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2日 星期六

见修行之教言-2

见修行之教言-2

普巴扎西仁波切 囊加花海

愿充满虚空之际有情父母脱离六趣痛苦及痛苦之因,当证一切种智大觉果位,故听闻无上密法《诸宗派精要宝藏》之《见修行之教言》而发心!

这段我等所讲授的《诸宗派精要宝藏》之中,主要把一切修法的过程都归纳在三个要义之上。至于每天所讲解的三个要义,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三个要义从第一次讲解至今都已经讲了那么多遍,难道还需要重复讲授吗?需要重复讲授的!为什么这么讲呢?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传讲的八万四千之法都归纳在三个要义之上,也就是说八万四千法的精华就是三要。何时完全悟证三种要义之时,何时就不需要按照文字诠释而讲授三种要义,在没有证悟之前,三种要义时时刻刻都要不忘记正念当中护持为妙!
凡是我等所做的每一件善事若不具备三种要义,所做的一切善事均成为世间八法,因为不具备三种要义的最大偏邪就是染杂世间八法,形成追求世间之福,永不成为解脱之因,所以时时刻刻都要反观自己的内心,要观待为妙。这些教言相当重要,时时刻刻都要铭记内心为妙!
至于在调伏内心的过程中,按照成熟口诀法的方式天天都在讲解,甚至在课堂上面也讲授了很多遍了。今年修行过程中对调顺烦恼的整个过程我想你们都全面了解了,但能否在修行过程中以不同的调伏烦恼方式做调伏,那完全取决于自己之上,因为讲已经讲了很多遍了,所以就不需要再重复了。
那么在知道以上见解的基础当中,我们以下开始讲解《见修行之教言》。昨天以上也讲过,噶举派大手印之见解在行道树立过程中,还是在三种要义次第方式来创造三种圆融一法之大手印之见解。也就是说,大手印就是完全悟证三种要义圆融一法之见解当中名为“大手印”,此外没有大手印之见解。以上黄教所讲解的大中观、密宗所讲解的大圆满都树立在圆融三种要义,完全实践的时候就是三大见解。这次讲解噶举派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昨天以上讲解次序的过程中,也要在出离心、菩提心当中创造智慧而树立实相,即圆融一法之见。这样一来,和以上讲解只是名词代替不同而已,至于含义都是一模一样。在精通以上道理的基础当中,我们今天往下再讲。
【若无传承传授断,】
这个“传授”按照原文所说是处罚或谴责的意思。也就是说,若没有传承,一切本尊和一切天众都会谴责我们,也就是说呈现不同的相。没有传承为什么本尊和一切天众会呈现忿怒之相而对我们谴责呢?因为要知道的是,若没有传承就不知道如何调伏自己的心,贪嗔痴一切烦恼呈现就是没有传承的缘故,从诸佛菩萨的角度当中,就是一切诸佛菩萨在遣责或者处罚我等呈现不同的痛苦形象,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了必须要依传承教授,要按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而依教奉行,就是指的这一点。
前段时间一直都在讲授,能否今生成熟完全取决于三个因素之上,第一个因素就是传承窍诀圆满,这个传承法脉必须是清净的,若没有一个传承窍诀,那无法调顺烦恼,因此本尊和天众会呈现忿怒之相来遣责我等,会出现不同之痛苦。所以,时时刻刻都要铭记心中,传承是相当重要的!
