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制力的三点方法
慈诚罗珠堪布
在学术界,只有少数的科学家研究了动力及专注力与疲倦感之间的关系。
怀俄明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在研究中表示,疲乏感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变量。生活难题带来的心理疲乏会导致我们在之后的决定中更容易被符合欲望的事物所吸引。
同时实验者表示,心情与疲乏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积极的情绪(特别是快乐)是维持自制力的重要因素。
研究者提出了三点提高自制力的方法:
1)疲劳会影响我们的自制力
但许多人仍然将休息与懒散联系在一起。光靠休息并不会完全消除我们的疲劳,要消除疲劳,我们还要尽可能地保持充实,定期放松身心,来提升情绪 - 即便这些活动有时候会减少我们的工作时间。
2)过长时间使用自制力会导致决策疲乏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灵活分配自己的工作时间,让大脑暂时远离工作,劳逸结合,才能让大脑在休息后把动力重新转移到工作上。
3)注意力的转移也可能导致自制力的消退
在自律之后,我们的专注力会自动转移到那些满足我们欲望的事物,从而再次让自制力变得更加困难。
如何改善呢?有实验发现,在我们工作环境周围放一些与我们目标相关的物品,可以帮助我们把注意力更加导向目标。
以上文字选自网络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正念是什么呢?就是不忘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随时都要提醒自己;所谓正知,就是时时刻刻都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想什么、干什么,身、口、意三方面都要观察。观察的同时就会发现,自己是否在说不该说的话,或是在想不该想的东西,或是在做不该做的事情。
发现这些问题之后,断除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密宗断除烦恼的方法还不是太适应,我们目前可以做到的,就是小乘和大乘显宗的一些方法。譬如说,当我们发现一个新的嗔恨心、贪心、傲慢心、嫉妒心等等的苗头刚刚冒出来的时候,就不能让它发展,而应当机立断地加以控制,如把对方观想为父母等等,或静下来想一想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等,通过这些对治方法,肯定烦恼当下就可以大幅度下降,这样就比较容易消灭这些烦恼。
如果是在人群当中产生了烦恼,就先回避一下,找个地方静下来坐一坐,修一修菩提心、无常等修法,心态立即就可以调整好。如果不及时制止而任其发展,当烦恼在心相续中串习得很坚固以后,就不好处理了。
当然,这些方法只是暂时地、表面上地解决问题,还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因为过了一会儿,这些烦恼又会恢复如初,但这些都是离我们最近的修法,通过这些修法,立即就能减轻很多烦恼。对我们来说,解决表面上的问题也很重要,先把表面上的问题解决了,把烦恼降下来,不让它影响我们,驱使我们去做杀、盗、淫、妄等恶业,以后则慢慢通过修行来彻底解决烦恼,这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要控制烦恼呢?因为烦恼不仅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痛苦和伤害,还给其他人带来很多的痛苦和伤害,所以要断除。
作为在家人,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修行,更没有时间去学很多的理论。如果既不修行,也不闻思,烦恼怎么能解决呢?
对凡夫来说,断除烦恼是很困难的事情,不是想解决就能解决的,所以,我以前也要求过,只要我们每天都能安排固定的时间,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甚至四个小时,若能长期坚持,就应该可以控制或断除烦恼。
最好的方法,是先不观察外境,而是观察自己的心。对我们凡夫来说,虽然外境有一定的影响,但所有的外境,都是内心种子成熟以后产生的现象。就像投影机一样,投影机投射在屏幕上的图像来源不在外面,而是在投影机里面,要控制图像、破坏图像,就不能到屏幕上去搞破坏,而要把机器破坏掉,这样图像自然就被破坏了。
无论大圆满、大手印还是大中观等修法,其基本的要求都是:第一,要有足够的资粮,第二,要有坚定的信心,信心和资粮具备以后,就可以证悟。
佛在大乘显宗经典里面也提到过,证悟如来藏的唯一方法,就是信心与资粮,只要有了信心与资粮,就能逐渐逐渐地证悟。
我们这样的人要想证悟,最稳妥的方法,就是以前讲的观察方法,不过,因为心的本来面目或者本性远离一切戏论,不可言、不可思,已经超越了思维和语言的范围,所以不能通过推理来完全证悟,但推理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放下很多执著。
以前没有推理的时候,我们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导致了很多烦恼。通过观察以后,就知道这一切不是实在的,而是如幻如梦的,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烦恼和执著,再加上进一步的修行,就有可能慢慢证悟。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