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八杯水這個健康貼士,相信大家不會陌生,但未必知道其對身體的好處。多喝清水其中一個好處是可以保持足夠尿量,預防尿道炎及腎石,可保護腎臟。
腎臟功能如長期受到嚴重損害,身體內的廢物會累積,影響腎的運作,就會演變為慢性腎衰竭。腎衰竭初期階段徵狀並不明顯,如小便帶血、帶泡沫(蛋白尿)、貧血或疲累,必須盡早約見醫生作檢查。另外,足踝或眼皮浮腫一般認為與心臟或肝臟疾病有關,但亦是腎衰竭的徵狀,因此在排除心肝疾病後,不能掉以輕心,需進一步檢查,以判斷有否患上腎衰竭。
末期腎衰竭病人需要接受替代治療。而替代治療主要分為四類,包括腎臟移植、腹膜透析(俗稱洗肚)、血液透析(俗稱洗血)及紓緩治療。
病人是否必須先接受洗肚才可洗血?瑪嘉烈醫院腎科部主管馮加信醫生表示,一般而言,本港公立醫院會按病人臨床情況安排接受洗肚或洗血治療,但大部分均以洗肚為先。這可視為分階段的治療,當病人情況不能再接受腹膜透析治療,便可接受另一階段治療,即血液透析。亦有機會是患者接受了洗血後,卻更換為洗肚;又或是接受移植後,其腎功能受損而需接受洗腎,病人治療方案主要是按其臨床情況而決定。
以前末期腎衰竭病人須返醫院洗腎,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但世界趨勢均傾向病人在社區甚至家中接受治療,除可提升生活質素,家人照料亦對病者治療起正面作用。醫院管理局現有多項計劃,讓腎衰竭病人可選擇社區或家中治療,公立醫院會定期跟進病情及洗腎情況。
其中一項是「共析計劃」,此公私營合作計劃讓在公立醫院接受洗血及病情穩定的腎衰竭病人,只須繳付與公立醫院相同的費用,可到計劃內的社區血液透析中心接受洗血服務。截至2014年2月,已有超過二百三十名病人參與計劃。計劃可讓病人有更多的治療選擇,同時可加大整體服務量,及加強公院與社區合作。
家居血液透析計劃於2006 年引入香港公立醫院,讓有自理能力病人可在家中接受洗血,毋須每兩三日返醫院洗血,回復正常生活步伐。醫護除評估其家居是否適合擺放洗血機,包括房間可否容納,水壓是否足夠等,亦會訓練病人洗血程序,病人在接受八至十二星期訓練,並通過評估便可隔晚在夜間自行洗血,醫護亦定期跟進病人,確保治療成效。
馮加信醫生補充︰「根據2011 年的分析,家居洗血可提升療效,包括提升毒素清除率,血色素有20%增長,三分一的病人不再需要注射補血針,86%病人不用服食降磷藥,降血壓藥可減少一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