【不持密戒阎罗使,】
若是不守持密法的戒律,在地狱和中阴界能呈现阎王爷以及不同的使者,为什么会呈现呢?因为这些都是贪嗔痴一切烦恼和不守持密戒造下的罪过,呈现的自相就是这些。也就是说,一旦不守持密法,在临终的时候呈现为普贤王如来,还是呈现此时恐怖之相阎王爷等等呢?呈现的就是阎王爷等一切使者!为什么呢?因为不守密戒的缘故。贪嗔痴烦恼沉重,以及此时犯戒罪过呈现形象就是阎王爷及一切眷属。能否在中阴界以及未来当中断绝这一切不清净之相,完全取决今生修行能否守持密戒。若是守持密法,贪嗔痴一切烦恼都在转变之中;若是转变及清净一切烦恼,此时贪嗔痴一切烦恼转成智慧的缘故,阎王爷等一切眷属也会转变成普贤王如来及一切诸佛菩萨。
一个具有智慧者在中阴界呈现的一切都是百尊之相,在呈现的同时可以证悟到见解,也就是说当下就是成就时期。但是外在呈现时,众生见到都害怕,甚至造成很多痛苦之因,原因是什么呢?因为都是贪嗔痴一切烦恼,及即生受到灌顶和听闻解脱法窍诀之后不守持密戒而造成的过失。因此时时刻刻都要铭记心中,守持誓言是相当重要的!
总之,密宗誓言树立在密宗共同誓言十四条根本誓言,以及无上窍诀大圆满守持誓言与无守持誓言当中。守持誓言上师三门而支分的二十七条根本誓言,以及二十五条支分誓言;无守持誓言如同《直断要诀》所讲解的四种见解般,但是现前能否达到这种无守持誓言是相当困难的。守持誓言,时时刻刻都要观待自己的心,主要在于信心之上。一旦不具备信心,密宗的一切誓言时时刻刻都在犯戒之中,所以,要相当谨慎!
【不和亲亦变为仇。】
不和合,也就是说不修菩提心,一切亲人也会变成仇人,因此要时时刻刻修持菩提心,要和合。从共同的角度要和合,比如说,现前我等进入佛门都在创造不同的法义来取证诸佛菩萨之密意,虽然在行道当中对见解的认识有高低,但是最终我等都要一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及清净刹土,这是平等的,所以现前就要和合。在究竟果实立场上,时时刻刻密宗的誓言在清净、净观当中而和合。一旦不具备和合,哪怕是最亲的亲友也会转变成仇人,因此时时刻刻从不同的观点当中去修持为妙啊!
【若执实有成取舍,】
“若执实有成取舍”指的是什么呢?有实执当中取舍仍然含在其中。取舍是戏论之法,所以有实执本来就是戏论,取舍也是戏论。也就是说,现今我等修行过程中需不需要取舍,完全取决是否具有实执之上。若具有实执,当然不能狂,时时刻刻都在取舍当中信任因果为妙。超越因果之法,达到一切实执转变成智慧之时,用不着再用因来树立果实的一个缘起过程,这以上也讲授过。
【若有生相成实执,】
若有生相就会形成实执,有生必然就会有显现和执著之显现,所以就叫实执。有生名为实执的话,在显现解脱、自我解脱和裸露解脱当中不是有生而获得解脱吗?但又要知道,此中所讲解的“若有生相成实执”,指的是从众生角度当中,一旦对缘起性空之见解有所认识者,那当然不能说有生就是实执啊!就要这么去树立!
【若无证悟成臆想,】
若是没有证悟的话成为臆想,就是依靠主观推测之想,也就是意念造作的伺察之意的意思。意念造作,比如没有证悟之前,你所理解的明空不二也好、清明状态也好、大悲周遍呈现一切之相均成为本体之庄严也好,完全取决在戏论当中。这种见解是否叫大圆满?当然不叫大圆满!不要说大圆满,连密宗的一点边都不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法相乘最高之境界缘起性空之见解之上,是远离一切戏论之法而达到清明之状态,也不是意念造作的,而是自然呈现、任运之相哪!在因法相乘缘起性空之见解当中,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密宗的见解更不用谈了!一旦依靠意念造作而树立的名词之见,还是在意念造作当中,当然不为见解!
