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房顫患者經醫生平衡風險 薄血藥治療有效預防中風

由於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五倍之多,一般都需要服用抗凝血藥(薄血藥)以預防中風。然而有少部份患者在治療期間,因擔心如出血的副作用而自行停藥。事實上醫生決定有關治療方案前,已平衡患者用藥以預防中風的效益高於其出現出血副作用的風險。是次邀請到心動聯盟召集人暨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醫生為我們講解更多。

房顫防止中風四步曲

一. 房顫患者中風風險高達5倍

二. 服用薄血藥:
有效預防房顫引起的中風
無可避免增加出血的風險
 醫生在處方藥物前已平衡以上兩大要點

三. 研究證實較新式抗凝血藥,如「達比加群酯」有效預防房顫引起的中風及可降低由藥物帶來的腦出血風險。

四. 如有任何問題,請先與醫生商討。切勿自行停藥,需依照醫生的指示定時服用。

房顫中風後果極為嚴重  預防中風為首要任務

要了解房顫服用薄血藥的重要性,首先最重要是認識房顫與中風的關係。黃品立醫生表示:「由於房顫患者的心臟跳動出現問題,令血液滯留於心臟的時間增加,繼而形成血塊。當血塊隨血液流形腦部時,便有機會堵塞血管,造成中風。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五倍。九成房顫引起的中風都是缺血性。而房顫引致的首次中風更可分別造成兩成患者死亡及六成患者傷殘。另外,中風患者一年後的死亡率高達五成,因此預防中風是房顫患者的首要任務。」

抗凝血藥治療效益大於副作用風險

經醫生診斷後,一般中風風險中以上的患者皆需要服用醫生處方的薄血藥以預防中風。#然而有部分患者由於擔心薄血藥的副作用,如出血風險,而考慮自行停藥。黃品立醫生解釋:「薄血藥治療是透過稀釋血液濃度,以防止房顫患者的血液在心臟中形成血塊而阻塞腦部血管,故此類藥物無可避免增加出血風險。」然而醫生在處方薄血藥治療前,已考慮及平衡以下兩大要點:

一. 治療目標以減低中風為主
由於房顫引起中風為患者及照顧者造成極深遠的影響,故需服用薄血藥物以有效預防中風。

二. 藥物引致的出血副作用風險低於中風風險
縱使抗薄血藥會增加患者的出血風險,其實醫生在用藥前會先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經檢查及詳細的評估後,合適服用薄血藥的患者只要按照醫生的意見定時服藥及避免增加出血風險的生活習慣及活動,預防中風的效益是遠高於出血的風險。

因此患者在服用薄血藥的時候無須過份擔憂,可安心依照醫生的指示定時服用。

國際臨床研究證實治療效用及風險

國際權威醫學組織,如歐洲心臟協會已於2012年發出指引,建議「中至高」風險的房顫患者優先服用較新式的薄血藥,如「達比加群酯」(Dabigatran)等,次選傳統薄血藥「華法林」。而一項針對房顫預防中風的國際大型臨床醫學研究RE-LY®,分析了全球18,113名房顫患者使用「達比加群酯」的數據作進一步分析,結果發現:

一. 藥效有效預防中風及全身性栓塞
與傳統薄血藥華法林相比,使用「達比加群酯」可有效降低中風及全身性栓塞風險

二. 出現腦出血風險更低
與華法林相比,患者服用「達比加群酯」後,腦出血風險則降低達七成,表示較新式藥物可為患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預防中風治療。(視乎患者服用的藥物劑量)

以上的數據指出,較新式薄血藥「達比加群酯」無論在預防中風的療效,及減低由藥物帶來腦出血風險的安全性都大大提高。事實上,各種薄血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及副作用,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狀況而提供合適的建議。

樂觀面對病情 切勿自行停藥

黃品立醫生勉勵患者:「不少患者一想起需要長時間服藥,加上對治療方案的認知不足,便有機會過份擔憂藥物有機會帶來的副作用,甚至自行停藥。然而這樣是十分危險。最重要是保持樂觀的心態,並聽從醫護人員的建議定時服藥,同時增加對於疾病及治療的了解亦極為有幫助。」若患者持續出現不正常瘀痕、腹痛、頭痛、虛弱等出血徵兆,應及早求醫。最重要的切勿自行購買或停藥,如對治療有任何問題,請向醫生查詢。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心房顫動的資訊,請瀏覽http://www.afalliance.hk
# CHA2DS2-VASc及HAS-BLED可用於計算分別中風及出血風險

(資料由心動聯盟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