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禅定-2
普巴扎西仁波切 囊加花海
顶礼三宝!愿充满虚空之际有情父母脱离六趣痛苦及痛苦之因,当证一切种智大觉果位,故听闻无上密法而发心。
我们昨天稍稍讲了一些关于修行过程中修行禅定的要旨,今天还是继续从这方面讲着走。昨天在没有讲解禅定之前,咱们也讲了一些关于共同方面的重要性,所以每当在修行过程中,如同昨天所传讲般,方便法非常非常重要!不要一贯想到我是修学禅定的人,因此方便可以搁置一旁等等。
有时候也有这样一些人,可能带着急躁的心态,认为只要修学禅定,一切都在禅定之中。当然,从理论上也不是不成立,从理论上是很成立的,因为我们在讲解禅定的时候,禅定也在讲解体用一如也好、便智双运也罢、明空不二、乐空不二等等,都在讲解这就是真正的禅定。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修的过程中是否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另当别论了。比如说,每当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能不能真的当下证到体用一如之见解,这不是来自于理论而是实践,如同禅宗所讲解,既不是文字,也不是观照,而真正实相有这样的禅定者,那没得说的!当时你即便不着重于方便,当然可以的,因为在智慧当中已经具备了方便所有的一切条件。但是我们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情,当做不到的时候必须着重于方便。
我们昨天也稍微讲了一些,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曰:“方便为次要,禅定为主要者,已堕入小乘灭尽地矣”,这并不是说我们的传承就必须要这么讲解,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为了针对不同的根机而传讲不同的见解,这意味着由于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沉重的缘故,方便不得不重视,不是由于我们传承必须这样讲解,而是我们的根机只能按照这样的方式去修学。比如说把方便搁置一旁,仅仅为了禅定而禅定的时候,即便当时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能不能达到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那又是另一回事情。所以为了实现这样的一个圆满见解,平常还是要多着重一些方便法。
但这是一种特定的吗?这个根据个人的根机来定夺。刚才已经说过,当你禅定已达到便智双运的时候,方便已经具备在智慧当中,所以这时候不需要再分开方便和智慧来修学,因为已经达到了便智双运。但是当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以便智交替为修行方式。比如该观察修的时候必须要观察,安住修的时候安住,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最终便智双运,所以这时候还是要多着重一些方便法。
有时候我也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一些人,说每当在修学禅定过程中,以前也知道止息一切妄念在无分别状态之中是一种定,那么如今我无论做得多与少,总之尽可能往这方面去发展。当然从单纯禅定的角度来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因为我们初次修禅定的时候可能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是配同着方便而修学如是般的禅定,而不是单纯这么一个禅定,所以这时候就必须更着重于方便法。我们昨天在宣讲过程中也说过,无垢光尊者曰:“能知修行不知妙解脱,岂不犹如禅天定?”也就是说,每当我们在修学禅定过程中,仅仅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并不具备一切解脱之要义,即便能实现当前的愿望,也就是说可以让心清净下来,没有丝毫之妄念等等,但最终只能达到世间禅定。但要记住的是,世间禅定并不是我们作为一个信佛的人追求的唯一目标。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是什么呢?是解脱。这个解脱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说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解脱,就是未来获得永恒不变的快乐,这是我们当前追求的唯一目标,也统称为解脱。若是不是这样的话,这三大功德无法呈现,就是说三世当中的一切条件无法呈现,尤其所讲解的一系列功德也无法具有,它不单纯是一种心静下来就可以的这么一个境界,所以我们平常在修学过程中时时要铭记这一点。
当然,我们初次修学过程中也一直都在讲解要止观交修,该观察修的时候就要观察修,该安住修的时候就要安住修。至于如何观察修呢?比如刚开始修正行法,无论是上师瑜伽、成熟口诀法等等,这两者只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实际上我们所传讲的要点是一如的。那么第一次在修学过程中如同上师瑜伽导修般,先依观想皈依境、念诵莲花生大师心咒,要不观共同外前行,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之因果,以及持风等一系列方式作为观察修。但至于这一系列何时运用,根据妄念起现的程度来树立,这一点称之为善巧运用。这时候我们把它统称为观察修,也就是方便法。
那么智慧呢?一切禅定之起发点先从有相定开始入手,逐渐达到无相等一系列过程在上师瑜伽导修之中都讲得非常细致。随着我们的见解有所进展,但要记住,随着我们的见解增长,而不是说随着我们时间的漂移就可以修学很多法,当然不是!我们指的是禅定,而不是时间。也有很多人在问:上师,我修这个法已经有一两年。一两年并不代表你能达到多高的境界,可能有些只需要一瞬间的时间,有些可能要长达几十年甚至一辈子,这根据个人的见解来定夺。所以以后咱们不谈修学多长时间,要反观自己的内心为准。先从禅定开始讲解,至于功德等下再说。
修学多长时间,首先根据自己的见解来定夺,当见解有所进展的时候我们就配同着正行法。正行也分为寂止和胜观,寂止所有的一切观察修,就是我们前面所讲解的这一系列。当进入胜观的时候,我们先从前行破除心房开始,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等等,作为次第修学之方便法。根据你的禅定,比如说见解有所进展的时候,我们先从决断心之根本开始入手,如是修学的目的在内心深处生起一个坚定的信念:调伏内心就是根本法!虽然书本上有这样的一些记载,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点我早已经知道,但这只是文字上知道,而不是来自于自己内心当中的一个很强烈的感受、一种定解。那么如今我们已遵照前行破除心房,在内心深处已经生起一个坚定的定解,就是这样的!心是漂泊轮回的根源。尤其华智仁波切也曾经说过:“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派,如今也有很多很多弟子都在说,从今天开始以我这样的根机最适应修学什么样的法?比如说是闻思还是实修等等。有时候我也遇到类似这样很多提问题的人。比如说,他现前正在闻思、他现前正在实修,因此今天开始他以闻思好还是实修好?我觉得好像你对法的理解还是不够成熟。原因是什么呢?无论是闻思还是实修都在讲解一个道理,就是调伏自己的内心。因为从小乘直到密乘之间都在讲解自净其意。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乃九乘法的导师,那么释迦牟尼佛是怎么传讲的呢?自净其意是一切法的宗旨。那就告诫我们,无论你平常闻思也好,实修也罢,一切都在讲解如何调伏自己的内心。因为平常从文字上了解多少道理也在讲解心该怎么去调伏,调伏好的心应该是什么一种境界,在学这些道理。我们在修的过程中也在讲解心怎么去调伏,调伏心之后的一种境界等等,其外还有可修的法吗?
比如,小乘讲解无分微尘和无时分剎那,讲的是什么?如何调心方法;大乘讲解缘起而树立性空,它还是在讲解一种心的境界,此外还有可讲的法吗!无论你树立什么样的名称,当然有时候着重于身体还是语,总之还在讲解如何调心,所以无论是闻思还是实修都在讲解一个道理,就是要调伏自己的内心!但至于你以下适合于修行还是适合于闻思,根据个人的条件来定夺,因为我们永远不会欺骗我们自己,先问问自己的内心,我内心成熟多少。比如说,我们天天都在讲解有生有灭是大自然的规律,尤其随着时间的飘动以及对法的认识,我们现前对无常的概念越来越体会,所以这时候再反观自己的内心,我现前需要什么样的法去改变自己的内心。因为八万四千种法门什么都可以修,有很多很多方便法。但至于我内心应该遵照什么样的方法去修呢?这根据个人的条件来定夺,需要去闻思还是需要去实修。
我前两天也给很多弟子说,你刚开始入门,对佛法一无所知,但我还是建议你多去了解一些佛法。原因是,一瞬间的信心不一定它会延续多长时间,当我们烦恼炽盛的时候说不定道心还会退转,因此这个时候建议还是多去学一些理论,但是至于实修当然也不能搁置一旁,原因是什么?因为要反观自己的内心改变多少了。我们天天都在讲解无常随时都会降临到你的身旁,今天一旦呈现无常,你有多大的把握可以去面对这可怕的事呢?若没有的话,充分地说明你内心还是挺空虚的,没有什么境界,所以实修更不能搁置一旁。但总而言之,无论是闻思还是实修都必须站在一个点上去理解。比如说,对一个法的认识,对一个法的了解,对这个理论通达为闻思,对教义有经验为实修,两者本来就是一个道理。所以我们以后在修的过程中,闻思以及实修真的绝不能搁置一旁。
刚刚所说的就是这个,先从决断心之根本开始观想,目的就是为了内心深处生起一个坚定的定解,它就是这样的!这样一来,以后在修学过程中不会太着重于绕着弯行走的这么一些路。我们平常说,当我们已经知道心是漂泊轮回的根源之后,无论以后从事善还是断除恶,都从心开始着手。当然我们平常有时候着重于身体、着重于语等等,以前不懂的前提之下,以绕着弯的方式去调伏自己的内心,如今已经知道以后那直接调伏内心。当然配同着身和语也是一件好事,但主要还是以调心为根本,这就是决断心之根本的重要性。
紧接着随着禅定增上,咱们开始进入小乘之见解。小乘的观察修主要在破人我之上,前行破除心房当中,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寻觅心之过患指的就是如何破人我,因为我执是漂泊轮回的根源。还有一点,我们时时都在讲解,因为这个破除我执,不是说当你独自一人在一个小小的屋子,还是在某一个静处打坐期间,说这个我执是不成立的,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若要是不成立的话,无论在面对什么样的场面当中,你都要知道这个我执是漂泊轮回的根源,与我执相关的一切都必须立即断除!