【不能示人真实义,】
这种见解不能示人真实义。不能在他人面前开示真正之义,因为自己没有证悟的缘故。自己若不是有经验者,你怎么又能讲得出真正心的本体之整个过程呢?若要是讲出,这也并不了义,因为你不具备这个见解的缘故。
【所说终无大意义。】
“所说终无大意义”,比如你要是为他人讲解的话也没有什么意义。自宗对这方面,我等讲解喇嘛仁波切的教言之时也多次提示过,自己没有证悟之前,为他人讲授没有多大必要的一些原因,上面已经讲授过。要如同这个道理般去理解。
这以上是一个教言,下面又是另一个教言。这两个这么连结一起的原因,看起来好像是上面的,但这是两个。
上面这个是惹琼多杰扎巴问密勒日巴尊者在修行过程中,密勒日巴讲授的这些教言,惹琼多杰扎巴对此法的理解以及密勒日巴为这些法更细致讲授,以上的教言是这样的。
后面教言也是密勒日巴尊者所教授的一部教言,主要树立在见修行果之上。
【见者空之智慧也,修者无执光明也,】
第一“见者空之智慧也”,见解是什么?这个“空”指的是超越一切戏论之法名为空性,“之智慧也”。此中所讲解的智慧是树立在实相智慧之上,修持在没有执著光明之境界当中。但又要知道的是,直断所讲解的光明和大手印所讲解的光明并没有树立在外在形相各式各样的光色之上,而是树立在清明状态当中名为“光明之境界”,要这么去树立啊!
【行者离贪大用也,果者无垢赤裸也。】
“行者离贪大用也”,在修行过程中远离一切贪执,外在一切呈现均成为本体之庄严名为“大用”。果实当中“无垢”是什么呢?指的是没有一切戏论,此中所讲解的戏论包含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在密宗讲解当中,按照唯识所讲授的八识、中观所讲解的四障、小乘讲解的二执……一切戏论及无明,清净和超越而赤裸出究竟果实当中名为果实也。下面更细致地讲授什么叫见解。
【正见空之智慧者,谨防空言与侈谈,】
“正见空之智慧者”,也就是见解,在执受空性当中呈现一切之相,显现与本体无二之见解名为见解。要谨防什么呢?空言之侈谈。“空言”我们都在讲解,从意念造作而树立的空性一切之法都树立在戏论当中,所以与真正的见解、以上所讲授的大空之见解当然有天地之悬隔!“大空”是完全证悟到究竟果实任运而呈现之空性,下面的“空言”是在意念造作当中对见解贴上这么一个名词,实际上仍然还在戏论当中。
下面的“侈谈”是夸大而不切实际的话叫侈谈。此侈谈主要讲解什么呢?没有见解反而说我有这么多见解,这就叫自夸,并不实际。我们所讲解的实际就是实践,在修行过程中,自相续已达到这种经验的时候就叫实际,所以时时刻刻都要铭记这一点。这次讲解不同的教言,从理论的角度,我想大部分对这些名词都已经理解了,但是在修行过程中能否纳入心相续,这又是另一件事情,所以要精进修法。
【于理若未得确见,语言何能解我执?
上面的这种见解,在理论虽然这么讲解,但若没有得到确实见解,没有达到实践之前,“语言何能解我执?”光靠口头所言一切都是空性,怎么能断绝我执呢?是断不了我执的!为什么断不了我执呢?它的教证和理证在于:空言之谈临时说得越奇迹,但是痛苦和恐怖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这说明空言并没有形成完全断绝痛苦之对治之力。在没有完全断绝一切痛苦之前,以上所言的一切见解仍然还是在意念造作之中。意念就是产生痛苦之根源,所以没有完全断绝根源之前,很难达到永不变化的快乐,所以怎么又能断绝我执呢?有我执必然会产生痛苦,不断绝痛苦怎么又能断绝我执——痛苦之根呢?
