藏有关的地方。
      当伏藏师找到物质性的伏藏时,他们会将其从隐藏的地方取出,并开始解读其中的教义和信息。对于心灵性的伏藏,伏藏师则需要进一步的冥想和修行来完全理解和领悟其内含的深刻教义。

历史上著名的伏藏发掘
      历史上,藏传佛教的伏藏发掘中有几个特别著名的案例,这些发掘不仅证实了藏传佛教伏藏传统的真实性,也极大地丰富了藏传佛教的教义和文化。
     11世纪,尼扬热尔·尼玛·奥泽尔(Nyang Ral Nyima Özer)是著名的伏藏师之一,他发现了大量的伏藏文本。这些文本对藏传佛教的发展尤其是尼玛派(Nyingma)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世纪的伏藏师贝玛灵巴(Pema Lingpa)在不丹发掘了多部重要的伏藏文本和物品,其中包括了重要的宗教文本和法器。
       18世纪,吉美林巴(Jigme Lingpa)是另一位重要的伏藏师,他发掘了《龙钦心髓》(Longchen Nyingthig),这是大圆满(Dzogchen)传统中的关键文本。
       通过这些伏藏的发掘和流传,藏传佛教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保持其教义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伏藏在藏传佛教中的作用
        通过伏藏,藏传佛教的教义与文化得以在历史长河中穿越,即便在面临外部的侵袭与内部的变迁时,仍能保持其原始教义与精神的纯净。
       伏藏的发现往往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其内容和教义能够针对不同时代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传播,从而使藏传佛教始终保持活力和相关性。
      伏藏还是藏传佛教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珍贵的文化和宗教资料为研究藏传佛教历史、文化乃至整个藏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伏藏作为藏传佛教的一个独特现象,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还对当代佛教实践产生了影响。伏藏的故事继续吸引着佛教徒和学者的关注,成为探索藏传佛教奥秘的重要窗口!
 「2024龙年请祈祷莲师」伏藏大师德贤巴的秘密授记中记载:“莲生我成忿怒尊,廿五君臣成军队……”这是对未来的一个授记。莲花生大士说:“我将来会变成忿怒尊――勇武轮王,成为时轮金刚的君主。当边地野蛮人准备毁坏佛法时,我将率领时轮金刚大军来到南赡部洲的印度、西藏等地,降伏所有具邪知邪见者,并将《时轮金刚》为主的密法弘扬光大。”这在《时轮金刚》的历史中讲得非常清楚。尤其是我们现在若能与时轮金刚、莲师法门结上缘,将来都能得到解脱
      到了那时,麦彭仁波切,会变成时轮金刚大军的将领森剋布;法王如意宝,则成为主帅业金刚;其法脉下的弟子,将成为他们的军队。不过这并不像世间军队的打仗,无有悲心地残害众生,而是用幻化的神变降伏魔军、邪众、外道,以悲心来超度他们,并进行应机施教。所以,我们若能于那时转生,将会非常幸运,许多高僧大德也为此而纷纷发愿。「索达吉堪布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