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很多弟子都说我已经求完成熟口诀法。先不说求完成熟口诀法,前行破除心房,前面意识转为道用当中,我们先讲的是决断心之根本和寻觅心之过患,这些都是刚入门当中的一个过程。说寻觅心之过患已经求完的话,什么时候算求完呢?当你在面对一切场面的时候,与我执相关的一切都立即可以断除,甚至已经断除了,这就是说你已经求完了,而不是光走一个过程。
平常我也遇到很多很多弟子,说成熟口诀法来自于某某导师身边,我已经求完了。没有求完吧!因为据很多人说,要是在你身边过关非常非常困难,一问,才知道在你身边过关已经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虽然我的身边也有很多弟子在求成熟口诀法,从破人我的角度已经过关的也有,但是是否已经真过关了?只是一种词句了知上已经过关了,但是实际行为当中是否已经过关,问问自己就知道。所以希望我们在座的弟子们以后不要把修行当做是一种形式。表面上我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关,但是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真的已经破除我执了吗?若要是破除我执的话,我们平常所感觉的一切烦恼不就是来自于我执太强吗?因为谁谁对我不好,所以我很烦恼;我今天感觉到很不舒服,所以我烦恼。还不是我执在作怪吗?要不“我”怎么怎么,反正只要有情绪飘动,一切没有离开过我执。当然,我们作为一个初行者,虽然知道这一系列道理,但并不意味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没有烦恼,但是相对之间应该得少。
平常也有很多人问,因为自己有时候也知道这一方面、那一方面都是很不足的,所以我想改变成另一种,请问导师依靠什么方法是最好的?念经好,还是打打卦等等。一切最好的是什么呢?当你知道这是不足的地方,这是最好的一个对治法。比如,你今天感觉到我的脾气很怪,所以当烦恼生起来以后我就觉得这样是不好的。当你知道你的脾气不好,意味着你就在改变你的脾气,这可能比念诵一千遍心咒、一万遍经文还更强一些,因为你直接在对治自己的烦恼。不是说我们平常从事善法没有功德,但是相对之间还是直接对治烦恼的功德可能更大一些,所以我们平常在修的过程中应该记住这一点。从寻觅心之过患当中观察修依靠这样,但安住修至少在清明无相定的范围当中,至于安住多少根据个人的条件来定夺吧。
紧接着以下是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这个昨天一直都在讲解,尤其是在意识转为道用的范围当中,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法!因为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为后一代弟子示现了六年苦行的这么一个过程,这就充分地告诫我们,上师给我们诠释六年苦行,意味着这个法的重要性。针对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来说,这样的法当然我们都知道不需要六年的时间,原因是上师当时在修寻觅心之过患,就是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前面,说是上师那天在某一位导师面前求到法,在某一个地方,因为他是在山上,在一个柏树下面他就开始修,在寻觅心之过患期间,连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以及实相缘起性空之见解都已经证得。要记住,这叫实相,而不是仅凭文字和观照。
那时候虽然导师当时并没有说你已经开悟,但后期上师说他在亚青寺,有一次得到他上师一个指示,说要在一个转经轮当中墙壁上画一千尊金刚萨埵的相,那天上师做完以后突然进入到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境界当中。第二天他在导师面前汇报的时候,导师说这一点你早在修寻觅心之过患的时候已经开悟了,用不着今天再重复讲解,这就意味着上师当时在寻觅心之过患的时候已经开悟了,但紧接着上师修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还为后一代弟子示现了六年苦行的这么一个诠释,这就充分地告诫我们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非常非常重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觅心法。
当然,在座的很多弟子可能平常也在修觅心法,说在寻找过程中心是不可得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一种境界等等。但这个真的来自于你自己的一种定解,还是仅仅顺着文字而观察,最终用文字表达的一种结果?若仅仅是后者的话,那还是不算圆满。尤其我们即便用什么样的名称代替,但最终还是一个名称。比如说空性,要不了了分明、智慧,要不便智双运,要不这样那样等等,最终还是没有真正证得它的见解。
真正的见解昨天我们也稍微讲了一些,昨天所讲解的这些都是从实际经验当中传讲的,意义非常非常可贵!因为我们通常喜欢按照文字去理解见解,比如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当中,能止息一切妄念,我们把这个心分为无念和有念两种,止息一切妄念就意味着在有念的状态当中已经消失,基本上没有能所对立的那么粗大的感觉,但是还没有真正认清到有个叫无念。无念与真正见解之间的差异又是什么?与第八识阿赖耶识对比,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弟子都知道第八识是闷厥和酣睡状态,我现前的见解即便有多么糟糕,恐怕我不会把酣睡状态当做是真正的禅定来了解,这个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弟子都会有这样的境界。
有些可能会认为,只要一进入禅定的时候会进入到另一种境界,另一种境界是自己无法能控制的。比如,很多人描述虚云老和尚的一种见解,说有一次虚云老和尚在煮红薯的时候,煮着煮着就已经入定了。后面从定中出来以后,旁边来了很多很多道友,虚云老和尚说我刚刚煮了个红薯,咱们一起吃红薯。一打开锅盖的时候,诶,红薯都已经发霉了,就说明这个过程至少有几十天的时间。因此很多人说这就叫入定。但我想虚云老和尚的入定不至于连智慧都没有吧?!我们说什么呢?智慧就叫遍知。我们通常把无垢光尊者以及历代传承祖师用敬语来表达,他的智慧叫什么?全知无垢光尊者、遍知无垢光尊者,佛菩萨的前面都加上这么一个尊称。那虚云老和尚这样的高僧大德难道连这样的智慧都不具备?!只知道这样的定,还是一位真正的尊者吗?当然不是这样树立的!恐怕这是后一代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虚云老和尚的见解,要不当时虚云老和尚为什么要这么传讲有其真正密意等等。
因为有时候导师们在表达过程中,可能是针对当时某一个人而表达的。所以我们平常在修禅定的时候,从文字上有时候讲解有自性,有时候讲解无自性。到底这个自性是有还是无呢?为什么一位导师口中会说出有时候是有,有时候是无呢?这就充分地告诫我们,导师在说这个“自性”的时候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而讲解有和无。比如某一个修行者平常还是偏重于了了分明当中——“我的见解必须是很了了分明的”,这就说明他对于这方面的执著还是蛮强烈的。这时候导师为了让他对这个了了分明的执著断除一些,就告诉他这个自性是没有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因为当你感觉到有个了了分明者的时候还是意识在观照,所以它并不是实相,所以就讲解自性是没有的。
但有些偏重于空性,仅仅在一个空性状态当中修学的人,为了让他达到一种明空这么一个平衡状态之中,导师会告诉他自性是有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达到明空不二的这么一个平衡状态之中。这就好比一个医生给病人看病,有时候若要是太寒,里面加一些温的;若要是这个太温,也就是太热的话,又再加一些寒方面的药,目的就是为了达到阴阳平衡。所以我们在修的过程中也同样一个道理,导师在宣讲过程中也是不同的密意。
那么虚云老和尚以及历代高僧大德在宣讲自己当时境界的时候是针对什么样的根机宣讲的,我们谁都不知道,甚至知道者可能也有,但是当我们真正不了解这个道理的时候,就会导致成很多很多像刚刚所说的,有时候导师们讲解有自性,但这个自性是无自性的,因为我们有一句话就叫“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当你感觉到有一个东西的时候还是在观照,所以这个自性无法用言语表达才对,所以有自性是不对的。是的,可能是针对这样的人是不对的,那样人是对的,但导师为什么这么讲解呢?因为他有着很大的密意。但是我们在了解过程中必须要知道导师当时为何这样讲解、这样讲解的真正目的等一系列,必须要知道这一系列道理!