【故应勤求决定知。】
故应该精进地求什么呢?决定智慧。这里的“决定知”是一种决定认识也好、决定了知,因为真正的见解是自知自明。这个“知”在究竟果实立场之上,不要树立在意念了知之上啊!这个“知”指的是一种认识。如同《普贤六界续》部当中所讲解般:“若无所知妙智慧,四大之法有何益?”所知妙智慧就名为此中的决定知,所以要长时间精进而修行这种见解。这以上就叫见解。
【正修无执光明者,谨防堕入死定中;】
现前是修行,“正修无执光明者”,在修行没有一切执著的光明之境界当中,要“谨防堕入死定中”。这个“死定”指的什么呢?就是我们以上所讲解的安住分和清净分中的安住分,就是“死定”,也就是仅仅落入世间的禅定之中。平常打坐的时候没有清净之分,仅仅待在无念状态当中就叫死定,这里的名词叫“死定”,实际当中指的就是安住分。
要谨防堕入安住分当中,因为安住分时间越长仍然在世间的范围,永远不会获得解脱,色界可以在安住分当中安住六千个大劫,无色界在安住分当中可以安住八千个大劫,最终还是堕入轮回,还要受种种痛苦。这里所讲解的是要谨防堕入安住分当中,那么要怎么办呢?要时时刻刻以不同的方式来树立清净分为妙,这才是真正无上窍诀大圆满修行之见。
【智慧于内未生时,坚固禅定难解脱。】
智慧,也就是清净分在内还没有产生之前,坚固禅定难解脱,这个禅定是指安住分,坚固安住分之禅定是难解脱的。因为我们刚才所说,甚至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华智仁波切曾经也讲授过:“若知修行不知妙解脱,岂不犹如禅天定?”这种禅天定之禅定越坚固仍然还是不能解脱,原因并没有断绝产生一切识聚之根——第八识阿赖耶识。要这么去理解啊!所以时时刻刻在修持禅定的时候,在安住分的基础当中还要赤裸出清净分。至于赤裸清净分阶段讲授过:身要七支坐法,要达到身不动摇稳如大山、五根不动清如大海、意识不动净如虚空,在三不动摇境界当中配合着持风就能把安住分转成清净分,就要这么去修!
【沉掉难生智慧故,应勿散乱持正念。】
昏沉和掉举难生智慧故,所以应该不要散乱,并且还要持正念。(但这里的标点符号打的不对,正念后面要打个句号,因为这以上都在讲修行。)不散乱、应该要持正念指的是什么呢?在修行过程中,一旦停留在安住分之上,安住分主要还是当粗大的昏沉与掉举澄清之后,在稍许平静状态当中呈现的就是安住分,这种安住分很难生起智慧,所以应该不散乱,要持正念,这个正念指的是什么呢?现前不能当下转变成智慧,因为没有这种禅定之力量,因此不得不依修来树立见,所以三不动摇修法配合着持风修行,就是以上安住分转变成智慧的唯一方便。时时刻刻都要铭记啊!
下面是行为。
【正行离贪大用者,谨防堕入口头禅。】
正行离贪大用的时候,在执受见解的同时远离一切贪执,外在一切呈现、六尘一切呈现均成为本体大用的时候,要谨防堕入口头禅。不要说“外在一切形象都是妙力之显现、都是本体之庄严”等等,在没有证悟之前,庄严,哪怕多庄严也没有什么意义!
多庄严有没有意义,比如我们拿着一个金棍往头上敲时,庄严得不得了,是金做的,但打在头上仍然会长包,这倒没有什么意义,哪怕多庄严仍然是一样的!我等所讲解的庄严是在执受本体的基础之下,外在呈现一切之相时时刻刻都在一如当中。要达到这种见解需要怎么修呢?要勤修。知道我等都已经知道了,能否用得上就在于修行之上,所以要精进修持,不要留在口头禅之中啊!
【见修未成友伴时,密行将助八法生,】
见解和修行还没有形成修行当中友伴的时候,密行将助八法生。见解和修行在见解基础当中,外在呈现一切之相均成为本体庄严,在没有证悟这种见解之前,光跟随着外在形象而行走,这种行为很容易形成帮助世间八法之因,不要说是断绝一切烦恼,还会形成助世间八法之因哪!
