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認識「異地適應失調綜合症」

圖片:Getty Images
圖片:Getty Images
異地適應失調症是指地域或環境改變(包括異地工作、學習、移民、外遊、搬遷等因素)導致人體生理機能失調而產生的一種綜合病症。本病好發於青壯年,特別是初次外出,心理準備不足,心理素質欠佳、素有腸胃功能紊亂、生活不規律等人士更容易患病。


中醫認為,地域不同、環境變化,氣候、土質、水質的差別均會對人體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人有適應和調節自然環境的能力,只是每個人的調節能力強弱不同,對異地環境的適應時間長短亦有不同,身體不適的反應因人而異。

異地適應失調主要有以下幾類的症狀:
一、腸胃症狀(俗稱水土不服)
患者會有發作性腹瀉、腹痛,多在緊張、進食生冷、油膩等情況下發生。腹痛腹瀉發作快,來勢急,腹瀉後腹痛消失,常反覆發生。此外,也有泛惡欲嘔,不欲飲食,胃脹滿不適、腹脹,以及便秘。

二、精神、情志症狀
患者精神緊張,易產生陌生感、恐懼感、孤獨感,也會心情煩躁、易怒,心情鬱悶、抑鬱寡歡、不願與人交往與交談。嚴重者,可發生抑鬱症等。此外,也會失眠、多夢,精神疲憊、身倦乏力。

三、內分泌、免疫機能失調症狀
常見的表現會有痤瘡、過敏性疾病,如濕疹、鼻炎、哮喘等。女性患者月經紊亂、痛經,經期頭痛。

四、其他症狀
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心悸(心慌、心跳)。


調養與治療
中醫認為,異地適應失調綜合症主要是導致脾胃腸、肝、心等臟腑功能失調所致。因此,一旦發生此類症候,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調養或治療。

一、一般調護
多做戶外活動,熟悉環境,適應環境。飲食適當清淡,以熱飲、熱食為宜,少油膩、少冰凍。勞逸結合,作息規律,充足睡眠,少熬夜。調和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保持樂觀、開朗,少思慮,戒焦躁、鬱怒,提高心理素質。熱愛生活,主動交友,克服畏懼心理。

二、腸胃調理
對於腸胃功能失調者,可採取以下方法加以調理:
1. 普洱茶10克,陳皮6克,泡水代茶。適用於北方人到南方生活所導致的腸胃不適。
2. 山楂6克,炒神曲10克,炒麥芽10克,生薑1片,水煎10分鐘,內服。適用於胃腸功能失調,胃脹不適,泛惡欲嘔,納呆不馨等。
3.藿香正氣水(丸)。適用於濕熱困結腸胃,身重酸痛,腸胃不適者。
4.香連丸,適用於胃脹、腹脹、腹痛泄瀉者。
5.保和丸、人參健脾丸。適用於脾胃虛弱,身體困倦,頭重頭昏,食欲差,胃脹滿不適者。

三、精神情緒及其它症狀的調理
對於異地適應失調所導致的精神情緒不良反應,首先要克服異地環境改變所導致的心理壓力,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理,儘快熟悉環境,克服陌生、孤獨感,多做戶外運動等。若精神情緒反應明顯者,可採用以下方法加以調理。
1.合歡花茶:合歡花6克,梔子6克,五味子3克,甘草6克,泡水代茶。適用於心煩失眠,煩躁不安、情緒不定者。
2.梔子茶:梔子6克,菊花10克,泡水代茶。適用於心煩、頭昏頭痛者。
3.甘麥大棗湯:淮小麥30克,大棗3枚,甘草6克。水煎30分鐘,內服。適用於煩躁不寧,抑鬱寡歡,欲哭、心悸不安等。
3.百合蓮子粥:百合、蓮子、淮小麥、粳米適量,煲粥。適用於失眠、心悸、健忘、頭昏等。

四、痛經的調理

異地適應失調所引起的痛經、月經失調等多數在一段時間後能夠自行緩解,若數月後仍不正常者,可服用以下藥物加以調理。
1.紅玫茶:紅花6~10克,玫瑰花6克,元胡3克,甘草10克。經前一周泡水代茶。
2.逍遙丸,經前一周開始服用。

五、痤瘡的調理

異地適應失調所發生的痤瘡多數與精神緊張、睡眠不足或睡眠不佳,飲食失調有關。一般在適應環境後多數可以自行消退,若持續發生痤瘡或日久不退者,可適當服用以下方藥加以調理。
1.梔子菊花茶:梔子10克,菊花10克,淡竹葉10克,甘草6克,泡水代茶。
2.地丹湯:生地15克,丹皮12克,天花粉15克,夜交藤15克,,甘草6克。水煎30分鐘,內服。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異地遷徙、同城搬遷、異地學習、生活、旅遊等的機會越來越多,異地適應失調綜合症的發生也會越來越多。如何應對這些不良反應,迅速恢復身心健康,亦是現代社會面臨的一個新問題。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首席講師王永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