所以我们每当在修学过程中,刚刚所说的,仅仅把第八识酣睡和闷厥状态当做禅定者还是稀少的。可能有些会想,我现前在修学过程中必然还有一个观照者,也就是说好像我自己能感觉得到,当我完全从这个感觉之中超越,可能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一般,所以这可能就称之为入定。但这只是你的一种理解,实际上这和解脱一点关系都没有!虽然那时候你可能无法感受,但这与闷厥和酣睡状态相同,这个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不是真正的禅定。把这个当成出世间禅定者相对之间是稀少的,但是把前五根识当做禅定者还是挺多的。
当时五根已经起作用,当你在修学过程中,我们时时都在提倡要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意味着五根不能断除,五根必须要起作用,眼能看得见相,耳能听得着声音等等,因为这个五根应该是很清明的。但是我们紧接着又讲解,当这个意识专注于某一个境的时候就称之为第六识耽著,所以这个不应该有。那么这时候有些人逐渐开始推理,推理到一个什么呢?心不能专注在某一个点之上。那时候五根好像已经起作用,心又没有专注在某一个境之上,相对第八识阿赖耶识还是有些了了分明,但至于了了分明还没有形成意识之前,自己添加为这就叫禅定、叫明空不二。并且还描述,说当时眼睛看见一切外境并没有专注某一个相之上,好像都知道。但说是都知道,实际上都不知道。原因是,你所谓的了了分明是一个无念状态之中,相对闷厥酣睡更粗糙一些,但是与智慧和第六识对比的话,它还是无念状态,要记住!从第六识耽著的状态当中,这个前五根识的意识是无念状态,与智慧对比那就更没有比得上,所以它就称之为前五根识。但把这个当成真正见解者还是挺多的,认为迷迷惑惑状态当中长期可以安住下去,既能止息一切妄念,又可以感觉到这种状态挺舒服的,因为没有什么起心动念的干扰。但即便没有什么干扰,甚至感觉到自己很舒适,也能起到一些憩息的作用,也就是休息的作用,但是仅凭当时的境界与解脱没有多大的关系。
但有些可能问,不是很多禅定当中都讲解前五根识以及第八识是成办更高见解的一个基础吗?对,基础可以,但不能把它当做是真正的禅定。因为讲过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从它开始做起,这是没得说的,但我们刚刚是在讲解实相般若与这些不同的区别,大概就是这样的。
那么我们在修学禅定的时候,昨天也稍微讲了一些关于缘起性空的真正见解,大概也可以透露一些,但是要记住,仅凭我今天所说出来的这个就说明缘起性空见解就是这样的吗?还是有些不够。要记住,见解是修出来的,即便我今天讲得有多么细致,只能给你起到一些提示作用、一个引导作用,但至于真正的见解还需要自己去体会方可达到真正的禅定。即便当时我说得有多么好,你把一句一词都铭记心中,把它记在纸上,甚至以后遵照这个去模仿自己的见解,甚至以这个来汇报自己的禅定等等,这些都不叫做了义,叫什么?叫伺察意之禅定。甚至这样的修法对于后期见解增长也会造成极大的阻碍。
我以前跟你们说过,在亚青寺有两位弟子,据说他们小的时候一起出家、一起去依止导师,从小开始依止导师,依止完导师之后,他们二人独自在幽静山林闭关。据说有一次,两人在堪布门色的身边得到印证,堪布门色是堪布昂琼的弟子,并且当时两位和尚就带着这个印证,在一个幽静山林闭关了近两年的时间。这个闭关可不是说在山上就这么玩两年的时间,而是如同历代传承祖师的传统修法,每天不少于十二至十三个小时以上,闭关了两年的时间,这是什么一种概念!但是到第二年的时候,有一位弟子总觉得自己的禅定没有丝毫之进展,有一天他们就带着自己沉重的心态去谒见我们的上师喇嘛仁波切。这位弟子说,他当时在门色堪布面前已得到印证,如何印证的方式也铭记心中,遵照这个去模仿,但是近两年的时间闭关感觉见解没丝毫进展。上师说这就叫伺察意之禅定。
因为修行必须得有一个次第道,你不矮不高地中间拿一个,行不行都让自己这么去做,这样一来会导致成什么?见解永久不能增上,原因是基础没有扎实。若要是基础能扎实的话,上面的见解会迅速增上是没得说的。但由于下面基础条件不具备,中间自己拿着一个词句见解去模仿它,因为如今在汉地也有很多人,说惠能大师在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开悟的,所以如今也遵照惠能大师的这两句,模仿着这两句话,“应无所住”,认为什么都不想,“而生其心”,是一个了了分明,自己去观照出这么一个见解出来,说这就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修是很多人都在修、都在模仿,但是最终为什么没有一个了悟者?原因是没有基础。
这个基础指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会说,惠能大师也没听说过前面有什么基础。要记住,他是何等的根机啊!这个根机本身就是最好的基础啊!但是末法时代,你我根机多么糟糕,所以那时候没有一定禅定基础,直接拿着很高的见解去模仿修学,见解不会有很好的增上,永久可能就是那样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不“在无改无造当中时时就这么如如不动”等等。即便可能是模仿着这样的禅定,但最终也只能得到这么一些见解,所以前面的基础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当时上师也告诉他们,就是由于前面基础没有扎实的缘故而导致成后期这样的结果。两年的时间哪!一个和尚他平常记忆力非常好,甚至从理论上面也通达一些,把当时导师怎么印证一句一词铭记心中,以后就按照这个去模仿,自己有没有禅定先搁置一旁——“好像导师让我把心安住在很平静的状态当中。”但这个平静适用范围很广,他也不懂,反正导师说平静状态,那我就根据我所理解的平静状态就这么安住,可能就是这个。但导师可能讲的“平静状态”是另一种境界,但现前你只能模仿到这一点,所以这时候添加很多很多这样的名称,就是自己改造出来的,因此还是很难让自己的见解增上。
所以我们现前在讲的过程当中都在讲解一个次第道,先从什么样的法开始入手,逐渐会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比如先从方便的角度怎么去观察修,先从第一次开始入手讲解;从安住修的角度,一切禅定之基础和起发点从有相定开始入手,逐渐开始讲解不同的禅定。如是宣讲的目的就在于你的见解永久不会有偏差的时候,只要如理如法去修。要不导师虽然这么讲解,但是由于自己内心烦恼沉重,再加上所谓的急躁,我想快速成办解脱,因此前面来不及修学,我还是修后面的法,(这样一来见解永久不会增上)。
前两天也来了几个弟子,说他以前在亚青寺某些导师面前已经求完成熟口诀法,但是当时他自己想的是,在亚青寺又不能长时间依止着导师,在短短的时间当中能否得到成熟口诀法。但是有些导师非常慈悲,把成熟口诀法所有的教言都赐予给他。后面到了汉地的时候再开始修行,但可不像高原地方导师所传讲以及自己所理解般,这个成熟口诀法可不是那么容易能静得下的。当时内心过于太烦恼的缘故,就问导师,我现前没法安住,该怎么办?导师告诉他,暂时就不要修成熟口诀法,你就念阿弥陀佛。
有时候我在想,成熟口诀法乃一切乘法之顶点,诸法之精要,在九乘法当中再去寻找更殊胜的见解恐怕无处寻找。这样的法都无法令你调伏内心,我想恐怕再也找不到更殊胜的法。当时导师也这么草率,弟子也这么不负责任,虽然弟子认为导师非常非常慈悲,导师也把这件事情当做自己的一个任务,反正我把这个法赐予给他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圆满吗?不圆满!所以我当时说:“天哪!导师也是这样的,你也是这样的,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描述你们两人。”所以问我该怎么办?是什么原因呢?当然是走马观花的原因,就是太快的原因。前面来不及消化,紧接着往里面塞,就像我们平常吃饭的时候,前面还没有嚼完,直接再一口往里面塞,塞塞塞,别说是饱肚子,可能还会厌食啊!这不是什么好事!
修行不能这样,前面还是一句一词去体会,再逐渐开始修学后面的法。当然我们也很急躁,恨不得今天成就,但有时候还是要针对个人的根机啊!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曰:“自心与法不相融合,则无法调顺烦恼怨敌。”法和根机相应昨天一直都在宣讲,因为光急躁是不得利的。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着急,但是着急又能怎么样呢?这个着急可能还会导致我们见解无法增上、甚至有时候不知不觉进入偏道的最大违缘。所以如理如法修行是非常好的,尤其前面的基础必须扎实一些!