这个“密行”指的是什么呢?不具备真正的禅定之力、不具备执受见解之力量,口头所言“一切都是空性、超越一切因果”等等,从口头的角度乱行一切密法。也就是说,密宗有密宗的誓言,但是密宗是在密宗见解基础当中而讲解密宗之誓言。在没有证悟到密宗见解之前,乱行密宗的行为,就会形成什么呢?反而染杂世间的八法,还形成帮助世间八法更加增上,不会形成出世间解脱赤裸之因哪!因此时时刻刻都要铭记心中。
也就是说,在没有证悟真实教授之前,方便教授时时刻刻都要提起正念修持为妙。因为要知道的是,在具有方便教授的基础当中,说超越因果之法等等,临时还是没有达到。因果是怎么树立的呢?有意念就有因果,超越意念是超越因果之见,但达到超越因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完全达到本来解脱、昼夜一如之时就名为“超越因果”,但谁又能达到这种见解呢?所以在没有证悟这种见解之前,共同——小乘和大乘之行为时时刻刻都要铭记心中行持为妙。若不这么行持,说进入密宗之后,乱行密法,会形成堕入金刚地狱之因啊!所以这里也讲授,若要是密行,将助世间八法之因,不会形成赤裸出世间之一种帮助、力量。
【故应舍贪离隐藏。】
故应该舍弃什么呢?贪离隐藏。按照原文当中还是“阻挡”,就是很多障碍的意思,应该舍弃一切贪欲和舍弃一切障碍。此时所讲解的隐藏、障碍是什么呢?与顺缘所逆的一切之法,也就是顺缘相反的一切逆缘都叫“障碍”。比如按照无上窍诀大圆满所讲授般,不按照无上窍诀大圆满的行为行持者都叫障碍,所以以不同的方式来断绝为妙。在共同教授当中,根据共同教授所讲解的方式来断绝;不共同当然在见解基础当中来断绝为妙。
这以上就叫行为,后面是果实。
【正果无垢赤裸者,谨防披上法相衣,】
“正果无垢赤裸者”,真正的果实是完全没有一切染污的垢,“垢”指的是二种无明,赤裸真正本体当中名为果实。但最主要的是谨防什么呢?“披上法相衣”,这个“法相”是依靠意念造作而树立空言一类的见解,名为法相啊!
也就是说,不要在果实没有证悟之前,说“果实就是清明之状态,完全呈现蓝色天空般的见解名为果实”等等,如果在果实当中披上一个意念造作,这种果实当然不叫果实啊!真正的果实是赤裸和任运。若是意念造作披上果实当中一个什么法,什么什么一个名词也好、见解等等,仍然不为果实,为什么呢?因为都是意念造作,要记住这一点。
【内心迷惑若未灭,作义修观乏义利,】
内心迷惑还没有灭尽的时候,这个“作义”我们用“意念造作”也可以。但前面有一个“作”字时,依“作义”讲解,后面的这个是要义。“要义”依“作义”,就是真正的要义依靠意念来“作义”,就是这么个意思。要是观修的话不起什么利益,对众生和自己都起不到什么利益。“乏义利”指的是不起作用的意思。
为什么不起作用呢?依靠意念造作的方式,对自己不能悟证如所有智,对众生起不了尽所有智功德事业,所以没有意义指的是在究竟果实角度当中,但也不是说有一点意念造作均成为过失,不能这么讲解。要是这样的话,念诵阿弥陀佛圣号不就是意念造作吗?我等念诵金刚萨埵心咒不就是意念造作吗?平常念诵各式各样的本尊和各式各样的祈祷文的时候,还不是意念造作吗?在修持禅定,四禅八定与相似出世间禅定,比如五道十地当中没有完全证悟究竟果实之前,一切不还是稍许含有意念造作吗?总不能排斥一切都是过失,要知道这些。这是讲解树立在究竟果实见解之上是过失,但是见解逐渐创造当中当然名为功德啊!就要这么去树立。
【应勤息灭内迷惑。】
应该要精勤息灭内中的一切迷惑状态。“迷惑”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无明二取,是迷惑状态。至于如何断绝无明二取,前两天一直都在讲解如何调顺烦恼的过程——剖析、直视和安住,此三者都是讲解如何息灭迷惑状态的一种对治力。
这以上就是《见修行之教言》。在这次讲解诸宗派教言当中已经知道,虽然各宗派讲授的方法有所不同,但是精要还是树立在三种要义。虽然刚刚所讲授的见修行果,但在树立见解的同时,出离心和菩提心仍然隐含在其中,因为它乃一切乘法最高之境界大手印之见。所以,要时时刻刻按照这种方式修持为妙。
【愿一切众生均成成就与所证真无别之究竟果位。】
这以上就作为我们这次《诸宗派精要宝藏》暂时就算圆满吧!
