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我执”。
宗萨钦哲仁波切
就实际性而言,用较为实修的方式来说,佛教徒相信所有的苦都是我执造成的。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降低自己的自私程度,但这真能一劳永逸吗?不行。
就算你减少自己的贪婪和自私,只要你还有佛教徒所谓的“无明”,也就是认为有一个自我存在着,你还是痛苦,还是没有解脱。只要有这个基本的无明,即使降低自己自私自利的速度、程度和力度,仍然会受制于苦。
为什么?因为你有一个根本的错误概念,就是认为有一个“我”存在着。这是一个错误,因为如果你确实观察,如果你真的仔细检视,你找不到任何本具实存的自性让你说“那就是我”。
接下来你会问:但是有人踩到我脚趾的时候,“我”会感到疼痛;有人表扬我的时候,“我”会开心;我中乐透的时候,是“我”在感到快乐,那个“我”又是谁?那是世俗谛层面上的谈论。
就佛教观点而言,某些有利的因和缘聚集在一起时,现象就会突如其来地显现,正如彩虹一般:一点阳光,一点雨,加上距离,还有观看的人,这一切造就了称作彩虹的现象。你看见彩虹,彩虹是清晰的,但在清晰的同时,并非实存。自我也是如此,它出现在那里,明摆着在那里——有人踩到我们脚趾时,我们会感到疼痛。
正如彩虹具有美丽的色彩和形状,一切都很有序、不混乱,于是我们从来不会真的如此作想:这不是我,我们唯一从未遗忘的就是“我”。
总之,它虽是空性,却同时具有显相;它在出现的同时,亦是空,如同彩虹那个例子。这是一切现象运作的方式,你、我、车子、地毯、帐篷、食物、国家、体系、经济、政府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运作。
知识上理解这些并没什么帮助,那不过变成咖啡桌上的闲聊,无法满足你的饥渴,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但是若能透过思维与禅修,一次又一次地落实这份理解,那么你会变得像一个看着小孩搭建沙堡的大人,你会享受,你会参与,但不执着。
而且或许你会很善巧地跟孩子们从日出玩到日落,并带领这些孩子步入正道。关于我们要探讨的智慧,以上讲的只是一个非常简略的知识性趋近方式。为了播下这智慧的种子,为了理解、培育这智慧,为了令自他生起这智慧,于是开始有了各品的论述。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