可能很多弟子前两天听说导师这次说不定还要讲解一些禅定。当然,对禅定感兴趣的人已经算非常非常了不起了,因为这一段时间我也在想,如今进入佛门的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但是只要提到修行的时候就越来越少。有时候我们也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但真正谈到修行,修行的人真的很少。所以我每次见到很多人说,我现前正在这样修行那样修行。今天我们得到多高的境界先不谈,当你在修行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善人、一个修行者,因为如今这个时代,能静下心如理如法修行的人本来就稀少。
比如说,我们这一次说要在这边灌个顶的话,那天哪!不知会涌来多少人哪!决定会是这样的。要不我们这次除了讲法、从修行的角度作一些开示之外的活动,比如说开个法会,这次要供个灯、供个水,要不到哪里去开个法会,不知道会涌入多少人!因为修行本身对很多人来说它是一门苦行,是非常非常难做的事。尤其我们也知道“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个心,让它清净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已尝试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这个很难很难!所以他也一直都逃避这样的现实,就觉得反正我就这么做着吧,总有一天说不定就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都带着一种侥幸。当然,这个侥幸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能也有一些信心的成分,但也有很多迷惑的成分在里面,我们应该要更自知自明一些。但总而言之,就像刚刚所说的,这些禅定方面还是需要好好去修行,好好去修行。
相对之间已经知道真正禅定与意识之间的差异,但是刚刚所传讲的这一系列,针对某一个弟子都如是辨别合理吗?不!刚开始入门者,尤其在修的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去搅乱自己的禅定,无论你当时的禅定有多高、有多低,也不要去搅乱自己的禅定,能做到多少就根据这个条件去从事。更高的见解者,不要再去分析,看这个像不像第八识、看这个像不像前五根识、看这个像不像这个那个……这样一来,会把你当前拥有的禅定都会打破。我这样传讲的真正目的,对刚开始入门的人,他直接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对已经修学一定时间的人,对自己禅定有些偏执的人,可能是这样的,那就给他一个很好的印证,去辨别看看自己的禅定是否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以上所传讲的这一系列道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若要是如理如法这么去修,相信我们的见解会迅速增长。
当然,我们刚刚所传讲的还在意识转为道用的范围当中,叫密宗吗?还不叫密宗。天哪!这还不叫密宗,还有更高的密宗吗?密宗叫智慧转为道用。我们通常在修行过程中讲解,有一种叫 “依修而见”,有一种叫“依见而修”,有两种法门。依修而见称之为意识转为道用,就是依靠修行来成办一个见解,它前面还是有很多观照的成分在里面,观照当然在意识范围当中,所以称之为意识转为道用,它是下面的一种传承。但下面的的传承,不是说我们在讲密宗很高的法吗?虽然是下面的一种见解,但我们当前所配同的方便法当然是上乘法,这个我们平常在上师瑜伽乃至很多教言当中都提示了很多。密法是一切乘法之顶点,也就是一切乘法的结果,当然不能在观照的范围当中,叫智慧转为道用。也就是我们在讲解前行破除心房当中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以上称之为意识转为道用。不共观察心之自性而抉择为实相大圆满,四种辨别、五种辨别,以及以下所传讲的三句精要也好、椎击三要,是真正密法的特点,叫印证见解、断定自决和解脱自性。在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之前,前面都是一个基础,还没有真正尝试到密宗是什么样的。
昨天虽然我们从大圆满的角度,对见解的认识之上分为心部、界部和窍诀部三个立场之中印证了见解。但是真正无上窍诀大圆满的见解,就是后期椎击三要也好、三句精要,此乃仁增嘎绕多吉,尊者是世上传讲密法第一位祖师,他为文殊友传授的真实大圆满就是三句精要,称之为椎击三要也好、三句精要。他把所有一切密法都聚集在这三个特点当中:印证见解、断定自决和解脱自性。那这个何时讲解?前面的基础一旦扎实,后面再传讲更高的法那就好讲得多了。
举个例子,什么叫智慧转为道用?完全不在观照的范围当中,仅仅从禅定当中而悟证见解。先问问自己有这样的基础吗?没有,那就意味着我们前面意识转为道用对你来说是最殊胜的法。因为有时候我们对殊胜这个概念也不是那么很了解。以前某一位修行者问一位高僧大德:“诸佛菩萨的教言以及传承当中,哪一个教言及传承最为殊胜?”我还是在讲解这个殊胜的名词,什么叫殊胜?这位高僧大德曰:“从自己的根机而论,与自己根机相应的法最为殊胜。”那就是说,刚刚我们所传讲的意识转为道用,当你禅定还没有达到智慧转为道用之前,意识转为道用对你是最殊胜的法,要记住这一点。不要光从法的角度去寻求更殊胜的法,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什么呢?如同当时达摩祖师到汉地,梁武帝召集全国的僧众,很多僧人去听天竺喇嘛的教言一般,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这就是根机不足去寻求一个很高很高的法。
现前在汉地也有很多人说,你们这个传承还要讲解很多观照的法,我的导师直接印证见解,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什么叫平静状态之中?当时我在汉地见到一位老居士,我问他,你在修禅定,那你的禅定,因为首次修法必须有个观照的对境,我问他你所护持的对境是什么?他说不懂,只知道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当时我问他,平静状态适用范围很广,外道教360个门派,就是常或断二派而支分的360个门派有360个平静之状态,外道教也要修禅定,他也在修平静之状态;世间禅定,四禅而支分的十七天有十七个平静之状态;无色界天四空处有四个平静之状态;出世间从小乘到密乘之间分为九乘次第,有九个平静之状态,请问你所谓的平静之状态到底是哪一个平静之状态?因为平静状态适用范围太广了!
我们平常在电视上也看见,像国外很多外道教的一些苦行者,他也在某一个地方,可能是在一个山上,要不在一个茅棚里面,要不在一棵树下也在修定。闭着眼睛也罢,睁着眼睛也罢,总之多少年都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去护持他所谓的见解,也是非常非常苦行的。世间禅定也就没得说的,以及这样修行者比比皆是。那我们所谓的平静之状态,我当时问他什么是平静,你所修的平静状态是什么?当然,他要是说我现前是汉传佛教的一位信徒,平常无论修的是净土还是禅宗,要是修禅宗的话,禅宗讲解文字、观照和实相,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修学平静状态,还是修净土法门的时候,我在持名念佛,因为念佛分为“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分为持名念佛、有像念佛、有想念佛,比如无论他从哪个角度说我在修这样的法门,但总之我还会问上下不同的特点。当时我就问他什么是平静之状态,你所修的是哪一个门派?他说他真不知道。
我想我们在座的很多弟子,若要是平常没有一个具德上师摄受为你宣讲次第之教言,我相信你也不懂你现前所修的平静之状态到底是哪一个层次上面的平静之状态。若要是不懂的话,相对之间这个平静之状态就变成一种盲修瞎炼之状态,因为完全没有平静状态的标准了。就好比某一个人往天空中放箭,对准什么目标放的箭呢?没有一个目标,因为天是无边无际的,这种我们把它称之为乱放箭,因为他没有一个目标。那么多平静状态之中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而如是修行者,也是一个盲修瞎炼,因为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
所以导师在印证过程中告诉弟子,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当中,可能多数弟子都根据自己所理解多少平静状态,认为这就是。这时候导师可能站在很高的见解当中说,此时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状态当中,这就是真正的禅定。但是短短这一瞬间的感觉都会具有的,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当中,不会一安住就会起心动念,短短的时间是很清净的,所以当时就觉得既有明了,又是空性,可能空性就是没有起心动念叫空性吧!明了,也不是完全像闷厥和酣睡状态之中。因此这两者虽然感受上面没有觉得有那么一如的感受,但是总之也没有两个感觉,所以可能就叫明空不二吧。这就是导师给我印证的见解,以后我就遵照这个去修学。这就是禅定吗?这要是禅定的话,我想世上谁一瞬间这么放下都能做得到,这不是什么见解,这不是什么见解!所以说,我们在修的过程中时时要铭记这一点,必须要懂得该怎么去做。从初次开始修学直到究竟见解之间的这个过程是怎么连接的,这一系列必须得懂!
我们刚刚所传讲的就是这样,智慧转为道用,说前面不需要去观照,但是对刚开始入门的人来说能不能做得到,那又另当别论。刚刚这位高僧大德也说,与自己根机相应的法最为殊胜。所以从我们当前的状态来说,意识转为道用是最殊胜的法,所以绝不能轻视它。无论是刚入门站在寂止的立场,还是进入胜观,从观察修的角度,是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绝不能觉得这需要观照,所以把它搁置一旁,去寻求更高的见解。做不到,做不到的!真的,有时候要是这样太过于急躁的话,就会变成汉地有一种成语,真的是拔苗助长,就会变成这样,最终可能会导致成更不好的结果。
当前面的基础达到一定的时候,直接进入智慧转为道用,当然这是合情合理的,也必须要这么去做。到时我们当然会讲解什么叫印证见解,印证见解先从暂时和究竟,以及印证三身、印证觉性力等等,都可以从这方面作印证。但是前面必须得有见解啊!没有见解无从可印证。所以当时高僧大德曰:“与自己根机相应的法最为殊胜,但从法的角度来说,唯独密法最为殊胜。”所以密法我们当前在做,甚至我们现前针对个人的根机用次第在作修行,此外再没有更殊胜的法可修。因此平常应该多去遵照这样的见解去做,意义非常非常广大,应该多从这方面做一些。若要是如是修行,相信见解会迅速增上。因为所谓的见解增上,也不要光想到有多高的境界,还是先从最现实的角度当中,你的性格有多少改善开始做起吧。
别说我平常有什么样的境界,好像一束光直接融入到自己的心间,我突然变成另一种人;要不说我现前的感觉有多么强烈,有时候突然变空,有时候突然变明;甚至我也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等等。好的好的,这些呢,你要是对善是刚开始入门的话,我们去创造一个好的缘起,就说明你真有这方面的缘起,但是说到功德还是那么回事。因为真正的功德还是要看看自己的内心改变多少、性格改善多少,往昔粗躁的脾气是否随着所谓的见解增上已经逐渐在改变。若不是的,以前是什么样的人现在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只能说你有两个心,出世间的心可能已经成功了,但世间的心仍旧没有改变。这样一来即便你已经有一个人成就,一个还在轮回当中,这可不是我们所做的事。我们只有一个心,就是改变这一颗心去寻求解脱,那就要看看你当前改变多少?无论先从家庭和谐的角度当中,以及道友之间和谐当中来说,先看看我们的心态改变多少?
我们上面已经说过,有时候个人烦恼沉重的缘故,天天会站在我执的立场之中,“我、我”,我应该要这样、我应该要那样。你不是说你已经成就了,你的见解很高,连我执都没有破除,怎么讲解解脱啊!小乘虽然讲解解脱,但可不是出世间的佛啊!连这样起码的基础都不具备,你还谈什么解脱!所以说要记住,性格改善,性格改善!