这两天没有多少事情的弟子,尤其我们这里还有很多年轻的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要把这些背诵下来,尤其是出家人。至于见解之上,不在于年龄小和年龄大,见解都相当好,但是现前要的是什么呢?见解好,说明现前修行状态当中对见解有一定的认识,但我们还要培养这种理论啊!培养理论最关键的是要背诵,所以在座的弟子《诸宗派精要宝藏》都必须背诵下来。
这两天可能要放几天的假,要是短的话两天左右,要是长的话一个星期左右。短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昨天已经说过,这件事情没有多大的必要时,可能我只有两天的时间又会开始讲顿超方面的一些教授;若是时间长,可能就需要十天之内,也就是七八天的时间。这段时间当中,如同顿超修行般,四座都在修行我想还是挺困难的,那么天气很好的时候我们可以背诵一些。尤其出家人,在家人同样如此,都必须把《诸宗派精要宝藏》背诵下来,若能这样就能体现出亚青寺的风格、亚青寺的特点。
前两天一直都在讲授,至于见解,我等在座的弟子都在进展,甚至年龄很小的这些人,从外表形态年龄很小可能有一些懈怠,但实际当中见解相当好,但决定不能停留在以上稍许了解的见解上,还需要更加辗转增上,因此在理论通达之上必须要背诵。
等两天在初次见到我时,我还会问,在我面前先把上师的第一部教言给我背诵一下,《离四耽著之教言》给我背诵一下,要不《三主要道》给我背诵一下。但我也不会说是背诵哪一个,对有些人会说背诵前面,对有些人会说背诵后面,所以大家必须背诵下来,这也是我们亚青寺的风格和特点,必须要了解!因为今年我等在座的弟子见解增长,对闻思也逐渐增长,好得不得了,但决定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见解是无量,理论是无量,所以还要更进一步增上为妙,这是第一。
要是很快的话,我今天下午走了也不知道,比如说要去办这件事情,反正我在短期时间当中会回来的,要是走得成的话,我就尽量把这件事情办完。因为在家也不会停留多长时间,最多也就是在家住个三四天,一个人上来的话,他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我把这些事情办完以后,很快就上来的。
这段时间当中,去年上过山的弟子可能手中也有宁提派的前行仪轨,因为今年上《大圆胜慧》期间,宁提派的前行仪轨还要念诵,所以我们现前又复印些。等两天我下去之时,这里几个人,像隆果还有正如你们几个,下面还有很多人,你们就找一个这样没有多少错别字的,看有多少个人,大概就复印那么多吧。因为等两天我们在上《大圆胜慧》的时候,还是单独在一个地方念诵宁提派的前行仪轨。要不跟随到下面坐在一起,完全就是待在那个地方,所以还是按照我等平时念诵般就念诵下去,这样很圆满,所以这个书这两天把它印出来。
至于等两天上山的时候需要做的裙子等等,现前准备好吧,因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山。上山之前把这些事情都做好的话,就用不着上山的时候又去说我这件事情没有做好、那件又已经搞忘等等,就用不着烦这些事情,所以这两天我们也有很多事情所做。尤其做裙子等等这些都是小事情,打坐当然为我们的主题,所以平常打坐还是按以上规定的时间来打坐。很多弟子可能前段一直都在想,多打个坐行不行?这两天就有你打坐的时间了,所以这时候再不要想我要懈怠、又要去听课等等,这一段时间好好打坐。
但又要知道,这边还有一些上师给汉族弟子上课的话,若具有信心的基础之下去多听闻一下也挺好。因为我昨天也说过,到了第二种辨别和第三种辨别以上的弟子,临时在十多天之内不去求法,不是说不要去求法,要是求法的话也相当好。若是不想求法,坐在家里也可以,因为第二种和第三种左右也可以上山了,以下不求完都行。
