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要智信,不要迷信(下)
阿知·仁增坚赞 阿知事业林
(接上文)
师:信心分三种,清净信、欲乐信和胜解信。如果是深深地了解了,然后产生的信心,这叫胜解信,这个信心是非常不容易变化的。不然的话,一会儿觉得太了不起了,过一会儿又觉得也不怎么样,这个信心是很容易变化的,所以要理解清净信、欲乐信和胜解信。
我们看书的时候也要这么来看,这个字、这个词的内涵是什么。如果我们永远是在名词的字面上理解的话,永远都成长不了,因为名词是这样说的,但它的含义有可能是另外一个。
佛说的我一定要相信——也不是这样的,佛说的也有了义和不了义两种。什么叫了义?佛怎么说,我们就可以怎么做,这叫了义法。还有一个不了义法——佛是这么说的,但我不能这么做,因为佛说的和他的含义不一样。佛是这么说的,但他的含义是另外一个。这样的话呢,如果他说的话和含义是两码事,这就叫不了义法。如果因为是佛说的,我就一定要全部相信,这也是一种迷信。
如果像前面一样思维分析之后产生的信心叫智信——智慧的信心。如果是没有根据、没有理由,只是因为说话的人是某某就相信,这个叫迷信。迷信是什么?就是非常盲目的信心,没啥根据,迷迷糊糊地就相信了,这个叫迷信。好,这个说到这儿,还有什么疑问吗?
弟子E:我想知道的是芭蕉树被一层一层剥掉之后,是没有了树的概念了吗?
师:假如说这么一棵芭蕉树,我原本认为这个芭蕉树是存在的,但是一层一层被剥掉皮之后,它不是树吧?
弟子E:对,不是。
师:除了这些皮以外有一个芭蕉树吗?树皮全部剥掉以后,这个芭蕉树的概念就没有了。为什么佛陀用芭蕉树来比喻呢?印度是热带地区,到处都长芭蕉,所以用芭蕉树来比喻,佛陀是从他所处的环境来讲的。
弟子E:那我可能没太细分过。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