当然,我们在座的很多弟子,无论平常修行有多么精进,还是多么懈怠,总之多多少少都在改变自己的内心。我们先不讲解他平常有多高的一些感受,但总之他的性格在改善,因为旁边自己的亲人就是最好的评论者,所以这就意味着他的见解真的在进展,因为心在改变。若要是内心没有改变,即便你平常念诵多少法,每天从早到晚天天都在念诵,每天从早到晚天天在打坐,性格还是与往昔同道,那只能说没有起到丝毫之作用。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曰:“自心与法不能融契。”也就是说,你当前所修的法没有改变自己的内心,“仅具道貌之相,则无实义可谈。”光在表面上无论你从事多长时间的法、从事多少所谓的善行,没有丝毫之利益!这是历代传承祖师否定的,不是来自于我的口中。那就是说,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改变自己的内心,结果多少,问问自己的内心就知道,性格有多少改善。性格改善意味着你的善心也逐渐在增上,清净心越来越在增上;若要是内心没有改变,烦恼越来越在增加,这不是道心增上的标准、一种特征哪!。所以说,内心真的需要改变,真的需要改变!
尤其天天装着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要记住,无常随时都会降临到你的身边哪!我们现前可以装,在谁面前都会装个善人,这个一点都不困难,但是在阎王爷面前我们真装不了,在真正烦恼面前我们真装不了。那么这样的修行者最终可能只能受痛苦。尤其今天的痛苦我相信我们都能熬得过去,因为平常比我们当前烦恼更沉重的人比比皆是,我看见他们也一样在过自己的生活,也能熬得过去的,但是总有一天真熬不过去,这就是临终。
前两天大年初一的那天,我们为了在新的一年当中遣除一切违缘、清净一切罪业,包括一切病魔等等,我们作了几种仪轨,并且同时也为已经离开这个世上的亲人以及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做了一些小小的烟供回向。我们现前是在为他人做这样的善行,那何时又知道我们已经变成这样的人,已经无法再去迎接新的一年呢?我们谁都不知道。那么当遇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恐怕这个装对我们没有丝毫之利益,尤其面对死亡前,谁也不会陪同着你一起走的。虽然往昔汉地像一些帝国的时候,一个高官去世,陪同在他下面下葬的很多,但即便一起下葬也无法跟随着他,只不过是活着的人看见好多人陪同着他一起下去,实际上未来的路是自己去面对自己的路,谁也不会跟随在他的身边。也就是说,当无常降临到身边的时候只有自己独自去面对这件事情,谁也帮不了我们的,所以说绝不能装。像有些并不实实在在的事情先搁置一旁,我们还是实实在在一些吧。
天天都在讲解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之因果。轮回是很痛苦的,在面对这种痛苦,尤其是当无常、离开这个世间的这一时刻,那更为痛苦。所以能不能让这一时刻变成喜悦,完全取决于你的手掌心之中。你让它快乐,你现前具有这个条件;你让它痛苦,你也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一切都取决于你,还是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为妙。因为无论痛苦、快乐,一切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心没有改变,永远改变不了一切结果。我们说西方极乐世界并不在遥远的地方,而在清净心之中,因为当内心清净的时候何处不是西方极乐世界呢?当内心不清净的时候,何处不是地狱呢?这一点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了。把你关在一个金子笼里面,我相信你还是会痛苦的,无论它是否是金子。内心清净的前提之下,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当中你都是最快乐的,还是在于心态之中。所以时时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尤其与痛苦相关的一系列都应该即时断除,即便现前不能断除,尽可能往这方面去发展。
像刚刚所说的,寻觅心之过患——如何断除我执,以及各式各样的心念——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等,时时要去观照。这样一来,你的这个善心会越来越增上, 无论面对家庭、所有的道友以及大自然都会觉得越来越和谐,在自己的面前好像永久没有烦恼,就如同到了金洲不得土石一般,这是你的一种境界。但是当你内心被烦恼束缚的时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当中,你都觉得是最烦恼的地方,还是在于自己的心态。所以我也平常告诫很多弟子,还是先去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不要去改变什么环境,环境改变不了的。
比如说,我想拥有这个地球都变成金洲,你哪儿去寻找那么多的金块啊?找不到的,在地球上本身就没有那么多的金,但你要是真想改变一切,变成自己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在金洲当中,你就把自己的鞋底变成金般,这样一来无论到什么地方你都在那个黄金的环境之中,因为你永远不会着地的。所以还是先改变一下自己的内心,不要处处去改变别人,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好。世间人最大的毛病,当然寻求快乐的这个渴求心,无论世间和出世间都是相同的,但世间人认为一切痛苦的根源、快乐的根源都来自于外境,所以他无论是哪一方面,今天处于这个觉得不好,明天处于那个……想环境当中去改变自己可能会寻求到一种快乐,实际上是这样的吗?决定不会的,决定不会。因为什么事情他都会有新鲜感,当感觉到厌倦的时候没有一个是清净的,因为还是来自于你的内心不清净啊!
但是我们修行者在改变自己的内心,当内心清净的这一时刻,无论处于什么环境当中,即便就是你往昔觉得非常讨厌的一个人,这时候你觉得他是最清净的人、最值得自己尊重的人。诶,明明是一个人,前面和后面之间有着那么大的差距,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心态改变的原因,不是环境改变。我相信这个人的面相、性格乃至一切什么都没有改变,而是改变你自己内心的时候一切都是清净的。这个和我们平常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我平常也告诫很多很多人,比如出家人没得说的,相对之间由于出了家的缘故,他也没有担负那么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因为他处于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所以时时都希望这个环境是很快乐的。要记住,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内心。
你想改变外面,我们先举个例子,像很多家庭、很多夫妻,现在这个时代的离婚率高得不得了,因为他前面觉得这样不快乐,可能寻求另一个可能会更快乐一些,另一个过一阵时间又觉得这个也不好,那你一辈子还要换多少人?总不能一辈子换,几个月换一个、几个月……但这个也不会这样的。说处于家里,这个家好像不大好,风景等一系列都不像风水先生说的一般,我自己感觉也不大好,到另一个地方,即便风水有多么好,恐怕你的感觉当中还是觉得不好,因为那时候,前面可能你的理由是风水,后面理由可能不是风水,而是另一种,因为你想从环境当中改变而寻求快乐的话,我想你永远找不到。
当然,前面一段时间人人都有一种新鲜感,要保持这个新鲜感才是重要的,而不是说仅仅去寻找这个新鲜感,我想还是挺累的吧!比如说,现在很多人都爱去旅游,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没去过的地方必然还有一种新鲜感,我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场所,所以很多城市里面的人跑到郊区去旅游、农村去旅游,说这个地方的风景很好。那要是真好的话,你就在那边生活一辈子,你真的会吗?决定不会的,要是自己在那边生活打死也不干。因为只不过是暂时改变一些风景可能觉得很好,这是一种新鲜感。但我们现前要的是,要保存前面的新鲜感,那就要改变自己的内心,你才能保持上面的这个新鲜,这就是我们当前做的事情。要是这么去做的话,我相信无论家庭,还是做什么事情,越来越会和谐、越来越会好的。当然,我今天说完都能做得很圆满吗?不可能。那么后期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要及时改变自己的内心,要知道,哦,今天我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之中,当时导师是这么宣讲的,所以我今天不能随着我的意愿而飘动。
以前密勒日巴有一天到外面去砍柴,回家的时候看见自己所居住的山洞里面全都是魔鬼,有些魔鬼在打坐,有些魔鬼在打扫卫生,有些魔鬼在烧火,有些魔鬼在跳舞,有些在这样那样,全都已经闹得一塌糊涂。当时密勒日巴想,这样不好啊!我应该要遣除一切魔鬼,所以念诵了很多很多心咒,但还是没有遣除走。当时又想,是否是威力不大?所以念诵一些忿怒本尊、观想忿怒本尊等等,但最终还是没有消除。当时就意念到导师的教言,我的导师玛尔巴尊者曾经说过,一切相来自于心,外境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内心本身就是一种空性,哪来的一个好与坏?所以直接进去与魔鬼坐在一处,说,好,大家都坐在一起跟着我一起修法。这时候一个魔鬼看着一个魔鬼,一个融入一个、一个融入一个……最后全都消失了。所以我们在面对烦恼的时候也应该意念到导师的教言,导师当时是这么讲解的,即便我今天直接不能改变,但我们必须要往这方面去创造。