还有一批新的弟子,我昨天也说过,我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些人,因为他们从老远的地方跑到这边不就是为了听闻法吗?那现前我在走的过程中,前一段时间,想走的时候不起这么多的烦恼,一直让你们在其他的师父面前求求法,目的就是为了比如我出现一些无常的显现,需要去走动一两天的时间,也就没有什么可起的烦恼、心留恋的地方。但现前看到很多人还是停留在我的身边,这样的话,我就想到对这些人想到怎么办,今年有些人又要上山怎么办等等。但这个要听好:亚青寺有很多给汉族人上课的上师,上课可能有点困难,但按照平常汉语的方式能圆满讲授这些道理的上师是有的。比如说上师身边的曲扎,还有当秋堪布,上面益西加措活佛,还有当秋堪布那边有一个,他也会说汉语。这些师父面前,新来的弟子决定不能停留,到了三天,前两天我们所规定的时间之上一旦圆满之后,还是继续往下求。到了缘起性空和第一种辨别的弟子也有,你们到了时间的时候在这些师父面前求一两种法,也相当好。
但总之就根据自己的信心,要是寻找哪一位师父就看看自己对哪个师父有信心的基础之下继续往下求法,不要停留。为什么呢?因为修持顿超有一种规定,直断必须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才可以允许进入《大圆胜慧》,所以,直断还没有求完的弟子,尽量还是在这些上师面前求一些法吧。但只要我两天左右能回来的话,当然可以继续往下讲起法走。但我需要一个星期、八九天的时间到下面去办一点点事情。因为你们也知道,从去年父亲去世直到现在,我没有回过一次家,但今年我想回一次家,也应该这样吧。因为一年当中庙寺现在建得如何,我也不知道,甚至以后的一些事情也需要安排一些。但不仅仅是我们家乡红教的庙寺,那边还有一个黄教的庙寺,黄教的庙寺也把我当做是他们住持般的,所以这次很多很多事情都需要安排一些。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我不得不去一下,但今天还要得到上师的开许之后才能走。
但总之怎样就按照刚才所讲解般,这些都要一一做到。没有其他事情的弟子,刚才已经布置过功课,《诸宗派精要宝藏》必须要背诵下来!因为刚才说,等两天我回来的时候可能会问,叫你把这一段背诵下来。尤其是年轻的这些弟子要注意,因为年龄偏上的人若能精通这些道理,那已经够圆满了,但这边年轻的人,我们在这边学理论,也在学实践,两个法同时在修行,所以背诵也必须要背诵!
我想你在修行过程中连饭都不吃,一直都在入定之中,这也不大可能,可能也有懈怠的时候。那我们就把这个懈怠归纳在念诵《诸宗派精要宝藏》之上,把它背诵下来,不要这么跑来跑去,跑来跑去真的没有多大的意义。在不得不跑的情况之下,必须要跑一下,比如在亚青寺这个范围当中,没有什么多大必要时,还是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头好好打坐吧,不要走来走去。走来走去,藏族有一种说法:“狗到处跑决定会挨石头。”我们都知道,这个狗今天在这边,明天……只要两三天在亚青寺转一圈的话,最少也会挨几十个石头。人到处跑的话也会遇到麻烦的啊!以上虽然没有遇到很大的麻烦,谁知道下次在这么懈怠的状态当中就是遇麻烦的时候呢?谁也不知道,所以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仍然就这样。因为我们今天安排又紧,七八天时间当中能把《诸宗派精要宝藏》背诵下来,我想也挺不错的,但必须要背诵下来!