以前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在文革期间,说当时他的导师虽然没有什么资产,因为他们也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平常只有身边每天所运用的一些糌粑之外,什么都没有。所以当时很多人都想把他的导师打成资本阶级这么一个人,但是又没有资产的缘故,无法用这样的名词去掩盖,但是还是有很多嫉妒的人,也有很多带着不好心态的人,所以上师说,那一段时间,无论在聚众的时候,还是独自一人期间,他天天就变成一种心病一般,天天都想到,比如说在聚众一开会的时候,谁都没有说话之前,上师就开始说话,说的都是我的导师有多么好,是多么一个善人,就怕有一天把导师带走。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也在想尽一切办法,我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保护自己的导师,所以不知不觉可能就变成一种心脏病了。
有一天他的导师把他叫到身边,说今天我发觉你好像有心脏病。上师说,当时他真的没有感觉到他有心脏病,但由于当时导师是他的唯一,所以导师无论说什么,他决定没有二心的。当一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我当时真的流过泪。导师所说的,上师是他的唯一,导师无论说什么,他永远没有产生过二心,说这个可能不是等等。所以,为什么我们的上师成为上师,就是由于行为和很多很多方面与众不同的缘故。我们做不到,所以我们是凡夫;导师能做得到,所以他是圣者。
当时上师就这么说的,他的上师是他的唯一,因此无论导师说什么话,当时自己即便没有感觉,也永远会相信是这样的。从那时候导师告诉他,无论在聚众还是独自的时候都应该时时铭记这一句话,你可能有心脏病了。从那天开始,上师说无论在聚众,有时候突然因往昔的习气,谁都没有说话之前他就想说话,那时候突然想到上师的教言,因为我的导师说过:聚众期间先问问自己,我能不能说这句话,这样说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等等,先反问自己再去表达。这时候想到导师的教言,又开始先想想这样说合不合情等等,就不会像往昔一般那么草率。在打坐和独自一人行走期间,一旦想着这样的事,哦,我不能想得太多了,因为上师已经说过我有心脏病,就这样长时间对治着走。
就像我们刚刚所说的,我们可能也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事,在面对自己的家人、面对身边的道友、面对很多很多事情当中,我们可能也会有极端的时候。这时候就要忆念到导师的教言,哦,一切都要从内心清净开始做起,而不是从环境当中、外境当中去改变清净啊!若要是这么去改变着自己的内心走,总有一天你就变成一个很清净的人。上师说,如是去改变自己的内心,有一天他真觉得自己的心非常明亮、非常轻松,这时候才真正感觉到我真的像导师以前说的一般有心脏病。今天才真正已经感觉到,如是调伏,今天的心有多么清净、有多么敞亮,因为前两天还是在非常极端的这么一个紧张状态之中,这就叫改变。所以当时导师在传讲过程中,我们的上师也并没有一瞬间改变自己的心态,而是长时间串习,最终改变了这一系列。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也同样一个道理,所以我们天天都在说,依止导师要去依止一位可信度很高的导师面前去求法,原因是什么呢?你会接纳导师所有的教言。可信度很低,即便导师功德有多高,可能是与个人缘分不足的缘故,还是生不起信心的话,我想还是少去接触这样的导师。原因是什么?即便表面上去接触这样的的导师,但你可能在接触期间,接触归接触,但是绝不会把导师的教言放在自己的心中。
所以这两天我也告诫无论是我身边的一些弟子,还是像刚开始入门的人,首先要选择好自己的导师。如果觉得这位导师的话语,无论怎么说还是有点,而且还是想去问一下其他导师的时候,充分地说明你依止这位导师有点不圆满。我平常也告诫很多人,比如专程从世间的角度,有些人可能钻牛角尖,这一段时间心态不好、这样那样不好,我就问他身边的人,他有没有可信度比较高、非常尊重的这样一个,无论是他的老师还是他的亲人,有没有这样一个人?若是有的话,你能不能让这个人给他讲解一些道理,他会接受的。这个不在于是否是高僧大德,因为我们平常为什么说要去依止一位高僧大德,相对之间可能他会尊重这位导师的教言,能接纳这位导师的这些表达,所以我们去依止他。但是当自己无法接纳导师教言的时候,依止他真的不是那么很明智的行为。因为我们说过“仅具道貌之相,则无实义可谈”,光做一个表面的形象,无论说我见到导师,导师是一个见解脱,见导师一面意义非常广大,导师虽然是见解脱,导师有这样加持的能力,但是你没有信心去拿这个加持,所以你是得不到的。就比如这满屋子里有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你没有手,属于你的东西恐怕得不到一点点,哪怕里面有多少东西。因为你不去拿的话,你还是得不到东西。所以这个内外缘起法,自己和导师两个缘起法必须要合一,才能达到所谓的结果。
所以平常去谒见导师,导师可能有这样的加持,但是你没有信心的缘故,如同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在释迦牟尼佛身边亲近了二十五年,佛陀是何等的成就者!但为什么最终两者都堕入三恶趣之中?不是释迦牟尼佛不是见解脱,释迦牟尼佛是见解脱,见一面就能解脱的,但就是没有信心的缘故,所以他的这个诽谤已经阻止了一切加持。比如说,很多很多光融入你心房的时候,你一直把这个门堵上,这个光无法进入你的心,所以你得不到这方面的光明,这是很正常的。所以要去寻找这样的一位导师,这样导师的教言你就时时可以铭记心中,在什么样的状态当中,你都会及时止步,你就知道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停止,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如是去行走,总有一天就能达到你所追求的、渴求的这个结果。所以希望我们在座的弟子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这样。
我把我自己所了解的一切法义都没有隐藏地告诉给你们,因为我自己在依止导师过程中也是这样的。我的上师所赐予的一切教言,无论我现前自己默默的记在心中,还是平常记在我的日记本上,总之,无论是简单的一个世间的话语,我都会把它当做教言,从第一次依止直到现在,没有一个觉得这是我不需要接受的。可能也就是由于这些原因吧,如今无论从修行的角度当中,以及面对所有,我的心还是很清净的。所以我们真需要这样,时时要改变自己的内心,先从清净自己的内心开始做起,不要在外面去寻找一种清净,这个清净真的找不到。
以前我有这样的感觉,在高原地方,相对之间可能是由于环境条件不具备的原因,所以就没有像汉地那么干净。第一次到汉地,我就坐在现在四十栋的时候,看见前面,有的时候感觉到,天哪!多清净!有时候就觉得一点都不清净。这个境没有改变什么,昨天是什么,今天也是什么。但是我的感觉为什么昨天这么干净,今天又不干净呢?后面逐渐开始认清到,一切都是我的心在作怪。当自己的心不清净的时候,外面有多么清净,我还是觉得不清净;当我心清净的时候,外面有多么不清净,我还是觉得清净,还是心在支配一切。如是去观照,我相信我们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当中,都会越来越好,真需要往这方面去发展,这样一来,就不会天天到不同的地方去寻找感觉。还是那么回事,因为还不是前两天的这个人吗?你改变不了什么的,你什么都改变不了!还是我们前面的这个心相续,业障有多沉重,还是那个人。所以平常是需要从这方面多去下一些功夫,因此也要从这方面去多观照一些。这样一来,我相信我们的修行就会越来越增上,越来越会好,所以应该从这方面多去了解一些。天天都在讲解,性格应该要改善,性格当中已经包容了很多很多所有的一切,所以这一系列应该要做到圆满一些。
上面我们已经讲了关于禅定修行过程中的一些要点,以及平常修的过程中的一些方便法,总而言之,应该要从这方面多去改变一些,多去改变一些。总之,新的一年,我们已经迎来了,今天是大年初三,你看,不知不觉,三天又过去了,时间走得可快了,它一点都不会等我们,但我们应该要抓住这个时间。若要是抓不住这个时间,就这么随着自己的意愿飘动,时间真的一分钟都不会等我们,太快了!
前两天我们一直都期盼着新的一年哪一天开始,诶,不知不觉,大年三十跟随自己身边的一些亲人吃顿团圆饭也好,要不直接跑到导师身边吃一顿团圆饭也罢,总之,大年三十过去了。初一的那天,前一段时间我也在想,今年我是第一次在这边过年,由于我们这边主要是看病的一个地方,所以也没有一个很大的道场,这样聚集很多人也不大方便。那天也在想,我们这边的居士们也已经安排了很多很多,所以大年初一那天,按照藏族人的习惯才把它当做真正迎来的新的第一天,所以那一天应该是最庆祝的一天。前两天一直期盼着,那天大家都吃顿团圆饭,紧接着咱们就迎接这个新的一年,就开一个欢庆会,这样的日子演演一些节目。前两天一直在想,前两天已经在做,今天已经过去了,还经过去两天了,前天已经结束了。昨天开始说讲讲法,诶,昨天初二又过去了,今天初三又过去了。紧接着,初四、初五、初六……初七的时候,基本上很多人就要上班了,也就是说这两天就得该回家了。时间就这么快,这就意味着我们这两天所传讲的这一系列都在给我们敲警钟,要让我们修行绝不能搁置一旁,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当中,修行必须当做首要的任务来完成,这样一来,我们对得起我们迎来的新年。要不光在新年期间吃一顿饺子,饺子哪一天不能吃呢?我们哪一天都能吃饺子,但是我们迎来新的一年意味着什么样的缘起?精进,修行更加精进!这就是迎接新的一年最大的意义。
修行方面要是改变不了多少,反正时间还是照样在走,去年的今天我们可能也在过大年初三,无论你在自己的家乡,可能这两天正好是在串门的时候,到亲戚家,这家吃一顿、那家吃一顿的时候,又到了今年初三了,365天一样过去了,若要是这样让它飘着走的话,余下的时间当中还有多少个360天呢?所以有时候真是这样的,我们说众生的烦恼沉重、沉重,沉重到哪个地步呢?有一句话叫“不见棺材不流泪”,真正没有碰到这样的事情,总觉得可能不会这样,但遇到这样的事情才知道我要精进修法的时候,一切都晚了!我们可不能这样,依止导师的真正目的就是时时为我们敲警钟。
我也在这边当身体有所好转的时候,尽可能在一周讲一点点法,以直播的形式。因为很多很多弟子需要去工作,时时在导师身边是不现实的,即便不在导师身边,星期六、星期天咱们也短短时间当中做一些开示,目的就是在七天时间当中再敲一次警钟!因为我们业及烦恼沉重的缘故,有时候不天天敲警钟的话,可能懈怠时时会飘向我们的身边、降临到我们的身旁,所以必须得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时时为我们敲警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加精进修法。真的要多修修法,修行绝不能搁置一旁,要铭记心中!