以下就要开始讲解顿超,但这个顿超我看看,等两天我回来的时候,《如意成就祈请颂》以前上师对这个念诵文很重视,但是以上有很多很多的一些善知识翻是翻译过,但是念起来好像有点不顺口,所以下次我上来的时候再把《如意成就祈请颂》重新翻译一遍,与《心经》两个加在一起,在今年修持顿超的时候当做我们的念诵文吧。
这两天你们把宁提派的前行仪轨复印出来,有多少人就复印多少篇。以前我们第一次上顿超的时候,我跟随着汉族弟子在下面不是一起念诵而上的山吗?那时候的那本书可以,完全可以。那时候我在上面还加了一些字,可能XX知道,旧弟子XX他们也知道。旧弟子手里可能都有,你们看看,那时候我们上山之前念诵的那本书可以。
这段时间不仅仅要背诵《诸宗派精要宝藏》,还要多看一些像《狮吼论》、《十六种辨别》等等。为什么你这么重视你写的书呢?因为要知道,《十六种辨别》是讲解见解,《狮吼论》讲解在行道修行过程中,一旦出现觉受需要如何调伏。尤其今年修持顿超期间,起现外在不同的觉受形象、内在呈现不同的觉受,但这很正常,《狮吼论》当中唯一讲解如何调顺觉受方法,所以《狮吼论》多看几遍吧。
以上大概就讲这么多吧,虽然没上顿超,最主要的是成熟口诀法临时见解还没有达到一定层次之前,这些弟子决定不能等待着我说是这两天只有七八天的时间,那我还是等上师上来再说。决定不要这么任性,还是在这些上师面前去祈求法吧。我上来的时候我们继续再往下讲,因为我们的时间太短暂了。
以上已经到第一、第二辨别左右的弟子,就想到我上来的时候再说,要不不求行不行?到了第一、第二辨别当中的弟子,上《大圆胜慧》完全可以,因为具有缘起性空之见解的缘故,往下不求,直接进入《大圆胜慧》完全可以的。就这样吧。
见修行之教言
米拉日巴尊者教授
普巴扎西仁波切翻译
敬礼上师!
尊者米拉日巴在库旧的寂静洞静修的时候,惹琼巴一天请求尊者如何修持身口意三业之法,尊者以歌答道:
以无分别而持戒,身之修行应如是;
无言默行似水牛,口之修行应如是;
深观无生究竟处,意之修行应如是。
惹琼巴问道:
以我愚蒙不能识,身之戒律如何持?口之默行如何护?心之究竟云何观?
尊者道:
身之三戒离分别,即是守护三学处;
语之戒律三昧耶,不加造作自然护;
心之性相究竟处,松放解脱而观之!
惹琼巴解释尊者的训示道:
契合俱生法身时,报身分别自解脱,
化身广兴利生事,广大无尽无有量。
根者出离别解脱,道者学处菩提心,
果者真言三昧耶,此三戒律应守护。
心舍此生世八法,禁制贪欲及聚财,
断舍欺骗及邪命,身如疯子离分别,
口如哑人恒默然,心如幼童离贪著,
任运而为天真行。
尊者评道:
如果不知“要道”这样做下去,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的:
若思我欲求解脱,永难成就解脱果。
心中紧结未解脱,故意松之反成紧!
若未现证自心性,如生盲人游大漠。
别解脱戒若不持,何能说为真出离?
人若不发菩提心,焉能成就利他事?
若无真言金刚法,何能指示心即佛?
八法此世之牵累,贪欲能坏诸善事,
欺骗生死牢狱因,妄念生时能所生,
言说岂能止言说!贪欲实为轮回因。
若无传承传授断,不持密戒阎罗使,
不和亲亦变为仇。若执实有成取舍,
若有生相成实执,若无证悟成臆想,
不能示人真实义,所说终无大意义。
见者空之智慧也,修者无执光明也,
行者离贪大用也,果者无垢赤裸也。
正见空之智慧者,谨防空言与侈谈,
于理若未得确见,语言何能解我执?
故应勤求决定知。正修无执光明者,
谨防堕入死定中;智慧于内未生时,
坚固禅定难解脱。沉掉难生智慧故,
应勿散乱持正念。正行离贪大用者,
谨防堕入口头禅。见修未成友伴时,
密行将助八法生,故应舍贪离隐藏。
正果无垢赤裸者,谨防披上法相衣,
内心迷惑若未灭,作义修观乏义利,
应勤息灭内迷惑。

(愿一切众生均成成就与所证真无别之究竟果位。)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