无论还有一两天的时间可以在这边待,还是这两天就要该回去的,因为我们这边不是一个场所,要是有一个场所的话,无论待多长时间,我们也不需要在外面一天一天地给这些招待所的人钱,所以多住几天也很好。但是有时候人数太多的缘故,我们也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很多人都住在外面的话,那也没有必要,因为天天要给他们这个钱。有时候我也给很多居士说,咱们这边要是能住得下的话,尽可能多挤挤一些,原因是在外面给很多钱,既不能叫供养,也不能叫布施,有时候这样有多大的利益我真的也不是那么很知道,因此尽可能这样。若要是这两天一直是这样的话,先回去吧,不要紧,不要紧,时时都能见得到面的,刚刚所说的,因为现前科技发达,我们在网络上,但昨天据说很多人都没法看昨天讲的法,虽然给我打电话,但实际上就在骂一方师,说怎么搞的,昨天基本上没有看见,甚至把他们网上的流量基本上已经消耗了,但是什么都没有看见。今天不至于这么糟糕吧,今天可能会好一点。好了,大概就是这样的。
反正这两天需要回去的,还是这两天可以在这边多待几天的人,总之我们要记住,修行绝不能搁置一旁,要记住,修行必须要精进修着走!时时铭记心中,我们永远不会像今天一般,我们永远不会像今年一般,天天都能迎来新年,有一天我们可能也没有机会迎来新年,那一天可能你才会知道修行的重要性,但一切都晚了,一切都晚了!我们都说,我们修行人与世间不同的原因是,我们有一个伟大的远见,我们不会时时看着自己的眼前,会把这个眼光看得更远一些,这是我们修行者的行为。若要是时时如同世间般,眼光看得太近的话,今天可能你觉得这样就可以了,反正人活在世上最大的价值就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今天可能是你这种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可能长久不了的,当面对无常之时,你就觉得可能一切都是虚幻的,修行才是活在世上的最大价值,才知道生生世世快乐的因就要靠修行来完成。我们今天就在讲解这样的一个真理,所以希望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都应该时时记住这一点。
今天早上我也在给很多居士说,我们今天在这样的环境好像在讲解修行的重要性,但等两天你又到了自己的一方,可能旁边看见的很多都不是修行者,但要记住,可不能去模仿他人。有一句话就叫什么呢?“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前面种什么样的因,后面结什么样的果,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宿世从事善而得到的结果,与他人不能对比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今天可能感觉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要眼前的事情做好就是最好的,甚至我平常也看见很多很多做生意的人,我说你们走路的时候能不能踏踏实实地走路?不要成为今天好像是老板,明天就变成乞丐,有什么意义呢?但这些还是多数来自于虚荣心太强,恨不得自己也变成很有很有钱的一个人。那很有很有钱以后,你该怎么办呢?
以前我也见到过很多很多做生意的人,条件不错的人,有一天早上我看见他们在喝稀饭,也在吃包子。我说,你也喝稀饭,也吃包子吗?甚至没时间的时候还在吃凉包子。我说你也这么吃?他说是这样。那天天忙来忙去有什么意义啊?还不是像我们一模一样。我以为你们这么忙的人,早上一起来就像慈禧太后一样,没有一百零八个菜,也应该得有三四十个菜摆在前面吧?这个吃一口、那个吃一口,饱了,甩到那边就走的人。但还是和我们没有什么区别啊!但为什么虚荣心那么强?当然你这个要是延续一辈子还可以,但有些是前辈子过得很好,后辈子看着比乞丐还乞丐,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都是虚荣心造成的。也就是说,仅仅为了眼前的事情,看起来好像这个有多风光,在外面走动起来,什么什么,一点都不风光!今天虽然风光,但我们现前需要的是永远风光,一时风光并不叫风光。这个我们也天天都在说,在我们的一生经历当中,谁没有吃过几顿山珍海味,谁没有穿过几件华丽的衣服,我们都尝试过。当然,我是十二岁出家,说是穿过很多华丽的衣服,基本上也就是这些,当然也很好啊!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过去的事情不谈也罢,我们要的是永远是这样,这样的人才叫赢家、叫胜利者!所以这些都来自于一种心态,一种心态,虚荣心不能太强。今天我相信每一个修行者都觉得上师讲得头头有道,我回去要好好去修法,但是看到旁边的人也不是这样,算了,还是按照正常的方式去过日子吧,导师的这个话以后再说。我就怕你们会产生这样的心态,因为我们业及习气太沉重了,所以在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要更加去观共同外前行,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之因果。
这两天也有很多弟子说,他已经修过共同外前行百日,就是百日修行共同外前行前面已经做过。什么百日!一辈子得修!直到菩提间为止共同前行都不能搁置一旁。百日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很好的条件,一个很成熟的思想,但并不意味着修了百日以后就可以搁置一旁。加行要修到什么时候呢?直到成佛为止!因为我们当前所修的既是共同外前行,又是不共同内前行,我们永远没有放弃一个法,所以什么都得如是修行。
刚刚所说的,我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中医不是有一句话说,你现前需要什么,那就说明你就缺乏这方面。比如说,你今天需要吃蔬菜,就说明维生素方面可能少了一些,好像是这么说的吧,要不你今天需要喝水,那就喝水,可能身上的水分已经很少了,需要增加一些水分等等。就像这一样,我们平常在修行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去对治,根据自己妄念起现的程度来树立,没有一个不需要对治的,一辈子、直到成佛间一切都得运用!没有一个不运用者,这就叫圆满法。所以说,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弟子都能如是修学,意义非常广大。
这两天我也说过,尤其是这两天真的有点感冒,再加上喉咙可痛得不得了。昨天从早上九点钟直到晚上大概七点钟之前,不停地旁边来个弟子说,为什么是这样?又问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到后面累得,天哪!大脑当中全都是问题、问题。我说会不会来一个没问题的人让我轻松轻松,来一个人又是问题,我现在只有三个问题、四个问题……都已经变成满脑子都是问题。到了七点钟的时候,我想,哎呦,可能这边没人吧,跑过去喝喝茶,想去轻松一下没有问题的时候是什么一种感受。但跑到这边又有一伙人,我们在上面,一坐下来全都:“上师,有几个问题。”我说你有问题先到外面去,“我今天是来问问题的。”我说今天太累了,昨天喉咙疼得不得了,在上面我们就喝喝茶。到了晚上坐了几个小时,都说上师今天真像一个节日,我也开始飘起来了,因为真像一个节日,他们在吃瓜子,我也吃了不少瓜子。天哪!今天早上,喉咙痛得!
有时候还是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不要太信他人。都说,上师,过年的时候要吃瓜子。我也真以为过年的时候必须要吃瓜子,昨天吃了,早上一起来喝粥都已经快咽不下去了。我在想:天哪!我又得什么病了?昨天没吃什么东西。今天早上有一位弟子问:上师你吃没吃瓜子?我说吃了!才想起来不是吃了一个,还吃了不少!都说今天像个节日,应该这样多吃点,我还吃了很多很多,怪不得,昨天晚上都是瓜子闯的祸,今天喉咙痛的不得了。
就这样,非常非常高兴,尤其我们在这边由于地处条件不是太圆满的缘故,但总之我们天天都在见面,聊聊一些自己的心里话等等,我们天天都在说,真的非常非常高兴。
不仅仅是这次过来看看我,都把导师当成自己的前辈一般,说我们身边有父母,就像父母一般亲的人一样都跑过来过年,非常非常高兴。但有时候由于人数太多,再加上我们地处条件不允许的缘故,实际上我也在想,很多人坐在一起,几百个碗放在那边,都喝着茶、聊聊天,但是现实吗?不现实。所以只能依靠这样的一些方法,但非常非常高兴。
再看看,家里要是有很多事情的话,也不要在这边待很长时间,必然还有一个家,回到家旁边可能也有很多亲人等待着,又到这边来看,这样一来形成一种烦恼的时候不值得了。因为我也天天说,世上没有一个喜欢烦恼的人,但是我可能更特别,不喜欢烦恼,更不去创造烦恼,去做这样有烦恼的事情,包括自己、包括身边的人也不要让他这么去做。所以平常无论做什么善行的时候,我告诉人家也告诉自己,与烦恼掺杂一起的善,我绝不会把它当做一种善。这两天也有很多弟子都在问:这样做会好吗?这样好不好?但要记住:与烦恼掺杂一起的善不叫善,尤其是单纯站在善的立场之中,还不如别去做,因为挺累的。又不是善,世间方面又没有什么追求,何必去做这些事呢?
所以可能你们也会感觉到,在众多导师当中,可能我这个人是什么都不愿意做的一个人,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看见很多很多事情都掺杂有很多烦恼,所以就不希望这样去做。平常也同样一个道理。因此就看看吧,要是有些时间的话,就像今天一般,明天咱们就又聊聊天。若要是没有时间,回到家的话,这两天咱们也会陆续讲着,甚至一方师要是能把这个网络做得好一点的话,也可以在网上听听。有时候咱们一方师也是个二锅头,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糟糕透了。但是真的,看起来很瘦,他的心胸可是很广,真的能撑船,你要是往里面装多少、骂多少,他都不会在意。就像我们平常看见骑驴的人,上面骑着驴的人有多讨厌这个驴跑得不快,怎么打,驴还是照样自己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就基本上是这样。说不说他也是一回事,反正他想怎么干,你想改变是不可能的。
前两天深圳的居士们带过来的加持品,有些可能还没有得到,刚刚戒海师可能已经拿过来了。无论是女士还是男士方面的这些,有时候戴在脖子上这不仅仅是一种装饰,里面有很多很多加持品,尤其是莲花生大师的头发、佛母益西措嘉的头发、菩提萨埵的舍利子、无垢光尊者的舍利子、龙萨娘波的天灵盖、昌根阿瑞和喇嘛仁波切的舍利子都在里面,所以是非常非常殊胜的一个加持品,平常戴在身上,我想遣除一切违缘等一系列起到很大很大的作用。末法时代由于众生烦恼沉重的缘故,有时候真的不知道今天我们的身体好好的,明天又会变成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平常戴在身上,这不仅仅是一种装饰。那要不是装饰的话,导师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形象呢?因为有一句话就叫“什么事情都要随顺当地”。因为环境条件一旦不允许,我们在上面戴个那么大的嘎乌盒,在汉地这好看吗?这个在高原地方戴着好看,在汉地就不好看了,所以还是入乡随俗,我们就按汉地的习惯做了这么一个,但平常戴着也挺好。
再加上昨天芳X也在说,前两天他们从那边带过来很多围巾。前两天我们在那边的时候不敢发,因为人太多了,她说带过来一百多个,但两百、三百人分的话,我们总不能把围巾中间割开,一人一半,这个也不行。要不让他们两个人扛一个围巾回去,万一一个是东北、一个是南方的话,从哪里割呢?所以这也好像不行。那我干脆说先不发,到时候人稍微少一点的时候,初一和初三咱们就发,这样一来人人都没有什么烦恼,都能得到一个。这个虽然不是非常贵重的礼品,但是也是一个心愿。所以芳X从那边带过来那么多,今天可以发了,今天我想应该能得到,不需要再分了。要不就像我们脖子上戴的金刚结一样,把那个围巾切成几半,这个也不好看。
第二,还有脖子上戴的这些,前两天已经得到过的已经得到了,也有很多人都想给自己亲人带过去一些。但是这次带过来的不是太多,我又怕这两天过来的人都听说导师身边有这么一个加持品,都要一个。这时候又怕前面的人有,后面的人没有的话,烦恼倒不会产生,但是心目当中还是过意不去。所以还是以平等的方式,要是后期还有剩下的话,你们需要多少,我都可以赐予给你们。大年初七以前,我们暂时还是不取很多吧。
大概就是这样,今天就讲这么多。我们这两天可能讲法时间不会很长,但这个也不要紧。因为一方面,像当地的人还要回去跟家人过年,从老远的地方有些过来,一方面当然是来看我的,另一方面也是到这边旅游的,也有可能性。开玩笑的,这是开玩笑。还要去逛逛街了,要不到外面去看看一些风景。就这样,今天咱们就讲这么多吧。
前面你们已经念完仪轨了,当时我们已经做了令善根转变成无量之清净发心,前面已经做了;中途在听闻过程中也不掺杂于贪嗔痴烦恼而具不遇外缘摧毁之清净正行;下面当一切所做的善行结束的时候,还需要令善根越来越增上,清净回向还得作,所以下面我们就要开始作回向。
就像昨天所讲解一般,以此善根,因为时时要记住,这个善根不仅仅是今天我所听法的这个功德,还要把过去自己所创造过的一系列善行,比如口里念诵、身作礼拜、调伏内心等一系列善行都聚集在今天所回向的功德之中;还要把未来即将要做的,虽然没去做,但是我们把未来即将做的善行,都汇集到今天的善根当中作回向的话,一样具备这样的功德,还要把未来即将要做的一切善根聚集在今天所回向的功德之中。还要把众生所做的有漏功德,什么叫有漏功德,既没有清净发心,也没有清净正行,也没有清净回向的一系列善行称之为有漏善根。我们把众生不具备三殊胜法的一系列善也聚集在今天我们所回向的功德当中,虽然这些都不是我们去做的,但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树立在回向当中,一样得到这样的福报。还要把诸佛菩萨所造的无漏功德,诸佛菩萨的回向不需要我们去回向,但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把这些功德都运用到今天所回向之中,我们一样能得到诸佛菩萨无漏的功德。还要把自己无始以来至今所呈现过的一切身体——今生我们的长相是这样,前世可能是另一种长相,前世的前世又是那样,我们把所有的身体,这些身体一生当中可能运用了一些,但是当无常降临身边的时候一切都结束了,但今天我们把无始以来至今所呈现过的一切身体都回向给众生的话,我们的身体就已经起到作用了。
我们通常在很多佛堂里面都摆设着各式各样的佛像,我们平常见到佛像都心生欢喜的原因是,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就像我们一般,把身体回向给众生,当他成就的这一时刻,身体可以为众生作事业。所以我们现前把身体回向给众生,有一天当你成就的时候,你就可以雕个像了,你也可以放在佛堂上面,完全可以的。当然,我们平常回向的时候,不是仅仅为了我以后要雕个像放在上面,因此我今天必须要把身体回向给众生。甚至也有很多人都说,有些一见面的时候好像感到非常亲切,甚至非常欢喜,原因是什么?说明这个境可能很清净,身体时时都回向众生。所以现前不是也有很多人都在说,我希望我的身体谁见到谁欢喜,那现前就得回向身体,那谁见到你都会欢喜的。
还要把无始以来至今所拥有的一切资具,比如包括身上穿的一切、口中所吃的一切,想想我们一辈子穿过多少,一辈子吃过多少?全都作为会供也好、布施也罢,那这个功德可一点都不小。无始以来至今所拥有的一切作为今天所回向的功德,这可不像一个小小的会供,我们会供的时候,最多买来多少斤,虽然高原地方说作一次会供不少于好像是一两金子,就是五十克金子,价值这么多的资具必须得具备,但你想想无始以来至今所拥有的一切,可不是多少两,可能是无数个两,所以这个功德非常大。
把这一系列都聚集在今天所回向的功德之中,以这个善根,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尤其是这一段时间,仅仅在短短一段时间当中为了我这个身体,前两天在北京检查身体期间,因为我们家族有一个心脑血管方面的病,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医生前两天说,我在心血管方面还是有点不好,所以可能很多都听到这样的话语,在各地地方都在放生,在从事很多很多善行等等,因此也希望上师长久住世。那么我们今天在回向的时候,也以此善根,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所有大德长久住世、永转法轮,这是上供。紧接着下施,愿天下所有一切众生暂时心想事成,有病的能消除病、有违缘的消除一切违缘,像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心想事成,比如很小的读书读得好一些,开始要考试的能考上一个好的学校,开始寻找工作的能找到好的工作,要成办家庭的寻找一个夫妻和睦的这么一个家庭,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心想事成。但这两天我也告诫年龄稍微偏上的人,有时候当然,有一句话就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因为无论儿女有多么大,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小孩子,但有时候父母也应该要明智一些,儿女要是大了以后也不要想的太多,尤其是在汉地也好,在哪个地方,只要儿女长大以后可能他不会太听从你的话语,他自己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平常我也告诫很多很烦恼的一些父母,现在这些又不是很小的小孩子,该管的时候你一直都在管,甚至把自己所有的所谓青春也好,所谓的精力也好,全都用到儿女的身上,现在人家都已经长大,已经开始不听话的时候,这时候就让他自己慢慢、慢慢飞吧!但当然,说是这样的,实际上刚刚所说的,父母心目当中儿女即便有多大,可能儿女都已经变成爷爷奶奶的时候,父母还是觉得他是自己的儿女,还是觉得挺小。所以无论是怎么样都希望一切都好。那我们暂时在回向的时候,愿这些所有一切都能心想事成。
那么光暂时心想事成即便过得有多好,当无常降临到身边的时候,眼前所拥有的一切都已经化为泡影,什么都不是了,因为灵魂还要随着自己的业力漂泊,所以我们还要希望三界六趣一切众生究竟都能成办解脱,也就是获得永恒不变的快乐——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回向的时候,“因此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如何回向给众生我即如是回向”,这就叫随顺回向。这个在上师瑜伽导修之中可以多去学习一下,意义非常广大。
发愿和回向之间的差异等等也可以多去学习,在《涅莫问答录》当中,好像这两天也来了不少的书,这些书要是有的话就好,没有的话可以带一些走。还有金刚萨埵的像,因为前两天是好像是法照和大戒海师拿过来很多金刚萨埵,水晶里面有个金刚萨埵的像,你们想请回去的话可以拿走的。我刚才叫他们带了几箱过来,可能在外面,自己走的时候可以带走,大概就是这样。这个和回向有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可能是面朝那边看见经书的原因吧。因此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以及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如何回向给众生,我即如是回向,并集体念诵回向文。(略)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